回覆列表
-
1 # 鄰家妹子說懸疑
-
2 # 醉誠汽車人
新能源領域:
一汽-大眾奧迪A6L e-tron
上榜原因:奧迪首款中國產新能源車;百公里油耗2.1升;享受國家免購置稅政策;純電續航可達55公里。
-
3 # 浪漫一生又何妨0223
我期待的是最新款的哈佛h5吧
哈佛h5是長城旗下最純粹的越野車,無論是帶大梁的車身結構、分時四驅,還是二百多毫米的離地間隙,加上不錯的接近角離去角還有上柴油發動機可選的加持,是國內越野圈15萬內非常值得推薦的硬派越野車,甚至比大哥H9有更強的極限能力。畢竟H9重了很多,且離地間隙和多片離合器的適時四驅不如h5的分時四驅更耐用。
哈佛h5於2012年上市,經歷2017年改款,現在看來還是有點老舊了。
最近網上傳出了一些新款h5的渲染圖,抖音等一些車評人也說2020款h5即將上市,如果真的按他們所說,新款h5將和長城炮採用同平臺,搭在和長城炮相同的2.0T汽油機,同時保留柴油發動機的話,配合分時四驅,加8檔採埃孚變速箱,再能選裝三把差速鎖的話,二十萬以內一定是最值得期待的硬派越野車。
本人今年28歲,買車之前也關注過h5,各種論壇和越野影片沒少看,一直很喜歡h5這種帶大梁有四驅的越野車,想著週末開車去遊山玩水,宿營野外看星星,能帶你去更遠的地方,但考慮到老款2.0T三菱發動機的油耗,手動擋自己駕駛不熟練且上班的城市堵車嚴重,沒有自動擋不方便還有就是略顯老舊的造型不適合我這個年齡段,最後沒有選它,h9價格相對於工薪階層有房貸要還價格有點高了,BJ40負面訊息太多,不太敢恭維北汽的造車水平,所以看到新款h5的訊息,不免心中很激動,期待新款的上市,並如大家所希望那樣,改一下造型,在保留分時四驅和手動擋、柴油機的基礎上,加上自動擋和長城炮相同的2.0T汽油發動機,且可以選裝差速鎖,那就太牛了,長城官方千萬別讓我們失望啊,期待中。
小可我最期待中國產豪車沃爾沃XC40
從外觀上來看,全新的沃爾沃XC40相比於此前的40系車型而言的變化是巨大的,完全靠攏小型SUV的造型設計讓沃爾沃XC40可以收穫更多的好感。就造型比例而言,沃爾沃XC40基本上保留了和2016年5月亮相的那輛40.1概念車相同的設計。
整體以硬朗和緊緻的線條示人,四輪四角的佈局也在無形中強化了緊緻感的呈現。四輪四角佈局的短前懸以及短後懸的優勢則很好的平衡了沃爾沃XC40的視覺張力和緊緻感之間的相互關係。所以這輛車的體量感其實並不小。由於採用了四輪四角的設計,再匹配上一個尺寸不小的輪轂,很顯然沃爾沃XC40的整體姿態是在強調下盤的設計。大輪轂的運用也使得XC40的比例很標準。
在兩年前亮相的40.1概念車就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小型SUV的造型比例案例。相比於概念車,量產化的XC40當然多少也會進行一些改變,首先前懸長度是增加了,車頭的視覺長度也不如概念車那樣明確。不過,這依舊是一個標準的比例構成。
在配色方面,沃爾沃XC40提供了兩種配色方式,一種是採用雙色的車身配色,在上裝部分以黑色的噴塗示人,同時加大了黑色越野防護套件的運用面積。在這樣的配色風格下,上裝部分的線條被弱化,車身側面的主次關係構造的更加明確,視覺效果也更加的年輕。而另外一種配色則是傳統的配色方式,上裝部分也採用車身同體色的噴塗,所以整體的厚重感會略微的強烈一些。
就前臉方面的細節來看,在40.1概念車上保留的反R面特徵很幸運的在量產車上得到了保留,這也將成為全新沃爾沃XC40前臉最大的點睛之筆和設計亮點。可以看到,沃爾沃XC40的進氣格柵的型面採用了反R的設計,透過這一細節型面的變化與前保險槓上的反R面特徵構成了一個整體。
從型面之間的相互構成關係來看,這一細節的出現巧妙的將車頭的視覺中心從進氣格柵進化為這一反R面的特徵。反R面的位置也恰到好處的位於垂直的車頭型面黃金分割的位置。
可以這樣講,沃爾沃XC40在外觀設計上的這一舉動是非常具有突破性的。因為這個反R面的運用,沃爾沃XC40車頭的立體層次感也得以提煉。這種立體化的車頭設計理念玩得最好的是雷克薩斯,在立體型面的雕琢時還加入了更多的曲面變化,很顯然這是一種東方式的設計。同樣是採用了立體化構成的沃爾沃XC40的車頭型面則就直白得多,到處都充滿了一種西方式的直來直去。
在車身特徵型面的構成上,全新沃爾沃XC40的曲面變化會更加的緊緻,大幅度的型面變化所帶來的豐富的車身光影也使得整車的俊朗感得以提煉出來。事實上,沃爾沃的SUV車型從新XC90開始就是以俊朗的形象立足於市場,包括後期的沃爾沃XC60也同樣是憑藉著俊朗的形象獲得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體量感和市場認同感。
呼應車頭的反R面設計在車身幾個主要的特徵型面上也有呈現,比如說,在引擎蓋邊緣的小反R面設計以及後門外開手柄後方的小反R面設計,這兩個小型的反R面透過硬交的方式與車身側面的飽滿型面構成了對撞式的設計,當然這也有效的起到了一個彙集視覺中心的作用。
另外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小反R面設計在門檻上方,不同於傳統設計理念下這一型面變化區域所追求的自然過渡,沃爾沃則是透過明確的特徵變化讓這個位置的光影與黑色越野防護板構成了一個梯形的區域,透過光影的運用打破了車門外開手柄上方的大倒角型面的延伸,使得整車側面的層次感得到了提煉。對於雙色車身配色的版本而言,層次感會進一步的強化,而對於同色噴塗的車型而言,在A柱以及C柱上保留的流漆槽則作為了整車之主要特徵線條的一部分,並不突兀。
就特徵線條的構成來看,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沃爾沃在弱化這些線條的存在感,而是陰影的形象來強調線條。肩線從引擎蓋開始向後延伸,與下窗框線條構成整體,但是在整個過程中二者的交接關係被 引擎蓋邊緣的反R面特徵打破。腰線則以引擎蓋分縫為起點向後延伸,在整個貫穿的過程中經歷了從硬朗到弱化再到硬朗的變化,這種對撞式的設計很有想法,同時也的確很大膽。
作為所有線條和型面最終的結束,沃爾沃XC40車輛尾部的設計就很容易讓我聯想起沃爾沃C30的設計。後翼子板位置強化的特徵型面隆起成為了立柱式尾燈的型面導向,將立柱式尾燈的整個造型融入其中。後背門則採用了高交點的設計,尾部線條與C柱的交點被上移到後擋風玻璃下沿的位置,同時,在過渡了C柱的形象之後,尾部型面向內收緊,突出了交點的位置。後保險槓面罩與後背門的過渡也因此採用了同一平面的設計。
毫無疑問,這是在提升尾部的視覺中心位置,將尾部的主體提升。而後背門因此作出的犧牲就是工藝要變得更加的複雜,同時匹配難度會有所提升。歐洲車總是喜歡在造型方面投入更多的工程成本,這是和日系車最大的差異化所在。在沃爾沃XC40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車輛內部的設計也同樣延續的是概念車的設計,儀表板和副儀表板之間並沒有太大的聯絡,以獨立的區塊劃分示人。中控臺的功能沒有太多的弱化,只是變成了大尺寸的液晶顯示器以及一個獨立的空調操控面板,副儀表板的型面以俯衝的姿態示人,同時也留出了一個可觀的儲物空間。
相比於已經亮相的XC90以及S90等SPA平臺的車型,尺寸更小的CMA平臺是標準的緊湊型車平臺。所以這也使得XC40的內飾設計必須要開拓全新的設計方式,否則壓縮的橫向寬度將會使得其呈現出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窘境。所以就內飾的佈局而言,XC40也是成功的設計。
出於地緣關係的原因,來自北歐的沃爾沃設計更貼近的是性冷淡風的設計。當然這裡的性冷淡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時下在設計圈裡流行的一種設計方式。所以,在這輛XC40上,其所呈現出來的造型風格也和寶馬賓士奧迪的德式設計是有所差異的。而這種差異化,就是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