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鄉教育人
-
2 # 麥田中的狼
學歷高只能說明受文化教育程度高,不能等同於素質高。個人素質有個人禮儀道德認識相關,主要受環境影響。譬如馬加爵殺人事件,硫酸潑熊事件等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事件,反應出道德教育的缺失,泯滅了人性良知。曾在網上看到一個影片,說國內某國際航班飛機上兩個女人因某事而發生爭執,兩人用多種外國語言流利地進行對罵,能說多國語言說明文化程度不低,卻用各種侮辱類語言詞彙對罵攻擊,個人覺得感到有些悲哀。
低學歷意味著受文化教育程度低,卻也有高素質的品性。良好品質最重要的是與人為善。
-
3 # 小時候學可好了
學歷高不一定素質高,反之,學歷低也不一定素質低。
但是,題主說的是比例!!!比例!!!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學歷高的人素質比例相對於學歷低的人確實要高出一大截。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在瀋陽學習一年(我的活動單位僅限大學周邊),幾乎沒碰到過什麼特別沒素質的人或者是事,或者說碰到的沒素質的人或事沒有讓我覺得特別記憶深刻的。但是過年回我家(一個窮苦小縣城)幾天,連著遇見好幾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其中有一次我開車加油,馬上排到我了,突然有個車從我前面繞過來倒車停在我前面插隊,我說大哥你能排下隊不,大哥說:“我比你先過來的,憑啥排隊”,我當時一臉懵逼,不過也懶得跟他爭執了。
由此可見,就比例而言,學歷高的人素質比例確實比較高。
隨著中國對教育的投入,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國民的教育差距會越來越小,也希望我們祖華人民的素質更上一層樓!!
-
4 # 忘川星玉
學歷高的人的素質相對來說確實比例高一些。但是隨著今日利益社會,金錢社會的價值觀,學歷高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也變得不單純了。
學歷高的人,一般由於受過教育,其價值觀什麼的比普通人要好一些,所以他們的素質相對來說好一點。但是今天是經濟社會,每個人都在為了錢而奮鬥,利益關係越來越赤裸,。再加上人的私慾,慾望等的膨脹,使得受過高教育的人變得反而不純樸。例如大學生濫欲嚴重,談何素質。
實際上一些受過高教育的人才反而不如老農民來的純樸了。他們可能表面看起來很有素養,實際上內心齷齪不堪。內心下流無恥。僅僅是表面看起來很有素養。
看一個人是否有素養,和其出身沒關係。而是和他經歷過的事情,以及他的成長環境有關。高學歷未必高素質。低學歷未必沒素質。現在這個浮華紛亂之世,有素質的已經很少,都是為自己謀利益。
由於高教育人才都受過教育,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有素質。但是不要被一個人的外表所欺騙哦。
-
5 # 黑匣子的幻想
這句話要有前提,就像看很多辯論節目一樣,你設定的問題都沒有前提,所以怎麼說都對,怎麼說都有道理,因為世上沒有任何事是絕對的。
為什麼歐洲人覺得華人素質低,我們又覺得非洲人素質低,不就是因為國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還有很大差距嗎。雖然現在提倡的學校素質教育還大多停留在口頭上,但絕對不是一句無意義的空話,要想提高國民整體素質,還是要靠教育,當然不僅是學校的教育,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一對素質高的父母,培養的孩子也通常是有素質的。我所認識的人中,凡是素質較差的孩子往往都是父母素質也不高,受教育程度低,這些小孩愛隨地扔垃圾,有口頭禪,待人接物不懂得尊重別人。而素質高的孩子,家裡通常父母都受過高等教育,而且父母素質也高。
我們說學歷低是造成素質低的原因之一,不是歧視或針對學歷低的人,而是說我們雖然錯過了一些學校教育,但也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至少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讓我們的下一代人成為高素質的人。
-
6 # 瑾韻561
現在的許多人都在追求高學歷,而學歷高就意味著素質就高嗎?我覺得不然,有一篇報道曾說,越完美的犯罪其始作俑者愈是滿腹經綸高學歷的的佼佼者,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學歷高素質就高嗎?而每年的感動華人物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人或者是工作在平凡崗位的勞動者,他們的學歷不一定很高。而他們的素質卻很高,有的甚至還受到了大家的敬仰,所以學歷高的人素質不一定就高!!!
回覆列表
我認為這個觀點還是有失偏頗。學歷指的是一個人最後或者是最高的學習經歷。素質就比較廣義了,有著三種說法:1,人生理上的特點2.事務自身的性質3.從事某種活動的能力。而學歷只是素質中的一部分,成功的教育能促使一個人在知識層面得到了進步和提高,尤其是高學歷知識分子,他們在專業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對人的素質起到影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教育、社會風氣、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是影響個人素質的第一站。家庭是每一個人的第一個生活環境,是一個素質形成的基礎。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父母和其他長輩的行為感染方式,來影響個人的素質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例如古代朱棣父子,朱高煦欲效仿父親發動叛亂,卻落得被侄兒活活燒死的下場。而在當今社會也有許多因家庭教育缺失而造成素質較低的人不在少數。相對來說,學歷高的人影響面較廣,但是如果這部分人群在思想、道德素質方面有所缺失,其負面影響可想而知。片面的學歷觀與素質觀,必然會深刻地影響到教育領域。用人單位都希望招聘高學歷的人才;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高分,考上名牌大學,以便找到好的作,這樣的社會氛圍日益在強化。在用人單位、家長的觀念驅使下,一些學校盲目追求“升格”,以給學生提供更高的學歷,學生的學歷也升上去了,但是素質水平卻不見提高,國家發展所需要的億萬勞動者仍然處於低素質狀態。
社會風氣對個人的素質起著整合作用。不同的社會風氣對人的素質造成的影響不同。印度社會里社會風氣較差,強姦慘案頻發,這跟印度的社會種族觀念有著很大觀念,西方國家崇尚的自由民主風氣,造成國內經常爆發大規模暴力活動。而我們國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載體,崇尚正能量的社會風氣,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例如劉春紅、宋徵宇等傑出青年對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最後就是學校教育對個人素質的影響,準確的說學校教育對個人素質的影響佔據很小的一部分。學校教育不僅是文化知識的教育,更是價值觀、人生觀、社會觀的教育。學校每年都會向社會輸出大部分勞動力。而這部分的人素質的好壞就需要社會去檢驗了。
因此高學歷的人不一定素質高,低學歷的人不一定的素質低,我們要一分為二的看待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