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絕對嗎?
9
回覆列表
  • 1 # 走自己的路8501

    人最初的本性無所謂善惡。

    陽明先生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可見人心的本體沒有善惡。

    惠明追上逃難的六祖慧能後要求慧能給予開示。慧能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頓悟。

    人性的本來面目需要拋開善惡才能看到。

    所以,人之初,無善惡。

  • 2 # kjjjgbv

    其實不是絕對的,根據現在的研究表明,正常男人性染色體為XY, 但是特殊情況下會發生染色體變異,出現XYY這種基因型,這種人會生來就會有反人類行為。研究表明,XYY染色體患者比XY患者的犯罪機率大幾十倍。他們比普通人身高都要高,一般都在1.85米左右。假如是XYYY基因型,這種人性格就極為暴躁了,幾乎沒有不犯罪的可能。

    總之筆者還是寧願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在這個以科學為主導地位的年代,很多也由不得我們不信

  • 3 # 經歷就有收穫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非常有道理的。所有的人生出來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是環境和經歷改變了太多人。有些人現在的不善良,是環境和經歷所迫,改變了最初的單純和善良。任何人都會被環境所影響所改變,只是程度大小的區別罷了。

  • 4 # 乾玄易道ZH丫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不能決對,人之初人的本性應是一種由無到有的過程,所謂本性也是一個認識學習的過程,當一個人有了意識也就開始接觸一些正面與負面的因素,也就有了好與壞,善與惡的表現,人之初也許建立在一個惡中,也許建立在一個善上,人是一個善惡的共同體,沒有惡不能證明善,沒有善不能證明惡,沒有決對的善人,也沒有決對的惡人。

  • 5 # 逆戰西訣

    一回答這種問題就說什麼性本善或性本惡或沒有善惡概念的人,請多多觀察你們身邊的小孩子!從嬰兒到幼兒再到兒童,務必觀察多人!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無論你是哪本書上讀來的證據!

    據我觀察,人的天性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天性善的屬性比較多,有的人惡的屬性比較多,也就是說每個人的人之初根本就不是一樣的。

    你無法理解天性善良是因為你從未見過內心充滿柔軟的嬰幼兒,是的,乃至到了兒童階段和長大以後,這樣的大方向還是沒有改變,遇到這樣的小孩或大人,心裡感覺都是滿滿的柔軟與心疼。

    你無法理解天性之惡是因為你沒有見過內心充滿暴虐的小孩子,是的從剛有表現能力的時候,這種暴虐與惡毒就開始發揮了,充滿了主動性和戾氣,而且簡單粗暴,長大一點點後有的會開始有心機,是的小小的兒童就會有心機,如果沒有強烈的正確引導與抑制,這種惡的大方向是很難改變的,長大後還會慢慢放大這種惡。

    天性的惡,如果沒有及時引導與教育,任它自己發展會變本加厲的。而天性善的人不必別人糾正自己在方向上自然就是向善,如果錯誤引導也不排除會變壞的可能性,但是機率也是比較低的,人天性帶來的偏善或偏惡在大方向上都很難改變。這是骨子裡基因裡就有的烙印。

    這些例子我見的太多!

    說善惡是社會概念的,別偷換概念!看懂問題才好回答內容!看不懂就別生搬硬套。

  • 6 # 留研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切不可太絕對化了。其實人受遺傳基因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即使是把所有初生嬰兒放在同一個環境下培養下成長,其依然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例如,即使是水稻,不同品種在相同環境下的結果差異性依然相當大。人之初,客觀上就受遺傳性,變異性影響非常之大。只是人之初,很弱小。虎之初,同樣也可稱性本善?

  • 7 # 漢唐厚風

    人之初,性本善。因為惡是由情所生,情是由善根所生,故而一切善根沒有對立面。一切皆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至善生成。明白此理,便明白了祖宗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明白了此理,這世界上也不應再有紛爭,本是同體,何來對立?

  • 8 # 和風細語言

    古人對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的含義並不像現代人那樣想得那麼深奧,自有它的深刻含義和積極意義!

    人自從出生,從無到有,人的本性本是善良的,慾望是人的本能反應,就象剛落地嬰兒的啼哭聲,是飢餓的本能慾望,是良性的、是善意的慾望!古人可不會像現代人那樣有遺傳、基因等深奧概念。

    當他逐漸長大,受後天人的倫理道德的灌輸意識有了變化,就有了善惡之分,古人也意識到這一點,總結出:人生初,性本善,規勸世人從小與人為善,尊守倫理道德的約束!

  • 9 # 啊斌哥影視

    一、性善的由來

    孟子說:“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但是,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

    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孟子的雄辯風範。隨口接過論敵的論據而加以發揮,以水為喻就以水為喻。就好比我們格鬥時說,你用刀咱們就用刀,你用槍咱們就用槍。欲擒故縱,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平?”一語殺入穴道,只需要輕輕一轉,其論證便堅不可移,使讀者讀來,不得不束手就擒。於是,我們便都是性善論者了。

    只不過,當我們放下書本而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邪惡時,的確又會發出疑問:人性真如孟老夫子所描述的那般善良,那般純潔得一塵不染嗎?這種時候,我們即便不會成為荀子“性惡論”的信徒,多半也會同意告子的觀點了罷:“人性之無分於善不時, 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三字經》又提出 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和荀子的人性本惡論,荀子的無所謂善惡論一直爭論至今。

    二、性善的內容

    儒家是一個完整的哲學系統,以人性論為其核心,上承天命觀,下啟倫理學與各種應用哲學。《中庸》開宗明義肯定這一系統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此中理解之關鍵在於11、何謂人性?

    關於“何謂人性”一問題,古今各家各派言人人殊,難求共識。儒家的看法呢?論者常以“性善”或“人性本善”答之:這若不是用詞不當,就是欠缺考慮,不然竟是不負責任了。任何哲學理論皆須兼顧三條件:基於經驗觀察,合乎理性反省,指示理想途徑。而“人性本善”豈能漠視人類與個人的罪行惡跡,豈能合理說明人在面對善惡時之掙扎,又豈能昭示人群行善避惡之必要與人生幸福之所依?

    因此,儒家(指古典儒家,主要包括《論語》、《孟子》、《荀子》、《易傳》、《中庸》五書)對於人性的看法是“人性向善論”。以下依次說明:何謂人性向善?其正確性,亦即符合儒家原典的程度,如何?以及就其適用性而言,能否對實際人生產生啟發作用,甚至對現代化發生一定的助力?

    2、人性向善

    談到人性,立即面臨一個明顯的詭辯,就是:一方面人有共同的本性,另一方面這個本性又難以掌握,因為它顯示為一種趨向。以下略作說明。

    我們對於人類以外的天下萬物,都可以問:“它是什麼?”因為萬物不論是具有物質,具有生命,或具有意識,如礦物、植物或動物,都有明確的“本質”,可以讓人清楚理解。唯獨對於人,不能詢問:“人是什麼”因為人的意識達到反省階段,展現自我意識,可以以自我為中心,從事自由的選擇。人的選擇構成了人的內涵,因此若由先天界定“人是什麼”並無多大意義。如果詢問:“人是什麼?”就等於在隱然中假定人與萬物無異,是某種具有固定不移的本質的東西。這樣問,完全忽略了人的特性正在於人的自由,可以選擇“成為”這樣或那樣的人。換言之,我們只能對人詢問:“人能夠成為什麼?”

    其次,人性在於“能夠成為”的動態變化中,亦即在於自由選擇的能力中,但是這種自由選擇不是沒有方向,沒有目標的。人的自由不是盲目任意、為所欲為的,而是以“良知”之“安不安”與“忍不忍”作為引線的。那麼,什麼是“良知”?良知不能離開人的行動來孤立地加以理解。你不行動則已,你一行動則良知隨之表現或強或弱、或明或暗的反應。人的行動中,有部分與良知無關,如出自生物本能的需要之滿足,餓了要吃,困了要睡;我們無法從這一類行動看出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但是,除此之外的行動,則大多生於自由抉擇,結果則或是符合良知或是背離良知。我們經常在判斷別人,也在判斷自己;我們常為某些人的行為覺得遺憾,也常為自己的行為覺得後悔。我們當然也有歡欣快樂的時候,但是真正的滿足往往並非得之於外,而是得之於內的。

    因此,“人能夠成為什麼?”對這個問題的省思已經告訴我們:人性是一種趨向,是開放的、動態的,是等待被實現的潛能。趨向什麼呢?趨向於“善”。前面說過,人性的趨向受到良知指示,現在又說人性是趨向於善;那麼,良知與善有何關係?它們若是同一,則無異於說人性本善,並且難脫迴圈無動於衷,這時謂其“非人”可也,把他們排斥於人類之外,而保障了“人”的界說之普遍有效。

    三、性善範圍

    下面首先談人性本善的範疇,然後圍繞人類智慧深度解說人性本善的正確性。適用範疇“人性善惡”是指社會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裡面首先明確“人性本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和狼、人和蚊子之間無法談善惡的問題,否則就是一個悖論,比如人善待蚊子,就傷害自己的朋友和周圍其他人,這不能叫“善”。“善” 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維護同類或者同類整體的利益。

    其次明確“人性本善”是指社會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同國家或者社會的人之間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是有爭議的。比如當兩個國家打仗的時候,這兩個國家的老百姓相互接觸就很危險,當國家層面是一種比較友好的交流的狀態,老百姓之間的交流才會相對安全一些,因為這時,我們就無法直接考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會受到不同國家利益的制約,這時同樣有可能會出現悖論,善待自己敵對國家的人,有更大的風險對自己的國家造成傷害,從而傷害到自己國家的人甚至傷害到自己。

    四、性善應用

    1、人的本能

    人具有避免傷害和追求卓越的本能。人性是指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在人的一生中極其穩定的本能,無法違背,人們一旦違背這個本能就是對自己的嚴重傷害。人性本善,因為人總會迴避傷害,而當人們傷害別人時就容易傷害到自己。在面對多個選擇時一定會選擇一個對自己最好的選擇,人總會追求卓越,這種追求,止於至善,因為人會本能避免傷害,所以極力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傷害必然是人的追求,這就是人性本善的邏輯。

    2、社會智慧

    人與人之間相互接納形成社會,人還具有違背社會和改變社會的能力。善是一種接納的力量,惡是一種排斥的力量。人類社會的形成本身就說明人性本善,因為人只有相互善待才會凝聚成為社會,否則人會不斷離開社會,社會規模因為人性本善而不斷擴大,如果人性中有惡的一面,社會規模就無法擴大。

    人相互接納的力量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動物都要強烈。比如,螞蟻社會性很強,內部團結,但是螞蟻無法和不同蟻窩的螞蟻相容,而人則會撫養來自其他種族的孩子;人在看到同類受到攻擊、或者面臨絕境的時候,會主動救助,即便這個人來自不同的種族,我們都會有這樣的衝動,但是動物在這方面主要表現在母獸和未成年的幼崽之間。

    社會對於人的意義在於:個人在社會中能比個人在自然界中更加強大、得到更多保護、並使自己的生命得到繁衍。雖然人首先必須保護自己,但是社會性應該是社會性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一隻螞蟻離開自己的社會會很快死亡,而人是可以離開社會的,只要有食物、只要能迴避危險,這個人就能一直生存下去,只不過他/她會不斷去尋找其他的可以接納他/她的人類,所以人有暫時違背社會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使人具備讓社會為自己服務的能力,如果認為人應該為社會服務,那人就處於一種被矇蔽的狀態,忽略了自己本身暫時脫離社會的能力,從而失去改善社會環境、駕馭社會的能力。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出現問題的時候,社會很自然的為人服務,當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出現問題時,人更應該極力保護自己免受傷害、本能的維持“社會為人服務”的狀態。

    3、人類智慧

    人有使用工具和創造工具的能力,這樣的能力使人們能在短期內主動避免很多其他動物無法避免的傷害,而不是長期消極適應或者透過基因進化來避免周圍環境的傷害。人類智慧是人性本善的基石,如果沒有人類智慧,人就無法在短期內解決許多問題,從而無法避免環境對自己的傷害,如果無法避免(社會)環境對自己的傷害,人就有可能極力保護自己、傷害(社會)環境,顯示出自己違背社會的能力,但是人一定會同時極力改善社會環境、避免環境對自己造成傷害,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一旦離開社會,就會面臨來自自然界的威脅和傷害。

    4、善的本質

    善本質上是一種“知”和“不知”的狀態,這個結論建立在“知識無止境”這個論斷的基礎上,當人們非常瞭解一個事物的作用,就會非常愛護這個事物,當人們認為這個事物沒有用、或者說暫時不知道這個事物有什麼用,就會直接將它放置一邊,我們不知道這個事物有什麼用,並不意味著這個事物永遠對我們沒有用,人們對待其他人的態度也是同理的,我們知道這個人能做什麼,我們就會很自然的感到熟悉和親近,否則我們會保持戒備狀態,如果一個有能力獨立生存的人卻好吃懶做,我們就會感到無法理解,很自然的出現敵對的狀態。

    按照本文對人性本善的適用範疇的界定,人性本善是社會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麼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強、社會閱歷越豐富、越瞭解一個人,那我們一定會與他的關係更加親密友善。人們為了自己親密的朋友或者親人,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當人們認為自己知道了正確的解決社會問題的道路或者方法、認為一條出路能改善人們的生活境遇的時候,人們同樣願意為了這個“知”的狀態犧牲自己的生命。“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具有相當的普遍性,而人們為了陌生人付出自己的生命相對來說比較可貴。

    人能夠撫育並且善待一個來自不同種族的孩子,能拯救不同種族的人,這說明不同的種族有相互善待、相互融合的能力,但是由於來自不同種族的人相互之間缺乏交流,所以不同的種族的人常常不能相互善待,這是缺乏信任的結果,換句話說,我們不知道那些來自不同種族的人是否會為了自己的社會或者為了自己而做出破壞、搶劫和殺戮的行為

    五、現代研究

    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已經是一個爭論了上千年的話題。但最近,科學家幫助人們找到最終答案。據美聯社3日報道,在一個實驗中,科學家手裡的衣服夾子掉地上了。他不用擔心,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會過去幫他撿起來,並且還給他。這個簡單的實驗證明,僅有18個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幫助他人的無私品質和能力。

    科學家意外的發現,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德國一家人類進化研究所致力於尋找人類大腦發育的過程,以及人類協作精神產生的源泉。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研究一群嬰兒面對各種環境時如何反應協作。他們意外地發現,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

    心理學研究員每天在一群剛剛會爬的嬰兒面前作簡單的動作,比如用夾子掛毛巾,把書壘成堆。經過一段時間,研究員會故意笨手笨腳地搞砸這些最簡單的任務。比如把夾子掉了,或把書堆碰倒了。此時實驗室24個嬰兒在幾秒鐘之內,同時都表現出要幫忙的意思。根據研究錄影,一個裹著尿布的嬰兒看看研究員的臉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夾子,馬上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手腳並用地爬過來,抓起夾子,推到研究員腳邊。看起來急切的要把夾子遞給研究員。嬰兒都表現出同樣的熱誠,似乎非常願意幫助笨手笨腳的研究員。

    嬰兒表現出利他主義的心理證明助人為樂是人的天性使然。3月2日,負責該項研究的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進化研究所的研究員沃內克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人類利他主義天性的研究成果。沃內克說,這項研究透過觀察人腦複雜的發育過程,揭示出人類「利他主義和合作精神」是如何產生。

  • 10 # 豈有此理乎

    人之初,性本善。與動物,無兩樣。食為先,強勝弱。善惡分,源秉性。秉難改,定終身。

    杜鵑鳥把蛋下在蘆葦鳥窩裡,蘆葦鳥在孵蛋時,第一個出殼的確是杜鵑幼鳥。杜鵑鳥出殼後,及時的就把還沒有出殼的蘆葦鳥的蛋退到窩外,摔了下去。就剩下一個杜鵑幼鳥,蘆葦鳥傻乎乎的精心喂。漸漸的長的比蘆葦鳥還大呢,蘆葦鳥還在繼續的餵養。杜鵑鳥這時羽翼豐滿了,就飛走了。蘆葦鳥自始自終都不知道,喂的比自己還大是杜鵑幼鳥,還以為是自己的孩子呢。善與不善,惡與不惡,都是與生俱來的,都是秉性決定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這個道理。

  • 11 # 任子高翔

    首先要知道,人性本善是誰提出來的。老子沒有講過,孔子也沒有講過,孔子只說過性相近,承認有人性,但未說人性是什麼。子貢就說過: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人性本善是孟子提出來的。《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 “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其次,儒家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所以,這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都是儒家學說發展出來的。

    當然真要探究人性是善還是惡,可能永遠也爭不出一個結果來。我們最好還是取孔子的觀點,不去說。

  • 12 # 豐城遊子shaoxing

    我是豐城遊子,分析是否有理?

    首先我認為絕對是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是孔子與荀子爭論的焦點問題,這也是對“善惡”的理解和環境造就問題。

    善指的是善良,良知,是人與生俱來的,不為自己的私慾控制的,自律的,也是自然的意識。

    惡指的是惡意,私慾,為了自己的私慾,無法控制的,放縱的,有意的意識。

    那麼何為慾望?人都有慾望,本能為了生存的吃喝拉撒是慾望,為了繁殖的性慾望,為了自己修行的知識慾望等等。

    但是私慾與慾望有著本質的區別,私慾是沒有自律的,是任意放縱的,沒有“天人合一”、“萬物一體”概念的,只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慾望。

    那麼人之初,性本善,是符合自然統一屬性的。人一生出來,他的慾望是為了生存,餓了就哭,痛了就叫,快樂了就笑。他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是沒有任何惡意的,都是人作為自然物種的本能反應而已。

    然而,漸漸的透過他的耳聞目睹,受環境的影響,他的行為開始具有了私慾。不肯分享食物,玩具等。那也是受外界影響後造成良知被私慾控制的後行為。所以孔子又說“性相近,行相遠”。

    或者後人會問,他還沒有接觸社會,又沒有人教他,怎麼會有惡呢?不是的,人是具有思想意識的動物,他在每一個時期都有學習的功能。你在人胎時候,母親的一舉一動,出生之後家庭的談笑舉止等等,都是潛意識的給予孩子一定的教育。所以我們個人的修養、家庭的和睦、周圍環境的好壞都會是孩子良知形成的土壤。

    明朝王陽明的心學理論“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是告知大家需要修心,心即為知,良知,是人純善的潛意識,是不為個人邪惡私慾所控制的自律行為。

    正因為人出生之後,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而已經染上了“惡”的顏色 ,所以需要我們透過修身來完成,達到迴歸人性的初,就是善。這其中的一切行為,包括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一切思想和行為,都要知行合一。

    所以我認為“人性本善”是絕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叫“申論”,全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