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灬啷個哩個啷

    昨天去市場買一個粽子八元,裡面有雞蛋!說真的,還沒我媽媽包的白米粽子好吃!我們那裡端午節頭天下午,就把粽子包好,一般都是白米,不新增任何東西,然後端午早上煮熟就把熬化了的紅糖水澆在上面,個人覺得挺好吃的,還有就是要去摘昌蒲和一種叫艾的插在門上,雄黃泡酒塗在身上或者撒地上少螞蟻蚊蟲叮咬,早上吃完粽子就趕集帶一塊肉去外婆家裡吃午飯,那時候感覺端午節真的有一種很濃的味道,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反而感覺不到了,不過還是喜歡吃家鄉的粽子,媽媽的味道

  • 2 # 小爺是小妞兒

    1、小編是地道的北方人,一到端午節爸媽都會包粽子,這個大家點的老家應該都有的習俗。2、掛艾草,端午節當天,人們會在院門前和房簷下掛艾草或菖蒲,蚊蟲害怕這種味道,能起到驅蚊的效果。聽村裡的老人說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古人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人們便會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兒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會掛在門上,起到驅魔祛鬼的效果,小編小時候也戴過哦

  • 3 # 媚孃的午夜

    端午節端午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民歌唱的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個,如:端午節、端陽節、龍舟節、粽子節、地臘節、詩人節……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要數吃粽子、賽龍舟了。相傳這些民俗活動是為了紀念2200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他們還把粽子投入江中餵魚蝦,以免吃屈原的屍體。一直延續到今,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媽媽還會用五種彩色的線,搓成五彩縷給我戴在手腕、腳腕和脖子上,意謂可避災、除病、保安康。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吃五黃、戴香包、掛艾草等。怎麼樣,咱們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

  • 4 # 菀沙

    端午節,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等。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但是在漫長的選擇淘汰中,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最得人心。“其志潔,其行廉”,從司馬遷對屈原飽含深情的敘述開始,屈原忠貞愛國的形象在歷代文人的敘述中越發高大。漢代以降,人們就認為端午節是因屈原而起的。

    在抗戰相持階段的1942年,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以古喻今,激起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更讓屈原的愛國形象深入人心。1954年,屈原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名錄。

    宋穎認為,端午節本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起,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端午節逐漸與屈原和愛國主義緊密聯絡在一起,併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擴充套件資料:

    端午的多個名稱由來:

    1、天中節

    天中節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

    2、端陽節

    午日為“陽辰”,午月第一個午日,故稱端陽。《荊楚歲時記》中說: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之為“端陽節”。

    3、重午節

    上古干支紀元法,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干地支。最初端午為干支歷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於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初五日。

    4、龍舟節

    龍舟競渡最早是古越人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南越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圖形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

    5、當五汛

    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亦有個別地區稱為“五月當午”。

    6、龍日節

    龍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東方蒼龍七宿,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於北方隱沒。仲夏端午,蒼龍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因此稱為龍的節日。

    習俗傳統:

    1.吃粽子:養胃清火

    在中醫裡,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粽子裡的糯米一般都煮得很軟,適量食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有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無論是蘆葦葉,還是竹葉或荷葉都有很好的藥用功效,如蘆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而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夠清熱利溼、和胃寧神。所以端午節吃粽子能夠養胃清火,具有清熱除煩、健脾開胃的作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製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貪食。

    2、吃鹹鴨蛋:滋陰清肺

    很多地方端午節要吃鹹鴨蛋,鹹鴨蛋味甘,性涼,入心、肺、脾經,有滋陰、清肺、豐肌、澤膚、除熱等功效。中醫認為,鹹鴨蛋清肺火、降陰火功能比未醃製的鴨蛋更勝一籌。在端午這個陽氣旺盛的時節,吃鹹鴨蛋可以幫助祛除體內的溼熱。

    3、掛艾草:驅蟲防病

    早在我國古代艾草就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具有特殊氣味,驅蟲的效果很好,而且屬性辛溫,能淨化空氣、有芳香通竅的作用。

    中醫常以艾葉或艾條來做針灸或草燻,可通暢全身的氣血,提升免疫力,祛風除溼,活血化瘀。此外,用乾的艾草泡手泡腳,可以去溼驅寒。所以端午有掛艾草或是燻艾葉的習俗。

    4、配香囊:散風驅寒

    我國民間有佩戴香囊以避除穢惡之氣的民俗,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端午節也有佩香囊的習俗,在自制的端午香囊可以加入中藥蒼朮、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2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將這幾味中藥研細,然後放在布袋中並縫合好。

    香囊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際或肚臍處,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從中醫來講,香囊種這幾味中藥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還能起到防病的作用。

    5、雄黃酒:殺蟲解毒

    端午節這天,人們把雄黃倒入酒中飲用,並把雄黃酒塗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希望如此能夠使孩子們不受蛇蟲的傷害,塗撒雄黃酒是端午節習俗注意。

    端午前後,我國南方很多地區都已步入梅雨季節,天氣條件有利於蚊蠅、害蟲的活動和繁殖。而雄黃是一味解毒、殺蟲的中藥,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人塗之可以避毒。

  • 5 # 萍子的日常生活

    我們這裡土家族過端午節還分大小端午,一般五月初五是小端午,十五是大端午。對於節日我們都是比較注重的,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團圓。家裡有雞的殺雞,有鴨的殺鴨,沒有的就會去市場買個大豬蹄回來吃。難得過個節反正飯菜得弄豐盛點,當然端午節最少不了就是吃粽子,一般自家都會做一些來吃。山裡採點粽葉,自家種的糯米,裡面加點鹼水,就能煮一鍋粽子出來了,雖然簡單也是很好吃的。我們這裡做粽子要不就是鹼水粽,最多糯米里面加點綠豆這樣,煮好的粽子拿來粘白糖吃,也是很美味的。端午節當天我們會去山上找點艾草樹放門口掛著,據說可以驅邪的。

    對於端午節玩些什麼?我們農村人沒有什麼特別的活動,如果哪裡有組織划龍舟的比賽的,有時間就會相約去觀賞觀賞!

  • 6 # 山城大超

    你好,朋友

    我們這裡的端午節習俗,端午節的節日飲食:粽子、雄黃酒、五黃、打糕、煎堆等

    端午節的節日活動: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放風箏、畫額、跳鍾馗等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7 # 夢千秋

    端午節那天,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節日飯,主要有雞鴨等各種海鮮美味菜餚,當然也少不了各種各樣的餡粽。

    同時也會和親朋好友一起藉著節日空閒時間,匯聚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想必各地方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一樣的吧方式。

    另外,最典型就是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賽這也是少不了的。

  • 8 # 全職寶媽燕子

    廣州端午節習俗 廣州人對於端午節是比較重視的,主要習俗間都會有一些佩香囊,點硃砂等,主要的目的就是辟邪。但是到了20世紀之後,隨著社會的不斷在發展,然而在廣州的地區,主要保留下的習俗就剩下洗龍舟和包粽子吃粽子了。廣州的洗龍舟就是我們說的賽龍舟,只是在說法上是有所差異的,並且隨著演變,洗龍舟就成為廣州人的一種獨特的龍船文化。廣州端午節有什麼活動 廣州在端午節的當天會有很多參加賽龍舟的遊客,本地人來參加此項活動。但是在廣州一般的人都會說扒龍船,而說賽龍舟的人是少之又少。在農曆初五的時候,是賽船的高峰期,比賽接觸後,冠軍是會有燒豬吃,也會得到一定的賞錢。並且很多的地方也會舉辦包粽子的比賽,使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比賽,包粽子最快的人,也是可以拿到一定的獎勵,激勵人們把自己當地的文化保留下來。廣州端午節吃什麼東西 人在賽龍舟贏得烤豬之後,得勝的人一般都會與其他的人一同分享得到冠軍的喜悅心情,很多人都會在一起吃烤豬,特別是圍在一起吃烤豬的氣氛,讓很多人難以忘懷,吃的不是肉多麼的美味,主要是可以在一起共享得勝後快樂和喜悅

  • 9 # 凡凡廚房

    在我國,端午節是春節過後第一個農曆傳統節日。端午節在我們家鄉被叫做五月五。人們都很重視,過的也很隆重熱鬧。每年五月五,村裡人都會提前一個禮拜準備節日所需的東西。繡荷包,割花繩,買香草,買雄黃,煮甜盤兒(跟大米醪糟一樣,只是是小麥和莜麥做的),饊(做的意思)涼粉,烙花饃或是炸油餅,插楊柳。

    繡荷包,最先要準備的就是給小孩子戴的荷包。就是用做衣服或做鞋子剩下的碎花布或綢緞等做成的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布包,經常做的有十二生肖和各種花形。荷包裡面填滿棉花,一小撮香草和雄黃,然後掛上穗子。給小孩子戴在胸前,大一點的孩子戴在衣服紐扣上,一兩歲的孩子戴在項圈上,項圈是用白色的布或黑色的綢緞,做成一個項圈,做這個項圈還得是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做。據說只有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做的項圈孩子戴上才能一生平安。項圈上還必須要有一隻七寸子,形狀像蛇又像蜈蚣。至於為什麼非得有這個形狀奇怪的小動物,我到現在也沒弄明白。問奶奶說她也不曉得,只知道它和項圈是一塊兒的。項圈上面掛滿了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荷包,這些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荷包,都是親朋好友為這個小孩子做的,戴在脖子上,聽奶奶說小嬰兒佩戴掛滿荷包的項圈是為了保平安,辟邪。讓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我小時候也戴過,戴到弟弟出生了,我的項圈就給弟弟戴了。只是荷包會換成新的。我奶奶,我大姑都是手很巧的人,在我們十里八村。每到端午節的前半個月,奶奶就會收到很多碎花布碎綢子,花線,棉花。都是方圓村裡人託奶奶給家裡孩子做項圈荷包的。從那會兒開始,奶奶每天從早到晚都不下炕的忙著給人家做項圈荷包。大姑每年都會回來幫奶奶一起做,奶奶做項圈,大姑做荷包。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我也會去湊熱鬧,一片片花布在姑姑的手中,三五分鐘就能做成小兔子,小豬,小狗或是小花兒的樣子,十二生肖,在姑姑手中被做的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的。還有各種花的樣子的荷包,我記得姑姑給我做過一個帶葉子的荷花的荷包,粉紅色的花被綠色的葉子包著,葉子下面還帶著三個穗子。特別好看,跟真的荷花一樣,我那會兒大概上小學一二年紀,我就會戴去學校,給其他小夥伴炫耀。看著他們羨慕的眼神,我甭提有多自豪高興了。做好的荷包裡還要裝上香草和雄黃。裝香草是為了聞起來香。裝雄黃是為了防蛇鼠,防蚊蟲。我的家鄉是在四面環山的小盆地,森林植被茂盛。一到夏天,蛇蟲鼠蟻漸漸多起來了,聽奶奶說佩戴有雄黃的荷包是為了為了防止它們咬傷人。

    等到我上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我就不戴荷包了。我會自己纏粽子戴。就是把香菸盒裁成條,折成一個有六個面的三角體。然後用四五種彩色絲線纏起來,加上一個或四個穗子。這也是荷包的一種。可以做一個拳頭大的一個,再做很多個大小不一樣的,掛在大粽子的三個角上,一個比一個小一點兒,依次類推,可以掛十幾二十幾個大小顏色不同的粽子,做好了掛家裡。可以掛上一整年。

    綁花繩,綁花繩的習俗一直延續到至今。不管老少,都要在端午節這天的早上綁上花繩。戴上了就不能摘下來,要不然不吉利,一直戴到自然掉落才可以。小時候媽媽割花繩的同時還要為我和姐姐每人買兩根頭繩(就是現在織毛衣用的毛線),姐姐是大紅色的兩根,我是粉紅色的兩根。端午節的早上,媽媽把花繩對摺兩次,用手搓緊搓花,才給我們姐弟三個綁上,兩隻手腕,兩個腳腕,還有脖子上也得綁花繩。我和姐姐扎頭髮的皮筋媽媽會給我們換成顏色鮮豔的新頭繩。

    抹雄黃,綁好花繩後就要抹雄黃了。也是大人小孩都得抹。都會抹到耳朵眼裡。雄黃是那種深橘黃色的粉末,媽媽用食指沾一點兒,抹到我們每個人的耳朵眼裡。每年抹雄黃的時候我就一個勁的兒的問媽媽,為什麼要抹雄黃。媽媽說抹了雄黃今年上山就不會遇到蛇。我最怕蛇了,就讓媽媽給我多抹點兒。現在看來,它就是一種傳統文化習俗,從古流傳至今的。我們胸前還會戴著裝有雄黃和香草的荷包。

    煮甜盤兒,甜盤兒講的通俗點兒就是醪糟。南方人的米酒。只不過我們是用小麥和莜麥發酵的,不用大米。甜盤兒得提前三天煮上,端午節早上吃正好。用的是家鄉當年產的冬小麥和莜麥,小麥和莜麥的用量是一半一半。把莜麥和麥子洗淨,混合均勻,倒入大鐵鍋裡小火燜煮七八個小時煮熟。要煮的不軟不硬,剛好合適。火候很重要,所以這就得靠媽媽的經驗了。煮熟的混合麥子,用大碗舀到案板上,攤開涼至溫熱,裝盆裡,撒上定量的酒麴,酒麴要放多少,全憑媽媽的經驗,甜盤兒味道好不好,酒麴的用量,麥子的溫度是關鍵。酒麴撒上後雙手從下到上的翻拌均勻,再用手掌按壓緊實,蓋上保鮮膜密封好,上面再蓋一層毯子,包裹嚴實,放在陰涼的地方,發酵72小時。端午節一大早媽媽會揭開甜盤兒上包裹的毯子和保鮮膜,我們三個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嚐了,圍站在媽媽身邊,媽媽揭開毯子的那一瞬間,酸甜味兒加上淡淡的酒香味兒,飄的滿屋子都是。媽媽拿勺子從盆的一邊,從上到下翻拌均勻,然後嘗一口,滿臉笑容。我們就知道甜盤兒做成了,飛奔進廚房拿碗,媽媽給我們每人一勺子甜盤兒,也不多給,媽媽說怕我們吃醉了。那會兒都不曉得為什麼會醉,還嫌媽媽小氣,不給我們多盛。現在知道了那畢竟是發酵的食物。那種麥香味兒,酸酸甜甜的味道。吃起來涼爽可口,現在想起就來只有咽口水的份兒了。

    饊涼粉,就是做涼粉。我們這裡人以前做涼粉用的是麵粉,後來就用豌豆澱粉做涼粉。涼粉是端午節的早上媽媽做的,一斤溼的豌豆澱粉,可以做十二個碗砣,也就是十二碗涼粉。就是吃麵的那種不大不小的白碗,做好的涼粉盛在碗裡,都擺放到陰涼的糧食房裡,自然涼涼,剛開始每隔五分鐘要移位置,媽媽說要是不移動一直放在原地的話就怔了,我不懂媽媽說的怔了是什麼意思,現在想想就是要涼粉冷卻的快速罷了。涼粉做好了還得做涼麵,我們家鄉的習俗,吃涼粉一定得配上涼麵。媽媽用家用小型壓面機壓的韭菜葉面條,煮熟撈出來不用過涼水,直接淋上生的胡麻油,少許鹽,攪拌均勻,攤開涼涼,涼麵就做好了。最後就是炒鹽菜了,就是涼粉涼麵上放的配菜,我們叫鹽菜。很簡單,就用剛從菜園子割來的新鮮的旱地韭菜。這割韭菜的活兒自然就成我的了。我就菜園那會兒在村子西頭,來回要十分鐘。一手掌長的墨綠色的旱地韭菜,摘洗乾淨,切段,用胡麻油加鹽炒一分鐘,香味兒滿院子都能聞到。趁著炒韭菜的油鍋,紅蔥爆香,熗一碗醋,再加適量的水,調到稍微有點兒酸味兒的酸湯,涼粉湯就做好了。再搗半碗蒜泥。吃涼粉的配料就算準備齊全了。中午了,涼粉也自然涼涼了,將碗砣倒扣在案板上,刀上沾涼水,這樣切涼粉時不粘刀。先切0.5釐米厚的片,再切成條,粗細由個人喜好。碗裡先放八分滿的涼粉,上面放上兩分的涼麵,放適量炒的韭菜,還有蒜泥,最後再舀一勺調好的醋湯。一碗端午節必吃的涼粉就可以享用了。麵條柔軟勁道,涼粉爽滑涼爽,韭菜獨有的香味兒給涼粉增香不少。吃完了再喝上幾口酸湯。開胃涼爽而滿足舒服。

    烙花饃,花饃饃,這是我很喜歡的美食。那會兒也不曉得為什麼,花饃和平常吃的饃饃的唯一區別就是它上面有花,媽媽拿蒿子稈畫的各種花兒。食材一模一樣,就是發麵。可我就是覺得吃起來很香。每次端午節的前一天的下午,媽媽就會烙花饃或炸油餅。到我下午放學回家媽媽都還沒做完,我都會幫媽媽一起做,在媽媽擀好的麵餅上,學著媽媽的樣子,畫上我自己喜歡的圖案,看著媽媽烙花饃,我在一旁焦急的等待著花饃出鍋。花饃出鍋了,我就拿起整個花饃,也不怕燙,一邊吃,一邊兩邊換手,因為確實很燙手。感覺自己畫的花饃更香,不一會兒,一張花饃已下肚。我從小就不愛吃油餅,所以,媽媽炸油餅的時候,我早已不見了蹤影。

    插楊柳,是端午節我們家鄉的傳統習俗。端午節的早上,五點剛過,媽媽就吆喝著我們起床,要去折楊柳。我是被姐姐強拉起來的,昏昏沉沉的跟著姐姐,拿著鋤頭,出了門,一陣冷風吹過,一個哆嗦,我才算清醒了。老家的氣溫早晚溫差大,端午節了早晚還得穿件毛衣,中午可以穿短袖。我們到了折楊柳的地方一看,已經有好多人在樹上了,正在哪兒折著柳條。樹下也有人在挑揀柳條,要挑揀不同形狀,長度,粗細的柳條,因為拿回家要插到各個不同的門框上和窗戶上。我和姐姐也就沒上樹去折,就在樹下面撿,不一會兒就撿了我家門上需要的柳條。一路哼著歌兒回家了。回到家媽媽和我們一起將柳條插到各個門口和窗戶上,具體說是插到門框上,粗一點的柳條插到大門口,中等粗細的插各個房門上,最小的插窗邊上,就連雞舍豬圈也會插上。所有都插上了楊柳,媽媽也會給我和姐姐頭髮上插一個兩三片葉子的小柳枝。插了楊柳條才算是真正的過上五月五了,老聽爺爺這樣說。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有些習俗被我們弄丟了,像現在過端午節,我家也不烙花饃了,也不煮甜盤兒了,小孩子更沒荷包戴了。有些是環境變了,不能做了。像甜盤兒,樓房裡現在太熱,放冰箱裡做的又不是那個味兒。有些是人們舒適日子過慣了,懶得動手做了,嫌麻煩。想吃各種餅子到超市買了就行了。還有些像繡荷包,這需要技藝,我們這代人從小沒學過,把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手藝弄丟了,不會做。小孩子自然也就沒有荷包戴了。也有好的方面,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資訊時代的到來,以前我們北方普通人沒有粽子吃,沒有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吃,現在有了,超市裡全國各地的特產,甚至外國的新鮮水果食物都應有盡有。

    今年端午節我家裡既有五芳齋的鮮肉粽,又有媽媽饊的涼粉,做的涼麵。雖然沒有家鄉的柳條插門上,但有艾草,這兩年我們這裡也開始興起插艾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幾款小眾卻又高顏值的包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