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長平之戰後,白起認為,應該借大勝趙軍,坑殺四十萬降卒,趙國完全失去抵抗力的機會,直接攻下邯鄲,滅亡趙國。而秦王接受趙國割讓六城的提議,罷戰,講和。 數月後,秦攻邯鄲,大敗。 如果,長平之戰後秦王聽從白起的建議,直接攻取邯鄲,會提前滅亡趙國麼
17
回覆列表
  • 1 # 犇犇ER

    白起戰神,既然他這麼說一定有道理,趁各國驚魂未定,手足無措和趙國混亂之際拿下邯鄲應有可能,幾月之後,諸侯軍至,趙國也化悲痛為力量,正如白起所分析的戰機已失,我覺得應該相信白起對戰場和諸侯的判斷力

  • 2 # 達o芬奇密碼

    白起只管打仗。而秦王要提供後勤。為了長平之戰。秦國14歲以上的男子全部上戰場。秦軍也傷亡慘重。殺敵一千,自損800。打仗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幾十萬軍隊不是想出發就能出發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長平之戰也不能全怪趙括。畢竟長平之戰不是以少勝多的戰役。而是拼的兩個國家的國力。秦國集全國兵力民力攔住了趙國的援軍。趙軍孤立無援才投降。

  • 3 # 噩夢魚兒

    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

    不得不說,長平之戰後,四十萬趙軍覆沒,確實是秦軍殺進趙都邯鄲的好時機,但也僅僅只是好時機而已。與30年後的水到渠成相比,長平之戰後滅趙時機尚不那麼成熟。

    首要的問題在秦軍自己。為了打贏長平之戰,秦昭襄王全國動員,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應徵,國內潛力被拉到最大,可以說幾乎耗盡了全國的人力物質。而且戰爭雖然打贏了,秦軍自身傷亡也很大,可謂強弩之末。要不然範睢也不能以“秦軍疲憊,急待休養”的理由輕易勸服英明的秦昭襄王。可見國內形勢確實已經很不樂觀。

    其次趙軍雖然慘敗,卻還是有是有一戰之力的。長平之戰後不久,同樣的戰國七雄之一的燕軍發動傾國之兵攻趙,企圖趁火打劫。結果卻被廉頗、樂乘輕鬆擊敗,燕相慄腹被陣斬,大將卿秦、樂間被俘。另外趙國北方代地防禦匈奴的邊軍還未南下參戰。即使到了行將滅亡時,趙軍邊軍仍然是秦軍極為強悍的對手。

    最後其餘山東各諸侯國尚有實力。魏國已經派出援軍,楚國也蠢蠢欲動。在身有掣肘的情況下,秦軍不能全力攻趙,想拿下邯鄲這等堅城並不容易。而趙軍只要拖住敵人,等待援軍便行了。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滅掉趙國那是完全可能的。原因如下:

    一、趙國沒有戰備

    趙國的主力部隊在長平已經被全殲,全國上下如驚弓之鳥,朝廷君臣心膽俱寒,毫無戰鬥意志。邯鄲守軍的數量已經不足以守住這座大城了。廉頗雖然老辣沉雄,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沒有足夠的時間對邯鄲的平民進行最基本的軍事訓練,邯鄲就幾乎相當於一座毫無武裝的城市,根本就守不住。

    況且,當時廉頗還沒有立刻被重新任用,趙國君臣慌亂中,再互相推諉,商議戰和,把這個時候再拖一拖,留給廉頗的就徹底是一個爛攤子了。

    二、秦國將帥士氣正旺

    這樣的大勝仗前所未有,秦軍上下必然士氣昂揚,而且,前往趙國都城的道路徹底門戶大開,毫無阻力,進軍速度必然迅雷不及掩耳,打個冷不防,就兵臨城下了,一鼓作氣,就能拿下邯鄲。

    不需要考慮糧食問題。我認為,既然趙軍全軍被殲,那麼趙軍屯積糧食的故關要塞就必然已被秦軍奪取了。白起之所以坑殺全部趙軍俘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節省出秦軍開往邯鄲的軍糧需用,同時解決掉所有的不安定因素,以絕後顧之憂。

    三、其它各國來不及救援

    秦軍攜大勝之勢,韓國無力,魏楚膽寒,白起的兇名又足以震懾之。即使想救,各國朝堂定策,制定計劃,選將調兵,都需要時間,鞭長莫及,倉促間根本就來不及支援。

    更重要的是,秦軍只要迅速前進,兵圍邯鄲,就算其它國家來援,秦軍也完全可以掌握主動權,圍點打援,設伏打擊,如果策劃得當,乾脆一鍋燴了,滅了趙國以後,還能趁勢滅了其它國家。

    結論:

    秦國退兵是重大的失策,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一退一進之間,自己白白浪費了來去路途上的時間和耗費,趙國的軍備就做好了準備,廉頗重掌兵權,又是個牛皮糖般死難纏的老將,經他一訓練,一策劃,一準備,邯鄲就成了鐵城了,再想啃他,秦國付出的代價實在是承受不起。同時,各國也就反應過來了,完全有了支援趙國的準備和時間。

  • 5 # hopc

    不能,實力尚不足以開展滅國大戰。貿然滅國肯定會招到其他幾國反撲,搞不好賠了夫人又折兵。步步蠶食才是正確的,到嬴政執政十數年才開展滅國大戰,以一敵六不懼。打下來守不住,不如不打。

  • 6 # 諾53632213

    有可能,如果迅速進兵可以直接滅掉趙國,但是期限最多兩個月,若是攻不下,半年時間秦國可能要直接退回雍城了,攻趙的部隊和民夫一個都進不了函谷關。

    長平之戰結束立馬攻趙,速度迅速,估計只要半個月就能打到邯鄲,甚至攻下邯鄲,若趙王投降,萬事安泰,若不降被殺或逃出趙國,那麼李牧兵團會師與秦軍糾纏,列國舉兵伐秦,國內反對浪潮巨大,士卒反戰情緒更加高漲,秦國有亡國之危,比之長平戰敗的趙國更弱。

    所以屆時秦攻趙危機巨大,若全部順利尚可,一旦受阻必有亡國之危。

    長平對峙三年,關內空虛。

  • 7 # 鑑史馬後炮

    戰爭太重要了,不能只聽將軍的

    長平之戰後,就算是秦軍完全攻佔邯鄲,也不可能滅趙的。這種情況是有前車之鑑的,當年齊國的情況比趙國更慘,76城被五國攻克的72城,不光沒有滅國,反而逆襲打得聯軍慘敗並光復了齊國。楚國,雖然都城盡歸秦境,但是隻是衰落,秦軍第二次伐楚時,楚人知恥而後勇,打得秦軍慘敗。趙國作為強國,長平之戰雖敗,衰敗是肯定的,亡國還遠不至於,後來的第二次邯鄲之戰挫敗秦軍也證明了這一點。

    長平之戰後,白起提議攻克邯鄲從光戰術層面上來看,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那時趙國精銳皆損於長平。但是,從戰略上來看,此時進軍邯鄲,無疑是在賭博,贏則多得一城,輸則秦國走向衰弱,是風險極大,利益極小之舉。

    首先,戰長之平後,秦國是傾舉國之人力物力財力之後的慘勝,趙國也是傾舉國之人力物力財力之後的慘敗。秦軍攻克長平之後,本身已經是庫存空空的邯鄲根本沒有辦法保障駐守的秦軍部隊;加上剛攻佔的上黨郡由於長平戰事,庫存早已搬空,也沒法保障已經佔領邯鄲的幾十萬秦軍;秦國本土更無法給佔領邯鄲的駐守秦軍提供後勤保障,距離遠不說,此時的秦國人為長平之戰早已開始啃樹皮充飢了,更不可能顧及遠在千里之外的邯鄲秦軍。一支遠在千里之外,且沒有後勤保障的軍隊,是一支隨時可能覆滅的軍隊。

    其次,慘勝之軍最怕“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蟬是趙國,黃雀是尚未捲入長平泥潭的燕、齊、魏、韓諸國。後來的史實也說明了這一點,趙國剛剛在長平慘敗,燕國立即出兵攻趙掠地,燕國以為有“便宜”撿,結果趙國派廉頗再度出戰大敗燕軍,迫使燕國割地求和才算完事。

    如果秦軍攻克邯鄲駐守邯鄲,在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遇到這種“黃雀在後”情況,加上趙國人的復仇,多面受敵必敗無疑不說,甚至全軍覆沒也是有可能的。

    秦軍攻下邯鄲之後至少有上述可怕之慮,與其冒險去佔一城,不如趁尚有長平大勝之威退軍回境保一國。

    然而,在那個年代,尤其是尚武崇軍功的秦國,白起的武安君封號是靠軍功堆起來的,跟著他出生入死的部將和士兵們無不渴望建更多軍功好得更高的爵位,如果白起帶領他們在長平之後再攻克邯鄲,那麼,他們中間就會有更多人因功得到更高的爵位。所以這些人,包括白起都是非常渴望攻克邯鄲的。但是此時的秦國國力根本沒能力支撐他們沙場建功的渴望了,白起的建議與那時秦國的國情產生了牴觸。

    從上述來看,白起的建議非但不能滅趙,反會將秦國帶入危險的境地。白起的建議最多能為一些部將和士兵提供立戰功的機會而已。但是為了建立個人的軍功,把一個國家帶入危險的境地實是捨本求末之舉。“戰爭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交給將軍們”的道理也許就如此吧。

  • 8 # 草根天元

    長平之戰後如果按照白起的戰略規劃,是完全可以滅掉趙國的,白起是古今中外第一戰神,他選擇的這個時機我們現代人從現在的角度看難免失之片面。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失去了這個最好時機,再讓白起去白起說必敗就是必敗。白起對戰爭的把握可見以到極致。

  • 9 # 中國歷史研究所

    歷史不能重來,長平之戰已經過去兩千多年了,我們現在也只能假設想象了。但是真的要給一個結果的話,這個還真的不好說,戰場上的事瞬息萬變,怎麼能說死呢。但是我們可以從結果來推論的話,個人認為秦國還是很難滅掉趙國。

    首先就是軍隊戰鬥力問題,長平之戰雖然趙國損失四十五萬大軍,可以說趙國的主力軍已經全軍覆沒了,但是我們可以從後面的邯鄲保衛戰還有60萬燕軍攻擊趙國可以看出,趙國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趙軍長時間和胡人打仗戰鬥力是不容小覷的。而且秦軍在長平之戰損失也很大,損失秦軍善戰,但是三年的長平之戰已經是精疲力盡了。

    其次就是糧草問題,長平離咸陽有五百多公里,邯鄲更遠,當時來說長距離的運輸糧草就是很大的問題,而且長平對峙三年,秦國國內也是糧草空虛,一旦圍攻邯鄲受阻的話,秦軍基本上就是一路西退,無任何還手之力。

    然後就是趙國當時也是和秦國不相上下的大國,搜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邯鄲被破,趙國還有代,和晉陽。晉陽趙國的龍興之地,三家分晉之前,趙國就一直在經營晉陽,晉陽的防禦軍事能力當時來說不比邯鄲差,一旦邯鄲被攻破,趙王可以退守晉陽或者代。代地當趙國滅了中山之後就一直把代作為重點發展地方,而且代一直靠近胡地,防禦能力肯定不差,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攻破邯鄲之後就是趙太子逃到代地還堅守了很長時間。齊國也是靠即墨和莒兩座城池復國的。

    然後就是時機未到,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結束,秦始皇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前後相差四十年時間。在這四十年裡,秦國一直在一步一步蠶吞六國。在長平之戰的時候,魏國還有十萬主力軍,楚國當秦始皇滅楚的時候可是派了60萬大軍還是王翦領軍,王翦作為戰國四大名將,實力也是不俗的。主要是秦國的遠交近攻的戰略部署還沒有那麼成熟,就拿齊國來說當時雖然沒有幫趙國,但是齊國在燕齊趙邊境部署了大量兵力,就是為了防止燕軍偷襲趙國後方(誰都知道燕國就是小人,一直都想搞小動作,長平結束的時候,60萬燕軍被廉頗的20萬老弱病殘打的大敗)。

    所以說秦國攻破邯鄲很有可能的,但是真正想滅掉趙國就不太可能。

  • 10 # 優己

    當然可以!白起打仗,從不失手。白起在政治外交上的才能也相當出色。白起在長平大戰以前就預算到了,列國忌憚秦國也同樣忌憚趙國,一旦趙國打敗秦國,趙國對其他六國就是新威脅了,這是列國不救趙國的主因。而趙國戰敗後,列國想要救趙國已經來不及了,從匆促動員到調撥糧草再到開赴前線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因此,秦軍完全可以在列國部隊趕到以前攻下趙國!

    其次,長平之戰對趙國最大地影響不僅僅是損失四十五萬青壯年,而是長達三年的經濟損耗。這使得趙國在當時不僅沒人還沒糧。只要秦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越過上黨山地,然後迅速包圍邯鄲城,則邯鄲既於兵將又無糧草。根本守不住。

    作為長平之戰的戰利品,上黨郡。這本是韓國的邊防重鎮。裡面各種大型器械應有盡有。比如,攻城雲梯,拋石車等等。秦軍可以把這些器械直接搬到前線使用,而無需從國內調撥。因此,一旦秦軍直接攻趙則趙國必然擋不住。

  • 11 # 譚小龍29

    能!不過估計要吐出來些,畢竟那時六國還是有些能人得,楚和齊如果願意借兵,也不是不可能翻盤,畢竟廉頗、李牧都還在,另外還有一個不太有名的“龐湲”,這傢伙在長平之後曾經成功的使用了騎兵高機動力的優勢,從代郡殺進秦國,如果不是長平一戰,趙國精銳損失太重,國力已損,無法兵圍咸陽,估計老贏家就涼了!感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龐湲”。

  • 12 # 楚子牛

    不能。

    1有心無力

    長平之戰,秦軍雖然打敗趙軍,獲得勝利。但是自身傷亡很重,國力消耗也很大。

    短時間內,秦國已經很難,再組織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去攻打邯鄲,進而佔領整個趙國了。

    2國力難支

    長平之戰後,秦國如果繼續攻打邯鄲。其他五國,不會坐視不理,任由秦國壯大,必然會出兵干預。

    單打獨鬥,秦軍不懼怕山東任何一個國家。但如果五國聯合,對付秦國。就算是強大的秦國,也打不過。

    秦軍進攻受阻,又不願意退兵,就只能與其對峙。五國此行的目的是“勸架”,只要秦國不主動攻擊,他們就不會出手。這樣雙方很容易陷入僵局,一旦雙方相持不下,秦國就危險了。

    長平之戰,秦國“失血過多”,“極度虛弱”。如果跟聯軍這樣,沒完沒了耗下去,秦國的國力,會支撐不住。

    到時候,趙國沒有被消滅,秦國自己先被拖垮了。

    3錯失良機

    長平之戰後,戰敗的趙軍,被秦軍全部坑殺。這支被坑殺的軍隊,集結了趙國幾乎全部的青壯年男性。

    趙國現在能動用的兵力,僅剩邯鄲城中的老弱婦孺,以及地方上一些雜牌軍。

    此時,秦軍如果進攻邯鄲,佔領趙國,易如反掌。

    於是,白起向秦王提議,乘勝追擊,繼續攻打趙國。

    秦王深思熟慮後,認為風險太大,拒絕了。

    為了打贏長平之戰,秦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到手的果實,就這麼輕易放棄,秦國人不甘心。於是經過幾個月的休整後,秦王又重新下命令,攻打邯鄲。

    但是這個時候,外國的援軍已至,趙國地方上的殘餘部隊,也已經集結到位,邯鄲城固若金蕩。秦軍根本打不下來,最後寡不敵眾,只得退兵,與趙國休戰。

  • 13 # 寒冬9300574292975

    當時八個國家,秦韓趙燕魏楚魯齊。秦滅趙時,其它國君也沒有奇材精英。那怕有一位英主把其它國家號召起來對付秦國。不至於秦滅六國。結果向豬一樣個個挨宰。這幾個國家起初都有霸主稱雄一時,俗稱戰國時代,後人不濟被秦國割麥子了。

  • 14 # 柏樹灰歐

    大機率能拿下邯鄲城

    1。長平之戰,秦軍傷亡25萬左右。

    2。長平之戰,秦軍總兵力60萬上下。

    3。長平戰後,白起可調兵力大於30萬,如果這時同意白起領兵攻打邯鄲,大機率能拿下。

  • 15 # 歷史微探索

    長平一戰而徹底奠定了秦國一家獨大的局面,使得秦國在不出什麼意外的情況下能夠提前鎖定了最終的勝利者的殊榮,那麼對於秦國而言,如果當時能夠乘勝一鼓作氣的直撲趙國都城邯鄲,能否提前滅亡趙國呢?個人覺得這種可能是存在的,但秦國要想滅亡趙國卻也有以下幾個難點:

    白起劇照

    一,趙國並非毫無還手之力,秦國實力也並非絕對強大,雖然說長平之戰趙國戰損四十五萬之多,可以說得上是大傷元氣了,但是長平之戰之前的長期對峙,加上長平之戰趙軍的拼死衝鋒,以及最後的困獸之鬥也是給予了秦國莫大的損失,從最後戰損來看秦軍60萬人馬,最後也是傷亡了一半,所以說秦國的實力並不是絕對的強大。而對於趙國來說,他也並非毫無還手之力,要知道趙國只不過是機動部隊大部分喪失,但是戍邊駐紮的軍隊,尤其是北方抵禦匈奴的部隊,一般情況下不會動用,但真的到了滅國的局面,豈會袖手旁觀,所以說破邯鄲易,滅趙國難。

    二,山東諸國可坐視趙國敗,但必然不會坐視秦滅趙國,即便說秦國打了一個出其不意,迅速攻下邯鄲,但是全面佔據趙國,摧毀趙國所有抵抗勢力,趕在各諸國出兵之前滅趙,時間上是做不到的,而山東諸國必然要出兵助趙抗秦,一個強大的秦國是各國不願看到的,一個強大的趙國也是諸國不願看到的,但是一個強大的秦國吞併了一個強大的趙國,這是各諸國所不能容忍的,放任秦國滅趙,那就意味著諸國自己也在自取滅亡,而以當時秦國的戰後的實力,壓根無法對抗各諸國的聯軍,即便佔據一些城池,也很難守住,一旦被擊敗,反而打破了秦軍無敵的神話,所以諸國的救援也是秦滅趙的一大難點。

    三,後勤糧草問題以及軍心士氣,長平之戰其實已經透支了秦國的戰爭潛力了,如果再度入趙腹地進軍,對於秦國的後勤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而因糧於敵也是很艱難的,一來趙國本身也沒多少餘糧,二來即便有,會讓秦軍取到?另外長期的戰爭,士卒對於戰爭的疲憊必然是有的,而且長平之戰打的也是非常艱苦的,即便秦國以戰為榮,但軍心士氣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有損,這也是秦國是否能夠再堅持打下去的難點所在。

    所以說,不排除秦國有可能滅趙的可能,畢竟在中國歷史上有奇蹟這個詞的存在,但是秦國滅趙的難點也是存在的,在一般情況下,秦國敗趙容易,破邯鄲也容易,但是真正滅趙很難。

  • 16 #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長平一戰之後,秦軍大損,國力蕩然無存。雖然白起可以用殘兵,拿下邯鄲,那也只是暫時的,趙軍只不過損失20萬,還有40萬大軍。秦軍拿下邯鄲的目的,也不過是換幾座城,所以趙王提出以城池換和平,秦王馬上答應了,因為秦國也需要休整。

    白起放回200餘少年,一方面是恫嚇邯鄲,另一方面是將太原皮牢趙軍騙回邯鄲,果然趙軍中計,被秦軍輕取太原皮牢。

  • 17 # 翻滾吧翔寶寶

    攻下邯鄲可以免掉趙國不行。

    首先,長平之戰趙國45萬精銳盡喪。整個邯鄲地區幾乎已經沒有15歲以上的男子。根本沒有人來守城,哪怕是重新起用廉頗,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此時的秦軍雖然損失巨大,但依然有二三十萬兵力,足以攻下邯鄲。所以白起當時的建議是可以聽取的,乘勝追擊,攻下邯鄲!

    但是即便攻下邯鄲了,秦國也無法滅掉趙國。首先,趙國領土大,並不是只有一個邯鄲。攻下邯鄲的確能夠擊碎趙國人的信心,但是趙國畢竟是個大國,當年的齊國被五國聯軍打的只剩下兩座城,卻依然能夠復國,是因為這個國家的積澱還在。以色列被波斯滅亡了兩千年,兩千年之後的今天,卻依然能夠復國就是這個道理,史記中記載“燕趙多悲壯慷慨之士”。其次,東方其他五個國家在長平之戰時候也曾經想過援助趙國,但都被破壞了,其他五個國家很清楚,如果趙國真的被秦國滅掉了,那麼秦國下一個對付的就肯定是他們,所以長平之戰之後他們盡全力援助趙國。秦國即使再強也不可能一打六。所以說秦國攜長平之戰勝利的餘威攻下邯鄲是完全可能的,但一次就滅亡趙國是不能的。哪怕是十幾年之後,秦軍佔領邯鄲後,仍然花了幾年才徹底滅亡趙國。

  • 18 # 無悔32159887

    多年後王翦用實際行動告訴你們了,當時的滅國戰,都是一打四。沒有後備力量抗住魏楚韓三國援軍,打進趙國就回不來了。

  • 19 # 離相如如

    這個可能性是很大的!

    首先這個情況是對秦國而言不意外,對趙國而言卻是突發的,民心軍心君心都很混亂,趙國都城軍隊又不多,備戰不充分,戰將也一時難選,以白起之英明神武,加上突然襲擊,一舉而下趙國都城是很有勝算的!

    但危險並非沒有,長平之戰歷時很長,雙方都很疲憊,如果趙國都城能堅守一段時間,列國唇亡齒寒,發兵助趙或者發兵秦國,秦國雖先勝,也有敗亡的可能。

    饞言只是一個因素,秦國很可能也是慘勝,秦王不敢孤注一擲,而求穩妥,也是不違反常則的!趙國畢竟不是弱國!戰國名將,秦趙均分,求畢其功於一役,並非萬全之策!

  • 20 # 百花爭豔只為你

    如果秦王採用了白起的計劃,滅趙國不一定,但是能攻下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的代地是不會投降的。

    趙國損失了40萬兵力之後,無足夠兵力守邯鄲,無法和久經戰陣的秦軍的對手,邯鄲城破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此時的六國軍隊真正趕往趙國的路上,秦軍攻下邯鄲之後是,五國軍隊也快到了,秦軍無力在戰,攻下邯鄲,秦軍就損失慘重了,所以秦滅趙國很難。

    秦軍遠離本土作戰,糧草都需要從國內運輸,五國部隊要是切斷秦軍糧草,秦軍必敗無疑。所以秦軍乘長平之戰的於勇(趙軍損失40於萬,秦軍也損失20來萬 ),攻下邯鄲,也滅不了趙國,趙人肯定會在代地建國,繼續對抗秦國的,此時的五國也會幫助趙國對抗秦軍的。此時的秦軍對五國的軍隊完全沒有反擊的能力(剛剛打完長平之戰和攻克邯鄲),所以秦軍最終都會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吉斯果園的果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