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袁說
-
2 # 眾觀三國文化
有一部分為兄弟報仇的原因。
另一個原因,東吳佔領的是荊州,荊州不但經濟發達,戰略地位重要,而且還是蜀漢主要官員的家鄉和人才基地,劉備剛剛丟失了荊州,怎麼可能咽得下這口氣。
地理上說,蜀國丟失荊州之後,和魏國只有在涼州這種偏遠之地接壤,要伐魏也得從荊州才能出兵中原。
所以劉備要麼覺得自己實力不夠不出兵,要麼出兵伐吳,絕對沒有在這種時候舉兵伐魏的可能。
-
3 # 老三聊歷史
當然不只是為兄弟報仇,劉備作為一名還算明智的統治者,豈能因私情而壞大事!
劉備有大野心,隆中對中,小亮已經給劉備指出了荊州,益州的重要性。失去了荊州的劉備又怎能不急!
再者,關羽作為劉備出生入死的重要將領,也不能太寒兄弟們的心。亦可作為一個好的藉口攻取吳國!
雖然風險很大,但劉備也知自己年歲不多,再不進攻,可能一切就晚了,所以只能孤注一擲!
隆中對的戰略,是欲取得天下,須跨荊益兩州,待天下有變的時候,荊益各出一路兵來奪取中原。現在益州剛到手,荊州就丟了,一統天下的希望落空了。
所以劉備伐吳之行也是被逼無奈!
-
4 # 逸楓煙雨
幾個回答都很詳細,我就不細說了,一個是重情義,一個是,諸葛亮的隆中對,如果不佔據荊州,隆中對沒有實現的可能,劉備也老了,打曹操肯定打不過,只能想辦法把荊州的一部分拿回來,而且,漢中之戰,劉備大勝,也有點膨脹的感覺。總之,主要是不打荊州,復興漢室沒有希望了
-
5 # 熱愛歷史的同學
重點是奪回荊州啊,諸葛亮出師表還記得嗎,荊襄要地,必須奪過來,可以西進取西川,東攻取東吳,北拒曹操,戰略十分重要!劉備失去一位兄弟,一位虎將,當然也心疼,可惜失去東吳盟友更加不該,不該不聽諸葛亮之言,執意報仇,為了荊州可惜啊。
-
6 # 愛講道理的小丑
其實都沒回答到點上,第一點:劉備的外部壓力比孫權小。曹丕大部分軍隊都在孫權這邊,劉備賭曹丕不會打他,甚至會和他一起進攻孫權。第二點:劉備就算打輸了,孫權也不敢深追,因為要防曹丕。只是劉備沒算到會輸的這麼慘,帶的5萬軍隊幾乎覆滅
-
7 # 源稚生
三國時期,劉備是蜀漢政權的建立者。《三國志》: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那麼劉備為何一心要伐吳?
事實上,劉備伐吳也是有其考量的。
從軍事地理角度講,即便湘水為界的荊州西南半塊,只是荊州地區的七分之三,但擁有這樣的一個以河流或丘陵為界的緩衝區塊或前進跳板,在戰略上總好過於以三峽為界的易守難出。
換言之,江陵、武陵、零陵三郡為劉備勢力提供了向東發展的可能性與主動性,尤其是南郡江陵,既是控制全部三峽航道的必備東口,也是荊州的腹心之地,佔據江陵就能時刻壓制著孫權。所以,劉備東進就是為了恢復這種主動權,至少要恢復對江陵的控制,甚至拿下荊南四郡。
劉備集團在跨據荊益並有所整備生息之後,定將北向出擊。在北伐過程中,由己方控制更多方面的出擊,想必會更加主動一些。江東固然不可能一時吞併,但荊州仍需掌握在手中,方能調集更多的資源,形成呼應的夾擊態勢。雖然,關羽北伐似乎是一個沒有經過剛剛取得漢中、上庸的劉備主力同意的策應行為,但關羽北伐與漢中之戰相互配合所形成的聲勢,至少第一次用現實印證了《隆中對》的可能性。
關羽之死與荊州官員的倒戈,使得劉備既喪失了一位方面大員,又喪失了一大批軍政人才。如若不予以強硬還擊並取得勝利,那麼不僅會引發元從隊伍的不滿,還容易引發巴蜀土著豪族的趁機反抗。
面對一場“親者痛、仇者快”的危機,劉備必須做足準備,予以強硬還擊,方能穩定得勢最晚的己方人心與新近歸附的巴蜀漢中民心。
劉備剛剛稱帝,而蜀漢失去荊州陷入疲弱,此時劉備有必要出兵炫耀武力。對外作戰不但能夠開疆拓土,獲取利益,也能使剛剛建立的蜀漢因此契機團結在一起,共同對外。
蜀漢立國不穩,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是無法長期共處的。而荊州集團失去了自己的根據地,徹底成了一股寄寓益州,又想後來居上的勢力,此時矛盾已經開始激化。發動戰爭,轉移注意力,是必然之舉。
地理位置決定了誰擁有荊州誰就握有主場優勢。荊楚之地人才濟濟,世家望族不少。而三國時代,北方人口密集,而南方人口並不多。荊州十萬人口對吳蜀兩國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立國之本。作為《隆中對》戰略的關鍵支點,荊州是北伐的戰略支撐點,也是牽制曹軍的重要一環,而荊州作為根據地不容有失,劉備發動東征,看似一意孤行,其實心裡早有謀劃,東征其實迫在眉睫,不得不為。
-
8 # 首創新視界
《三國志》裡劉備伐吳前有這樣一段話:“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
翻譯過來就是,孫權你個個王八蛋,居然殺我兄弟,看我不把你皮給扒了。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只是報仇的話,為什麼要等一年半?
說劉備被仇恨衝昏頭腦絕對不可信!
我認為劉備伐吳,動機有三個,奪荊州、樹立權威和為關羽報仇。
劉備伐吳是為了給關羽報仇,並不算錯。但報仇只是手段,並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奪回荊州,恢復朝廷的威望,鞏固蜀漢的政權。
如果能順利拿下荊州,滅了孫權,就是一舉三得了。
劉備心裡明白得很,荊州重要,蜀國的統治地位更重要。
而我認為劉備伐吳,也是得到諸葛亮的支援的,《三國志》上並沒有明確記載諸葛亮勸阻劉備。
至於後面的戰爭,如果沒有陸遜還真說不定誰勝誰負了。
-
9 # 踱步天
玩過三國殺的都應該知道,如同最後階段的主公反賊和內奸,如果主公強大反賊和內奸較弱,那麼內奸是要聯合反賊抗衡主公的,而一旦內奸殺反,主公只會坐收漁利,內奸和反賊都贏不了,這裡魏國就好比主公,是最強大的,蜀國好比反賊,目的最為明顯,就是要殺掉主公,魏和蜀是主公與反賊的關係,是誓不兩立的,而吳國好比內奸,是個兩面派,此時,吳國如果不出手,既不幫蜀也不幫魏,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是吳國目光短淺只為眼前利益,坑害了蜀國,打破了平衡,致使蜀國腹背受敵,淪為最弱的一方,失去了打敗魏國的唯一希望,你還能指望一個失去了希望的蜀國做些什麼,要麼坐視曹魏變得越來越強大,要麼等待自己最先被削弱乃至滅亡,怎麼樣結局都是輸,勝利的果實只能屬於魏國和吳國的一方,所以大局已定,不能挽回,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成全誰,而此時的主要矛盾已經變成魏國和吳國爭奪天下了,蜀國已經沒有爭奪天下的主動權了,但是蜀國還是有一定籌碼的,此時,如果蜀國按兵不動,早晚要被魏國所滅,如果攻打魏國,也是以弱擊強,不自量力,反而替東吳躺槍。所以說蜀國是沒有獲勝的希望的,雖然沒有獲勝的希望,但還是要選擇希望較大的路來走,伐吳的贏面還是有的,總比坐以待斃和以卵擊石的贏面要大,雖然這是在博弈,但是如果能贏的話就算是賺大了,輸了也沒什麼好可惜的,就像你到商家買東西,商家贈送你一次抽獎機會,雖然你也知道其實你很難中到大獎,但是不抽白不抽,抽中了就是賺的,抽不中也不怪自己命不好,翻篇下一局而已
-
10 # 魁哥說歷史
公元221年,劉備剛剛登基,就開始籌備伐吳。這時,蜀漢朝堂上至丞相諸葛亮,下到將軍趙雲,都提出異議,認為應該征討曹魏,和好孫吳。然而,劉備作為一言九鼎的皇帝,一意孤行,下令伐吳,那麼劉備為什麼不聽滿朝文武的忠告呢?一定要討伐東吳孫權呢?
個人認為劉備伐吳,有主觀和客觀兩個原因,分析如下。
主觀原因:劉備伐吳,是為了給關羽、張飛報仇
公元219年,孫權背盟,與徐晃聯手夾擊關羽,奇襲荊州。關羽進退失據,敗走麥城,求援無果,被潘璋部將馬忠擒獲,最終被殺。我們知道,關羽是蜀漢集團的二把手,坐鎮荊州,可是現在卻被東吳擒殺。劉備聽到自己的得力助手被殺,怎麼可能沒有一點行動,忍氣吞聲。那樣做,蜀漢就是一盤散沙,離心離德。《三國志》中記載如下: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
而在演義中,關羽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兩人關係密不可分。劉備為了桃園結義之情,也不得不伐吳,為關羽報仇雪恨。在劉備準備就緒,伐吳前夕,桃園結義的三弟張飛又被手下範疆、張達所害,兇手逃到東吳。張飛的遇害,更加堅定了劉備伐吳的決心,誰也勸阻不了。孫權派出諸葛瑾前來議和,想要退還荊州,把孫尚香夫人送回劉備身邊,再賠禮道歉,想要再次和好。
可是關羽和張飛已經死了,不能復生了,因此劉備是不會答應的,他和孫權兩人之間,只能存活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劉備把諸葛瑾罵了一頓,還說道:“如果不是看在諸葛亮的份上,就可能先斬殺諸葛瑾。今天先把你放回去,說給孫權聽,洗乾淨脖子等著吧。”諸葛瑾無奈,只能狼狽逃回江東,向孫權稟報。三國演義中描述如下:
先主大怒曰:“殺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罷兵,除死方休。不看丞相之面,先斬汝首。今且放汝回去,說與孫權,洗頸就戮!”
客觀原因:劉備伐吳,是為了奪回荊州
關羽被東吳擒殺,蜀漢損失的不只是大將關羽,連荊州也丟失了。古代,對於一個勢力 一個國家來說,地盤就是他們的命根子。有土地,才能有人種地,收穫糧食,增強國力。增強了國力,才能養活更多的軍隊,再進行戰爭,奪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這樣迴圈往復。
因此,劉備伐吳,名義上為關羽報仇,實際上是為了奪取荊州。荊州在三國時期,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有這幾個好處,第一個是地處我國中部,交通便利,向北可以進攻曹魏控制的長安,洛陽等地。第二個是它又處於長江中游,可順江而下,向南直達南京,還可以向西進入益州。第三個是當時的荊州地盤大、人口多、糧食多,在黃巾軍時期也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害,而且易守難攻。
荊州有以上這幾個好處,凸顯出荊州地理位置險要,諸葛亮為劉備分析天下形勢,提出“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而“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如果這樣做,“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荊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不容有失。
如果劉備伐吳,進展順利,不只是奪回丟失的荊州,甚至佔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也是很有可能的。戰場上瞬息萬變,什麼情況發生都是很有可能的。剛開始,劉備大軍氣勢正盛,進展順利,胖揍了東吳一頓,當時東吳沒有還手之力。可是在陸遜成為東吳統帥後,他觀察地形,使用火攻,火燒劉備七十萬大軍。劉備兵敗如山倒,只能帶領殘兵敗將逃回白帝城。
總結:劉備伐吳,主要有兩個原因,主觀原因是為關羽、張飛報仇雪恨,客觀原因為劉備想要奪回戰略要地荊州。從感性上來講,劉備是為自己的二弟關羽報仇雪恨,為自己的得力干將報仇,也是為了增加團隊凝聚力;從客觀上說,劉備想要奪取荊州,想要奪回丟失的荊州,才孤注一擲,率傾國之兵,討伐東吳。
不管是哪個原因,劉備登基為帝后,第一件大事就是不顧滿朝文武大臣的反對,為關羽報仇雪恨,可知劉備和關羽、張飛是有真感情的,不只是說說而已。
-
11 # 唐風宋月
其實伐吳是蜀國的既定國策,不僅劉備想伐吳,諸葛亮也想伐吳,只是條件不允許而已。
諸葛亮給劉備弄的隆中對,策略是先佔荊州,然後以荊州為跳板,向西攻佔西蜀。佔了西蜀之後,時機一到,一路攻擊洛陽,一路攻擊長安,把中原佔了以後大軍南下,再把孫吳滅了。
其實這個戰略有個明顯漏洞,就是怎麼處理跟孫吳的關係。諸葛亮的策略是,聯合孫吳,抗擊曹操。但是孫吳不是傻逼,既然你劉備有這個野心,人家為啥要給你做嫁衣裳。等著你坐大做強,回來把人家滅了?給劉備是孫權,劉備這麼幹嗎?
所以這個策略的關鍵是守住荊州,但是守住荊州就是跟孫吳為敵,臥床之塌,豈容他人酣睡,荊州就在孫吳家門口,誰能睡得著啊。所以毛主席說,隆中對的戰略是錯誤的。
因此就在劉備開拓四川的時候,關羽就把荊州丟了,關羽的失誤直接打亂了劉備的整體部署,因此劉備著手準備伐吳事宜。其實這是劉備集團大多數人的想法,諸葛亮本人也是同意劉備的戰術的。沒有了荊州,蜀人就出不了川,一切宏圖霸業都無從談起。
可惜的是,劉備失敗了。蜀漢丟了整個荊州,諸葛亮的隆中對成為夢幻泡影。歷史上川人出川能夠打下江山的只有劉邦,具體執行人就是戰神韓信。別人都不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比起韓信,絕對差好幾條街。
如果劉備在西蜀站住腳,第一個收拾的絕對是孫權,而不是曹操,畢竟孫權比曹操好對付。劉伯承元帥說過,柿子就要揀軟的捏。殺雞就要用牛刀。
-
12 # 阿標6781
因為劉備已經意識到沒有荊州無法鼎立中原,之後諸葛亮也說了每次出川要過秦嶺,戰機稍縱即逝,荊州必須要拿回來才可以攻打魏國,口號打的好,這樣才出師有名,士氣高昂,
-
13 # 天涯明月人
公元220年,關羽敗走麥城,中伏被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距離關羽被殺(220年)已經有一年之久,劉備之所以出兵伐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劉備素有賢名,要給自己仁義的名聲有個交代。劉備 “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不管真假,不給自己出生入死的臣下兼兄弟報仇,手下大將怎麼看,軍心怎麼凝聚,這些都要在這次報仇行動中一次性解決。
其次,兄弟情分。在演義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情起於草莽微末之間,幾十年生死相依,兄弟被殺,為了桃園結義之情,劉備心裡必定是想為兄弟報仇的。在劉備準備就緒,伐吳前夕,桃園結義的三弟張飛又被手下範疆、張達所害,兇手逃到東吳。這就更加刺激了劉備,堅定了伐吳的決心。
第三,也是朝堂需要。看看劉備身邊就知道,五虎上將關羽死了,張飛死了,黃忠死了,馬超疾病纏身,趙雲極力反對東征,謀主法孝直也死了,身邊人才青黃不接,為後續考慮,需要一次實戰讓更多將領脫穎而出。而此時蜀國對吳國有一定的優勢,小目標打回荊州,繼續諸葛亮的隆中對,大目標若能打敗吳國,便可形成與魏國南北對峙。
最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荊州對蜀漢政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地盤,不容有失。因為諸葛亮制定的隆中對戰略後,荊州那是必須要奪回來的,否則,等“天下有變,遣一上將出荊州伐曹操”的戰略就沒辦法實現!荊州在三國時期,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有這幾個好處,第一個是地處我國中部,交通便利,向北可以進攻曹魏控制的長安,洛陽等地。第二個是它又處於長江中游,可順江而下,向南直達南京,還可以向西進入益州。第三個是當時的荊州地盤大、人口多、糧食多,在黃巾軍時期也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害,而且易守難攻。劉備深知其重要性,所以調兵請將,出兵伐吳。
-
14 # 楓葉0829
劉備伐吳一個原因應該是為了給兄弟報仇,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劉備當時已經意識到了,沒有了關羽張飛,沒有了荊州,自己已經很難再取得天下了。
劉備出生於公元161年,而夷陵之戰發生的時間是公元221年,這會劉備多大了60了,要知道在古代這絕對是一個高齡了,比劉備大不了多少的曹操不也就去世了嗎?畢竟像賈詡、司馬懿這種能活七十多歲的人在古代跟大熊貓的罕見程度差不多。
而諸葛亮給劉備制定的計劃中,荊州是很重要的一環,可以說如果沒有荊州,只能困於蜀中,很難去爭奪天下,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說丟失荊州,可以說使得劉備統一天下的夢想夭折了一多半,再加上劉備這時候可以說是時日不多了,奮鬥了大半生才有了這一容身之地,卻看著夢想破滅,陪伴自己征戰大半生的兄弟也都死了,作為一個老人來說,在精神上已經接近於崩潰了。
此外,當時劉備不認為自己會敗給東吳,畢竟當時收取蜀中漢中的劉備集團雖說失去了荊州,但是表面上的實力還是要高於東吳的,而且從蜀中攻打江東本身就有地利優勢。
還有就是,當時劉備可能是要拼一把了,萬一打贏了,獲得了江東和荊州的地盤,也可以形成一個南北對峙的局面,怎麼說也還是有希望統一天下的。
所以劉備伐吳,不僅僅是為了兄弟,同時也是為了自己那個幾近於破滅的夢想。當然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原因相信是為了兄弟,畢竟桃園三結義流傳實在是太廣了。
-
15 # 甄史楹
劉備為什麼會伐吳?只是為給兄弟報仇嗎?
在諸葛亮未出茅廬時,就有所謂隆中之對,他的意思是:
(一)曹操不可與爭鋒;
(二)孫權可以聯合而不可以吞併;
(三)只有荊州和益州是可以取為地盤的;
(四)如其取得了,到天下有事的時候,派一員上將,從襄陽出南陽一路以攻洛陽,而劉備自己帶著益州的兵,去攻關中,如此,就“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了。
伐吳之役,《三國演義》上說劉備和關羽、張飛是結義兄弟,他的出兵,是替義弟報仇,這固然是笑話,讀史的人說他是忿兵,也不一定是真相。劉備能做一番事業,意志必定堅定,理智必定細密,斷不會輕易動於感情。況且感情應是動於當時,時間稍久,感情就漸漸衰退,理智就漸漸清醒了。關羽敗於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徵吳,是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章武元年,就是建安二十六年,距離關羽的失敗已經一年半了,還有輕動於感情麼?
然則劉備到底為什麼要去徵吳?可能是這個理由,大約自揣兵力,取中原不足,而取荊州則以為有餘。當時趙雲勸他,說國賊是曹丕不是孫權,伐吳之後,兵連禍結,必非一時能解,就沒有餘力再圖北方了。這句話,劉備不以為然,所以不肯聽趙雲的。而他的不以為然,並不是甘心兵連禍結,和吳人曠日持久,而是自以為藉此事號領大軍,可一舉而奪取荊州。殊不知吳蜀的兵力,本在伯仲之間,曹操之前打孫權都沒佔到便宜,劉備哪能輕易勝吳。劉備一意孤行,再加之不諳兵法,轉致猇亭的大敗。
-
16 # 富尚
劉備伐吳當然不只是為兄弟報仇,劉備作為一名雄主豈會因私情而興兵!劉備伐吳是實現自己一統天下的野心或者雄心的重要一步。
丟失荊州,劉備集團中客居益州的荊州士人心裡就先冷了半截。古人“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鄉土情極重。劉備起家之地是荊州,所以劉備集團中荊州士人眾多,且在劉備集團分量極重,僅從安撫荊州士人考慮這一仗也是非打不可的,打不打贏是能力問題,打不打就是態度問題。劉備東征,史書記載明確反對的只有益州士人秦宓和出身河北的元從趙雲,而諸葛亮等荊州冠蓋紛紛不發一言。倒是夷陵慘敗後,諸葛亮做了一回真“事後諸葛亮”,說了句“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的話。
劉備本人也有強烈奪回荊州的戰略需求。荊州是劉備實現“隆中對”,完成興復漢室,統一天下的兵家必爭之地,關羽在不久前的襄樊之戰中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甚至逼得曹操一度考慮遷都以避其鋒芒,第一次顯示了“隆中對”規劃的兩路出兵,興復漢室的可能性。而完全丟掉荊州,使得劉備建立的季漢帝國成為事實上的蜀中政權,被困死在蜀中,基本上喪失統一全國的可能,益州險塞,號稱“易守難攻”,可別人固然很難打進來,可是要從蜀中打出去也難。以武侯之聰明,後來屢屢北伐,也是受制於糧草後勤補給困難而積年無成,勞而無功。若不趁著孫權新得荊州,立足未穩,人心尚未歸附,劉備在荊州名望人心猶存時重新奪回荊州(“湘水之盟”劃分的荊州部分),再次實現劉備集團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那劉備辛苦奔波一生建立的季漢王朝,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會被北方綜合實力更強的曹魏帝國滅亡。一生心血,付之東流,這又怎能讓一代梟雄劉備甘心。
除了奪回荊州,同時代的曹魏大臣劉曄也說了另兩個原因。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翻譯過來就是:蜀國正是又小又弱,劉備才要謀劃顯示自家實力的威武來威嚇敵人不敢侵犯,和凝聚起內部人心士氣,這勢必要透過動用軍事武力來顯示他力量綽綽有餘。且關羽和劉備的關係,名義上是君臣,但從恩情上說卻如同父子,關羽被殺死而劉備卻不為他起兵復仇,這在他們自始至終的情分上是說不過去的。
所以劉備的伐吳其實是深思熟慮後的抉擇。我們不能倒果為因,因為夷陵慘敗,“事後諸葛亮”反推認定劉備伐吳的決定是錯誤的。
劉備伐吳還有一層外交上的算計,就是希望他東征孫吳給北方的曹丕製造一場看似絕佳的“機會”,誘使北面的曹丕也下場參戰,迫使孫權回到談判桌,交出從關羽手上偷襲而奪去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
這就是曹丕最終選擇旁觀了整場戰爭的原因。面對這個劉備提供的“良機”,曹丕和魏國朝堂高官,算計來算計去,卻發現好像怎麼都抓不住這個“良機”,暫時按兵不動可能才是最好的選擇。
曹魏真出兵了,重蹈建安二十年(西元215年)的覆轍可能性更大。當年曹操攻入漢中,逼降漢中軍閥張魯威脅劉備的益州,正在劍拔弩張,因爭奪荊州而準備大打出手的孫劉兩家簽訂“湘水之盟”,再次劃分好孫劉兩家在荊州的勢力範圍,孫劉兩家再次達成攜手對抗曹操的共識。對曹丕來說,出工出力,卻可能只是重新強化孫劉同盟,這又何苦來哉。
回覆列表
當然不只只是為了報仇,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荊州。
荊州對於蜀漢有多重要,從劉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就可窺探一二。諸葛亮是這樣評價荊州的:“荊州北據漢、 沔, 利盡南海, 東連吳會, 西通巴、 蜀, 此用武之國”“天下有變, 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 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首先可以看出荊州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其次荊州的戰略意義也十分重要,它的存在可以保證蜀漢出兵線路的多樣性,使得曹魏兩面受敵。隆中對對於蜀漢集團來說無異於是最高的指導綱領,無論是圖謀荊州、連孫抗曹、佔領益州都是一步步根據隆中對的描述來的。在諸葛亮的原本計劃中,荊州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因為只困守益州的蜀漢是無力去爭奪天下的。
那麼關羽死後,劉備先稱帝后伐吳這個動作就不僅僅是隻為了與關羽的兄弟手足之情,更是要奪回荊州完成自己的戰略目的,所以即使明知道這種行為破壞了孫劉聯盟諸葛亮也沒有阻止劉備,就是因為荊州的戰略目的實在是太重要了 。
而這個時間點去伐吳也有藉著哀兵必勝的想法去出戰的,只是沒想到後來的劉備遭遇了夷陵之敗,最後黯然離世。而失去了荊州的蜀漢,即使有諸葛亮六出祁山也沒能挽回最終被吞併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