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劍出沒
-
2 # 小路118
老舍的父親是正紅旗下的一個旗兵,出身低賤,家境貧寒。因此他的作品大都是描述北京普通市民的生存現狀的小說。是用幽默的語言來感嘆平民百姓生活的無奈。
老舍先生作品數量很多,涉及到的人物遍及各個層面。而且長篇《四世同堂》《正紅旗下》和《老張的哲學》《駱駝祥子》《二馬》《離婚》和建國後的話劇《龍鬚溝》等等,數不勝數。
老舍先生用他的一支如椽大筆,描繪了北京城半個世紀的人文歷史,是屬於當代偉大的寫實作家之一。
-
3 # 半支蓮6
老舍,中國現代小說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傑出代表(“魯郭茅巴老曹”),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其作品《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和劇本《茶館》等。
《駱駝祥子》寫作於1936年,講述的是舊北京人力車伕的心酸故事,揭露了舊社會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控訴了舊社會活生生把人‘變’成鬼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祥子原本是一個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好青年,他的奮鬥目標就是能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但殘酷的社會環境使他的夢想一次一次破碎。最後祥子變成了一個麻木、潦倒、隨波逐流的行屍走肉。作者雖然沒有給出祥子的出路,但深刻地揭示了奮鬥不是勞動人民擺脫貧困改變境遇的主題。
《四世同堂》寫作於抗戰時候,全書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衚衕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反映出老百姓面對強敵憤起反抗的民族氣節。
話劇《茶館》創作於1956面。該劇透過一個茶館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芸芸眾生的苦難。
老舍的作品共同特點是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
老舍作品的語言幽默,具有濃郁的北京特色,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真正達到了雅俗共賞,贏得了廣大讀者的愛戴,“人民藝術家”的稱號當之無愧。
-
4 # 熙本說
老舍被認為是京派小說的代表,因其幽默詼諧的語言,也被稱為中國的幽默大師。素有“魯郭矛巴老曹“的說法,其中的老就是老舍,他的《茶館》,《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也是現代文學的經典著作!
-
5 # 第一若水
老舍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誌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月牙兒》《趕集》《櫻海集》《東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鬚溝》《茶館》《西望長安》。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群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
-
6 # 娜娜姐姐521
我覺得著名作家,一般涉獵較廣,尤其是以前的作家,不能說只是一類的代表吧!把他的簡介和大家分享。希望有用。
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
7 # 楓丹白露211735932
老舍(1899~1966),原名舒舍子,滿族人。兩歲時,父親死於八國聯軍屠刀之下,母親以縫補為生。
從小寒門,廣交朋友。其中有理髮匠、花匠、廚師、演員,這為他以後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生活題材。
二十年代,老舍在英國倫敦大學教中文。在此期間,他發表了<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三部長篇小說,都以市民生活為題材的優秀作品。受到讀者一致好評。
1930年回國後,在濟南、青島大學仼教期間,先後發表了長篇小說<大明湖>、<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短篇小說<月牙兒>、<黑白李>。
抗戰之後,又出版了名著<四世同堂>。
解放後,他寫出了享譽中外的劇本<茶館>和<龍須溝>。
老舍一生,創作十分豐富,是老一輩作家成果最豐碩的一位。1936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是他的代表作。
-
8 # 紹興海納百川
你別研究老舍的《茶館》了,還是研究一下現代的工商管理,企業管理吧,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要接受新事物,向前看,現在已經是5G時代了,城市智慧化管理,大資料遠端醫療等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你研究老舍有飯吃嗎?有的人研究《紅樓夢》研究曹雪近到現在也研究不出什麼名堂來,過去的都將成為歷史,老舍是哪類文學作品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麼樣去開拓創新!
-
9 # A珊瑚海
老舍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有:
1.《駱駝祥子》
2.《四世同堂》
3.《茶館》
4.《老張的哲學》
5.《我這一輩子》
6.《貓城記》
小說集:
1.《櫻海集》
2.《蛤藻集》
3.《貧血集》
4.《東巴山集》
5.《趕集》
6.《火車集》
7.《月牙集》
文學理論集:
《文學概論講義》
通俗文藝集:
《三四一》
文學語言論集
《出口成章》
-
10 # 西窗聽風
老舍先生篇篇精文皆代表底層人物的呼聲。《四世同堂》《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月牙兒》《正紅旗下》。。。真是道盡了窮人的辛酸與無奈。。。 每每看完一篇倏地對人生事物又有了新的認知。對現在生活充滿了感恩。
老舍先生是人民藝術家也是人民心靈工程師[贊][贊]懷念老舍先生![祈禱][祈禱]
-
11 # 臨風倚窗
當然是小說了,駱駝祥子 茶館 四世同堂 老張的哲學 趙子曰 二馬等等,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也是一個大家。魯郭茅巴老曹,老即是老舍,開創了京味小說的先河
老舍先生還翻譯了金瓶梅
-
12 # 俺是徐老三
簡而言之,老舍先生是市井文學的代表。
他所反映的是最底層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最具代表性的是作品當數《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和巜茶館》。
我覺得這樣回答基本上算是正確吧?
-
13 # 我不完美但我唯一
《駱駝祥子》《大地龍蛇》《四世同堂》《趕集》《老舍幽默詩文集》《張自忠》《二馬》《老牛破車》《殘霧》《歸去來兮》《老舍選集》《老舍短篇小說》《茶館》《龍鬚溝》《月牙兒》《我這一輩子》
-
14 # Semiko丫頭
現代文學作家。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人。北京城市貧民家庭。20年代《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30年代《駱駝祥子》《離婚》《貓城記》《牛天賜傳》《月牙兒》《斷魂槍》,40年代《四世同堂》,50年代話劇《茶館》和小說《正紅旗下》。老舍是多產作家,一生共寫一千多篇作品,約七八百萬字。他與茅盾、巴金的長篇創作一起,構築了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三大高峰。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與價值:他對文化批判與民族性問題格外關注,他的作品承受著對轉型期中國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靜的審視,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戀,而這一切又是透過對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風俗描寫來表達的。他第一個把“鄉土”中國社會現代性變革過程中小市民階層的命運、思想與心理透過文學表現出來並獲得了巨大成功。他創作的成功,標誌著我國現代小說在民族化與個性化的追求中已經取得重要的突破。
老舍的作品與他這個人一樣是清醒的,清醒的看著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一切。對於人類在這個世界善意的做法,他抱有讚賞,對於人類在這個世界的惡行,他也會出言阻止,可是他的出言阻止卻為他遭來了橫禍,為他的言論付出了代價。當他被這個世界束縛的時候,他悲痛的看著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他全部的,可能只是他思想的一部分都寫在了他的作品當中。我們可以從文字當中看到這位偉大的人,或者說曾為這個世界發聲的、先行智者的思想。
老舍先生的作品語言精煉,雅俗共賞。除非我們個人有限的知識思想的侷限性,不能很好的理解他作品中有時候表達出來的象徵性的含義,基本上我們都是理解他文字所表達的意思。他的文字雖然精煉,但是通俗易懂,只要有知識文化的,受過一些教育的人都能夠理解他所表達的意思。他是我喜歡的作家之一,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的文字是經過時間和歲月的沉澱,他可以用大家都可以理解的平淡的文字當中流露出智慧的光芒,這個智慧的光芒我為此折服,深深的迷醉。
-
15 # 待曉兒
從文學上來說,對作品的分類比較容易,對作家的分類往往比較困難,尤其是像老舍這種創作風格比較獨特的作家,很難有一個準確的歸類。
從風格上講,老舍的文字有著非常明顯的“京味”和世俗性,而從內涵上講,他的作品又帶有著“海派”的內涵和當時嚴肅文學的一些特徵。
所以說,我更喜歡把老舍看作是“京派”與“海派”兩類文學的一個合流作家。
何為“京派”與“海派”?“京派”和“海派”之爭是近現代文學史上一次著名的大論戰,發端於沈從文的一篇文章。
1933年10月,沈從文在《大公報》上刊發了一篇名為《文學者的態度》的文章,其中稱現在的文學工作者成為了一種扭曲的職業,並且暗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原因,是因為一些上海作家在創作時受到了太多的商業影響。
但值得注意的是,沈從文的初衷並不是對上海作家的批判,而是對文學領域出現的現狀進行反思,他所認為的“上海作家”同樣包含一些居住在北京卻受到上海文學風氣影響的學者,就是所謂的“玩票白相”人士,即演戲、遊戲、無業遊民一類的貶稱。只是就事論事,並沒有上升到地域“歧視”的程度。
也就是說,沈從文只不過是以一種不是非常恰當的表述,進行了一次君子式的探討。
但是,這樣的行為刺激到了很多人的神經。畢竟這樣的表述對於上海等地的南方作家來說,無異於一次“橫禍”,是對自己創作理念的一次貶低,所以就不難理解之後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先是蘇汶,也就是文學理論家杜衡迅速撰文反擊,1933年12月在《現代》雜誌上刊發《文人在上海》,主要是說了兩件事。
第一
上海文人在創作過程中存在“商業性”,是因為上海的文人處境要比北京文人更為艱難,最主要的就是窮,迫切需要金錢。
所以作品的誕生時間都比較短,且沒有時間做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故有一些浮躁的成分。
京派文人以“海派文人”來形容這些作家,本身就帶有一種令人厭惡的“俯視”姿態,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其實這一個目的是以退為進,實際上就是說,海派文人的創作觀念並不可恥,反倒是京派文人的成功過於依賴自身的環境優勢,其水平實際上有待商榷。
第二
海派文學帶有一種工業文明的先鋒性,其變革是一種進步傾向,在整個文學史上將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這一個種說法其實非常嚴重,實際上就是在暗指,反對這一潮流的京派文學是保守勢力,必然會被時代新潮流所沖垮。
這篇文章一出來,瞬間就將“京派”與“海派”很多作家都拉入了論戰之中,大家吵得不可開交。
沈從文於是又寫了幾篇文章來駁斥蘇汶,並且語氣和措辭也非常嚴厲,將海派是“名士才情”與“商業競賣”的最初提法擴張成了“裝模作樣的名士才情”和“不正當的商業競賣”,指出海派文人“投機取巧”、“見風使舵”的特性。
這樣就將一次探討變成了一次罵戰,雙方檄文往來,吵得不亦樂乎,成為了1933至1934年最為熱門的事件。
而值得玩味的是,當時文壇上的主流並不是“京派”與“海派”的任何一支,而是以魯迅、茅盾為首的左翼文學。
這時候,魯迅等人自然要出來調解紛爭,於是就出現了一次更為深層次的文壇走向探討。
魯迅在《“京派”與“海派”》中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論點。
他說,“京派”是官的幫閒,“海派”是商的幫閒,官之鄙商是中國固習,所以“京派”對於“海派”就有了或多或少的貶低。
其實魯迅的做法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對於兩派的爭端非常不滿。
將文學理念的爭端上升為一種社會理念的爭論,並且由此提出,南北兩地文學風格的融合才是大趨勢。
我們不排除魯迅當時有維護文人群體穩定的目的,但這種洞察確實在後來文學的發展中得到了驗證。
“京派”與“海派”的分歧,如果從表現上來看,其實很明顯。
“京派”比較圓融,語氣、情緒甚至內涵都比較和氣,主要是想表述真善美的社會狀態;而“海派”比較犀利,往往以揭露社會黑暗的方式來表達文人的訴求。
而老舍的作品其實將這兩種風格都有非常明顯的體現。
老舍作品風格的仔細品味老舍的作品,如果從語言風格上來說,具有非常濃厚的“京味”,詼諧幽默中不失平實質樸,喜歡寫小人物的悲歡。
因為其非常貼近普通人的生活,往往能在小處見大道理,所以被人稱為“人民藝術家”。
其很多作品也比較能體現“京派”的作風,措辭也非常圓融,讓人讀起來比較舒適,即使所蘊含的內容並不是很讓人感到平和。
比如他的散文《草原》中有這樣的一段話,非常值得玩味: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裡,連駿馬與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象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紫塞,紫塞,誰說的?可能很多人讀到這一段的時候,都會感覺其重點在於描述內蒙古草原的寧靜優美,而忽略了最後“紫塞”的表述。
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但這兩句“紫塞”真是點睛之筆,有了它,上下文就聯絡了起來,在景物的描寫中,很自然地加入了作者的感嘆。
“紫塞”是長城的別稱,但並不是非常正面的表述。是因為長城下而死去了太多的人,其鮮血將長城下的土地染成了紫色,所以被稱為“紫塞”。
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詞,彷彿現在都能感覺到其中的慘烈。但是,用在了此處就再恰當不過。
“紫塞”這種民族間的差異,其實就是中原農耕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戰爭。老舍在說,新時代裡我們完全可以作為兄弟一樣共處,“紫塞”的悲傷時代終於翻過了。
消除了兩個民族的歷史隔閡,瞬間拉近了彼此的友誼,為後來“民族團結”的主調做了一個非常好的鋪墊。
這就是老舍在文字上的“圓融”,連揭開沉痛過去的時候都顯得那麼輕柔。
而在內涵上,老舍的作品更貼近於“海派”對社會弊病的揭露。
就拿代表話劇《茶館》來說,其實是比較明顯的“三一律”變體,一批人物,一個地點,變化的是三個時代,這和當時傳入中國的話劇創作方法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而這種形式下所爆發的衝突也是非常激烈的,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就更為辛辣。
雖然老舍因為一貫的風格,在文字的處理上儘量平和,很少出現那種人物之間激烈對抗的場面,這和《雷雨》等話劇有著非常大的差別,但是從其所反映的社會怪異情況來說,對於黑暗的抨擊依然非常顯著。
而這種內涵表述明顯不是“京派”圓融、頌揚美好的風格,更多地具有“海派”對於社會現實的影射。
所以我們說《茶館》的三個時代就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縮影。
這也說明了,老舍並不是“京派”的忠實擁護者,即使他的文字有著“京派”的韻味,對於“海派”文學同樣有所吸收,這在當時以致後來的時代裡,都是非常有創見的。
而之所以說老舍是“京派”與“海派”的融合者,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與主流文學群體若即脫離的態度。
當時“京派”與“海派”只是文學理念的爭端和創作風格的不同,主流的文學群體還是左翼文學,集結了一批非常有社會責任感的文學家,為救亡圖存奔走呼號。
但是涉及到文學上的創作理念的時候,這一批作家不可避免地帶有一種功利性,所以我們看到魯迅、茅盾等的作品,多多少少都有一點主題先行的味道。
這種創作理念和老舍有些分歧。
老舍既沒有站隊左翼一派,同樣也沒有加入與之相反的另一潮流。在他看來,文學的自由度是有限的,他承認文學具有現實功用,但其影響應該是自然的、深遠的,而不是強行灌輸。
這種對文學的認知才是老舍作品“平易”、“質樸”、“有韻味”的形成原因。
他是站在文學作品的角度來進行創作,所以在文字表述和形式內涵上都表現的遊刃有餘,沒有毛躁的感覺,讓人讀起來非常舒服。
所以說,以流行的群體標準進行劃分,老舍到底屬於哪一類作家,真的不好區分,“京派”與“海派”的融合者大概是一個比較恰當的表述,既有風格上的特徵,還與當時的主流文壇有了距離感。
-
16 # 家庭輔導教師
《老張的哲學》、《二馬》、《離婚》、《駱駝祥子》、《正紅旗下》、《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四世同堂》、《月牙兒》、《貓》、《茶館》、《貓城記》……
-
17 # 東方恆道
老舍的代表作品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離婚》……,劇本作品有《茶館》《龍鬚溝》……
老舍原名舒慶春,是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在小說家、作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回覆列表
老舍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通俗地說,就是公認的平民文學的代表。我個人認為,如果再細分,可以歸類為“京味市井小說”的代表。
老舍一生的主要文學成就為小說:長篇小說有《老張的哲學》、《趙子曰》、《火葬》、《二馬》、《貓城記》、《離婚》、《蛻》、《文博士》、《小坡的生日》、《駱駝祥子》、《正紅旗下》、《牛天賜傳》、《無名高地有了名》、《鼓書藝人》、《四世同堂》
中篇小說有《我這一輩子》。除此之外,比較著名的還有劇本《茶館》和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
概括老舍的小說, 主要有以下特點:一 描述的人物主要為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如人力車伕駱駝祥子、學校老師祁瑞宣等等;二 描述的場景主要為北京城衚衕和四合院裡平民老百姓的生活;三 人物語言基本上都是充滿生活氣息的老北京方言;四 行文通俗易懂,風格平易近人。
正因為這些特點,老舍被稱之為“平民藝術家”,屬於典型的“京味市井小說”代表,與王朔同屬於一個型別,但兩者在時代背景、敘述風格和思想觀念上有巨大的區別,這是題外話,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