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行少年教你避坑
-
2 # 實戰一日遊
從國際原油價格走勢來看,最近原油是一直在下跌的,WTI原油已經六連跌,最近一段時間已經從65.49美元下跌至最低43.87美元,跌幅達到33%。布倫特油也從最高71.75美元下跌至48.94美元,跌幅達31.7%。可以看到,近期原油是持續下跌的,而且跌幅不小,為什麼原油會一直在下跌呢?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原油是工業品,由供需關係決定,全球經濟增長不佳,使得原油需求減少,以及讓投資者對原油未來需求預期悲觀,導致原油走低。2013年3月26日,發改委對成品油價格調節機制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第一是縮短調價週期。將成品油計價和調價週期由現行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並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第二是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油種。根據進口原油結構及國際市場原油貿易變化,相應調整了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油種。
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釋出訊息,決定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設定調控上下限。調控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
第二,全球資本市場出現了持續暴跌走勢,美股暴跌,歐洲也暴跌,風險資產都在大跌,原油屬於風險資產,同步出現大跌。
如果說國內油價什麼時候下調,汽油、柴油什麼時候降?那就瞭解一下,國內成品油價格的形成機制。這就是目前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每一次油價漲還是跌,主要取決於調價視窗期時國際油價的漲跌情況。
根據調價安排,2020年一共會有25輪調價視窗期,在2月18日油價調整時,每噸油價下調415元和410元,下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視窗開啟時間為2020年3月3日24時,2月18日至今,國際油價下跌已達到15%,那麼3月3日國內油價會不會大幅下降呢?
截止本輪成品油調價週期前9個工作日,原油變化率為0.89%,從調價機制來說,國內成品油價格應該是要小幅調升的,但是考慮到之後國際油價出現了大幅下跌,如果國際原油在下週一繼續下跌,那麼在3月3日調價週期,國內油價大機率不會再調升了,如果油價繼續大跌,則成品油價格有望再次迎來下調。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3月3日國內油價調價大機率會擱淺。
-
3 # 鬧溪散人
不管原油如何下跌,我們使用的汽油不會再下降了,前兩年發過一個文,浮動跟隨國際油價,但是當低於40美元時候不再跟隨,漲價超過130美元時不跟隨漲價或少漲價。
-
4 # 一地梨花
降的可能性不太大,雙方一般都是有協議的,上漲和下跌都是有一個幅度的進貨價格區間。若是長期來看或許有一定小範圍影響。
-
5 # 股市排雷工兵
根據歷史經驗,不會跌。國內成品油的調價機制,最低40美元/桶,昨天已經跌到了調價的底線。我們國家的原油有一大部分是從俄羅斯進口的,而他們出口的價格高,這也是我們成品油價格較高的原因之一。2008年國際油價140多美元一桶,我國成品油6.3元/升,12年後,國際油價30美元/桶,國內成品油6.3元/升。抗跌抗漲[捂臉][捂臉][捂臉]
-
6 # 每天都想中大獎
我們的定價機制決定了油價是否會降,國內的油價波動區間為40-130美元/桶,低於40價格不跟隨國際油價變動,高於130同理,所以這次國際油價暴跌和國內零售油價沒關係
-
7 # 艾理財
我國是用油大國,也是石油進口大國,俄羅斯早前就跟我們簽署過協議,我們是俄羅斯最穩定的石油進口夥伴,因此,即使國際油價暴跌,我們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價格也不會跌太多,這也是俄羅斯的先見之明。沙特和俄羅斯向來是石油領域的兩大競爭對手,俄羅斯和我國簽署協議也是有過這方面考量。但是如果國際油價長期低迷,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應該都會有所行動,重新簽署協議。不過目前來看,沙特和俄羅斯石油價格戰應該不會馬上停止,沙特和俄羅斯都宣佈調低了自己的石油出口價格,從短期來看,對於石油進口國的我們可能是利好的。但從長遠來看,國際油價的穩定與合理嚴重影響各國經濟、金融,所以油價長期低迷並非好事。
-
8 # 使用者471467730164國光
不會跌多少。因為我們從俄羅斯進的原油,有合同價格保持原先的價格。中國是進退兩難。一箭雙鵰,美國夠狠。如果俄羅斯把油價降下來,俄羅斯就賠本兒了。影響了國民收入,國內民生就有點兒亂。不見血的戰爭來臨。
-
9 # 大嘴呲花
我們的油價會降、但幅度不會太大。
為什麼說我們的油價不會有大的波動?我可以給大家算算我國的油價成本。目前國際市場原油的價格在30~33美元每桶(兩桶油國內開採成本50美元左右),而我國原油的地板價為40美元,即國際原油低於40美元我國按40美元計算。今天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為6.92。
合人民40$×6.92=276.8元。
一桶原油=42加侖=158.97L
汽油與柴油的提煉比例分別約為31%和48%
汽油=158.97×0.31≈49.2L
柴油=158.97×0.48≈76.3L
汽油柴油合計≈125.5L
即每升油=276.8÷125.5≈2.2元
因為燃油會有增值稅、消費稅等眾多浮動性稅收專案,這裡不能算出具體數值,但透過查閱可以知道在2元/L左右。
透過上面計算可以看出,汽油柴油的成本在4元以上,如果考慮運輸和提煉成本,我相信價格會更高,所以我認為油價不會有太大波動。
注:因為我們以桶為單位計算,考慮到副產物較少,所以未做成本計算。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請勿噴。
-
10 # 月殳海沉浮
原油崩了,跌到30美元/桶了。為啥崩了。因為開始打石油價格戰了。
現在本來全球經濟就處於下行週期,對原油需求不斷下滑,加上近期全球病毒擴散,生產停滯,對原油的需求就更少了。昨晚國際油價出現雪崩,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跌超30%,日內最低價觸及31.02美元/桶,截止收盤,布倫特5月原油期貨收跌10.91美元,跌幅24.10%,報34.36美元/桶。可以說,現在就已經是處於一場全球性經濟危機當中。
中東地區在石油上簡單說就是搞飢餓營銷等到油價暴跌,入不敷出之後,反而必須擴大產量來創匯,否則外儲告急,連吃飯都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那麼,油價暴跌對我國有何影響?
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大大緩解了我國CPI上行的壓力,給我們實施更加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
1月份我國CPI達到了5.4%的到位,主要是由豬肉驅動,但市場也普遍擔心“豬油共振”帶來的通脹更大幅度的上行。此番油價暴跌,消除了推升CPI再度大幅上行的一個重要隱患。
而我們應對疫情的貨幣政策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間,使得穩增長的迴旋餘地更大。
但如果油價長時間大幅下行,將導致通縮風險,說明全球進入大衰退階段,這對中國也並非好事
作為吃瓜群眾,可能會說,原油崩了,關我屁事。其實不然:
(1)最直接的,開車人士們,燃油價格肯定會大幅下降,汽車、航空等運輸行業成本將下降。
(2)所有塑膠、化妝品、服裝等日化相關行業,原材料成本都將下降。
你會說,成本下降不是好事麼。是的,成本下降在正常時候是好事,但是如此幅度下降,就不是好事了。你知道當商家都開始打價格戰的時候,意味著商品供過於求,需求不旺啊。而原油是萬物之王,原油不景氣,說明大部分大宗都要不景氣啊。不景氣跡象出來,經濟是要通縮啊。沒聽懂,就是要大蕭條、經濟危機啊。聽懂了吧。
我們現在不要傻乎乎地去竊喜油價又要下調了,而是要做好全球經濟大機率衰退,經濟通縮,經濟危機的準備了。全球股市和原油大幅下跌,債券和黃金等避險資產開始暴漲。國際資本家都在行動了,我們必須要警惕了。再說一遍,對於中國人來說,普通家庭最大的槓桿投資就是房子。很多人之前還擔心通脹,其實通脹不用害怕,真正需要擔心的是通縮,就是全球經濟不景氣,你想想經濟不好,企業不景氣,工資收入下降甚至裁員,能不影響你嗎?
-
11 # 黃生就市論勢
雖然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但是我們中國油價不會下降。
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
第一就是國際油價的這種低迷能持續多長時間。
第二,國內的油價漲跌的依據是什麼?
1.國際油價難以長期在40美元之下。
這次油價的暴跌導火索是沙特與俄羅斯進行減產談判。俄羅斯拒絕了減產協議,於是沙特發動了全球的油價戰爭。與俄羅斯的談判破裂後不到24小時,沙烏地阿拉伯宣佈將4月份官方售價大幅打折,石油資源豐富的王國準備將產量提高到每天1000萬桶以上。沙特降價的目的是奪回市場份額,並向俄羅斯施加更大壓力。而俄羅斯高調應戰,俄羅斯當局週一承諾將動用規模1,500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支援經濟,並表示預算可以承受低油價持續十年之久。乍一看雙方好像都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實際上雙方都承受不起長期的低油價。沙特的策略明顯是以戰促合,因為它的原油生產成本比俄羅斯低很多。但沙特的國內經濟狀況也非常之糟糕。根本不可能長時間打價格戰。而俄羅斯更加的困難。如此高調的應戰,反而顯示出一種虛張聲勢。
但這不是其中的關鍵,最關鍵的是各個國家的石油開採成本不一樣。來看下面這張圖。
中國有一句話叫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沙特與俄羅斯進行價格戰,其他的很多國家肯定會損失更大。其中有一個國家肯定不答應,這個國家就是美國。美國這些年頁岩油大力度的發展,已經從石油的淨進口轉為淨出口國。它的成本比俄羅斯要高得多。長時間的低油價勢必使美國很多的頁岩油廠商破產。這是美國所不能承受的。而沙特歷來聽命於美國。所以美國肯定會迅速的讓沙特結束價格戰,讓價格恢復到40美元以上。
另外,這10年油價每當跌破30美元之後,都引發了強力度的一個反彈。
試想一下這10年各個國家超發了多少貨幣?從通脹的角度看,原油哥。也不可能長期的這麼低。
如果油價在40美元之下的時間很短,國內降價的要求就不會特別強烈。
二國內的成品油定價方式。
全球成品油定價有兩種方式:
第一,市場化定價方式。在日本、美國、歐洲各國、韓國等國家,均是採用市場化定價的原則與方式;
第二,政府定價方式。這種方式主要是一些西亞產油國,透過高額補貼來實行低油價的政策。
中國成品油的定價方式應該是處於兩者之間。既有政府的因素,也有市場的因素。
2009年5月8日,國家發改委釋出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第六條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這個管理辦法有極大的缺陷:易漲難跌。因為國際油價的特徵是慢漲急跌。漲過22個交易日之後,超過4%中國就會漲價。但國際原油跌的時候往往是急跌一兩天可能就跌幅超過4%。而國內是以連續22個工作日的平均價格計算。22個工作日的平均很可能就不夠4%了。或者是到了22個交易日出現反彈又不夠4%了。所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2013年3月26日公佈了完善後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成品油調價週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取消掛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所以現在成品油價格是以10個交易日計算。這規定會讓大家認為國際油價近期大跌,國內同樣會出現大幅降價。但是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釋出訊息,決定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設定調控上下限。調控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也就是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咱不降價。漲過130美元,我們不漲價。現在國際油價跌破了40美元之下,我們不會跟風降價,目的是為了保護我們國內的成品油廠商的利益。
所以儘管國際油價暴跌,但中國不會降價的。
-
12 # 般若股海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6日未能就3月底以後的原油限產政策達成一致是沙特發動價格戰的直接原因。歐佩克提議延長現有日均170萬桶的減產計劃至今年年底,同時還希望在此基礎上額外減產150萬桶/天,其中歐佩克減產份額為100桶/天,非歐佩克產油國減產50萬桶/天。這一提議遭到俄羅斯拒絕。
因此,OPEC+宣告解體,從而引發全球最大生產國爆發全面價格戰,油價創下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最大跌幅。美油、布原油在週一(3月9日)亞洲交易時段開盤後爆跌逾30%,遭受有史以來最激烈的拋售之一。布倫特原油暴跌至31美元/桶之際,高盛警告稱油價可能會跌到20多美元。與此同時,美油一度失守30美元關口,至29.71美元/桶。
對於中國來說,我們的機會和優勢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中國的戰略儲備可以很好地建立起來了,中國作為全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其實我們已經忍受了相當長時間的國際高油價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藉助國際油價的低位和中國大量資金的優勢,完全可以趁機逢低吸入。我們看到世界上主流國家都有趁國際油價低點購買儲備的做法,在這方面最有名的無疑就是日本所構建的石油儲備體系。一個國家需要大概90天左右的石油儲備量以保障國家的正常執行,不過根據日美國家的石油資料報道,美日兩國的石油儲備量早已超過這90天的這個資料,其中美國的石油儲備量是150天,日本的石油儲備量更是超出了兩倍的國際標準,達到了200天的儲備量。而我們看到,中國的石油儲備一般也就在四五十天左右,這對於應對世界經濟的波動是非常不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趁國際油價低位好好把中國的石油儲備給建立起來,這對於中國來說將會是意義非常重大的一件事。
二是構建屬於中國的石油國際貨幣體系。我們知道對於美國來說,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宣佈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至今,美國雖然實現了美元與黃金的脫鉤,但是並沒有出現美元幣值的大幅度貶值,這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美國藉助石油構建起了以美元結算的國際石油美元價格體系,所以如果中國能夠藉助如此的時機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甚至構建起屬於中國的人民幣石油結算體系,那麼將對中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是進一步提升中國製造業的世界競爭力。中國是世界少有的全產業鏈體系國家,我們擁有非常完備的世界供應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大量的石油化工產業完全可以藉助國際油價低點進一步發展自己,比如說最簡單的製作口罩的熔噴布,就是石油化工的產物,如果做好了,我們完全可以讓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的競爭力再上一個臺階,進一步將儲備石油向儲備石化原材料的方向轉變,提升我們的儲備能力和水平。
所以,建議國家趕快抓住機會,畢竟時不我待。
-
13 # 財經小助理
3月9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在亞洲交易時段開盤後的短短几秒鐘內下跌了31%,最低觸及31.02美元/桶,遭受有史以來最激進的拋售之一;也創下了自1991年1月美國在伊拉克發動戰爭以來的最大跌幅。
原油價格戰猶如倒下多米諾骨牌,讓全球股市陷入猛烈震動之中。美股期貨熔斷!中東股市熔斷!隨著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調價視窗,多個省份的92號汽油價格可望跌破六元/升,重返五元時代!
國際原油暴跌
成品油跟不跟
國家發展改革委3日釋出訊息,因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小幅波動,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測算,3月3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不作調整。上週,國際油價接連下跌,對國內成品油批發行情有所抑制,加上國內成品油需求恢復仍相對緩慢,汽、柴油批發價格有所回落。
下一週期來看,供需方面,預計煉廠開工負荷繼續上漲,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穩定,汽、柴油需求緩慢回升;原油方面,疫情在全球範圍持續蔓延,疊加上週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未能就加大減產達成一致、沙特大幅下調原油售價等因素影響,預計國際油價將震盪下跌;成品油方面,近期原油變化率持續負向執行,且幅度有逐步加深趨勢,3月17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或再迎下調,對市場行情有所打壓。綜合來看,預計下一週期國內汽、柴油批發價格繼續回落。
但是各地成品油市場在前期有一定差異,山東市場相對活躍,甚至在前兩日還有一輪抄底拉昇。原油超跌,成品油也繼續下行,但是3月9日降價似乎也刺激不了成交。原油跌了20%多,成品油跌2%,繼續調整的空間很大。
加油站的利好會來得早一點,因為批發價持續在降,雖然零售有限價,不能無限制地降,但優惠會增加,對普通消費者也是個利好。”
-
14 # 勤奮小哥
國際原油降價,對我們國家來說,肯定是好事,因為本身我們就是原油進口大國,當然,進口成本低了,那我們用油肯定麼的降價,這就叫國際行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
15 # 最好的安排1413
我國的油田資資源是有限的,屬於貧油國,每年大量的原油都是依賴於進口,國際油價下降,意味著我國進口的原油成本下降,煉油企業盈利空間變大。
同時,由於油價下降,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會對應下降(但國際油價跌到40美元就不再下調),這意味著如果國際油價低於40美元的話,我國的成品油整體可以保持相對的低油價水平,對於整個工業生產來說,成本都可以有效地降低。
-
16 # 領航配p資z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現在是時候應該下調國內油價了,但這並非是因為國際原油下跌,更多是由於國內經濟需要復甦。
首先說我比較認可國內40外元的地板價,這是因為我國並不是一個復產原油的國家,國內的油井成本比較高,大概在60外元到70外元之間,在低油價環境下,這些油井面臨破產的危險,但是油井一旦關停就幾乎不可能重開了,所以我國必須制定地板價以保證能源安全,防止國內的油井關停,因為一旦國內的產油能力喪失,就意味著無論國際油價多低,國外的石油生產者都會高價向中國售賣石油,我國完全喪失了議價權,並且在國際形勢緊張的時候有可能被對方切斷石油供應,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能源安全問題。
另一方面來說,適當提高國內的油價,對於新能源行業和節能減排行業是一個利好,在整體經濟轉型的背景下,過低的油價不一定是件好事。
不過在當前的背景下,我支援臨時取消40外元的地板價,讓國內油價再下跌一點。
因為我國剛剛走出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目前整體的經濟形勢雖然出現了回暖,但是整體的復甦苗頭還是比較脆弱的,再加上國際環境並不是非常的樂觀,所以現在經濟迫切需要低油價的支援,低油價能夠緩解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也能給中國央行更多的貨幣政策空間來放寬信貸門檻。
所以短期內我支援下調國內的油價,但是從長期來說,設立40外元的最低採購價還是有必要的。
回覆列表
會適當降低一些,但沒外國那麼多。
因為咱們有一個特殊政策,平時國內油價和國際油價聯動掛鉤,但是當國際油價低於40美金的時候,就會啟動下限保護,國內零售油價不再降。如今的國際油價就已經跌破40美金,啟動地板價保護機制。
這也是今天國外油企跌炸了,而國內油企表現強勢的原因,中石化還漲了2.5%,理論上40美金以下跌的越多,對它們反而更有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