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義薄雲間
-
2 # 月舞獨殤
看到過拖拉機陷坑麼,老毛子卡車陷進爛泥裡的影片網上很多,原木的首要作用就是自救的,畢竟要把坦克抬出來難度實在太大。至於附帶作用,說不定幸運的情況下可以客竄一下裝甲。我知道的就這麼多。
-
3 # Jason3357
非常簡單,那兩根圓木是用來坦克自救的,坦克會經常在各種路面行駛,有時候會陷在坑裡,無法駛出,這時候就要用這兩根圓木,進行自救,其實很多坦克不僅帶圓木,還帶一根很粗的鋼纜,也是在出現陷車時用來牽引的。
-
4 # 巴洛熊
首先這個玩意叫自救木,用於坦克陷入泥潭中,給坦克墊腳用的,不過綁在坦克兩側也會起到防禦鐵拳這種藥型罩破甲武器。眾所周知成型裝藥彈藥提前引爆會極大削弱其穿透效能,又因為鐵拳的引信是彈底慣性瞬髮式點火併非磁性觸發,所以即使一段圓木也能抵消很大的穿甲效果。並且原木的質感也對坦克起到一定偽裝作用。所以美軍坦克很多都被乘員自行綁上了圓木。
-
5 # 雙座單車
也叫自救木,坦克經常會走一些不平或者障礙很多的地方,或者陷入泥土中出不來,泥土溼滑沒有阻力,就用這些木頭順著履帶下面讓牽引車拽著坦克或者坦克自己開出來,平時就放在坦克周圍,沒用的時候可以擋一擋其它的威脅,比如子彈,二戰時用的多,現在很少有用的了。
-
6 # 杜陵閒人
這個原木主要是用來自救的!現在的中國產坦克和蘇系坦克都還在延用!
坦克和履帶式裝甲車以越野效能好著稱,但這並不是說坦克可以透過各種路面,各種地形。在中國南方,遍佈水網和稻田,坦克在這裡行駛時就要特別注意,以防淤陷。儘管我們的坦克兵小心謹慎,但有時也難免會遭遇淤陷,一旦坦克這種幾十噸重的大傢伙陷入淤泥中,必須採用正確的方法才能使它“恢復活力”。所以,我們的坦克兵必須練就一手絕活——自救和搶救,尤其是圓木自救。坦克在行駛過程中發生輕陷,如果本車的發動機牽引力可以利用,而且大於淤陷阻力時,利用自救的方法一般就可以脫險。坦克自救還有一個大用處,如果在行軍或作戰時坦克的行動部分發生區域性損壞時,也可以採用自救的方法將坦克駛往修理地點或隱蔽地點。
坦克在稻田等鬆軟地域淤陷後,首先要根據坦克的淤陷情況和周圍的條件確定自救的方法;選擇好自救的駛出道路,清除駛出道路上的障礙,並在駛出道路上墊圓木或束柴、草捆、草袋等就便工具,以提高地面對坦克的附著牽引力;如果駛出道路坡度較大,應先用工具將坡度減緩。檢查車輛的技術狀況是否完好,必要時,先修理坦克的行動部分,排除履帶卡住等故障。檢查自救器材是否完好,坦克上一般帶有圓木,在需要時可以直接使用,如果車上沒有攜帶圓木,必須在自救前用鋦子等工具伐樹取木。還要規定與其它同伴的協同動作和指揮訊號,明確安全注意事項等。
採用圓木自救時,對圓木和鋼絲繩的規格也有具體的要求。圓木應直、粗細均勻、木質堅硬,不應有裂紋,對於不同車輛的自救所需的圓木在長度和粗細的要求上也有所不同。其規格大致如表1所示。
救時注意方法
在自救前的準備工作做好後,就可以實施自救作業了。坦克自救必須方法正確,動作合理,否則,在操作時可能會使坦克越陷越深,“難以自拔”。首先要將圓木連線到坦克上,要求將圓木兩端分別連線在坦克駛出方向前下方的兩條履帶上,並使圓木兩端伸出履帶兩側的長度相等。圓木的連線也是很有講究的。將圓木連線在履帶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用帶鐵楔的自救鋼絲繩圈連線如圖1所示,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中國車輛上一般都帶有帶鐵楔的自救鋼絲繩,使用時,只要將鐵楔插入履帶板的齒槽內,然後用銷子將套著圓木的鋼絲繩圈固定在鐵楔上即可。坦克主動輪轉動時,帶動履帶向後運動,鋼絲繩圈張緊,並跟隨履帶向後運動,拉動圓木進入車底與履帶接觸,從而增大坦克的地面附著力,驅動坦克前進。
用帶自動脫落器的自救鋼絲繩圈連線如圖2所示,先將自動脫落器安裝在履帶板的主動輪輪齒齧合孔(方形孔)內,再用銷子將套著圓木的鋼絲繩圈連線在脫落器上即可。這種連線的好處是,當自動脫落器隨著履帶轉到與主動輪輪齒接觸並繼而被擠壓時,自動脫落器即連同圓木一起脫落到地面。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在坦克倒車自救時採用這種連線的話,不能自動解脫,仍需人工拆卸。
用鋼絲繩圈和履帶銷或連線環連線如圖3所示,鋼絲繩圈可用直徑14mm-19mm,長約3.5m的鋼絲繩透過繩卡連線成。將鋼絲繩穿過履帶板的主動輪輪齒齧合孔將圓木與履帶連線在一起。採用這種方法連線時,當連線處到達主動輪齒圈下方時,必須及時停車,並將連線環從履帶上解脫下來,否則就會造成機件損壞。由於在淤泥地自救時,連線處將被泥水所遮掩,不便觀察,因此,一般情況下,這種連線方法只適合於倒車自救時使用。
用牽引鋼絲繩和隨車連線環連線如圖4所示,用隨車攜帶的牽引鋼絲繩將圓木纏繞,再將鋼絲繩的兩端透過連線環連線到履帶上。與採用前面一種連線方法一樣,當連線處到達主動輪齒圈下方時,必須及時停車,將連線環解脫。
在沼澤地和深雪地自救時,若圓木與履帶一起打滑,可再用幾根圓木(或束柴、草捆等)連線成木排,並與第一根圓木連線起來。為減小運動阻力和避免圓木損傷,設定圓木的地面應剷平,當泥濘地下面堅硬時,應按圓木的大小挖溝,使圓木與履帶著地面齊平。
將圓木連線好之後,就可小心駕駛,慢慢駛出淤陷區,具體操作是,起動發動機,將兩根操縱桿拉到最後位置,根據自救的駛出方向掛上1檔或倒檔。將一邊的操縱桿平穩地向前推至使履帶轉動,使圓木的一端緊靠履帶後,迅速將操縱桿拉回到最後位置。用同樣的方法使圓木的另一端緊靠履帶。將兩邊操縱桿同時平穩地推至最前位置,平穩地加油。當圓木接近主動輪(或誘導輪)時,立即停車,摘檔熄火,卸下圓木連線。然後重新起動發動機,駛離淤陷區。
善後處理
在自救過程中,圓木往往被履帶壓入較深的淤泥中,待坦克脫陷後,人工方法取出較困難,既費力又費時。因此,在開始自救前,可以用一根長約10m,直徑約10mm~15mm的鋼絲繩,一端系在圓木的中間,另一端系在淤陷坦克的牽引鉤上。這樣,當坦克脫陷後,圓木就可被坦克拉出來,以備以後使用。
歐美主戰坦克很少見到了! -
7 # 軍武次位面
▲老司機的正常漂移過彎表演
▲新司機的錯誤漂移過彎表演
坦克雖然被稱為陸戰之王,但畢竟還是靠“兩條腿”走路,汽車都時不時的會翻車,事實上坦克在野戰情況下翻車也是十分正常的,高速飆車的新司機操作不慎就很容易出現這種狀況,特別是在一些山區和溝壑眾多的沼澤地帶,經常會輕則陷在泥坑裡動彈不得,重則四腳朝天像是被放翻在地的鐵烏龜,若是在戰時,一輛完好的坦克僅僅因為翻車便拋棄掉未免太奢侈了,即使是美帝也不捨得,所以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關於坦克的戰場救援。
▲老司機翻車後的自救方法演示
首先我們來講坦克的自救,自救永遠是最快的脫困方法,因為不可能任何時候都會有友軍坦克或者救援車伴隨作戰,所以學會如何解救陷入泥坑裡的坦克成為衡量一名合格坦克兵的必備科目。那麼我們就要說到坦克上的自救木了。
▲俄羅斯坦克上的自救木
很早的時候我曾經有過一個疑問:坦克屁股上為什麼要綁一根木棍?詢問曾經擔任過59坦克炮長的老爸答曰:你開汽車陷坑裡了,不得往車輪下墊板磚?坦克陷坑裡就墊那根木頭!
▲英國一戰坦克上的越壕裝置
於是我們就發現,中俄兩國的坦克基本都會在後邊帶一根自救木,要說起自救木的起源沒有確切的歷史,早在一戰時英國的坦克上就安裝過用來跨越戰壕的“木頭糰子”,到了二戰,開始有些坦克在外面加裝了一些木頭用來抵禦炮彈的攻擊,當坦克陷入沼澤裡時,它便成為了自救木。
▲謝爾曼坦克上的木頭
別看這根土不拉幾的圓木不起眼,可是這根木頭對於坦克來說卻十分重要,坦克是個龐大而笨重的鋼鐵巨獸,其重量動輒幾十噸,在公路等硬質路面行駛還好,一旦進入泥濘的草原或者沼澤,即使坦克的越野能力再強也只會越陷越深。只能依靠友軍坦克或者拖車來拉,但是在野外作戰的時候怎麼可能隨時都能找到友軍坦克呢?只能自己想辦法。
▲《真正男子漢》有一集還專門教嘉賓如何
使用自救木
對於自救木的使用方法就是用隨車的鋼纜把圓木固定在前履帶板上,使圓木兩端緊貼兩側履帶,然後發動坦克掛一檔慢慢的開出,當圓木處在後主動輪下方時,應立即停車然後解下自救木,若是一次自救坦克不能駛出淤陷地點,那就來兩次。重複以上動作直至將坦克完全救出為止。使用多跟自救木搭配時效果更佳。
▲陷入泥坑裡動彈不得的俄羅斯坦克
▲被友軍用鋼纜拖出來後坦克駕駛員的
慘慘慘狀
俄羅斯擁有大面積的森林和沼澤,坦克陷入沼澤幾乎成為了日常(德國大噸位的坦克深有體會),所以每輛坦克帶上一根自救木算是標配,中國坦克師從蘇聯,加上中國南方雨季的山間道路幾乎和沼澤無異,在沒有友軍支援的情況下,僅靠本身就能脫困的自救木,這種好習慣當然不能丟。如果實在是出不來就只能呼叫友軍的坦克把自己拖出來了。
▲波蘭坦克演示自救木的使用
▲然後遇到這種尷尬的情況
這也是美帝等西方國家為什麼沒使用自救木的情況,西方很多坦克過重大多情況下會直接把圓木壓斷,加上西方坦克的發動機馬力普遍比中俄的大,比如美國的M1主戰坦克裝備有一臺燃氣輪機,使得M1坦克擁有1500馬力和27.5的超高推重比,一般情況下可以靠自己來回折騰就能從坑裡爬出來(連水泥墩都不過去的不屬於西方坦克),若是實在陷的太深,即使有足夠結實的自救木它也出不來。
▲M1坦克陷入泥坑,駕駛員開車前對攝像師
說了句:so easy!然後開始來回折騰
▲最後終於靠自己從坑裡爬出來
下面進入正題,如果坦克不是陷入坑裡,而是翻車了怎麼辦?首先是成員的逃生問題,一般坦克底部都會有一到兩個底部逃生門,電影《狂怒》裡的主角在最後就是依靠謝爾曼坦克底部的逃生門倖存下來,在坦克被擊毀時,為了防止從坦克上方艙門逃生時被敵人射擊也可以從底部進行跳脫。
▲臺灣勇虎坦克翻進河的這張照片可以清楚的
看到底部逃生門
▲本來可以帶領勝利,卻變成絕望的翻車
坦克
成員逃脫後,再開始想辦法糾正翻倒的坦克,小編沉迷無法自拔的坦克世界前段時間也開啟了新物理引擎的翻車版本,老司機再也不敢隨隨便便高速飆車了,這讓無數飆車黨親自品嚐了坦克翻車的酸爽。在遊戲裡若是翻車了就只能呼叫隊友的援助了。現實中也是如此。
▲WOT年度好隊友
現在我要為那張59坦克翻車的照片闢謠,如果坦克在周圍安全的情況下意外翻車,為了能夠解救坦克繼續使用,那就得呼叫專用的坦克救援車,為了在戰時能夠熟練的完成坦克救援任務,所以上面59坦克翻車的照片是他們故意弄翻後用來訓練的!
▲解放軍正在用退役的59坦克練習救援
▲兩邊的救援車要非常默契的一拽一鬆
救援翻倒的坦克說起來簡單,其實操作起來挺難,理論上一輛救援車就能把它翻正過來,不過翻正時“哐當”一摔,可能會對坦克造成裝置損壞,有時候地面太滑只拖一面是翻不過來的,所以基本會安排兩輛救援車,對付普通翻倒的坦克,兩輛坦克救援車要一左一右把坦克用鋼纜固定住,兩條鋼纜保持一鬆一弛慢慢的幫坦克翻身。
▲有的時候坦克翻進狹窄的溝壑裡無法在左右
方向糾正,那麼就得進行一前一後用鋼纜
糾正。
▲就這幾個步驟,一個肚皮朝天的坦克便
穩穩落地了
所以從上面的圖片來看,59確實也會翻車,但是為了預防翻車,我們解放軍的裝甲兵在時刻為戰場上的需要進行著練習,戰場上會用上的,我們就絕不會忽略,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到時候即使坦克真翻車我們也不怕!
▲以色列軍隊也在使用退役的坦克進行翻車
救援訓練
▲翻車的梅卡瓦坦克
▲解放軍正在練習救援掉入近10米高深溝
的兩棲坦克
-
8 # 糖葫蘆愛電影
自制渡橋
有關於各國誰先開始在戰場上自制渡橋這一事,已經無從考證了。不過早在一戰時期就出現了,在戰場上就地取材來為坦克跨躍戰壕做準備。到了二戰中,這個自制渡橋的方法,就變得比較明朗了,這個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找很多原木,把它們捆綁成一個巨大的“柴垛”,之後再將這個柴垛躺置在反坦克壕裡,以供坦克透過。
坦克自救木
說起這坦克自救木,關於它的歷史起源,已經無從知曉了。不過據一些文獻記載,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軍就自制過一種六稜柱體的,簡易木質過壕裝置。這可能就是人類戰爭史上的第一種自救木了吧?到了二戰中,各國仍然大量使用自救木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自救脫困方式。戰後,還保持使用自救木的國家,基本上都是裝備了蘇系坦克的國家。說到這裡,我們別看這土不拉幾的圓木不起眼,可是這根木頭對於坦克來說卻十分重要,坦克是個龐大而笨重的鋼鐵巨獸,其重量動輒幾十噸,在公路等硬質路面行駛還好,一旦進入泥濘的草原或者沼澤,即使坦克的越野能力再強也會越陷越深,到時候也只能依靠友軍坦克或者拖車來拖拽。但是在野外作戰的時候怎麼可能隨時都能找到友軍坦克呢?只能自己想辦法。所以,自救木就體現出它的價值了。對於自救木的使用方法也很簡單,就是用隨車的鋼纜把圓木固定在前履帶板上,使圓木兩端緊貼兩側履帶,然後發動坦克掛一檔慢慢的開出,當圓木處在後主動輪下方時,應立即停車然後解下自救木。若是一次自救坦克不能駛出淤陷地點,那就來兩次,重複以上動作直至將坦克完全救出為止,另外,使用多根自救木搭配使用時效果更佳。
-
9 # 念念小劇場
兩種用途
第一,加防禦呀,怎麼也比沒有好。
第二,如果坦克陷進去一些坑裡面,可以用這木頭墊著出來。
-
10 # 武備庫
首先來講這個圓木的作用肯定不是用來燒火的。
嚴格意義上講應該叫——坦克自救木。
坦克自救木是指坦克在透過泥濘或沒有承受能力的地面時,坦克下陷,沒法依靠履帶的抓地力使坦克脫離泥沼,這時依靠自救木使坦克獲得自救能力的原木就叫坦克自救木。
但是狂怒中的坦克兩側出現的圓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附加裝甲的作用,因為謝爾曼坦克在二戰時期被美軍士兵戲稱為郎森打火機,裝甲薄弱和汽油發動機的組合。
就連先進的99式坦克仍裝備自救木。
-
11 # 檢子
其實坦克上都要有一根以上的樹幹,一旦坦克陷入泥地裡的時候,坦克兵就把這個樹幹放在坦克履帶下,然後坦克就壓著樹幹就解脫了。其他坦克也可以幫忙。所以坦克上必須得有一根樹幹。
不過現在的坦克上怎麼沒有看到?
不管怎麼說要加一根的,有備無患
回覆列表
這在當時是很常見的事情,有些坦克確實會綁上圓木。但是,為什麼呢?
上圖為ISU-122重型突擊炮。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坦克的兩側都有圓木。
這非常簡單。你看,儘管比起輪式車輛,履帶提高了坦克的牽引力,使其具備了更加強勁的越野能力,但它也不是無敵的。無論是在泥濘、雪地還是溼地裡,坦克有時也會遭遇淤陷。
順便一提,在巴爾巴羅薩行動期間,這種事情經常發生。俄羅斯冬季過後,冰雪融化,幾乎每一條路都變得非常泥濘。這就意味著機動車幾乎不可能開進去。
所以,回到我剛才說的。坦克有時候確實會遭遇淤陷。但它又不像汽車,我們也不能把它推出來。所以,除了擁有一輛坦克之外,還必須提高履帶的牽引力,來獲得一定的抓地力。第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加裝一些圓木。
雖然不是我畫的圖
但是由於長期被放置在坦克上,這些圓木很容易就風乾了。在風乾的木頭上施加壓力會怎麼樣呢?它會斷裂。這也就意味著它們通常只是一個臨時性的解決方案,因為坦克隊的成員們往往沒有條件去砍伐新鮮、柔韌的樹木。
那麼,你可能會問,真正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是這些大傢伙。
來認識認識ARV。ARV指的是裝甲搶救車。
裝甲搶救車在坦克的基礎上拆除了炮臺,加上了其他特殊裝置,或者說它是在主戰坦克的外殼上裝了大量特殊裝置,而且它們會直接在工廠裡生產出來,不經過任何改裝。
圓木失靈後,這些大傢伙們就派上了用場。利用吊車、扭矩和其他裝置,將坦克從泥沼中解救出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然而,有時圓木還能被用作簡易附加裝甲:
但它不能取代真正的裝甲。
所以,它們的主要作用還是幫助坦克擺脫淤陷的困境。就像我說的那樣,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