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佐佐木一浪

    2020年的考研已經進入倒計時,考研黨們的複習都變得更加緊張,現在考研的難度越來越大,每年都有很多考研黨失敗。現在由於社會的發展的速度很快,各個企事業對員工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甚至很多崗位都是研究生起招,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家都不得不逼自己再努力一點。希望在努力準備考研的同學們都能成功上岸。考研報錄比是報名的人數和最後錄取的人數的比例。對於專業而言,參加複試的考生數一般是錄取人數的1.2~1.5倍,不同專業方向的錄取情況各不相同。越是熱門院校越是熱門專業複試淘汰率就越高。

  • 2 # 醫小研

    考研難度大不大,我覺得需要從一下幾個當面來談一下,因為考研作為高等院校的選拔類考試,肯定是存在難度的。下面我們來詳細說一下

    第一和你報考院校有較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國內研究生也有211 985,雙非學校等,院校不同所面臨的試題難度肯定不同。

    第二和你所報考的位置也有關係。我們都知道考研成績不僅僅是看你答題怎麼樣,有時候批改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全國考研閱卷是地方性的,而有些省份被稱為水區!

    最後一點應該是最最重要的和你的專業有直接關係!如果你的專業崗位是一個對科研能力要求很高那麼你的考研成績就可能要求會比較高,這一點可以檢視歷年國家線就能看出來自己所對應專業的分數線去判斷!

    因為選拔類考試專業的國家線是根據相應的招生人數進行劃分的!

  • 3 # 觀陽大師兄

    考研難度是越來越大的趨勢,歷年的報名人數、錄取人數及比例可看下圖:

    這是整體的考研報錄比,但是細分到具體學校、具體專業又不一樣。

    目前區分考研難度的三個要素是:地區熱門程度、高校熱門程度、專業熱門程度。

    透過這三要素,大師兄把具體的考研難度分為四個檔次:

    1、地域模式,當然是三個熱門都選,如北京地區北京大學的法律。

    2、困難模式,選兩個熱門,如選熱門專業的熱門高校,把地區捨棄一些,如哈工大的計算機。

    3、普通模式,選一個熱門。如選熱門地區,捨棄熱門高校和熱門專業,如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言文學。或者選熱門專業,避開熱門高校和熱門地區。比如長春師範大學,教育學專業。

    4、簡單模式,三個熱門都避開。比如石河子大學的水利工程、獸醫學。寧夏大學的畜牧(常年報考人數小於招生人數,過線人數不足招生人數的1/3)。

    熱門地區: 一般指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上廣深、江浙滬

    熱門專業:經濟類、法律、管理類、計算機、會計、中文、新傳、教育類

    熱門高校:一般層次越高的學校越熱門(清北、C9、985、211等,目前叫雙一流)

  • 4 # 彬彬TGD0004

    一戰調劑失敗,二戰成功上岸985學校的學姐跟大家講,~我發現怎麼那麼多人喜歡把一件事困難化呢?考研真的真的有那麼難嗎?我覺得不是,是現在這個社會那些教育資本家的套路,不然還怎麼圈你的錢,營銷招數五花八門 ​。

    考研名校挺難,要不也不會二戰,總有人再說,我說不難怎麼還二戰了,我要是想讀,一戰就會選擇調劑一個二本學校了,看個人選擇吧。難易都是相對的,我是希望大家把考研想的太可怕

    我一戰考的某985後來初試就沒過線,死在一個專業課,英語渣渣竟然考了60多分,還是英語一,考之前很多人跟我說英語多難多難,但是實際上覆習充分完全可以的。二戰的時候死磕專業課,書看了三遍,每一章節都自己總結了框架圖。哪裡考什麼知識點都自己預測了,考試的時候發現真的沒跑出去這些範圍。除了一兩個題真的沒做過類似的,但是也能憑藉其他知識點推匯出來。專業課考了130多分,最後。政治不錯考了80多。推薦大家看我另一個回答關於政治的。

  • 5 # 研路有我

    關於你問的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很多考研初期的時候,很多學生和家長的疑問,考研難度大嗎?招多少人?多少分可以進複試?多少分可以被錄取?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我用我的個人經驗跟你分享一下吧,首先,關於你問的考研難度大嗎,這個問題其實是相對的,看你報考的院校和專業情況。

    比如你報考的一個985院校的熱門專業,那麼很自然的你的競爭難度和考研難度就上去。如果你報考一個普通學校的冷門專業,那麼可能你過線就收的,所以說考研難度是相對的,都要看你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其次,關於你問的考研的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你問這個問題說明你對考研一點都不瞭解,可能也是剛剛開始瞭解和接觸考研吧。

    考研的報考人數,在你報考的時候你是不知道的,都是不透明的,你也不知道當年有多少人報考,這個只有報名結束以後,才會公佈總的報名人數,詳細的一般也是不會公佈的。

    至於你問的這個錄取的比例,也是一樣的道理,不同的學校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學校的專業可能招的多點,但是同樣的一個專業的不同學校可能比例都是不一樣的。

    其實不僅僅是錄取的人數因學校不一樣而不一樣,包括複試的分數線都是不一樣的,都是每個學校有自己的複試線的。

    所以說你如果想知道報考的人數和錄取的比例,當你確定好自己的院校和專業以後,你再去搜集一下這個學校的歷年資料,一般都是可以看到報考人數和錄取的人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上什麼東西能代替愛上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