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東鋒7
-
2 # 一醉寶閣
現在不要說同鄉、同村、同街道,很多親戚連城市都不同,甚至有的相隔著很遙遠的省份。因為相隔千里,因此,你即使是想走動,也不得不考慮經濟因素,路費、住宿等等,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走動起來不容易了。
我們家裡就有親戚遠嫁外省的,因為家庭條件不寬裕,十年、八年都沒回來看看自己的父母了,更不要說走親戚,聯絡親戚之間的感情了。
這種因為彼此間距離的原因,久而久之,就很少來往,親情自然變淡了。這種社會現狀,親戚間無法往來,也是很無奈之舉。

二、親戚朋友也在同一城市,彼此間關係也保持很好的。但是也走動少。這主要是因為現在大家的生活習慣各不相同,各人有各人的事情忙乎,如果沒有什麼大事,自己也不好冒昧走動。這更多的是不想打擾別人的生活。想還別人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吧。所以親戚間也走動少了。
三、話題少的因素。親戚間話題少,不太願意走動了。平時走動也就聚聚餐,說說話。走著走著,發覺彼此間話題越來越少。所以大家也不大願意走動了。不走動,這親情自然就會淡薄。
不知大家發覺一個現象沒?兩家親戚能經常走動的,一般都是兩家都有年齡相仿的小孩子。因為小孩子的原因,大家一般都走動得比較勤快。現在大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大家多走動,也是想給小孩提供更多交流環境,增加小孩間彼此的感情。因為大家都有共同的話題和需求,所以,走動就比較多。親情也維繫得不錯。

四、因為虛擬網路的因素,親戚間走動變少了。現在網路高度發達,人們對網路的依賴越來越嚴重。尤其是現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大家對手機更加依賴。
平時一有時間就玩手機。睡前玩手機,第二早眼睛睜開就找手機。因此,不要說走親戚,就是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夫妻倆,交流都少了。
一有時間就玩手機,大家成了手機控,低頭族。所以親戚自然走動少了,親戚間更多的是網上交流。久之,親情自然淡薄了。
五、生活壓力大。房貸、車貸、各種消費貸,壓得大家都喘不過氣來。一天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賺錢,早出晚歸,經常還加班加點,整天忙不停,小孩有時都照顧不好,哪有時間走親戚。週日休息時,又想睡睡懶覺,歇一歇。更加不想去走動親戚了。

六、自己個人方面的因素,比如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未娶、未嫁等。親戚走動時,免不了會問你工作怎麼樣?生活怎麼樣?小孩怎麼樣?談朋友沒有?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要小孩?碰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有時不知道怎麼回答,自己都感覺好尷尬。
而且,有些親戚喜歡在親戚間互相攀比。誰誰又怎麼樣怎麼樣了。如果自己生活很一般,心裡自然感覺不舒服,所以就不願意走動,親情也就慢慢淡薄了。
七、有些親戚自私自利,動不動就開口借錢借物什麼的。而且借了還不主動還。你催也不是,催多了親戚成仇人;你不催也不是,不催自己的錢又不是大風吹來的,心疼哦。如果弄不好,還會加劇夫妻之間的矛盾。
所以,碰到這種親戚,不要說走動,很多人是躲得越遠越好。有時,即便親戚聯絡你,你明明自己在家、也有時間,都一口就回絕說,“不在家,出差”等。這種親戚,一般誰都不願走,感情也最淡薄。
八、父母的因素。常言說的,父母在,家還在,父母不在,家就沒了。很多時候,親戚間走動是因為自己的父母還在。父母在時,我們會經常回去看看父母。因此,在看父母的時候,順便也走走平時常和父母聯絡的親戚。如果父母不在了,就很少回去了,親戚之間的聯絡線就斷了,親戚間走動就變少,久而久之,親情也就變淡薄了。
-
3 # 淡然wam
如何理解現在親情淡薄的原因?
這個問題,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般的來說,大部分都是因為利益導致親情的淡薄。
舉兩個例子:農村現在到處都在辦廠、修路、搞旅遊開發等。這些建設都需要土地。
95年12月31日以後出嫁的姑娘,田地和山場全都在孃家。出嫁以後,什麼都代不走。某一天,自己在孃家的土地被徵用了,一畝土地賣了幾萬元錢。而孃家的哥嫂,弟媳們,卻不願意把這筆錢,給那位己經出嫁了的姑娘。這姑娘的心裡自然就不痛快了,親情就淡了,從此也很少來往了。
另一種:父母偏心的,遺產不能均勻的分配,這也會導致親情淡薄。
還有一種,兄弟姐妹在一起合夥做生意:有的門路廣,給產品代來更多的銷路;有的腦子活,不斷地創新,使產品立於不敗之地;有的能吃苦耐勞,多生產產品,創造更多的財富。這三種人,都只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貢獻,在分利的時候都想多拿。結果搞得大家心裡都不痛快,不但散夥,親情已不再向以前那麼濃了。這叫做:親戚不供財,供財兩不來。
以上是利益導致親情的淡薄。
還有,比喻父母老了,或是身體不好,不能自理,需要兒女們贍養,照顧的。有的兒女能按照商定的協議,去儘自己的義務。但有的子女卻不願意儘自己的義務,到自己贍養和照顧父母的時候,總是找各種理由不願接收。或是敷衍了事,不盡心,更不盡責。使需要瞻養的和照顧的父母,受罪,吃的不好,住的不安穩。這自然會引起其他子女的不滿,這些不滿,父母在的時候不能發作,怕他撂挑子,徹底的不幹,所以忍著。等父母都去世以後,沒有顧慮了,心裡窩的火,就會全部宣洩出來。從此除了血緣還在,親情卻淡薄了。這種現象,目前社會上是普遍存在的。可嘆可悲。
除以上的幾種原因。還有一種胸心狹窄的人,在與兄弟姐妹處事的時候,哪怕吃了一點點小虧,也要斤斤計較,念念不忘。與人打交道的時候,方方面面都要以自己的心思去揣測別人的心,久而久之,別人自然就會跟他疏遠,親情也就自然淡薄了。
讓親情淡薄的原因很多,就不多說了。
以上所說,不知是否滿意?
-
4 # 紅酒99
為何如今親情如此淡薄?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加快,也有可能娛樂專案多了,交往的時間慢慢少了,人與人,不走動,感情就淡了,有時,喝一杯酒,說一句“胡話”了,氣氛有了,人也會親近點!再則人越活越現實,各自需求自己能滿足,親戚之間的互相幫助少了。還有親戚之間,各自利益關係,越來越“較真”,以前大家都窮,反而願意幫忙,富了,反而大家都隔閡了。人與人的交往,現在很多是“互相需要”,如果對方沒有什麼利用價值,親戚間也會越來越冷漠,一句話,人活著,對利益看得越來越重,還有遭遇了勢利眼的親戚,人心就冷了,就不想去交往親戚了。更重要一點,若親戚間貧富差距懸殊,富的怕貧的有所求,貧的怕富的看不起,他們漸漸不交往不聯絡,象斷了線的風箏,慢慢地陌生了!人與人的關係,應該建立在相處不累的基礎上,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去交往,學會互相尊重,做到問心無愧就好,禮上往來,關係就會和諧,人生愁短啊!
-
5 # sddz以書潤心
人人都知道親情重要,打斷骨頭連著筋。
可是,現在的社會現實是,親人們不在一起生活工作,你忙你的,他忙他的,各人有各人的一攤事,平時溝通交流少。或者是以為親情就在那裡。
親人們的感情也是需要維繫的,即便不在一起也要不時的聊聊天,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有什麼重要的事,多和親人商量聽聽他們的意見,經常的交往交流,才不會淡漠。
-
6 # 影視上仙
怎麼說呢,不是所有人的親情都淡薄的,這些都是分人分事的!像我早上從姨媽家出來,她抱著她的孫子在門口跟我道別,我就覺得挺幸福的,親人之間的感情還是血濃於水的。
很多時候,親情和友情,愛情一樣,都是需要維護和滋養的。
不只是親情,人世間的所有情感,都會因為經常的走動,事事想著對方,多一些的體諒和理解,而變得更親近。
親人之間不要去攀比,不要去計較太多,自然就不再覺得淡薄,而會覺得自己背後多了一座大山。
-
7 # 天使小黑孩兒
親情是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的感情,和這個時代也有關係。記得小時候每到逢年過節或是週末休息,家裡的親戚都會聚到一起,平時聯絡也比較頻繁。
隨著老人的相繼離世,我們這一代孩子都在外面漂泊,相聚的機會就少了,聯絡也少了。像我這樣離家比較遠,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可能一年就回一次老家,有了家庭和孩子幾年能回一次老家,自然會和親戚見面少,也就逢年過節和親戚聯絡一下,和親戚的親情也會越來越淡。
我們上一輩的人,基本從出生到工作都是在一個地方,很少會像我們80後這一代人背井離鄉在外打拼的,這也是沒辦法。父母那一代人進入工作基本都是鐵飯碗,企業還會分房,生活壓力也不大,大家收入都差不多也不會去攀比。
到了我們這一代,大學畢業不包分配,工作也不會分房,所以都要靠自己去打拼,在外地生活和工作壓力大,有時候能顧得上自己就不錯了,有了家庭和孩子後就更難去維繫和親戚間的親情了。
我也想像小時候那樣,親人們經常聚到一起,大人們聊聊家常,打打牌,孩子們一起玩耍。
-
8 # 達媽媽的美好生活
親情淡泊,我覺得不一定是親情淡薄,還是跟社會的發展有關係,現在社會每個人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好像顧自己都有點費勁,在顧及身邊的人就有點力不從心了!我覺得關鍵時刻還得是親人。
-
9 # 伊凡雯
親情觀念之所以越來越淡薄,可能還是人們習慣於把跟其他人交際的相處模式運用到了親人之間。長此以往,親情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漸變味,變淡。 親情意識淡薄的原因,我認為的。 1.留守兒童。我不是很確定中國有多少留守兒童,但我聽白巖松說至少3000萬吧。這也不算小數了。有些孩子從小就在爺爺奶奶家生活,只有過年見到父母,有的過年還見不到。對於這些孩子來說父母就是個名詞,如果在孩子的成長中遇到一些事,認為父母都沒怎麼照顧自己,根本不稱職,更會討厭父母。這是父母用多少錢都換回不了的。實際我看過太多的故事,當自己的孩子出了事情,父母開始悲痛的說自己應該多陪陪孩子,認為掙那麼多少也沒有孩子重要。我實際很理解父母的心。在中國很多的父母出門打工,都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物質基礎,由於文化程度低,只能幹一些錢少且累人的活,但這些父母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回家可以穿新衣服,再累也會是幸福的。這是社會的現狀,我無法去改變,只能默默的為這些偉大的父母祝福。我想一些有父母陪在家的孩子多陪陪父母,父母出門的孩子就多打打電話,不要讓親情變冷!我一直相信父母是最愛我的人,最可以依靠的人,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並不是你想的那麼可靠,相信我。 2,很少的交流,我們華人並不像美華人那樣能直接表述對父母和孩子的愛,也沒有多交流過,所以我們很少知道父母內心在想什麼,我們的父母思想也沒有那麼開放,所以也不會找你談心什麼的。都說父愛如山,很重很重,我能理解,作為家庭最重要的人,很多的父親都是嚴厲的。如果關心的話就是關心你的學習成績什麼的。身為父親這樣我真的挺理解的。記得看過日本的一個電視劇,這裡你們要先知道日本的家庭文化可能才能很好的理解,一個父親已經對家庭失去了希望,認為家人只是把自己當做錢包,對於日本的情況我能理解,我們中國也是差不多的。實際我認為父母還是很願意和孩子交流的,只是不太會說明。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孩子多主動,只要能好好的交流,我感覺很多的事都是可以解決的。多和父母聊聊天,幸福很簡單。 3,另一個極端就是,太寵愛孩子了。我聽過很多孩子說過一段話“父母對我來說不重要,只要給我錢就好了”我想很多人也有這樣認為的。但我想父母在我們心中不僅僅是錢包的角色,還有愛,一種幸福的感覺。很多的孩子是獨生子或獨生女,父母真的是很寵愛,即使新聞說了那麼多,很多父母還是對孩子那麼溺愛,不忍心孩子受什麼委屈,我感覺我們農村的孩子還是好一些的。這個時候我不知道怎麼說,因為獨生子或獨生女,心理都有一些心態,怎麼說呢,就是認為自己高傲吧。 4,傳統教育的缺失。我們上了那麼多年的學,真的沒有學到什麼是孝?怎麼去孝? 可能是我認為父母是最重要的人,我還是會特意去看一些關於父愛,母愛的書籍或文章,每一次都會感動流淚。當然畢竟是文章所以更加煽情,但我想讓我流淚的是想到生活中父母為我做的一切。很多真的很普通,但普通到只有父母願意為你做。 親情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因為每個人都需要關心和幫助。加深親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關心親人。親人,即有親情的人。親人是我們熟悉的人,是我們經常交往的人,也是能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及時給與幫助的人。自己希望親人更親,就得經常關心親人,瞭解他們的狀況、喜好。比較好的方式是經常問候,問寒問暖,都能令親人倍感溫暖。
二、理解親人。自己要多學習,多明白道理,多提高自己。這樣,自己才有能力去理解親人的心情、處境、困難、成功、志向等等,使得自己成為親人的貼心人。
三、幫助親人。自己有了能力,要多幫助親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解開心結、解決糾紛、辦理雜事難事等等。自己能力進一步提高後,就能成為親人的靠山、支柱、頂樑柱。
-
10 # 紅辣椒9
以前我們的親情感很濃厚,而現在親情卻淡泊了,這是為什麼呢?我想有以下幾種原因:
1. 以前大家都住在一起,親戚距離的都不算太遠,隨時能去親戚家走動,可能一個月能走幾次。而現在,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一年難得回老家一次,一般大家都是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家,拜年的時候才會去親戚家走一下。也就是一年到頭才會走動一次。
2. 以前電視少,沒有手機,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聊天天。而現在,聚在一起也是看電視玩手機,感情自然而然都會淡了。
3. 以前親戚家串門靠走,現在都是摩托車小汽車。靠走的話,有的要走比較久,很多時候都會在親戚家住一兩晚。而現在速度快的都是上午去,吃了中午飯就回。以前親戚串門還會幾個人一起走,走上一兩個小時就會聊一兩個小時的天,自然也會增進感情。
舉個我大姑的例子。我大姑嫁的有些遠,小時候我們走路去,趕小路走,都要走上五六個小時。以前小時候,沒有摩托車,騎單車這麼遠都不現實。因此最常見的就是走路去。由於太遠了,平常都很少去,一般也是過年拜年的時候也會去一次。雖然一年才去一次,但是那時候親情很濃厚的。不管下雨還是下雪我爸都會帶我們去的,一路同行的還有伯父堂姐叔叔堂妹小姑父表弟他們。一般吃了早飯出發,到了下午兩三點才能到達。到了那裡一般會住兩個晚上再回來,晚上我大姑會準備很多的床鋪,大家兩三個人睡一個床,晚上聊天要聊到很晚。那個時候親情真的特別的濃厚,特別羨慕那個時候。而現在雖然有了摩托車有了小汽車,平常都在外面打工,也是過年了才去一次。但是卻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上午得十點多了才去,摩托車很快,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到那裡吃了午飯就回來了。感覺親情淡了很多,再也回不到小時候的記憶裡的那樣了。
-
11 # 陳昇的戰略世界
隨著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每個人獨立生存的經濟基礎越來越堅實,除了必須要合作的單位組織的同事,以及滿足情感社交需求的朋友,現代人對親屬的物質和情感需求越來越淡漠,這其實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
-
12 # 農村雨過天晴
大家好,問,如何理解現在親情淡薄的原因?多方面原因。一般的來說,大部都是利益導致親情的淡漠。像我一樣,出來外面這麼多年了,多多少少讚了點錢,也買房子,所以說姐妹們心裡,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想我一個人把父母承擔起走,但是姐姐妹妹她們家比我還好很多,大家時間長了都不語言溝通,像這樣能親情嗎,,我們也要想開點,為了父母開心,儘量讓親情走得更遠,謝謝
-
13 # 吾本是真人
現在社會親情淡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必然結果,不必太過糾結。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中,一個獨立的小家庭是很難在社會上生存的。它必須以親情為紐帶組成一個大家庭,進而組成一個家族。往往一個家族中還選舉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當族長。婚喪嫁娶,全家族參與。一家有難,全族相幫。即便到了新中國建立後的計劃經濟時代,由於人員流動小,這種家族式傳統仍比較牢固。
改革開放後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法制越來越健全,親情的紐帶關係越來越顯得不夠重要。有些事情可以透過基層組織或司法部門解決,而不是透過家族來解決。況且由於人們對金錢追求的狂熱,一切以利益為主,親兄弟明算賬。親情再濃厚,比不過金錢有面子。大家天南地北忙生計,一年見不了幾次面。見了面談的又多是掙錢多少,裂痕反而更大。所以,親情越來越淡薄在所難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趨勢還會加大,不必奇怪。
-
14 # 姓名榮春
有利則近,無利則遠!家人都是如此,何況親戚朋友乎!不過我的三個兒子除外!因為他媽腦梗七年了!每天來我處團聚巳成習慣了!
-
15 # 呼聲
我出生在農村,我爸爸小的時候,那時候的交通主要是靠步行,條件特別好的家庭,可能會有腳踏車;那時候的通訊主要是靠大聲喊或者書信;那時候人們吃完了飯就是務農幹活,閒下來的時候就是湊在一起打麻將打牌聊天兒。那時候要買東西,比如腳踏車呀,電視機呀,煤氣罐啊,縫紉機啊這些都要託關係才能買得到。那時候。女孩子出嫁超過10公里就算遠嫁了,回孃家很不方便。那時候你只認識你的親人還有鄰居,幾乎沒有什麼途徑去認識更多的人。
我小的時候,我們村子一百戶人家左右,我們的小雪就在我們村子裡,我們的中學在我們的鎮上,高中在我們縣裡,18歲以前我沒有出過我們的縣域範圍。那時候全村只有兩戶人家有電話,只有不超過10戶人家有電視機。那時候出門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腳踏車,我們去鎮上上初中,還有上縣裡上高中,都是騎腳踏車去的。那時候的小朋友們的娛樂活動,就是跟鄰居的小孩兒或者是同學一起玩玻璃球,或者是撲克牌或者是爬樹或者野外燒火啥的。認識的人主要是自己的親戚,還有同村的鄰居們,還有同學,因為那時候沒有手機,基本上放學或放假跟同學也沒有什麼聯絡。
再後來電話普及了,網際網路普及了,交通也越來越方便了,公共汽車火車後來的高鐵飛機都越來越發達。業餘時間人們的休閒娛樂活動也越來越豐富,買東西再也不用託關係走後門了,人們活動範圍越來越大,認識的人越來越多。
活動範圍變大了,認識的人變多了,娛樂活動的種類變多了,那麼跟你的親人在一起的時間自然就變少了。我感覺親情越來越淡泊這是發展的必然,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活動範圍越大,認識的人越多,關係也就越淡薄,另外就是做事情越來越按照規則而不是人際關係。其實我認為人情淡薄是一種社會發展的進步。他是人情社會向規則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
16 # 桑太山
看了幾個問題的回答者,覺得友友們確實很有水平,答的原因很切合實際,很深入。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1,社會原因,是社會安定,社會的進步,勞動工具的改進,科學技術的發達使很多社會問題己經不需要包團解決了,比如過去的婚喪嫁娶,生災病難,靠大家幫忙,現在基本自己能夠解決。2,經濟原因,由於商品社會的形成,許多過去靠別人幫助的事,現在都以交易的方式解決,用經濟代替了友請,似乎是我用你是付了錢的,沒有人情債。3,家庭原因,50,60年代的人現在都步入中老年,那個時代教育的人,責任心都很強,把自己的孩子的事情都大包大覽,孩子們依賴大人已成為天經地義的事,親戚朋友的孩子理應由他們的父母承擔。感情上考慮的少,加上自己顧自己,人人都忙著為自己賺錢。4,個人原因,社會消費高,經濟壓力大,剛參加工作,進入社會就面臨著買房,買車等壓力,自己只是爭分寺秒,千方百計地掙錢,感情自然會淡泊。
這也是衝擊中國優秀文化的大趨勢。
-
17 # 微博愚公2017115
誠信問題,不單單發生在普通百姓之間,親情之間同樣也受到了波及!夫妻反目,父子對付公堂……為了利益六親不認。
因此,看淡親情,也是一種底層的自我保護!以免被更加深度的傷害!
-
18 # 風清花開
不是親情淡了,而是親人們都為了生活各忙各的,現在人負擔太重啦,忙還房貸,忙各家孩子學什麼特長班的,還有現在各種病也太多了,忙看病,哪有休息時間與親人聯絡感情。唉
回覆列表
我的家庭,有父母,兄弟四個及其妻子、孩子,合計十五口。0二年父親去逝,八十二歲,一一年,母親去逝,八十二歲。一二年初,分完父母的房產。
在這以前,我們兄弟及其妻子,孩子,走動都很勤,經常聚集在父母家,吃喝、幹活,伺候父母,到醫院值班,親戚朋友送往迎來。感情比較親。
自父母相繼去逝,遺產分罷,兄弟四家走動,戛然而止,至今,很少聯絡,僅在春節電話互致問候。可以說,淡薄。
我的觀點,久合必分,久合必分是社會處關係的自然規律,上善若水,從自然規律若水,就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