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城行者也

    文人我選王勃,沒錯,就是20幾歲寫下滕王閣序的王勃,此文無論從文學性,藝術美學上,還是從哲學深度上都是一篇曠古奇文,出自一位20 幾歲的青年之手無不令人叫絕,稱讚。此文寫景生動,秀美,寫人引經據典,信手拈來,洋洋灑灑,毫無嬌柔造作之姿,人生論述深邃,精達。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武將當選漢武帝時期的霍去病,這位仁兄19歲掛帥,戰略上行千里迂迴大包超,戰術上以精少奇兵發動閃電戰,用老成的心理戰術瓦解匈奴各部將領,分而殲之,維護漢朝幾百年的北境之患,打通河西走廊,維護絲綢之路的穩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悲哉,惜哉...

  • 2 # 天天讀詩

    天妒英才,歷史上那些英年早逝的名人,他們要是長壽不敢想象!

    歷史上有非常多的英年早逝的人物,所以才流傳出來了一句“天妒英才”。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在歷史上那些英年早逝的人物都有哪些吧!

    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初唐四傑之首,可惜只活到了26歲。相信王勃如果長壽的話,現在的語文課本要多很多篇課文了,那一句“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至今讀起來,仍震耳欲聾。

    霍去病:17歲被封為冠軍侯,19歲驃騎將軍,22歲官拜大司馬。年紀輕輕就早已封狼居胥,只可惜23歲便英年早逝,即便是那個時候平均年齡都不高,但是這個年紀還是太早了。

    宇文邕:一代明君,北周武帝宇文邕,滅掉北齊,統一北方,為之後楊堅南北統一奠定了基礎。正準備北伐突厥,不料突發重病,年僅35歲,便撒手人寰。

    郭嘉:如果郭嘉能夠多活二十年,也許就沒有司馬傢什麼事兒了。而且估計怕不是要打到歐洲去。

    柴榮:五代第一明君,連勝後蜀南唐。北伐契丹,收復瀛、莫、寧三州,突然病倒,無奈班師。不治身亡,年僅38歲。幽雲十六州並非牢不可破,只恨趙光義無能,柴榮少壽。

    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周瑜在三國演義中確實被黑的有些過分了,只可惜英年早逝。

  • 3 # 清木兄

    霍去病,23歲。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4歲。漢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象祈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併,追諡為景桓侯。

  • 4 # 恆古匆

    王 勃(650~676):只活了26歲啊,不然還不知道要讓我背多少篇課文。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驚為天人。

    霍去病(前140~前117):17歲被封為冠軍侯,19歲為驃騎將軍,22歲官居大司馬,23歲英年早逝。按正常年齡的話,普通人23歲才剛剛大學畢業。

    宇文邕(543~578):一代明君,北周武帝宇文邕,滅掉北齊,統一北方,為之後楊堅南北統一奠定了基礎。正準備北伐突厥,突發重病,35歲,撒手而去。

    郭嘉(170~207):提問,若郭嘉多活二十年,曹操能打到哪條河? A、亞馬孫河 B、密西西比河 C、剛果河 D、多瑙河

    柴榮(921~959):五代第一明君,連勝後蜀南唐。北伐契丹,收復瀛、莫、寧三州,突然病倒,無奈班師。不治身亡,年僅38歲。幽雲十六州並非牢不可破,只恨趙光義無能,柴榮少壽。

    周瑜(175~210):”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周瑜簡直被羅貫中黑出翔了,多大的仇。

    李賀(791~817):詩鬼李賀,和王勃一樣啊,只活了26歲。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劉弗陵(前94~前74):漢武帝和鉤弋夫人的兒子,漢昭帝劉弗陵,僅僅活了20歲啊。在霍光的輔佐下,休養生息,減少賦稅,使西漢衰弱的國力再度強盛。史稱”昭宣中興“。

    拓跋宏(467~499):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鮮卑全盤漢化,改漢姓,與漢人通婚,他自己都帶頭改名為元宏。作為漢人真的很感謝他,去世時,年僅32歲。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上。滕王閣序裡有句“屈賈誼於長沙”,高中都應該學過《過秦論》吧。因梁懷王墜馬而死,內疚抑鬱而亡,同樣只活了32歲。

    納蘭性德(1655~1685):”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清朝著名詞人,有多少人因為這一句詩就喜歡上他了。可惜30歲就英年早逝。

    高長恭(541~573):蘭陵王高長恭,很出名的《蘭陵王入陣曲》。可惜被北齊後主高緯賜死,北齊高家那一家子,實在是不忍直視。

    嵇康(224~263):我第一次聽說他,還是小時候看《笑傲江湖》的《廣陵散》。竹林七賢之一,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孫策(175~200):江東小霸王,25歲就英年早逝,託孤孫權。太史慈酣鬥小霸王,算是《三國演義》裡除了呂布之外,武力值最高的一個主公了。

    朱佑樘(1470~1505):明朝第九位皇帝,算是明朝中期的一位明君了,勵精圖治,史稱”弘治中興“。病逝時,年僅35歲。

    李炎(814~846):唐武宗李炎,安史之亂後唐朝的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史稱”會昌中興“,當然比起這個,我還是覺得”會昌法難“更出名些。篤通道教,他的早逝和亂吃丹藥脫不了干係。

    曹衝(196-208):大家上小學時肯定都學過“曹衝稱象”,曹操非常喜歡的一個兒子,自幼聰慧。僅僅活了12歲啊,也太慘了。

    司馬紹(299年-325年):東晉的第二位皇帝,明帝司馬紹,司馬睿的長子。儘管前後在位僅僅三年,但事實上對東晉的貢獻很大,也算是一位明君了。

    ……

  • 5 # 歷史的追隨者

    霍去病:17歲被封為冠軍侯,19歲驃騎將軍,22歲官拜大司馬。年紀輕輕就早已封狼居胥,只可惜23歲便英年早逝,即便是那個時候平均年齡都不高,但是這個年紀還是太早了。

    曹衝(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東漢豫州刺史部譙(今亳州)人,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留有“曹衝稱象”的典故。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曹衝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今合肥廬江舒縣)人 。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 6 # 九俠哥哥

    霍去病:17歲被封為冠軍侯,19歲驃騎將軍,22歲官拜大司馬。年紀輕輕就早已封狼居胥,只可惜23歲便英年早逝,即便是那個時候平均年齡都不高,但是這個年紀還是太早了。

  • 7 # 雁北心聲

    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南)人[1],西漢中期名將、軍事家、外戚,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以及名將衛青的外甥,權臣霍光同父異母兄長。

    霍去病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殲滅戰。17歲為票姚校尉,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這是華夏政權第一次佔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闢。漠北之戰消滅匈奴左部主力7萬餘人,封狼居胥。戰後拜大司馬,與大將軍衛青同掌軍政。

    元狩六年去世,年僅二十四歲,被葬於茂陵。漢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像祁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併,追諡為景桓侯。

  • 8 # 胖哥談天下

    1,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初唐四傑之首,可惜只活到了26歲。

    2,霍去病:17歲被封為冠軍侯,19歲驃騎將軍,22歲官拜大司馬。年紀輕輕就早已封狼居胥,只可惜23歲便英年早逝,

    3,周瑜(三國時期吳國都督)

  • 9 # 永不平凡的經典

    西楚霸王項羽,雖然歷史常以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然而對於項羽,連史學家司馬遷都對項羽感嘆“莫以成敗論英雄”,項羽之勇冠絕古今,李晚芳對項羽評價“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是中國著名軍事家,是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一步錯,步步錯。

  • 10 #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321

    要說英年早逝的政治家政治家的話,我認為五代十國的柴榮算一個,他是後周第二位皇帝,公元954年,後周太祖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他繼位之初,面對唐亡以來政權並立,戰亂不斷,生產遭到巨大破壞,百姓流離失所的局面,制訂了“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目標,決心勵精圖治,結束戰亂,實現統一,開創太平盛世,做一個有為之君。

    他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鼓勵發展生產,休養生息。在文化上,延聘文學之士,實行考試製度;重視國家的藏書和文化建設。曾多次親臨史館視察藏書情況,見藏書太少,便下詔採取激勵政策,欽定凡獻書之人,均給以優賜。聚而又校,選常參官30人,對所藏圖書進行校讎、刊正、抄寫,並令在書卷末署校書名銜。為後周國家藏書奠定了基礎。

    柴榮辦事謹慎,虛心求諫,從未因言論而殺一人。他曾極為誠懇地專門下詔要求群臣儘量上書言事,還點名讓20多名翰林學士都寫兩篇文章:《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這種命題向眾多朝臣徵求治國之策的做法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而且他也絕不是譁眾取寵,只作作樣子。在認真審讀大臣的建議後,他欣然採納了大臣王樸《平邊策》中“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主張,以此制定統一大計,付諸實踐,實際上北宋後來統一中原也仍然是沿用的這一戰略。

    柴榮凡事率先垂範,甚至事必躬親。他先後五次親自領兵出征,西敗後蜀,三徵南唐,北伐幽燕,每次都親力親為,戰鬥在第一線。有一次,柴榮率軍打算從水路進攻南唐,但有段河道無法疏通,將領稟告說河道一旦被掘通,河水必然倒灌,所以無法安全施工。柴榮親便自前去察看,幾天後傳下手諭,竟然有詳細的施工方法。工匠依法施行,果然安全地疏通了河道,大軍得以出征。

    在位短短的5年間,他清吏治,選人才,均定田賦,整頓禁軍,限制佛教,獎勵農耕,恢復漕運,興修水利,修訂刑律和曆法,還考正雅樂,糾正科舉弊端,搜求佚書,雕刻古籍,大興文教……做出了許許多多超越前人、啟迪後世的非凡之舉。人無論精力多麼旺盛,畢竟還是肉體凡胎,經受不起年復一年的日夜操勞。終於,在公元959年6月29日殘陽如血的日落時分,因連年征戰、積勞成疾的柴榮,帶著他的抱負,帶著他的遺憾,永遠離開了人世。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堪稱照耀黑暗時代的一顆璀璨明星。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贏得了廣泛的擁戴。柴榮雖然沒有實現其當初制定的三十年目標,但其在位短短五年時間的所作所為已使後周實力大增,為後來北宋統一奠定了基礎。

    在當時中原如此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英明決斷,但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後周政權國力強大,統一之勢已不可阻擋。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柴榮不僅有可能更早地實現國家統一,而且極有可能收回幽雲十六州。

    以兵變方式奪取後周政權的趙匡胤,只不過延續了柴榮的統一程序,延續了後周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宋朝對待商業的態度、優遇文人的政策,均與這位商人出身、勤勉務實的君主有著直接關係。柴榮處理宗教問題的策略、發展商業和城市等方面的做為,不僅深深影響了有宋一代,而且開啟了中國走向商業文明和市民文化的先聲。

    柴榮雖然未能實現為君30年、掃平天下的願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經決定了他必將成為結束中唐以來200多年割據動盪的決定性人物。

    面對歷史,人們往往更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神武雄略的一代英主周世宗柴榮做好了掃平天下、開創盛世的一切準備,卻英年早逝、功敗垂成;宋太祖趙匡胤延續了柴榮制定的策略一統天下,結束了兵禍連年、饑饉遍地的亂世,迎來了文化燦爛的趙宋之世。

  • 11 # 唐印說

    1,霍去病,山西人。漢武帝時期的名將,也是衛青的外甥,民族英雄。17歲的時候初次率領軍隊出戰就能靈活用兵,大破匈奴,直取祁連山,獲得漠北大捷,可惜23歲因病去世,追為景桓侯。

    2,王勃,唐代文學家,也是初唐四傑。出自儒學世家,有神童之稱,6歲就能寫文章,9歲就能出書,16歲科試及第後入朝為官。可能因為太過年輕,官途並不順利,先後二次被貶。26歲的時候渡海溺水受驚而死,《滕王閣序》就是其所著。

    3,孫策,孫權之兄,漢末群雄之一,繼承父親之志統一江東,為後來三國期間的吳國打下基礎,是《三國演義》中的小霸王,26歲外出狩獵之時被刺客所刺身亡。

    4,岳飛,字鵬舉,河南湯陰人,南宋抗金名將,名族英雄,也是南宋中興四將之首。自20歲起四次從軍,先後參加,指揮大大小小的戰鬥有數百次。岳飛力主抗金,收復建康、襄陽六郡後率領軍隊北伐,順利攻取商州等地,大敗金軍。因朝廷要議和,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搬師回朝後受秦檜陷害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年僅39歲。後人將其葬在西湖邊,並在墓前修建了嶽王廟供人瞻仰。宋孝宗接位後為其平反,宋寧宗追為鄂王。岳飛也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其所著的《滿江紅》至今讀來依然令人心懷激盪,其精忠報國的精神被後人讚揚並繼承。

  • 12 # 歷史微點

    我黨的創始人之一、‘一大’代表王盡美是我黨早期貢獻卓越、威望極高的著名領導人,是一名風華正茂、經驗豐富的革命家,但可惜壯志未酬,英年早逝,遺憾的告別了未竟之業!

    王盡美是山東諸城人,原名王瑞俊。這個佃農家的兒子,在20歲時考入了不收學費還免費供應食宿的山東省第一師範學校,在‘五四運動’風暴中,他成為學生領袖,並開始接觸進步思想,23歲時在山東組建了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王盡美出席我黨的‘一大’,成為我黨的創始人之一,並在這時將原名王瑞俊改為王盡美。他在一首詩中表達了自己的改名之意:‘貧富階級見疆場,盡美盡善為解放’。

    毛主席曾這樣介紹王盡美:王盡美耳朵大,長方臉,細高條,說話沉著大方,很有口才,大夥兒都親熱地叫他‘王大耳’……。’

    ‘一大’之後,王盡美出任我黨山東區的負責人。1922年,王盡美作為我黨代表,出席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的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

    1923年,遵照組織指示,王盡美以個人身份加入了孫中山組織,並於一個月後被選為孫中山組織的‘一大’山東代表,這樣王盡美即參加過我黨的‘一大’,又參加過孫中山組織的‘一大’,這時他只不過才25歲。

    1924年,孫中山北上到達天津,已患有肺病的王盡美聞訊後,前去拜會了孫中山,孫中山委託王盡美作為他的特派員,在山東開展工作。

    王盡美是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者,他曾領導組織過京奉鐵路山海關工人罷工、秦皇島碼頭工人罷工、開灤五礦工人罷工,年紀輕輕的他在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在1923年時,他在山海關被捕,工人們聞訊後,重重包圍了縣衙門,最後官府無奈,只得放了王盡美。

    王盡美多才多藝,他擅長書法、繪畫,還會演戲,並能演奏好多種樂器,他的詩寫的也不錯。最厲害的是他的口才,在組織罷工的時候,他拿條板凳一站,即興發表演說,把革命的道理說得一清二楚,工人們心中頓時明明白白,他是一位富有鼓動力的宣傳家。

    1925年,王盡美去上海出席了我黨‘四大’,此時他已病重,回來在青島堅持工作一段時間後,不得不回到家鄉養病,但病情日漸惡化,王盡美知道來日不多,便又回到青島找到我黨青島市負責人口授遺囑,交代了未竟之業。

    在青島醫院裡,王盡美不時口吐鮮血,他已無力握筆,只能用微弱的聲音口授遺囑:‘希望全體同志要好好工作,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和共產主義的徹底實現而奮鬥到底……。’交代完之後,他在遺囑上摁上了自己的手印。

    1925年8月19日,王盡美因嚴重的肺病,逝世於青島醫院,年僅27歲。

    毛主席對王盡美念念不忘,解放以後,當他來到青島視察時,曾特意囑咐當地政府負責人說:你們山東有個王盡美,是黨的‘一大’代表,是個好同志,聽說他母親現在還活著,一定要好好養起來!’

    王盡美是我黨‘一大’代表之中,第一個離開人世的,他去逝後,組織為他召開了追悼會,宣讀了他的遺囑。王盡美年輕有為,精明強幹,他的去世對我黨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 13 # 晴空莽莽

    傑出的歷史名人之所以會廣為人知,或因他們在某個領域有卓越的貢獻,或因他們為國為民奉獻犧牲,英年早逝令人痛惜,也值得今人永遠銘記在心!

    民國近代:

    宋教仁:中國近代革命先驅者之一,被稱作為“中國憲政之父”,改組國名黨,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火車站被槍殺,享年31歲。

    朱生豪:翻譯巨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他所譯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是迄今中國莎士比亞作品的最完整的、質量較好的譯本,為國內外莎士比亞研究者所公認。1944年12月26日病魔纏身含恨離世,留下了31部半的莎譯作品,享年32歲。

    明清時期:

    寫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清代詞人納蘭容若: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然而慧極必傷,情深不壽,30歲溘然而逝,納蘭《飲水詞》感動今人無數。

    明末抗清義士夏完淳:“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1647年農曆九月,年僅17歲的少年英雄在南京西市被害,死前怒斥了明朝叛國將領洪承疇,稱名於世。

    唐宋時期:

    後周世宗柴榮:三徵南唐,北伐遼國,史家贊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享年39歲。特別提一下起在位六年間燒製的柴窯“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舉世罕見,心嚮往之。

    “詩鬼”李賀:皇室宗親之後,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耳聞能詳的有“雄雞一唱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黑雲壓城城欲摧”,27歲遺憾早逝。

    初唐四傑王勃:《滕王閣序》的作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能想象到最美的風景,結局卻是渡海溺水驚悸而死,享年26歲,引發多少後世感慨。

    秦漢時期:

    大漢冠軍侯霍去病: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這是華夏政權第一次佔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闢;漠北之戰大勝,封狼居胥,官拜大司馬。因病去世,年僅23歲,風華正茂的年紀。

    三國曹衝:少年神童,聰明仁愛,歷史典故“曹衝稱象”,早夭,年僅13歲。

    江東小霸王孫策:漢末群雄,在狩獵中遭到刺殺後身亡,年僅26歲。

    秦始皇長子扶蘇: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為人寬仁,有政治遠見。一位謙遜的公子,曾是大秦帝國,最有前景的繼承人,卻自殺了,大約是31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蠟筆小新》適不適合兒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