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楊氏怎麼恩愛前夫,又接受李世民“寵幸”?
6
回覆列表
  • 1 # 蕭武

    俗話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若為權力故,二者皆可拋。

    在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都是比較低的,都要依附於男人才能生存,也就是所謂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反正都是要從於別人,自己是不能獨立生存的。而且,女性基本上也沒有什麼財產權,也沒有繼承權。比如國家分配土地的時候,只算男丁,女性是不給分的,在父母死亡後分割家產的時候,多數情況下女性是沒有資格繼承的,哪怕是給侄兒繼承,女兒也沒有,林黛玉就是這樣。

    所以,女性的社會地位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依附於男性的,或者是父親,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兒子,自己能為自己爭取比較高的地位的情況比較少,這也就是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裡所謂的雞犬,大多數情況下指的就是女性,都是要依附於別人才能生存的。這一點無論是天潢貴胄的公主,還是普通的農家女子,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分別。反過來也一樣,覆巢之下沒有完卵,一旦父親、丈夫和兒子落魄了,自己也得跟著過苦日子。

    玄武門之變之前,無論是李建成的老婆太子妃鄭氏,還是李世民的老婆親王妃長孫無垢,又或者是齊王元吉的妃子楊氏,都是一樣的,他們自己沒有什麼權利,都是依附於自己的丈夫的。即使出身名門望族,能給他們加一點分,但也不會太多,結了婚之後主要還是看丈夫的浮沉起落。丈夫登天,她們跟著登天當仙女,丈夫落地,他們就得跟著吃土。這一點都是一樣的,所以在宮鬥中,老丈人常常是比較重要的盟友。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很快就迫使李淵釋出詔書,宣佈李建成和李元吉造反,將他們貶為庶人,子孫要麼被殺,情況稍微好一點的,也就是流放遠方邊疆之地,女性的下場基本上都是統一的,配沒入宮,也就是在宮中充當奴役,沒什麼地位,更沒有什麼權利,能活下來就算是不錯了。這一點是從秦漢時期到唐宋都差不多的,比如漢文帝的生母薄太后,原本就是魏王的妃子,被劉邦擊敗後,也淪入劉邦宮中服雜役幹粗活,生了漢文帝之後,地位才稍有提高,後來跟著就藩代國。

    所以,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和李元吉兩家的女性的結局都不好,基本上都是配沒入宮,服雜役,做苦力。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王妃到只能在宮中端茶倒水乃至於洗衣浣紗做苦工,這個差距當然是非常大的,這個心理上的落差基本上相當於跳樓機,從九天之上直接到了九地之下。在玄武門之變後如果有志氣,就直接自盡了,既然沒有自盡,當然也知道後果是什麼,所以在被配沒入宮之後,還能堅持活下去,這就說明活下去的慾望已經超過了其他的所有慾望,別的什麼都說不上了。

    之後還能被李世民看上,擺脫在宮中服雜役做苦力的處境,又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錦衣玉食的生活,這已經是天大的造化了,壓根說不上什麼思想通不通的問題,楊氏如此,太子妃正史也是如此,如果玄武門之變中被殺的是李世民,長孫無垢的下場也都一樣,沒什麼好奇怪的,除非她能在知道丈夫被殺之後第一時間就自殺,一死了之,否則之後能擺脫服雜役的處境,都算是處境改善,都很高興。

  • 2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 ,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玄武門之變之後,李世民弟媳楊氏的心理波動未必會很大。

    因為楊氏是李世民的情婦,也是李世民安插在齊王李元吉身邊的一枚眼線。

    早在之前,齊王李元吉就透過與宮中的嬪妃勾搭,在李淵的枕邊吹枕邊風,說李世民的壞話,同時向李元吉傳遞有關於宮中的資訊。

    李元吉的這一手也是給他的二哥李世民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為此,以牙還牙的李世民成功爬上了弟媳楊氏的床,這個眼線可比李元吉宮裡的那幾個要來的厲害。

    玄武門之變之後,楊氏就被充進了宮裡去。

    後來又被冊封為妃,和李世民光明正大的過起了恩愛的生活,甚至有傳聞,李世民還一度想封楊氏為後,為朝臣所阻而作罷。

    既然楊氏會和李世民偷情在先,她與李元吉的感情就不會太好,李元吉暴斃,或許正好遂了楊氏的心願。

    加上唐朝胡風盛行,對於夫妻之間的忠誠度,開放的社會風氣本身就沒有太多限制。

    李世民佔有弟弟的女人,在當時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總而言之,在當事人楊氏的心裡,這或許算不得什麼大事。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3 # 史不知味

    這是楊氏的命,也是楊氏的運。

    楊氏原本只是齊王李元吉的王妃,可她一旦跟了李世民的話,那就不只是一個王妃了,而是一個皇妃。

    不過,一夜之間從李世民的弟媳變成李世民的妃子,楊氏再怎麼樣,心裡一開始多多少少也會有過糾結,多多少少也會委屈,乃至於感到屈辱,這是當時的文化所致,不可能說一被李世民納入後宮,她就會欣然接受。

    自己的丈夫被人殺了,自己卻還得委身於殺夫仇人,對於當時的女人來說,絕對是恥辱之事。

    除非楊氏早就想著拋開李元吉去投靠李世民,或者一直傾心於李世民,又或者她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女人。

    可是,楊氏顯然並不是這樣的女人。

    李元吉一直視李世民為威脅,但是自己又不是李世民的對手,所以一直慫恿李建成出手對付李世民,想借李建成的手鏟除李世民。

    別看李元吉是老三,但他野心可不小,曾經有人對他說“元吉”二字組合起來是個“唐”字,所以李唐皇位當由他來坐,他為此高興得不得了,這才一直想著讓李建成和李世民來個鷸蚌相爭,他自己來個坐收漁翁之利。

    李世民在武德七年陪同李淵去李元吉府上的時候,李元吉便勸李建成趁機下手,李建成沒答應,他還氣呼呼地說:我這是為你著想,對我又沒什麼好處!

    倘若楊氏早有投靠李世民之心的話,她作為李元吉的枕邊人,再怎麼樣也會感受得到李元吉的敵意,然後去提醒提醒李世民吧?

    然而,並沒有。

    更何況,李世民當時在長安實際上是處於劣勢的,沒人會想到李世民敢發動政變,並且還能成功,楊氏更不可能想得到。

    李建成作為皇太子,李元吉和李建成的關係又那麼好,一旦李建成當了皇帝,李元吉的地位總比李世民高吧?所以楊氏根本不可能在李世民沒有發動“玄武門之變”前去背叛李元吉而投靠李世民。

    如果說楊氏沒有早在李元吉出事之前便已經搭上了李世民這條船的話,那麼她是否是一個破有野心的女人呢?

    李世民收了楊氏之後,還是很寵她的,以至於一度想要將她“扶正”,立為皇后,當時長孫皇后已經去世了。

    不過,李世民剛打算付諸行動的時候,他的“魔鏡”魏徵跳出來了說了句:“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

    皇帝,你可別因為那點小小的私慾而害了自己呀!

    李世民一聽,頓時覺得魏魔鏡說得很有道理,自己已經弄出了“玄武門之變”,留下了一個千古汙點,如果還想當個千古一帝的話,那確實不能因為一個女人壞了事,所以放棄了立楊氏為後的想法。

    倘若楊氏是個有野心的女人的話,先不說她會不會放棄當皇后的想法,恐怕第一個就會想辦法拿魏徵開刀。

    唐朝歷史上有野心的女人可不少,武則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和韋后這幾個女人,誰不是野心勃勃而心狠手辣之輩?

    可楊氏卻沒有留下惡名,可見她絕不是什麼野心勃勃的女人。

    楊氏被李世民收了之後,心理上應當說並不好受,但是又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她根本反抗不了這種命運。

    李世民殺了李元吉之後,還殺了李元吉的兒子,而當時楊氏也已經為元吉生了孩子,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身首異處,她心裡能好受嗎?

    但是李世民政變成功了,他成了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的人,她還有能力去反抗他嗎?顯然沒有。

    她也只能將對李世民的那份怨恨埋藏在心裡,然後默默地接受了這個事實,這是她的命。

    我之所以還說這是她的運,便是之前說過的李世民曾經試圖立她為後的事,倘若當時她鼓起勇氣來爭一爭的話,未必沒有成功的可能。

    只要爭到了,那麼她的命運也就成功逆轉了。

    李世民是皇帝,坐擁江山,他想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可為什麼偏偏要頂著罵名將楊氏收入帳中?

    那是因為楊氏的出身並不簡單,她出身於前隋宗室,隋朝雖然已經滅亡了,可是楊家到底是關隴集團的人,底蘊還在,李世民留下楊氏,未嘗不是想著拉攏和收買楊家。

    李恪的生母楊妃更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可見李唐雖然取代了楊隋,可楊家並沒有因此徹底垮掉。

    倘若楊氏能夠在李世民有心立她為後的時候爭一爭,她背後的楊家多多少少也會站出來出一份力。

    更何況,她當時已經為李世民生下一子,也就是曹王李明,所以她能夠當上皇后的機率確實不低。

    只可惜她並不是什麼有野心的人,所以魏徵勸阻了之後,她也沒什麼表示,這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 4 # 天眼外

    李世民強納弟媳楊氏為妃,是政治+感情+鮮卑風俗等多重因素的產物。

    政治軍事層面,男人之間政治鬥爭你死我活血腥殘酷,政治面前沒有親情。

    另外,男人透過征服天下征服女人,女人透過征服男人征服天下,那個時代女人就是男人的重要戰利品之一,根本無法活出自我,順從接受之外唯有自殺,元朝蒙古鐵騎征討歐亞大陸更是如此,搶的就是權力、財富和女人等。

    還有,由於大唐的高度開放程度,唐皇族也有鮮卑血統,自然受其婚俗影響。

  • 5 # 人皆可為舜禹

    李世民跟隨自己的父親一路征戰沙場,辛辛苦苦的打下了唐朝的江山,但是李世民並不是唐朝的太子,所以這個皇位是不會傳承到他的手裡,這李世民的心中自然會不滿,所以他才下意識的發動了玄武門之變,爭奪了皇位。在爭奪皇位的期間,他就殺了自己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李世民霸佔楊氏

    李世民在歷史上一直有一個汙點就是李世民曾經在殺了自己的弟弟李元吉之後竟然禽獸的霸佔了自己的弟妹也就是楊氏,至於李世民為何霸佔弘農楊氏有兩種說法:第一就是李世民貪圖楊氏的美貌,第二就是礙於楊氏的背景,楊氏出身於弘農楊氏,當時唐朝的最大的門閥家族之一,李世民也是頗為忌憚的,所以霸佔楊氏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

    根據歷史的記載,楊氏和李元吉是相當的恩愛,還有了很多個孩子,可是為何楊氏還依然要跟著李世民呢?

    首先李世民當時已經是成為了皇帝,在古代,皇帝說的話就是聖旨,所有人都要去聽,否則便是死路一條。如果楊氏忤逆李世民那麼留給她的絕對不會有好果子,有時候一個人活著並不是完全的為了自己,楊氏就是這樣,她屈居的跟著李世民更多的原因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一旦自己要是忤逆李世民可能更會牽扯到自己的孩子。這也是楊氏一直忍受的最重要的原因。

    楊氏本來就是出身於大家族之中,後來又嫁給齊王李元吉成為了齊王妃,身處皇家之中,看慣了皇室之中的廝殺和謀權奪位,楊氏的心中早已是波瀾不驚,要說難過自然是有的,自己的丈夫和兒子都被殺,楊氏整天也是以淚洗面,但是楊氏的經歷容不得她訴苦,而她只有接受這一條路可以走。

  • 6 # 中國歷史研究所

    626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還有四弟齊王李元吉。而李建成的五個兒子,還有李元吉的五個兒子也盡數被李世民誅殺。

    李建成的六個兒子,長子早夭,次子安陸王李承道,626年被誅。三子河東王李承德,626年被誅。四子武安王李承訓,626年被誅。五子汝南王李承明,626年被誅。六子鉅鹿王李承義,626年被誅。都是在玄武門之變之後被李世民殺了的,斬草除根。李元吉的五個兒子長子,梁郡王李承業,626年被誅。次子,漁陽王李承鸞,626年被誅。三子,普安王李承獎,626年被誅。四子,江夏王李承裕,626年被誅。五子,義陽王李承度,626年被誅。也都是玄武門之變之後被殺了。

    李建成的妻子鄭觀音,在玄武門之變之後,終日悼念亡夫、撫育幼孤,孀居五十年,一直到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才去世。

    但是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取得到了李世民的寵愛,楊氏是隋朝觀王楊雄侄孫女,但是在歷史上對於此人的記載是比較少的。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到底是不是她生的也是沒有定論的。歷史上只是記載了楊氏在跟了李世民之後為李世民生了一個兒子,叫李明。至於李元吉的五個兒子是否是她生的歷史上並沒有記載。

    如果李元吉的五個兒子裡面有楊氏生的話,那麼看到自己的兒子被殺,還能跟著李世民,並且為他又生了一個兒子,那麼楊氏的心確實很大。或許只能說從小生在帝王家,作為前朝的皇室,也看到了自己的國家被滅,見慣了帝王之家無親情的局面,所以心也就麻木了。

    楊氏雖然跟了李世民,但是其實一直沒有得到名分,楊氏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以李元吉的王妃稱的。李元吉後來被追為巢王,楊氏也就被稱為巢王妃。

  • 7 # 袁衛宇

    玄武門之變是男人之間的權力遊戲,當李世民射殺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之後,勝負已定,李世民是這場遊戲的勝利者,楊氏作為一弱女子又能做些什麼呢?她無力改變結局,只能默默承受。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的愛將尉遲敬德殺掉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後,按照李世民的指示,來到皇宮軟禁唐高祖,聲稱“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謀反,已被秦王李世民誅殺”,唐高祖無可奈何,只得認可李世民的行為,秦王李世民為太子,隨後命李世民監國,以太子監國的身份處理國事。唐高祖自己則神隱了。

    癸亥,立世民為皇太子。又詔:“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新唐書》

    玄武門之變後,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殺,李世民還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兒子,也就是李世民的的10個親侄子。而這些侄子中最年幼的不過才數月。不過李世民留下了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的女兒們和妃嬪們。

    玄武門之變後,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殺,李世民還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兒子,也就是李世民的的10個親侄子。而這些侄子中最年幼的不過才數月。不過李世民留下了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的女兒們和妃嬪們。

    李世民還把李元吉的妃子楊氏納入後宮,封為妃子。這在今天看來是有些大逆不道的。畢竟楊氏是自己的弟媳,李世民這麼做有亂倫的嫌疑。然而李唐王朝畢竟有鮮卑人的血統,再聯想到唐玄宗連自己的兒媳也不放過,也就見怪不怪了。

    楊氏入宮以後,是否真心實意地願意侍奉李世民,不得而知。李世民殺了楊氏的丈夫和兒子,李世民不怕楊氏趁侍寢時,報復他麼?似乎李世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而且這個事情也並沒有發生。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不管楊氏是否情願,她都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性的命運,基本上被男人操控。甚至可以說,在古代,女性需要依附男人,才能有所依託。李元吉在世時,楊氏的依託是李元吉;李元吉死後,楊氏的依託是李世民。

    既然李世民就是楊氏新的依託,那麼不管楊氏願不願意,情不情願,她都會緊緊依靠這個依託,至少能保證性命,而且衣食無憂。如果失去了李世民這個依託,楊氏的命運,恐怕會糟糕透頂。

  • 8 # 大史官

    俗話說的好:這都是命啊!楊氏的命運就該如此,誰都改變不了!

    在古代封建社會,由於女人的地位很低,所以,女人都是靠男人才可以生存下來,也就是古代所講的“三從”,即是“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可見,在古代女人一生都要跟隨男人生活的。更何況,古代的女人既沒有財產也沒有繼承財產的權力,就算是父母雙亡沒有兒子也沒有資格繼承,而是由侄子來繼承。足見,女人的地位又多麼的底下啦!

    在玄武門之變以前,無論是李世民的王妃長孫無垢;還是李建成的太子妃鄭氏;亦或是李元吉的妃子楊氏。她們都一樣沒有什麼權力,她們所謂的權力全都來自於他們的丈夫,或是她們的孃家的權勢。丈夫有錢有權,她們跟著沾光;丈夫落魄了,她們跟著一起受罪。無論在哪個朝代,這種情況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

    在玄武門之變以後,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且被貶為庶人,其子孫不是被殺就是被流放,家中的女眷基本上都會留在宮中做了奴役,既沒有權力,也沒有地位,更不可能有什麼錢財,能夠活著就很不錯了。從啥事都有人伺候的王妃一下子掉到了伺候別人的奴婢,這落差的確有點大,猶如天上和地下。而楊氏能夠被李世民看上,由李世民的弟媳轉眼間變成了李世民的愛妃,是她的造化,她自然是欣然接受的。

    在當時的社會大背景下,就算是她不同意又能怎麼樣,雖然心裡會有些委屈,彆扭!自己以前的丈夫被如今的丈夫所殺,難道還要手刃現任丈夫不成,而且當時的文化氛圍也不支援她這麼做,所以只能是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她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後來她還不是為李世民生下了皇子李明,可見她無法拒絕李世民,就像無法拒絕又王妃變成皇妃!當然,李世民為什麼娶楊氏不娶鄭氏呢?我覺得主要還是為了拉攏她背後的孃家的家族勢力吧!

  • 9 # 筆墨相遇

    歷史上從來不是沒有緣由的,根據當時情況分析你便可得知一二。

    單從楊氏的身份來分析她是否能接受?這就很難得出結果了。

    1、政治需要

    由於政治的需要:齊王妃楊氏是隋朝宗室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這背後就是關隴集團。無論是前面的隋朝建立,還是後來的唐朝初建,其實也依靠關隴貴族集團的支援。

    不然,年紀輕輕的楊氏怎麼會嫁給齊王李元吉為王妃?其實都是出於政治需要。

    而李世民將齊王妃楊氏納入後宮,實際上也是在安撫關隴集團楊氏一族。唐朝初建,李世民又剛經歷玄武門之變,根基尚且不穩,利用對齊王妃楊氏的厚待,來安撫背後的關隴集團楊氏一族,這才是李世民想要的。

    同時,你說楊氏一族的人,難道不想趕緊跟李世民拉攏關係嗎?因此從政治因素考慮,這件事情是利於雙方的,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2、自古英雄愛美人

    楊氏出身名門,史載“楊氏玉貌雪膚,眉目如畫”。

    《控鶴監秘記》:其從子昌宗,年近弱冠,玉貌雪膚,眉目如畫,其風采絕類巢刺王妃。

    所以她長得很漂亮。自古英雄愛美人,所以李世民也難過美人關,當然這也算是玄武門之變中勝利的“戰利品”,而且他對齊王妃也確實是真愛。

    《新唐書》裡就曾有記載:“太宗殺其弟齊王元吉,納其妃楊氏,有寵,生曹王明。長孫皇后崩,帝欲立楊氏為後,納魏徵諫,乃至。”

    大致意思就是說,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將李元吉的妻子納入後宮,並且很寵愛,後來還生下一個兒子,名為李明。長孫皇后駕崩後,李世民還曾想立這個齊王妃楊氏為皇后,但遭到了諫臣魏徵的阻攔,此事才最終不了了之。

    所以,從這點來看, 楊氏在當時心理上也不存在很大的心理鉅變。以前的女子更多是憑藉丈夫才得以生存,因此失去丈夫後,他能得到世界上最有權力的男人喜歡,想必在生存和心理上,她還是會以生存為主。

    其實,在回答這道題的時候,總覺得題主問的怪怪的。雖然說世間的人無非都是七情六慾,情感能共通。但是,畢竟處在歷史權力中心時,情感這類東西,便不會成為主導因素了。因此你不如果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待,固然會彆扭和難以理解。就好像,閒著無聊八卦他人的私事一樣... ...

  • 10 # 歷史的脈動

    以我們今天的想法,楊氏應該痛苦萬分,但放在古代,卻不一定會有這種心情。

    古代女性地位低,常被看成男人的私有財產

    自人類進入父系氏族公社時代後,女性的地位就漸漸降低。至奴隸社會,再進入封建社會後,女性更是成為了男人的附庸,常被當作私有財產。每一次戰爭,每一場政治鬥爭下來,敵方的男性常被殺光,女人常被勝利者留下霸佔。

    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中,女性是根本無力去改變現狀的。怎麼辦?只有逆來順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話,說出了女人的無奈。

    既然如此,對女人來說,丈夫也不是唯一的(宋程朱理學興起後,對女人的壓迫更加沒有人性,這又另當別論了),跟著張三是過活,跟著李四也是生活,說不定跟著李四生活的更好。

    提到的楊氏就面對這種情況:李世民成功了,下一步肯定會登基坐殿,成為皇妃肯定比當李元吉的王妃強百倍!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選擇題。

    美女愛英雄,女人心中都有英雄情節

    自然界當中,最強悍的雄性才能博得雌性好感,人其實也一樣。

    女人選擇男人,肯定是喜歡選擇出類拔萃的(沒有機會的話,就另當別論):這個男人不一定非要膀大腰圓,但一定要是人傑!

    李元吉在唐書中被描寫的不咋地,實際上這個人應該是比較有能力的!可是能力歸能力,成者王侯,敗者為寇!鬥爭的結果,李世民贏了,那他就更勝一籌,是更強大的英雄,楊氏肯定更加崇拜於他。

    一夫多妻制,女人對丈夫沒有深厚感情

    我們當今社會,一夫一妻制,夫妻之間相互依靠,執手到老(感情不和的除外),可是在古代,只要男人具有雄厚經濟實力,他便可以隨心所欲地納妾。

    男女之間的感情,從本質上講是排他的,自私的。當自己的男人被另外數個女人共同佔有,當自己需要陪伴時,自己的男人卻擁著別的女人陷入溫柔鄉,任何一個女人心中都會洶湧著嫉妒、哀傷、怨恨!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社會中,女人們雖然無奈地接受這種現象,這份現實,但並不代表她們能心如止水!一首首哀怨的詩詞就表達了這種情緒。

    對於楊氏來講,自己不過是李元吉眾多王妃中的一個,沒必要對李元吉死心蹋地,情深意切!

    因此,不要以為李元吉死了,楊氏會痛斷肝腸,如果這樣想,那我們就太不瞭解古代社會了。

  • 11 # 雲中史記

    楊氏畢竟也是關隴貴族之後,出生高貴,見慣了大場面,也見多了這種權貴階層之間的你爭我奪,更何況是沒有什麼人情味的帝王家呢?如果說楊氏是被迫接受現實,不如說是順勢而為,那個年代裡,女人政治經濟地位低下,尤其在皇家生活,錦衣玉食之餘,保命是最要緊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將李建成5個兒子和李元吉5個兒子,共10個侄兒全部誅殺。他即位後的第二年,李世民才把李建成和李元吉以親王禮節改葬,追封李建成為息王、李元吉為海陵郡王。到了貞觀16年,李世民又追封李建成為皇太子,李元吉為巢王。並把自己和李元吉老婆楊氏生的兒子曹王李明歸入李元吉後人,繼承李元吉的爵位,算是對兄弟有個交代了吧。

    至於楊氏,李世民殺了她的丈夫和孩子,面對李世民的召喚,也無能為力,她身後有一個女兒以及一個楊氏家族,面對皇帝的命令誰敢不從,楊家很多人都在唐朝做官,她如果得罪了李世民,那整個家族也要遭殃,年幼的女兒也沒有活路了。

    雖然李世民霸佔楊氏有點無恥,但除了長孫皇后外,楊氏也算是李世民用情比較深的女人了,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一度想立楊氏為後,不過因為長孫無忌和魏徵等大臣反對也就作罷了,長孫家族怕長孫皇后生的兒子儲君之位不保,而李世民也需要長孫家族的支援。

    論祖譜的話,隋唐皇帝都是鮮卑族後人,李世民有四分之三的鮮卑血統,包括楊氏也是鮮卑人。胡人相對中原地區的漢人開放的多,包括匈奴在內,父親死了,兒子可以繼承父親的所有小老婆,男人死了,他的兄弟可以娶他遺留下來的妻子,也許漢人會覺得匪夷所思,但是胡人生活環境惡劣,這種傳統也是最大限度保證相對弱勢的女人能有一個可靠的生存保障,保障族群的穩定。

    從民族傳統上來說,楊氏跟了李世民,一方面迫不得已,另一方面也不會有太大的思想負擔。

  • 12 # 知未是也

    現在一些電視劇和一些書籍,讓人看了嚴重失實,不顧一切的胡編亂造,完全為了吸引觀眾,不是神化,就是穿越,不是抹黑,就是栽髒,不是無中生有,就是添油加醋,有的甚至搞一些荒唐鏡頭和桃色畫面,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正史上關於李世民霸佔弟妻楊氏的記載不可能出現,只有野史上才有這樣的花邊軼事。李世民如果是一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可能在歷史上開創出一個貞觀之治,有人說楊氏乃隋朝某王之孫女,李世民納楊氏為妾,目的為了爭取世族勢力對他的支援,我以為真是奇談怪論!李世民在隋末唐初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除了在年齡上輸給了其兄李建成,其他方面連他老子唐高祖李淵也只能望其項背,他手下人才濟濟,戰將如雲,握有絕對的兵權,況且玄武門殺了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勢力之大連皇帝李淵也無可奈何,他有必要借女人之力來維護自己的皇位嗎?

    至於楊氏色壓群芳,李世民乃好色之徒更是難圓其說,楊再漂亮,也已是多個孩子的女人,況且還是自己的弟媳,一向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李世民豈能做出大逆不道、有違人倫的事情?難道他不怕天理不容和人言可畏嗎?

    如果說李世民殺兄滅弟是為了天下大義,那麼他強納弟媳楊氏又是為了什麼?僅僅是為了滿足他的情慾,要知道李世民貴為天子,什麼樣的女人找不上,而要硬納楊氏為妾?難道他都不怕走上隋煬帝楊廣的老路嗎?

    既然李世民比誰都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治國之道,那他就應該明白搶納弟媳楊氏為妻的後果。對於一個在歷史上處處以楊廣為反面典型、善於招賢納諫的李世民來說,他之所以能夠建立貞觀之治,恐怕這與其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作則,模範帶頭遵法守紀是分不開的。

    李世民作為一個弟弟和兄長,他為了皇權,不惜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哥哥和兄弟,包括他的幾個侄兒,這當然是他人生一大汙點,但對整個國家和民族來講,我們更應該看到李世民在歷史上對中國歷史所做的努力和貢獻,不應把眼光聚焦在他所犯的錯誤和問題上,更不應該任意詆譭和抹黑他。謝謝!

  • 13 # 歷史哨聲

    題主忽視了南北朝時期,北朝三國,無論是北魏、北周、北齊,在貴族主流精神上都是以鮮卑文化為主導,雖然整體上它們看起來就是漢人政權。繼承北周的隋唐,自然也也沒有失去鮮卑文化的特點。

    過漢人的生活,守護遊牧精神文明,這應當是我們在看南北朝和隋唐時期不能忽視的一點因素。

    無力是匈奴、柔然,還是突厥,父死妻母、兄死妻嫂的原則一直是北方遊牧民族的特色。西漢和親的嫁給烏孫的細君公主在丈夫死後嫁給了孫子,解憂公主和王昭君都在丈夫死後嫁給了兒子。

    在北魏、北周、北齊的北朝中,這個原則依然被使用:高歡兒子高澄,在高澄死後去高歡的柔然妻子;高澄死後,高洋同樣想娶高澄老婆,但被其母阻止了。

    總的來說,妻母、妻嫂的風氣,在北朝中隨著時間而因為漢人思想的感化出現遞減趨勢,但並非完全消滅。

    隋煬帝所謂的妻母、妻嫂,和李世民娶弟媳楊氏,本質上都是對草原婚姻法的尊重,雖然在漢人的禮法看來就是亂倫。在草原婚姻法來看,妻母、妻嫂才是讓母、嫂在殘酷的草原資源爭奪中生存下來的方式。沒有強大的家族、強大的男人的保護,孤弱的女人是無法獨立在草原生存的。因此,妻母、妻嫂是對母、嫂的尊重,保障其生活質量不下降,讓自己的弟弟、侄子更好的生存下去。當然所謂的妻母,並非生母,而是在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在輩分上是父親妻子的女人。

    題主的是從漢人禮法來看看待這個問題,或者是從從一而終的忠貞角度來看的。北宋以前的中國,忠貞這個詞只用在君臣之間,被要求的物件是臣子,而非女人。北宋之後,忠貞才成為對女人的要求。

    最後,結論,李世民娶弟媳為妻,從漢人觀念來看,是都從一而終的忠貞要求的背叛,是女性的屈辱;但在草原婚姻法看來,娶弟媳為妻,是這個女人的榮耀,是這個男人的負責任行為。

  • 14 # 諶人

    楊氏能有什麼想法,只能逆來順受,甚至是表面情不願,但內心甘願。

    按漢人的倫理道德觀,李唐皇室極其骯髒,(有“髒唐”之說)。焦點反映在,唐太宗李世民霸佔了弟媳——李元吉的老婆楊珪媚;唐高宗李治娶了後媽——李世民的老婆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奪取了兒媳——李帽的老婆楊玉環。

    其實,這在當時不算醜聞,李唐皇族有胡人血統,他們的祖先鮮卑人在草原上爭雄時,獲勝者就習慣於接管並佔有父親或兄弟的老婆。

    李世民殺了弟弟李元吉,並殺了他所有的兒子,非常血腥,但這是竊權者為杜絕後患的慣用手法,失敗者被攤上了,這並非駭人聽聞。而殺死男丁,收留優待女眷,也是通行做法。

    李世民娶了弟弟李元吉的王妃楊珪媚,符合鮮卑人風俗習慣,況且是真心真意過日子,難稱為野蠻獵色霸佔。

    楊珪媚原本是長安舊隋世家的著名美人,有很高的品味追求,在上流社會的隨波逐流中,被醜陋邪惡的李元吉獵取,難說是一廂情願。而李世民身材魁梧,一表人才,對女性且穩重寬厚,善解人意。楊珪媚依附這座更堅實的靠山,投入他的懷抱,雖難為情,但會心甘願。

    李世民後來給了楊珪媚極大的尊敬和榮譽,她會珍惜並心滿意足

    楊珪媚給李世民生了兒子李明,被李世民封為曹王,李世民還追封了弟弟李元吉為巢王,並將李明過繼與李元吉名下,還允許將楊氏稱為巢王妃,這相當人性化,既給了李元吉一個交代,也給了楊珪媚極大心理安慰。

    長孫皇后因病早逝後,李世民欲立楊珪媚為皇后,雖因長孫無忌和魏徵的反對未果,但可以看出,李世民與楊妃情投意合,楊珪媚早已走出了愧對前夫的心理陰影,沒有想象中的屈辱和愧疚,更不可能想不開而終日以淚洗面。

  • 15 # 一點點歷史

    在《新唐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從這段記載中確實可以看出,李自成確實霸佔了楊氏,但是在歷史記載的李世民後宮中並沒有此人,可見楊氏並未被正是冊封,說明李世民對於此事還是有所顧及的。

    按照現在人的眼光來看,丈夫孩子都被殺,還能隱忍,併為“兇手”生下孩子,簡直是奇恥大辱,不可思議。可是在唐朝,這種事好像並不是特別誇張。

    前有李世民霸佔弟媳,後有李治娶後媽,再往後還有李隆基霸佔兒媳婦。

    所以我們不能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古人,在古代女人很難掌握自己的命運,很多時候只能隨波逐流。

    據記載楊氏“玉貌雪膚,眉目如畫”姿色過人,關於楊氏的出生日期,歷史沒有記載,只知道她是武德初年(618年左右)嫁給李元吉為妃,根據推測,李元吉被殺時,楊氏也才20歲出頭。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個年齡正是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齡,卻突遭變故家破人亡,丈夫被殺,所有兒子都被誅殺,她可能已經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但是李世民不會殺她,因為她背後楊氏家族在朝中也頗有影響力,李世民想要當皇帝,必須處理好和家族勢力的關係。

    對於楊氏來說,她也不能死,因為她還有女兒,所以只能選擇屈服於強權之下。

    李世民登基後追封李元吉為海陵郡王,貞觀十六年又追封為巢王,並將他和楊氏生的兒子十四子曹王李明,過繼給李元吉為後,也算給李元吉一個交代。

  • 16 # 觀上靈雲

    都看完了,我也說一下吧。

    大家回答的時候基本是沿用了儒家的道德觀,然而大家錯了,儒家的烈女觀在這裡行不通。

    為什麼呢?唐朝,特別是唐朝初期對儒家並不感冒,倒是有很多的突厥的規矩,這與李世民等有突厥血統有關,在突厥,兄弟死了,其妻子小妾歸沒死的兄弟甚至父親爺爺所有,同樣父親死了他的女人也會會歸兒子們所有(不含親生),這就是他們的規矩,李世民把兄弟的妻子小妾留到房中很正常,那時的女人也接受這樣的事,倒是連兄弟都不肯接收是一件十分丟臉的事。

  • 17 # 劇透歷史

    你的擔心多餘了,在楊氏心中或許會對玄武門之變丈夫齊王的橫死有些感到動盪,至於對於李世民霸佔作為弟媳的自己,也許壓根個不會覺得有人倫上的妨礙。

    隋唐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性開放”時期,兒子娶後母、哥哥納弟媳、父親迎兒媳、與丈夫離婚另嫁之類的婚姻關係多得數不勝數,在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邏輯看來稀鬆平常,合得來就在一起、合不來就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齊王李元吉在政治鬥爭中敗亡身死,死者以已,活著的人生活還得繼續,既然李世民有意“憐香惜玉”,楊妃自然也是“美女愛英雄”。楊妃後來與唐太宗生有一子李明,而且根據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一度討論立楊妃為皇后的舉動來看,楊妃和李世民的感情生活也是頗為融洽合拍,不然也不會想立楊妃為後。楊妃和李世民的結合有其一定的歷史傳統背景。自從西晉五胡亂華開始到長達300年的南北朝以來,北方中原地區漢人、胡人雜處,風俗習慣潛移默化互相影響融合,胡人子娶後母、弟弟娶嫂之類婚姻習慣也在漢人中開始流傳。結束亂世的李唐家族,自身血液裡就融合了鮮卑族的胡人血統,思想觀念上也不計較漢人的綱常倫理,考慮婚姻的出發點只在乎有沒有感覺。因此,李世民與楊妃的結合在當時也就是一件普普通通順理成章的婚事,楊妃心裡也不會有太多的波動,畢竟只是第二段婚姻的開始。

  • 18 # 世界歷史唯物觀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之後,為什麼要娶楊氏,其實不是什麼美色,主要是看重楊氏一族乃是關中世家大族。如果李世民不去爭取他們的支援,那麼自己玄武門之變之後,難以穩定局面。不僅僅是楊氏,包括許多支援太子的世家大族,都一一的被李世民給拉攏安撫了。而李世民娶楊氏,只是繼承了楊家的政治資本罷了。

    而對於楊氏來說,自己家族的利益才是關鍵,所以她才會願意嫁給李世民,因為這樣才可以保證楊家的經久不衰。這一場婚姻明顯就是各取所需,雖然不容世俗所接受,但是帝王家這種事情是非常多的。並且當時的李唐是由鮮卑血統的,所以對於此事並不覺得過分,甚至當時的天下人都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當時的主流文化其實是偏向鮮卑的,漢化還不夠徹底,對於人倫關係,其實到了宋朝之後才特別講究。這種關係首先要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經濟水平也要比較高。秦漢時期就存在大量的女子二婚的,這看似不合理,其實在當時卻促進了社會的公平。而當時也不覺得有什麼過分,這就說明唐朝接受了鮮卑血統,加上社會經濟水平不高,所以這種事情自然而然。

    楊氏在成為李世民妃子之後,大臣們也沒有說什麼閒話,尤其是楊氏一族,更是覺得理所當然。畢竟楊氏是世家大族,需要李世民的支援,李世民也看中了楊氏一族的影響力。與其說楊氏是被逼迫,不如說楊氏是順應自然·,畢竟自己的丈夫在爭鬥中已經失敗,楊氏怎麼能不識時務。所以這種事情狠正常,何況還是發生在最是無情的帝王家。

  • 19 # 混賬不混賬

    個人以前看過,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當時他那個弟媳應該也是世家,娶她也是拉攏更多勢力來支援自己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蝦塘有氮氨亞硝酸鹽可以用無機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