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修行就是一場
-
2 # 做個雅痞紳士
生產完之後身體特別虛,需要大補。必須得吃一些很有營養的東西。不喜歡吃雞蛋,你可以選擇多吃點鴿子蛋啊。多燉點鴿子湯喝!但是你也得注意!吃多了會長胖的!以中國的習俗來講坐月子是不能亂動的。但是從身體健康角度來講,吃好喝好後,可以輕微的運動一下。
-
3 # 付虹醫生
“坐月子”是我國特有的習俗。在醫學角度而言,更專業的詞彙是“產褥期”。從孕媽媽胎盤娩出至產後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至正常未孕狀態所需的一段時間,稱為“產褥期”(puerperium),通常時間為6周,而不是“1個月”。
產褥期母體的變化中,子宮復舊主要表現為宮體肌纖維縮復、子宮內膜再生及宮頸復原等。乳腺在產後開始泌乳,寶寶吸吮和不斷排空乳房是維持乳汁分泌的重要條件。
坐月子也就是產褥期保健的目的就是防止孕媽媽產後出血、感染等併發症的產生,促進產後機體生理功能的恢復。
民以食為天,在產褥期,合理飲食也是孕媽媽的保健重點之一。
從分娩開始的這段生理期,母親的生理變化最大,不僅生孩子的過程中消耗了很多能量,子宮內也有創面,又有血性惡露的排出,外陰也可能有傷口,還包括面板排洩功能及乳汁分泌旺盛,母親都需要充足的營養以補充妊娠和分娩時的消耗,恢復健康和體力,同時還要分泌乳汁哺育嬰兒。
坐月子的營養需要:
總的原則就是鼓勵產褥期母親食物多樣化,保證牛奶的攝入量,增加肉蛋類食品的攝入量,還要注意適量的豆類及豆製品、穀類、新鮮蔬菜和水果,已達到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的目的。按照我國推薦的乳母膳食供給量,蛋白質可略多於90g,脂肪60~80g,多用湯類,保證蔬菜水果等膳食纖維多的食物防止便秘,餐次建議每日4~5次,對於食慾差的產婦可適當增加餐飲,但一定要保證水分的攝入。
每日穀類450g,肉蛋類250g,奶類500g,蔬菜水果500g,紅糖25g植物油25g,基本上就可以滿足坐月子(產褥期)的能量及營養素需要。
我國的風俗中,產後即給與產婦食用大量的雞蛋、紅糖、小米粥、木耳、雞湯、魚湯和肉湯、芝麻等食品,剛好符合哺乳期的營養原則。
如果不愛吃雞蛋,只能透過補充肉類等食品彌補,保證蛋白質的充足。
參考文獻:《營養與疾病預防》2017年1月,主編:王隴德 馬冠生。
-
4 # 媽咪寶貝傳媒
三低即低糖、低脂肪、低鈉飲食
低糖飲食是減少產後不合理熱量攝入的必要措施,經常吃甜食或精製糖容易熱量攝入超標,多餘的熱量變成脂肪堆積在體內,導致體重增加。低脂肪飲食是產後減脂的重中之重,產後新媽咪的身體中有很多脂肪的積累,可以滿足哺乳期內激素水平正常、撫育寶貝的需要,應在日常飲食中把脂肪過多的飯菜刪除,以清淡飲食為主。低鈉飲食是減輕產後浮腫和避免產後高血壓的有效措施,也是為寶貝長大後減少高血壓等疾病要做的必要功課。
三高即高蛋白、高膳食纖維、高鉀飲食
高蛋白飲食指在每天合理比例的肉類食物中增加一些優質蛋白類食物的比例,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魚、蝦、瘦肉、禽肉、蛋、奶、乾貝、豆製品,以滿足新媽咪的康復和乳汁的營養需要。高膳食纖維飲食指多補充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薯類和粗雜糧,幫助腸胃運動和熱量代謝,減少脂肪在體內的蓄積,常見的高膳食纖維食物如金針菇、銀耳、蓮子、蘿蔔、芒果、玉米粉、南瓜、絲瓜、薏米、綠葉蔬菜。高鉀飲食有助於解決產後浮腫、下肢肥胖的問題,結合有針對性的鍛鍊,可增加體內過多的水分和脂肪的代謝。常見高鉀的食物有土豆、香菇、香蕉等。
控制總能量攝入
製造乳汁需要哺乳媽咪增加熱量的攝入,如果攝入的熱量不增加,就等於每天的熱量處於負平衡狀態。一般而言,哺乳媽咪製造乳汁實際上需要在孕前的1800千卡的基礎上增加500千卡,達到2300千卡左右,如果媽咪每天只吃1800千卡,那麼不足的500千卡就會動員身體儲備的體脂肪,把身體儲存的脂肪變成乳汁中的脂肪。
此問題由媽咪寶貝專家顧問團為您解答
-
5 # 十月呵護
生完寶寶後,準媽媽的營養補充很重要,尤其是母乳媽媽,飲食還會影響母乳質量。但是也不一定要大補特補,重點是要營養均衡。雞蛋主要是補充蛋白質,這位媽媽不喜歡吃,可以換其他蛋白質,進行補充。坐月子期間,下面這些食物,準媽媽都可以吃:
低脂乳製品
無論你喜歡酸奶還是牛奶,奶製品都是健康母乳餵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牛奶提供骨強化的維生素D。除了提供蛋白質和B 族維生素之外,乳製品是鈣的最佳來源之一。如果你正在哺乳,你的牛奶中含有鈣,以幫助寶寶的骨骼發育,所以重要的是要吃足夠的鈣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每天至少在飲食中包括至少三杯牛奶。
瘦牛肉
豆
糙米
全穀類碳水化合物如糙米混入飲食中,可以保持能量水平。像糙米這樣的食物可為寶寶提供所需的熱量,為寶提供最優質的母乳。
水
母乳餵養的媽媽尤其處於補水不充足很容易有脫水危險。為了保持能量和母乳產量,準媽媽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除了飲用白開水,也可以透過喝果汁和牛奶滿足一些流體要求。但要注意咖啡或茶等含咖啡因的飲料。咖啡因會進入母乳,可能會導致寶寶變得煩躁,睡不好。
橘子
橘子和其他柑橘類水果是優秀的母乳餵養食品,因為哺乳媽媽需要比孕婦更多的維生素C.
-
6 # 銀花育兒
感謝邀請,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磷、鈣、鐵、維生素等營養素。傳統認為新媽媽一天要吃10個雞蛋,主要是因為以前的生活條件差,雞蛋既方便又營養豐富。其實每天吃2-3個雞蛋就能滿足新媽媽的需要,如果吃的過多,容易造成代謝壓力,也容易造成新媽媽產後肥胖。而對於不喜歡吃雞蛋的新媽媽,如果能接受一天吃1-2個,也可以達到補充營養的需要,不建議太挑食。
月子期間飲食
1.每天要注意做到每天攝入500克奶類,牛奶、酸奶、奶粉都可以。
2.多吃綠葉蔬菜和豆製品(豆腐、豆腐乾、豆漿等)。
3.注意豆類或雜糧的攝入,吃雜糧飯,喝小米粥,喝紅豆湯。常吃的比如紅小豆、芸豆、小米、燕麥、紫米等。
4.月子期間也可以適量吃瘦肉、魚、排骨、豬蹄等,湯水也要喝起來,比如雞湯、魚湯、豬蹄湯,喝湯時,去掉上面的浮油,和肉一起吃。
合理營養是新媽媽健康的物質基礎,平衡膳食則是實現合理營養的根本途徑。做月子期間,應保持種類多樣化,不挑食、偏食,才能滿足新媽媽自身營養的需要和給寶寶哺乳所需。
回覆列表
生產完後,由於體質尚虛,直覺觀念就是要趕快進補,以恢復元氣。其實進補要考慮身體狀況,更要分階段性,以下就分產後三階段做進補的介紹。 *第一階段:第一週是產婦排惡露的黃金時期,同時產前的水腫以及身體多餘的水分,也會在此時排出。因此,第一週暫時不要吃的太補,以免惡露排不乾淨。中醫師建議主食可以豬肝為主,一天約吃300公克。 豬肝性溫味甘苦,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脂肪、鐵、維生素b1、b2、菸鹼酸以及維生素a。其功效能夠補肝明目、補益氣血。 *第二階段:第二週惡露逐漸減少,顏色和第一週相較不那麼鮮紅。另外,產後會伴隨腰痠背痛的症狀,傳統上所謂吃什麼補什麼,因此,建議可食用麻油腰花減輕腰痠背痛的不適。 在炒麻油腰花時可以加入杜仲,提高效用。由於杜仲性溫味甘,是顧筋骨和強腎的藥材。 *第三階段:惡露此時已排盡,該是補氣血的時候,也就是進補的時機。而進補最常使用的食材就是麻油雞。 傳統上
坐月子
煮的麻油雞多半使用母雞,也有人使用烏骨雞。雞肉由於性味溫甘,又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維生素a、b1、b2、c、e、菸鹼酸,能夠補益五臟、養血補脾、強脾胃、補腎、助陽補虛以及活血止痛等功效。即便麻油雞具有多種功效,但是餐餐吃容易吃膩,而蔬菜有些屬於寒性,因此常聽到長輩告誡少吃蔬菜,不然也得要選擇紅鳳菜等具有補血作用的葉菜類。 飲食原則以均衡為首要 營養師張秀如曾指出,產後媽媽坐月子
的飲食原則,其實均衡飲食為首要。特別是要避免油膩、重口味與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她表示,雖然麻油雞固然能補身,攝取過多的油脂是導致坐月子
肥胖的主因。 變通的方式就是在同一餐飲食中,搭配主食、青菜,並多選用蒸、煮、滷等低油的烹調方式,並且改以瘦肉、魚肉來替換雞肉,儘量少吃內臟類,就能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注意事項: 1準備大量的雞和姜,要多吃這兩樣東西,煮食都可加姜 2一週後每天可適當吃少許青菜和水果(要燙熱吃,可吃葡萄、柳橙、草莓、蘋果、香蕉、龍眼) 3要喝溫水或炒米茶,千萬不可喝涼水 4洗澡洗頭要用姜煲水來洗 5身體一定不要碰涼水,洗臉洗手用溫水 6千萬不要吃蔥和豆豉(收奶食物) 7燉雞不要雞皮,要加客家米酒和姜一起煲 8所有煮湯材料要用開水燙一下,魚要下姜煎後再煮湯 9要煲一大鍋豬腳蛋姜醋(黑甜醋),每天宵夜或餓時吃一碗. 1 早:黑木耳豬肝瘦肉(雞肉)粥,姜煎雞蛋一個 中:黑木耳豬肝湯,麻油豬肝,當歸枸杞面線 晚:黑木耳豬肝湯,薑絲炒豬肝,姜蛋炒飯 2 早:黑木耳豬肝瘦肉(雞肉)粥,姜煎雞蛋一個 中:黑木耳豬肝湯,青椒炒豬肝,姜蛋炒飯 晚:黑木耳豬肝湯,薑絲蒸豬肝瘦肉餅,白米飯 3 早:薑絲豬肝粥,姜煎雞蛋一個 中:黑木耳豬肝湯,豬肝牛肉煲仔飯 晚:黑木耳豬肝湯,白汁牛肉,豬肝姜蛋炒飯 4 早:薑絲豬肝腰花粥姜煎雞蛋一個 中:豬肝腰花粥,姜蛋炒粉(面) 晚:金針鱸魚湯(頭尾),薑絲蒸鱸魚(腩肉),炒腰花,配白米飯 5 早:鱸魚片粥(腩肉),麵包一個 中:薑絲豆腐鱸魚湯(頭尾),杜仲腰花,黑糯米油飯 晚:薑絲豆腐鱸魚湯(頭尾),薑絲蒸鱸魚(腩肉),三色豆腐,豬腰姜蛋炒飯 6 早:薑絲腰花粥,姜煎雞蛋一個 中:薑絲木瓜白鯽魚湯,南瓜炒肉絲,豬肝腰花煲仔飯 晚:薑絲木瓜白鯽魚湯,什錦豆腐,炒腰花,白米飯 7 早:姜煎雞蛋一個,豆漿一杯 中:木瓜鱸魚湯(頭尾),炒雞丁,蒸鱸魚腩肉,白米飯 晚:炒雞薑湯(喝湯吃肉),紅酒燉牛肉,什錦豆腐 8 早:甜糯米飯,牛奶一杯 中:花生豬腳章魚湯,炒雞丁,麻油麵線 晚:花生豬腳章魚湯,乾貝蘆筍,薑絲炒牛肉,白米飯 9 早:豆漿一杯,麵包一個 中:炒雞薑湯(喝湯吃肉),南瓜炒肉絲,白米飯 晚:木瓜白鯽魚湯,韭黃鱔魚,炒姜蛋飯 10 早:牛奶一杯,姜煎雞蛋一個 中:燉雞湯(吃肉喝湯),什錦麵 晚:燉雞湯(吃肉喝湯),菜花肉餅,白米飯 11早:姜醋蛋一碗 中:燉雞酒,黃鱔煲仔飯 晚:燉雞酒,炒雞丁,青菜配米飯 白汁牛肉 材料牛肉、馬鈴薯、薑片、色拉油、蔥。 調味料鹽、味精、酒少許。 作法牛肉洗淨切方塊,用滾水先燙煮一分鐘撈起。馬鈴薯去皮,切方塊洗淨。先放蔥姜炒香,再放牛肉翻炒3分鐘後,加水、調味料、馬鈴薯,用小火續煮20-30分鐘後,即可盛食。 功效白汁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非常適合產後食用。 韭黃鱔魚 材料鱔魚、韭黃、薑絲、香菜、色拉油、蔥、麻油、太白粉、蒜末。 調味料糖、味精、酒少許、醬油、胡椒粉。 作法韭黃洗淨切段,鱔魚洗淨備用。熱鍋放入蔥花爆香,倒入鱔魚翻炒,加入糖、味精、酒、醬油、胡椒粉、水、大火翻炒後加入韭黃,約2分鐘,淋上太白粉及麻油,起鍋後將蒜末倒入,主菜兩旁置放一些香菜與薑絲。熱油一茶匙,倒入蒜末中,食前將蒜油與鱔魚拌勻,醮薑絲與香菜味道更好。 功效韭黃鱔魚能補虛、助力、去寒溼、通血脈,可治療產後虛嬴 金針魚湯 材料幹金針、鱸魚、薑汁。 調味料鹽、味精、酒少許、白醋。 作法幹金針打結後泡冷水備用。鱸魚去鱗、內臟後洗淨,切成四段。將鱸魚、金針、姜、酒、味精、鹽、同時放入鍋中,加水,用慢火燉煮半個小時即可。 要點食用之前灑入1大匙白醋,使味道更鮮美。 功效金針魚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母體非常有幫助。 花菜肉餅 材料青花菜、瘦豬絞肉、麵包粉、蛋白少許。 調味料醬油、麻油、胡椒粉。 作法青花菜以滾水川燙後,置冰水沖涼,剁碎。將碎青花菜與瘦豬絞肉攪拌均勻,再加入麵包粉、蛋白、調味料,拌雲,揉成圓餅狀。置入烤箱160度c,20分鐘即可。 功效青花菜為十字花科青菜,含有高量的抗氧化劑 黑糯米油飯 材料五花肉、紅蔥頭、黑糯米、香菇、蝦米。 調味料鹽、醬油。 作法黑糯米洗淨,以水浸泡3-4小時,備用。香菇泡軟,切絲,蝦米泡軟,備用。將黑糯米放入電飯鍋炊煮,煮法與白米相同。用色拉油爆香紅蔥頭,再加入肉、蝦米、香菇、鹽、炒熟後,再將煮熟的米,放入拌炒,並加醬油調味,再略炒3分鐘即可。 功效黑糯米含有豐富的鈣、鐵、蛋白質、維生素 B 群,可治療產後貧血症狀。 什錦麵 材料絞肉、香菇、豆腐、金針菇、蛋白、綠色青菜、紅蘿蔔、麵條、幹海帶。 調味料色拉油、鹽、雞骨頭。 作法雞骨頭加入幹海帶共熬高湯。香菇、金針菇、紅蘿蔔切細絲,綠色青菜切段,豆腐切長條,先以滾水川燙。絞肉加入蛋白柔成小丸子燙熟。麵條置高湯煮熟,然後上面襬材料及調味。 功效口味清淡爽口營養均衡,適合坐月子食用 紅酒燉牛肉 材料牛腿肉、洋蔥、胡蘿蔔、紅酒1杯。 調味料鹽。 作法將胡蘿蔔洋蔥牛腿肉分別切丁熱鍋入油將之放入拌炒。加入紅酒及一杯水,以小火一起燉煮約30分鐘即可。 功效牛肉富含鐵質,補血。紅酒含抗氧化劑,減低氧化壓力。 甜糯米飯 材料圓糯米、桂圓肉、葡萄乾、枸杞。 調味料砂糖、黑麻油、米酒少許。 作法圓糯米洗淨,桂圓肉切小片。將所有材料及米酒一起放入鍋中蒸熟。趁熱取出,拌入砂糖和黑麻油調勻即可。 功效糯米為主食類,加酒可增加香味。桂圓肉、葡萄乾等含鐵質較高的食物,可補充生產時所消耗的鐵質(血液大量流失)。 當歸枸杞面線(素食) 材料當歸、枸杞、面線、油豆包。 作法油豆包切絲備用。鍋中入水,放入油豆包、當歸、枸杞煮至味道出來後再放入面線,續煮約1-2分鐘即可。 功效含有豐富的高蛋白及高熱量,補氣血 花生豬腳章魚湯 材料豬腳、章魚、花生、薑片、蔥。 調味料鹽、八角、酒少許。 作法豬腳切塊洗淨,川燙過,備用。蔥洗淨、切段。將豬腳、章魚、花生、姜、蔥、八角、酒、同時放入鍋中,加水,先以中火煮滾,轉小火續煮1個小時,等熟爛,調味後即可。 功效幫助產後體虛、便秘等症狀的康復,而且能有效的幫助母乳分泌 燉鰻魚 材料鰻魚、當歸、黃芪、紅棗。 調味料米酒。 作法鰻魚洗淨,切段備用。鍋中入水將所有材料及調味料一起放入,移入墊鍋中燉煮約40-50分鐘,待鰻魚熟爛即可。 功效鰻魚蛋白質含量豐富,適合坐月子食用 三色豆腐 材料豆腐、彩色甜椒、蔥、香菇、蝦米、雞胸肉。 調味料鹽、薑片、麻油。 作法香菇及蝦米分別用水泡軟。豆腐、彩色甜椒、香菇分別切塊備用。雞胸肉川燙、待涼後切片。熱鍋入麻油,爆香蝦米、香菇及薑片,之後再入豆腐、彩色甜椒及蔥段,以大火略為拌炒,加入調味料即可。 功效適量油脂、高維生素C,相當營養可口。 南瓜炒肉絲 材料南瓜、豬肉絲、薑片。 調味料鹽、醬油。 作法南瓜洗淨,去皮和子,切成塊狀,備用。肉絲以醬油拌醃十分鐘。以色拉油爆香薑片,然後放入肉絲及鹽,略炒一分鐘,再加入南瓜,略炒2分鐘,加水,蓋上鍋蓋,以小火悶煮十分鐘,待南瓜熟軟即可。 功效南瓜是所有瓜類中,營養價值最高的,具補中氣,消炎止痛,對身體幫助極大 杜仲豬腰 材料豬腰、杜仲粉。 調味料薑片、麻油、米酒。 作法豬腰洗淨,切成小片。熱鍋入麻油及薑片爆香然後入豬腰大火快炒並加入米酒續煮約一分鐘。起鍋前加入杜仲粉拌勻即可。 功效杜仲有補益腰腎,滋潤肝臟,強壯筋骨的功效 乾貝蘆筍 材料生乾貝、蘆筍、蔥。 調味料鹽、麻油 作法蘆筍去除外皮,切成小段。文蛤吐沙、洗淨,以開水燙熟去殼取肉備用。熱鍋入麻油,爆香蔥末,先放入生乾貝、蘆筍,以大火略為拌炒即可。 功效含有豐富的高蛋白及適量的纖維素 甜粥 材料:糯米150克,桂圓肉100克,米酒水2000ml,紅糖200克 做法: 1、將糯米與桂圓肉放入米酒水中,加蓋泡8小時; 2、將已泡過的材料以大火煮開後,改小火加蓋煮1小時。 3、加入紅糖攪拌後食用。 麻油豬肝 材料:新鮮豬肝500克,薑絲10克,胡麻油適量,米酒適量 做法: 1、將豬肝洗淨切成片;帶皮老薑切片; 2、麻油入鍋用大火燒熱後放入薑片,轉小火將薑片爆香; 3、放入豬肝,轉大火炒至豬肝變色; 4、加入米酒煮開即可出鍋。 功效:趁熱食用,有助於汙血排出體外。 薑絲魚湯 材料:白鯽魚1條,老薑數克切絲、米酒水適量 做法: 1、魚洗淨,切塊備用; 2、鍋內放少許胡麻油,燒熱後放入魚塊,煎至發白後放米酒,淹沒魚身即可。放薑絲。 3、快火加熱,至魚湯變濃變白,約十五分鐘出鍋。 特點:味美、營養豐富,利於產後身體恢復和開奶。 麻油麵線 材料:薑絲若干、面線120克(夠吃即可)、雞腿一個、胡麻油5大匙、米酒水 做法: 1、將雞腿洗淨切小塊備用; 2、鍋內放5匙胡麻油,小火煸炒薑片,待薑片幹縮時放下雞塊,翻炒至雞肉變白無血水時,加入米酒水適量水燒開,改小火煮20分鐘。 3、將面線用米酒水另外煮熟後,撈出盛入碗內。 4、將第2步與第3步相拌即可。 什錦豆腐 [功能 補氣生血、健胃益肺、潤膚護膚、養肝健胃,能促進產婦身體康復,對有貧血(含鐵量高)、各種出血症、結核並軟骨並肝炎、腎炎、營養不良、食慾不振、舌炎、癩皮病的產婦及乳母更為適宜。 [原料 豆腐200g,瘦豬肉、火腿、筍尖各25g,蝦子265g,雞肉50g,幹冬菇5g,幹蝦米10g 調味料 豬油5g,蔥花、薑末、料酒25g,醬油15g,肉湯100g,味精1g [做法 1.將冬菇用水發好,和豬肉、雞肉、筍尖、火腿一起均切成片。 2.將豆腐蒸一下,取出後切成方塊。 3.將油放入鍋中上火,待鍋熱,把薑末、蝦子放入鍋中炒一下,之後立即放入蒸好的豆腐和切好的肉片、雞片、火腿片、筍片及蝦米,略煮一會兒,倒入醬油、料酒略炒,加入肉湯待燒開後倒入砂鍋內,放在小火上約煮十餘分鐘,再加入味精,即可上桌。關於坐月子民間有很多說法,比如要捂,不能吹風等等,而到炎炎夏天這樣做,很有肯能會中暑、感冒。婦產科專家提醒:只要注意不受涼,不過度勞累,月子里根本無需“密實”度過,可以適當開窗通風,以免中暑。 坐月子要走出誤區: 誤區一:悶月子 老例看來,凡產婦都是怕風的,所以即使是夏天坐月子,也得把房屋的門窗緊閉,不能留縫隙,而產婦也要長衣長褲,全身武裝。 專家點評:在夏天,沒有必要這樣坐月子。房屋門窗緊閉,空氣不流通,如果天氣悶熱,產婦很容易中暑。 正確做法:適當開窗通風,但應避免穿堂風,畢竟剛生完孩子,抵抗力低,容易感冒。若是開空調,不能直接對著產婦吹,可以開啟產婦隔壁房間的空調,讓冷氣“飄”過來,一樣能享受清涼。產婦汗多時要勤換衣服,穿著以寬鬆、舒適為度。 誤區二:懶月子 許多老人認為,產後大人體質虛弱,需要好好保養,月子裡最好少下床活動,甚至飯菜都得端到床上吃。 專家點評:這樣做弊大於利。產後及早下床活動,不僅有利於下肢血液迴圈、惡露及時排出,還能使腹肌得到鍛鍊。 正確做法:如果是順產,產婦當天就可下地並稍微走動;若是剖腹產,術後一兩天也可下地了,不過要避免猛烈坐起。除加強活動,還應多吃粗纖維綠葉菜。 誤區三:淡月子 很多產婦在產後的頭幾天裡過著“食之無味”的生活,這是因為老例說,飯菜內放鹽會影響下奶,所以只能吃“白食”。 專家點評:不正確。只喝白水、吃白飯,幾天下來人就會全身乏力,這在醫學上叫低鈉綜合徵,產婦分娩後代謝旺盛、乏力多汗,同樣也會發生這種情況。 正確做法:正常飲食即可,沒必要刻意無鹽。 誤區四:蛋月子 經常可以看到,生完孩子後,產婦就“淹沒”在雞蛋堆裡了,老例認為,雞蛋營養豐富,吃得越多越好。 專家點評:吃雞蛋應適可而止。雖說雞蛋營養豐富,但吃得太多,蛋白過剩會增加腎臟負擔,而富餘的部分也都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了,且還會影響其他營養的吸收。 正確做法:每天吃兩個雞蛋為宜,最多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