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下何曾見一人

    【探玄】

    一、菩提本無樹

    1、無樹無法執

    此句偈語,菩提本無樹,亦可破二乘人之法執,甚至也能破三乘人之法執。比如,常人問:如何悟?智者答曰:哪有這個悟,有迷才有悟。禪師答曰: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之時,我再告訴你。

    禪宗公案:有一天香嚴禪師說:“就像有個人在千尺高的懸崖上,嘴叼在一根樹枝上,腳沒地方踩,手也沒地方抓,這時候忽然有人問 : “ 如何是達摩祖師西來之意?” 你要開口答啊,就掉下去摔死啦,你要不答呢,有違背了他的所問,就在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當時有一個叫虎頭招的人出來說:“ 在樹上即不問,沒上樹的時候是什麼?”香嚴禪師聽後,哈哈大笑。古人就此評述到:“ 樹上道易,樹下道難。” 日日都與禪道相符,絕非常人之所能為。

    2、喝斷一切相

    菩提本無樹:對於凡夫之人,更是當頭棒喝,有促其猛醒之功效。 六祖慧能大師,此一句偈,正如醍醐灌頂,令沉迷者豁然開悟於當下。故亦能讓禪行者掃蕩乾淨一切法塵,迥脫廉纖。達成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只有如此,才能走出積劫沉迷,業盡情空,體露真常。

    這一喝就是金剛王寶劍,直截透出萬法皆空無所有真如理體般若實相。

    這一喝就是距地獅子吼,萬法盡舍,一絲不留。

    這一喝就是探竿影草,掃描出如來藏記憶體裡的一切前塵緣影,透頂透底……

    這一喝不作一喝用,喝而無喝,無喝無不喝。喝者無所思,聞者無所聞……

    禪心道義大領玄旨者,當下猛醒,一切現成……

    3、無樹無不樹

    無樹之樹,才是真菩提樹!此乃無形無相,涵蓋乾坤之無影樹是也。

    這棵菩提本無之樹,長什麼樣子?

    今將宇宙人生大道樹,暨菩提樹的本來面目,簡介如下:一者,以世間紅塵為土壤;二者,以戒律為牆;三者,以菩提心為種子;四者,以清淨心為根;五者,以行願報恩心為陽光;六者,以大悲心為水;七者,以禪定力為肥料;八者,以般若智慧度為樹幹;九者,以另外五度為枝;十者,以方便善巧為葉;十一者,以實相般若為花;十二者,以無上正等正覺為果。

    這麼好的菩提樹,但也不能執著,學會放下,才能得個不用得的無樹之道。

    二、明鏡亦非臺

    1、絕四句百非

    明鏡亦非臺:如吉藏法師所著的《三論玄義》雲︰“ 牟尼之道,道超四句。” 又云︰“ 道為真諦,而體絕百非。”《大乘玄論》在闡明開善寺智藏之 “ 二諦說 ” 時亦云︰“真諦之理,絕四句百非。” 即一切思維想法,都淨化乾淨,心靈寶鏡自然圓明。

    2、無心即是道

    明鏡亦非臺:無人無佛無眾生,總歸於心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而已。道心空無,堅固不壞,楞嚴大定便現前,唯自受用寂無涯,兼帶利於他受用也。

    佛具足清淨法身,如臺起相,就得搞衛生,怕汙染,故還是非臺無煩惱,只是名如臺,方為清淨。佛具足圓滿報身,無所不知,故是 “ 絕學無為閒道人。” 無依無怙如如佛。故不用思維是否如臺和非臺,更無須依靠臺。佛具足千百億化身,十方化往任行願,上演的是無臺無不臺,非臺是臺,如臺如幻之大戲,度盡眾生無所度,而已矣 !

    3、非臺方如臺

    按照《金剛經》聖言量模式,來描述真如實相,一切都是“此”“非”“是”,三位一體。即“ 此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今圍繞明鏡之心,心如之臺,我們便理解了神秀大師偈語慈悲開示的是“此”,慧能大師偈語慈悲開示的是“非”,後面五祖弘忍大師偈語慈悲開示的為“是” 。

    神秀大師說:心如明鏡臺。即是“此”義。

    慧能大師說:明鏡亦非臺。即是“非”。

    弘忍大師說:“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前兩句肯定了神秀大師偈語,是名“如臺。”後兩句肯定了慧能大師偈語,等於說是名“非臺”。合起來說:是名臺非臺。都有個名分而已。

    五祖弘忍大師偈語,重新說一遍兩位高徒的悟性開明之論,把“如臺”“非臺”雙雙肯定下來,等於說:是名心如明鏡臺,是名明鏡亦非臺。意思是:兩者都是對的。

    具體再演繹一遍真知卓見就是:神秀大師偈語屬於此“ 心是明鏡臺”,非“ 心是明鏡臺”,是名“ 心是明鏡臺”。慧能大師偈語屬於此“明鏡亦非臺”,非“ 明鏡亦非臺”,是名“明鏡亦非臺”。這是由五祖弘忍大師認定的真理。

  • 2 # 無月文化館

    我是無月,感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偈語是六祖慧能法師說的,其實在這句偈語之前還有另一句偈語,我覺得只有把兩句偈語放在了一起,才能明白六祖慧能法師的這句話到底是好在哪裡,並從而明白這句偈語所表達的是怎樣的一種人生境界。

    場景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句偈語是怎麼來的:

    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的時候,五祖弘忍法師為了確定衣缽的繼承者,於是命令門下弟子各呈一偈,來表明自己的悟境。

    當時上座的神秀法師呈上偈語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惠能法師聽說神秀法師的偈語之後,也作偈語呈上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法師將兩句偈語進行了比較之後,認為惠能的悟境要高於神秀。

    於是當天夜裡,五祖弘忍法師就為惠能宣講《金剛經》的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處,惠能大悟,於是五祖弘忍法師將衣法密傳給惠能,並且命令他連夜南歸。

    這就是這句偈語的出處。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我們先來看神秀的那句偈語: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其實神秀的這句偈語已經說的很妙了。

    菩提樹是何物?傳說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因此後人用菩提樹來表示覺悟,領悟的意思。

    明鏡的解釋則相對簡單,表示看透一切,也是覺悟的意思,這是用鏡子來打比方的一種比喻說法。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則從行動上表示要經常的反省思考,不要使身體和心靈受到矇蔽。

    神秀的這句偈語整體意思並不難理解,透過這句偈語,神秀表達了一種人生境界,那就是身體和心靈都要保持空靈和清明,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勤于思考,不要讓自己的身體和心智受到矇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的這句偈語在像我這般的平凡人看來,已經很精妙了,但是慧能緊接著說了一句偈語,兩相比較,慧能的偈語則更玄妙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的這句偈語是在神秀那句偈語的基礎上說的,表達了菩提未必是樹,明鏡未必是臺,菩提可能是明鏡,明鏡也可能是菩提。身即是心,心也即是身啊的一種玄妙且智慧的人生境界。

    兩句偈語進行對比,神秀的話是固定的,慧能的話是變化的。神秀靠感知外界去領悟,而慧能則內外兼修,既感知外界,又洞察自身,透過內外融會貫通來得到領悟。

    慧能的這句偈語確實非常玄妙,但是若沒有神秀的那句偈語,也無法反襯出慧能偈語的玄妙來,甚至有可能慧能根本說不出這句偈語來,因為慧能的偈語完全是在神秀那句偈語的基礎上發揮的。

    因此,這裡其實六祖慧能法師佔了神秀一點小便宜,這其實就是一種智慧了。

    慧根

    於是五祖弘忍法師就將自己的衣缽連夜傳給了慧能,其實應該是弘忍法師發現了慧能有“慧根”。

    我以前就經常在想這個所謂的“慧根”到底是什麼東西,後來有點明白,用現在的話來說,慧根就是類似“創新創意”的東西。

    一個人會讀經,會釋經沒什麼了不起,那只是照本宣科。但一個人若要能在原來的經文基礎上進行延伸和演變,說明這個人的思想是活的,這個人就是“有慧根”的,他就可以開宗立派了。

    慧能強過神秀的地方,恰恰在這個“慧根”上。

    所謂“慧根”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所以,我們其實也沒有必要去對這句話進行翻譯,而只要明白這句話所表達的意境就可以了。

    這就是禪機,它是一種智慧,它啟發我們看待事物的一種角度,思考智慧的一種方式。

    如果硬要把它一字一句翻譯出來,就沒有味道了。

    也許,一千個人來看這句偈語,就有一千種味道。

  • 3 # 韻律棋情

    我簡單的胡扯幾句與君探討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慧能法師警醒神秀法師之喝,卻被五祖識破本心,將大任傳於六祖慧能法師。

    可能有些人沒有注意到五祖傳道於六祖後,為什麼叫慧能法師逃走呢?

    因為神秀法師的身為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撫拭,勿使染塵埃也己經暴露本心了。通俗的講就是我就是佛了,己經悟道成功了,我所做就是完善就可以了。但神秀法師卻沒意識到自己己經陷入了虛名名利場了。

    悟道之人能看透人本心,五祖見神秀法師己著相,六祖慧能斷喝卻未能警醒神秀法師。推演未來,知道神秀法師肯定放不下衣缽之爭。按他撫拭之心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叫六祖離開避禍傳道。

    人一糾結於慾望,便會產生煩惱。關健是人是否能駕馭自己的慾望。神秀法師的身為菩提樹一句,己經顯示了自己名利慾望並未駕馭成功,所以六祖才想喝醒他。卻被五祖看透本心。

  • 4 # 千尋e課

    浮夢沉香:經年往事不是煙雲,繁華盛景不是虛幻,是嫋嫋沉香,縈繞心海……

    首先,這句話出自惠能 的《偈一》,原文就是這四句:

    偈一

    [唐] 惠能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惠能是佛教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當時禪宗五祖弘忍要選繼承人,於是惠能寫了這一偈。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惠能並不識字,而是請人代筆,可見惠能悟性之高!

    另一偈是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所作,原文如下:

    偈一

    [唐] 神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比較這兩偈,神秀只是將身、心做了簡單的比喻,而惠能卻將身、心跳出了世界萬物之外,充分體現了禪宗的“空、無”觀點,境界可謂高遠!

    於是,五祖弘忍即刻選定了惠能為法嗣,秘密給慧能講《金剛經》、傳木棉袈裟等,這就是這段文字的由來和歷史背景。

    下面,咱們來詳細理解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

    1、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菩提”,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覺”或“智”,舊譯也作“道”。指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

    2、明鏡:通常用以比喻佛與眾生感應的中介。

    3、臺:指安置明鏡的地方,可以借代為客觀存在。

    4、塵埃:佛教術語,指人間的一切世俗事務,世務不淨,故稱塵埃。

    5、四句串起來,慧能在表達: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鏡子比喻清靜心。本來清靜,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4、品味寓意:

    菩提如果是樹,心如果是明鏡臺,那就都是物了,就有所執著了,佛教講究“要放下執著心”,心不繫萬物,就是這個道理了!

  • 5 # 待鹿車

    《壇經》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當時惠能在碓房裡踏碓,適從此過。其本不識字,故請人一讀偈語,然後作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偈子》是以世人之身如同菩提樹,以心喻為明亮的“臺鏡”。“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所以神秀是“以心為佛”,以身為“修行之所”。若非身據此形,則修行無從下手。因心駐肉身,故易“七情六慾”沾染,因此要象拂拭鏡子一樣拂拭“心境”,即“以淨為鏡”,透過對情緒的自我調整而剔除“貪嗔痴”。若世人無“貪嗔痴”的干擾,則“平常心即道”。

    《神秀偈子》是以“鏡子”的明亮比喻“心境”,因怕受到汙染,故而要勤拂拭。《慧能偈子》是以“鏡子”的功能比喻“心境”,即“物來則應、物去不留”。從鏡子的功能上比喻“心境”,則鏡中之物都為“幻象”想留也留不住。人有“眼耳鼻舌身意”以接受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這種對資訊的接受是人天生的能力,即為“般若智慧”。以“智慧”喻為“菩提”,故《慧能偈子》道“菩提本無樹”。人心具有鏡子的功能而不具有鏡子的形體,此即“明鏡亦非臺”。“心”既然無形,則七情六慾就都是外在世界的投影,並不會真的影響心境。所以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偈子》以心生於身立論、《慧能偈子》以心生於智慧立論,所以說《神秀偈子》是以七情六慾為汙染,是否定其存在的意義。《慧能偈子》以“七情六慾”為智慧的體現是肯定其存在的意義。所以《神秀偈子》是以“清修、閉關、出世”的修行方法,《慧能偈子》是“入世、因緣、慈悲”的修行方法,所謂“大乘小乘”由此分曉。

  • 6 # 蓋天宣夜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謂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悟道的菩提樹本來就沒有,明鏡高懸的月亮也不是高臺。“無,黑、天地之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達黑,達摩,達“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妙之前的“邃古之初,誰傳道之?”境界!

  • 7 # 愛胡說的藍青峰

    這個世界其實是假的,你知道嗎?

    不,不是什麼神學,也不是像“缸中之腦”或者《駭客帝國》那樣的賽博朋克的想法,而是真實的科學研究成果。

    你說你不知道?那麼請你去看一本書——《人類簡史》。

    你知道嗎,人類至今產生的所有文明成果——法律、文化、歷史、財經、金融、制度等等等等,其實並不真實的存在於現實之中。這句話請按字面意義來理解,這些東西,你既看不見,又摸不著。

    換句話說,從物理學上來講,這些東西並不存在。

    但有些人說,從意識形態上來說,它存在呀。

    不,也不存在。

    所有的這些,都是故事

    其實每個人生來真的就是自由的,你可以自由的去想你要做什麼,你喜歡做什麼,哪怕殺人放火無所不為都行,只要你敢想。但你如果想去做,你一定會遭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人說,這就是法律的存在,不,這只是一群相信有法律這麼回事兒的人,去制裁一個視法律為無物的人,罷了。

    所以,你也許能理解為什麼有的人一生的追求就是完美犯罪了吧?

    因為在這群人看來,高尚與卑劣的唯一不同就是——這倆字不一樣。

    除此之外,就是你們相信的東西完全不一致,僅此而已。

    明白了這個點,你就會發現,其實任何事情,包括人類本身,都沒有任何與生俱來的意義。

    沒有意義,便沒有喜悅,沒有煩惱,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後天給事物加上的概念。

    說到這裡,不知道你對“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呢?

  • 8 # 明貞

    私性物慾是人類眾生之根本劣根,突破物質慾望和自我妄想是生存的意義和價值所在!私性物慾即無明,是自性實質化的必然歷程,人類眾生卻耽於其中而不能自拔,這是六祖此偈的由來和功用!物性物慾即我即無明是生滅是非善惡苦樂根,突破私性物慾是人類眾生使命的基礎!在突破私性物慾基礎上,圓滿自我昇華世界,是生命的本心初衷!故六祖此偈乃明心見性之基,明心見性後始能自主自明,在世間另有作為!人在世界上的生老病死,不過一必須的成長過程,成敗順逆是非善惡作不得真,如當真則沉迷私性物慾,塵勞而不得脫!這是此偈之本意,教人徹見不生滅之本性,勿失根本!

    明心見性而斷塵勞煩惱,私性物慾是沼澤無底洞,一旦陷於實難自拔!這是佛學禪宗直指人心的目的,使人從私性物慾桎梏中解放出來!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在私性物慾中流浪生死,不能透脫,而突破私性物慾不是斷除私性物慾,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無明是私性物慾,自性亦於其中!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應如此解!

    佛學之涅磐是初始態,無私性物慾苦樂是非,但不是人類眾生之歸宿,如是歸宿,何生大千世界?無生滅是非苦樂,則無價值意義!人奘眾生歸宿是永恆和諧之愛情,這是人類眾生生老病死的目的地,不是無何有之涅磐!

  • 9 # 東海居士123

    禪宗有三境:初境是見山水為山水:神秀之偈可以適用: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中境是見山水非山水,六祖之偈可以參悟:菩提非是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末境是見山水還是山水,何人能明居士有偈:菩提只是樹,明鏡也只臺。萬妙不沾一,月明中天籟!

  • 10 # 六然居士孟憲義

    六祖的這首偈語詩,講的形而上之道。若一個人的思想認識境界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無疑對人生的認識一定也有很高的境界而了悟人生。這裡對人生一定有和極的意義。

    我試著用心經金剛經的內容和這首偈語對應一下,請方家指正:

    菩提本無樹, 色即是空,

    明鏡亦非臺, 空即是色

    本來無一物, 諸法空相

    何處若塵誒。 不垢不淨

    佛法所示,皆是真如法相之境。得此境,得大智慧,利益眾生。

  • 11 # 車一進二

    慧能這支偈,與人生境界風馬牛不相及。只用於啟發人讀《金剛經》。菩提本無(無須發菩提)?樹明鏡亦非(無須正衣冠)?臺本來無一物(靈臺本空虛)?何處惹塵埃(無人無衣衫)?

  • 12 # 楓園老人

    如是我聞,昔日我佛如來在靈山法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祖遂向迦葉傳授了禪。禪的要義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由達摩祖師傳入中土,是為禪宗一祖。以後歷代禪宗祖師爺都在全力詮釋禪的本義。直到六祖慧能,算是對禪的本義作了最徹底,最根本的詮釋,這就是被稱為菩提偈的這四句偈子。但是普通人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亦非易事。所以後世修禪者眾,悟道者稀。千百年來流傳著許多關於參禪悟道的故事,這些俗稱鬥“機鋒”參禪的方式便成了中國本土化了的佛教一大特色。也成了亦儒亦釋的中國舊式知識分子閒時的消遣。

  • 13 # qSy112233864喜樂孩子

    無我。

    本來沒有佛,佛字就是一個無我精神。

    信佛的人,行為是好的,拜佛是錯的`而且是犯罪。

    吃的,穿的都是上帝賜的,你卻去拜沒用的像,就象一個女人,男人養活著,供吃供喝供穿,卻去侍候別的男人,犯了姦淫罪,拜佛的人,都犯了姦淫罪。

    這是大罪。

  • 14 # 符亞強69294701

    六祖開悟寄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慧根的人看到的是覺悟,自在,歡喜。沒有慧根的人看到的是一首不錯的詩。阿彌陀佛。。

  • 15 # 平常心132178314俞凌

    人的真心,本性,如來心本自不動,不生不滅,不垢不凈,靈靈寂寂,了了分明,感而隨通,萬法具足,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燦廻,洞達無邊際!南無阿彌陀佛

  • 16 # 鬼谷鳳犧

    這是句佛教偈語,源於一次佛教門徒的“論道”,還有一句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兩句話代表了修行人兩種境界,一種是“執迷”,一種是“超脫”。

    《六主壇經記載》: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為傳授衣缽,一天集合弟子,讓弟子們各作一首偈子,察看弟子們修習佛法到了何種程度,有誰可以堪當大任。當時大家認為非大弟子神秀莫屬,但神秀並沒有自信,可又不能不作偈,於是將偈子寫在廊下的壁上,內容是:“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另一句則是慧能大師的偈語。慧能大師本是樵夫,一次偶然聽到一位客人誦《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心有所悟,於是不遠千里拜訪五祖求法,兩人一見面,簡單一對話,五祖即知慧能大師慧根深厚,遣其在磨坊中生火做飯,以磨鍊心性,發掘慧根。慧能大師沒上過學,不識字,聽到別人吟誦神秀之偈,說我也有一首偈子,請幫我寫下來,即“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地方。後人逐漸將菩提樹視為一種智慧、開悟和覺醒。

    “鏡子”是女孩用來裝扮自己的事物,後來人們將鏡子的作用衍生到內心世界,成為一種可以窺視心靈的象徵。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句話講的是執迷執念。修行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超脫這個世界的種種苦難,種種悲哀,甚至是種種無奈。可是人們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忘卻了成佛是為了什麼,以致於只是為了成佛而成佛,為了成佛而修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講的是超脫。菩提樹之所以成為了“大覺悟、大覺醒”的代表,是因為釋迦摩尼在此成佛,而釋迦摩尼成佛,是因為他內心想要人們脫離苦海的這種大願景,是因為願景想法,才使得釋迦摩尼成了佛!是因為願景想法,才使得這棵菩提樹有了那麼大的功德和寓意!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有大願景的人,才能達到的境界。不執迷於肉體,不執迷於財貨,不執迷於功名利祿,一切都是為了實現心中願景而存在。

    擁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思想境界的人,必定不被名利慾望遮蔽慧眼,必定能夠直視根源、直指本心,大凡“捨生取義”者,都有著這樣的思想境界,而且也都是值得普通人敬仰的存在。

  • 17 # 真空妙有無量壽

    這是禪宗六祖惠能的一首悟道偈。

    禪宗,是佛親傳。靈山會上佛拈花示眾,唯有迦葉一笑。此為以心印心的傳法。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於摩訶迦葉。此為禪宗肇始,初祖第一。

    禪宗為佛法最高修法,必須具上上根之人,才能當機立斷,直下承當。不假方便,"頓悟″成佛。

    "實相無相",佛之正法眼丶涅槃心,純而無染,心空不被法縛。以無礙無縛之心,視大千世界如無物之境,方入"實相″(宇宙真理)見法身(圓滿丶無餘之涅槃境)。

    "不立文字",杜絕一切有相方便,"頓覺了,如來禪″。實際上,禪法至六祖惠能,此一偈始,面對下滑的大眾根性,就是不得不的"祖師禪"了。說法丶讀經丶參話頭,大開了"方便之門″。後來"一花五葉″,"千七百葛藤(公案)",皆是此一東方式的禪風現象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使染塵埃"。是針對神秀大師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的一偈,以“無相″空觀,破有相執著的一種"文字"方便。菩提樹丶明鏡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此虛妄執著,便無一物可得,即無一塵可染,身丶心亦都了不可得,此即佛之"正法眼"丶"涅槃心"丶無相之"實相(宇宙真理)″。

    不破法相纏縛,不入空性見解,即不見真如本性。此是佛法修行的真正目的。禪丶淨丶律丶密,八萬四千法門,皆是佛陀大醫王應病與藥,開示的修行方便(方法)。

  • 18 # 董事長慢慢懂事慢慢長

    佛學研究之物件涵蓋萬事萬物,當然也包括自身己思,我情我欲。世界觀,方法論也是其研究內容。請示之於一語,方有欲言又止,言之無際,空以顯其空靈,太極以示其靈動。似是又非,適事又變。紛紛芸芸,顯現無邊。無際明曖昧,佛不打誑語,阿彌陀佛,佛曰不可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空靈,是選擇,是實事求是,是具體問題重新分析、重新定義。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於人性,真禪非是我禪,相依相偎相憐,大過相承我義,萬法皆空,濁世是凡塵。

    於人情,困頓非我心,為情才有困,一靈和一神,皆是升遷不來故。

    於人生,欲全而奔忙,忙處望重而得不高,閒處得高而望欲重,為錢而動,為權而勸,為利而設,無密都是空,忙來忙去為人做嫁妝。

    絕偽棄慮,人復季子。

    世界是這樣的,就不是那樣的。

    看得見未來,看得見過去,看不見當下,是泥足的巨人。

    不如這樣,不造作,不流浪,不愚妄,不空慮。執著於當下,把握於既有。

    大把的時光,放在當下,執子之手,且行且珍惜。

    大把的精力,執著於前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成功不成功的不強求,幹一行愛一行,動起來再說其它。

    心裡有一個完美的夢,就要給它一個因緣。慢慢的的厚實它,春去秋來,花開果掛,自有喜歡。

    所以,上天給自己的就要善待它。

    上天給你一個聰明的頭腦就持續的運用它,有智吃智。

    上天保佑你,給了你一個強健美麗的身體,就發揮你的優點,有力吃力。

    世界教會你了經驗,善待它,這是你的財富。

    社會交給你了禮儀,知識,善待它們,這是你的力量。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在明日與明日之間,是你我的心靈的空靈時份,是你我身體的閒暇時刻,是你我座在山峰上靜思明日,一笑昨天的銘茶,是天上人間,歷史未來靜於一彌,靜濟思定的孤獨。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你我的把式,是你我的知識,是你我的依靠,是你我的衣飯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你我的灑脫,是你我的檢點,是你我的睿智,是你我的不爭。

  • 19 # 如龍得雲13333

    讀了一些網友的回答,很受啟發,我也談一談自己的觀點。我認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幾句偈語是六祖慧能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詮釋,所體現的是"無我"的人生境界。人的修為一旦達到無我的境界,那塵世間的一切都可以看透和看開。什麼功名地位,什麼金錢美女,什麼憂愁煩惱,也就不存在了!這是一種超現實主義的人生態度。儘管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但對人還是有一定啟發意義的。人兩手空空來到這個世界,又兩手空空離開這個世界。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期間經歷了生死榮辱,悲歡離合,到頭來仍然是一個空字。從這個角度來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是對的。但是人畢竟是現實的人,作為現實的人又是不能超然物外的。因此,人生於世,就必須肩負起自己的使命擔當,要有人生追求和人生目標。既然早晚要歸於塵土,何不在有生之年轟轟烈烈地幹一場?儘自己的最大努力,能達到什麼程度,就達到什麼程度。這樣,你回顧人生時才不會後悔!至於空無一物和看透、看開,主要是指人不要太執著、太糾結,不要心存貪念和貪慾。以不計得失看開,以奮發有為做人。這樣的話,不管結果如何,你都沒有白來這個世界上走一趟,你的人生就會是燦爛的人生!

  • 20 # 無生無滅無相無為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菩提就是佛心,佛教專業術語。在佛地,畢竟清淨,無有一物,哪裡有菩提樹?心沒有形相,所以心也不是明鏡臺!本來就是清淨,無生無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哪裡惹得塵埃?

    這是針對神秀說的。神秀認為涅槃是一種境界,如來可以由煩惱心修成,還駐留在有的世界裡。有菩提樹,有個染汙心。如何清淨?那就把染汙的心修清淨。他不知道清淨心,非修非證,本來清淨!有修有證的是二乘法,將來成就阿羅漢。神秀沒有明白五祖得法,尚未與大乘佛法進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不想做作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