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易夢成真

    首先要測量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比較一下寶寶從出生到42天長高了多少,長胖了多少,頭變大了多少,這些是孩子體格發育的檢查,一般足月健康新生兒第一個月體重增長2-3斤;身高增長3-5公分;頭圍增長1-2公分。

  • 2 # 大喵說育兒

    新生兒42天應該做哪些檢查?

    寶寶的42天健康檢查,其實是對於新生兒既有狀況的一個監測,更是能夠對寶寶今後的健康教育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

    那麼,新生兒42天都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體重。新生兒的體重是判定寶寶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測量體重時,最好是在寶寶空腹,排去大小便的時候進行,並儘量給寶寶脫去外衣褲、鞋帽等。醫生會根據嬰兒的體重給新媽咪適當的建議。

    身高。身高衡量寶寶骨骼發育的一個主要指標。

    人的身高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內分泌、營養、疾病及活動鍛鍊等。

    所以,一定要保證寶寶營養全面、均衡,睡眠充足,並且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動量。

    頭圍。寶寶的頭圍反應寶寶的腦發育情況以及腦容量的大小。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頭大的寶寶肯定比別的寶寶聰明。但寶寶的頭圍長得過快或過慢,都是不正常的。

    胸圍。胸圍的資料是評價寶寶胸部的發育狀況,包括肺的發育、胸廓的發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程度。

    神經系統檢查。主要檢查寶寶的運動發育能力。

    例如豎頭、趴抬頭等,還包括寶寶全身的主動肌張力和被動肌張力。還有一些生理反射,如擁抱反射、覓食反射、對光反射、追視追聽能力等。

    評價發育智慧。這一測試是由醫生用一些方法來測量寶寶的智慧發育情況,主要是瞭解寶寶的智慧發育是否在正常水平。

    醫生如果有疑問,會透過神經心理測試進一步對寶寶的智慧發育作全面評價。對有智慧發育遲緩的寶寶,可以及時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進行早期康復治療。

    那麼,新生兒體檢都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選擇寶寶情緒好的時間段

    寶寶的情緒容易發生變化,如果媽媽選擇孩子心情焦躁或者孩子餓的時候去醫院,孩子就不能好好配合醫生的檢查了。一般情況下,早晨帶孩子去體檢是比較適合的。這個時候比較涼快,孩子的精神狀態也比較好。

    體檢前的晚上給寶寶沐浴更衣

    把寶寶洗乾淨後換上乾淨、寬鬆的衣服。衣服容易脫,醫生檢查也比較方便,所以最好不要穿難脫的連體衣,推薦背心、短褲之類的衣服。

    事先準備好需要諮詢的問題

    體檢結束,大夫會對孩子身體狀況做出評價,此時媽媽可向醫生諮詢一些育兒注意事項。

    例如“平時需要注意那些事情?”、“孩子的生長情況是不是正常?”,最好將醫生的回答記錄下來。

    總之,寶寶42天時,最好能和媽媽一起去做體檢,能對孩子的身體狀況有個全方位的瞭解。

  • 3 # 辣眼睛的大腦斧

    出生第42天時,將要和媽媽一起完成一個重要的“任務”--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最初42天是從新生兒到嬰兒的重要轉變時期,42天健康檢查對寶寶今後的健康養育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檢查專案中主要會涉及寶寶的神經系統檢查、常規檢查、綜合評價和餵養指導等各個方面,這些資料將對寶寶今後的健康養育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體檢前的準備工作

    (1)電話預約:在給寶寶辦理體檢事宜前,應先查詢醫院具體的體檢時間。有些醫院會在固定的時間安排體檢。可以打電話詢問然後按照醫院規定的時間前往,同時,也要儘量避免高峰時段去醫院。42天體檢也並不是一定要在寶寶42天時進行,遇到特殊情況時可以提前或推遲幾天。

    (2)把握住檢查好時機:選擇寶寶情緒好的時間去醫院,這樣寶寶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的檢查。可以選擇早上或者午睡剛醒這兩個時段。寶寶情緒和精神都比較好。

    (3)帶齊證件:戶口簿、寶寶的出生證明、爸媽的身份證、寶寶的病歷本等。有些醫院還需要帶疫苗接種記錄等,具體需求可在預約時向醫院諮詢。

    (4)寶寶成長記錄:如果記錄了寶寶平時的詳細健康狀況,體檢時別忘了帶上,記錄內容可以包括胃口情況、大便情次有無腹瀉等等,這些對醫生判斷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是否正常很有幫助。

    茵茵TIPS:體檢時最好選擇寬鬆的分體式服裝,便於穿脫,盡置不要穿連體衣。

    體檢進行時

    寶寶最初的這個階段,是生長最快的階段。如果寶寶在這一階段發育不良,就很難在接下來的階段中彌補。身高、體重、頭圍以及心肺功能 的檢查,是對寶寶生長狀況的最基本指徵。

    體檢專案一:常規檢查

    (1)體重

    由於寶寶較小,醫生一般會用專門的測量嬰兒的體重計進行測量,類似於托盤的形狀,稱重時會將把寶寶放在托盤裡。

    茵茵TIPS:

    ❤測體重最好選擇在寶寶空腹、排去大小便時進行。

    ❤最好儘量給寶寶脫去外衣、鞋帽等,測得的資料應減去寶寶所穿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不僅要關注寶寶的體重是否達到參考標準,還應該注意寶寶體重增長的速度是否正常。

    (2)身高

    測量前先脫去寶寶的鞋、襪及尿布。 配合醫生,平臥測置,讓寶寶的腿伸直。

    茵茵TIPS:

    ❤寶寶的身高與骨骼發育有關,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營養、疾病及活動鍛鍊等。所以,一定要保證寶寶營養全面均衡、睡眠充足、並且保證每天適當的運動。

    (3)胸圍

    醫生會用皮尺過寶寶兩乳頭及兩肩胛骨下緣繞胸一週,測量寶寶的胸圍,也會用聽診器確認寶寶的心跳、肺部呼吸聲是否正常。

    茵茵TIPS:

    ❤要經常給寶寶做被動操,如擴胸運動有助於鍛鍊寶寶的胸肌,帶動胸廓和肺的發育。

    ❤平時應該適時地為寶寶更換尺寸合適的衣服。如果寶寶長期穿著過緊、過小的衣褲,不但束縛寶寶胸廓的發育,還會導致肋骨下陷、外翻、胸圍過小等問題。

    (4)頭圍

    醫生會用皮尺過寶寶兩眉弓、枕骨凸繞頭一週測量頭圍。

    茵茵TIPS:

    ❤寶寶的頭圍大小也像體重、身高一樣有正常範圍,並非越大越好,越大越聰明,如果寶寶出生時頭圍就小於正常值,之後頭圍增長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長,就要懷疑是否存在腦發育不良或頭部畸形的可能,應立即諮詢專業兒科醫生。

    (5)其他檢查項

    包括:佝僂病篩査、囟門、口腔、眼睛、耳朵、頸部、臀部、眼睛、心臟、生殖器、脊柱、四肢、腹部、外生殖器。

    體檢專案二:神經系統檢查

    對於神經系統發育的監測和檢查,是對寶寶出生後大腦發育、智力發育的重要檢測,主要檢查寶寶的運動發育能力和神經反應行動。

    (1)豎頭

    把寶寶扶坐狀態下,拉住他/她的手臂,使他/她坐直,觀察寶寶是否能夠依靠頸部的力量,將晃動的頭部豎直固定住。

    (2)趴抬頭

    寶寶俯臥狀態下,觀察寶寶是否能夠依靠肩部和頸部的力量,抬起頭來。

    (3)行為反射的建立

    觀察寶寶是否能夠集中注意力、是否能夠注視人、是否能夠追視喜歡的物體。

    體檢專案三:綜合評價、餵養和疾病防治護理指導

    透過對於寶寶生長狀況以及神經系統發育狀況的檢測,醫生會對寶寶這一階段的餵養狀況和神經系統發育做出一個綜合評價,並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適當的指導,也會提供一些與餵養和早教相關的建議。對於生長指標沒有達標的,或者過度超標的寶寶,醫生結合不同的具體狀況,指出餵養中問題。

    體檢專案四:選擇性檢查專案

    透過抽血進行血色素以及微量元素檢測屬於選擇性檢查專案,爸爸媽媽可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此項檢查。

    (1)血常規檢査

    最主要是透過血色素值檢查寶寶是否貧血。小兒常見的貧血是缺鐵性貧血,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木耳、紅棗等,或在醫生指導下為寶寶補充一些補鐵製劑。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可以考慮更換 含鐵量高的奶粉。

    (2)測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檢測主要包括對鈣、鋅、銅、鎂、鐵的檢測。如果寶寶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則無需進行微量元素檢測。通常情況下,缺鐵的寶寶多表現為乏力、多動、食慾差、傷口易感染;缺鋅則表現為口腔潰瘍、挑食;而睡眠質量差、夜驚、枕禿則是由於缺乏鈣元素且一段時間內沒有補充過維生素D所致。

    對於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應該進行動態的監測。所以,經過42天體格檢查後,_要定期給寶寶做體格檢查,系統瞭解寶寶不同月齡的體格生長情況和動態變化,以便能及時發現生長異常,使一些症狀不明顯的疾病能被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

    最後希望麻麻的寶寶們都健健康康地度過42天檢查!

    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啦,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或者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你可以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4 # 國際媽咪x

    查專案主要包括:一、神經系統檢查。神經系統檢查包括運動發育能力、神經反射和行為反射等檢查。二、常規檢查。常規檢查包括測量寶寶的身長、體重、囟門、視力。

  • 5 # 夏天的成長日記

    前幾天在群裡看到有個媽媽說她“產後42天覆查時醫生說她盆底恢復的不好,讓她注意多鍛鍊康復”,其實女性在生完寶寶後需要一段時間讓身體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而這個過程就叫做“產褥期”,醫學上是42天。但是,產褥期結束後,身體恢復的好不好,並不能靠媽媽們自己去感受,而是需要到醫院做個“產後檢查”,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產後42天覆查”。這樣才能及時的瞭解自己的恢復情況,如有異常也能及時的治療糾正。 另外,產後42天覆查並不一定就要選在生完寶寶的第42天去檢查,而是產後42-56天之間去醫院檢查都可以,並且產後新媽媽和寶寶都需要檢查。

    產後42天覆查,都做哪幾項檢查?

    檢查1:測量體重

    從懷孕後的每次產檢,到生完寶寶的產後42天覆查,都有“測量體重”這一項,主要是為了監測胎心孕期和產後女性的體重變化情況,看是否在正常範圍之內,進而醫生會給出指導意見。

    建議:新媽媽在月子期間營養攝入太多或者是缺少活動,都可能導致體重不減反增。因此月子期間,應該合理飲食,注意營養均衡,但也要避免飲食結構太單一,可以適當減少主食和糖分的攝入,多吃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檢查2: 測量血壓

    產後由於飲食架構改變、作息不規律、精神狀態不佳等因素的影響,都有可能引起血壓升高,若是血壓長時間升高,就會導致有效迴圈血量減少,缺血和攜氧量降低,危及全身各器官組織。尤其是孕期有“妊娠高血壓”的產婦,生完寶寶後要注意繼續監測需要的變化。

    建議:產後新媽媽在42天覆查時,要重視血壓測量,若是孕期有“妊娠高血壓”的產婦,最好能在生完寶寶後1-2周就監測一次,並且與自己孕期時的血壓想對比,根據變化情況,如需就醫用藥要儘早就醫;成年人正常血壓是120/80mmHg。

    檢查3:子宮檢查

    分娩後,子宮又會突然縮小,就像被放氣的氣球一樣,但並不會一直這樣,而是透過“產後宮縮”變回原來的大小。子宮底的高度一般在分娩後降落到臍部,然後每天大約會再下降1-50px,一直到兩個星期後進入盆腔,最後從腹部就無法觸控到了。

    建議:產後42天覆查時,子宮檢查主要是看子宮大小、位置是否恢復正常、是否有脫垂的情況等,如檢查時發現有異常,要多諮詢醫生,然後採取有效方法糾正子宮位置,以免出現子宮恢復不良。

    檢查4:陰道檢查

    對於順產的產婦來說,因為分娩時胎兒是從陰道娩出的,宮口開全的過程會使陰道急劇擴張,可能使陰道肌肉發生擠壓、撕裂等。雖然說陰道本身具有一定的修復功能,但如果恢復不良,就可能會發生脫垂等,這樣就會給新媽媽生活帶來諸多影響。

    建議:陰道檢查主要是檢查會陰、產道的傷口恢復情況和陰道壁有無膨出,另外,醫生也還會觀察下陰道分泌物的量和顏色,以及惡露是否乾淨等。

    檢查5:盆底檢查

    順產時骨盆擴張,盆底肌肉拉伸容易造成損傷,而在人體解剖結構中,盆底的作用是拖起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器官,維持排尿、排便、夫妻生活的重要生理功能。 若是在分娩時,發生盆底損傷,輕微的會引起小腹墜脹、尿頻、便秘等不舒服的感覺,嚴重的就會出現尿失禁、直腸脫垂等,給新媽媽造成難以說出來的痛苦。

    建議:產後複查盆底功能和觀察盆底恢復情況,是每個產後媽媽都必須要做的檢查,而且醫生會透過檢查測出“恢復級別”,恢復的不太好的,也會給一些恢復建議,這點是產後媽媽們不能大意的。

    檢查6:傷口檢查

    不管是剖腹產刀口檢查,還是順產時側切或撕裂的傷口檢查,傷口的檢查是產後42天重點檢查的專案之一。 剖腹產媽媽傷口在腹部,側切或者撕裂的媽媽傷口在私處,這兩種傷口都會很疼,也都會因為產後不注意衛生而出現感染症狀。

    建議:產後42天覆查時,一定要讓醫生給好好的觀察下傷口癒合情況,由於捂著或是產後惡露、排便等,都容易汙染到傷口,一旦感染將會給身體和心理帶來很大的影響。

    檢查7:乳房檢查

    產後新媽媽們也都知道“母乳餵養”的重要,也大多會堅持給寶寶母乳餵養,但剛開始的一個月,處於和寶寶的“磨合階段”,容易出現各種“餵奶問題”,如漲奶、堵奶、乳頭皸裂、乳腺炎等,甚至還有些媽媽,會出現腋下“副乳”疼痛。

    建議:一般情況下,產後42天覆查,會做一個常規的乳房檢查,看是否有堵奶、結節或其他情況等,而作為新手媽媽,關於母乳餵養的問題和狀況也會比較多,可以趁這時多諮詢下醫生。

    檢查8:尿常規

    尿常規也是每個新媽媽產後42天必須要做的檢查。不能覺得已經生完寶寶了,就沒必要檢查尿常規了。

    建議:尤其是孕期患有“妊娠高血壓”和“自我感覺小便不適”的新媽媽,更應該注意尿常規的檢查。如果透過檢查發現有異常,說明可能有感染或其他情況,也是需要新媽媽引起注意的。

    檢查9:血常規

    產後42天覆查時,血常規的檢查也很重要,尤其是對血紅蛋白和血小板的監測。懷孕期間,鐵元素補充不足和分娩時失血過多,都會引起產後新媽媽貧血,貧血的新媽媽經常會感覺到很疲勞和頭暈,在照顧寶寶時會顯得特別疲憊不堪,而且還會導致乳汁分泌不足,間接地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建議:產後42天覆查,新媽媽要重點關注下“血紅蛋白”的情況,看是否有貧血,新媽媽在產後恢復身體的階段,也要重視補鐵,可以適當多吃些富含鐵元素及維生素C的食物,這樣才能起到最好的補鐵效果,預防和緩解貧血。

  • 6 # 咿丫mama

    42天寶寶去醫院檢查的專案主要有神經系統檢查包括運動發育能力,神經反射檢查,常規檢查身高,體重,頭圍,心肺檢查,骨密度檢查等。

  • 7 # 我愛的你

    生完寶寶之後出院,醫生都囑咐寶媽42天要回醫院給寶寶和寶媽進行檢查,這是他出院回家後第一次到醫院體檢,也是對他進行生長髮育監測的開始;寶媽也進行了產後的第一檢查,看看恢復的如何。

      看看寶寶發育是否正常,體檢會檢查哪些專案?說明什麼問題?爸爸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42天體檢的全過程吧!

      42天檢查專案: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的測量,嬰兒智慧發育和反應

      1、體重

      是判定寶寶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

    儘量給寶寶脫去外衣、鞋帽等。測得的資料應減去寶寶所穿衣物及尿布的重量。爸爸媽媽不僅要關注寶寶的體重是否達到參考標準,還應該注意寶寶體重增長的速度。有的寶寶出生時體重比較輕,但其增長的速度已經達到正常水平,儘管測出的體重沒有達到參考標準,家長也不必擔心,因為寶寶的生長髮育很正常;而有些寶寶雖然測出的體重符合參考數值,但增長速度比較慢,倒要認真尋找一下原因,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

      2、身高

      是寶寶骨骼發育的一個主要指標。

      人的身高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內分泌、營養、疾病及體育鍛煉等,所以,一定要保證寶寶營養全面、均衡,睡眠充足,並且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動量。

      3、頭圍

      反應寶寶的腦發育情況,腦容量的大小,也是寶寶體格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

      寶寶的頭圍大小也像體重、身高一樣,有個正常範圍,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頭大的寶寶肯定大腦發達,比別的寶寶聰明。寶寶的頭圍長得過快或過慢,都是不正常的。比如寶寶出生時頭圍就比正常小,爾後頭圍增長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長,就要懷疑是否有腦發育不良或頭部畸形的可能。

      4、胸圍

      評價寶寶胸部的發育狀況,包括肺的發育、胸廓的發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程度。

      寶寶胸圍的大小與體格鍛鍊及營養有關。所以,媽媽要經常給寶寶做被動操,鍛鍊他的肌肉和骨骼,比如擴胸運動可以促進寶寶胸肌發達,帶動胸廓和肺的發育。另外,小寶寶正處於迅速生長的時期,日生夜長,衣服穿不了多久就變小了。如果寶寶穿著過緊、過小的衣褲,會人為地束縛寶寶胸廓的發育,時間長了,會導致寶寶肋骨下陷、外翻,胸圍過小。因此,一定要保證寶寶衣著寬鬆舒適。

      5、智慧

      瞭解寶寶的智慧發育水平是否在正常水平。

      醫生會用一些方法來測量寶寶的智慧發育情況,如果有疑問,會透過神經心理測試進一步對寶寶的智慧發育做全面評價。對有智慧發育遲緩的寶寶,可以及時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進行早期康復治療。

    6、反應

    瞭解寶寶的反應能力是否達到正常的水平

    醫生會用手搖鈴等玩具從寶寶的一側移動到另一側,看看寶寶的腦袋和眼神是否跟隨玩具走。

  • 8 # 凝媽悟語

    新生兒出院的時候,醫生都會囑咐說,42天以後帶孩子來查體啊!很多媽媽不明就裡,到底去查什麼呢?其實這個查體包括的專案還是很豐富的。

    到42天時,產婦應該到婦產科檢查,寶寶到兒科進行檢查。42天的體檢主要是評估寶寶的生長情況,醫生會給孩子做一些鍛鍊,檢查孩子全面的發育情況。醫院還會給一些育兒的指導,關於母乳的、關於嬰兒身體健康的。

    身高體重等身體情況的測量

    對新生兒的身高、體重、頭圍的測量,主要是判斷新生兒這一個多月的生長髮育情況,分析其營養狀況是否良好,給出母乳指導意見。

    檢查五官發育情況

    檢查眼睛、耳朵、嘴巴有無異常。進行視力和聽力測試。還會檢查囟門的閉合情況。

    我家寶寶當時在醫院裡進行過聽力篩查,但是因為哭鬧,不夠配合,又特意在42天做了一次篩查。

    器官檢查

    對心臟、胸部、呼吸系統、腹部器官進行檢查,還會對生殖器進行檢查。對髖關節的同軸性和穩定性檢查。

    檢查反射情況

    檢查新生兒對頭部的控制情況,對抓握反射和肌肉緊張性進行檢查。

    主要集中在寶寶的身體健康方面的檢查,醫生還會問寶寶的進食情況、睡眠情況、便便情況,有針對性的給出以後的養育建議。這樣看來,必要性還是很大的。

  • 9 # 文海話育兒

    產後42天的檢查是對新生兒成長髮育的監測,瞭解新生兒成長髮育有沒有異常情況,所以產後42天的檢查對寶寶今後的健康發育起著關鍵的指導作用。

    那麼,新生兒42天都要做哪些檢查?

    1.測身高和體重 身高和體重是衡量寶寶體格發育情況和營養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在42天體檢的時候寶寶身高在55-58釐米之間,體重在10斤左右。 如果寶寶身高和體重增長緩慢或沒有增長,就要認真考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並給予糾正。

    2.測頭圍和胸圍 頭圍的大小可以反映寶寶大腦發育情況及腦容量的大小。男寶寶的正常頭圍是38.6釐米左右,女寶寶的正常頭圍是38釐米左右。如果發現寶寶頭圍異常時,應及時查明原因,排除某些疾病,做到及早治療。 胸圍反映的是寶寶胸部的發育狀況,如果胸圍過小就要及時檢查寶寶胸廓中器官的發育情況,儘早排除疾病。 3.心肺檢查 心肺功能檢查是瞭解寶寶體徵的一項基本檢查,主要是觀察寶寶心臟和肺部的發育情況。

    4.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是寶寶42天必須做的檢查專案,可查血常規和寶寶體內微量元素的情況,有沒有其它血液疾病。

  • 10 # 美女兒保科醫師育兒經

    我是兒保科醫師,其實寶寶出生之後滿一個月就可以做體檢了,產科醫生交代出生之後42天做體檢是因為媽媽產後的第一次檢查是產後的42天,這樣寶媽就可以和寶寶一起回醫院做檢查,省得跑兩趟。滿月體檢和出生之後42天的體檢內容是一樣的,都代表孩子生後一至兩個月的發育水平。要做什麼檢查,我慢慢告訴大家。

    首先要測量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比較一下寶寶從出生到42天長高了多少,長胖了多少,頭變大了多少,這些是孩子體格發育的檢查,一般足月健康新生兒第一個月體重增長2-3斤;身高增長3-5公分;頭圍增長1-2公分。

    其次醫師要聽診寶寶的心肺,要聽心音是否有雜音心率呼吸是否正常,排除先心病或者肺炎;

    醫師還要檢查寶寶的面板是否有黃染,如果有就要測經皮膽紅素;要檢查寶寶面板是否有溼疹、血管瘤、膿皰瘡。還要檢查囟門的大小,張力是否正常;還要檢查寶寶口腔內是否有鵝口瘡;還要看生殖器,女孩要看是否有陰唇粘連,男孩要看是否有睪丸鞘膜積液、包莖、包皮過長、隱睪等情況;還要檢查臍部臍痂是否脫落,有沒有臍疝,有沒有臍炎等情況;最後醫師要檢查寶寶的四肢肌張力是否正常,追視、聽反應、俯臥抬頭等情況是否達到寶寶這個月齡的發育水平。

    除了以上這些基本的體格發育和智慧發育檢查,一個月我們還要建議聽力篩查未透過的寶寶複查聽力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陽性的寶寶複查新生兒疾病篩查;還可以提供母乳營養成分分析、一月齡早教知識指導、緩解腸脹氣的臍部熱療、小兒推拿等等專案。一個月寶寶還建議肌注維生素k1和補充維生素ad。

    你如果要問我為什麼瞭解的這麼清楚,因為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幹這些。

  • 11 #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新生兒42天應該做哪些檢查?

    我們這邊是寶寶滿月就要去體檢,也有些地方是42天,可能是因為媽媽42天也要去檢查,這樣就不用跑多一趟,比較省事吧。不管是滿月還是42天,新生兒的檢查專案都是一樣的。

    1、測身高和體重

    身高和體重,都是判斷寶寶成長髮育的重要指標。透過測量身高和體重,和出生時對比,看看寶寶長高了多少,重了多少,是否達標?如果寶寶的身高和體重都不達標,很可能是營養不良的表現。

    2、測頭圍

    對於新生兒來說,頭圍的測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測量頭圍時,醫生會用皮尺圍繞寶寶的頭部,前面經過眉毛正中間,後面經過後腦勺最突出的一點,這樣繞過寶寶頭部一週所得到的資料就是寶寶的頭圍大小。

    對於大多數寶Bora說,頭圍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一旦寶寶出現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就容易導致小頭畸形的現象。所以42天給寶寶測量頭圍,可以及早發現寶寶頭部的一些異常訊號。

    3、測量胸圍

    在42天的檢查中,醫生還會給寶寶測量胸圍,這樣能夠有效的幫助寶寶胸廓的發育情況。對於寶媽們來說,平時可以適當的給寶寶做一些輔助按摩,這樣能夠鍛鍊其骨骼和肌肉的發展,對寶寶胸廓和肺的發育有一定的幫助。

    4 、心肺檢查

    這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檢查,醫生會用聽診器聽聽寶寶的心跳跟呼吸的聲音是否正常。

    5、神經系統檢查

    醫生會透過寶寶坐豎頭、俯臥、抬頭、抓握行為方式等一系列動作,來檢查寶寶的運動發育能力和神經反應能力,這一專案主要是測試寶寶大腦發育,智力發育的情況。

    我家大寶是滿月時去做的檢查,小寶本來也是要滿月去的,後來沒空就等到42天再去做,做的檢查和大寶滿月時做的差不多。

  • 12 # 甜甜圈伐木累

    42天,通常新媽媽要和寶寶一塊兒到醫院檢查,媽媽的檢查包括全身檢查、婦科檢查,看看媽媽的恢復情況怎麼樣,生殖系統有無異常之類的,醫生好了解情況,給一些指導。

    而寶寶也要去兒科,做一個全方面的體檢,包括:

    1)常規檢查,測量身長(骨骼發育)、體重(營養狀況)、頭圍(腦和顱骨的發育)、胸圍;

    2)心肺檢查,聽聽心跳是否正常,肺部呼吸是否正常;

    3)智慧發育檢查,這一項很重要,一般會以拉坐、豎抱、俯臥等方式來測試寶寶運動發育能力;還會給一些玩具,看看寶寶的抓握;搖鈴測試寶寶聽覺;移動的卡片看寶寶能不能追視等等一系列的檢查,如果寶寶有智力發育遲緩的徵兆,會及時採取干預措施。

    如果新手爸媽在養育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趁檢查時可以諮詢醫生,解決育兒困惑。

  • 13 # 希媽育兒

    新生兒42天,應該做哪些檢查?

    寶寶42天時,爸爸媽媽應該到醫院做體檢,這是寶寶的第一次體檢,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體重

    這是判定寶寶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

    2.身高

    這是反應寶寶骨骼發育的一個主要指標;

    3.頭圍

    頭圍大小能反應寶寶腦部發育情況、腦容量大小;

    4.胸圍

    評價寶寶胸部的發育狀況,包括肺胸廓的發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程度;

    5.智力

    瞭解寶寶的智力發育是否正常水平。

    42天左右寶寶的生長髮育指標見下表:

    新手父母可以對照看看,寶寶的發育是否正常哦。

  • 14 # 小書蟲媽媽

    新生兒42天應該做哪些檢查?

    我記得生完大寶出院的時候,醫生叮囑我42天,不但媽媽要回來檢查,而且還要帶寶寶回醫院做一次體檢。42天后,我帶寶寶回醫院做體檢,我記得做了以下這些檢查:

    1.體重:這是判定寶寶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測量方法:寶寶和總重量減去寶寶所穿衣物及尿布的重量。一般寶寶滿月後都比出生時增長2-3斤。

    2.身高:是寶寶骨骼發育的一個主要指標。一般滿月後增長3-5公分。

    3.頭圍:反應寶寶的腦發育情況,腦容量的大小,也是寶寶體格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寶寶的頭圍長得過快或過慢,都是不正常的。頭圍一般滿月後會增長1-2公分

    4.胸圍:寶寶胸圍的大小與體格鍛鍊及營養有關。胸圍的大小是評價寶寶胸部發育的狀況。

    5.心肺檢查,聽聽心跳是否正常,肺部呼吸是否正常

    6.智慧發育檢查:一般會以拉坐、豎抱、俯臥等方式來測試寶寶運動發育能力;醫生還會給一些玩具,看看寶寶的抓握;搖鈴測試寶寶聽覺;移動的卡片看寶寶能不能追視等等一系列的檢查,如果寶寶有智力發育遲緩的徵兆,會及時採取干預措施。這一項很重要,要重視。

    這是我們這邊醫院給42天寶寶做檢查的專案,當然每個醫院的檢查不同,還要根據你當地的醫院去做吧。

  • 15 # 豌豆媽媽育兒

    新生兒的滿月檢查和42天檢查是相同的檢查。只是有很多醫院都選擇42天,這是因為42天還需要給產婦做產後的檢查,看媽媽的身體恢復的怎麼樣!

    寶寶42天之後有這四類大的檢查:

    常規檢查

    常規檢查包含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胸圍,這是寶寶身體發育的基本指標,只有達到了基本的標準,才能證明孩子的身體發育是正常的。

    常規檢查的時候,會要求孩子脫去多餘的衣服,只穿貼身的衣褲,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的體重更準確。

    所以媽媽們需要提前準備好,給孩子穿好貼身的秋衣秋褲,避免脫去衣服,讓孩子沒有貼身衣物。

    寶寶神經系統的檢查

    什麼是寶寶神經系統檢測?是對寶寶出生後,大腦發育,智力發育的重要檢測,檢測寶寶的運動發育能力和神經反應能力。

    趴著,雖然寶寶才滿月,但是寶寶的脖頸已經有力量可以支撐一會,趴著檢檢視寶寶的脖頸是否有力量。

    豎頭,讓寶寶平躺著,拉著寶寶的兩個手讓孩子坐起來,觀察寶寶的頭是否可以固定住。

    神經反射,會讓寶寶躺著,在孩子的耳邊搖鈴,觀察寶寶對鈴聲的反射,是否能夠追聲,能夠集中注意力。

    綜合評價、餵養和疾病的護理指導

    醫生會去詢問寶寶的吃奶情況和大便情況,包括孩子是否有溼疹,睡眠情況,自己黃疸,會根據媽媽對寶寶的餵養來給出一些建議。還會給媽媽提出一些早教的建議。

    血常規檢查

    透過血常規檢查,可以瞭解到寶寶是否缺鐵,所以滿月的寶寶也會建議去做血常規。

    42天檢查,是寶寶滿月後的第一次檢查,所以媽媽們提前做好準備哦!

  • 16 # 飯飯媽媽育兒

    1、生長髮育常規檢查: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都不同,我們用肉眼是很難看出來的,比如孩子的身高和體重,透過儀器測量後我們能清楚的知道資料,並且能判斷出寶寶的發育狀況是否達標了,另外,一些常規的身體檢查,能反映出寶寶的發育狀況是否正常。

    2、健康發育:這項檢查能測試出寶寶的運動能力和神經發射能力,能讓父母更清楚的知道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是否有落後的問題。所以這項檢查也是不能少的,尤其對於早產兒來說更為重要。

    3、常規詢問檢查:許多新手爸媽對於孩子的日常作息和生活規律都不太清楚,產後42天醫生就會循例問問孩子的日常發育狀況,比如:寶寶一天喝奶幾次,一天大便幾次等等,另外,醫生還會教新手爸媽給寶寶做一些操來幫助寶寶增加運動。

    4、其他檢查:醫生會檢查寶寶的生殖器官發育情況,還會檢查寶寶的臍帶脫落有無異常,等等。

    42天帶寶寶檢查前的注意事項

    1、體檢提前預約不然要等很久,寶寶可能會不願意配合 ;2、衣著寬鬆舒適,檢查的時候方便爸媽穿脫; 3、帶齊證件,免得證件不夠不能檢查; 4、提前餵奶防止寶寶檢查的時候吐奶,或者有情緒;

  • 17 # 母嬰參考

    相信很多寶媽剛生完孩子,準備出院前,醫生都囑咐她們“一定要在寶寶滿42天時,帶寶Bora醫院做檢查,這件事千萬不能忘”,但很多寶媽都不理解,為什麼要等寶寶42天來做檢查?

    一、為什麼新生兒42天要做檢查?

    其實,42天對新生兒來講非常重要,由於寶寶經過42天的發展,TA們的各項能力會有很大進步(如可更好的控制頸部肌肉,有的寶寶甚至還可以會抬頭幾秒,俯臥時還可以伸展小腿,並且笑容也越來越多),而醫生則需確認寶寶是否健康發育,及時檢查,聽取醫生的一些建議,也有利於寶寶後續成長。

    二、新生兒42天需要做哪些檢查?

    1、詢問寶寶在家裡的情況

    平時狀態怎麼樣、睡眠情況、大小便頻率、是不是純母乳餵養、母乳量如何等。無論是配方奶餵養、混合餵養還是母乳餵養,醫生都會給予正確指導,幫助新寶媽科學餵養寶寶(這個月齡的寶寶一般每次吃母乳約為90ml,一天母乳總量是600ml左右)。

    2、身體資料檢查

    一般會測量寶寶的體重、身高、頭圍、胸圍等,來評估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看下寶寶是否出現發育不良的現象。

    ①身高:是寶寶骨骼發育重要指標。影響人體身高原因有很多,如遺傳、內分泌、疾病、營養等,因此,平時一定要保證寶寶攝入營養全面且均衡,保持睡眠充足。

    ②體重:是判定寶寶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寶寶在測量體重時應空腹,以及排出大小便在進行,並且最好將寶寶的衣服、鞋子脫掉。

    ③頭圍:是反應寶寶腦發育的情況,也是寶寶體格發育的重要指標。若寶寶頭圍(用皮尺從兩眉弓、枕骨凸繞頭一週測量)過大或過小,則都需進一步檢查是不是有腦積水或腦畸形等。頭圍參考標準:出生42-56天后男寶頭圍38.6±30px;女包頭圍38.0±30px。

    ④胸圍:是評估寶寶胸部發育(肺、胸廓、胸背肌肉及皮下脂肪的發育)的情況。若發現寶寶胸圍過小,那麼則需及時對寶寶胸廓裡面進行檢查,檢視發育情況怎麼樣,看是不是一些疾病所致。

    3、檢查骨關節

    寶寶在月子裡睡覺時,一般呈現蛙式,兩腿外擴,此時寶媽們若硬將寶寶雙腿併攏,容易導致寶寶髖關節脫位,一般寶寶髖關節脫位,沒有痛感和異常表現,但在寶寶1歲左右,會發現寶寶走路姿勢有“跛行”現象,此時再想糾正已經晚了,所以寶寶42天檢查骨關節是很重要的。

    4、評估智慧發育

    主要是醫生用來了解寶寶的只能發育水平是否正常。一般醫生若有疑問的話,會透過神經心理測試進一步對寶寶只能發育作全面評估。對於智慧發育比較緩慢的寶寶,可及時採取干預措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人幫我,又離婚了,有房子該不該帶走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