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名字取的越長越好

    東漢(公元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與西漢合稱漢朝 ,共十四位皇帝,國祚195年。公元25年劉秀稱帝,仍沿用漢的國號,定都洛陽。一般來說朝代新開明,政通人和。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時,三公權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書檯權力得到提升。 在漢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 漢和帝繼位後掃滅外戚,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

    中後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但問題也不大,權力還是掌握在皇帝和皇室的手中。

    但在靈恆兩帝之後,經歷了黃巾之亂,中央皇權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漢靈帝劉宏在嘉德宮駕崩。少帝劉辯繼位。由於劉辯年幼不曉事,暫時由何太后臨朝主政,皇權更加衰微,宦官和外戚為了爭權奪利,互相死磕。何進與袁紹共同謀計誅殺張讓,遭到何太后的反對。至於何太后為什麼反對是因為怕外戚一家獨大把吧。於是,何進便誘董卓以好處,以聖旨名義召他立即進京討伐張讓,並以此來威脅何太后。可是,董卓卻萬萬沒有想到,在他還沒來得及趕到洛陽之前,何進就在爭鬥中被張讓等人殺死,東漢掌權的外戚的最後一家也死了!

    雖然東漢的外戚挺強,但是在經歷了王莽事件後,皇室還是有所防範的。掌權和篡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想要掌權只要得到皇帝皇室的信任就可以了,但是皇帝放權給你不意味著皇帝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權力被侵犯。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2 # 潮哥1495582530712

    光武帝建立的東漢,是皇帝、外戚和宦官輪番拼殺的戰場,你方唱罷我登場,上演了一幕幕歷史荒誕劇,最為悲催的是“外戚”,一個個粉墨登場,卻沒有一個掙脫東漢立國時織成的“天網”。

    原因何在:其一,皇帝多短命。東漢統治195年曆14帝,只有3任皇帝活過40歲,其餘11位都沒有活過35歲,更為悽慘的是3個嬰兒皇帝都死在襁褓之中;其二,皇后多不育。東漢皇后遠遠多於皇帝,14個皇帝只有2個是皇后所生。皇帝短命、皇后不育,外戚就有了機會。皇帝短命繼位者大多是未成年的孩子(也有嬰兒)。

    所以,就出現了“孩子坐朝,太后聽政”,一介女流的太后,有幾個能像呂后、武則天?她們只能依靠自家哥兄老弟,外戚就登場了,小皇帝自然會受到太后和外戚雙重的控制和壓迫。於是,皇帝大了就想殺外戚,要不被外戚所殺。

    加之,外戚多為功臣名將之後,身後有一定勢力。東漢四大外戚“馬、竇、鄧、梁”就是如此,漢明帝的馬皇后,是大功臣馬援的女兒;漢章帝的竇皇后,是大功臣竇融的曾孫女;漢和帝的鄧皇后,是大功臣鄧禹的孫女;漢順帝的梁皇后,是大功臣梁統的後人。她們既有祖宗的蔭庇,又有當朝黨羽,皇帝很難“吃倒”他們。

    劉秀立國時,為防外戚坐大,明確實行“疏遠外戚毋授以政,後宮之家不得封侯與政”的國策。豪強外戚處於皇權的有效掌控下,外戚勢力根本沒有機會崛起。明帝之後,朝廷實行了“每事務於寬厚”的政策,外戚勢力開始冒頭,出現了外戚竇氏“寵貴日盛,王公側目”,權勢熏天。不過,外戚權勢再大,也很難逾越光武帝定下的“勿授以政”的國訓,所以外戚只能“風光”,不可以亂國。因此,東漢外戚個個有野心,卻沒有出現“王莽第二”。

    $發光的金子

  • 3 # 長安說書人

    如果說,唐朝毀於藩鎮割據,那麼漢朝就毀在外戚宦官干政了。西漢王朝,從劉邦的老婆呂后開始,再到竇太后、王太后兩位“太后”都一一繼承了呂后的政治野心。東漢王朝,因為幼帝即位,太后們也不得不登上歷史舞臺……

    兩漢四百年,不僅女人們不再只窩在後宮,連宦官們也都紛紛摩拳擦掌想在史書上留下一筆濃墨重彩。

    西漢王太后掌握朝政大權時,他的侄子王莽最不得了。從宰相到以輔佐之名專權的假皇帝,再到篡位成功成為真皇帝,改國號新。

    東漢時期,有了前車之鑑,皇帝們應該非常防備外戚的勢力。奈何東漢皇帝們個個命短,有的皇帝連子嗣都還沒有就一命嗚呼。皇帝死後繼位新皇都非常年幼,年輕的太后們也不甘在後宮無所事事,畢竟漢朝後宮的女人們都有干政的傳統。小皇帝們就算想掙扎也力不從心。

    太后們聯合外戚把持著朝野,無帝王之名行帝王之事。那麼為什麼東漢時期的外戚執掌大權卻不敢像王莽一樣謀朝篡位呢?

    一:首先外戚之所以能掌控大權,一定是倚仗太后的提攜,只要太后扶持,他們在朝中勢力就非常穩固,想要篡位皇帝先得篡位太后,自家人打自家人沒必要。

    二:太后雖然專權,但名義上是打著輔佐幼帝的名號,對於天下也有個名正言順的交代。古人其實非常怕揹負罵名,所以太后們雖然喜歡玩弄權術,但還不想逾越這最後一步。畢竟始終還是個男權社會,比起武則天,她們還差了點勇氣。

    三:雖然王莽也是外戚篡位,但他本人是非常足智多謀的,前期在朝野和百姓中都埋下了好名聲,獲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援。可以說他一步一步走下來都離不開群眾的支援。並不是所有外戚都有王莽的才幹,也並不是所有外戚都能有他當時的機遇。拋開天時地利人和,誰又敢輕易篡位呢?總而言之,東漢外戚不篡位不是不想,只是沒有王莽的才幹、機遇和更大的野心。

  • 4 # 竹影臨風

    外戚專權往往是外戚權力過於澎漲的產物。東漢也曾出現過很多外戚專權的事,但他們大都受制於宦官的權威而未能一家獨大。況且國運尚且強盛。外戚一時難一入寇成功。他們用手中的權力只限於掠民聚財,就象漢桓帝時的外戚梁冀,憑藉一個妹妹是漢順帝的皇后,一個是漢桓帝的皇后而做大將軍一樣。憑藉手中的權力侵佔了東都洛陽方圓近千畝的土地作為林苑,養各種獵物供其玩獵取樂。外戚的強盛往往使至高無上的皇上淪為孤家寡人,在無外援的情況下,只有發展培植宦官勢力為已所用。最終牽制甚至消滅外戚達到靖清國難的目的。梁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孑,他的兇殘掠奪和驕橫的欺官害民終於引起了漢桓帝的不滿。暗中培養了單超,具瑗,唐衡,左倌,徐璜五人的宦官勢力,一舉殲滅了梁氏一族。

    東漢的外戚不能一家獨大,所以不能象王葬那樣篡位成功。

  • 5 # 木易乘舟

    從東漢帝開始,東漢皇帝繼位的年紀普遍偏小。

    漢章帝劉炟 19歲繼位 34歲崩

    漢和帝劉肇 10歲繼位27歲崩

    漢安帝劉祜 13歲繼位35歲崩

    漢順帝劉保 11歲繼位31歲崩

    漢桓帝劉志 15歲繼位36歲崩

    漢靈帝劉宏 12歲繼位 34歲崩

    先皇去世年紀不大,新皇繼位年紀更小,就造成了“主幼母少”的局面。而母親身後是母親的家族,也就是外戚,這些人要出來,打著輔主理政的旗號,內外勾結,把持朝政。先後出現了竇、鄧、閻、梁、何等太后及家族外戚勢力專權亂政。

    這些小皇帝從小受儒家文化教育,帝師告訴他們這些外戚暫時幫你管理等你長大就把權力還給你,但到那時這些人又不願交出大權,於是

    皇帝就和支援他的勢力奪權。

    一連串的小皇帝繼位,引發一連串的外戚專權,又由一連串的皇帝長大奪權,造成一連串的宦官亂政。如此交替,成為東漢的一個政治符號了————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亂政。

  • 6 # 歷史是個大葫蘆

    外戚掌權確實貫穿了整個東西漢的歷史,可以說,沒有哪個朝代的帝王,像漢朝那樣,終日在外戚、宦官的陰影裡活得戰戰兢兢。

    當然,有了漢朝的前車之鑑,後世皇帝也都學得很乖,不敢再像漢朝這麼玩了。

    畢竟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其中漢最為有名的外戚,當屬王莽了。王莽篡漢,也成為了婦孺皆知的一段著名歷史。

    雖然王莽篡漢後的新朝只存活了十五年,但是毫無疑問,這十五年對於中國今後封建王朝格局的變更,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既然外戚掌權在整個漢帝國的歷史上都是常見的一種現象,但是為什麼只有王莽篡漢成功了呢?他之後的那些後起之秀們,為什麼沒有再複製王莽的軌跡呢?

    並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時勢造英雄,雖然篡漢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是篡位並改朝換代,除了需要很強的個人業務能力外,還是需要整個時代為篡位者加冕的。

    沒有了一定的時代背景,王冠也不可能加諸於篡位者的頭上。

    那麼後來的外戚,究竟為什麼沒有如王莽那樣篡位呢?我們把王莽和漢朝其他外戚做一下對比,就很容易看出來問題的答案了:

    其一,時代的不同。

    堂堂大漢帝國,這艘無敵巨輪在漢武帝中後期已經開始破損,到了漢平帝時期,百姓已經到了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地步。王莽這個人就非常聰明,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節儉淳樸的形象,他又是當時的輔政大臣,許多百姓也都寄希望於王莽,可以挽留垂垂老矣的漢帝國。這樣一來,王莽就有了群眾基礎。

    老百姓只想吃得飽穿的暖,至於誰是皇帝,關他們屁事!

    而在王莽之後,緊接著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光武中興”,東漢帝國一度從王莽篡漢後的連年征伐,江河破碎中緩緩恢復,光武帝劉秀也有一個好老婆,那就是陰麗華(劉秀和陰麗華的相識相知也頗具傳奇。但由於和本題無關,喜歡的看官可以自行翻找,真的挺有意思),這個皇后非常的賢淑,另一方面有了王莽的教訓,皇帝就像防賊一樣防著外戚幹。到漢明帝時,對外戚的防備比起劉秀是有增無減。《後漢書》記載,他在列“雲臺二十八將”名單時,特地將岳父馬援排除在外,就是為了杜絕外戚窺政之心。

    其二,王莽擁有其他外戚所沒有的權力。

    王莽下毒毒死了漢平帝,控制了朝廷大權,並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帝。年幼的皇帝在位的三年時間裡,老謀深算的王莽又擴充了自己的實力。這種實力可怕到了什麼地步呢?就是到了一個外戚,在諸侯王聯起手起兵後,竟能夠調動剿滅叛亂的軍事力量的地步。

    再看其他外戚,以漢章帝時勢力龐大的竇氏外戚來說,頂多也就是囂張跋扈、欺男霸女、強取豪奪,雖然目中無人到敢欺負公主的地步,可是終章帝一朝,竇氏也不敢胡作非為。他們和王莽在權利的廣度和深度上是沒有辦法相提並論的。

    其三,不是誰都可以成為王莽。

    像王莽這樣的為了自己的野心能做出任何心狠手辣之事的人,也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像他這樣的野心家,本應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但是天下人都認為他是“聖賢之人”,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而且王莽有個特點,誰讓我不爽我就幹掉誰,雖然古今有太多這樣的人,但是王莽連自己的兒子也不放過。你不讓老子爽,你也別想活命。所以,就有了王莽連食三子的故事。

    再看看後來者,手段比不上王莽,而且說起心狠手辣,其段位也和王莽差了太多,不在一個檔次上。而且即便是放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能和王莽一較高下的人恐怕也是寥寥。

    這樣看來,王莽可以篡漢確是無可複製的,終東漢一朝,外戚之禍與宦官之禍此起彼伏,但是卻再也沒有出現過取漢而代之的事情了。

  • 7 # 藝林話史

    因為東漢做了一些改革

    一,奪權,光武帝劉秀鑑於王莽篡漢的歷史教訓,在制度上做了改革,西漢外戚專權主要是透過擔任大司馬,大將軍控制軍權,領尚書事控制尚書檯管政治,實現對軍政大權的控制。劉秀統一全國後,改革制度,控制軍權,降低大司馬、大將軍的地位,使其位列三公之下。最大的改革是規定了不以官職為獎勵功臣的砝碼,東漢初年的外戚以功臣居多,讓功臣在爵位的序列裡升降,只保持你的待遇。而讓知識分子在政府官職的序列裡量才而用,兩個集團是平行的道路。

    二,制衡,為了限制外戚控制尚書檯,劉秀廢除了外戚統領政治中樞尚書檯,剝奪了他們統領尚書檯的權力,而尚書檯透過宦官與皇帝溝通,這樣,就培養起來宦官勢力制衡外戚,避免一家獨大。所以,即便能力不輸王莽的竇憲,也被漢和帝在宦官鄭眾的協助下奪回大權,逼的竇憲自殺。還有那位跋扈將軍梁冀。也被漢桓帝在宦官單超,徐磺,具緩等的幫助下滅門的。

    三,個人能力。王莽的個人能力是非常強的,其偽裝本領是第一流的,在平時就籠絡士大夫階層,獲得很高的威望,得到了士大夫的支援。東漢裡能力稍強點的竇憲領兵打仗還行,卻沒這方面的能力,其他的外戚鄧鷙,梁冀能力更次,更不用說屠戶出生的何進了。

    四,東漢這樣乾的後果是造成了宦官勢力的膨大,以致最後出現十常侍亂政,直接造成東漢政治的日益腐敗,並且東漢王朝一直在宦官和外戚的鬥爭中國力大損,沒有充分利用起士大夫的勢力,致使士大夫不得不借助軍閥董卓的勢力產出宦官,最終找來亡國之禍。

  • 8 # 尋根拜祖

    外戚雖然兇猛,但是縱觀歷史,沒有哪家外戚有能力實現改朝換代!王莽代漢有外戚身份的作用,但決定性的因素卻是士族集團,而非外戚單方面作用。東漢外戚所處的環境,與西漢末年截然不同,士族集團與外戚不具備高度融合的條件。沒有支援力量,外戚做不到代漢。

    西漢末年政治勢力凋零,外戚勢力凸顯

    秦朝是中國歷史的一次重大轉型,在此之前,宗室勢力是王權的支撐體系,在此之後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皇權拱衛勢力缺失的階段。秦朝的滅亡,很多人認為就是因為宗室勢力的凋零,這個說法雖有開歷史倒車之嫌,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西漢的歷史,其實就是一段皇權拱衛勢力的培植歷史,在此過程中,宗室勢力、外戚勢力、宦官勢力和士族勢力,先後粉墨登場。

    劉邦建國後,採取分封與郡國並行的模式,其目的就是為了儲存宗室勢力。不過歷史證明,宗室勢力已經完全不適應歷史的發展,七國之亂就是宗室勢力滅亡的號角。

    西漢宦官勢力很薄弱,只是在個別階段作用明顯。

    士族勢力的誕生,起源於漢武帝的尊儒,直至漢元帝,儒家士族階級才完全取代法家,成為帝國統治勢力,並逐步走向豪門化。到新朝末年,豪門化計程車族集團,終於變成了足以左右帝國政治走向的勢力集團。

    西漢最後一位皇帝漢平帝在位期間,宗室作為政治勢力完全消亡,宦官勢力沒有形成,士族勢力尚處於成長階段,還沒有完成豪門化程序。這個格局,為外戚勢力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也就是說,西漢末年政治勢力的缺位,讓王氏外戚勢力“被迫”走向了歷史前臺,這是王莽能夠左右帝國命運的客觀歷史環境。

    王莽代漢的根源,在於取得了士族階級的支援

    即便如此,成長中計程車族階級,其實還是有能力阻止外戚勢力代漢的,外戚勢力的“非連續性”,決定了任何一氏外戚都不具備持續發展的可能性。那麼,王氏家族何以持續掌控大漢半個世紀的皇權呢?王莽又是如何突破士族階級的攔阻索的呢?

    蹊蹺就在於,王氏家族以王莽為代表,自覺走上了一條外戚集團士族化的道路,並促進士族階級的分化,形成包括外戚在內的豪門士族集團,他們才是帝國命運的掌控者,也是外氏家族的同盟軍。

    王氏家族自職掌樞要之初,就非常注意與士族集團的良好合作關係,除了王鳳當政初期,有過一段與士族集團的激勵鬥爭,其它時期都表現出非常積極的,向士族集團主動靠攏的勢態。

    王政君的兄弟們都有豢養士族的習慣,圍繞他們形成了牢固的政治集團。到王莽這一代,王室家族子弟無一不是儒家仕子,尤其是王莽,幾乎成了儒家士族精英分子追捧的偶像級人物。

    王莽是一個有政治理想和追求的儒生,他的這個標籤其實已經蓋過了外戚。王莽所描繪的烏托邦式理想社會,切中了西漢末年的時弊,因而他被士族集團、權貴階層和社會底層人士,當做各自利益的代表人,是他們把王莽推向了帝位。

    所以,本人一直不贊同王莽“篡位”的說法,其實他是被政治勢力推上去的,而不是有意識的謀取。倘若不是士族集團的支援,外戚勢力根本不具備改朝換代的條件。

    東漢時期的政治格局,是穩定的三足鼎立狀態

    東漢時期的政治格局,與西漢末年截然不同。整個東漢,豪門士族集團、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皇權代表人),形成了長期穩定的三足鼎立狀態。

    豪門士族集團是東漢立國之本,當初正是這個集團的支援,才讓光武帝劉秀實現了改朝換代的理想。本質上,東漢的歷史是皇權與豪門士族集團共治天下的模式。

    豪門士族集團與皇權共治天下,不代表二者利益完全一致,他們之間既是利益共同體,同時又存在相互掣肘。為了對抗豪門士族集團,皇權不得已培養了自己的代理人——宦官勢力。嚴格意義上講,宦官談不上勢力,他們就是皇權的影子,是皇權利益的忠實擁護者。

    東漢的外戚,從個體上講,很多人的實力一點不亞於王莽,比如梁翼。可是他們為什麼不能仿效王莽,完成改朝換代呢?

    原因就是,士族集團和宦官集團的強大,讓外戚集團與他們之間形成了並行存在的平衡勢力,彼此之間相互利用、相互爭鬥,誰也不能取代誰,同時誰也離不開誰。

    以東漢末年何氏家族與宦官勢力的關係為例,何氏家族能登上權力頂峰,宦官功不可沒,所以在誅殺十常侍的問題上,何氏家族內部就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進而導致局勢失控。

    豪門士族集團與外戚勢力之間,也是合作與對抗的並行。豪門士族集團基礎強大,但是政治頂端卻被外戚把控。外戚雖然能把控樞要,但是卻沒有強大的社會基礎,隨著皇帝的更換,他們必然又被新的外戚取代。

    所以,外戚勢力想要維護自身的長期利益,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自覺向士族集團靠攏,夯實家族的基礎;二是與士族集團保持距離,以防樞要地位喪失。

    但無論哪一條路,都不能取得士族集團對他們的無條件支援,士族集團與外戚的合作,其本質是企圖讓外戚勢力變身自己的利益代言人,而不是幫助外戚集團利益最大化。

    東漢外戚政治,落花流水春去也

    透過以上分析可知,王莽代漢的最大歷史機緣,就是因為其它政治勢力的缺失,以及外戚與成長中計程車族集團的融合過程中,組成了利益共同體。

    這個特殊的環境,是不可複製的歷史發展階段!

    東漢時期,已經形成了三方政治勢力都走向成熟階段,形成了穩定的平衡關係,不存在融合的可能。即便出現以合作為主旋律的階段,也存在區域性的利益分歧。

    當利益集團之間,不能形成高度統一的利益訴求時,外戚怎麼可能實現改朝換代?王莽代漢,永遠是外戚無法複製的神話,不是王氏集團有多牛,也不是王莽有多神,歷史發展的規律決定了一切!

  • 9 # BOSS李的通鑑日課

    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當一個人已經大權在握,可以醉臥美人膝,醒掌殺人權時,他何必冒著滅族的巨大風險去往前再走一步呢?從統計資料上講,篡權也是小機率事件。

    舉個例子,前兩年是全民創業浪潮,特別是網際網路行業,當時只要是BAT的高管,都會有人拿著大把的鈔票誘惑你去創業。但實際上,你看真正冒險放棄穩定高薪,而去創業的還是鳳毛麟角。這種風險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承擔,更別說是涉及生死問題了。

    所以,與其要問為何東漢那些掌權的外戚,為什麼不學習王莽好榜樣,不如去問為什麼王莽敢豁出去篡漢且最終成功了呢。這其中的政治與社會背景恐怕更值得探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合夥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