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魯愛史冊
-
2 # 西遊記中記
“門神”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在每年的除夕每家每戶都會貼門神。年前買琿春的時候市面上能買到的門神基本上都是關公張飛和秦瓊敬德。其實真正的門神只有秦瓊和敬德。
門神的由來
相傳涇河龍王觸犯天條,找人間皇帝李世民救命,而李世民也答應了他的請求。豈知一不小心讓魏徵在夢中把涇河龍王給咔嚓了。死後的涇河龍王冤魂不散,然後就每天晚上去找李世民索命。後來秦瓊和敬德兩位威風凜凜的大將每天晚上站在寢宮門口守著,果然湊效,涇河龍王再也不敢來騷擾李世民。因為李世民愛惜兩位大將的身體,所以命宮廷畫師畫下了秦瓊和敬德的像貼在門上,果然效果相當。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門神就這樣一直從唐代流傳了下來。
三鞭換兩鐧的傳說
言歸正傳,話說當時尉遲恭為劉武周效命連連攻陷了李唐的數座城池。於是乎李淵派秦瓊帶兵收復失地。
這一天,秦瓊領兵到敵營前叫陣。劉武周集團知道秦瓊難對付,派其他人出營迎敵大多數都是輸,於是乎就直接派了頭號猛將尉遲恭出營迎戰秦叔寶。
這是秦叔寶望著對面的黑臉將軍說:“來者可是尉遲將軍啊?” 因為秦瓊一路上都聽說尉遲恭天生健壯,面如黑炭,所以一看就認出來。
尉遲恭道:“正是在下。你可是秦瓊秦將軍啊?”
秦叔寶迴應了對方:“沒錯”。又因為想起李世民一直想收降尉遲恭,於是繼續說道:“尉遲將軍,我聽說你神勇無比,如果你我一戰估計幾百回合也分不出勝負。不如我們換一種方式比試比試。”
尉遲恭好奇地問道:“那你想怎麼個比試法呢?”
秦瓊環顧四周,突然看到兩軍旁邊不遠處有兩塊一樣大小的千斤巨石。隨後指著巨石說道:“咱們用的都是短兵器,而且我看你的鋼鞭也有些份量。這樣吧,我們用鐧鞭擊石,用時短者為勝。”
尉遲恭望了望巨石,又望了望秦瓊手中的金裝鐧,隨後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鋼鞭,說道:“好,這個方法很好。” 尉遲恭說完和秦瓊同時撥轉馬頭向著巨石跑了過去。
秦瓊本來就是很有禮貌的人,且對方也是李世民喜歡的人才。於是乎對尉遲恭說道:“尉遲將軍我用雙鐧你用單鞭,你先來吧。”
尉遲恭也不客氣,舉起鋼鞭一鞭打在巨石上,巨石紋絲不動。於是尉遲恭又打了第二鞭,巨石依然沒反應。隨即尉遲恭運用平生之力第三鞭打下,只見巨石瞬間裂開分為幾塊大小不等的大石頭。尉遲恭打完後對著秦瓊說道:“秦將軍,請吧。”
尉遲恭說罷,只見秦瓊舉起雙鐧用力向下一揮,雙鐧同時打在巨石上,隨即巨石四分五裂。
尉遲恭看得傻傻的站在那裡,心中驚訝:“他的鐧和我的鞭重量都在伯仲之間,縱然他雙鐧齊下,但也只是兩鐧,我卻打了三鞭。哇,秦叔寶果然名不虛傳。”
隨即尉遲恭對秦瓊拱手說道:“秦將軍之勇,在下佩服,在下退兵一百里,此地還與你李唐。”
從此三鞭換兩鐧、惜英雄重英雄的故事就流傳開來。
-
3 # 紅嶺影視周世平
秦叔寶和尉遲恭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兩大悍將,由於戰鬥力超級強悍,被後人把他倆畫像貼在門上當門神辟邪鎮鬼。秦叔寶很早在李世民帳下效力,尉遲恭要晚一點,兩人曾經打過一仗,兩人到底誰贏了呢?
武德二年十一月,宋金剛帶領尉遲恭先後攻陷晉州和澮州,河東告急,李世民率領秦瓊前往征討,雙方在柏壁紮營對峙。十二月,李孝基和唐儉、於筠等唐將均被尉遲恭俘虜。尉遲恭帶著俘虜返回澮州途中,李世民派秦瓊、殷開山於美良川將其擊破,斬首兩千餘級。
在尉遲恭和秦瓊的單挑對決中,還流傳著三鞭換兩鐧的傳說。據說尉遲恭用水墨鋼鞭打了秦瓊三鞭,而秦叔寶用金裝鐧打了尉遲恭兩鐧,結果尉遲恭當場吐血逃跑,秦瓊沒吐血。所以秦瓊比尉遲恭的戰鬥力要略高一籌。
後來,在玄武門之變中,由於秦叔寶沒有參加,而尉遲恭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所以,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位中,尉遲恭排在程咬金與秦叔寶前面,實際封邑也比他們要多。
-
4 # vimalakir
《隋唐演義》《說唐》中秦瓊一般是元帥,敬德是先鋒官, 秦瓊的地位更高,敬德次之。 但在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敬德排名第七,幾乎可以說是最前的武將了,秦瓊卻排名最後,二十四,最後一名。 怎麼回事?那麼2人的武藝誰厲害那?
秦叔寶,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據新舊唐書記載,秦瓊每次隨李世民征伐,敵陣中常有炫耀自己兵強馬壯的武將,李世民就讓秦瓊前去,單槍匹馬常將敵將斬殺於萬眾之中。
尉遲恭是隋末唐初的一員猛將,以武勇著稱,但他最初效力於劉武周麾下,曾與唐朝為敵,多次將唐軍擊敗,歸唐以後,北邙山力救李世民,大敗單雄信;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元吉、大破突厥,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
可以說二人都是隋末唐初猛將,唐朝武德二年三月,劉武周命宋金剛、尉遲恭南下,準備拿下整個山西,然後奪取天下。尉遲敬德驍勇善戰,先後“陷晉、澮二州”,並多次擊敗唐軍,“襲破永安王孝基,執獨孤懷恩、唐儉等”。李淵聞訊後,立即派李世民帶兵北上,與宋金剛所部決戰。在這場戰爭中,秦瓊與尉遲恭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殺。“太宗遣殷開山、秦叔寶邀之於美良川,斬首二千餘級,”,打的尉遲敬德“僅以身免”。此戰秦瓊功勞最高, 李淵賜給秦瓊金瓶,並慰勞秦瓊說:“你不顧妻兒遠道而來投奔我,如今又立下這樣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來給你吃,更何況是賞賜一些僕婢和財帛呢。”於是拜秦瓊為秦王府右三統軍,民間小說裡還流傳著三鞭換兩鐧的傳說。據說尉遲恭用水墨鋼鞭打了秦瓊三鞭,而秦叔寶用金裝鐧打了尉遲恭兩鐧,結果尉遲恭當場吐血逃跑,秦瓊沒吐血。所以秦瓊比尉遲恭的戰鬥力要略高一籌。不久後尉遲恭投靠了李世民,之後倆人並肩在李世民麾下為將,為他征戰天下,從而立下赫赫戰功。在此期間,倆人盡釋前嫌,也結為生死之交,關係莫逆。
武功上尉遲恭比秦叔寶高,為何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在前那,就不得不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尉遲恭在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元吉救了李世民,秦瓊在這次基本上就是打外圍。還有就是秦瓊戎馬一生,歷經大小戰鬥二百餘陣,屢受重傷,貞觀年間就退居二線了。,貞觀十二年就去世,貞觀十七年才有的凌煙閣。
那麼為什麼秦瓊在玄武門之變沒有尉遲恭表現突出那,魏徵的一句話給出了答案。魏徵曾這樣評價秦瓊,說他是一個良臣,但是不是忠臣,他只會忠於江山社稷和國家,而不會為了某一個人而去動搖江山社稷和國家基業,這其中也包括他的老大李世民。所以秦瓊不會像尉遲恭一樣做李世民的敢死隊
至於誰的貢獻高,我認為是尉遲恭較高,地位的話前期秦瓊高,後面就不如尉遲恭了。因此凌煙閣功臣排位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5 # 海東青奉天
秦瓊和尉遲恭是華人家喻戶曉的兩位歷史人物,每逢過年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把他們作為門神,一左一右貼在門上,消災避邪。
那麼這兩個人相比,他們的歷史地位誰更高呢?
第一種觀點是秦瓊的地位比尉遲恭高。這個印象主要來源於小說,評書或影視作品。在藝術作品裡,秦瓊是元帥,尉遲恭是先鋒,不論從職務上,個人武功上還是歷史影響上,秦瓊都佔有絕對優勢,最典型的就是在文學作品裡,秦瓊和尉遲恭比舉鼎,結果秦瓊勝出。由於藝術作品的廣為流傳,秦瓊地位高於尉遲恭已經成為絕大多數人的共識。
第二種尉遲恭地位高於秦瓊。在正史記載中與文學作品中有很大不同,比如在唐朝凌煙閣24功臣排序裡,尉遲恭排名第七,位列武將第二名,地位僅次於河間王李孝恭。而秦瓊則在排名中墊底是最後一位。再有一個,秦瓊在去世後追封為徐州都督,而尉遲恭死後,不僅追封為幷州都督,而且還追贈司徒,可見地位明顯高於秦瓊。
除此之外 在門神的位置上也可以看出尉遲恭高於秦瓊,古代是以左為尊,在唐代也是如此,門神左側是尉遲恭,右側是秦瓊,左為上,左為大,門神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左右是有區分的,不是隨意而為,所以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輔證作用。
綜上所述,白臉秦叔寶的地位稍遜於黑臉尉遲敬德。
-
6 # 自己的暖陽
秦瓊若為帥,尉遲則為將;秦瓊為將時,尉遲為先鋒;若單打獨鬥,二人不分伯仲。
秦瓊功勞在前期,玄武門之變未參與;尉遲恭恰恰相反,若然進入李世民陣營較晚,但一直是秦王鐵桿,玄武門之變時是主要參與者,帶兵入宮逼迫李淵退位。
所以,凌煙閣上,尉遲恭排位在秦瓊之前。
-
7 # 劉坤忠120
黃臉的秦二哥秦叔寶一臉病相,但武藝高強,是隋唐十八條好漢中的第十六條好漢。從隋朝幾經周折來到唐營,與隋末反王劉黑闥手下元帥宋金剛大將打鐵出身的黑蠻子尉遲恭交過手,尉遲恭先出手打了三鞭,秦叔寶還了兩鐧。尉遲恭勇猛無敵,從未遇敵手,奶奶的,不幹了,這兩鐧也太重了,打馬跑了。。。隋唐十八條好漢的武藝依次一條比一條的差太遠,第一條李元霸的武藝後面所有人加起來再加幾萬人馬都不是敵手。第十六條好漢秦叔寶勝第十七條好漢尉遲恭是綽綽有餘。第十八條好漢單雄信為報兄仇,獨揣唐營,英雄無敵,但被第十七條好漢尉遲恭輕鬆弄翻,尉遲恭保駕有功,得到唐王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秦叔寶那個恨哪,單雄信可是他的救命恩人。秦叔寶尉遲恭都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大將、功臣,但倆人性情不和,秦叔寶武藝比尉遲恭強,還擔當過元帥,瞧不起尉遲恭。尉遲恭玄武門立了大功,秦叔寶又是李世民的恩人,李世民只能兩邊打馬虎。二人對李世民忠心,在李世民病重期間二人日夜站立在門外守護,李世民不忍二人如此辛勞,叫畫師將二人畫像放在門外替代二人,人見人怕,鬼見鬼怕。此後民間以二人畫像貼在大門左右,鎮邪避魔,永保平安。從此秦叔寶尉遲恭成了專用門神,鞭鐧相向,永不服氣。
-
8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秦瓊,生前最大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從三品,加封冀國公,從一品,死後追贈徐州都督,胡國公,諡號“壯”,陪葬昭陵。尉遲恭,生前最大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封鄂國公,從一品,死後追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 “忠武”,陪葬昭陵。比較上看,二位官職以尉遲恭官大,不過要知道的是秦瓊比尉遲恭少活了二十年,而且秦瓊是實權官職,而尉遲恭的開府儀同三司僅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官稱。
再來看看二位的發家史,秦瓊先後跟隨隋軍、瓦崗寨、王世充等,最後投奔秦王。尉遲恭的簡歷就清白了許多,早年加入隋軍,後直接獻城投降唐兵。在二者的武力值上,秦瓊適合敢死隊長的角色,作戰勇猛,敢打硬仗,無論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都提到李世民經常派遣秦瓊陣前衝殺敵方大將,提振士氣。尉遲恭則適合單挑,單挑戰績那是赫赫有名,關鍵單挑物件選的好,都是在第一時間保護了李世民。都說功高莫過救駕,罪極莫過謀反,尉遲恭端的是好運氣,但是救駕確實實打實的功勞。兩位在歷史上還真有針鋒相對的時候,此時的尉遲恭還是劉武周的手下,在一場重要的戰事中,唐軍失利。為此李世民派遣手下大將秦瓊率領玄甲軍伏擊剛打勝仗返回老巢的尉遲恭,此戰秦瓊獲勝。
秦瓊,因其在小說演義裡面露臉較多,為人仗義,武功高超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尉遲敬德在“玄武門”事變中立下不世之功,救下李世民並奠定了李世民的皇位。經過幾個方面的比較,二人幾乎不相上下,但是在“玄武門之變”中,秦瓊實不忍兄弟自相殘殺,而尉遲恭卻對李世民忠心不二,保護李世民並親手射殺李元吉。綜上,秦瓊,作戰經驗豐富,身手了得,且江湖習氣中,講情義。尉遲恭功夫高強,對李世民絕對忠心。
-
9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尉遲恭,尉遲恭的敏捷強於秦瓊。秦瓊晚年回憶說:“我戎馬一生,歷經大小戰鬥二百餘陣,屢受重傷,前前後後流的血能都有幾斛多,怎麼會不生病呢!”這表明他是力戰型選手,也有很好的技巧,但敏捷點比尉遲恭差得遠。尉遲恭善於躲槊,能在和李元吉比武仲三次閃避,並將李元吉的馬槊奪下。秦瓊也能打贏李元吉,但沒有這麼瀟灑,他要是打贏非得見血不可,所以那次比武秦瓊就不敢上場。
-
10 # 舊書齋
秦瓊敬德,在中國民間大名鼎鼎,被人們封為門神。每逢春節,都要好好的請到家裡來,保佑一家人平安無事。在歷史上,秦瓊和尉遲恭也的確是初唐時期數一數二的猛將。他們身上的故事,傳唱了千年,這也讓許多人,對他們兩個到底誰更厲害,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嚴寬版《隋唐演義》劇照
演義中的秦叔寶和尉遲恭單田芳老師根據傳統評書進行整理,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整的隋唐演義,在諸多說法中,整理出來一個排名,被稱為四勇、四絕、十三傑。當然,除了單田芳老師的評書以外,明清時期的小說以及民間傳說中,也有類似的排名,從十三條好漢,到十六條好漢,再到十八條好漢,這種說法種類繁多,甚至很多人名都不一樣。但無論哪種說法,都有秦瓊和尉遲恭。
在單田芳老師的說法中,十三傑其實是十四個人,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其實,在古代小說中,這種情況也是有過的,比如民間武俠小說中,有三俠五義,其中三俠實際上是四個人。由此可見,十三傑是十四個人也並不是無跡可尋。
對於齊名的人,尤其是在民間有著同等地位的人,一般說書人不會厚此薄彼。畢竟他們是靠觀眾吃飯,不可能得罪觀眾。第十三傑裡,放下了兩個人,前半段是秦瓊,後半段是尉遲恭,可見,說書人和民間老百姓眼中,這兩人不相伯仲。
如果我們仔細看一下評書的內容,還是可以看出高低的。秦瓊,是隋唐演義中徹頭徹尾的主角人稱神拳太保小孟嘗,長得帥,武藝高,而且非常講義氣重感情。天下英雄豪傑無不敬佩。如果想要找一個能和他齊名的人物,是非常不容易的。第一,一定不能太帥,因為在隋唐演義中,帥哥太多了,羅成就很帥,王伯當也很帥,這些個帥哥扎堆,就沒有辨識度了。第二,一定要和秦瓊一樣的講義氣,忠誠可信。第三,武藝一定要高,但絕對不能高的無邊。因此,像是宇文成都這樣的人,實在太猛,也不合適。尉遲恭的形象,非常符合。
因此,尉遲恭一出場,就自帶主角光環,日搶三關,夜奪八寨,把唐軍打的大敗。李世民手下縱然有程咬金這樣的大將,但在尉遲恭面前,近乎兒戲。這才有了最經典的片段,書中稱“三鞭換兩鐧”。
從“三鞭換兩鐧”的故事看,秦瓊要高於尉遲恭一些,因此,演義中。秦瓊佔據上風。那麼,史料中的記載呢?
黃海冰版《隋唐英雄傳》劇照
正史中的秦叔寶和尉遲恭正史不如演義那麼的有趣,史官們惜墨如金,即使很多精彩片段,也只會簡單的概括,畢竟幾千年的歷史,要是全像小說一般的寫法,不知要寫多少。
翻開正史,我們得到了這樣幾個初步的結論。第一,秦瓊和尉遲恭都是李世民的鐵桿粉絲,但尉遲恭顯然對李世民更加忠誠。我們不能否認秦瓊的忠誠,但秦瓊也有自己的處事原則,那就是自己可以忠誠於秦王,但願意過多參與王儲的鬥爭。當玄武門之變發生的時候,秦瓊的出力,遠沒有尉遲恭多。這也造成了另一個結果,那就是尉遲恭的地位,要高於秦瓊。我們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就可以看出來,尉遲恭排名第七,而秦叔寶只是第二十四位。
第二個結論,秦瓊很猛,但在戰爭中,多次受傷,以至於晚年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在李世民當上皇帝后,秦瓊已經年近六旬,因為身體的原因,漸漸淡出軍隊和政治核心。有人說,這是不是李世民的打壓,顯然不是,李世民沒有如此的小心眼。秦瓊的確身體不好,而且在貞觀十二年的時候,就病死了。從貞觀元年開始,一直到病死,這十二年之間,秦瓊的生活比較平靜,沒有參加太多軍事行動,逐漸退居二線。
第三個結論,尉遲恭比秦瓊小了14歲,在李世民當皇帝的時候,他正值壯年,參與了大量的軍事行動,不斷地積累著功勳,地位也不斷地提高,雖然他比秦叔寶晚投靠唐朝,但尉遲恭憑藉自己的忠誠和不斷地努力,獲得了比秦瓊更高的榮譽和地位。
而對於兩個人的武力值,歷史上的記載,很難分出誰更強,對於尉遲恭的評價是,“敬德奪槊陷陣,鼓勇王師,卻賂報恩,竭忠霸主。”對於秦瓊的評價是,“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則以寡敵眾,可謂勇矣。”由此觀之,兩人很難分出高低。或許,在歷史上尉遲恭的運氣更好一些,他趕上了最好的時代,經歷三朝,享盡榮華富貴,然後壽終正寢。而秦瓊,在漫長的戰爭中落下了很多後遺症,雖然在晚年過著衣食無憂的富貴生活,但享受的時間還是太短,他的運氣,的確差了一點。
-
11 # 大功河畔
三鞭換兩鐧,打得尉遲恭吐血而逃,應該是秦瓊更厲害!秦瓊是兵馬大元帥,而尉遲恭卻是在秦瓊手下做事。秦瓊跟尉遲恭的身份對比,就好比林彪元帥vs粟裕大將。秦瓊的名氣就好比水泊梁山的宋江,好多人也都是奔著秦二哥去的。
-
12 # 真正鱷魚不哭
這要看你的依據是什麼了。
是是評書?演義?還是正史?
如果談評書,你以哪個版本為準?單田芳?袁闊成?田連元?
不統一沒法比較好嗎?
如果按演義,不好意思,《說唐》沒把十八條好漢說全,只說了十三條:
第一條好漢李元霸,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第四條好漢雄闊海,第五條好漢伍雲召,第六條好漢伍天錫,第七條好漢羅成,第八條好漢楊林,第九條好漢魏文通,第十條好漢尚師徒,第十一條好漢新文禮,第十六條好漢秦瓊,第十八條好漢單雄信,而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書中未提及。
按書中表述,差一名都是碾壓——參看李元霸打宇文成都。
秦瓊上榜了,而尉遲恭沒有,你說誰強?當然,如果你非要說尉遲恭可能在12、13、14、15,我也沒有確鑿證據反駁不是?
要是按正史,李世民有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行榜:
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司空、揚州都督、河間元王李孝恭、司空、萊國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師、鄭國文貞公魏徵、司空、梁國公房玄齡、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申國公高士廉、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特進、衛國公李靖、特進、宋國公蕭瑀、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褒忠壯公段志玄、輔國大將軍、燮國公劉弘基、尚書左僕射、蔣忠公屈突通、陝東道行臺右僕射、鄖節公殷開山、荊州都督、譙襄公柴紹、荊州都督、邳襄公長孫順德、洛州都督、鄖國公張亮、光祿大夫、吏部尚書、潞國公侯君集、左驍衛大將軍、鄴襄公張公謹、左領軍大將軍、盧國公程知節、禮部尚書、永興文懿公虞世南、戶部尚書、渝襄公劉政會、光祿大夫、戶部尚書、呂國公唐儉、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李勣和徐州都督、胡國公秦瓊。
讓秦二哥的粉絲失望了,敬德排名武將第一,而叔寶墊底。
《新唐書》二人同傳,都有很突出的戰鬥表現:
是日獵榆窠,會世充 自將兵數萬來戰,單雄信者,賊驍將也,騎直趨王,敬德躍馬大呼橫刺,雄信墜, 乃翼王出,率兵還戰,大敗之,禽其將陳智略,獲排槊兵六千。
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 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
這兩位都不算統帥級名將,大致在戰將和鬥將之間。要論單挑,可能是尉遲恭略勝一籌。
李世民曾自誇:
寡人持弓箭,公(尉遲恭)把長槍相副,雖百萬眾亦無奈我何。(劉餗著《國朝傳記》)
事實上他也這麼做了:
《舊唐書·列傳十八》:及竇建德營於板渚,太宗將挑戰,先伏李勣、程知 節、秦叔寶等兵。太宗持弓矢,敬德執槊,造建德壘下大呼致師。賊眾大驚擾,出 兵數千騎,太宗逡巡漸卻,前後射殺數人,敬德所殺亦十數人,遂引賊以入伏內。 於是與勣等奮擊,大破之。
找保鏢的話,李世民還是更看重尉遲恭,秦瓊就沒得到這份信任。
不過大家可能忽略了《新唐書·秦瓊傳》的一條記錄:“戰美良川,破尉遲敬德,功多”,尉遲恭是吃過秦瓊虧的。聯想李世民“致師”(挑戰)時眾將分工,同樣是戰場爭鋒,秦瓊更能帶隊進攻,用遊戲術語說就是“統御力”更高。
-
13 # 浪紫7
毫無疑問尉遲恭~他參加了玄武門之變,並且親手幹掉了老大,自己拿著腦袋逼迫李淵退位。這種從龍之功,對於李二這種弒兄囚父躲位的帝皇來說是無比看重的。秦瓊沒有直接參與玄武門之變,所以他雖然是最早跟著李二的瓦崗兄弟建功不少但是卻在凌雲閣裡面排在最後面了。
-
14 # 槍挑花面
歷史上的秦瓊和尉遲恭哪個人的功勞比較大?
論功勞秦瓊與尉遲恭誰貢獻比較大呢?我個人認為分兩個階段來說吧,前期秦瓊功勞相對尉遲恭來說比較大,後期尉遲恭後來居上。
前期:在李淵時期秦瓊的功勞要比尉遲敬德的功勞大秦瓊先後6次易主,而李唐就是秦瓊最後一次的東家。公元619年二月,秦瓊與程咬金投奔李唐,被李淵安排到秦王李世民身邊任職。
同年,宋金剛兵犯李唐,而這一次也是秦瓊與尉遲恭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較量。
公元619年三月,劉武周在突厥支援下舉兵南下,尉遲敬德也在其中。九月,劉武周佔領太原。尉遲敬德隨宋金剛繼續南下,攻克晉州。十月,又攻佔澮州。此時夏縣人呂崇茂起兵響應劉武周,擊敗唐右僕射裴寂。
李淵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陝州總管於筠、內史侍郎唐儉等率兵討伐呂崇茂。呂崇茂向宋金剛求援,宋金剛即遣尉遲敬德和尋相率兵前往夏縣,接應呂崇茂。尉遲敬德與呂崇茂裡應外合,夾擊唐軍,大敗唐軍。
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及行軍總管劉世讓等唐將均被尉遲敬德俘獲,此時得勝後的尉遲恭還軍澮州。
李世民聞訊後,即派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在美良川(今山西夏縣北)截擊尉遲敬德軍。當時秦瓊在李世民手下任馬軍總管,在秦瓊的帶領下,美良川大戰,尉遲恭狼狽丟下兩千首級,與尋相僥倖逃脫。
此戰讓大唐一掃前恥,秦瓊居功甚偉。遠在長安的李淵特地令人賜給秦瓊金瓶,並慰勞秦瓊說:“你不顧妻兒遠道而來投奔我,如今又立下這樣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來給你吃,更何況是賞賜一些僕婢和財帛呢。”於是拜秦瓊為秦王府右三統軍。
公元620年四月,李世民率領秦瓊等部將以誘敵之計,內外夾擊宋金剛,打得宋金剛狼狽而逃,尉遲恭與尋相見狀率領八千餘眾降李世民。
此次戰役李淵又賞賜秦瓊黃金百斤、雜彩六千段,加封上柱國。
之後的戰役裡,尉遲恭與秦瓊在李世民的率領下,先後破王世充,俘竇建德,敗劉黑闥。
玄武門之變,尉遲恭大放異彩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成功奪取李唐政權。
在這次政變中,尉遲恭救了李世民並射死李元吉,還入宮威脅李淵看清事實,立李世民為太子。
玄武門之變,尉遲恭參與了策劃和實施,擁立之功與李世民的妻舅長孫無忌並列第一位。每人賞賜了一萬匹絹,至於齊王府的錢財器物,連同整個府第,都賞給了尉遲敬德。
那麼秦瓊在玄武門之變中充當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據《舊唐書》列傳:武德九年,長孫順德與秦叔寶等討建成餘黨於玄武門。
當時李建成的心腹薛萬徹在得知李建成與李元吉遇到危險後,第一時間糾集了東宮與齊王府的人馬,率領2000士兵,前來玄武門救援。而秦瓊作為李世民的頭號猛將,被李世民安排在玄武門外抵擋東宮的人馬。雙方在玄武門展開了激戰,直到尉遲恭帶著李建成與李元吉的人頭,以及李淵的詔書趕了過來,薛萬徹這才認清了事實,放棄了抵抗。
在這次政變中,尉遲恭食實封1300戶,官職為右武候大將軍。秦瓊食實封700戶,官職為左衛大將軍。在賞賜中,尉遲恭大於秦瓊;但在職務上,二人的官職是差不多的。
玄武門之變後,秦瓊以生病為由,逐漸退出了朝堂,同時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也隨之變少。而尉遲恭依然活躍在戰場上,在秦瓊死後還多活了20年。
玄武門之變同年,突厥頡利可汗與突利可汗合兵二十萬兵犯唐境,尉遲敬德臨危受命,任涇州道行軍總管,在涇陽(今屬陝西)與突厥交戰,大破突厥,擒獲突厥俟斤(官名)阿史德烏沒啜,斬首千餘級,挫敗了突厥的銳氣,使得李世民在之後的談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相對來說,在李世民時代,尉遲恭的功勞與作用要比秦瓊稍微大點。
-
15 # 老白閒聊
提起秦瓊和尉遲恭來,想必我們大家都不陌生吧?
一個黃臉,一個黑臉,一個手持雙鐧,一個手握單鞭,一個騎著黃驃馬,一個騎著烏雲駒。多少年來,他倆一直以門神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
下面我們就對這二人做個簡單的介紹。
先說秦瓊
秦瓊,字叔寶,大唐朝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爵位是二十四家國公爺之一的胡國公。
他是名門之後,將門虎子。父親爹是南陳馬鳴關的大帥秦懿懿子厚,祖父是南陳的太宰秦旭秦東鼎。
南陳被隋文帝楊堅平滅之後,父親、祖父雙雙殉國,幼小的他跟著母親逃到了山東濟南府歷城縣,在太平街專諸巷定居了下了。
秦瓊這個人為人正直,義薄雲天,在山東定居了二十多年,闖出了好大的名頭兒。
他胯下一匹黃驃透骨龍,掌中一對瓦面熟銅鐧,號稱“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
他侍母至孝,交友至誠,故此又有“孝母似專諸,交友賽孟嘗”的美譽。
他原本是歷城縣的一個捕快,由於見慣了官場的黑暗,對當今朝廷十分不滿。因此,他暗中結交了很多肝膽相照、意氣相投的朋友。
賈柳樓大結拜之後,他率領眾人反出山東,和程咬金、徐茂公等人佔據河南瓦崗山,成立大魔國。
程咬金任混世魔王大德天子,魏徵任丞相,徐茂公任軍師,而秦瓊則擔任兵馬大元帥之職。餘下眾弟兄皆有官位。
在眾弟兄齊心協力之下,數年之間,瓦崗山便變得兵強馬壯,成了反隋聯盟最大的勢力。
後來,由於李密“金鑲玉璽換蕭妃”事件的發生,最終導致了崗山散將。
再後來,五騎投唐,秦瓊、徐茂公等人加入了李唐陣營,保了李淵、李世民父子。
由於秦瓊能征慣戰,投唐以後,深受李世民的信賴,照樣擔任大元帥之職,照樣執掌兵權。
他征戰多年,為大唐朝立下不世之功,故此有“雙鐧撐起大唐天下”之說。
再說尉遲恭
尉遲恭,字敬德,大唐朝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爵位是二十四家國公爺之一的鄂國公。
他是山西朔州麻衣縣人氏,本是鐵匠出身,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後來參軍入伍,加入了定陽王劉武周的隊伍。
劉武周反唐之時,拜宋金剛為元帥,劉文靜為軍師,而尉遲恭則是前部正印先鋒官。
這尉遲恭作戰勇猛,勢不可擋。他憑著胯下一匹烏雲抱月駒,掌中一條十三節水磨鋼鞭,曾創下日搶三關、夜奪八寨的輝煌戰績。幾乎就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甚至有些大唐官兵一聽到他的名號,就嚇得望風而逃。
李世民愛其勇猛,想收其為己用。然而尉遲恭對劉武周還挺忠心,放出話去:只要劉武周活在世上一天,我尉遲恭絕不降唐。
哪知他這句看似忠心耿耿的話,卻害了劉武周的性命。
李世民心說,既然劉武周活著你不肯投降,那我就想辦法讓劉武周死了唄。於是乎,他派出小白猿侯君集去行刺,終於在一天夜晚割下了劉武周的腦袋。
劉武周死後,尉遲恭又提出來一個條件:想讓我投降,除非你們唐營之中有能勝我之將。
此時唐營之中的武將雖多,但能勝過尉遲恭的幾乎沒有。滿營眾將之中,也只有秦瓊能和尉遲恭一戰。
於是,李世民派大帥秦瓊出馬,對戰尉遲恭。
美良川一場大戰,三鞭換兩鐧,尉遲恭輸給了秦瓊。他無話可說,歸順了大唐。
降唐以後,尉遲恭更加賣力,打起仗來勇猛直前,悍不畏死。
由於他功勳卓著,故有“單鞭打出李氏江山”之說。
對這二人做了個簡單的介紹之後,咱們再來回答問題。
要問秦瓊、尉遲恭誰更厲害,其實他倆的武力差不多,基本上也就在伯仲之間。
但是,要非較真兒的話,我認為秦瓊更勝一籌。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排名
我們知道,在《說唐演義全傳》裡面,有個大名鼎鼎的隋唐十八條好漢,分別是:
第一條:西府趙王李元霸;
第二條:天保將軍宇文成都;
第三條:銀錘太保裴元慶;
第四條:紫面天王雄闊海;
第五條:南陽侯伍雲召;
第六條:雙鏜無敵伍天錫;
第七條:神槍少保羅成;
第八條:靠山王楊林;
第九條:花刀大帥魏文通;
第十條:四寶大將尚師徒;
第十一條:八馬將軍新文禮;
第十二條:雙槍大將定彥平;
第十三條:金刀殿帥左天成;
第十四條:鐵槍大將來護兒;
第十五條:鐵錘大將梁師泰;
第十六條:兵馬大元帥秦瓊;
第十七條:皂袍大將尉遲恭;
第十八條:赤發靈官單雄信。
大家看到了沒有,在這隋唐十八條好漢之中,秦瓊名列第十六,而尉遲恭則名列第十七。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秦瓊的武力在尉遲恭之上啊。
除了《說唐演義全傳》,在評書《隋唐演義》之中,也有個武力排名,就是“四猛、四絕、十三傑”。
四猛是:
第一猛:今世孟賁羅士信;
第二猛:鐵槍大將來護兒;
第三猛:八馬將軍新文禮;
第四猛:四寶大將尚師徒。
四絕是:
第一絕:羅松的槍法;
第二絕:程咬金的斧子;
第三絕:尚師徒的呼雷豹;
第四絕:侯君集的輕功。
十三傑是:
第一傑:西府趙王李元霸;
第二傑:天寶大將宇文成都;
第三傑:銀錘太保裴元慶;
第四傑:紫面天王雄闊海;
第五傑:南陽候伍雲召;
第六傑:雙鏜大將伍天錫;
第七傑:神槍少保羅成;
第八傑:靠山王楊林;
第九傑:花刀大帥魏文通;
第十傑:金面韋陀秦用;
第十一傑:鐵錘大將梁士泰;
第十二傑:武王楊芳楊義臣;
第十三傑並列兩位:神拳太保秦瓊;皂袍大將尉遲恭。
大家看到了沒有,在這隋唐十三傑之中,雖然秦瓊和尉遲恭並列第十三,但秦瓊為上,尉遲恭為下。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秦瓊略微壓著尉遲恭一頭啊。
第二個原因:比武
想當初恩收尉遲恭的時候,秦瓊和尉遲恭在美良川進行了一場大戰。
那一戰,兩人打了一百多個回合,始終是勢均力敵,難分勝負。
後來兩人一商議,既然這麼打分不出勝負,那就來一場君子戰。
什麼叫君子戰?就是他用兵器打你,而你不能還手,只能用兵器硬接。反過來你打他也是如此,誰接不住誰就算輸。
兩人商量好了以後,尉遲恭先來。就見他舉起掌中那條十三節水磨鋼鞭,一連打了秦瓊三鞭。秦瓊橫鐧舉過頭頂,硬接了他三鞭。
尉遲恭打完之後,該秦瓊了。就見秦叔寶掄動掌中一對瓦面金裝熟銅鐧,剛打了尉遲恭兩鐧,尉遲恭就有點兒架不住了。第三鐧他不敢接了,於是撥馬而走。
這就是著名的“三鞭換兩鐧”的故事!
關於“三鞭換兩鐧”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兩人沒有對打,而是比賽打石頭。
兩人找了兩塊大小差不多的岩石,看誰能用兵器將岩石擊裂。
尉遲恭先來,他掄起自己的那條十三節水磨鋼鞭,一連打了三鞭,岩石裂開。
尉遲恭打完,該秦瓊了。
再看秦叔寶,高高舉起自己的一對瓦面金裝熟銅鐧,雙鐧齊下,一下子就將岩石擊裂。
打裂岩石,尉遲恭用了三鞭,而秦瓊只用了兩鐧。
其實不管那種說法吧,都是秦瓊略勝尉遲恭一籌。
綜上所述,秦瓊和尉遲恭多年來一直並駕齊驅,武力值基本相等。但是非要分個高低的話,秦瓊略微比尉遲恭高著一點兒。
回覆列表
在隋朝的最後幾年,隋煬帝是暴力和無情的。隋朝在民生四起唉聲怨道中艱難地行走。隨著楊廣的暴斃,隋朝徹底滅亡,百姓沒有辦法活下去。在隋朝末年的混亂時期,也是各路群雄雄起之時,李,竇和王各佔一側,形態非常清晰。李淵,王世衝等人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們的百姓關心的是帶領我們贏得這場戰鬥,拯救我們遠離炙熱的將軍。
在隋唐時期,有名的將領可謂不在少數,英雄出現了很多。程咬金,羅士信,單雄信等將軍們都非常出色。他們每個人都為後代留下了許多英雄事蹟。例如,程咬金,羅士信,單雄信等人的英雄事被廣泛傳播,後來被改編成文學作品,他們的作風再次被作家所展現。因為他們都是有名的武將,當然就必須比較他們當中誰的武藝更高強。在隋唐時期,有許多名人,但如果非要說要說誰是百姓心中最強大的第一將軍。程咬金,羅士信,單雄信都還沒有候選資格。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說到隋唐比較厲害的出名武將,必須把尉遲恭和秦瓊列入其中。
在尉遲恭投降給李唐之前,他已經很有名了。李世民得到了這麼好的武將。當然,他很開心。尉遲恭為李唐立下了非常多的功勞,在李唐期間,李世民對尉遲恭的評價非常高,武術非常高,許多敵人都被打敗了。秦瓊原本是瓦崗寨李密部下屬的一名武將,他與程咬金,單雄信等人結成了非常好的兄弟。那時他們也是名震四方。後來,秦瓊和李宓一起投李唐,併成為李世民的將領。李世民非常欣賞秦瓊。每次領兵出征,秦瓊幾乎總是站在最前邊當先鋒部隊,這足以證明李世民對秦瓊實力的認可和喜歡。
李世民在的手下有兩位武將,李世民戰無不勝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遺憾的是,這兩位將軍屬於一個陣營。幾乎沒有機會面對面地戰鬥和機會,所以我們無法知道他們哪個更好。然而,秦瓊,當他依靠李世民時,尉遲恭仍然站在劉
武週一方。這兩個人之間一定存在對抗。這兩支軍隊進行了交戰,並且有很多因素在輸贏方面。當時沒有辦法比較兩個人的技能。 。歷史文字沒有被記錄的事實並不意味著兩者沒有正面交鋒,只是我們還沒有從歷史軌道中發現它。
後來,近幾年來出土了一些唐代文物,其中一個墓碑記錄了尉遲恭和秦瓊戰鬥時的一些實際情況。這塊墓碑是秦瓊兒子的墓碑。墓碑記錄了秦氏一族的輝煌歷史。秦瓊是秦氏家族的始祖。他的所有記錄都是自然紀錄的。在墓碑
上,有一絲秦瓊的一些功績可尋。據說秦瓊跟隨唐高祖的李淵出征並活抓獲了尉遲恭,因此被授予上柱國的稱號號。這表明秦瓊的地位是因為秦瓊抓住了尉遲恭的而得到的。既然他能夠活捉尉遲恭,那麼兩人一定必然交過手,而秦瓊肯定是獲勝的一方。答案顯然是眾所周知的。秦瓊秦二弟的武藝高於尉遲恭的武藝,是當之無愧隋唐排名第一的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