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嫿將軍讀書吧
-
2 # 屠爾佳哈知玉齋
【知玉齋】薛寶釵為什麼不能進宮?
第一個原因是她是商人家庭。
既然薛寶釵以元春為榜樣和目標,而且這件事就是賈元春的翻版,我們先來看看薛寶釵和賈元春的個人條件,在個人條件上,薛寶釵的才貌應該在元春之上,所以薛寶釵覺得自己一定能成功。
但公主伴讀可不是開玩笑的,那是全國選才。不是隻在金陵。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元春的家庭背景。定國公之後,定國公不是官職,相當於不上朝的皇帝,不理朝政,但跟皇帝平起平坐。那是相當顯赫,薛家?不詳,估計是拿不出手。
全國的書香世家和官宦之後有的是,像孔家,孟家,柳家,(柳宗元)王家,(王羲之)謝家(謝靈蘊),都是書香世家。薛家一個商人,過去社會地位是“士農工商”,商人社會地位最低,所以,皇家根本就不會考慮。
第二個重要原因是薛姨媽是寡婦
過去的寡婦是不祥的,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就是現在,很多人結婚還是很介意單親家庭。現代人跟古代人想法不太一樣,現代人覺得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很難健康。會影響婚姻質量,過去的人不懂得什麼心理問題,但絕不會找個不詳的人進宮。薛姨媽不祥是外界的看法,薛寶釵怎麼會知道。薛蟠的性格,也沒人敢告訴他。薛姨媽瞞還瞞不過來,怎麼會自曝其短。
這就是薛寶釵不能進宮的理由,所以身為皇家人的貴妃怎麼會同意自己最疼愛的弟弟賈寶玉娶薛寶釵,而且,賈元春一定知道,薛蟠打死過人,因為她問起薛家來京和賈府的理由和經過,就會了解這些事情。當然,無論從哪種角度,都不會讓皇家知道。如果皇家知道,一定會治薛蟠的罪。薛寶釵就更沒希望進宮了。
【薛寶釵】不能進宮有兩個理由,賈元春不支援金玉良緣有三個理由。
薛寶釵待詔失敗,對她的打擊非常大,這種感覺就像剛剛考上北大的大學生,你覺得你是地方的佼佼者,北大全是,薛寶釵跟這些大學生一樣,第一次把自己放到一個更高的平臺上,才發現自己不那麼優秀。她必須調整心態,重新定位。
所以,接下來,薛家把目標鎖定了賈府。賈寶玉和金玉良緣。這就開始了薛寶釵的悲劇。
-
3 # 潤楊閬苑
元春沒有不喜歡林黛玉。
為什麼大家認為元春不喜歡黛玉呢?
1.因為元春把怡紅院的牌匾紅香綠玉中的“香玉”二字去掉,改為怡紅快綠。
香玉是指林黛玉,賈寶玉給黛玉講一個耗子精令小耗子偷香玉的故事。故事裡的香玉就是鹽課林老爺家的小姐黛玉。
2.因為薛寶釵告訴寶玉元春不喜歡玉字,讓寶玉把詩中的“綠玉”改為“綠蠟”。
賈寶玉寫詩的時候,詩裡有一句“綠玉”,寶釵告訴寶玉元春不喜歡玉,為什麼還要寫呢?於是指點寶玉用“綠蠟”代替“綠玉”。
基於這兩點,大家都認為元春不喜歡林黛玉。
元春喜歡林黛玉,其原因如下:第一,元春和林黛玉都是賈母教養長大,她們的氣質相同。
元春也是一個性情中人,別看元春進宮多年,又被封為賢德妃,依然做不得喜怒不形於色。省親過程中多次流淚,還埋怨父母把她送到那個不得見人的去處。這份坦然和林黛玉極其相似。
第二,元春喜歡黛玉的詩。
元春讓寶玉寫四首詩,寶玉只寫出來3首,有一首是黛玉代寫的。元春一看這4首詩就喜歡上了黛玉寫的詩,因為黛玉的詩裡有“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元春將已經賜名的“浣葛山莊”改為“稻香村”。
元春是否給寶釵和寶玉賜婚?在端午節的時候,元春的確想給寶玉和寶釵賜婚。但是端午節後,元春就沒有什麼表示了。
後來,元春是否給寶玉和寶釵賜婚,沒有什麼證據。
不過有可能元春為了鞏固地位,為賈府的利益著想,將黛玉獻給皇上,皇上封林黛玉為“瀟湘妃子”,皇上和元春是偷走“香玉”的老耗子王和小耗子。
元春沒想到,黛玉沒等進宮就死了,皇帝大約因為這件事怪罪元春,元春失寵,後來被殺。元春死後,賈府被抄家。赫赫揚揚百年的賈府大廈傾倒。
-
4 # 淡看雲起看紅樓
好多讀者持有一觀點,認為元春不喜歡黛玉。我卻不這麼認為。
省親初見面元春和黛玉沒有直接接觸過,她們第一次見面就是在元宵節元春省親時。
元春才選鳳藻宮,被加封賢德妃,皇上恩准她回家省親。
元春省親時見過了家裡人,也想見見親戚,這時候召見了薛姨媽、薛寶釵和林黛玉。元春早早被選入宮中,薛寶釵和林黛玉以前也沒來過京城,所以她們這是第一次相見。
元春對薛、林二人很是喜歡。文中寫:
賈妃見寶、林二人亦發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軟玉一般。
對她們二人的才情也很是欣賞:
賈妃看畢,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元春說眾館榭中“此中‘瀟湘館’、‘蘅蕪院’二處,我所極愛”。以後林黛玉住在瀟湘館,薛寶釵住在蘅蕪院,此處也暗含著元春喜歡薛、林二人之意。
端午賜禮物有人認為元春不喜歡林黛玉,應該是和喜歡薛寶釵相對而言的。省親時間短暫,元春匆忙間根本沒時間去了解初次見面的親戚。那時她對薛、林二人的感覺是一樣的,就是才女佳人。
端午節元春給家裡人賜了禮物,這時她對黛玉、寶釵的態度有了區別。
元春賜給寶玉上等宮扇兩柄,紅麝香珠二串,鳳尾羅二端,芙蓉簟一領。寶釵的和他一樣,而黛玉只單有扇子同數珠兒。
元春沒有機會再回家省親,但是文中多次提到王夫人入宮。逢年過節或宮中貴人生日,有品階的誥命夫人可以進宮請安。
王夫人一直心心念念撮合“金玉良緣”,她見了女兒肯定多次提及。我們也這樣的經驗,有人在耳邊絮絮叨叨老灌輸一種觀念,不知不覺地會受到影響而贊同,何況這個人還是自己的母親。
元春順著母親的心意 ,就會偏向於寶釵。現時元春是家族的倚仗,黛玉身體不好,長姐為寶玉的將來做長遠打算,也是人之常情。
結論黛玉對元春而言,就是一個不熟悉的表妹,談不上喜歡不喜歡。不過,元春也是一個才貌俱佳的才女,如果她能和黛玉相處,她一定也會欣賞黛玉的性情而喜歡上她。
(圖片來自騰訊影片小戲骨《紅樓夢》)
-
5 # 文學與教育
元春是喜歡林黛玉的。
元妃端午節賜禮物,寶玉和寶釵是相同的,黛玉和其他姐妹相同。
由此,有人得出結論說元春不喜歡林黛玉,但這是你把元妃看的太稀鬆平常了。
看元妃判詞 :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這裡很明確告訴我們,元妃對是非的判斷是理性的、客觀的,他不是憑個人的好惡來做結論。
另外他被選做賢德妃,也是靠他的賢孝才能來得到的。好贈禮物與人多少,與好惡沒有關係。
1. 從重像看。我們知道齡官是林黛玉的重像,在元妃省親中,齡官充分的展現了自己。元妃不僅僅是喜歡齡官的長相與唱功,更重要的是他喜歡齡官的樣態與氣質。因此他一則令齡官再演兩出,一則又對齡官加以獎賞。
儘管在中間的過程中,齡官拒絕賈薔,這個元妃應該是知道的,元妃包容了他,我們可以推斷他應該是喜歡有重像關係的黛玉的。
2 . 從詩作看。另一方面,元妃對黛玉替寶玉所作的詩《杏簾在望》給予肯定,也能夠證明他是喜歡黛玉的。因為,詩是最能體現人物性靈的。
3 . 從屋舍看。再從元妃省親遊覽路線來看,第一站就是瀟湘館,並說這是我所極愛。我們知道。所有的眾小姐們所住的屋舍,都是吻後他們的精神氣質的。通俗講,這些屋舍就是為了眾小姐打造的,他直接體現著屋舍主人的精神面貌。元妃表達了對屋舍的喜愛,其實就是對屋舍主人即林黛玉的喜愛。
結論: 元妃喜歡林黛玉。 -
6 # 清心一棧
元春喜歡黛玉,但贊同金玉緣,這並不矛盾。而這也正是作者的痛苦之處,人生有時候不得不認命。
從元春省親那一回,可以看出她是喜歡黛玉的。
1、元春很賞識齡官,說:“不能為難小姑娘,要好好的教她學戲。”另外又賞了齡官兩匹布,和一些銀子食物等東西。
別忘了,齡官的容貌和黛玉很相似,別人都不敢說,唯有湘雲直接說出來。因此,湘雲、寶玉和黛玉還鬧得很不愉快。
2、詩言心志,元春讚賞黛玉的文采。
原文:賈妃看畢,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由此可知,這一次見面,她對黛玉的詩才是喜歡的,是肯定的。
後來黛玉替寶玉作的“杏簾在望”一首,又得到了元春的高度評價。原文:賈妃看畢,喜之不盡,說:“果然進益了!”又指“杏簾”一首為前三首之冠。
從這些情節可以看出,元春至對黛玉的詩才是非常欣賞的,毫無不喜或討厭之意。
如果說端午節賞賜的禮物,唯獨寶玉和寶釵與眾不同,便說元春不喜歡黛玉,未免太片面了。
試問,作為女兒的元春如何能拗得過王夫人?況且元春本身就是為了家族利益而犧牲自己,眼光自然同情黛玉,但是又不得不為家族利益長遠考慮。
所以,元春喜歡黛玉,但是站隊金玉良緣。
-
7 # 玲妹妹的視界
元春並沒有不喜歡林黛玉,只是對林黛玉瞭解太少了,小說裡元春真正出場就省親的那一回,而也是在省親的時候,才真正見到黛玉,連多做了解的機會都沒有,如果要再想進一步瞭解,則勢必要從旁人口中得知,那麼從別人口中得知的則跟自己所相處所感受來的不一樣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對林黛玉的詩才是讚賞的,她看了林黛玉的詩作,大加讚賞林黛玉的詩作比其他姊妹要好~
而至於再進一步瞭解,則要透過他人了,小說有說過,王夫人是可以按時進宮看望元春的,而作為金玉良緣的擁護者,王夫人只要多說說寶釵的賢良淑德,處事體貼,是個媳婦兒的上上人選~
再多說說林妹妹喜耍小性子,敏感多愁,體弱多病,還常常跟寶玉拌嘴,惹得寶玉砸玉,我想即便元妃有一千個擁戴“木石前盟”的心 ,也會漸漸的消逝無影了吧~
我是@玲妹妹享讀詩文
餘生很貴,一起吟詩作對~
圖源影片截圖
-
8 # 小水滴213269177
寶釵和黛玉都是元春的親表妹,我沒看出元春不喜歡黛玉,只是喜歡寶釵多一些,從送的禮物可以看出。喜歡寶釵像喜歡寶玉一樣,至於支援金玉良緣,我不知道,只有元春自己知道。
自古當官的有權,經商的有錢。有了權就有錢,有了錢就可以捐官。秦可卿死了,賈珍花1300兩銀子給賈蓉捐了個五品御前侍衛,賈蓉後續的媳婦許氏也享受五品誥命夫人。
說薛家是不入流的商人,王家為什麼把王夫人嫁賈家,把薛姨媽嫁不入流的薛家?難道薛姨媽是後孃養得嗎?四大家族為什麼有不入流的薛家?
林如海是探花,巡鹽御史,可是他已經死了,如果他有兒子,說不定皇上慈悲賞個小官,可是他卻正像賈母說的“林家死絕了”,那就是什麼也沒有了。現在林黛玉就是一個寄人籬下且一無所有的孤兒。
至於金玉良緣或木石姻緣只有作者知道。
-
9 # 小白的文化之旅
在小白看來,元春確實不喜歡黛玉,其主要表現在這兩點,其一,元春省親時將“紅香綠玉”改為“怡紅快綠”,得意去掉“香玉”二字(寶玉曾對黛玉說過耗子精的故事,最後有一句,世人只知道香芋,卻不知道鹽政科林老爺家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可見,元春去掉香玉而字,就是否定了黛玉);其二,元春省親後的第一個端午節,給眾人賜禮時,獨寶釵、寶玉二人禮物相同,而黛玉,則同賈府三春的禮物相同。
但元春之所以不喜歡黛玉,原因卻是諸多方面的,下面,小白簡單的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她不喜歡黛玉的原因:
第一:元春不喜歡同自己性格相同的黛玉
在《紅樓夢》裡,元春唯一一次出場就是在省親那一回裡,並且在賈府也只待了六七個小時,因此,元春對黛玉的瞭解其實並不多。
在元春省親的過程中,她對黛玉的瞭解體現在這兩個方面:
其一:初次見面的外貌之中
元春,以貴妃的身份回家省親,其代表的,是皇家風範,所以,她省親過程的禮節,是有著嚴格要求的,如寶玉這樣的外男,不得進入元春所在的房間;如薛姨媽、寶釵、黛玉,這些無職外眷,也是同樣不得進入,這些人,都是由元春特意下旨召進來的。
賈妃見寶釵、黛玉二人亦發比別姐妹不同,真是嬌花軟玉一般,可見,從外貌上來看,元春對她二人都是喜歡的。
其二:眾姐妹作詩,元春從黛玉的詩中,看出了其同自己相同的性格
元春省親時,特意用作詩這件事,試探了眾人的文采,如迎春、探春、惜春、寶釵、黛玉、李紈,都每人做了一首。
眾人做完後,經元春鑑賞,笑著說道,終是薛、林二人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因此,從這個時候看來,元春對寶釵、黛玉二人的感覺還是類似的。
但黛玉接下來為寶玉做的那首詩,卻真實的表現出了黛玉與元春性格上的相同點。
在這之前,元春同父親賈政隔簾相見時,曾說道:田舍之家,雖榧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及,骨肉各方,眾無意趣。
元春面對父親時所說的這幾句話,無意流露出了她對皇宮生活的厭倦,就如同她先前與賈母、王夫人見面時所說的,當日既送我去那不得見人的去處一樣。
而黛玉幫寶玉做的那首詩的最後一句,是這樣說的: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種忙!
黛玉做的這首詩,是對元春之前同其父親所說的那番話的迴應,而能如此直接的說出,可見,黛玉同元春都是性情中人。
元春當日以女史的身份進宮,她的這種性情中人的性格,必定為她帶來了許多的麻煩;而如今面對黛玉、寶釵;這兩個極有可能成為寶玉妻子的;極有可能成為榮國府未來當家人時,她自然比誰都能理解這種性格不適合管家的本質。
所以,雖然黛玉有才華、外貌好,但其性格上的不足,確實導致元春不喜歡的原因之一。
第二:元春不喜黛玉,同母親王夫人的態度有關
元春晉封后,聖上因孝而下旨,每月二六日,貴妃的謄眷可以入宮同其相見。
從元春省親正月十五開始,到五月初五端午節賜禮,這期間王夫人進宮的機會共有三次。
也因此,端午節賜禮時,寶玉、寶釵二人的禮物相同,而黛玉同三春的禮物相同,這一份區別,就是元春對待寶釵、黛玉二人不同態度最直白的說明。
許多人認為,寶釵、黛玉二人禮物不同,是王夫人調包的,但在小白看來,這種情況絕不會存在,其一:皇家賜禮,豈能兒戲!其二:以元春對王夫人的孝順,她未免不會按照母親的意念行事。
第三:黛玉對寶玉庇護縱容的態度,讓元春不喜
元春,對寶玉這個弟弟,一直照顧有加,當日未進宮時,就親手教他認識了一千多字,進宮後,又再三叮囑自己的父親,不嚴不成器,過嚴恐生不虞。可見,元春對寶玉是寄予厚望的。
但在元春省親,以做詩檢驗寶玉的能力時,黛玉替其做了一首,這誠然屬於黛玉對寶玉的庇護;寶玉、黛玉二人的文采相差甚遠,元春又是一個女史出身的女子,她難道真的看不出來嗎?
只是,當著眾人的面,她也不好斥責黛玉,只能以大局為重,一笑而過。
但顯然,因此事,黛玉在元春心中的印象必定不好。
小結:
從性格上來說,元春同黛玉是相同的,比如當日寶玉將北靜王送給自己的珠子給黛玉,她立馬仍掉;而元春,雖然被封為賢德妃,但並不喜歡宮中看似富貴的生活,她嚮往一家人在一起的田園生活。
元春省親,她在親人面前的幾次落淚,都顯示出了她性情中人的特點;而這種性格,卻誠然不適合於宮中貴妃間的爭鬥,也不適合成為管家的太太。
同時,元春對王夫人這個母親一直孝順,當日之所以特意照顧寶玉,就是因為她體恤母親上了年紀;如今,面對寶玉的終身大事,她這個做姐姐的又怎麼能不理性的參考一番呢?
因此,元春在這諸多原因之下,確實不喜歡黛玉這個女子,而元春賜禮便是最好的說明。《紅樓夢》後期,寶釵、寶玉成婚,應該也是元春的旨意。
-
10 # 這個冬季好漫長
端午節賜禮,好好讀讀原文,寶玉和寶釵比黛玉多的是芙蓉蕈和鳳尾羅,芙蓉和鳳尾是誰的專屬?開口閉口元春不喜歡黛玉,你認真讀了嗎?
-
11 # 阿香圖說元春不是不喜歡林黛玉,只是覺得她不適合賈寶玉罷了
賈元春是賈府的第一個女兒,是賈政與王夫人所生。而她也是賈寶玉的姐姐,雖然和寶玉兩人年齡相差了一些,但是長姐如母,寶玉的婚事,她自然也是很上心的。
元春省親時給黛玉和寶釵的賞賜都是一樣的,那時候元春對這二人並沒有偏見,反而對黛玉的才情很是認可,而且在姐妹們題詩的時候,元春對黛玉的詩作大加讚賞,又談何厭惡呢?
可是在回賈府住的日子,元春一定也能聽到別人說黛玉和寶釵的對比,黛玉刁鑽刻薄,身體也不是很好,而寶釵則是出了名的好人緣,雖然才氣不及黛玉,但是也是很機靈的,圓滑會處事,再加上寶釵家世厚重,能為彌留之際的賈府帶來轉機,而且寶釵的體格和現有健康狀態也更利於賈家傳宗接代。同時,又有母親王夫人站寶釵,元春也只能大局為重了。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寶釵黛玉雖皆是出類拔萃的女子,但寶釵和元春更像一路人,可以說,寶釵簡直就是元春未入宮的樣子。 元春選擇寶釵,從感情上說,有自戀的因素;從理智說,她因深知自己而深知寶釵,知道她更是宜室宜家的人選。 -
12 # 茜紅柿1
賈元春是王夫人親生,卻是由賈母教養長大的。以賈母經歷七八十年的風風雨雨,所經歷過的人情世故,必然教養出來的女孩兒不會像王夫人教養出來的那般短視。
元春入宮,本來就是一場政治上的投資。後來能夠慢慢煎熬著升為賢德妃,就說明她不僅僅是賢德其外的。宮裡的日子可不同於大觀園裡的花團錦簇,各種爭鬥競逐時時刻刻都在上演。元春入宮,就是把自己的女兒心思徹底收斂了,用一個男子的精神毅力去迎接那不見天日的生活方式。不論她付出過什麼,出賣過什麼,(劉心武大張旗鼓的鼓吹秦可卿的王室身份,其實仔細想是似有若無的)她的前提都是賈家的榮華富貴和經濟仕途。
賈元春作為一個二十出頭接近三十的女子,在宮牆內爾虞我詐好幾年,她的思維相對而言,就更加的接近男性的利益衡量。
因為她有承襲於賈母的那種世俗遠見,將家族的逐漸衰弱看得一清二楚。而且見過了家裡男子的行事作為,所以大觀園裡,她要借眾姐妹的文采來考量女兒能否接下壯大門楣的重任。
大觀園省親一段,眾姐妹賦詩各有特色,但是論起文采風流來,自然是林黛玉獨樹一幟,其他姐妹都略遜一籌的。
但是賈元春在回宮以後,意有所指的厚待了詩文並不出眾的薛寶釵。因為她的考量相對來說比較實際——就當時而言,林黛玉的文采風流對於賈府的未來基本沒有太直接的推動能力。
雖然賈元春對於林黛玉這個外來投靠的親戚沒有見外,甚至內在裡是十分欣賞的。她將這個無依無靠的表妹視做和庶出妹妹探春同等重要的女子。她的心目裡,黛玉和探春將是出嫁以後,為賈府增光添榮的好女兒。
賈元春雖然由賈母調教,又如同男兒一樣在宮牆內爭奪。但是是大家族教養出來的,難免有無法擺脫的思維包袱。封建社會里,再厲害的女性都會被禮教所束縛。元春省親,本身就是回來檢視家族裡的一些事物。她本能的就認同了,女子出嫁來光耀門楣的傳統觀念。所以,她思維裡,很自然的認同將黛玉和探春嫁一個門當戶對的好人家,達成一種政治聯姻。
而所謂對於薛寶釵的好感,現在看來根本就不是什麼厚待。元春用很利益的眼光將她定位在,可以為我家新增穩定財富保障的地步。從根本上,私底下審美類似於老太太的元春其實就沒有任何對於薛寶釵個人的好感。所有的青眼有加都是很政治化的考量。
而在後來聽戲的時候,元春獨獨流露出對齡官的喜愛,反而從另一個方面看出她對林黛玉的好感來。
曹公一慣的一樣性情分幾個人描寫,。薛寶釵可以和襲人互為表裡,林黛玉可以分化成外表類似的齡官和行為類似的晴雯(林黛玉是唯一一個擁有兩個影子人物,而且影子人物都有聲有色的角色,可見曹公厚愛)兩個方面。
而省親聽曲兒,十二官裡面獨獨脾氣最為倔強的齡官因為長得好,自身技藝過硬,又有突出的個人性格,分外得到元春青睞,甚至專門賞賜物品和吃食,教好好教養,不要委屈了她。
而這些,是放下賢德妃架子的賈元春真實心思的流露。
總體而言,賈元春不像大觀園裡女孩兒那般天真爛漫。在宮裡多年已經讓她成為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人。為了家族利益,她目光如炬,懂得什麼樣的人對於自己有利益相助。而放下架子,她也懷念女兒家的那些天真美好,欣賞她們,並且願意去鼓勵那些美好年華的女孩子追求更自由更好的生活。
所以,在賈寶玉的婚姻上面,作為長姐和賈府大小姐,她希望透過薛家的財力來支撐賈府以後的榮華富貴。而林黛玉,她也由衷的希望家裡為孤苦無依的表妹求得一份門當戶對的好姻緣。只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個人感情,是思想正統的元春所不能顧及的。
所以,賈元春就是喜歡黛玉,也不大支援木石前緣的。因為社會現實裡,金玉良緣看起來要有保障一些。
-
13 # 半瓣花上閱乾坤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以分為二地看待。
第一,賈元春對林黛玉的感覺如何。
元春和林黛玉薛寶釵二人交集不多,僅有的幾次也似乎都是對二人的極力稱讚,未分伯仲。
賈妃看畢,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但是從後面元春讓寶玉做詩時候寶釵黛玉的不同表現,似乎可以將元春對二人的態度作一個微妙的區分。
寶釵轉眼瞥見,便趁眾人不理論,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他爭馳了?況且蕉葉之說也頗多,再想一個字改了罷。”有人說這是因為元春不喜歡林黛玉,所以把“紅香綠玉”改成了“怡紅快綠”,可是,不但黛玉名字裡有玉,寶玉名字裡也有玉呀!所以未必是這個原因,但元春不喜歡“綠玉”也有可能是因為覺得將“綠”字放在寶玉前頭,隱隱有寶玉被綠之意,所以改成了“怡紅快綠”,這就很妥當了。
寶釵真是個極其精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元春不喜歡“綠玉”,還因此成為了寶玉的“一字師”;而黛玉呢?竟然因為意猶未盡,直接幫忙作弊,這要是讓元春知道了會怎麼想?即使當時不知,難保後面不會被周圍人打小報告告訴。
不管如何,我們再回到寶釵和黛玉的詩作表現來看看,元春為什麼會傾向於喜歡寶釵。
此前元春稱讚的二人詩作與眾不同,不同在哪?寶釵贊元春“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將對元春的拍馬進入了一個新高度,而“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更是赤裸裸的拍馬元春前番題句。
而黛玉呢?她是個孤高的人,縱然有誇讚之意,亦不肯過於表露。所以你看她的詩作裡面的句子就是“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這樣的贊聖之意,並無明顯侷限於對於元春的褒獎。
相較之下,寶釵的詩更符合應制詩的特點。
領導都喜歡拍馬。雖然元春不否認黛玉的才華,也有足夠的鑑賞能力一眼看出黛玉幫忙做的那首詩歌與眾不同,但卻未必喜歡這樣有個性的她。
第二,賈元春對賈寶玉的未來妻子期待如何。
賈元春能夠在後宮三千佳麗中獲得一席之地,想必本身絕非等閒之輩。她深知後宮之苦,故而在回家省親的時候說:
“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而像賈家這樣的大戶人家,要為寶玉選擇媳婦就不再是寶玉一個人的事,而是為賈府選擇後院管理的接班人。比較林薛二人,一個成熟懂事身體好會來事兒,一個天真無邪弱不禁風不懂人情世故,她會選擇誰?毫無疑問她會選擇薛寶釵。不然偌大一份家業,她敢指望一個病秧子來幫忙打理?從她的角度出發,自然更中意行為方式適合封建閨範的薛寶釵,所以才會將二人的禮物傳得一樣。要說階級性,我覺得還真有那麼一點兒。這個不是地位高低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封建觀念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封建秩序。林黛玉若當家,她和賈寶玉合起夥來,估計能把這個舊制度拆個稀巴爛。可是,再從寶釵個人名字來說,雖然她時時刻刻橫在二人之間,應了名字裡的那個“釵”字,試圖“拆”開這對情侶,而元春王夫人等人也試圖透過“寶釵”拆開寶黛,卻不想寶釵本身倒成了一件犧牲品。她自己也並未因此獲得真正的幸福。最終寶玉還是懸崖勒馬,出家去了。
-
14 # 阿丹151014015
賈元春不喜歡林黛玉,從何說起?
“元妃省親”,賈元春與林黛玉一面之緣,薛林兩位妹妹的美麗與才華賈元春都是看在眼裡的。如果換一個角度,在釵黛二人之間為親弟弟寶玉選擇“寶二奶奶”的話,就不同了。因為必須二選一,不能兩個都選吧?
從“三從四德”的角色來看 ,當然寶釵更完美!
簡單通俗的說就是今天的“德智體美勞”,寶釵至少在“體”和“勞”方面是肯定勝出的,“德”方面寶釵當然也是榮國府中的“人氣王”呀!“元妃省親”時,寶釵提醒寶玉將“綠玉”改為“綠蠟”,黛玉代寶玉作了“杏簾在望”。
從寶玉的角度來說,當然是黛玉的方式更貼心,寶釵的指點也溫暖。
但個人也不認為賈元春就會因此不喜歡黛玉,用黛玉的辦法應急當然更有效。但不能否認寶釵的方法見效慢卻更顯耐心、更有益,相對來說對寶玉本身的學習能力提高幫助更大、啟動性更強。
從親姐姐賈元春的角度,如果是在寶黛之間給弟弟選妻子,選德、選賢最重要,賈元春選擇薛寶釵真是再自然不過是事情了。
-
15 # 萍風竹雨123
因為元春身份高貴,她的看法可以左右賈府對金玉良緣與木石姻緣的態度,因此,許多讀者往往憑藉第二十八回,元春端午節賜禮,寶玉寶釵禮物相同,而猜測元春不喜歡黛玉。事實上卻正好相反,元春十分欣賞黛玉。
第十八回,元春省親,不但親口褒揚了薛林二人"與眾不同”,還重賞了一個名喚齡官的小戲子,並因齡官拒絕表演“原非本角之戲”而欣賞她,吩咐管事的不要為難她。
大觀園十二戲子,"一個個歌具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態,”為何齡官獨得元春青眼?這與齡官長相有關,從後文"齡官劃薔"一節,我們知道齡官相貌身段與黛玉十分相像。所以,此處明寫元春欣賞齡官,暗寫元春喜歡黛玉。這正如寶釵生日宴上,賈母賞一個無名卻似林妹妹的小戲子一樣,愛屋及烏也。
賈元春既然喜歡林黛玉,為什麼又不支援木石姻緣呢,這自然因為選弟媳與選喜歡標準不一樣。賈寶玉的妻子只有能在關鍵時刻助寶玉,甚至是賈府一臂之力的,才算得上上選。而寶釵有薛家財力做後盾,有王家勢力做援助,正是賈寶玉的理想伴侶。而黛玉卻只有孤零零的一個人,什麼依靠也沒有。更何況,王夫人還十分討厭她。
可惜元春的願望是好的,但卻忽略了寶玉的感受。以至於發展到最後,林黛玉無望而死。薛寶釵嫁寶玉卻獨守空房。
-
16 # 溯路之行2
謝題主邀。元春對黛玉這位表妹是讚賞有加的,只是,她深處皇宮大內,所有的心思和主張受限、鞭長莫及難以表達。
省親之際、作詩一節,她首肯黛玉為第一,慧眼識才。
說到她自宮中的賜禮一節,寶釵與寶玉的相同,恐也並非是其所定、王薛調包或作主也未可知。
至於寶黛釵的婚姻大事,作為寶玉的親姐,元春無疑會尊重、贊成寶玉對誰是心儀之人的態度,似也不便凌駕於賈母、賈政之上。試想她以皇妃之尊、賢妃之德,焉肯造次?個見。
-
17 # 旁觀者嵐
元春是喜歡林黛玉的。
在省親時,曾誇過薛林二妹與眾不同,不是賈府姐妹所能比的。但必定僅見一面,對薛寶釵和林黛玉也只有一個大概印象而已。
在感情上元春對黛玉要比寶釵更近一些,因為她和姑姑賈敏曾一同在賈母膝下長大,受教育。賈敏風姿綽約,對這個小侄女影響很大,從感情上,素養上,賈元春都會更覺黛玉親近一些。
但是這種親近抵不過母女間的血緣關係,在《紅樓夢》前文皇帝曾說過,二、六日妃嬪家女眷可以進宮探望。賈母老了,去的不多。但王夫人經常去,母女間無話不談,在寶玉的婚事上,王夫人無非是貶黛揚釵,所以出現了端午節寶玉和寶釵禮品相同,高於黛玉和三春一事。表明元春的態度。
但賈母隨即進宮,說明自己的態度,寶釵的最大不足是商人出身和惹事生非的薛蟠。
在教養自己成人的祖母和自己的親生母親意見極不一致的情況下,元春選擇了中立,所以在後文中再也沒有提及元春對寶玉婚姻的干預。
單憑端午節賜禮一事,並不能說明元春不喜歡林黛玉。
-
18 # 蘇小妮
應該說元春從來沒有表現過不喜歡黛玉。
元妃省親那回,轉完省親別墅,她自己改了一部分匾,也題了詩。讓眾姊妹也各題一匾一詩。這種做法,一來拉近她與眾姊妹的距離,所謂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二來也順便考考大家的才學。而且特別強調:“妹輩亦各題一匾一詩,隨才之長短,亦暫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縛。”這是在鼓勵大家隨意發揮呢。對於元春而言,這樣的手足相歡的日子早已是遙遠的記憶了,所以眼下,哪怕撿回片刻也是好的。
一番詩作之後,元妃一一看過,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元春這樣說一則是寶釵和黛玉確實有才,作的詩肯定不錯,二則也是待客之道,表姐妹不同於親姐妹,表揚表妹們,那也是客氣的表現。因為我們從後來海棠詩社作詩的情況來看,探春也有出眾的時候。
到這裡為止,元春並沒有厚寶釵薄黛玉之說。而且,這也是書中記錄的元春的唯一的一次省親,也是她跟寶釵和黛玉唯一的一次見面。她此次根本沒有表現出來喜歡誰不喜歡誰,如果非要說,那就是都喜歡。後來沒再見,自然也就不會有比這一次更加直觀的印象。
接下來端午節的賞賜之物發生了變化,將寶釵和寶玉的一樣,別的姊妹們一樣,有人稱作為元妃賜婚。我不認為這是元妃賜婚,而是在“金玉良緣”的輿論作用下,元春表明了一次自己的態度,離賜婚一事還差得遠呢。但是,她顯然也沒有料到這樣的動作會給賈母、寶玉等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樣的影響傳出來的資訊想相信元春也接受到了,所以,端午節賞賜之後,一直到整部書結束,我們都沒有再看到元妃在寶黛釵三人的問題上還有什麼動作,彷彿一切都隨著那個端午節之後煙消雲散了。
-
19 # 祁門小謝
很多人認為元春主打金玉良緣,甚至不喜歡黛玉,我以微末見識寫一寫個人觀點。
一、元春的黛玉的交集在林黛玉還未進賈府之前,冷子興就交代:
政老爹的長女,名元春,現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去了。
黛玉未進府,元春已是女史,而薛家也有十年沒有進過京城。
在元妃省親之前,文中一字沒提黛玉寶釵見沒見過元春,但在省親當晚,元春卻問:薛姨媽、寶釵、黛玉為何不見。
這就透露出一個資訊,元春見過這兩個表妹。
小說會安排很多暗場情節,不需要寫得特別細,元春這麼一句話,我們就知道她們以前見過,可能姐妹之間還有交往,曹公就不必在前文裡寫這麼多餘的一件事。
王夫人解釋說外眷無職,不敢擅入,這是詩書世家的禮儀。
元春的表現是:
賈妃聽了,忙命快請。一時薛姨媽等進來,欲行國禮,亦命免過,上前各敘闊別寒溫。
一句闊別寒溫,就說明她們都見過。
那麼是什麼時候見過呢?
便是黛玉進賈府之後,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之前。
也就是說,寶釵是晚於黛玉認識元春的。
元春選入鳳藻宮那一年,黛玉和寶釵年齡都還比較小,對於小孩子,元春能有什麼厭惡之心?對她而言,釵黛都是小妹妹罷了。
二、元春不喜“玉”字省親當晚,元春把寶玉題的紅香綠玉改成怡紅快綠。
寶玉寫詩的時候,寶釵就站出來指點寶玉元春不喜“玉”字,讓寶玉改了。
有人就拿著這個說事,可見元春不喜歡黛玉。
這種邏輯堪稱放屁,寶玉的玉難道不是玉了?
元春還討厭自己的親弟弟?
鳳姐就曾經說過:討人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
我認為元春不喜歡玉字,鳳姐的解釋算得上一個理由。
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寶玉本身。
寶玉一見黛玉就問:可也有玉沒有?
可見這句話,寶玉之前就問過。寶玉還自己吐槽:家裡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們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
所以寶玉肯定在元春和諸多姐妹裡提過這個玉,不僅提,還要問別人有沒有,然後還要說沒意思。
再想一想寶玉小時候的日常,上到賈母,下到丫鬟奴才,天天都是“寶玉”“寶玉”,動不動還會有人問,寶玉的玉呢?那塊玉怎樣怎樣。
搞不好寶玉自己還要上演砸玉,元春會喜歡那個字才怪。
再有就是金玉良緣。
薛姨媽和王夫人說過一句話: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
這句話連黛玉都聽到了,元春能不知道?
我認為元春很有可能對這個說法有些反感,否則她為什麼要避開“玉”字?
寶玉寫了紅香綠玉,她就把“玉”字丟了,於是有玉的怡紅院,成為沒有玉。這一改簡直是在宣佈:你們都看見了,這裡沒什麼玉。
三、元春端午節贈禮這一節歷來解釋為元春更喜歡寶釵,有意促成金玉良緣。
關於二寶禮品一樣我之前和很多朋友都解讀分析,甚至爭執過。
寶玉寶釵的禮品是:上等宮扇兩柄,紅麝香珠二串,鳳尾羅二端,芙蓉簟一領。
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單有扇子同數珠兒。
眼下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寶玉和寶釵相同的是鳳尾羅與芙蓉簟;一種認為是紅麝串。
在數珠兒是否等於紅麝香珠上,我們幾個人有些爭執不下。
還有人指出紅麝、鳳尾與芙蓉,全都指向黛玉,怎麼可能送給寶釵?是王夫人暗中調換。
還有人認為這禮物是寶釵參選失敗,元春的安撫。
總之是二寶禮物一樣了,所以有心人就往金玉良緣上靠。
其實我倒認為,黛玉和三春東西一樣,是元春把黛玉當做她們賈府的自家人。我不認為這一點表示元春不喜歡黛玉,也不認為這點表示元春看好了寶釵做弟媳。
以薛家當時的狀況,賈家當時的門第,元春不會看好這門親事。這對賈府沒有太大的裨益,薛姨媽和王夫人還在,兩家的關係就一定存在,這時候成親沒什麼益處。
我認為寶釵和寶玉東西一樣,是元春在表示寶釵和其他女孩子不同。你看她送禮物時,因身份而產生了幾個層面,賈母一層、王夫人等一層、寶玉一層、黛玉等一層,李紈鳳姐這類外姓媳婦單獨一層。
按理說,寶釵就該和黛玉她們是一層的。
寶玉是外男,所以和眾姐妹不一樣,而寶釵之厚重,與寶玉相同,不像是抬舉,反而像疏遠。
幾乎是向外明說,看見沒有,我多麼重視這個薛家的姑娘,她的禮品和我親弟弟的一樣,她是我姨媽的女兒,是住在我們賈府的客人。
但王夫人、薛姨媽、寶釵,她們卻覺得這像是訊號,元春好像支援金玉良緣了!
接著的清虛觀打醮就很神奇,很多人就認為這是賈母公開反對金玉良緣,讓元春這一贈禮沒有下文,王夫人薛姨媽有口難言。
其實仔細看,元春贈禮之後鳳姐和賈母狀態很特別。清虛觀打醮是鳳姐攛掇起來的,她很高興,想去給自己放個假。而賈母也很高興,表示要一起去。只有王夫人不願意去,理由兩個,身體不舒服,預備元春那裡可能有人來。不願意去的還有寶釵,賈母卻要求她和薛姨媽一起去。
看賈母狀態,王夫人就笑:還是這麼高興。頗有種我們都勝利在望了,你還有功夫高興?
但賈母表現卻是:心中越發歡喜。
我認為這個歡喜是賈母讀懂了元春的意思,祖孫兩人心照不宣地來了一手。鳳姐這個人精也看出來了,所以想去休假放鬆。
在張道士提親的時候,賈母在道士跟前來了句: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
用和尚來回絕道士,賈母真乃神人也。
更神的是賈母后面的話:
你可如今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的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
她竟然說就算窮都無所謂,薛家有錢吧?在一邊吧?聽見了沒?寧願找窮的也不考慮!
如果元春支援金玉良緣,那麼她就會有應對賈母的策略,但是沒有。王夫人薛姨媽這邊一點動靜都沒了。王夫人預備元春那裡有人來,可能壓根就沒有人出現。
所以想寶釵那句話:我倒象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
誰是妃子呢?上頭穿黃袍的才是妃子啊!
用寶釵的話來反擊寶玉,就是:上頭穿黃袍的才是妃子,你這會來說我像妃子了?
而真妃子元春可不就是有寶玉這麼一個好兄弟嗎?
那麼寶釵那句話的潛臺詞應該是:你真是你皇妃姐姐的好兄弟!
你姐姐戲弄我,你也戲弄我,當我是什麼?你就應該和那些嬉皮笑臉的姑娘們頑去!
所以元春支援金玉良緣這件事我認為絕不是在這個時期,一定是賈府走上末路,在某種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而這種不得已造成了寶玉和寶釵的悲劇,特別是寶釵個人的悲劇。
因為元春的描寫就這些,後文無從分析,所以只能談到這裡。至於她不喜歡黛玉,我認為是無稽之談。更喜歡寶釵這種說法我認為也有失偏頗。
以上都是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如有錯誤請指正。
-------------丸----------------
-
20 # 文有諾
元春省親只十八回一回,此後文章再無元春回家之事,據文字可知,元春是在戌初動身回府,醜正三刻動身回鸞,在賈府只待了將近8個小時,而與黛玉是初見,在這麼短時間內,且在幾乎沒有交流的情況下,很難憑一面就斷定自己對一個人是喜歡還是厭惡,所以元春對黛玉不是厭惡,也不是不喜歡。
元春對釵、黛二人第一印象都是好的,書中道“賈妃見寶,林二人亦發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軟玉一般。”此時二人不分上下,而在眾姐妹題詩後,元春又讚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同時肯定了釵、黛二人的才華。
然在寶玉的三首詩完成之後,黛玉代作的《杏簾在望》被元春評為前三首之冠,並將“浣葛山莊”改為“稻香村”,元春雖不知是黛玉所作,但從她的態度可見,她對《杏簾在望》這首,是真心讚賞。
後文78回,黛玉與湘雲一番交談,可知,凡黛玉為大觀園房屋內所擬名字,元春一字未改,賈府是大家,取名這種事也必要講究,不能被某天遊園的外人或親戚笑話了去,故元春不改黛玉的不是出於禮節,而是出於對其才華的推崇。可見元春並非不喜歡黛玉。
文中第28回,元春所賜之禮,寶釵與寶玉的一樣,黛玉與“三春”的一樣,對於此事,主流的解讀是,這是元春要將寶玉與寶釵賜婚的表現,但縱然此處有元春有意撮合寶玉與寶釵之意,仍未必就是元春不喜歡黛玉的證明。原文此前曾明白交代:
“當日這賈妃未入宮時,自幼亦系賈母教養。後來添了寶玉,賈妃乃長姊,寶玉為弱弟,賈妃之心上念母年將邁,始得此弟,是以憐愛寶玉,與諸弟待之不同。且同隨祖母,刻未暫離。那寶玉未入學堂之先,三四歲時,已得賈妃手引口傳,教授了幾本書,數千字在腹內了。其名分雖系姊弟,其情狀有如母子。”
且元春入宮之後,還不忘時常帶信與父母,要好生教養寶玉,元春對寶玉既有如此深厚情狀,自然希望以後弟弟能過得更幸福,而黛玉與寶釵,一個是病西施,一個是健康豐腴的美人,出於健康考慮,元春也會覺得寶釵更適合些,這是為寶玉長遠著想,並非是因為不喜歡黛玉。
何況在賜禮之事後,文中已沒有再提到元春到底支援誰的問題,畢竟一邊是自幼教養自己的老祖母,一邊是生育自己的親媽,一邊是又牛心左性,只鍾情黛玉的弟弟,縱使元春久居深宮,見慣了權謀爭鬥,但這割捨不下的親情,太讓她難以抉擇了。
回覆列表
無所謂喜不喜歡,元春在家裡就待了那麼一小會兒,她能瞭解啥?
但元春的態度實際上是王夫人的意見,王夫人被賈母壓著,吐氣不能,表面上乖巧,實際哪個媳婦完全服氣婆婆的,不過是孝道壓著,賈母又強勢而已。
賈母打小讓兩個孩子在一處生活,顯而易見是憐惜自己外孫女,想搞個青梅竹馬,最後順理成章將黛玉留下。
王夫人和薛姨媽感情好,寶釵嫁入宮中是沒戲了,薛家是皇商,地位不高,但錢多。相比較而言,黛玉是孤女,對賈府,對寶玉一點助力都沒有。
王夫人不能說不能做的,就透過元春暗示出來。賈母聰明剔透,怎是不曉?到後來賈府一日日敗落,賈母身體也衰敗下去,此消彼長,婆婆的勁兒漸漸使不上,媳婦的手段便出來了。查抄大觀園,攆晴雯,這一樁樁一件件的,那樣不是媳婦的宣戰?
賈母自知護不住黛玉,後來也便由著他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