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典懷舊708090

    我來告訴你,開發到本世紀末穩穩的,而且他們也會轉型搞旅遊,科技,不會一直這麼單一下去的。https://m.toutiaocdn.com/item/6802535337097691660/?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84003721&req_id=202003121702010100140470290A27622E&group_id=6802535337097691660

  • 2 # 曉楓自媒體

    瞎操心了,還是操心一下咱們自己吧,有生之年你應該不會看到那一天了。專家先說石油20年內會用完,20年過完了又說還有50年,50年之後再來個一百年。所謂石油會用完就是一個謊言,要是大家都知道石油不會用完,就像水一樣那人家資本家還怎麼發財。只有放出石油煤炭等能源遲早有一天會用完,才能賣上好價格,但是又不能太高,高了人們都用新能源,石油就不好賣了。

  • 3 # 七彩飛揚

    中東沙特在1938年發現石油之後,改變了貧窮的落後狀況,一路逆轉走上了世界人均收入最多的國家之一。沙特每年靠出口石油,就能賺到超過2000億美元,而且該國一直都是世界上儲備石油最高的國家之一。

    石油,是沙特由窮國變為土豪

    由於石油存在,也使沙特國民擺脫了在沙漠的貧瘠生活狀態。如在沙漠缺水,就用賣石油的巨資把海水轉化為淡水。住在沙漠缺糧食,就用賣石油的巨資進口糧食。雖然人均GDP只有2.32萬美元,達不到發達國家人均GDP3萬美元的標準,但國民生活普遍比較好。

    沙特國家貧富懸殊很大,有錢是少部分,如沙特王室能夠享受奢侈私人飛機、養老虎、獅子為寵物的奢侈生活,普通民眾難企望這一種生活。但是靠著石油還是能使沙特國民享受比較好的福利待遇。

    在沙特立國時候,對社會福利待遇給予了高度重視,對國民實施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社會保險、失業保險、降低食品價格等各項福利措施。在沙特各類教育都全部免費,在大學或者技校學生可以獲得政府的補助。國民可以享受免費醫療,也可以對政府申請住房無息貸款等,這些福利待遇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與穩定社會秩序有著積極意義。

    沙特面臨石油枯竭的境遇

    但是,經過時間的發展,沙特面臨的尷尬境遇就是石油資源是有限的,現在為止沙特還有1500億桶可開發的石油。根據資料顯示,沙特現在石油生產能力是每天10,000,000桶,這也是說沙特石油還可以再出口70年。

    解決石油枯竭辦法

    如果沙特石油枯竭了,就可能面臨著王子沒零用錢,國家財政赤字。但沙特也不是坐以待斃,他們也想好了解決方法。

    1 開發系能源

    我們要知道,根據市場供應與價格的關係來分析,當對某種資源供應出現緊缺達到某種程度,這一種資源價格就會隨之提高。這樣,開發代替這一種緊缺資源的新資源利潤空間是非常大的。一旦新替代資源開發出來,原來資源價格就會受多重因素的影響而遞減。所以,我們可以推測沙特石油資源開採到一定程度時候,肯定也會開發其他資源來代替石油的出口,藉此繼續為此經濟的發展。

    如沙特政府在2030年立下了產業結構改革目標,非石油出口佔GDP的比重從16%提高到50%,非石油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從10%上升到70%,

    在2017年的世界未來能源峰會喪,沙特能源部長立下鴻浩之志,提出開發太陽能、風能與地熱發電專案的“組合拳”,計劃在2023年-2030年完成任務。沙特依靠的沙漠,是有著這些豐富的新能源,新能源潛力很大。沙特很多都是荒涼的大沙漠,降水量很少,日照充足,也是全世界太陽輻射最高地區之一。同時,風能潛力也巨大,在沙特沙漠的平均風速高達6米/秒,具有經濟上可行性。所以,石油枯竭對沙特來說也不是很可怕!

    2 發展旅遊業

    沙特也可以借鑑迪拜改革的經驗,如迪拜積極吸引外資打造世界豪華的旅遊業,建設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這樣使它擺脫對石油經濟的依賴。沙特也是在推行社會改革,開發旅遊市場與娛樂市場,營造相對寬鬆與自由的社會環境,這些都是積極轉變產業結構,向迪拜學習的先兆!

  • 4 # 人美心美食更美

    早期是沙特並不是賣石油的,沙特的農業早期主要以種植椰棗樹為主,這種植物的果實和棗相似,但是也可以當做糧食實用,而且椰棗樹有耐旱、耐熱、耐鹼的特點,適合在中東地區大量種植。而沙特的牧業則主要以飼養駱駝為主。因為生活條件艱苦,當時有很多的沙特人選擇移民到其他國家。

    沙特石油以低價格贏得了廣泛的市場。如今沙特是土豪的代名詞:一是沙特的富豪風靡全球,遍地是跑車,寵物都是虎、豹、老鷹之類。再者,沙特從美國進口武器,不求價格,只求效能。

    沙特沒有了石油這個國家就完了,沙特不靠石油簡直就是開玩笑。但是,前有迪拜改革之鑑,迪拜的打造豪華旅遊業、吸引外資進入、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這些做法使它已擺脫了石油經濟的依賴

  • 5 # 唐老師daletang

    1924年,伊本·沙特帶領他的部落攻下了麥加和麥地那。全世界穆斯林公認的伊斯蘭教聖地總共只有三處: 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1927年,沙特脫離英國完全獨立。1932年,沙烏地阿拉伯於宣佈建國。

    1988年,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正式成立。90年代該公司就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

    2005年, 阿卜杜拉國王就和題主想到了同一個問題,如果沙特的石油被抽空了怎麼辦?

    他鼓勵建立各種工業開發原油以外的附加價值,讓國家經濟更加多元化。他鼓勵發展國內的教育體系,重視人才培養。同年,沙特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近年來,中國,美國,歐洲很多國家都在沙特有大量的投資專案。為了讓經濟多元化,不完全依賴於石油,沙特也在大力投資開發基礎建設專案,投資建設豪華酒店,大力吸引國外的旅遊者。

    它西海岸的吉達港,是沙特的第二大城市,有著沙特最繁忙的機場。沙特不允許在麥加建設機場,飛機不可以在聖地上飛,所以朝聖者多數都是先坐飛機到吉達港,然後乘車抵達麥加。

    然而2020年對沙特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年。油價暴跌,新冠肺炎,以及國家在醫療方面過度的支出給沙特政府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上圖是麥家的大清真寺,以往穆斯林齋月時,這裡通常有150多萬人,而現在只有幾十人。

    除此之外,自從2015年介入葉門內戰後,沙特每年都花費鉅額軍費。

  • 6 # 小吳日常生活

    沙特的石油如果枯竭了,很有可能面臨三種窘迫的局面——王子沒有零花錢,國家財政赤字,人民怨聲載道!

    王子沒有零花錢。

    眾所周知的,沙特王子每週的零花錢是七八百萬美元。如果石油沒了,沙特王子的零花錢自然沒有著落。顧名思義,沙特王儲給予沙特王子的一部分資金,就相當於是這個王子的親戚們給予他的一部分支出,換句話說在中國也會有很多人的姨媽姑媽,舅媽等人,那麼沙特同樣如此,沙特王儲相當於沙特一個家族下面的許多其他親屬和其他親人,而這些其他親屬和親人能夠給予王子大部分的零花!那麼石油沒了,這些親手一邊沒有了支撐經濟的基礎!王子的零花錢自然就會減少!

    沙特財政赤字。

    因為沙特財政與其他國家財政不一樣,財政正常來講是用於國家開支國家支出,但是國家財政支出竟然有一部分是沙特王子的零花錢,這一點確實非常的特別,因為王子的支出相當於國家的支出,因此沙特財政可以對王子的支出承擔一部分!一旦石油沒了,沙特的財政收入很有可能會呈現財政赤字,換句話說,人民百姓以及公路設施等都需要沙特財政支援,沙特財政一定會出現明顯的赤字!

    人民怨聲載道。

    一旦溼疣沒了,沙特的國力就會下降,沙特的經濟也自然會下滑,那麼沙特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就會大大減弱,甚至沙特的國際影響力會大大下降,那麼下降之後,對自己受罪的便是人民百姓,因為人民百姓沒有了強大國力的支撐,自然過得會非常不好,怨聲載道……

    全國最大的石油公司就是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這個公司控制著接近1/8的全球原油市場,世界上每8桶石油中就有1桶來自該公司。其保守估計上市後的市值將會超過2.5萬億美元!這將意味著什麼?目前500強第一的蘋果公司,在最巔峰的時候也僅僅是6600億美元,這會是相當於4個蘋果的公司。對沙特國有石油公司的股權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這使得“賣石油”有望轉為投資金融來進行經濟的改革。

    但是早期是沙特並不是賣石油的,沙特的農業早期主要以種植椰棗樹為主,這種植物的果實和棗相似,但是也可以當做糧食實,而且椰棗樹有耐旱、耐熱、耐鹼的特點,適合在中東地區大量種植。而沙特的牧業則主要以飼養駱駝為主。因為生活條件艱苦,當時有很多的沙特人選擇移民到其他國家。

    不過,在外界看來,沙特沒有了石油這個國家就完了,沙特不靠石油簡直就是開玩笑。但是,前有迪拜改革之鑑,迪拜的打造豪華旅遊業、吸引外資進入、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這些做法使它已擺脫了石油經濟的依賴

  • 7 # 逗趣夢夢

    如果沙特的石油真有抽乾的那一天,那麼這種情況肯定是存在的,結果會是怎麼樣呢?那簡單的不得了,人都跑了。實際上在抽到差不多抽不出的時候,人就開始跑了,不用等到真的抽不出一滴油的時候了。沙特那地方沙漠為主,開啟地圖一看,全部都是黃沙一片。也不是說沙特自己沒有一些農業或者種植等等。在沙特哪怕喝一點水,都是要帶海水淡化過來的。所以沙特的農業成本也是很高,他們也會自己種點糧食和蔬菜。因為石油出口收入很高,所以說,哪怕蔬菜糧食,自己種,價格貴一點,他們也能承受。但是到了沒有石油了,這麼多人要在這塊土地上找到東西吃,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結果是很明確的。實際上,就算沙特的石油還有100年可以抽上來賣。但是人類的能源進步的速度可能會遠超沙特的想象。應該去設想一種狀況,就是人類的能源進步使得人類不需要用石油來作為主要的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尤其還有氫能源。如果這些用起來了,那麼,石油行業就可能走向衰敗。在石油還沒有被開採完之前,沙特的人可能就要跑掉了。

  • 8 # 鍾銘聊科學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現象叫做:資源詛咒,意思是說在石油、礦產等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其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和政治穩定方面表現地不如資源欠豐富的國家。沙特就是一個受資源詛咒的國家。

    資源詛咒

    在瞭解沙特的資源詛咒之前,我們先看另外一個國家諾魯的資源詛咒。在1798年之前,諾魯還是一個島國,以捕魚為生,其生活資源幾乎全部需要進口。

    而在大航海時代之後,人們才發現諾魯遍地都是“黃金”。從地圖上看,諾魯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 長途飛行的鳥類會在這裡落腳休息,並排洩糞便,而糞便中則含有磷酸鹽。

    磷酸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礦產,遍地的磷酸鹽礦很快成為了該國的支柱性產業,並給這個國家帶來了鉅額財富。而高額的收益也使得該國設定了許多福利措施,在當時,人們的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幾乎都是由出口磷酸鹽賺來的錢所維修。

    幾乎所有的諾魯人都從事該產業,幾乎所有的年輕人和孩子未來的夢想幾乎都是從事開採磷酸鹽產業。

    但諾魯國家的磷酸鹽畢竟有限,隨著年復一年的開採,當地的磷酸鹽礦產逐漸降低,直到消失。而原來的福利設施比如:醫療,教育等幾乎無法維持。更令人絕望的是,當地的年輕人根本不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因為在過去他們的福利設施非常好,即使不工作,人均收入也能高達8500美元。

    雖然諾魯曾經把鉅額財富的一部分成立了信託基金,但由於經營不善,目前整個國家經濟非常萎靡,年輕人大量外流。

    而同樣是島國的日本,由於資源並不富裕,反而經濟發展比較好。

    沙特的資源詛咒

    沙特地區不僅富含石油,而且石油層較淺,非常容易開採,而且開採的成本非常低,在國際原油市場上非常具有競爭力,所以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這也使得沙特國家的絕大部分財政收入都來源於石油出口。

    由於石油產業在沙特國家的佔比很高,所以石油也是它們國家的支柱性產業,導致大量人口從事石油行業,也使得其他行業的人才儲備不夠,很難發展起來。

    再者,石油也導致該國的貧富差異巨大,而且窮人很難透過自身奮鬥實現跨階層,導致階層固化。

    更重要的是,資源詛咒使得該國的經濟改革難以觸及根本。在2016年時,沙特國家公佈了旨在擺脫對石油依賴的經濟改革計劃,也被稱為“沙特2030願景”。該計劃的目標是在未來使得沙特地區的經濟能夠基本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雖然該計劃得到了沙特各界的支援,但是沙特國家的民眾仍舊希望在改革的同時不要降低自己的生活水準。而這就讓改革難以觸及到社會問題的根本。據英國倫敦大學的尼克·巴特勒介紹說,沙特在過去曾經多次改革,但均以失敗告終,具體原因仍舊是石油產業在本國經濟中佔比過高,導致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動對該國的影響非常大。

    我們知道,即使是石油資源再豐富,未來也會有資源枯竭的一天。而且石油作為一種戰略資源,甚至能夠決定一個國家的發展和戰時狀況;更何況使用石油還會引起全球大氣變暖,非常不環保。

    很多國家為了擺脫對石油的依賴,開始大規模發展清潔型能源,一旦清潔型能源能夠大規模商用,石油將可能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這勢必會影響到沙特地區的石油出口,以及國際貿易,導致該國家經濟受損。

    如果沙特地區在未來不能夠即使調整本國的產業結構,不能及時發展新產業代替原有的石油產業,那麼當下一次能量革命發生時,沙特將可能走向諾魯的舊路,即國家經濟一蹶不振,民眾福利減少,國家將可能會陷入貧困。

    總結

    資源有時候也會成為經濟發展的負擔,想要破解資源詛咒,需要把本國的產業逐漸從資源產業轉向為非資源產業。但是我們知道,改革之所以難以成功,是因為改革時總會導致一部分人的收入減少,而這也是改革的阻力所在。

  • 9 # 科學藝苑

    沙特可以說是土豪的代名詞,尤其是沙特王子,網路上流傳著他們各種紙醉金迷、揮金如土的生活。 據說有一位小王子,在其14歲的時候銀行賬戶存款就達到100多億美元,他們每天愁的應該就是如何把這些錢給花出去吧。

    而支撐他們這種一擲千金的奢侈生活主要就是靠著沙特地下蘊藏的大量石油。沙特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其石油儲量和產量都位居世界首位。

    石油,沙特的命脈

    沙特的經濟存在嚴重的單一性,沙特很有錢,而這些錢大都是賣石油得來的。據統計,沙特石油產業的收入佔沙特總收入的75%,佔其全年GDP的40%,更是佔了沙特出口收入的90%。可以說石油是沙特的經濟支柱及命脈,因此石油的價格直接影響其國家整體經濟收入。

    油價波動可以導致其財政收入大幅度動盪,之前由於世界各國對石油需求旺盛,國際油價不斷攀升,沙特靠著石油出口收入頗豐,其國內經濟也保持著較快的增長。沒有辦法,石油就在那裡,挖出來就能掙錢。但是由於近期國際石油需求低迷。特別是今年疫情以來,很多國家出於防疫的需要,停工停產,國際石油價格也大幅度下跌,因此沙特的經濟下行壓力也不斷增大。

    沙特的焦慮

    沙特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君主制王國,國王行使最高行政權跟司法權。沙特的老百姓想要保留王室嗎?很難說,別看沙特的王子一個個的都是土豪,但是沙特人均GDP只有2.32萬美元,距離發達國家的人均GDP3萬美元還有一定的差距。

    也就是說,沙特的貧富差距還是很大的,石油收入雖然多,但是畢竟有限,王子們各種揮金如土,百姓們所得到的份額也就越低。如今沙特靠每年賣石油得來的2000億美元,給國內民眾提供了不錯的福利保證,相當於用錢買了百姓的安分。

    但是,世界經濟不景氣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再加上各個國家都在研究新能源領域,世界石油的需求一直在萎縮。雪上加霜的是,美國這個時候迎來了頁岩油的開採大爆發,美國從石油進口國成了石油輸出國。石油供大於求,國際油價也就一落千丈。另外,美國之前為了自己的石油供給安全,一直支援沙特。現在,美國與沙特的關係從客戶變成了競爭者。美國是否還一如既往的支援沙特,誰也說不定。

    沙特也一直想做中東的老大,憑藉著大把的鈔票,沙特買來最先進的武器,軍費開支也排到世界第三。但是,這麼多年了,一個小小的葉門胡塞武裝就把沙特搞得焦頭爛額,戰場上沙特軍隊基本上就是給敵人送武器的存在。

    沙特的轉型

    石油再多,也有挖完的時候。有人說,沙特的石油按照現在的開採量,大約還有五十年就開採完了。地球人都能看的出來,如果到時候沙特還沒有擺脫對石油產業的高度依賴,那麼,沙特也許會像周圍的中東各國一樣迎來各種“顏色”的革命。

    其實,沙特政府也早就明白了這一點,他們很早就提出了推進多元化發展戰略。在2016年,更是提出了“2030願景”和“2020國家轉型規劃”,企圖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沙特的目標是爭取到2030年,非石油出口佔GDP的比重從目前的16%提高到50%,非石油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從10%上升到70%,

    沙特的轉型,並不是沒有可能。首先在新能源領域,沙特可謂有著豐富的新能源,開發潛力很大,太陽能、風能、地熱能資源豐富。旅遊業借鑑迪拜的經驗,積極吸引外資打造世界豪華的旅遊業,建設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從而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同時,全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也是沙特手上的王牌,這個公司控制著接近1/8的全球原油市場,其保守估計上市後的市值將會超過2.5萬億美元!相當於4個蘋果公司。

    轉型難度

    自古以來,不管哪個國家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既然要改革,難免要觸及到一些人的利益,而對於沙特來說,這種改革阻力更大。沙特的企業大都在王室名下,改革就要觸犯這些人的利益,而這些人在政治、經濟上有很大的話語權。

    同時,現代化工業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而這些正是沙特所缺的,沙特這幾十年來,都在集中力量搞石油化工,對於其他工業領域投入不足,很多技術人才都已經斷層,想要重新拾起來,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 10 # 諮詢師天生

    即使石油不被抽空,依靠賣石油獲得的財富收入也早有枯竭的一天,人類的能源轉型只是時間問題,未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勢必要代替傳統能源這樣沙特的石油收入也就枯竭了,但是在那之前如果沙特富有遠見的話,就已經完成轉型了。

    其實早在2000年開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革命就已經開啟頁岩油,氣的革命讓這個過程相對滯後,不過也不可以逆轉這樣的程序,雖然現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較高,但是技術的升級只是時間問題,未來代替化石能源還是大勢所趨,只不過時間會相對長一點。

    因此即使沙特沒有把石油開採完(開採完也需要很久),未來總有一天沙特依賴石油財政收入的現狀也會改變,那麼屆時沙特就需要尋找新的財政收入了。

    這在十幾年之前沙特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情況,因此對本國製造業,教育業,旅遊業的投資都已經在開展,不過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實踐,起步和發展都不是太快,因為現在能源收入的壓力還沒有那麼大。沙特本國的權力鬥爭也是抑制這樣的發展其中的一個原因。

    我們也可以看到沙特一直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持者,這和他本國轉型的需要密不可分,沙特迫切需要將本國經濟在現有經濟紅利的優勢之下,迅速完成轉型,未雨綢繆,來迎接未來的挑戰。

  • 11 # 大哲小炁

    題主,其實您問的問題有一個更廣泛的指稱,叫做“中等收入陷阱”問題。

    如下面那張圖上面羅列的,轉型陷阱(大部分國家都會週期性面臨)、拉美陷阱(過度城市化)、福利陷阱(參考希臘、義大利現狀)、金融陷阱(參考日本失去的10年)、美元陷阱(採用外匯佔款貨幣機制的國家都會面臨,比如中國)、捧殺陷阱(及時行樂主義的綜合誘因)、民主陷阱(民粹和愚民的混同效應)等等,統統都可以納入此類指稱去看待和理解。

    一句話概括就是,因各種理由或原因放棄了看似苦大仇深實則立國之本的製造業,以及“費力不討好”的產業化佈局戰略,就會為未來的發展付出慘痛代價。

    現代化競爭,強國林立,不進則退,國家與國家之間,是一場考驗超級持久耐力的馬拉松,誰不努力都可能遭遇邊緣化。高度的資訊化、全球化,造成了每個領域都日漸呈現“winner takes all”(贏家通吃)的態勢,說是國與國的較量,不如說是產業與產業的較量,超級公司與超級公司之間的較量(背後是龐大的國家資源調配體系)。

    如果說沙烏地阿拉伯還想保持富有,那麼只有一個結局,就是由一個國家逐漸演變成一個利益集團。而假如它還想變得富強,恕我直言,已經沒戲了……

    雖然它現在正在積極轉型(旅遊文化聖地、銷金窩),全球投資,但是製造業不可能立足了,因為不僅是人工成本已經太高了,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教育梯級建設,非一朝一夕能夠成型。國家不夠強大,就沒有民族自信心,再有錢也是於事無補,因為資本是最桀驁不馴的Mustang,你無法永遠控制住它!

  • 12 # 怪蜀黍老囧曾

    沙特確實依靠石油經濟,2017年時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超過40%的GDP和80%的財政收入來源於石油產業。其實不需要等石油抽空,僅僅是油價波動就可以導致其財政收入的大幅度動盪,比如2014年到2015年油價大幅度下跌,沙特的財政收入從2014財年的2800億美元縮水至2015財年的1620億美元,跌幅高達42%。

    不要看沙特常常一擲千金,實際上沙特的財政收入沒那麼樂觀,雖然王室和政府資產幾乎沒有邊界,沙特因此也沒有徵稅並向民眾提供高額福利,但這種模式完全依賴於被王室牢牢控制的石油經濟基礎上。可以說,沙特所有的經濟秩序乃至很大一部分社會秩序都是建立在石油產業基礎上。要改變就要動很多人當下的乳酪,而不改變石油耗盡後沙特就會回到過去遊牧民族的狀態,這是個兩難。

    當然,這個問題誰都知道,而2014年來,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王儲推動“沙特願景2030”改革也很大程度上是針對過度的石油依賴而提出的。沙特願景2030以“活力社會”、“繁榮經濟”和“雄心國家”為三大主線,確立了未來15年的發展方向,提出到2030年將沙特建設成為阿拉伯與伊斯蘭世界心臟、全球性投資強國和亞非歐交通樞紐三大遠景目標。在經濟領域,沙特願景2030就確定了多元化改革方向,包括提高國防工業的自給率、推動礦業新能源產業發展、公共企事業部門私有化、阿美石油公司上市、發展朝覲經濟和旅遊觀光業等。

    這些願景整體上符合現代化的要求,不過沙特能做到多少就是個問題。沙特過度單一的經濟結構帶來了龐大利益集團和複雜的裙帶關係,他們對於現代化工業所需要的投資對他們利益的擠佔非常敏感,而且裙帶關係和造成的大量腐敗也會抑制新興工商業階層的發展,並且可以輕易組織他們與國家建立新的政治聯盟。此外,沙特發展新型產業也缺乏特別的稟賦,缺乏技術、社會發育程度低、市場狹小等因素仍然會制約現代化部門的崛起。例如,僅有17%的女性被僱傭,25-34歲的年輕人只有25.8%受過高等教育,而且失業率達到30%的他們同樣不願意從事外勞承擔的勞動密集型工作。更為致命的是,沙特王權會成為改革中一個根本性的大問題。

    沙特王權的正當性來源於兩個,其一為王權與瓦哈比派的政治聯盟,這是18世紀以來沙特王權意識形態的基礎。另一個則是對民眾的高福利待遇,使之保持對王室的忠誠或者說至少不鬧事。此外,王室內部存在著“蘇德里系”和剛剛崛起的“薩勒曼系”之間的競爭。而現代化改革是耗資巨大的工程,工業部門的發展、產業的轉移都需要大量的生產性投資,而沙特近年來財政恰恰吃緊,這就導致福利緊縮,由此帶來的社會不滿將非常棘手。此外,沙特近年來的現代化改革也有目共睹,比如女性賦權、宗教警察權力縮小就是典型,其在社會改革上的放鬆非常顯著。然而,這也會衝擊王權秩序的另一部分,與瓦哈比派的聯盟關係,而如果聯盟破裂,巴列維就會在不遠處看著了。還有,目前的實權掌握在薩勒曼國王和本·薩勒曼王儲手中,其繼位過程打破了50年代由費薩爾訂立的“費薩爾秩序”,並以反腐為由逮捕了包括十多位王室成員在內的500多人。這個過程中,原來的權力中樞蘇德里系的不滿恐怕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被壓制的。

    問題誰都知道,而改革卻十分不易,偏偏現在國際環境又比較惡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如果油價沒有太大的起色,2020年沙特國家財政將會破產。沙特此番改革能否奏效還有太多的疑問,如果步伐太過快速,伊朗巴列維王朝的白色革命殷鑑不遠。但是如果不改革,那麼沙特依然在等死。當然,時間還有不少,沙特暫時可以拖得起。

  • 13 # 匯乎

    經濟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資源詛咒”,資源詛咒本意是自然資源越豐富的國家反而越窮,例如巴西,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經濟結構單一,或者說工業結構單一。

    雖然沙特這些年靠石油賺了錢,但是依然改變不了其工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單一的現狀。從三大產業來看,石油及石油加工製造業,鋼鐵化工等重工業產業,佔國內GDP的大部分,其中石油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0%以上,石油收入佔國家財政收入的70%以上。

    另外其他特色產業還有石油加工產業和天然氣產業、礦業(金、銅、鐵、錫、鋁、鋅等)、鋼鐵產業、化工產業等,可以明顯看到,這都是重工業,而且很多事以石油為基礎的加工產業。

    所以從三大產業來看,嚴重依賴於石油及石油加工產業等重工業,等到產油量下降時,國際經濟必然會出現衰竭,所以目前沙特政府在調整產業結構,原先對於石油化工粗加工慢慢轉變為精細加工,同時加大服務業的,但是這個嚴重依賴自然資源的國家,要想轉型,談何容易!

  • 14 # 歷來現實

      眾所周知,沙特是一個石油王國,這個沙漠中的王國就是靠著石油發家致富,富得流油,家裡有礦,就是說的沙特!

      沙特這個國家的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就目前來看,石油及石油加工製造業,鋼鐵化工,這一系列嚴重依賴石油的產業佔據沙特GDP的絕大部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石油就是沙特的命脈。

      而在沙特,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他們的產量非常感人,沙特作為一個沙漠國家,絕大多數領土都被沙漠覆蓋,全國可耕種面積僅佔國土面積的1.6%,這點可憐巴巴的耕地,幾乎不可能實現自給自足,每一年,沙特都要花費巨量的美元去購買糧食,保證自己國內人民的吃用。所以說,沙特這個國家如果沒有了石油,國民連吃飯都成問題。

      可以這麼說,沙特整個國家都指著石油收入養活,石油就是這個國家的七寸,且不說是沙特的石油被開採完畢這麼遙遠的事情,就是國際石油價格出現劇烈波動,沙特的財政收入就會發生大幅震盪,當油價急劇下跌時,沙特財政收入就會出現大幅縮水。

      可是,地下的資源總有一天是會開採完畢的,如果不改變沙特經濟目前對於石油高度依賴的情況,及時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的話,一旦人類發現了石油的替代能源或者沙特的石油資源告罄,沙特人想要維持現在的高水準的生活水平,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對現狀進行改變,沙特的社會將會面臨極大的倒退,俗話說由儉入奢易,有奢入儉難,沙特內部的各大部族很有可能為了爭奪僅有的一些資源而大打出手,這種事情在中東屢見不鮮。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盛世之下,潛在的危險,2014年來,沙特王儲推動了沙特願景2030改革,確定了在經濟領域多元化改革的方向,包括國防工業的自給率,推動礦業新能源發展,推動聖地朝覲經濟,大力發展旅遊業等等。

    這一計劃看上去很美,但是真的能夠做得到嗎?

    難度很大,沙特的各大企業其實大都控制在王室名下,王儲殿下的改革或多或少將觸犯這些人的利益,和所有的即得利益者一樣,他們只顧眼前利益,哪管身後洪水滔天,他們拒絕做出任何改變,因為這樣會讓他們的收益減少,雖然這絲毫不會影響他們開名車,喝名酒,成天酒池肉林。

    這些人構成了既得利益集團在政治上擁有很大的話語權,他們的不配合,將會使得王儲的改革計劃,只能停留在表面,很難真正落地。同時,沙特的政治派別並不只有王儲這一系,他的競爭對手蘇德里系,就會像中國北宋時期的司馬光等人,拼命的抹黑王儲的新政,還用各種各樣的手段給王儲添堵,讓他雄心勃勃的計劃成為笑話!

      這僅僅是沙特內部的政治鬥爭,就算沙特的7000王子都願意以國家利益為重,舍小家為大家,擰成一股繩子,沙特的產業結構轉型也很難完成。

    現代工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大量各種各樣的人才,以及足夠豐富的技術儲備,沙特在此前的幾十年裡,集中力量搞石油化工,對於其他的工業門類的投入不夠,沒有足夠的經驗,技術人員儲備也很少。

    沙特的情況和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有著明顯的不同,雖然中國當時的起點也很低,但是不要忘了我們那時候的工業人是經歷過建國初期大建設以及四小工程洗禮的,技術水平絕對一流,正是憑藉著這麼一批了不起的工業人,中國的工業才能夠在短短几十年裡,從落後變得強大,成為世界工廠!

    沙特則不然,沙特的底子很薄,他們的工人可能在石油化工這方面實力很強,但是,在其他的工業門類裡,幾乎就是一片空白,缺少必要的技術儲備,一切需要從頭開始,但是考慮到沙特這個國家的受教育程度,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在整個人口中所佔的比例,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甚至到2030年都沒有辦法完成這一轉變。

    這些因素使得就算所有的權貴都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沙特想在沙漠中,擺脫對於石油美元的依賴,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

      所以,我認為沙特的這個遠景計劃,沒有實現的土壤,根據沙特的國情,很難出現大的變革,只能向補鍋匠一樣,小修小補,僅僅是延緩這個國家崩潰的腳步,一旦上天賦予沙特的石油被開採完畢,而沙特人仍然沒有找到更合適的發展道路,自身的產業結構轉型仍然沒有完成,那就是沙特這個國家動亂的開端,整個中東地區很有可能重新陷入混亂。

    當然這只是庶民的混亂,王權階層早已透過百年的石油財富積累,運用海量資金在國外到處投資,他們仍然會過著醉生夢死的豪奢生活。

  • 15 # 澹奕

    很多檸檬精,在看到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富裕國家奢侈生活的時候,就在算“等石油耗盡了就知道哭了”。可笑,莫說沙特等擁有的巨量石油真正消耗殆盡尚且不知時日,而且這些國家一早就開始未雨綢繆,為將來真的有一日石油耗盡之後,該何去何從做準備。

    石油耗盡,沙特將來會依靠什麼,主要兩方面:

    第一,其國內眾多的非石油產業;

    第二,大規模的海外投資。

    沙烏地阿拉伯面積超過22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200萬,是世界著名的“石油王國”,按照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來算,沙特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無論是產量還是出口量都位居全球頂級水平,對國際能源市場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坐擁豐富石油資源的沙特經濟高度發達,而其經濟中石油與相關產業的比重也非常高。

    來自石油的收入,大約佔據沙特經濟總量的四成,出口收入的90%,說石油是整個沙特經濟的最重要支柱乃至於命脈,一點都不過分。當然,沙特也明白產業結構過度單一化對經濟不利,所以這麼多年來沙特也一直都在致力於發展非石油產業,希望藉此減少甚至擺脫對石油經濟的極度依賴的現狀。

    雖然幾乎都不如石油產業出名,但這並不代表沙特的非石油產業就都是一無是處。

    首先就是旅遊產業,沙特擁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無論是紅海沿岸的自然風光,還是廣袤奇特的內陸沙漠,還有伊斯蘭兩大聖城麥加與麥地那。近年來,沙特成為全球旅遊業規模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無論是遊客人數還是旅遊業整體收入都在不斷上升。世界上依靠旅遊產業發展的國家並不在少數,以沙特的潛力,其未來旅遊產業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

    其次,還有就是沙特的工業。雖然長久以來沙特的工業化程序都非常緩慢,而且屢屢受挫,但終究也算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沙特重金猛砸之下,其非石油相關工業領域還是取得了不少的成績。比如水泥、化工、鋼鐵、鍊鋁四大產業,沙特發展得其實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化工也鍊鋁兩大產業,在中東乃至世界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由於國際原油市場的價格始終在波動,經濟過度依賴石油開採出口確實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沙特也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一早就開始致力於經濟多元化,鼓勵國內農業、私人企業等領域發展。不要小看沙特的農業,沙特的漁業與養殖產業是非常發達的,農業可不僅僅是種植業畜牧業之類,而沙特內部非石油產業發展緩慢,但始終都還是在不斷上升的。

    除了自身之外,沙特也在海外大規模投資佈局。這些年來沙特依靠石油也是賺得盆滿缽滿,而沙特也懂得錢生錢的道理,若是自家不行,那還有遼闊的海外可以進行投資,雞蛋不放在一個藍子裡的同時,也能選擇將蛋孵成雞,這樣才能雞生蛋蛋生雞,源源不斷。

    以農業為例,沙特荒漠太多不適合種植業發展,所以多年來沙特花錢在海外收購土地用於農業發展,僅僅到目前,沙特海外擁有的農業用地規模就超過110萬公頃,65%集中於非洲,20%集中於南美洲,用於生產糧食與其他經濟作物。海外大量屯田,對於保障沙特這麼個本身嚴重依賴於糧食進口的國家,具有非凡的意義與經濟價值。

    沙特目前在海外擁有的資產總量,逼近6000億美元,位居全球前十位,世界上海外資產存量能排在沙特前面的,也沒幾個國家。沙特在海外投資的主要方向,農業還算是比較次要的,其他,像是跨國企業股權、不動產、金融投資、製造業投資等才是主要方面。

    就像一個富人,除非完全不懂得也不會進行投資,不然並不用太過擔心“錢沒了的日子”是怎麼樣的。而且按目前的儲量與消耗速度,沙特的石油要是真耗盡至少也要半個世紀之後,然而到那個時候,沙特也能夠依靠大量的非石油領域產業與海外投資過得非常舒適。

  • 16 # 流年Leoyoe

    中東沙特在1938年在地下發現石油之後,從此改變了貧窮的落後狀況,一路逆轉走上了世界人均收入最多的國家之一。沙特每年靠出口石油,就能賺到超過2000億美元,而且該國一直都是世界上儲備石油最高的國家之一。

    石油,使沙特由窮國變為土豪

    由於石油存在,也使沙特擺脫了在沙漠的貧瘠生活狀態。如在沙漠缺水,就用賣使用的巨資把海水轉化為淡水。由於住在沙漠缺糧食,就用賣石油的巨資進口糧食。雖然人均GDP只有2.32萬美元,達不到發達國家人均GDP3萬美元的標準,算不上發達國家。

    雖然沙特國家貧富懸殊很大,有錢就是少部分,如沙特王室能夠享受奢侈私人飛機、養老虎、獅子為寵物的奢侈生活,但是靠著石油還是能使沙特國民擁有比較好的福利待遇。

    在沙特立國時候,對社會福利待遇給予了高度重視,對國民實施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社會保險、失業保險、降低食品價格等各項福利措施。在沙特各類教育都全部免費,在大學或者技校學生可以獲得政府的補助。國民可以享受免費醫療,也可以對政府申請住房無息貸款等,這些福利待遇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與穩定社會秩序有著積極意義。

    沙特面臨石油枯竭的境遇

    但是,經過時間的發展,沙特面臨的尷尬境遇就是石油資源是有限的,現在為止沙特還有1500億桶可開發的石油。根據資料顯示,沙特現在石油生產能力是每天10,000,000桶,這也是說沙特石油還可以再出口70年。

    解決石油枯竭辦法

    如果沙特石油枯竭了,就可能面臨著王子沒零用錢,國家財政赤字。但沙特也不是坐以待斃,他們也想好了解決方法。

    1 開發系能源

    我們要知道,根據市場供應與價格的關係來分析,當對某種資源供應出現緊缺達到某種程度,這一種資源價格就會隨之提高。這樣,開發代替這一種緊缺資源的新資源利潤空間是非常大的。一旦新替代資源開發出來,原來資源價格就會受多重因素的影響而遞減。所以,我們可以推測沙特石油資源開採到一定程度時候,肯定也會開發其他資源來代替石油的出口,藉此繼續為此經濟的發展。

    如沙特政府在2030年立下了產業結構改革目標,非石油出口佔GDP的比重從16%提高到50%,非石油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從10%上升到70%,

    在2017年的世界未來能源峰會喪,沙特能源部長立下鴻浩之志,提出開發太陽能、風能與地熱發電專案的“組合拳”,計劃在2023年-2030年完成任務。沙特依靠的沙漠,是有著這些豐富的新能源,能力新開發潛力很大。沙特很多都是荒涼的大沙漠,降水量很少,日照充足,也是全世界太陽輻射最高地區之一。同時,風能潛力也巨大,在沙特沙漠的平均風速高達6米/秒,具有經濟上可行性。所以,石油枯竭對沙特來說也不是很可怕!

    2 發展旅遊業

    沙特也可以借鑑迪拜改革的經驗,如迪拜積極吸引外資打造世界豪華的旅遊業,建設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這樣使它擺脫對石油經濟的依賴。沙特也是在推行社會改革,開發旅遊市場與娛樂市場,營造相對寬鬆與自由的社會環境,這些都是積極轉變產業結構,向迪拜學習的先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大熊貓和恐龍一樣已經滅絕了的話,後人能不能透過化石還原出大熊貓黑白分明的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