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沒有很好的實際事例和大家分享一下
10
回覆列表
  • 1 # 不敗花開

    首先是人品方面,不管一個人有多厲害多能幹他的人品不行那他整個人都會遭到大家的否定。而父母最好是要從自身做起讓孩子能夠耳濡目染。比如說不貪小便宜,有孝心,不撒謊,積極樂觀向上,有上進心等等這些以身作則孩子在看著你做這些的同時也會慢慢的模仿你這些好習慣,而這些長久以來的積累會讓他習慣成自然對他一生都會有幫助。

  • 2 # 小獸媽媽

    我覺得我最想傳達給我孩子的就是:我在乎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因為現在人的生活節奏特別快,所以很多人都為了目標竭盡全力,從來不會注意過程。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過程又顯得格外重要,因為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有些孩子可能上手就會,但有些孩子不能,雖然他做的慢,他做的不夠好,但是他努力了,那樣,我覺得就夠了。

  • 3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我個人感覺,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深遠,這些遠比學習成績和考試結果對孩子的重要性更大。因為思維模式是會決定孩子的“三觀”和看待世界的視角和方法,而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孩子可以看多高、走多遠。

    所以,我想教給孩子很多的思維模式,但是有幾個最重要的。“路是自己選的,再難也要堅持把它走下去。”就是其中之一。從小要讓孩子習慣於自己做決定,父母儘量放開事情的主動權,教給孩子自己去處理,這樣,孩子會具備一定的自主意識,也會學會承擔和責任,當遇到失敗的時候,他明白必須依靠努力和堅持才能夠取得勝利,邁出實質性步伐。

    孩子的路還是要靠他們自己走,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能夠放手的時候不要捨不得放手,這不僅不是幫助孩子,反而可能傷害了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探索意識。所以,父母需要強化孩子的堅韌不拔意志品格,幫他們奠定未來道路的基礎,起碼培養他們良好的認知和學習習慣。

    另外,“打鐵還需自身硬。”也是我想教給孩子們的硬道理。自己頭腦中擁有的東西是寶藏,任何人都偷不走也拿不跑,所以遇事多從自身找原因,而不要過度依賴他人,或是埋怨世事不公。父母已經盡最大努力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所以孩子要透過壯大自己獲取立世資本,不能夠一味地“啃老”或逃避,父母總有老去的一天,自己才是最值得信賴的人,讓我們為了孩子的明天一起努力吧。

  • 4 # 桐陽媽育兒

    我認為從小應該教給孩子的兩條思維能力。

    第一條:任何時候,你都有選擇權,並且為選擇承擔後果。

    從小,我喜歡讓孩子選擇,比如孩子出去玩,帶2元的零花錢,這2元你可以隨便支配。如果買了零食,可能就沒玩的。如果玩了,可能就沒買零食的。孩子知道選擇和安排很重要,玩了,她不會惦記零食。

    第二條:不爭論對錯,觀點差異。

    一個孩子有好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很多人人際關係不好,是陷入爭論對錯,你輸我贏的狀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真理,真理也不用來爭論,所謂爭論無非就是觀點差異。所以,我們家發生育兒衝突的時候,不吵架,主要是差異。

    比如,孩子光著腳走來走去,孩子爸爸不允許,覺得髒。而我是覺得孩子玩最快樂,腳髒了洗一下。我告訴孩子這是爸爸和媽媽的觀點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沒有對錯,爸爸是從乾淨的角度出發,媽媽是從你們玩的愉快角度出發。結果孩子自己學會了,爸爸在家的時候穿鞋,不在的時候隨便在地上玩。

  • 5 # 小王子愛上狐狸

    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他的眼界和格局。而成年後的很多經歷告訴我們,有些思維定勢是從童年時刻就根深蒂固的。比如說我們常常提到的努力,這個詞語太熟悉,又太陌生。熟悉是因為聽得太多,陌生是因為努力一定會有結果,但未必會有好的結果。努力也是要有正確的方向的,所謂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常常教孩子要怎樣怎樣,看起來是在用我們已經走過的彎路來引導孩子。但是,請注意一點:你說的是失敗的經驗,並非思維方式。每個人性格能力不同,所以思維定勢的引導並非分享失敗或者成功例子,而是告訴孩子正確的方法。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我主張的是凡事養成自己動腦的習慣,不要不假思索就去求助。同時,做個行動派,別光說不練。否則哪怕你說得天花亂墜,也只能是吹牛,而絕非結果。

  • 6 # 親子陪伴蘭怡C

    我覺得能夠影響人一生的思維模式有這些,可以幫助孩子一輩子品質方面:善良、誠信、責任心,毅力、耐心,堅強勇敢,這些是貫穿孩子一生的,而且這些品質會有助於孩子成長或者成功,這是影響一生的一些關鍵因素。

    還有能夠影響人一生的思維模式就是做什麼事情,有始有終盡善盡美,不能做什麼事情三心二意專注性非常重要,有理想然後朝著這個目標一直走下去,從小幫孩子樹立有目標的思維模式是不是也非常重要,有夢想的孩子長大了,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相信不會太差。

  • 7 # 諾媽家有男寶

    我覺得讓孩子從小養成有時間概念,懂得規劃安排自己的時間很重要,對他一生受用。

    磨蹭是孩子的通病,我曾有一段時間,每天臨睡前和孩子約定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這些經過他點頭認可的事情,會在第二天很充實愉快地完成。即便孩子自然有拖延習慣,到但稍給他提醒,他就會意識到自己安排過的,於是很快調整過來。

    能不能有效利用時間,無論是對他未來學習還是工作,有這樣的思維,一生受用吧!

  • 8 # 使用者1825602082577

    對孩子來說,樹立正確的三觀是影響他一生的事 ,這個說起來過於泛泛而談,要靠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再孩子自己所看所想所感悟,多方面的結合一起。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是做好榜樣,多陪伴孩子,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

    其次要把生命在於運動的觀念帶給孩子。現代人物質條件的豐富,外加腦力勞動的偏多,導致亞健康日漸增多。不管多忙,運動總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得每天留出時間進行。

    再者要有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這也是我目前想著讓孩子報個藝術課程的初衷,可以讓孩子在百忙之中也有享受美的能力和雅興。

  • 9 # 糯米麻麻Coco

    有句俗話說的,思維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覺得真正能拉開任何人之間距離的真的是思維模式,遇到問題的時候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真的很重要。樂觀的思維方式往往會帶給人正面的積極的處理問題的方式。消極的思維方式往往帶來的是悲觀的負面的能量。所以從小就培養孩子一些好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受益終身。比如說,遇到問題的時候客觀冷靜不慌亂的事物分析意識,遇到困難時候自積極解決問題的意識等等。

  • 10 # 東西兒童教育

    不少思維習慣,是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生活、工作的,比如思考問題的條理性、邏輯性等。我們的新書《聰明的媽媽教方法》裡有一節專門談到了這個問題,各位可以參考下。

    比如幫助孩子建立良好思維習慣的thinking map沒列入教學大綱卻影響孩子一生的8張圖

    逃逃上小學後,我發現他們學校沒有統一的教材,大多數課程是老師自己設計的,所以即使是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年級,不同班級之間的教學內容都會不一樣。當然,他們是有一樣的教學目標的,即每個年級孩子們必須掌握什麼知識點,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教學大綱”。

    每週逃逃的老師會以郵件的方式給我們家長分享孩子們這周學到的知識點,如果單看這些知識點,是不知道他們還學了什麼thinking map的內容。比如老師通常會寫這周孩子們學習了南瓜的各種特性以及比較了南瓜和蘋果的不同,但基本不會提到他們是用畫氣泡圖的方式來學習南瓜的特性,又是用雙重氣泡圖來比較南瓜和蘋果的。又比如老師通常會說這周教孩子們學習了小雞的生命週期,但也不會提到他們是用流程圖來表述的。

    Thinking map,沒有專門的教材也沒有列入教學大綱,它更像老師們教學的common sense (常識) ,一直在用、一直在教,但很少提及。我想也許是因為這些老師們從小也是這樣學過來的,都變成無意識了;但這些無意識的影響卻極大。

    我接下來便要分享還沒有介紹過的、孩子日常學習和思維中會用到的另外5種思維導圖。其中有些圖我們家長並不陌生,也許平時工作都會用到,不過現在關鍵是要看看,怎麼才能把這些圖用在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上,引導他的思維。

    第一種是Circle map(圓圈圖),主要用於聯想。

    它有兩個圓圈,裡面的小圈圈是聯想的主題,而外面的大圈圈是用來記錄任何和主題有關的東西,所以特別適用於低齡孩子邊想邊畫。比如學前班的小朋友,可以聯想農場裡有雞鴨羊等各種動物,還有穀倉等。

    又比如可以畫一個關於蘋果的一個圓圈圖,由蘋果可以想到種子,可以想到新鮮、甜的、綠色的、黃色的、蘋果派、正在生長的蘋果樹……其中有描述蘋果特徵的,也有和蘋果相關的事物,它們型別不同,但都有個共同的特性:和蘋果有關。而我們其實就只需要問孩子一個簡單的問題:從蘋果,你能想到什麼呢?

    第二種是Tree map (樹型圖),主要用來對事物進行分組或分類。

    在最頂端,寫被分類事物的名稱,然後下面一個次級寫出各種類別,在對應的類別下寫出對應的事物。這適用於孩子用來整理歸類自己掌握的知識。

    這樣動手畫一畫、貼一貼,這些知識點是不是就更清晰了呢?而且,會啟發孩子想得更多。

    第三種是Brace Map (括號圖),主要用於分析、理解事物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

    Brace Map中,括號左邊是事物的名字或圖片,括號裡面描述物體的主要組成部分。這類圖可以幫助孩子理清一個物體整體和其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

    第四種是Multi-Flow Map(複流程圖),用來幫助孩子思考一個事物產生的原因和它導致的結果。

    在中心方框裡面是重要的事件,在左邊畫事件產生的原因,右邊畫事件的結果。比如南瓜種子是怎麼產生的?得有Sunny有水有泥土!它能產生怎樣的結果?它能長成用來雕刻的南瓜,可以做成南瓜派,還能做裝飾……我們要鼓勵孩子儘量去多想原因,也多想可能產生的結果。

    逃逃上一年級的時候,老師教他們學習了馬丁·路德金著名的演講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之後,給孩子們佈置的作業:原因是什麼?哪裡出錯了? 馬丁·路德金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畫這張圖,讓孩子複習知識的同時,也許孩子們還會有讓人驚喜的答案!

    最後一種是Bridge Map (橋型圖),主要用來進行類比和類推。 Bridge Map橋型橫線的上面和下面,寫出具有相關性的一組事物,然後按照這種相關性,列出更多具有類似相關性的事物。它們有一個共性,就是上下兩個事物的關係是一樣的。

    Thinking map主要目的是幫助孩子把思考的過程、結果整理清楚,表達清楚。我們常說寫作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文章的邏輯要清楚,那麼邏輯有三種:演繹、歸納和類比,在thinking map中都有對應的工具可以體現

    演繹指的是從一個點向外擴散到無窮多個點,比如圓圈圖、氣泡圖、雙重氣泡圖;歸納是指從無窮多個點匯聚到一個點,比如複流程圖;而類比則是水平線性的,比如橋型圖。 Thinking Map的8種思維圖都已經分享完了,看著簡單,重在運用。作為父母,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留心觀察,引導孩子把thinking map用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不自覺地發現孩子在一點一點進步哦。

  • 11 # 堯媽成長記

    我覺得能影響人一生思維模式要從小教給孩子的有做人的原則,即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吃苦耐勞、還要做個守時的人!

    孔融讓梨的故事都深深地印在了我們這個年代裡,中華傳統美德還需要延續,為此我們從小也要教育孩子做人的一些基本原則,這些美德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時代再變,做人原則不能變,做人都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線,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將來連個人生三觀都沒有,那即便將來有再高的學歷,在有本事又有什麼用呢?要想讓自己更別你成功,首先要學會怎樣做人!

  • 12 # 十八線mama

    我覺得影響人一生的思維模式,是不應該透過父母來教給孩子的,這件事兒是不能教的。

    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也包括每一個孩子,雖然說他很小,但他是逐步發展的,從他出生的那一客氣,他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呢。所以他一個怎樣的思維去思考,不應該是我們家長去教給他的。一個家庭對孩子思維模式的影響,應該是潛移默化的,應該是透過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來影響孩子的。

  • 13 # 月月媽媽親密育兒

    太小的孩子不該被教授過多的科學知識,不該把孩子訓練成機器人,應該培養他們的獨立思維。

      幼兒期間,到底應該讓孩子學會什麼?

      1.良好行為習慣

      家庭教育要有意識促進孩子的生活、學習、思維、人際交往等行為習慣的養成。

      2.強烈的好奇心與想象力

      好奇心強的幼兒接觸新事物時注意力集中、愛提問、愛探索。面對孩子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父母應合理對待,採用合適的方式實事求是地回答。

      3.獨立性

      家長可以依據孩子的獨立性發展特點,創立寬鬆的環境氛圍,讓其愉快地玩耍,自由地交流,自己做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 14 # 妞妞媽媽

    我認為首先是對自己的決定負責,而不是責怪他人。要做到這一點,家長自身要做到。讓孩子明白為自己負責不是多麼可怕的事情,而是一件平常的事。

    第二看問題從多個方面看,而不是單方向看。我常常給女兒說,硬幣的兩面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到正面,不知道背面是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尤其是從不好的地方看到帶給我們好的地方。

    第三是多問為什麼?比如路人讓你帶路,他為什麼會讓一個小孩子帶路呢?這不正常,你可以給他指方向,而不是直接帶他去。

    第四閱讀時,讓孩子思考這本書帶給我們什麼?裡面有哪些人物,發生了什麼?你最喜歡的是誰?最讓你感動的是誰?

    第五,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陪伴孩子,讓他明白任何困難都是會過去的,我們有力量走過。

  • 15 # 愛讀書的媽媽轅鳶

    我覺得所謂的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不見得是依靠父母來教給孩子了,我覺得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透過自己潛移默化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等等來影響孩子,讓孩子能有一個比較高的格局。

  • 16 # 悅雨育兒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很多時候孩子會依賴他人,有的時候就是懶的去做,我會告訴他,自己去做,想做什麼自己動手,能自己弄就自己弄不要依靠別人。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也是我常掛在嘴邊的話,每次在孩子不想堅持做什麼的時候,我都會用這句話鼓勵他。

  • 17 # 源源和皮皮媽咪

    思維模式真的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好的思維模式可以讓人變得積極自信,對生活充滿信心,心裡住滿了Sunny,不容易鑽牛角尖。但是不好的思維模式可以讓一個人的生活變得糟糕,容易自怨自艾,悲觀的消極的心理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因此,從小就應該教會孩子正確的思維模式,不僅僅是為了學習成績,而是為了孩子進入社會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

    個人認為好的思維模式有以下這些特徵:1.理性的:遇到問題不慌張,不亂分寸,能夠冷靜思考;2.積極的:不要輕易否定自己,即使最終無法解決問題,也不輕易的否定自己,貼上我不行的標籤;3.自主的:要學會自主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斷;4.學會逆向思維:找到不到答案時,可以假設如果這樣做會怎麼樣,不用苦苦尋找正確的,會逆向思維的孩子更冷靜,更能客觀的分析問題。

  • 18 # 流光花色

    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買的益智玩具,沒有完成一個遊戲就開始下一個遊戲,有開頭沒結尾。每個報名的興趣班也是堅持不過幾天。 如父母或者老師的教育觀點不一致,會導致孩子認知混亂,專注力不足。

    當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買他感興趣的繪本圖書,每天固定時間給孩子讀書,用圖畫和故事來引起他持續的興趣,以此來鍛鍊他集中注意力。家長還可以在孩子完整地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特別提出表揚,為了得到家長的認可,他會有意識地堅持做完一件事,那麼注意力肯定會有所提高。此外,為孩子打造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

    完全聽父母或是老師的

    沒有自主見解

    問孩子週末什麼計劃,孩子說聽你們的;問孩子故事人物裡誰是你最喜歡的角色,孩子毫無感覺;學校老師也反映:上課回答問題時,孩子總是依照別的同學的答案變來變去。

    兒童3—8歲這一階段非常重要,要著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自我學習的能力。很多家長幫助孩子做決定並以“別人家的孩子”為標杆來要求孩子,時間久了他將越來越喪失思維的獨立性,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覺得別人說的都是對的,這對孩子未來“決策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

    家長要刻意培養孩子的獨特性,讓孩子隨自己的意願去完成一件手工作品,並給予孩子用心的稱讚,告訴孩子雖然他跟別人不一樣,但卻有很多別人沒有的閃光點。幫孩子增強自信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家長要有意識的誇一誇,給孩子創造表現的機會和正面的期許,讓孩子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

  • 19 # 鵝媽媽講閱讀

    直接舉例。

    案例一:

    0+5=5 1+4=5 2+3=5 3+2=5 4+1=5 5+0=5

    得到的啟發是:

    1六道算數題,最終得數都是5。一次性給孩子,讓他知道哪些數相加得出的結果是一樣的。逆向再思考,想要得到一個結果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和發展路徑獲取到,遇事要考慮從不同方向來解決問題,不要鑽牛角尖。

    2六道題實際只是三道題的變種,那麼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學習20以內的加法,至少省了一半事。再進一步告訴孩子,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位置調換一下而已,實質沒有發生變化。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3第一個數在不斷增加時,只要結果是一樣的,那麼第二數就會減少。世界上太多能量守恆的事情了。某一方面你佔了優勢,你肯定在其他地方處於劣勢。同樣地,你眼睛瞎了,可能會造就異常靈敏的聽覺。

    案例二:狐狸與小羊的戰鬥,狐狸與老虎的戰鬥,狐狸與烏鴉的戰鬥,百戰百勝。這一天,狐狸來到葡萄架下,看著一樹的葡萄,他夠不著,轉來轉去也沒想到辦法,他流了一地口水,說,這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輝煌的過去~困境的現在~瘋掉或放棄~放棄。不執著與過去,這是一種智慧。

    ……

    舉不勝舉,止於此。

  • 20 # 媽媽充電屋

    教給孩子“成長型思維模式”,一生受益。

    著名的摩西奶奶,就是典型的成長思維模式。

    摩西奶奶是著名的大器晚成的畫家,七十多歲才開始畫畫,畢生留下1000多幅作品。

    摩安娜-瑪麗-摩西,1860年出生在紐約的一個農場,她和普通的農婦一樣,做刺繡工做家務照顧孩子。七十多歲因為關節炎無法繼續刺繡,就開始拿起畫筆,開啟了她開掛的繪畫人生。

    她喜歡用明快的色彩畫歡樂的場面,透過她的畫彷彿能看到她溫暖樂觀的內心。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展出,她成為美國著名和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之一。

    摩西奶奶說,"任何人都可以作畫","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作畫”。

    摩西奶奶的一百歲感言裡這樣寫道,

    在繪畫前,我以刺繡為主業,後因關節炎不得不放棄刺繡,拿起畫筆開始繪畫。假如我不繪畫的話,興許我會養雞。繪畫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充實。

    摩西奶奶所謂的“保持充實”,就是典型的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模式是美國心理學教授 卡羅爾·德韋克博士提出的。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現任斯坦圖大學路易斯和弗吉尼亞·伊頓心理學教授,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傑出學者。

    羅爾·德韋克博士認為,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傑出社會學家本傑明·巴伯曾經說,“我不會將世界分成強和弱,或者成功和失敗,我會將世界分成好學者和不好學者。”

    固定思維模式的人,就是本傑明眼中的“不好學者”。他們認為人是一成不變的。智商、天賦、才能都是天生的,至於努力,那是“笨鳥”的事情。他們一生都在努力併為之奮鬥的工作就是證明自己。成功了,證明自己是牛人;失敗了,證明自己沒有這個能力。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是“好學者”。他們相信成長的力量。成他們願意迎接挑戰,樂於擁抱成長。成功,是努力的結果;失敗也不氣餒,調整方向繼續努力。

    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她對思維模式的研究著成《終身成長》一書。透過大量的案例,介紹了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在個人成長、商業發展和人際交往等方面的不同表現和影響,以及如何有意識的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很大的不同,在於對天賦和努力的看法。

    天賦或許有,如何保長久

    所謂的天賦異稟的確是存在的,特別是身體上的天賦,更容易被發現。拳手索尼·利斯頓,就是個“天生的拳擊手”,他的拳頭大小、臂長、身高、體重,都符合一個完美拳擊手的定義。利斯頓,具有固定型思維者引以為傲的天賦。

    穆罕默德·阿里,很遺憾,並不符合優秀拳擊手的標準,他只是速度和腦夠快,他是一個用腦子打拳的拳手。

    但是沒有天賦的阿里,在沒有人看好的情況下,擊敗了”天生的拳擊手”利斯頓,創造了世界拳壇的歷史。

    美國籃球教練約翰·伍登,美國籃球界以運動員和教練員雙重身份入選奈史密斯籃球榮譽紀念館的唯一一人,曾經說過:

    我相信能力會將人推向頂峰,但是秉性才能讓你保持巔峰狀態……你很容易因此認為自己可以自動開啟秉性這個開關,不需要任何事先準備。但這其實需要你自身真正擁有這種堅韌不拔的性格,甚至在攀上巔峰後要比以前更堅韌。

    天賦是有的,但依靠天賦只能讓人走上暫時的成功。真正能夠讓人保持在巔峰狀態的,只有不斷進取的決心。

    提到愛迪生,你是否認為燈泡是他靈機一動的發明?但事實上呢,燈泡的發明,並不是一個靈機一動的點子,而是愛迪生經過幾千次失敗的嘗試才成功的。

    看起來小小的一個燈泡,是由多項發明組成的,每一步都需要化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以及吹制玻璃的工人協作完成。

    能讓愛迪生面對幾千次失敗仍不放棄的,是他超乎常人的天賦嗎?並不是。是他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對事業的熱愛,不斷進取的決心。換言之,是他作為一個科學家的“秉性”,讓他面對失敗仍然不放棄。這是典型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如果擁有天賦的愛迪生是固定思維模式,在他第一次失敗的時候,他可能就會想,也許能夠持續發光的東西是不存在的。

    努力誠可貴,方法價更高

    很多70後80後的人,都是在“別人家的孩子”陰影下長大的。不管自己怎麼努力,一定會有個”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現在這一代人大多為人父母,他們意識到了這種對比鞭策帶來的不良影響,所以他們毫不吝嗇對孩子的誇獎。而且很多家長也意識到,誇獎孩子優秀,不如誇獎孩子努力。但誇獎孩子努力是否就夠了呢?

    《終身成長》這本書裡,對成長型思維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透過很多事例來說明,努力不是萬能的。成長型思維,不但關注努力,同樣關注努力的結果。

    你身邊是否總有一些默默努力但毫無成就的同學或同事。他們態度端正,一直處在努力工作努力學習的狀態,從早到晚,兢兢業業,但學業無成,工作平庸。這樣的努力,並不是成長型思維模式所需要的。

    成長型思維模式,最看重的是成長,努力是成長的途徑。沒有成長的努力,是無效的,同樣是在浪費時間。

    努力,並不是一條道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努力也不是所有問題的答案。 有時候,努力也未必能成功,即使你投入全部精力。

    兩種思維模式,面對失敗,也會有不同的反應。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會懊悔,早知道會失敗,還不如不做。所以固定型思維者會畏懼挑戰,因為他害怕失敗。

    成長思維模式者則會認為,這次雖然失敗了,但我會吸取教訓,下次我會改進,嘗試另一種方法。失敗的經歷也是一種成長。

    關於摩西奶奶,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在華盛頓國立女性藝術博物館舉辦的摩西奶奶畫展上,有一張1960年摩西奶奶寄出的明信片,收件人是一名叫春水上行的日本人。

    近30歲的春水上行向摩西奶奶寫信求助,詢問自己是否應該放棄在醫院收入穩定卻討厭的工作,投身自己喜歡的寫作。

    明信片上有摩西奶奶畫的一座穀倉和她親筆寫的一段話: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開啟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這個叫春水上行的年輕人,就是日本作家渡邊淳一。

    回過頭來看看自己,你是依舊把自己禁錮在“套子”裡為不想嘗試找藉口?還是已經開始嘗試為自己的前行尋找方法?

    無論你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只要你有一顆積極上進不斷進取的心,你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你傷害越深的人,就是你愛的最深的人,覺得說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