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秀黃哥
-
2 # 悟711
極限運動攝影師在全世界不超過1萬人,其中每年都有十幾人在拍攝過程中意外死亡 ”他們當之無愧的極限運動的中的精英!
當我們為這樣的畫面嘖嘖稱奇的時候,
不要忘了,每一項極限運動背後都有一個極限運動攝影師,他們在用生命來拍照。
今天就以登山攀巖為例,
揭秘一個極限登山攝影師是如何煉成的。
想當極限運動攝影師,這些事情你一定要知道
首先從出門的行頭說起
下面這張是《攀登梅魯峰》的導演、攝影Jimmy Chin一次出門拍攝所帶的物品。除了運動員必備的繩索、登山靴等裝備,他們還要揹著重重的相機、三腳架等攝影裝備。
環境的特殊性
要想拍出震驚世人的作品,不經歷點旁人無法想象的狀況怎麼可以。拍大巖壁攀登,不爬到巖壁上怎麼可以看到Alex Honnald這張“孤身絕壁”。
而想要達到預想的效果,攝影師會以這樣的方式工作
攀巖攝影有時候也要布光
Tom Bol從事戶外運動攝影長達25年。在他從事拍攝戶外運動之初,他就想挖掘一種使用燈光的新方式來抓拍攀巖者。他提到,自己的目標就是脫離外界光線的影響 從而拍出生動的鏡頭,以襯托出攀登時的緊張感和興奮感。
“這些攀巖照片並不是隨意抓拍的,而是精心捕捉恰到好處的表情。當攀巖者攀登難度係數高的路線時,只要有環境光便能拍出漂亮的照片,可那並不是我需要的。我需要對攀巖者進行深入的指導,讓我們成為一個工作團隊,而不是你 爬你的,我拍我的。”Bol自己本身就是個經驗豐富的攀巖者,通常情況下他的朋友兼組員幫他固定好繩索,他滑下巖壁,滑到離攀巖者幾英尺的上方,便於拍攝。
Bol認為拍攝攀巖者,最好的角度還是在其上方。“而令人惱火的是鏡頭蓋和閃視卡很容易掉,不論誰在下方,都比較麻煩。攝影師比運動員更加極限
要想拍攝一張攀在巖壁上的運動員照片,攝影師自己也得達到相同的位置,同時還要攜帶器材,考慮構圖和拍攝,其難度可能比運動本身更加極限。
極限運動攝影師Corey Rich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工作現場情況。
這張照片拍攝加利福尼亞Joshua Tree的5.12c Equinox,在攀巖者即將登頂的一段巖壁上。在拍攝期間,運動員一天之內會進行三次自由攀爬,攝影師則要一直留在上面進行拍攝。
大片背後的不為人知
攀巖者道格-麥康奈爾和丁-羅林斯為紀念約翰-尤班克首次挑戰成功40週年,決定循著前輩的路線,嘗試史無前例的無保護攀爬澳洲圖騰柱。攝影師西蒙-卡特爬到對面峭壁上使用了胸式安全帶進行拍照,“這樣我能靠在繩子上以便穩穩地握住相機”,他解釋說。
夏威夷攀巖愛好者賈斯汀-裡奇利回憶說,發現這個4米多高的大圓石之前曾在叢林裡循著野豬的蹤跡向上攀爬了一段很短的距離。但這段因其危險程度在當地被命名為“讓所有野豬去天堂”。攝影師賴安-莫斯是站在一棵大菩提樹上拍攝的,當時螞蟻爬滿了他全身。
經驗豐富的攀登家威爾-嘉德將他第一次攀爬加拿大赫爾麥肯瀑布的探險稱為“世界上最艱難的混合攀爬路線”,他表示從未體驗過如此的寒冷。攝影師克里斯蒂安-龐德拉對此也極其認同,因為薄霧會頃刻在相機和繩子上結冰。
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谷,夜間登山危險不可預測。能否找到捷徑,會不會在黑暗中做出錯誤決定,這些問題關乎生死。攝影師Alexandre Buisse在拍攝前曾花了1周時間反覆偵察路線及結冰情況,設計好了一系列拍攝位置及角度,才成就這張照片的成功拍攝。
極限登山攝影師Cory Richards的故事
Cory舉著這張照片是他在迦II峰上遭遇雪崩後的樣子,曾被《美國國家地理》作為封面。說實話,你能看出來這個紅衣服的帥小夥跟照片上的傢伙是同一個人麼……
The North Face贊助攝影師,專門從事登山、極限類攝影,他的攝影作品幾乎獲得過各大戶外電影節的獎項。他已經被認可為世界領先的登山探險攝影師之一。
The North Face贊助攝影師,專門從事登山、極限類攝影,他的攝影作品幾乎獲得過各大戶外電影節的獎項。他已經被認可為世界領先的登山探險攝影師之一。
探險的靈魂
不難想像,高海拔的攀登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需要過硬的攀登技術,需要強大的體力,當然更需要勇氣和攀登者的探索精神。
而在攀登的同時,作為一名極限登山攝影師,Cory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去攀登,他在體力和精力上的付出要遠遠大於隊友。為了尋找一個好的拍攝角度,他往往需要跑前跑後,這在高海拔區域絕對是件讓人抓狂的事情;隊友們休息甚至已經紮營的時候,他卻還要伺機拍攝,尋找角度,考慮作品的內容;而有時為了能取得一個宏大而壯觀的背景,他還需要遠離隊伍,解開結組保護,獨自到側面尋找更好的拍攝點。
不難想像,高海拔的攀登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需要過硬的攀登技術,需要強大的體力,當然更需要勇氣和攀登者的探索精神。
而在攀登的同時,作為一名極限登山攝影師,Cory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去攀登,他在體力和精力上的付出要遠遠大於隊友。為了尋找一個好的拍攝角度,他往往需要跑前跑後,這在高海拔區域絕對是件讓人抓狂的事情;隊友們休息甚至已經紮營的時候,他卻還要伺機拍攝,尋找角度,考慮作品的內容;而有時為了能取得一個宏大而壯觀的背景,他還需要遠離隊伍,解開結組保護,獨自到側面尋找更好的拍攝點。
攀登與攝影
如何能更加安全又完美地把攀登過程和自然的壯美都用圖片呈現出來,更多的還是來源於經驗。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宏大的故事,而攝影師則需要把你想要的東西從中分辨出來,如何選擇角度,如何捕捉動態,個人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這沒有捷徑,只有一次次地去攀登,一張張地去拍攝,靠時間去積累。
如何能更加安全又完美地把攀登過程和自然的壯美都用圖片呈現出來,更多的還是來源於經驗。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宏大的故事,而攝影師則需要把你想要的東西從中分辨出來,如何選擇角度,如何捕捉動態,個人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這沒有捷徑,只有一次次地去攀登,一張張地去拍攝,靠時間去積累。
對應低溫
在高海拔或極地的環境中,低溫是每一個攝影師都要面對的問題,數碼相機在低溫下電池的消耗速度實在讓人頭疼。
Cory當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他通常會攜帶6~8塊電池,穿一件胸口有兜的保暖抓絨衣,備用電池統統裝在這個兜裡,靠體溫保持電池電量不至於流失太快,當然抓絨外面還穿有一層羽絨服。而當相機有一段時間不用時,他會把相機揣進攝影包裡保溫,有時還會把相機裡的電池拆出來揣進兜裡,儘量延長電池使用時間。
其實大多數時候,Cory只使用了帶來的一兩塊電池而已,但卻要做好最充足的準備,作為一名攝影師,如果因為沒電了而錯失一張好的作品,那絕對是讓人非常遺憾和懊惱的經歷,你一定會為沒有多帶電池而憎恨自己。
在登山的過程中拍攝,低溫對於攝影師本身也是一種考驗。Cory在攀登的時候通常會帶一副略薄一些的五指抓絨手套,然後外面再套一副兩指的羽絨登山手套。這樣,當他想拍攝時,摘掉羽絨手套,帶著抓絨手套操作,基本可以滿足保暖和對相機的操作靈活度。他從來不會讓手直接暴露在嚴寒中,凍傷手可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在高海拔或極地的環境中,低溫是每一個攝影師都要面對的問題,數碼相機在低溫下電池的消耗速度實在讓人頭疼。
Cory當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他通常會攜帶6~8塊電池,穿一件胸口有兜的保暖抓絨衣,備用電池統統裝在這個兜裡,靠體溫保持電池電量不至於流失太快,當然抓絨外面還穿有一層羽絨服。而當相機有一段時間不用時,他會把相機揣進攝影包裡保溫,有時還會把相機裡的電池拆出來揣進兜裡,儘量延長電池使用時間。
其實大多數時候,Cory只使用了帶來的一兩塊電池而已,但卻要做好最充足的準備,作為一名攝影師,如果因為沒電了而錯失一張好的作品,那絕對是讓人非常遺憾和懊惱的經歷,你一定會為沒有多帶電池而憎恨自己。
在登山的過程中拍攝,低溫對於攝影師本身也是一種考驗。Cory在攀登的時候通常會帶一副略薄一些的五指抓絨手套,然後外面再套一副兩指的羽絨登山手套。這樣,當他想拍攝時,摘掉羽絨手套,帶著抓絨手套操作,基本可以滿足保暖和對相機的操作靈活度。他從來不會讓手直接暴露在嚴寒中,凍傷手可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冬攀 GII
Cory認為,想要成為一名好的極限登山攝影師,首先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攀登者。2011年2月2日,Cory Richards與他的隊友Simone Moro和Denis Urubko成功地站在了迦舒布魯姆II峰的頂峰,完成了這座全球第13高峰的首次冬季登頂,同時也打破了巴基斯坦境內五座8000米極峰迄今無人冬季登頂的紀錄。
夏天爬G2已經夠難,冰裂縫、雪崩、落石……而冬攀的難度更是以指數級提高。他們甚至還遭遇了雪崩,一張額頭上、下巴上都結著冰雪的大頭照,記錄下了Cory遭遇雪崩後的樣子,而這張照片,後來也成為了美國《國家地理》的封面。
Cory認為,想要成為一名好的極限登山攝影師,首先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攀登者。2011年2月2日,Cory Richards與他的隊友Simone Moro和Denis Urubko成功地站在了迦舒布魯姆II峰的頂峰,完成了這座全球第13高峰的首次冬季登頂,同時也打破了巴基斯坦境內五座8000米極峰迄今無人冬季登頂的紀錄。
夏天爬G2已經夠難,冰裂縫、雪崩、落石……而冬攀的難度更是以指數級提高。他們甚至還遭遇了雪崩,一張額頭上、下巴上都結著冰雪的大頭照,記錄下了Cory遭遇雪崩後的樣子,而這張照片,後來也成為了美國《國家地理》的封面。
迴歸本質
登山攝影師這個職業,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危險,但是即使不去登山,很多人開車也會出事故,可能走在路上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險而喪生,那又何必去煩惱這些呢,為什麼不讓他去做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呢,即使真的因為登山因為攝影而出現了什麼危險,那至少那是自己熱愛的事情,自己是快樂的。
登山攝影師這個職業,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危險,但是即使不去登山,很多人開車也會出事故,可能走在路上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險而喪生,那又何必去煩惱這些呢,為什麼不讓他去做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呢,即使真的因為登山因為攝影而出現了什麼危險,那至少那是自己熱愛的事情,自己是快樂的。
邁開腳步
中國目前在極限登山方面的攝影師還非常稀少,他說,其實只要你是一名攝影師,那麼那些基礎的攝影技巧都一定會掌握得很好,登山的攝影技巧沒有什麼不同,沒有什麼秘密。如果你喜歡你就要去做,不用考慮太多,你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努力、去攀登、去拍攝,一次次地積累經驗,這沒有什麼快捷的方式。另外還需要一點點運氣,要讓你的作品被人看到。
經常會有人問Cory:“你有什麼鏡頭可以推薦嗎?”而他的經典回答就是:“我的鏡頭就是我的腳。”所以,想要成為登山攝影師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去到那裡。
經常會有人問Cory:“你有什麼鏡頭可以推薦嗎?”而他的經典回答就是:“我的鏡頭就是我的腳。”所以,想要成為登山攝影師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去到那裡。
如果你也想成為一個極限運動攝影師
攀巖攝影技巧
無論是拍攝運動攀還是抱石,攀巖者挑戰難點的瞬間和所攀爬巖壁的自然景觀都是應著重關注的。
▲平行機位可以很好地拍攝到攀巖者攀爬時的身體狀態和表情,能夠充分體現巖壁芭蕾的特性;
▲上方機位,大光圈可以營造出淺景深效果,突出表現人物情緒;
▲遠離巖壁的機位則能體現出攀巖運動的特點,在壯美的自然中體會天地有大美的浩氣。
在拍攝運動攀時,廣角鏡、中焦、長焦都是很常用的鏡頭,選擇鏡頭時以變焦為主,可以在巖壁上無法移動的條件下彌補視角的缺陷。拍攝抱石時,鏡頭則以廣角鏡、定焦為主。
其他拍攝技巧
1、隨身攜帶鏡頭布
最好隨身攜帶一塊好用的麂皮鏡頭布。出入寒冷地帶,誰知道什麼時候你的濾器之類的裝備會蒙上水霧而需要擦拭呢?
2、從參與者的視角(POV)來拍照
嘗試從不同尋常的角度或者從你正在拍攝的活動參與者的角度來拍攝,因為參與者的視角能把看照片的人帶入到活動場景之中。
3、尋找自然的框架結構
好的框架結構是凸顯拍攝主題的利器,拍攝時要關注自然形成的框架結構,如拱形峽谷或峽谷的陰面山壁。
4、人物是畫龍點睛之筆
相比於普通的高山圖片,有人物出現的風景圖更有吸引力。
5、巧妙利用前景
在拍攝有側光的騎行者時,攝影師Catherine Karnow用樹枝擋住了直射而來的Sunny。並且,樹枝成了強大的前景元素,使畫面更有層次感。
6、以圖形作為拍攝主體
圖形也可以成為照片的主體,它能透過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來突出關注點,或是透過設計框架結構來強調關注點。
7、設計好照片的光線
如果你看到一個好的畫面,但此時光線太強,那麼可以等待一個小時後再試著拍攝。
8、不失時機地抓拍
當你看到一件獨特的事件發生時,不要浪費時間;充分利用手中的裝備,找到最佳位置構圖,然後按下快門。
9、採用三分構圖法
心裡面把取景框從橫、縱兩個方向分為三份,避免把主題放在不好的位置。
10、不要在室外調整鏡頭
-
3 # 李教練在您身邊
應該有很多人不知道攀巖是什麼吧。
攀巖(Rock Climbing)運動有“巖壁芭蕾”、“峭壁上的藝術體操”等美稱,由登山運動衍生而來,富有很強的技巧性、冒險性,是極限運動中的一個重要專案,在世界上十分流行。
攀巖過程中,攀巖運動員不會自己給自己拍照,那樣是非常危險的,可想而知,在這個過程中,想要拍攝驚豔的攀巖照片,必須有極限運動攝影師來幫助。
為了拍攝下戶外和極限運動中精彩的瞬間,極限攝影師必須堅持鍛鍊,保持和運動員差不多的體力和運動技能,在拍攝中需要和運動員一起攀巖、游泳、徒步,還要揹負沉重的拍攝器材與專業裝置。
攝影師往往要與極限運動員達到相同的位置,同時還要攜帶拍攝器材,思考如何構圖和拍攝。所以說,極限攀巖運動的攝影師也是在拿生命攝影,如果人有九條命,那極限攝影師可能已經用了六七條。
下面附幾張圖片來感受一下極限運動攝影師的不易。
哈哈哈,為了拍婚紗照,攝影師辛苦了。
人一定要面對內心的恐怖,去戰勝它,才能活出更好的人生。
-
4 # 無鋒搏擊吳迪
攝影師們怎麼到那麼高的地方去的?
攝影師才是背後的真正大神?
攀巖運動員厲害?還是攝影師?
如何拍攝時固定自己?
如何從巖壁上下去?
那我們就來說一下,攀巖大片怎麼拍?
1.在地上
地上好說,架長焦,一般拍全景、大遠景。
好處:拍攝穩定,機器架在地上,不存在過度抖動。
缺點:器材沉重,如果接近性不好,同時還是體力活;攀巖運動員的細節動作不容易被捕捉到,需要更刁鑽的角度、更近距離。或者,從對面山頭的制高點取景。
2. 在天上
空中的拍攝可以參考一下紅牛大片,滑雪、山地車、翼裝飛行等等。名不虛傳,拍法大手筆,每一幀都是屏保。從影片角度講,構圖、明暗、剪下都是一等一。拍攝物件,也是頂級中的頂級。
是的,一個拍攝團隊安排兩架飛機跟拍(不,三架),在無人機還未被頻繁使用的2011。什麼預算,紅牛沒有預算(的限制),用就是。當然,偏遠、狂野的場地,用一般交通工具也真沒法到達。
這樣的配備,大概是這類拍攝的行業最高標準。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只要你敢玩命,我就敢贊助!!!
攀巖中,無人機也會應用,頻率沒有想象的多,噪音影響專注攻線的攀爬者。滑雪的拍攝,用得挺多的:
3. 在巖壁上
攀爬進行中的近距離拍攝,攝影師固定在一個點位上。有時是巖階,可以狹窄的落腳;大仰角,沒有承力就掛在繩子或簡易吊椅上;垂直巖壁有時使用吊帳,有時沒有固定錨點需自行設定保護站(後有圖解)。拍攝條件如下圖,依次越來越刁鑽。
拍攝者有搭腳的地方,最好不過,更舒適。將自己連線到巖壁上,或為活動方便連在繩索上,這樣拍攝時可以借力和保持穩定。
把自己固定在機位上後,拍攝時幾乎不會跟隨攀登者移動,特別是在難度較大的攀爬拍攝中。
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解決隨後的拍攝?
就攀巖而言,除非是從來沒人攀爬和記錄過的巖壁,不然線路都是存在和預先確定的。
也存在有人訂好了線,但還沒人完攀過的可能,比如,2017年,Adam Ondra在挪威Flatanger地區,攀爬目前世界第一難運動攀線路Silence 5.15d的時候,定線者Magnus Midtbø自己還沒能完攀這條線路,6年後被Ondra截了胡。
換句話說,攀爬者的路徑是固定的,難點也是固定那麼一個或幾個。
而且,攀巖的大project難度可見一斑,攀爬者極有可能無法一次性成功。多次的攀爬嘗試,讓攀巖者和拍攝團隊都熟練線路上的手腳點位和攀爬動作。
如果是在挑戰人類攀巖極限,頂尖級運動員磕線,大部分人不喜歡有個無人機在附近嗡嗡嗡的轉悠。
這時,單段、走向較垂直的運動攀,解決方案可以是:架設跟拍的攝影機,鋼絲固定兩頭當軌道、依靠遙控上下移動。優勝美地這種動輒幾百米的大巖壁,或者線路曲折蜿蜒,架設軌道就不那麼實際。靠人工布點,多一些。
拍攝者提前分佈在各個或精彩、或危險的攀爬難點附近,選好最佳角度,坐等攀爬者出現。
攝影師儘量不佔據攀爬路線、固定於某一個側方,竭盡全力縮小存在感、盡善盡美完成拍攝。
從上方下降的好處:不需要提前掛繩。在頂部固定好繩索後,繩降到需要的位置。
若巖壁較大,可到達一個能夠設立保護站的地方,把自己固定好,收回上方繩索,再次布繩、下降,以此反覆。
希望可以幫到你,抱拳!
回覆列表
攀巖運動過程的拍攝其實也是由攝影師 來完成的。
下圖是一個攀巖攝影師一次攝影所帶的物品。除了運動員必備的繩索、登山靴等裝備,他們還要揹著重重的相機、三腳架等攝影裝備
而想要達到預想的效果,攝影師會以這樣的方式工作
要想拍攝一張攀在巖壁上的運動員照片,攝影師自己也得達到相同的位置,同時還要攜帶器材,考慮構圖和拍攝,其難度可能比運動本身更加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