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歸藏易數硃紅兵3519
-
2 # vlog小薛vlog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人類歷史上總共發生過十次大遷徙。
1,匈奴人的野蠻的入侵。
遊牧部落的匈奴人起初生活在裡海附近的一個地區,不過,這個部落的人不滿這種現狀,他們對羅馬帝國周圍地區開始進行了野蠻攻擊,這一事件也導致了大規模的人員流動。
2,大西洋奴隸貿易
在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期間,商人們將奴隸從西非運送到新大陸和美洲,奴隸們必須在咖啡,可可,棉花和菸草種植園裡工作。
奴隸貿易是歷史上最大的遷移之一,大量的黑人被運送到歐洲的一些國家,並在當地市場上出售,這是歐洲史上的黑料。
3清教徒移民
清教徒移民到新英格蘭是在1620年到1640年發生的,當時英國發生的移民主要是清教徒,他們大量遷移到馬薩諸塞和巴貝多島。
4,加州淘金熱
1848年到1855年之間的這段時期在美國被稱為加州淘金熱,鄰近地區的人們趕往加利福尼亞尋找黃金,這些黃金探索者的數量很快就達到了30萬,是史上最著名的人類遷移之一。
5敘利亞難民危機
敘利亞難民危機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這是一場持續的危機,也是一場大規模移民運動的例子。眾多的難民逃離敘利亞和周邊國家,使歐洲一些國家在2015年九月遷移人口就達到了1.58億人。
6墨西哥移民
從二十世紀初開始,墨西哥人口開始移民到美國,原因是國家需要勞動力和墨西哥的政治動盪。儘管在過去的幾年裡,美國移民法發生了變化,但墨西哥人仍然是美國最大的移民群體。與1980年相比,美華人口統計220萬,2013年上升到1160萬。
7蘇聯人口遷移
1920年到1951年,蘇聯人口遷移在這個榜單上排第三,這一轉移的目標是填補種族清洗的領土,並將勞動力遷移到人口稀少的地區,據統計,這種被迫遷移導致了大約600萬人的遷移,並造成了約150萬人的死亡。
8安史之亂時期遷移
發生在唐代,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辛立華人口分佈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中國南北人口分佈比例第一次達到了均衡。
9蒙古軍南侵時期遷移
忽必烈等上汗位後。於1273年出動大批蒙古軍南侵,發動了消滅南宋的戰爭,主要戰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當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大量向珠江流域遷移,主要遷入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10走西口,闖關東時期遷移
19世紀後期的舊中國,俄國和日本帝國主義侵入後,兩國竟相在東北擴張勢力,修建鐵路,掠奪資源,需大批勞動力,迫使華北破產,農民遷入東北,尤以山東,河北兩省農民最多。
1923年--1930年間移入東北達到300萬人,1937年一年就達到70萬人。
-
3 # 正能量老廝
公劉做出搬遷的決定,不是盲目的,事實上,上古時期的部落領袖也有著紮實嚴謹的科學精神,既然把豳當成了新家園,當成了公司的新願景,那麼就得事先有考察,以保證更好的發展前景,保證搬遷不只是換個新地方而已。
公劉為此一刻也沒閒著,在指揮大搬遷之前,他已經跑到新家園的高地和平原上,做了嚴謹深入的考察。他先進行了土地的丈量工作,山南耕地有若干,山北的土地適合種什麼作物,都有考察和統計,“既景廼岡,相其陰陽”,所謂陰陽,就是指山的南北面。
新公司地址除了有豐富的生產資料,還得生活方便,為此,水源是免不了要勘探的。公劉組織專業人員勘探了水源,查明水流的流向乃至水的質量,即所謂“觀其流泉”。三國的馬謖在這方面就比不上大他兩千多歲的公劉,駐紮街亭,居然選擇無水的山上。
生產基地和居所有了,水源也有了,最後還有一項不能疏忽的工作,那就是排水。我們現在許多街道因為排水不暢,結果一下暴雨就慘不忍睹。三千多年前的公劉卻早有排水意識,並動用部族的軍隊開展排水洩水工程,“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其部隊分成三班,勘察低地挖掘深溝,有備無患。
於是,一個新的樂園開闢出來了,從考察到準備、出發、安頓,一項項工作都一絲不苟,而且大夥情緒昂揚,整個集團充滿活力。這個時候,別忘了開展犒賞活動,這也是凝聚人心的機會,公劉當然不會忽略這一點,他在公司大辦聯歡,一片喜慶,“執豕於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殺牲宰羊,舉酒慶祝,大夥玩得興高采烈時,一致擁戴公劉為公司領頭人。這雖是三千多年前的事,但透過《詩經》生動的描述,我們似乎也身臨其境。
第二次大遷移:
員工的個人問題
也列入搬遷事宜
周民族一直是個很有危機感的民族,在豳這塊樂土上經營了幾百年後,到了古公亶父這一任老闆手裡,情況又有所變化,因為豳公司富裕起來了,惹周邊部族眼紅,市場時有劫掠事件發生。古公亶父為討好他們,經常給他們送皮帛等珍貴的手工產品,但還是免不了敵人的騷擾。
古公亶父只好召集全體員工開會,說:“對不起大夥,我沒把這裡管理好,不稱職,只得走人,你們在新公司好好幹吧。”大夥捨不得他離開,說:我們的老闆厚道,管理又有方,不跟他走真是可惜。於是,他們又進行了一次大遷徙。
這次他們遷移到了周原,這是個好地方啊,土壤好到可以改良農作物,“周原膴膴,堇荼如飴”,堇和荼是兩種味苦的農作物,但移植到周原,居然可以用來製糖了,多神奇的土地。古公亶父率領公司眾人在周原安置下來,從此發展壯大,成為天下第一強公司,因為他的孫子是周文王,他的曾孫是周武王。
這段歷史記載在《詩經·綿》裡面,孟子對它有新穎的解讀,認為“爰及姜女,聿來胥宇”這兩句歌詞,講的不只是古公亶父帶著老婆姜氏看房子,而是說明周民族的男女都有所屬,公司內無曠男怨女。是啊,公司要穩定,男女個人問題不得不考慮。
大約在漢代統一天下後,長江文明漸漸發展起來,而黃河文明漸漸衰落,其中的最主要原因有:
氣候的變遷——大約從春秋戰國時代起,黃河流域一帶的氣候逐漸變冷及變得乾旱,使北方草木蕭條,災害增多,而南方則變得風調雨順,更適宜人類活動。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黃河開始有了河患,“河患萌於周季,侵瑤於漢,橫潰於宋”。可見在周代以前黃河河患較少,正是因為在這個區域創造了中華文明後由於人為的破壞,才使黃河變成了害河;濫砍濫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河床日益變高等,使黃河變成了一頭害人的“猛獸”。
-
4 # 等等的等
當代中國地理上,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位於江蘇中部的淮河。中國古代每逢北方兵荒馬亂的時候,北方人大都向淮河以南的地方遷移,來尋找新的安身立命之處。中國歷史上總共出現三次淮北地區的人口大規模遷往淮南地區。
第一次:西晉末年。晉朝統一中國,太平了十幾年之後就爆發了“八王之亂”,使得晉朝國力損失大半。而此時原漠北地區的五胡(匈奴、鮮卑、羌、羯、氐)乘機紛紛來攻打晉朝。在此過程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蒼天又有不測風雲,西晉末年關中、三晉地區爆發大面積的旱災、蝗災,農民顆粒無收,餓死之人無數,甚至發生食人的悲劇!在這種天災人禍的雙重災難下,北方人民大多數由淮河以北遷至到淮河以南。
第二次:唐朝“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公元755年農曆十一月胡人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唐朝政府軍與叛軍對抗死傷無數,這還不算。安祿山叛軍每攻下一座城池便開始大規模屠城,造成屍骨成山的局面。但是“安史之亂”的七年零二個月的時間裡主要戰場基本上都是在北方,而南方則繁榮依舊。南方重鎮如金陵、廣州等很多地方,照樣有著大批來自波斯和阿拉伯的商人來大唐做生意,沒有因為北方戰亂而終止了他們和大唐的貿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批北方人遷移到了南方。
第三次:北宋“靖康之恥”。北宋末年,金邦女真人乘宋朝國力空虛,乘機大規模南下,一路上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幾乎到了見人就殺的現象。而宋朝政府軟弱無能,一個勁地往南逃。因此山東、河南等地區紛紛落入金邦手中,山東、河南等地的漢人因無非忍受金邦的屠殺和高壓政策,所以有很多北方漢人跟隨著宋朝朝廷大批大批地遷移到南方!
-
5 # 故事一籮筐603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徙,往往與戰亂和自然災害緊密相連。
第一次是盤庚遷殷。
殷商時期,中國已有成型的文字,擁有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這些先進技術的取得,高度文明的實現,都有賴於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也是與公元前十三世紀的盤庚遷都分不開的。
在盤庚之前,經常洪水肆虐,再加上王室內亂,社會動盪不安,導致商朝逐漸衰落。
盤庚力排眾議,堅決地把商朝首都遷到了黃河北岸的殷。造就了此後二百多年穩定的社會局面,實現了商朝的中興偉業,創造了商朝燦爛的文明成就。
第二次是平王東遷。
周平王時期,中國西部的遊牧民族犬戎十分猖獗,經常四處襲擾。公元前771年,竟然攻破西周都城鎬京。
次年,周平王將都城從渭水流域遷至黃河南岸的洛邑,史稱“平王東遷”。
這次遷徙意味著政治重心的東移,東方各大諸侯國相繼崛起,而周王室對各諸侯國的駕馭能力逐漸減弱,中國迎來了一個群雄逐鹿的春秋時代。
-
6 # 沒事閒拉呱
世界各地對“上古時期”的定義也各不相同。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這樣的話,中國上古時期基本上就是神話傳說故事了。歐洲歷史書上一般把從最早國家的出現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這段歷史叫上古史。歐洲在這段時期處於奴隸社會,所以也把上古社會說成奴隸社會。因此,世界上古史是世界範圍內的原始社會與奴隸制社會發生、發展和衰亡的歷史。所以根據中國相關史料記載,上古和中古史的劃分是以秦朝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
人類在上古時期的遷移活動比較多,不知所謂“兩次大遷移”的指向,這裡權且解釋中國上古時期比較有名的遷移吧。
1.炎黃諸夏戰蚩尤
黃帝為諸夏部落的聯盟的首領,他的氏族—有熊氏,興起於關中平原中部的岐水流域,逐步發展,東遷至嵩山之外,一度定居在新鄭一帶,與大野澤(魯西的沼澤地帶)周圍的蚩尤氏為首的夷族部落聯盟大戰中獲勝,諸夏部群擴張發展。
2.西周封藩建衛
西周分封了71個屬國,各屬國的就國都是透過對邊地夷胡的不斷兼併而完成的,那時的分封都是以集團性遷移為基礎的,規模較大,擴張了華夏族的活動範圍。
那人類遷移的原因就很明顯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氣候原因
中國上古時期,地球進入地質史上的全新世晚期,經歷了新的氣候冰期和小冰期後,溫度開始撥動式下降,北方的氣候逐漸變得寒冷乾燥。為了尋找生活資源,獲得更好地生存環境,使得原著居民東遷,遊牧民族南下等人類活動。
2.政治因素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口逐漸增加,周朝各分封國都擴張自己的生存空間,不斷遷移人口,獲得邊疆統治的穩定。
-
7 # 寒蕭99
上古時期具體指的是哪個時期?我查了一下,中國定義的上古時期指的是夏之前的時代。所以,後面提到的兩次大遷移又是指的什麼?
其實,人類的遷移一直就存在,最著名的就是20萬年前智人走出非洲的大遷移,隨後的數萬年中又先後兩次走出非洲,而最終演化出了今天遍佈全世界的智人後代。這是最著名的人類大遷移活動。
而在這之間,則是從未停止過的各種部落,部族的遷移,而遷移的原因主要就是天災和人禍,這是促成人類,乃至所有生物遷移的最主要的因素。
中國上古時期,主要大的部落集團是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是華夏文明的主要脈系。這支主脈發源於黃河中游地區,然後逐漸向東遷移,最後遍佈整個黃河中游和下游地區,並與這裡的其他集團慢慢融合,最後形成了華夏民族。
這是上古時期的文化脈絡和遷移,也是華夏主體民族的形成過程,同期周邊還有很多部落和部落集團,在民族的不斷遷移和融合構成中,最後都融入到華夏集團之中。
上古人民的遷移很多,但促成原因主要來說就是前面說的天災和人禍兩大型別了。
-
8 # 略風5123034304
在上古時期,人類有過兩次大遷徙,也是兩次京都遷徙。而且,兩次大遷徙都和水有直接關係。
第一次人類大遷徙是在帝少昊時期,時間,大約在13000—12400年左右。
大約在13000年左右,共工與帝俊爭天帝,共工戰敗,努觸周山支撐天的天柱,從此天界之水傾瀉而下流入地界。
《淮南子·天文訓》“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哪麼,共工為什麼要與帝俊爭天帝?又為什麼戰敗了要去觸不周山支撐天的天柱?此事還要從人皇時期來說起。人皇時期,地界發生了戰爭,人都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戰鬥,(那時候的人心裡素資都很好,但是性恪卻都固執。)這一戰下來,就打了320萬年,再后帝俊縱橫捭闔統一了地界,結束了人皇320萬年的戰爭。大約在14000千年左右,帝俊將帝位禪讓給了帝少昊,自己帶著共工等一批人重新又上天界。為什麼說是重新又上天界?因為在盤古、天皇時期,人類就己經在天界擴疆拓土,只是到了地皇時期,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原因,地皇時期發生了戰爭,這一場戰爭下來,就打了三千萬年左右,天界的基地,也因為這場戰爭所剩無幾了。所以才說,帝俊是重新又上天界擴疆拓土。然兒很是不幸,在圍繞如何治理因為戰爭遺留在地界的汙染、高溫、核副㓔、瘟疫,共工和帝俊發生了矛盾。共工主張以最快的速度治理好地界的汙染、高溫、核副㓔、瘟疫。而帝俊主張緩慢有順序的進行治理地界的汙染、高溫、核副㓔、瘟疫。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兩人發生了戰爭。帝俊是天界一號人物,自然有一批忠實的粉絲擁泵,而共工是天界二號人物,自然也有一批忠實的粉絲擁泵。帝俊派祝融迎戰共工,共工戰敗。大約在13000千年左右,共工努觸周山,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給死去的戰友也算是有了個交待。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日不周,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日寒暑之山,水西有溼山,水東有慕山。有禹攻共工國之山。”
天界之水,大約需要700年左右時間,才能傾瀉流入到地界。如此,帝少昊就有充足的時間組織人手,將居住在臨海、湖泊、江河低窪地的人往高處遷徙,遷徙的地方是亞洲、非洲、奧洲、美洲、歐洲居住。天河之水傾瀉流入到地界,也是宣告地界冰河時期的到來。南極、北極的人,也往適宜人生存的亞州、非洲、奧洲、美洲、歐洲遷徙居住。帝少昊是最後一個遷徙的,因為忽忙,孺帝顓頊的琴瑟,也遺落在大壑溝。哪麼,帝少昊將京都遷徙到哪裡?其實,大家應該猜到,帝少昊將京都遷徙到蘇美爾,就是玩在的伊拉克。
《山海經·大荒東經》“東誨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
第二次人類大遷徙在帝嚳時期,大約在4900-4400左右時間。
大約在5200年左右,蚩尤與黃帝發生了戰爭。哪麼,蚩尤與黃帝又是為了什麼事又發生了戰爭?因為蚩尤是共工的忠實粉絲押泵,共工戰敗死了,蚩尤一直就在地界聚蓄力裡,想為共工報仇。可是因為地界一直處於冰河時期,不適宜戰爭。直到九日的某個系統損壞,九日並出,莊稼草木被曬死了,海水也曬的乾涸。帝俊派大羿下界,並賜大羿彤弓素矰。5800年左右時間,大羿射落九日,又在地界除惡殺兇之後,回到天界,向帝俊覆命。九日被大羿射落,地界又適宜種莊稼了,人口也增加了,蚩尤又聚蓄了600年的力量。5200年左右,蚩尤才正是向顓頊發動了戰爭。蚩尤在地界,也是有很多忠實粉絲擁泵的,夸父就是聽從蚩尤的號照,從西伯利亞大陸趕來中國幫助蚩尤的。這場戰爭是全地界的,主戰場卻在中國。蚩尤的戰略企圖是:在全地界四面開花小打,以便於牽制帝顓頊的大量兵力,而再集中主要兵力在主戰場中國大打,先打敗頂頭上司炎帝,再揮兵直取蘇美爾,爾後再打上天界,殺帝俊,為共工報仇。炎帝不敵蚩尤,向帝顓頊求救。帝顓頊派黃帝前來救援炎帝,從此蚩尤與黃帝在地界的戰爭,足足打了250年左右時間,蚩尤才戰敗被殺。
蚩尤與黃帝在地界打了250年左右的戰爭,地界的高溫、汙染、核副㓔 、瘟疫。又回到了和14000年左右,帝俊統一地界時期的高溫、汙染、核副㓔、瘟疫差不多。
帝俊為了治理地界的高溫、汙染、核副㓔、瘟疫。帝俊也和共工一樣,炸燬了不周山支撐天的天柱。那麼問題來了,共工要炸燬不周山支撐天的天柱,帝俊就殺了共工,現在帝俊自己又要炸燬不周山支撐天的天柱,不是典型的只准州官放火,不充百始點燈?其實,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天界,已經掌握了修補不周山支撐天的天柱技巧,女媧補天(補的就是不周山支撐天的天柱)的資料就放在天界某個檔案室裡。
前面說過,天界的水,大約需要700年左右時間才能流瀉到地界。此時地界,是帝嚳在帝位。帝顓頊在5000千年之後,己“化為魚婦”重生,己不適合在作帝王。接到帝俊要炸燬不周山支撐天的天柱的通知後,帝嚳知道,天界的水一旦重又傾瀉流入地界,人類所剩無幾的文明,有歸零的可能。於是,帝嚳作出三個重要決定:1、重又將南北兩極的人和居住在臨海、湖泊、江河低窪地之人遷徙到適宜人類居住的亞洲、非洲、奧洲、歐洲、美洲。2、將京都遷徙到埃及。3、建造金字塔:金字塔是博物館,壁畫、文字,記述的都是上古文明的歷史。
回覆列表
我不太清楚你指的上古時期兩次大遷徙是哪兩次。
關於遷徙對於普通華夏文明來說,只能是被逼無奈。早期的人遊牧或者遊獵行為是為了追逐食物。他們習慣這樣。不會去過多的建設和投入。一走了之的習慣讓他們沒有長期規劃建設。
後期人們定居下來,對於老人婦女和孩子這種自然界的弱勢群體來說,更安全和穩定。
他們不適合長途跋涉。不習慣和自然界強烈的鬥爭。
安居後,他們會投入精力去建設完善和不斷的完善改良。
農業社會和定居文化綁在一起。古人變得更加強大。
遷徙最大的原因是食物的短缺。饑荒只能讓人放棄原有的一切,尋找可以生存的新環境。
饑荒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農業一般要三五年才能恢復。饑荒連最起碼的種子都被吃掉了。荒蕪的土地和弱小的民眾在沒有外力的幫助下。有可能需要十幾甚至幾十年才能恢復。這裡面涉及到青壯年勞動力最先被餓死。勞動力的恢復時間更漫長。
遷徙第二個原因是瘟疫。瘟疫在遠古時期無法醫治。只能逃避。遠距離的逃避和尋找能再次安居樂業的環境。就是遷徙。
遷徙一般是先投親靠友,打聽遠方的親友,以決定是否放棄原有的一切去投靠。
很多時候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願居住環境不適合了。遷徙過後,人們無法群體回到原來的地方。那個地方就荒蕪了。
遷徙有時候和天災有關。大洪水淹沒了原來的環境。人們被迫離開。
地震災區也是一樣的。
回看中國歷史。遷徙多次發生。大概是以上的原因。後期國力增強,政權為了人口的政策。會大批次的遷徙人口。比如山西添山東河北。填湖廣、填四川。
這些人為的遷徙一定要有國力增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