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ieDai不相等
-
2 # 千年骷髏
會!古代也有貨幣,有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有國家發行的貨幣,既然有商品,有交換,有中間的貨幣媒介,就會長生通貨膨脹。現代意義撒謊功能的通貨膨脹是:指流通中貨幣量超過實際需要量所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
稱量貨幣,其價值和實物基本上是平衡的。比如,一斤銅錢的價值就等於一斤銅的價值,因此,中國古代有句話:窮不窮,家有兩擔銅。這也就是說,家裡有兩擔銅,即使沒有銅錢也不窮。
中國古代,在社會經濟發展比較好的時候,市場上流通的錢幣也就相對好,其形制也相對穩定;在社會經濟發展面臨困境的時候,市場上流通的錢幣就開始變形,開始貶值。在中國古代,最常見的貨幣貶值方法就是“減重”。
什麼是“減重”?就是減輕銅錢的重量。比如:把一個錢斫成二個錢,當二個錢用,在五銖錢中,綖環錢和剪邊錢就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二種著名的減重錢。
在中國古代貨幣史上,著名的減重錢還有“雞目五銖錢”,“榆莢錢”,“董卓無文小錢”等等。
雞目五銖:就是錢的形狀只有雞的眼睛這麼大。
榆莢錢:就是錢的形狀薄小的像榆樹的花莢。
董卓無文小錢:類似雞目五銖。只是雞目五銖有文字,董卓的小錢無文字。
董卓是東漢末年的人,公元189年,董卓掌握了漢宮廷軍機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依仗猛將呂布,橫行朝廷內外,東漢朝廷已經名存實亡。董卓執政期間,酷愛殘酷的刑法,推崇相互告發,大造冤案,又濫發貨幣,積聚財富,造成通貨崩潰,激起了民怨。後來,王允利用貂蟬,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於192年誅殺了董卓。董卓死後,其部下互相火拼,皇室外逃保命,各地軍閥紛紛雄起自立,最終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由此可見,每一個減重的劣幣後面,都是老百姓遭殃的歷史。
除了減重的方法,還有一種就是發行虛價大錢,比如:三國東吳發行“大泉當千”錢,一枚錢當一千個銅錢用,實質上,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減重。
稱量貨幣的貶值是看得見的減重,紙幣的貶值就不太容易看清楚了,因為,紙幣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符號。稱量貨幣貶值時,人們集存廢銅金屬都能保值
-
3 # 路遙知
什麼是貨幣貶值
貨幣貶值,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一般來說就會引起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古代不像現代使用電子貨幣或紙幣,古代的貨幣是以金銀銅等金屬製作,本身就具有一定價值,所以不太會出現大幅度的貶值。
一般在政權更替或其他原因引發的幣種改革時,古代也是會發生貨幣貶值的。
漢朝成立之初改換幣種引發的貨幣貶值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認為前朝秦制錢幣較重因此難以攜帶使用,於是聽從大臣建議改命百姓鑄造莢錢。
因為發生幣制改革必然引發物價動盪,在物價尚未穩定的時候,一些投機的大商人就故意囤積市場上的貨物,導致物價飛漲,一石米當時要賣到一萬錢,一匹馬要賣到一百金那麼貴。面對大商人故意趁幣制改革時操縱物價進而誘發貨幣貶值的問題,漢高祖劉邦十分痛恨,下令經商之人不準穿華美的衣服,不準乘車,向這些經商之人加重稅負。後世到了孝惠帝、高後時,考慮天下剛剛安定,才重新放鬆漢高祖對商人的嚴厲管制措施,但商人的後代同樣不能成為官吏。
不軌逐利之民蓄積餘贏以稽市,物痛騰躍,米至石萬錢,馬至匹百金。
漢文帝允許私造貨幣引發的貨幣貶值接下來,到了孝文帝時期,由於前期製造的貨幣磨損嚴重,導致錢更加多而且更加輕,就決定改為鑄造四銖錢,其正面刻上“半兩”。廢除不準百姓私自造幣的法令,允許百姓任意鑄造。賈誼曾經勸諫不能允許百姓私自造幣,但漢文帝沒有聽從賈誼的建議。
結果導致很多從事農耕的百姓放棄了農事生產,而去開採銅礦,並且都去耗費精力學習如何冶煉四銖錢。此消彼長之下,導致市面上的錢幣越來越多,而生產出來的糧食卻越來越少,購買同樣重量的糧食需要的四銖錢也越來越多,貨幣發生了貶值。
當時吳國憑藉自己靠近礦產豐富的礦山,大量鑄造貨幣以致財富超過天子,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還引發了叛亂。
是時,吳以諸侯即山鑄錢,富埒天子,後卒叛逆。
結語古代的貨幣貶值大量侵蝕了老百姓的財富,使得能夠發行貨幣的朝廷、大商人變相從老百姓那裡掠奪其歷經幾代的積蓄。一旦遇上饑荒,更是連買糧食的積蓄都拿不出來,甚至人相食。有時因為貨幣貶值,不少人財產大量縮水,不得不賣身為奴,徹底失去人身自由,令人不勝唏噓。
-
4 # 木子小又又
古代是有關於貨幣貶值一說的,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貨幣貶值”的相關概念。
關於貨幣貶值所謂貨幣貶值,指的是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也就是與之前拿同樣多的錢,但是現在能買到的東西卻更少了,即人們手中的錢“不值錢”了。
這樣一來,自然就會使得物價上漲。
相應的,在國內就會引起通貨膨脹,即在市場上流通的貨物太多了,也即是我們常說的“供大於求”。
換言之,貨幣的發行量如果超過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量,那麼貨幣就會貶值。
綜合而言,關於貨幣貶值的幾個相關反應離不開“物價上漲”“供大於求”“通貨膨脹”。
而據我所知,三國時期,不論是蜀漢,還是曹魏都有相關情形發生。下面我就以曹魏為例,說說那個時期的“貨幣貶值”是怎麼來的。
相關史料依據據《三國志·董卓傳》記載,董卓當政時期,廢除了五銖錢,鑄造小錢。這導致了物價上漲,一斛穀子要賣到幾十萬。自此以後,用小錢買不到貨物。
據《通典·食貨八》記載,曹操當了丞相之後,廢除了董卓發行的小錢,啟用五銖錢;但是,當時政府已經很久不鑄錢了,貨物本來就不多,穀子賣得很便宜。曹丕時期,廢除了五銖錢,用穀子和絹帛充當貨幣的職能。
《三國志·文帝紀》記載:“以谷貴,罷五銖錢。”說的是曹丕認為當時的穀子太貴了,所以廢除了五銖錢。
據《通典·食貨八》,魏明帝曹叡時期,溼穀子和薄絹在市面上流 通,政府對此處以嚴刑,但是,仍然禁止不了。於是,曹叡決定重新使 用五銖錢。西晉也沿襲了這一做法。
曹魏時期,無論是曹操,還是曹叡,他們實行貨幣政策的出發點都是想把國家治理好,都是為了有利於民生。
小結雖說貨幣貶值在國內會引起物價上漲的現象。但是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同時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二戰後,許多國家都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貨幣政策關係民生、民心走向,當權者所作的一切決定都需要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
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交往更加密切了,實行貨幣政策更加需要慎之又慎。
-
5 # 歷史隨筆談
中國歷史漫長,較早便發展出成熟的文明,同時也是世界上較早使用貨幣的國家。貨幣體系促進了社會經濟,增強了中央財政。不過縱觀歷史,每一次的貨幣體系崩盤伴隨的都是社會經濟的紊亂和政治形勢的鉅變。這次就簡單聊聊中國歷史上比較有代表性的貨幣貶值。
漢朝
王莽新朝
初始元年,王莽接受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開始進行了全面社會改革——“託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其中,僅幣制改革就前後多達4次。
第一次幣制改革
在王莽即位前的居攝二年(7年),下訟在五銖錢之外增鑄大錢(值50錢)、契刀(值500錢)、錯刀(值5000錢)。與原有的五銖錢共為四品,同時流通。但是一枚契刀500只重16-17克,而一枚元狩五銖重約3.5-4克。在這樣的換算體系下,五銖錢對契刀等於貶值為1/120,幣值虛高令人咋舌,王莽以驚人的低成本掠奪了鉅額社會財富。
第二次幣制改革
僅僅兩年後,即位不久的建興帝王莽又在建國元年(9年)進行第二次改革,廢除五銖錢及刀幣,發行“小泉直一”。改鑄大、小錢。大錢仿秦半兩(重12銖),值50個小錢,實際比秦半兩貶值50倍;小錢重1銖,為秦半兩的12分之 1;12枚小錢可鑄1枚大錢,立馬增值38枚小錢的價值,導致民間“小改大”私鑄之風盛行。
第三次幣值改革
建國二年,王莽又該做金、銀、龜、貝、布為新貨幣,行寶貨制。“寶貨制”內容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不多說,一個字——“亂”:五物是金、銀、銅、龜、貝五種幣材。六名為金貨、銀貨、龜貨、貝貨、泉化、布化六大錢幣型別。直接導致民心大亂,商品流通不暢,民間私自用五銖錢來交易。王莽為強行推進此次幣值改革,同時加重了盜鑄禁令。一家鑄錢,五家連坐,沒入為奴,恢復收孥相坐律。這項法令直接加重了西漢末年的奴隸問題。
第四次改革
在天鳳元年(14年),王莽盡廢舊錢,改作貨布、貨泉兩種。貨泉重五銖,貨布重二十五銖,但一貨布卻值二十五貨泉,貨幣價值的比例十分不合理。這次改革,雖然較前三次幣值改革通貨膨脹有所下降,但不僅沒有理清混亂的貨幣體制,反而加劇了混亂。民眾拒用新朝幣,商品流通倒退到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換方式,引起了經濟混亂,直接加速王莽政權的財政崩潰和社會財富破產,將社會絕大多數階層推到了對立面(感覺很像某物流集團Quattroporte)。
編輯(王莽新幣—國寶金匱直萬)
三國時期
董卓入洛後,中央財政極度空虛,涼州方面動亂持續了幾十年,加上黃巾之亂,強行遷都,對抗反董聯軍的大舉進攻所需軍費。雖然董卓洗劫了洛陽,又掘墳盜墓,但構築郿鄔後也基本不夠用了。董卓為了迅速斂財聚物,廢掉了以前漢武帝時的五銖錢原形並搗毀秦國時期貯藏的十二銅人,用於大量鑄小錢。正因為這些小錢迅速充斥市場,帶來貨幣的大額貶值,貨幣貶值後物價飛漲。很多老百姓一生積蓄不購買一旦糧食,只有易子而食,情狀慘不忍睹。
曹丕時期,曹操擔任丞相,為了平抑物價,重新啟用了足值的五銖錢,並廣開田屯,建設水利,恢復了穩定局面。曹丕登基後,大刀闊斧的金融改革。以谷貴罷五銖錢,於是奸商們開始用水泡谷增加谷重,用薄帛來替代指定帛,騙取中間利差,市場混亂不堪,交易全是坑蒙拐騙。老百姓乾脆不用這種特殊的貨幣,直接回去原始社會那種以幾隻羊兌換幾頭牛的等價交換的日子。曹叡登基後,太和元年(227)馬上取消了谷帛為貨幣的政策,復五銖錢,魏國的經濟終於得以好轉。
東吳時期,吳國所處地的經濟狀況一直都非常繁榮,孫權執政初期,民間富庶程度甚至超過了政府。為進一步加強中央財政,嘉禾五年(236年),東吳便強制流通了“大泉五百”,即一枚新貨幣值五百枚五銖錢。據《通典食貨志》記載,孫權所鑄的大泉五百,直徑約3釐米,重約7.8克,赤烏元年(238年),相繼發行了大泉一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等貨幣,據《通典》記載,大泉一千直徑約3.2釐米,重約10.4克。即實際上只等於3.2個五銖錢的大泉一千,被強制實行兌換1000個五銖錢。到赤烏九年(246年),掠奪性的貨幣政策使得孫權府庫充盈,錢財豐富。但是普通百姓乃至世家大族都受不了這樣的剝削,市面動盪不堪。終於在一片反對聲中,取消了大泉貨幣系列。至此,再沒有出現新的貨幣政策。但通行11年的貨幣政策竭澤而漁,嚴重透支了社會財富。使得後期東吳國庫日漸枯竭,民眾對東吳政權的信任度也嚴重下降。
宋朝
宋朝透過發行紙幣交子,政府不但瞬間擁有數倍於本金的貨幣購買力,而且還可以獲得“紙墨費”的利潤。宋神宗時,規定每屆發行的交子可以使用兩屆。這意味著市面上流行的交子總額增大一倍,帶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紙幣貶值。到宋徽宗時期,國家財政缺口進一步擴大,於是進行了紙幣改革。停止了原先流行的交子,改為“錢引”的新紙幣。朝廷拿著錢引代替銅錢給老百姓,老百姓卻不能用錢引從朝廷兌換銅錢,朝廷的錢引是隻出不進。由此,造成了社會上錢引越來越多,貶值得比交子還厲害。北宋末年,隨著金幣入侵,賦稅來源減少,於是宋朝又發行了稱為“會子”的紙幣。從理論上來誰,宋朝政府為會子建立的發行體系是比較完善的,但隨著與金國戰爭的持續,濫發鈔票,鈔票貶值的鬧劇又一次上演。政府為了穩定金融,曾多次拿出庫存中的金銀銅鐵,將貶值的舊會子以一定比率回收,政府勉強規避紙幣全盤崩潰的風險。不過到了宋朝嘉定年獎,會子已經貶損得被大多數老百姓拒絕接受了,國家法定貨幣變成廢紙。
明朝
洪武八年(1375)明朝政府發行寶鈔,與銅錢兼行,同時禁止民間以“金銀物貨”交易。但是與宋元相比,大明寶鈔更快地陷入濫發貶值的惡性迴圈,信用持續下跌。為維持這一財政工具,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太祖下詔禁用銅錢,悉收其錢歸官,依數換鈔,不許更用。在洪武、永樂朝的高壓政策下,貶值的寶鈔(從十文到一貫共六等)尚能在小額交易支付中替代銅錢。但大額交易中仍有白銀流通,因此洪武三十三年(1400)、永樂元年(1403)、永樂十七年(1419)、洪熙元年(1425)多次重申金銀或白銀禁令。至宣德年間,雖屢經整頓挽救,寶鈔卻仍舊大有難以為繼之勢,政府繼續嚴禁金銀,但"馳布帛米麥交易之禁"。至此,從官方層面銅錢的流通應已復甦,因為宣德八至九年(1433-1434)曾鑄造宣德通寶。在中國四百多年來政府推行紙幣的歷史在明正統年間落幕。明英宗即位,開錢禁,同時不再厲行銀禁,正統時各地多有賦稅折銀的規定。禁令既然放鬆,民間自然不肯用鈔。景泰元年(1450),寶鈔局停止造鈔.此後,大明寶鈔變成貨幣幽靈,僅用於某些政府支付專案和個別稅種。
-
6 # 臥聞海棠
古代當然有貨幣貶值,遠的不說,就說近的,民國就是我過歷史上貨幣貶值最嚴重的的時期。
1935年,南京民國政府實施幣制改革,規定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所發行的鈔票為法幣,最初發行法幣,目的是防止白銀外流,將銀元收歸國有,是一件好事。
但緊接著,抗日戰爭爆發,南京國民政府想出了一個昏招:依靠大量增發法幣來解決財政問題。學過初中政治的都知道,貨幣發行量需要根據生產力而定,一旦超額髮行,就會導致通貨膨脹,貨幣貶值。
在抗戰期間,因為經濟制度的缺陷以及南京國民政府高層的腐敗,法幣發行總額達5569億元,比抗戰前增長了約396倍。但這期間國內因為遭遇戰火,生產力與生產總值幾乎處於停滯甚至倒退的狀態。這意味著,這時的法幣已經大幅度貶值了。
1945年,抗戰結束,原本應該是百廢待興、戰後重建的時刻,但南京國民政府又接二連三出昏招,導致法幣在去往崩潰的路上一去不返。
1945年9月,國民政府宣佈,法幣與淪陷區汪偽發行的中儲券的兌換比例為1∶200,並且規定淪陷區人民每人只能兌換5萬法幣。這種政策可以說是完全違背經濟規律的,一時間,無數的法幣都彙集到上海,展開大搶購,供不應求的結果,就是物價飛漲,法幣一夜之間淪為廢紙。
後來,國民政府試圖大量回收法幣,來緩解法幣貶值的情況。從1946年3月開始,中央銀行將庫存黃金以市價大量配售,到1947年2月,共出售黃金353萬兩,佔庫存金的六成,回收法幣9989億。
這麼一看,好像能控制住?然而就在同一段時期內,法幣的發行量卻增加了32483億元,是回收數額的三倍還多。
1948年8月21日,法幣終於徹底崩潰,據統計,從抗戰開始至法幣崩潰,這期間法幣發行量增加了47萬倍,同一時期上海的物價上漲了492.7萬倍。
法幣已經徹底成了廢紙,那該怎麼辦?於是,國民政府想出了一個辦法:發行新的貨幣金圓券,然後規定:300萬法幣可以兌換1元金圓券。
然而,因為當時國民政府已經從上到下徹底腐爛了,金圓券通貨膨脹的速度甚至比法幣還快,僅僅10個月時間,其貶值超過了170萬倍。
回覆列表
中國歷史漫長,較早便發展出成熟的文明,同時也是世界上較早使用貨幣的國家。貨幣體系促進了社會經濟,增強了中央財政。不過縱觀歷史,每一次的貨幣體系崩盤伴隨的都是社會經濟的紊亂和政治形勢的鉅變。這次就簡單聊聊中國歷史上比較有代表性的貨幣貶值。
漢朝
王莽新朝
初始元年,王莽接受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開始進行了全面社會改革——“託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其中,僅幣制改革就前後多達4次。
第一次幣制改革
在王莽即位前的居攝二年(7年),下訟在五銖錢之外增鑄大錢(值50錢)、契刀(值500錢)、錯刀(值5000錢)。與原有的五銖錢共為四品,同時流通。但是一枚契刀500只重16-17克,而一枚元狩五銖重約3.5-4克。在這樣的換算體系下,五銖錢對契刀等於貶值為1/120,幣值虛高令人咋舌,王莽以驚人的低成本掠奪了鉅額社會財富。
第二次幣制改革
僅僅兩年後,即位不久的建興帝王莽又在建國元年(9年)進行第二次改革,廢除五銖錢及刀幣,發行“小泉直一”。改鑄大、小錢。大錢仿秦半兩(重12銖),值50個小錢,實際比秦半兩貶值50倍;小錢重1銖,為秦半兩的12分之 1;12枚小錢可鑄1枚大錢,立馬增值38枚小錢的價值,導致民間“小改大”私鑄之風盛行。
第三次幣值改革
建國二年,王莽又該做金、銀、龜、貝、布為新貨幣,行寶貨制。“寶貨制”內容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不多說,一個字——“亂”:五物是金、銀、銅、龜、貝五種幣材。六名為金貨、銀貨、龜貨、貝貨、泉化、布化六大錢幣型別。直接導致民心大亂,商品流通不暢,民間私自用五銖錢來交易。王莽為強行推進此次幣值改革,同時加重了盜鑄禁令。一家鑄錢,五家連坐,沒入為奴,恢復收孥相坐律。這項法令直接加重了西漢末年的奴隸問題。
第四次改革
在天鳳元年(14年),王莽盡廢舊錢,改作貨布、貨泉兩種。貨泉重五銖,貨布重二十五銖,但一貨布卻值二十五貨泉,貨幣價值的比例十分不合理。這次改革,雖然較前三次幣值改革通貨膨脹有所下降,但不僅沒有理清混亂的貨幣體制,反而加劇了混亂。民眾拒用新朝幣,商品流通倒退到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換方式,引起了經濟混亂,直接加速王莽政權的財政崩潰和社會財富破產,將社會絕大多數階層推到了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