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乖喵咪

    我覺得樓主是看了劉慈欣的《鏡子》後才會問這個問題的。

    沒看過劉慈欣的《鏡子》,那我貼一點大家看下吧:

    節選一

     “在原子級別模擬整個宇宙。”首長提醒他,但看到白冰仍然不知從何說起,他便自己接著說下去,“年輕人,我認為你這個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不錯,超弦計算機具有終極容量,為這種模擬運算提供了硬體基礎,但,你想過初始狀態問題嗎?對宇宙的鏡象模擬必須從某個初始狀態開始,也就是說,要在模擬開始時是某個時間斷面上,將宇宙的全部原子狀態一個一個地輸入計算機,在原子級別上構建一個初始宇宙模型,這可能嗎?別說是宇宙了,就是你說的那個雞蛋都不可能,構成它的原子數比有史以來出現過的所有雞蛋的數量都要大幾個數量級;甚至一個細菌都不可能,它的原子數量也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退一步說,就算動用了難以想象的人力和物力將細菌甚至雞蛋這類小物體的原始狀態從原子級別上輸入計算機,那麼她們運動和演化所需要的邊界條件呢?比如雞蛋孵小雞所需要的溫度溼度等等,這些邊界條件在原子級別上的資料量同樣大地不可想象,甚至可能要大於模擬物件本身。”

      “您能對技術問題進行如此描述,我很敬佩。”白冰由衷地說。

      “首長是高能物理專業的高才生,是改革開放恢復學位後國內的第一批物理學碩士之一。”呂文明說。

      白冰對呂文明點點頭,又轉向首長:“但您忘了,存在著那樣一個時間斷面,宇宙是十分簡單的,甚至比雞蛋和細菌都簡單,比現實中最簡單的東西都簡單,因為它那時的原子數是零,沒有大小,沒有結構。”

      “大爆炸奇點?”首長飛快地接上話,幾乎沒有空隙,顯示出它沉穩遲緩的外表下靈敏快捷的思維。

      “是的,大爆炸奇點。超弦理論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奇點模型,我們只需要將這個模型用軟體實現,輸入計算機運算就可以了。”

    節選二

    白冰退回到引爆介面,重選了一組引數,再次啟動大爆炸。這個新宇宙誕生的過程看上去與剛才基本相同,也是一個在膨脹中漸漸暗下來的球體。在創世後的一百五

      十億年,球體完全變黑,宇宙的演化穩定下來,白冰再次讓視點進入宇宙內部,這時,連最不感興趣的陳繼風也驚歎起來。廣漠的黑色天空下,一張銀色的大膜向各個方向伸至無窮遠處,大膜上點綴著各種色彩的小球體,象滾動在鏡面上的多彩露珠。

      白冰又調出了分析介面,看了一會兒後說:“運氣好,這是個豐富多彩的宇宙,半徑約400億光年,其中一半是液體,一半是空間。也就是說,這個宇宙就是一個深度和表面半徑都是400億光年的大洋!宇宙中的固體星球就浮在洋麵上!”白冰將畫面推向洋麵,可以看到銀色的洋麵在緩緩波動著,畫面中出現了一個星球的近景:“這個漂浮著的星球有……我看看,木星那麼大吧,啊,它還在自轉那!看它表面的那些山脈,在出水和入水時是何等壯觀!我們就吧這液體叫水吧。看那被山脈甩到軌道上的水,在洋麵形成了一個半圓的彩虹環呢!”

      “是很美,但這個宇宙是違反物理學基本定律的。”首長看著螢幕說,“別說400億光年深的海洋,就是4光年,那水體也早在引力下坍縮成黑洞了。”

      白冰搖搖頭說:“您忘了最基本的一點:這不是我們的宇宙,這個宇宙有自己的一套物理定律,與我們宇宙中的完全不同。在這個宇宙中,萬有引力常數、普郎克常數、光速等基本物理常數與我們的宇宙完全不同;在這個宇宙中,一加一甚至都不等於二。”

      在首長的鼓勵下,白冰繼續做下去,第三個宇宙被創造出來,進入其中後,螢幕上出現了一堆極其混亂的色彩和形狀,白冰立刻將它關掉了。“這是一個六維宇宙,我們無法觀察它,其實大多數情況都是這樣,我們創造的前兩個都是三維宇宙只是運氣好而已,宇宙從高能冷卻後,被釋放到宏觀的維數為三的機率只有三十比十一。”

      第四個宇宙出現時,所有的人都很迷惑:宇宙呈現一個無際的黑色平面,有無數銀光閃閃的直線與黑的平面垂直相交。看過分析資料後,白冰說:“這個宇宙與上面的相反,維數比我們的低,是個二點五維的宇宙。”

      “二點五維?”首長很吃驚。

      “您看這個黑色沒有厚度的二維平面就是這個宇宙的太空,直徑約500億光年;那些與平面垂直的亮線就是太空中的恆星,她們都有幾億光年長,但無限細,只有一維。分數維的宇宙很少見,我要把這組創世引數記下來。”

      “有個問題:”首長說,“如果你用這組引數再次啟動大爆炸,所得到的宇宙和這個完全一樣嗎?”

      “是的,而且其演化過程也完全一樣,一切在大爆炸時就決定了,您看,物理學穿過量子迷霧後,宇宙又顯出了因果鏈和決定論的本性。”白冰依次看著每個人,鄭重地說,“我請各位都牢記這一點,如果要理解我們後面將要面對的那些可怕的事,這是關鍵。”

      “真的很有意思,做上帝的體驗,超脫而空靈,很長時間沒有這種感覺了。”首長感嘆道。

      “我的感覺同您一樣,”白冰離開了計算機,站起來來回走著,“所以我就一遍又

      一遍地玩創世遊戲,道現在為止,我已經啟動了一千多次大爆炸,那一千多個宇宙,其神奇壯觀,很難用語言形容,我象吸毒似的上了癮……本來我可以這樣一直玩下去,我們之間將永遠素不相識,不會有任何關係,我們雙方的生活都會按正常的軌跡進行下去,但……唉,真他 媽的……那是今年年初一個下雪的晚上,已經午夜兩點了,很靜很靜,我啟動了那天最後一個大爆炸,在超弦計算機中誕生了第一千二百零七號宇宙,就是這一個……”

      白冰回到計算機前,將文字框拉到底,選擇了最後一組創世引數,啟動了宇宙大爆炸。新的宇宙在藍光急劇膨脹後熄滅為黑色。白冰移動滑鼠,在創世之後的一百九

      十億年進入了這個他編號為1207的宇宙。

      這一次,螢幕上出現了燦爛的星海。

      “1207的半徑約二百億光年,宏觀維數是三;這個宇宙中,萬有引力常數是一點六

      七乘十的負十一次方,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三十萬公里;這個宇宙中,電子電量是

      一點六零二乘十的負十九次方庫侖;這個宇宙中,普郎克常數十六點六二六……”白冰湊近首長,用令人膽寒的目光逼視著他,“這個宇宙中,一加一等於二。”

      “這是我們的宇宙。”首長點點頭,他仍很沉著,但額頭有些潮溼了。

  • 2 # simxpert

    理論上是可行的。實際上在目前或者在不久的將來,都是沒法做到的。到了原子分子級別,原子分子的數量實在太多,對模擬的計算機的處理速度和記憶體容量是巨大的挑戰。

    目前讓我們能夠看到一點點曙光的就是量子計算機的研究,如果量子計算機研究成功,計算機的處理能力極大幅度地提高,模擬到原子級別,完全有可能。

    在計算機足夠強大的條件下,輸入所有原子的狀態(這個工作量也不小),輸入所有的物理定律,模擬現實世界,不再是神話。

  • 3 # 葉落灬彼岸

    不可能的。這個問題與其說是物理問題,還不如說是哲學問題。其實很早就有人提出這種設想,比如18世紀提出的機械決定論(不懂得百度,專有名詞解釋太複雜),即是你這個問題的前身。

    機械決定論認為世界的以前,現在,未來都是決定好了,所有的物體按照物理定律和初始狀態執行下去。但是後來的量子論否定了這個觀點,因為微觀上的粒子,無法同時確定其動量和位置,其位置存在不確定性(即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簡單來說,我們不可能預測一個粒子下一刻的狀態,而一個粒子的未來也無法預測,那麼整個世界那麼多粒子的預測也就無從談起了。你理解了量子論的測不準原理之後,這就很好理解了。

  • 4 # 科普作家張軒中

    目前世界上最快、最高階的電腦是以電磁理論為依託的經典計算機。目前所有經典演算法所產生的隨機數都是偽隨機數。而我們世界又許多物理現象都是真正隨機的,比如說粒子的熱運動、彩票的號碼、以及你決定今晚吃什麼。因此,如果計算機沒有辦法產生出真正的隨機數,就不可能模擬跟我們一模一樣的世界。

    當然在不遠的未來,科學家們可能會成功建造出能夠取代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發明可靠堅固的量子演算法,實現隨機數的產生。但是以目前的物理學發展水平來說,要模擬整個宇宙,還是不行的。因為我們對我們生活的宇宙還不夠了解。

    比如說你想模擬一次一個家庭裡發生的天然氣大爆炸,那麼在模擬的時候的需要輸入各種引數,目前還沒有一個理論能夠準確地給出所有物理引數的精確值(比如天然氣中甲烷的比率是多少,空氣中氧氣的密度是多少,房屋是三居還是二居,有沒有窗戶,天然氣管道老化的程度……)。其實別說得到現實世界裡的各種引數精確值了,目前就連宇宙中到底有多少種基本粒子,有多少個基本常數,都是不清楚的。因此一旦我們在模擬的時候輸入錯誤的初始資料,接下來的演化就會“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那麼退一萬步來說,既是上面要求的都做到,也是無法保證你模擬出來的宇宙和今天的宇宙一模一樣。這是因為宇宙作為一個高度非線性的量子系統,其演化是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的。也就是混沌的——在區域性存在所謂“蝴蝶效應”。

    我們所掌握的物理規律,所設定的初值,只能在一定限度得到宇宙發展的趨勢而不能夠完全掌控它。比如說如果按照各自引數模擬出來的宇宙存在智慧生物(比如人類),但是人類的思想完全不是受初始條件控制的。人類可以在一定限度內改變宇宙——因為人類有自由意志,這個自由意志是不可觀測的,是不能被電腦模擬的。人類可以在宇宙中地球上建造起高樓大廈——這是電腦很難模擬出來的人類行為。

    總之,用電腦模擬與我們一模一樣的世界不僅依賴於宇宙的初始條件,還依賴於許多隨機過程。

  • 5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這個問題還是很有意思的。而且,你不是第一個想到這個問題的人,甚至於這種想法已經源遠流長了很久了。有人專門稱呼這種決定論的想法為牛頓主義,而基於的原理很簡單:

    在牛頓建立起了經典力學體系,如果一個封閉系統內物體的初始狀態確定了,那麼從這個時刻開始後的每一瞬間的這些物體的狀態都可以透過計算得到。顯然,這個系統也包括宇宙。

    以至於數學家龐加萊提出了一種稱作為龐加萊重現的理論。這種理論認為:

    在孤立、保守力條件下物體要麼在某一個點保持不動,要麼呈現週期性運動,那麼如果宇宙也是孤立、只受保守力作用,那麼顯然只要時間足夠長,宇宙也是會不斷“輪迴”。

    而題目中的想法也跟這種想法不謀而合,甚至於這種從原子或者某一種基本粒子出發來模擬宇宙的想法跟某些人根據龐加萊的理論估計宇宙“輪迴”需要多長時間的做法有些許相似,當然,這種用計算機模擬的方法要更加討巧一些:我考慮了基本粒子之間的所有關係和相互作用,所以龐加萊重現在我的這種想法中應該是可以實現的。

    不過僅僅從我們現在對宇宙的認識上來說,這個宇宙已經是不可重複的了。

    因為粒子之間的關係不能用經典力學來解釋,而是要用量子力學。量子力學裡面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機率。粒子之間的作用的結果,不再是確定的,而是呈現一定的分佈,並且這種隨機是真隨機。

    所謂的真隨機,就是說這種隨機性是物質的本質,而不由其他的現象決定,相反的,比如說你投出一枚硬幣的隨機性就是假的隨機性,因為在理想狀態下(經典力學計算下),這枚硬幣從丟擲到落地的全過程都可以模擬出來,所以硬幣的哪面朝上,是確定的。

    有人利用微觀粒子的這種現象,做出了所謂的“真隨機”數產生器,也就是從本質上說,無論你現在用怎樣的先進手段扒開來看這個儀器的內部、把這個儀器內的沒一個粒子都翻來覆去看個遍,你都不會知道下一個隨機數是多少:

    https://qrng.anu.edu.au/

    大家可以試一試這個真隨機數產生器,感受一下這種純淨的、原始的隨機的感覺。

    所以,題目中的那臺可以模擬出來所有粒子之間的相互關係的超級計算機,可以算出來某一時刻宇宙處於哪個狀態下的可能性有多大——這樣的計算是有可能的——就好像上面提供的這個網站會告訴你,你抽到的隨機數是某一個數值的可能性有多大,但是至於說真正到了這個時刻宇宙是什麼樣子,超級計算機並不知道。

    相比之下,我覺得這種本質上包含真隨機的、不會重複的世界挺好的,不然總是重複就太無聊了不是嗎。

    當然,我本身不是學這一門學科的,有些表述可能不太正確,但是大體上是這個意思,可以請專業人士做詳細的解答。

  • 6 # 高冷獅子

    不需要的,我們要測量北京到南京的距離並不需要從北京拉一個尺到南京,直接量地圖,按比例換算,炮手打炮測量目標距離也是透過手指比,按照目標高速,手指長度與手指離眼睛的距離推算,我們要推算將會發生的事,可以卜一卦,不需要完全模擬一個世界

  • 7 # qzuser00000000

    你別說,還真有人想象過這種事,而且還是個科幻作家,而且還寫了個小說,就是劉慈欣的《鏡子》。

    按那個小說的理論來講,這個事可以實現,但是:

    目前人類的計算機實現不了,想要模擬宇宙中的每一個原子,需要的算力是難以想象的,根本不是人類現在的超級計算機能夠達到的。在小說裡,最先模擬宇宙的白冰用的是一臺“超弦計算機”,具體原理是這樣:“根據超弦理論,物質的基本粒子不是點狀物,而是無限細的一維弦,在十一維空間中震動,現在,我們可以操縱這根弦,沿其一維長度儲存和處理資訊”。因此,“在傳統電子計算機中的一塊CPU,或一條記憶體,在超弦機中只是一個原子!超弦電路是基於粒子的十一維微觀空間結構執行的,這種超空間微觀矩陣,使人類擁有了幾乎無限的運算和儲存能力”。所以,這種計算機擁有“終極容量”,可以將宇宙中每一個基本粒子的狀態儲存起來並計算,只有這樣的計算機,才能達到模擬宇宙的目的。

    將現在的環境都輸入進去模擬那是要出事的,因為無論什麼物體,其原子量都是難以計算的,如果將每個原子都輸入到計算機中,那可能要動員所有的人類幹上幾千年甚至幾萬年。再加上溫度等初始條件,可能用整個人類的力量都沒辦法把現在世界中的每一個原子都輸入到計算機裡。所以,這種模擬得從宇宙大爆炸搞起,那個時候的宇宙只有一個點,就是所謂的“奇點”,這時候,我們只要把這一個點的狀態輸入到計算機裡面就可以了。這同時也說明,想幹這事,得先掌握咱們這個宇宙大爆炸前的那個奇點的結構。

    得有人寫出來一套模擬軟體,不過這個倒是簡單。

    這種方法預測不了不遠的未來,因為如果用這種方法模擬整個宇宙,在跨過“我們操控計算機模擬宇宙”這個時間點時,計算機也將模擬出模擬宇宙的計算機,而模擬宇宙的計算機也在模擬一個“二級模擬宇宙”(別忘了模擬宇宙的一切和咱們的世界都一樣),“二級模擬宇宙”裡的計算機也在模擬一個“三級模擬宇宙”……這個邏輯會沒完沒了的一直持續下去,這就是程式中的“遞迴運算”,即程式一直在呼叫自己的運算。通常,遞迴運算在進行一定次數後就能得到結果,但上面那個得不到,這是無限遞迴運算,在這種運算中模擬軟體將無限消耗計算機的記憶體和算力,即使是“無限容量的計算機”也得被塞滿。不過,如果有一種演算法能跳過不遠的未來,那就可以模擬很遠之後的未來,但是那真的很遠。

    如果那玩意真出來了,人類文明也就完蛋了。因為“社會的進化和活力,是以種種偏離道德主線的衝動和慾望為基礎的,清水無魚,一個在道德上永不出錯的社會,其實已經死了”。按照劉慈欣的想象,首先停滯的會是文化,因為“人性已經像一汪清水般純潔,沒有什麼可描寫和表現的”。然後,科學和技術也會陷入徹底的停滯,再然後,等人類把地球資源消耗完了,也就沒有然後了。這種結果和模擬器會用在什麼領域沒關係,因為不管它用在哪,你的一舉一動都將在這裡面被模擬,被看到。因此,每個人都不敢嘗試,因為怕犯錯。怕犯錯,還搞什麼科學研究。

    所以,這不一定是個好東西。

  • 8 # Hamlet20179129857

    不可以,因為現實宇宙存在混沌狀態,也就是完全隨機的,自然界中有真隨機,電腦無論速度再快,理論上也只能模擬偽隨機。真隨機什麼意思呢,就是沒有任何公式可以準確100%預測未來,但是計算機的隨機不一樣,只要我知道這個隨機公式,我就可以100%預測計算機下一步要幹嘛。比如你玩遊戲,什麼掉落機率之類的,但凡和機率有關的東西,都是假的,並不是真正的隨機數,而是公式計算的看起來像隨機的數,本質上,並不隨機。

  • 9 # 寒木釣萌

    古人云,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而今有云“測不準原理”,它就像“能量守恆”“萬有引力”一樣,都是我們這個宇宙的基本屬性之一。

    “測不準原理”學名“不確定性原理”。

    舉一個也許不太恰當,但卻便於理解的例子。

    我們想測量一桶熱水的溫度,於是我們向桶裡插入溫度計,那麼,得到的讀數就真的是熱水的溫度嗎?不是,因為我們插入的溫度計會吸收熱水的少部分熱量,導致水溫下降。所以無論我們如何測,都不可能得到一個完完全全精確的溫度!

    再如,你的手機長度是多少?經過測量,你說,你的手機長150.861毫米!

    這夜不是你手機的真實長度。

    你只是精確到了微米而已。如果你再提高尺子的精度,擴大了納米精度,你還是無法將你的手機長度測量精確。

    如果你把尺子的精度提高到原子的精度,那麼,手機邊緣的原子,其核外電子的位置和動量,無論如何,你依然無法同時得到。

    而“測不準原理”說的是,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確定,因為你在測量粒子的位置時會攪擾動量,反之,你測量動量時,那麼位置就會被攪動。

    科幻小說和電影《2001:太空ODYSSEY》中,提到了一塊黑色方碑

    在描述這塊方碑時,阿瑟·克拉克小說裡的原文這樣說的:“那板塊的一個新奇的、但或許很不重要的特點,曾經引起無休止的爭論。它十一英尺高,橫截面是一又四分之一乘以五英尺。經過最認真的檢查發現,它的長寬高比例恰好是1:4:9——即頭三個整數的平方。誰也提不出任何看來有道理的解釋,但它肯定不是偶然的,因為這個比例經受過最精確的度量。使用地球上的全部技術,用任何物質,也製造不出具有這樣難以想象的精密度的板塊——哪怕是沒有動力的靜止板塊。這確實是發人深思的。象這樣傲慢地顯示出其幾何式精密度的效能,象T·M·A·-1所具有的其他效能一樣,確實給人深刻的印象。”

    瞧,一塊外星人留下的黑色方碑,在其比例精度上就把人類給震撼到了。因為人類即使窮盡所有技術也做不到。所以只能在科幻中寄託外外星人能做到。

    回到題目本身,“如果把每一個原子的引數都輸入電腦,是不是可以模擬一個一模一樣的世界?”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

    因為還有“蝴蝶效應”。它指的是混沌系統對初始條件高度敏感的一種依賴現象——輸入端極其微小的差別,會迅速在輸出端被極度地放大。

    因為“測不準原理”存在,所以我們窮盡一切技術都無法測得準,那麼又因為蝴蝶效應,電腦模擬出來的就必然是一個混沌!

  • 10 # 遠行之心

    可以,但是不可能,不管這臺電腦有多強大,除了模擬宇宙外。是不是還要模擬這臺電腦本身的運算?那麼這臺電腦是如何完全模擬自己,再加宇宙呢?所以不可能。但是做到區域性模擬,把模擬物件近似為黑體,是可以實現的。必須天氣和地震預報。

  • 11 # 超能網

    千百年來,科學家、哲學家們對於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不斷進行思辨。

    17世紀,牛頓用微積分發展起嶄新的力學理論,他的方程式讓我們很可能面臨這樣一個事實:宇宙是命定的,從誕生之初就決定了最終歸宿,一切都在物理方程的支配下運轉,我們的意志都是被確定好了的。這聽起來太喪了。我們看似積極主動的人生選擇都是被註定的,我們即使現在變得消極墮落,那也是必然的。

    題主的問題其實在18世紀就由法國偉大數學家拉普拉斯提出來了——“拉普拉斯妖”。這個精靈掌握了全部的宇宙規律和粒子狀態,因而他能預測一切。拉普拉斯妖是為了證明宇宙是註定的,在原則上可預測。不過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且不論宇宙是否已經被註定,至少它是不能被這樣一臺超級計算機預測的。

    這一點很簡單,因為計算機所具備的知識完備到連自身內部每個原子與電子的資訊都能知道,計算機要將這些資訊儲存在記憶體中,而記憶體本身就是由特殊排列的原子所構成,這種排列方式本身也是計算機所需掌握的資訊,這是無法實現的。

    事實上不止是這種悖論導致精確預測的不可能,即使是看似“決定論”的牛頓方程,在數學上不一定存在精確解。

    19世紀末,瑞典國王懸賞了2500克朗的獎金,獎給能證明或否定太陽系穩定性的人。龐加萊(又是法國數學家),他從日地月的簡單問題出發——也就是著名的三體問題——證明了,儘管只涉及三個物體,卻在數學上沒有精確解。雖然沒能完成國王的問題,但他依然得到了獎金。到1960年代,俄國兩位數學家在數學上嚴格論證了在三體運動中隨機行為的存在。簡單來說就好像x³=1這樣一個簡潔的代數方程,在複數域卻有3個根一樣。這是牛頓運動定律的內在隨機性。

    從根本上解放宇宙的,是量子力學的建立。即使真有那種計算機的話,我們也無法把哪怕一個粒子的動量和位置資訊同時輸入進去。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位置和動量是不能同時精確給出的,起初是因為我們在測量上會彼此影響,無法精確測量,所以當時叫“測不準原理”。但後來人們意識到,這是宇宙事物的固有性質。這就是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它解釋了宇宙本質上的隨機性。

    (上面的動圖說的是,孔限制得越小,也就是位置越精確,斑就越大,動量越不精確。)

    現在的物理理論已經說明,物質運動是依機率進行的。所以各方面都說明了不會存在那樣的計算機。我們也大可不必憂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主宰我們人生的動力,千萬不可消沉!

  • 12 # 還能不能改使用者名稱

    簡而言之,拉普拉斯妖已經被薛定諤的貓給降服了。量子力學證明了不確定性,所以,你懂的。

    劉慈欣寫過一篇科幻小說,小說名叫鏡子,就是幻想拉普拉斯妖的無所不能,你可以看看。

  • 13 # Sexybigdog

    問題中所說是模擬每一個原子的位置動量引數,首先我可以明確的說,不可能觀測到,首先前提條件就是不成立的。我大致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回答,大家都忽略了一個根本的問題,那就是——

    測不準原理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測不準原理,在物理實驗裡,我們需要準確的測量一個電子的引數,這包括電子的位置,動量。我們知道動量是個向量,有方向的量。那麼測量的話為什麼會測不準呢?這我們需要先來看看,你是怎麼測量它的。

    我們肉眼能看到一個物體,是因為這個物體反射了光子(在這裡我們就不討論光究竟是光子還是光波了)而物體反射的光子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我們才能看到這個物體。那麼同樣的,我們只有看到一個光子,才能去測量它。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你去觀測一個粒子,你就必須用一個光子去擊中它,然後光子反過來被你觀測到了,你才能確確實實的觀測到這個粒子。

    但是,你用一個光子去擊中這個粒子,勢必會改變這個粒子的動量,同時改變這個粒子的方向,所以說,我們永遠也不能準確的去測量一個粒子在某一時刻的位置與動量。

    我們看到一棵樹或者是一面牆,它是不會因為光子而產生位置或者動量的變化的,但是對一個微小的電子來說就影響非常大了,你去觀測一個電子,勢必會改變這個電子的位置與動量。所以,像問題中所說的,我們去觀測宇宙中所有的原子,去觀測他們的位置和動量,然後去模擬一個一樣的宇宙出來,從原則上來說,首先就是根本不可能觀測到一模一樣的,所以也是模擬不出來一模一樣的。

    那麼如果我們真的觀測到到了所有原子的位置和動量這些資訊,那麼已經觀測到的,模擬出來的世界,是和我們現在的世界完全不一樣的。但是模擬出一個其他的宇宙出來,還是有可能的,誰能說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不就是個模擬遊戲呢?物理規則,數學定理,不過是遊戲執行的程式程式碼而已。

  • 14 # 風之翼51879

    你這句話已經包含了一個前提。就是原子的引數是可以獲得的。但這個前提可能不成立。比如布朗運動就是不能預測的,可能本來就沒規律呢,又沒誰規定一定要有規律。

  • 15 # 機器人171181331

    你的世界中的你的電腦又要輸入你的世界,你的世界中的電腦中的世界又得輸入它的世界,所以平行宇宙就來了,這是個人觀點,哈哈。

  • 16 # 解德麟

    把大資料的引數都輸入電腦,是可以摸擬一個一摸一樣的世界,但這個電腦都能裝下大資料的引數,此電腦會成神仙,還能瞭解宇宙未來。

  • 17 # 劍鋒掠過喉

    可以,但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的,你要把原子引數精確到每一粒沙子才可以使得你構造的一個世界錐形不崩塌,還有,你要模擬現實世界的生存環境,模擬重力等等,但是還有避免出現類似“BUG”一樣的東西,假設你可以構造一個世界,把意識怎麼輸入進去是個問題。

    還有,你可以在世界錐裡面新增“原住民”啊,也就是所謂的NPC但是他們是有意識的,和我們一樣。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的世界是否也是由高科技製造的宇宙模型呢,我們是系統創造出來的npc呢。

  • 18 # 影蹤掌門祝踏嵐

    不能,每一個原子都一樣意味著你計算所用這臺電腦的所有狀態也模擬出來了,模擬出來的這臺電腦也要計算整個世界的原子,包括模擬出來的電腦模擬的這臺電腦本身,無限遞迴下去,無限的運算能力也算不出來。

  • 19 # 佚名先生

    首先一點,按照你的說法,模擬一個原子所需的儲存空間,所用的儲存介質或許已經超過一個原子的質量和大小,如何模擬??模擬不是這樣搞的。當然,可以模擬各種狀態,透過演算法,推算未來可能發生的事。

  • 20 # 唐山killing

    我只能說:別逗了。量子計算機每增加一個點位,運算速度就翻一倍,所以即便有僅僅有一百個量子位,運算速度遠超目前所有超級計算機。我們如果無線提升上去,理論上就是2的n次方的運算能力,是不是感覺你那模擬盡在咫尺?但根據量子理論,每個量子在同一時刻擁有無數種狀態疊加存在,理論上平行宇宙是存在的,所以宇宙在某一時刻存在無數種狀態可能,也就是n的n次方。即便我們把量子計算機提升到極致,我們也連模擬宇宙可能狀態都零頭都不夠。最多最多是無數平行宇宙某一時刻都狀態,轉瞬寂滅。如果一直模擬下去,基本就是巧合切合了某一平行宇宙線延續下去,不是你模擬了它,而是它就是客觀存在的一條脈絡,僅僅是一種巧合而已。所以,還是用強大的計算機乾點其他有意義的事情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衛生間牆壁滲水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