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哥二手機床

    35歲人的精力體力各方面都不如以前,而程式設計師這個工作是需要精力旺盛的年輕人來做的,所以程式設計師35歲後很難找工作

  • 2 # 野百合的生活日記

    作為一個碼農經常加班,年齡大了體力跟不上。除非特別優秀當領導,否則還是早早找退路,不然等到被公司辭退的那一天就迷茫了。

  • 3 # 堅持真我

    作為工作了18年的碼農來說說自己的體會。我把從畢業到現在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剛畢業的前三年,因為剛畢業,只能靠畢業以後每天努力加班學習,加上領導的親自指點才慢慢在這個行業站穩了腳跟,我總結第一階段關鍵點是“拼勤奮”。

    第二階段:是從被獵頭挖去當專案經理開始,直至基本離開一線程式碼工作。這個階段工作的重點是做系統架構的工作,這個階段關鍵是靠自己專業結合行業經驗有了些自己的理解,日子過的還是比較舒服的,也開始慢慢被尊重了。我總結第二階段關鍵點是“拼專業”。

    第三階段:從第一次創業直至現在。到了這個階段,專業的比例會越來越少,其他人脈方面的資源比例會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基本就慢慢的開始向相關行業發展了。這個階段的成功與否與專業的關係就慢慢減少了,更重要的是考驗你個人整體素質和資源整合能力了。我總結第三階段關鍵點是“拼資源”。

    所以每個階段的側重點不同,面臨的挑戰也各不相同,至於程式設計師35歲危機,如果從專業的角度來說,的確是存在的,但是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各自努力吧

  • 4 # 校招巴士

    在技術圈有這樣一個認知:程式設計師吃的是青春飯,過了35歲如果還沒轉到領導崗位,整個職業生涯也就基本無望了。

    本以為剛畢業的小白才是職場的“小可憐”,但網際網路的“裁員潮”表明,似乎35歲以上的中年人才是職場上的弱勢群體。拼精力拼不過年輕人,知識結構比較固定或者單一,工資高成本高對企業來說價效比太低......那麼,大齡程式設計師該如何去做下一步的人生規劃方能擺脫上述困擾呢?

    1.發揚工匠精神,繼續走技術路線,做架構師,技術專家。

    之所以大齡程式設計師會有上述擔心,都是因為自己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能很多人都會奇怪,難道作為程式設計師,不是已經掌握了寫程式碼這項專業技術並擁有核心競爭力了嗎?No no no,程式設計師不是說會寫就行,軟體技術每天都在更新,所以說你別看程式設計師的工作都是在敲程式碼,敲程式碼只是表面,背後都是每天都在學新的技術,程式碼裡面蘊含的技術只有寫的那個人才清楚。

    寫好程式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有不停地學習,不停地探索,向國內外的程式設計大師們看齊,保持精進,才有可能把這件事做得更好。這就需要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可是很多人堅持不下去,到了三十幾歲編停止了學習,這就是程式設計師所謂是吃年輕飯的原因。

    年齡對你來說,看似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實則不是,真正難以逾越的是你的內心。既然你從二十出頭選擇了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併為此已經付出了十幾年的時間,說明你還是感興趣的,當把刷短影片、打遊戲、喝咖啡、抱怨命運的時間用在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發揚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去不停鑽研,不斷提高學習能力,也就不會有被淘汰的危機。

    透過學習,淬鍊出自己良好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流程,透過思考層面地創造工作來體驗自己年齡的價值。下面這個例子你看完之後就會覺得35歲的程式設計師真的算是太年輕了。

    最近全球爆發的新冠肺炎,在美國紐澤西州便有超過36.2萬人失業。如此龐大的人群失業之後便登上州政府網頁申領失業補助。如此龐大的訪問量使得州政府的網站已經服役了超過40年的大型機不堪重負,急需程式設計師來進行維護。但急需人員維護僅僅是第一重困難,第二重困難便是要找一個會COBOL語言的程式設計師。

    該語言誕生於1959年,最初是由CODASYL與美國防部共同研發完成。別看它如今已經是61歲高齡了,作為第一種真正的商業程式語言,直到20世紀80年代,它仍然是商業語言的首選。

    雖然COBOL如今依舊應用廣泛,但這些程式碼有一部分缺少維護,而且現在也沒有地方系統地教授這門語言,這就導致精通這門語言的程式設計師越來越少而且大都年齡偏大。曾有人爆料稱某公司招募COBOL程式設計師,而來應聘人員中最年輕的都有63歲。

    試想如果這些年過花甲的老人如果在35歲放棄了學習,當機會來臨時想抓也抓不到了。在如今這個社會,不缺機會,缺的是有才能的並且在自己有才能的這個領域一直堅持下去的人。

    2.建立個人品牌,擴大影響力

    毋須諱言的是,35歲以後你的一線coding能力一定是下降的,你寫程式碼絕對不如25歲的程式設計師快,效率高。

    但是這不重要,因為程式設計只是你整個武器庫當中相對不重要的了,你的經驗,你的視野,你的架構能力,你的管理能力,你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遠遠不侷限於技術這個領域。

    找準自身優勢,建立屬於自己的品牌,擴大影響力和人脈,這樣找工作的方式才有可能改變,工作才有能主動來找自己。下面就講一下如何提升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在開始的時候我們需要有一個統一的ID來標識我們的身份:我是誰,你在xx網站上看到的那個xx就是我、我擅長的xx。然後將自己嘗試的不同技術的內容整理在部落格、Github、Weibo(or Twitter)、StackOverflow(or SegmentFault, Zhihu)上面,供人們閱讀,增加自身曝光度。

    某種時候,部落格、Github都更像是個人的平臺。如Weibo、知乎、SegmentFault、CSDN等等的開發者社群,也可以為自己的部落格、Github帶來流量,而這一些都是互相促進的。如果我們在其中的一個網站上表現得很好的話,那麼在另外一個網站上我們也很容易聚集同樣的粉絲。

    講到這裡,有必要提一下“粉絲經濟”。粉絲其實就是一群特殊的使用者,他們對某一產品、品牌、人物所進行的“關注”,不只是想了解,還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消費者,甚至成為最忠實的消費者。而經營粉絲,就是對使用者進行“使用者管理”。可以說,我們能培養出多少忠實粉絲,決定了我們在未來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技術日益發達,資訊的傳播速度也在成倍地增長,人們的資訊消費開始變得更加便捷和主動。在粉絲經濟時代,誰能夠把握住粉絲的心理,誰就可以擁有絕對的市場;誰擁有的粉絲數量多,誰就可以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誰的粉絲黏性大,誰的企業或品牌就可以持續發展下去。講這裡自然過渡到了我想講的第三部分的內容——創業。

    3.創業

    退一萬步來講,萬一35歲被裁掉後,如果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不妨嘗試下創業。

    我們都知道,程式設計師工資一般較高,所以在十幾年中積攢一筆財富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想創業,最好是請教下生意上的朋友,看看他們對於一些新興行業有沒有好的看法,如果有,可以與他們一同創業。

    當然在原來的行業中,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優勢以及第二條中講到的“粉絲經濟”尋找賺錢的方向,這些都可以去嘗試。

    35歲後創業的大佬比比皆是:任正非在 43 歲的時候借錢創辦了華為;雷軍在 38 歲時辭去金山Quattroporte職位,在41 歲的時候仍然選擇重新創業創立了小米;黃崢 35 歲創立拼多多;就連馬雲,也是在 35 歲的時候創立阿里巴巴,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吉姆•克拉克55歲時創辦了快門網(Shutterfly);凱文•萊恩40多歲時創辦了吉爾特集團(Gilt Groupe)。

    但據相關資料統計,國內創業成功率不到1%,很多人最後都是血本無歸!創業需要有大局觀,產品觀,市場和營銷能力,以及能夠有洞察市場機遇的能力。創業與否,請權衡利弊的想清楚,不要一拍腦袋說做就做,決定後一定要堅持走下去,半路放棄就是功虧一簣。

    4.轉行

    一個人平凡,那是當然;一個人不平凡,那是偶然;所有人的日子都平凡,才是必然。雖然我們不願承認,但是還是要善意的告訴大家我們99%的人99%的機率都終將平凡。

    面對未來大機率會出現的程式設計師“中年危機”,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就顯得尤為重要。

    近幾年,發展斜槓能力常被大家津津樂道。如果你口才好,懂營銷,那麼就可以嘗試銷售。銷售是一份有直接資料反饋的工作,做的好壞反映很明顯。你今天的業績、這個月的業績,黑紙白字顯示出來,哪裡不足,哪裡需要提高很明確,對症下藥進步會很快,業績都跟你的收入掛鉤,每天也幹勁十足。

    如果你善於理財,那麼降低慾望,多存款,多理財投資,增加收入渠道,減少負資產,增加正資產,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如果你擅長寫作和演講,可以開寫作專欄、寫作培訓、演講培訓,亦可做成影片課程進行知識付費。如果你不畏懼鏡頭,可以嘗試現下比較流行的拍vlog,成為美食博主、旅行博主、潮品推薦博主、美妝博主,甚至直接做直播等等。

    還有很多人轉行後去做了以下這些:進國企、去私企、原本行業的顧問、開小賣部、開餐館、開咖啡館、開滴滴、當房產中介……該來的一定會來,那麼正面剛它就是,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一樣,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中國IT業的高速發展也就這20年,35-40歲的程式設計師剛出現沒多久,大家都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沒有人能以過來人的身份指點迷津。

    願所有大齡程式設計師都能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儘量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發揚工匠精神強大自己,選擇多種可能,去擁抱35歲以後的美好人生!

  • 5 # 程式設計師Artist

    老哥我30出頭,正在直面這個危機,come on man。

    首先,35歲危機是事實。其次,這背後完整的含義是:針對大多數(80%)程式設計師會面臨35歲“失業”的危機。

    最後簡單說下原因和應對辦法,原因本質是國內的現階段職場公司強員工弱的制度現狀,以及網際網路公司為了最大化投入產出比導致的。

    那麼,作為“弱勢”的我們怎麼應對呢?三個辦法,第一成為特定技術領域的業內專家,很難被替代,第二,成為公司中低管理層 ;這兩點對應最開始說的除了80%之外的人。第三,早做準備,比如攢錢回老家、轉行、發展副業、走體制內等。

    對於35歲危機,後續會專門寫一篇文章出來詳細聊一下。

  • 6 # 藍洛333

    此時一位碼農路過,並留下了自己的見解。

    對於目前的國內市場而言,程式設計師是一門青春飯,30歲以後程式設計師競爭力也逐漸的下降,甚至乎會面臨失業的風險,畢竟大部分公司都是傾向於找一個能抗住加班的開發人員。35歲的程式設計師面臨什麼樣的危機還是看自己的計劃和付出行動的結果。對於大齡的程式設計師來說,未來都有哪些都有哪些選擇呢?

    擔任管理層。這條路是很多程式設計師的想法,但這些程式設計師裡面也只要一小部分才能擔任管理崗。有這方面想法的程式設計師一開始就瞄準技術的管理崗位的,有些是跳槽去了別的公司擔任技術層的領導,例如跳槽當了總監、CTO或者是主管之類的。雖然技術崗位的管理員也是屬於技術,但相對普通程式設計師來說會好很多,寫程式碼的時間也會少很多,比較符合你的要求。如果你處在目前公司的核心區域並且有競升希望,不妨可以試試。轉型。程式設計師中和你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所以也有很多程式設計師轉型其他崗位的,典型的就是還在網際網路圈子裡轉,例如產品經理或者是測試之類的,對這兩崗位來說,懂得一些程式碼的話會有比較大的優勢,也有轉型去做培訓講師的。甚至乎跨行業轉的也不在少數,重點是你要深度的挖掘你自己,找到你的一技之長,然後發展成一項可以謀生的技能。當然,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培養,只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創業。程式設計師創業的也不在少數,很多程式設計師工資不會低,所以早起積累了不少資金,用來進行創業。當然,也有一些程式設計師是用自己的一技之長進行技術合夥的,只不過,創業路上九死一生,能成功的比較少。考公務員或者是事業單位。此種選擇的人也不在少數,不過,競爭程度也很激烈,畢竟是鐵飯碗,而且穩定。

    最後呢,以上也僅僅是未來眾多可能性中的一種而已,具體怎麼選,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說,多去挖掘自己的長處,然後把長處發展成能夠賺錢的技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是光鮮的高階工作,還是普普通通的職業,都同樣有人賺不少錢,所以,重點還是看你願不願意去嘗試吧。加油!

  • 7 # 自由踐行

    確實是這樣,我今天41,我半年前曾測試過給公司投簡歷,幾乎全部石沉大海,沒有迴應。一個近20年開發經驗的程式設計師,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當然我自身的簡歷可能也有問題:

    一是學歷偏低,我是2000年畢業的大專,現在要求清一色本科;

    二是年齡太大,一般這個年紀都做老闆了,年紀比你小10歲甚至小20歲的專案經理也不好意思管你這位快叫爹的人啊;

    三是應聘的職位太低,不符合這個年齡本應屬於的咖位。

    我說下我的經歷給大家參考吧,我35歲那年從最後一家公司辭職,就在考慮這個問題。當時我做到了公司的副總,但是又沒辦法跟老闆的價值觀相符,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也徹底斷了打工的念想了。低的職位自己不想將就,高的職位最多是副總,遇到一個上進的老闆還行,再遇到一個垃圾的老闆,我還有幾個5年可以揮霍?自己要明白,大部分老闆都是平庸的:只想讓自己的腰包變鼓。

    不打工就只能自己做了,我是2013年開始做獨立軟體開發的,到現在寫了5、6個軟體了,2014年的時候基本實現了收支平衡,現在雖然跟那些一線大廠收入沒法比,但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中,還算說得過去。雖然遠遠沒達到財務自由,但是依靠這些被動收入養家餬口,買房買車還是一步一步在實現的。非常滿意現在的生活:

    1、收入不比打工差;

    2、時間相對自由,有事不用請假,想陪家人基本不用考慮時間;

    3、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打工的時候很多工作都是被迫的,比如開發不合理的需求;

    可以預想到有些無腦噴子會質疑,盡說大話,寫的什麼軟體發來看看,讓我們來檢驗下。我想說的是我還沒傻到要跟這些無腦噴子證明自己的份上,我寫這些不是給噴子看的,也不是給我未來的競爭對手看的,我只是想告訴那些像我一樣大齡的程式設計師們,別人因為學歷或年齡不要我們,我們可以考慮自己做,這條路能走多久我不知道,但我真的走通了。

  • 8 # 為了忘卻的記念688

    確實會有。我也是程式設計師,別說35了,我快到30了,都感覺到了危機。

    那麼危機在哪呢?一方面來自外部,一方面是自身的。

    外部的危機主要是因為網際網路、IT行業的公司由於工作強度大,普遍喜歡招年輕的員工,因為年輕員工更有活力、更具有創新能力、更能承受工作加班的壓力。

    自身的危機主要是因為人到了30多歲,學習能力,反應能力會有所下降,已經跟不上20多歲的人了。而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是一個腦力活,需要不斷地學習新技術的,否則跟不上技術趨勢。另外,到了30多歲很多人也已經結婚生子,有來自家庭的壓力,這樣花在工作上的精力也就沒那麼多了,對程式設計師家常便飯的加班也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那麼應該怎麼應對危機?

    1、程式設計師還是應該多抽時間,深挖技術,最好讓自己精通一個領域。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2、如果實在不想幹程式設計師了,可以嘗試去做做其他行業。可能其他行業壓力會相對小一些,但轉行也需要勇氣。

  • 9 # 低調的乾貨君

    作為碼農一枚,行業人人都說程式設計師35歲危機,一是精力拼不過年輕人,二是價格也比不過年輕人,但依舊要保持樂觀,畢竟有了危機意識,可以提前佈局

    技術沉澱

    35歲的程式設計師如果能力一般,那確實不易,因此,要有一些技術沉澱,平時多研究研究原始碼和框架,多思考軟體架構和效能最佳化,讓技術牛起來。

    所有職業都是金字塔形的,越頂尖的人越少,年齡和經驗要求的越高,讓自己技術牛起來,做一個金字塔上層的人,突破35歲定律。

    年輕人剛畢業或畢業沒幾年,精力都在技術學習和成長期,公司則需要有一定技術的管理者,管理這部分人,而作為多年研發的你,會是不二之選。

    為應對35歲危機,可以早日計劃投入管理的學習和理解中,對業務的思考中。一個良好的技術管理者,需要有一定的技術能力,較高的業務抽象能力,和為大家思考奉獻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團隊。

    轉行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並非只有程式設計師一條路可以走。有人回家考了公務員,有人做起了生意,也有人做起了軟體培訓,我想說的是最重要的是不要棄餒,努力規劃自己想要生活的樣子,繼續努力,必定會有一個好的結局

  • 10 # 少點虛假廣告才好

    今年37,做的開發技術工作,在部門裡技術實力沒的說,為人實誠,沒有心機,助人為樂,做事踏踏實實,不屑於吹牛拍馬。昨天突然看見績效被打了不及格,以莫須有的理由:和客戶溝通不到位,開發進度緩慢。算是驚到了,立馬給領導發了抗議的內容,結果領導看了裝死。也算是看明白了些東西,還好幾年前就有佈局,退可守。同行們也要引以為戒。

  • 11 # 大城小土豆

    那我見過的大齡程式設計師都是什麼樣子呢,國企的大齡程式設計師相對會比較多,他們一般都是一畢業就在公司,一做就是十幾年的人,有些大齡程式設計師依舊很努力學習,不然跟不上更新的步伐。很少大齡程式設計師摸魚混日子的,因為他們也知道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太難了,他們比年輕人更珍惜工作,不會輕易辭職!

    另外一些大齡程式設計師開始慢慢轉到做管理的行列,比如小組長,技術負責人,專案管理等,他們不再需要編寫程式碼,但是依舊不能落下學習新知識,不然你聽不懂下屬的方案也會很尷尬,而且這型別的管理往往也挺苦逼,加班甚至比程式設計師還多,經常每天搞到11點,記得之前有個37歲的女上司,有一天,她突然說其實我雖然天天跟孩子住一起,但是實際上我都很少見到她,晚上回去孩子已經睡了,早上孩子又很早起床去上學了,聽起來感覺還挺心酸的

    而且也不是每個程式設計師都能做管理的,第一是管理人員本來就會比較少,第二是很多程式設計師比較內向,不太會跟人打交道,不太適合做管理,我身邊也有2個大齡程式設計師回老家搞農業相關的,一個家是陝西的,家裡有果園,回家主要種蘋果,另外一個去年辭職回家搞了一個養豬場,不知道現在生意怎麼樣像這樣的完全轉行的同事需要很大的勇氣,走到一個新的行業,拋棄高薪從頭開始是很多程式設計師最難接受的

    對於程式設計師的危機,我一直都比較焦慮,我今年也30歲了,接近一年半前我轉行做了測試,心裡想著測試應該可以比程式設計師做的更久一點,但是也知道網際網路行業的年齡限制真的不僅僅對於程式設計師,產品經理,測試,專案經理甚至UI,HR其實都不一定能逃過這個35的坎

    那我們能做什麼,第一肯定是努力提升自己,當你比大多數35歲的其他同行都優秀的時候,你有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的時候,你的工作是不會丟的,找工作也不難,當然我感覺這點不僅要努力還要些天賦

  • 12 # 小幫保

    國內程式設計師的職業生涯,確實不長。

    原因很簡單:程式設計師面對的是一份高強度的工作,同時面臨著技術的快速迭代,對於身體素質、學習能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

    入行即焦慮,似乎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

    當前許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團隊,平均年齡普遍不高。

    獵聘網資料顯示

    2019年1月-9月全國網際網路行業程式設計師,25-30歲的佔比達到52.96%,35歲以上程式設計師僅佔6.65%。

    在工作年限分佈上,工作經驗在3-5年的程式設計師佔到28.18%,5-8年的佔26.86%,10年以上的僅佔11.7%。

    但隨著執業年齡增長,遇到的業務場景隨之增加,瞭解的框架也會有所擴充套件,對各元件的理解都會隨著實踐加深,這樣的經驗是年齡小的開發人員所不具備的。

    所以,只要身體吃得消,學習能力強,還是有機會幹到退休的。

    比如C++技術人員Bjarne Stroustrup,今年都69歲了仍在積極參與C++的開發。

    寫在最後

    我是保哥,專注保險測評以及家庭保險方案定製,日常科普社保和商業保險乾貨!

  • 13 # 課呱呱

    如果你已經到了35歲或者接近35歲了,已經面臨人到中年的危機(以下這話也很適合所有還未到35歲的程式設計師),不凡考慮考慮雲計算,數字化這個風口。說過程式設計師有個優勢就是一輩子跟網際網路打交道,不管是你的老闆還是你的客戶。他們經營的業務都離不開一個東西叫”伺服器“。而想讓自己脫離技術,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名”銷售“。

  • 14 # 課呱呱

    如果你已經到了35歲或者接近35歲了,已經面臨人到中年的危機(以下這話也很適合所有還未到35歲的程式設計師),不凡考慮考慮雲計算,數字化這個風口。說過程式設計師有個優勢就是一輩子跟網際網路打交道,不管是你的老闆還是你的客戶。他們經營的業務都離不開一個東西叫”伺服器“。而想讓自己脫離技術,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名”銷售“。

  • 15 # 胖哥科技圈

    確實有,我今年32歲,做程式猿10多年了,現在已經在單幹了,與其打工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工,那樣還更加有動力一些。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說程式設計師會面臨35歲危機呢?

    現在網際網路IT公司普遍都年輕化

    為什麼招年輕的呢?年輕人富有活力,年輕身體好。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想面對大部分企業996高強度瘋狂加班,哪個又能扛得住呢?而且,很多小公司喜歡招應屆畢業生,而且願意培養他們,哪怕剛畢業的沒有經驗也可以,因為他們要得便宜。

    再加上程式設計其實不難,在現實工作中,很多程式猿都侷限在複製黏貼,有問題都會去找度娘,他們不善於總結分析,所以很多公司也願意招年輕人去學。

    如果到了35歲,你的可替代性非常高,那麼你就非常危險了。我想大夥更想知道如何去應對這樣的危機吧?

    可以朝著管理崗位發展,如果一個程式猿到了40多還在同一批年輕小夥子還在一起敲程式碼,那就會覺得特別彆扭了。還是那句老話,如果想要渡過這個危機,那麼就只能讓自己更加牛掰,做到公司核心地位,比如技術總監,專案經理等管理職位。俗話說,打鐵需要自身硬,雖然35歲是有危機感,但是危機感只是對於那些不思進取的人而言的。

    如果你擔心危機,你也可以像我那樣,可以選擇單幹。比如我現在前端開發,後臺開發都是自己在寫,小程式,網站等軟體我都能搞定。這樣會讓自己更加充實,萬一做起來了比打工都強多了,對此您怎麼看呢?

  • 16 # 程式設計師秦哥

    是的,肯定會有35歲危機的,準確來講,除了一些事業單位公務員等穩定工作,其他職業都會面臨35危機。

    我想說幾點看法:

    1、提前做好職業規劃

    進入職場的前兩年應該多強化技術,強化職場溝通能力;穩定之後要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與發展方向,不要等到30歲以後才想這些問題,提前準備,提前學習,充分應對。

    2、其他能力(副業)

    大家在業餘時間根據自己擅長點或興趣,強化自己的副業能力;不一定要有收益,能力必須要有,例如寫作,演講,影片製作等等,網際網路時代機會很多,在保證主業的前提下,副業發展真的很必要。

    3、我的經歷

    我經歷過公司倒閉,經歷過疫情被裁員,經歷過減薪,所以在工作兩年時就開始發展自己的副業能力,積累資源,連結夥夥伴。同時我對自己職業發展已有了明確的認識。

    所以提前應對意識35歲危機很重要。

  • 17 # 雨鶴資訊科技

    無論是華為,企鵝,阿里,京東等網際網路大廠,都有個預設的規則:那就是如果一個程式猿在35歲的時候,還沒混到領導層,那就意味著距離末位淘汰不遠了。

    程式猿,表面光鮮,工資也不錯,但其實競爭非常大,是青春飯的職業。現在做IT的實在太多了,年輕的IT畢業生,多的數不勝數。所以,現有的程式猿可替代性太強了。35歲職場危機,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實際存在的,比較尖銳的問題。也是很多程式猿比較苦惱的問題。

    尤其是一線大城市,比如我所在的上海,35歲的程式猿還沒混到領導層,大都會被勸退,或者末位淘汰。這個時候,35歲的程式猿大都會選擇轉型,做滴滴司機,外賣員,快遞員,貨拉拉司機,保安等職業。當然了,還有一部分會轉型為自由職業者,去到一些兼職網站上去接一些私活,養家餬口。比如豬八戒網,等可以自由製作文案,程式的網站上,接私活,編輯程式。

    我表弟就是程式猿,在上海工作,一個月18000元,再加上獎金,一個月可以達到30000萬左右。每個禮拜上六天,每天幾乎都要加班,早九晚九,大半夜才回來。看起來工資不低,但是天天加班,壓力也非常大。才27歲,頭髮都掉了好多,看起來像是小老頭。而且,每年做程式猿的畢業生一抓一大把,隨時都可以代替他。企業可以用更低的工資,招到更多的,可以加班的年輕人,這是30多歲的程式猿無法比的。

    我表弟就說,哪一天被裁了,那就去做快遞員。他是實在不想幹這個了,天天坐在那裡,身體也出問題了,有腎炎,胃病等。這都是加班,熬夜,搞出來的。主要還是壓力大。

    我看到網上的帖子,有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的一個總監,40多歲,後來去做外賣員,結果跑了一陣子,脂肪肝也消失了,這或許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35歲職場危機,也不是完全解決不了的,在閒暇的時候,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其他方面的特長,愛好,比如做做自媒體等自由工作,這也是平常可以賺一些外快的事情,更何況也不會耽誤太多事情。何樂而不為,一旦在危機來臨的時候,也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沙子流會不會也越落越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