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州禪武
-
2 # 林志廣告1
一位幼兒園家長反映:兒子剛上幼兒園不久的時候,回家時經常說在班級裡被其他小朋友打了。父母覺得孩子總是這麼被別人欺負也不是辦法,就只能告訴他“別人打你,你就打他”。三番五次之後,兒子居然成了班級裡的“小霸王”。現在常常聽老師或家長向他“告狀”,兒子總打別人,即使其他小朋友沒打他,他也動手;或者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他也要打人。現在這位家長覺得左右為難:作為家長,到底應該如何對待孩子之間的矛盾呢?圖片來源於CFP 兒童心理學認為,孩子間的衝突、糾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孩子在糾紛中可以提高與人交往、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也能鍛鍊堅強的意志。因此,家長應理智地看待孩子之間的矛盾,積極引導,幫助孩子正確處理。當孩子被人“欺負”後,家長首先要鎮定自己的情緒,並想法穩定孩子的情緒,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講出真相,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確定相關責任。接下來家長應鼓勵孩子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培養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如果孩子的方法很合理,家長應及時肯定鼓勵。如果孩子的方法不妥,家長應幫助孩子分析不妥之處,並和孩子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確定的方法應遵循下列原則: *如果責任在自己,應主動向對方道歉,如果事情較嚴重,應與老師和對方家長共同商量解決之策; *如果責任在對方,應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一種錯誤行為,以防止孩子模仿,並鼓勵孩子心胸開闊,對一些小事不要計較; *如果是涉及孩子根本利益的原則性問題,則要教育孩子學會用適當的方法爭取自己的利益。家長還可以教孩子一些應急之道,比如向老師或小夥伴求援等。 總而言之,孩子們之間發生了衝突,父母應該視情況而採取不同的措施。尤為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教給孩子處理矛盾的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在遇到問題時採取積極的迴應措施。寶寶個性火爆度小測試
-
3 # 北京-公司小魔女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教育自己孩子不能動手去打別的小朋友,要讓他從小就要知道動手打別的小朋友是不對的,會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孩子。其次若有別的小朋友主動打他,要告訴他第一時間應該大聲叫老師讓老師過來處理。最後無論孩子打架產生什麼後果都要認真聽孩子敘述完整個事情的發展經過,慢慢引導孩子讓他明白無論主動還是被動打架都是不對的。
-
4 # 燕子說教育
親愛的,你好,關於寶寶在幼兒園打小朋友的事情,如果真的要教育,需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這樣才可以從根基去幫助孩子改掉打人的行為或習慣,才能達到長期有效的結果,否則一切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經心理學研究,每個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有目的,因此,家長需要去了解孩子行為的目的是什麼,透過滿足孩子的需求,或者是看到孩子的需求去,去幫助孩子改掉打人的習慣。
另外,家長需要去看一下,為什麼孩子會透過打人來表達他的需求,他的這種行為從哪裡習得?孩子天生是一張白紙,他這樣的行為肯定是透過模仿得來,因此,想改變孩子解決問題的模式,家長需要去改變,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影響孩子,改變孩子。
-
5 # 艾萊豆丁
你得慶幸不是打所有小朋友,僅僅針對一個小朋友:
幼兒園小朋友打打鬧鬧---正常!幼兒園的小朋友,不可能要求他們完全的尊師重道,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以及看法。尊重他們的看法。家長先擺正自己的心態。
請讓老師仔細觀察和那位小朋友之間發生了什麼家長不可能時時刻刻的陪伴在孩子身邊,所有孩子的各種表現由老師去觀察和了解比較好,畢竟孩子礙於各種因素未必是能夠說出來所有的原因。家長不宜過多的猜測發生了什麼事情。通常冠以自己想法的事情經過,對孩子只會起到負面作用!
和孩子好好的談一談靜下心來和孩子來一次面對面的、正式的、嚴肅的交談,交談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清除這樣打人會對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傷害,讓其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考慮一次。嚴肅並不是意味著一定要兇!也可以很柔和。
孩子並不會把一個事情牢靠的記在心裡因此時刻保持提醒狀態是非常有必要的,每次提醒,過後就忘,是很多小孩子的特性,沒什麼值得擔心的。
孩子之間玩的越好,可能發生衝突機率越大對他們來講,大家玩的開心,打打鬧鬧不過是在玩而已。
正所謂:“相愛相殺”一點不假。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還是和對方家長聯絡一下,陳述情形;爭取獲得他們的認同,同時努力盡快的扭轉孩子的這種行為;儘量弱化孩子對於此類衝突的敏感度,時間久了也就不感興趣了。
努力增加孩子的社會交往說白了就是多讓孩子參加群體性活動,例如:大家一起玩一個遊戲、參加某項活動、多進行室外活動、更改自己的交往方式或許對其有一定的幫助。
-
6 # Super媽媽呀
上幼兒園,是孩子開始接觸並適應集體生活的開始,通常,孩子會出現哭鬧,打架,悶悶不樂,拒絕去學校等問題。比如我侄女最近鬧著不去上幼兒園,無果後,又開始鬧著不在幼兒園吃飯。
就孩子開始打架,而且總是打同一個孩子來說,我認為父母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第一,父母應該多觀察孩子言行,與孩子用聊天式的方式引導溝通,這樣有助於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比如詢問孩子是什麼事情讓你不高興,要出手打xx呢?他是跟你搶玩具了嗎?引導孩子說出原因,然後根據孩子的回答決定需不需要跟老師,另外小朋友的家長溝通等等。
第二,檢查家庭因素
比如最近父母有沒有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情緒失常,脾氣暴躁。
或者看看孩子最近是不是經常看有暴力鏡頭的動畫片等,是不是在模仿角色。
再或者有沒有因為父母忙於工作,疏忽孩子,
孩子想要透過打架這種行為來引起父母注意。
第三,多跟老師溝通,有助於父母瞭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便於解決問題。
比如孩子打架,如果父母不去問問老師,單憑孩子的話,可能沒辦法瞭解真實情況,那麼家長可能會袒護自己孩子,從而助長孩子不良行為。
-
7 # 囉嗦育兒
像你說的只是愛打一個小朋友,我想一定是有什麼原因的,首先不要去打罵孩子,先以理相治。我應該會想盡辦法先去尋找這個原因,比如我會先問問我的孩子,為什麼要打那個小朋友,在問的過程中我也不會很刻意,因為如果刻意和誇張,孩子不會說實話,我會像很隨意的聊天,這樣應該能得到一點資訊,看看是什麼原因,再給孩子講道理和給孩子解決的辦法,如果孩子試著去解決了,那麼就及時獎勵他,進步是一點一滴的。
也可以透過老師詢問原因,知道一個大概情況,選擇適當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可以適當編些謊話,比如老師誇他之類的,當然最好舉出例項,比如坐得很好之類的,在側面的跟他講,如果能不打人就更棒了,肯定好多人喜歡。這麼小的孩子,其實是很渴望得到表揚和肯定的。善意的謊言有時候能造就一個人。
另外關於小孩打人或罵人這樣的問題,是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和堅持監督的,是需要家長從生活中時時教育孩子的,不是一件事情就可以徹底改變的。切記儘量少打罵孩子,打罵只會讓孩子更反感更叛逆,其實很多孩子犯錯誤會一而再再而三,是因為父母只是打罵,沒有給予方法。
-
8 # 我們的周邊
根據你的描述,孩子是隻打一個小盆友,那麼背後的原因就一定要挖出來。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在動手錶達自己的思想這方面應該已經弱化了,因為語言表達能力的進步和生活秩序的學習,所以如果還保持著動手的攻擊方式,一定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再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和改善。
可能讓寶寶產生攻擊性行為的原因:
1.家庭中是否出現了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的爭吵,誘發寶寶的攻擊行為
2.孩子是否在學校因為這個被打的小孩子受到過不合理的對待等刺激,所以他不會發洩自己的委屈和憤怒,轉而變成攻擊對方
3.寶寶是否近期有接觸暴力的畫面,比如動畫片,或者玩具或者電視節目
4.寶寶是否很喜歡那個小朋友,但是自己不會表達,或者看見爸爸媽媽打打鬧鬧以為喜歡的表達就是這樣,慢慢的演變成為暴力,畢竟只打一個小朋友不能完全認為寶寶是一個攻擊性孩子
如何引導寶寶糾正這個攻擊性行為:
1.家庭中無論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相親相愛和睦相處。
2.多關心和多溝通,鼓勵寶寶說出自己在幼兒園的情況,如果發現寶寶出現了不好的情緒,要及時給予疏通安撫和指導。
3.多和老師瞭解寶寶在學校發生衝突的時間事件和行為方式,來分析寶寶不願意說出口或者不能表達的一些原因
4.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在寶寶攻擊他人後訓斥和打他,如果不能明確的告知寶寶的錯誤,無法讓寶寶對自己的行為產生同理心,家長的暴力只會助長暴力,孩子只會越來越有攻擊性。
所以,提問題的媽媽,不管孩子出於什麼原因做出攻擊性的舉動,都不要打孩子,要試著瞭解他的原因,傾聽他的訴說,理解他的情緒,耐心的疏導他改變自己。
我們都是愛寶寶的媽媽,要相信愛可以剋制一切。
-
9 # MYGIFT美吉家族
這種情況在幼兒園經常發生,幼兒園老師為此也很頭疼,這種孩子攻擊性行為比較強,形成攻擊性行為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家庭環境、父母的榜樣、給寶寶看暴力,有打鬥場面的動畫片等,那麼作為家長如何管教孩子,讓孩子改掉攻擊行為的習慣呢?
1.瞭解了造成寶寶“愛打人”的原因,找出方法來預防和糾正寶寶“愛打人”的壞習慣。並且主動幫助和引導寶寶建立正確的、適當的情感表達模式,並不斷的強化。
2.主動傳遞正確的資訊。例如教寶寶親吻家長、輕輕撫摸家長,以表示對家長和別人的愛。
3.經常帶寶寶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學習互相遊戲,團結協作。培養寶寶的愛心和對大自然的興趣。
4.經常跟寶寶互相溝通,陪寶寶一起遊戲,經常帶寶寶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讓寶寶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
5.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寶寶學習的榜樣,父母親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寶寶的行為模式造成很大的影響。
6.讓寶寶看內容健康的電視,陪寶寶一起看電視,一邊看一邊講道理。
-
10 # 天天陪伴
孩子在幼兒園愛打小朋友,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這背後一定有原因。個人以為,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想辦法去管教自家孩子,而是要找到這背後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有以下幾點猜測,僅供參考:
1、會不會是這個小朋友先惹了他呢?幼兒園的孩子可能還不太能清楚地表述事件和情緒,有必要的話,題主可以跟老師溝通確認。
2、會不會是孩子不懂得和小夥伴如何相處,打他是為了跟他玩?教給孩子正確地和小夥伴玩耍的方式,守文明,講禮貌,這是幼兒園裡會教到的,家長也應該反覆強調。
3、自我反省,家長平常是否也有不當言行?
從描述中不難知道,關於這一條的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在幼兒園不太乖,動手打人,並且屢教不改,家長臉上掛不住,臭罵一氣,或是痛打一頓,在家長的淫威之下,孩子可能暫時聽話了,但孩子其實內心是蒙圈的,而且無形的傷害已經築成了。
蒙圈什麼呢?我打人家小朋友,爸爸媽媽打我,可爸爸媽媽打我就是對的嗎?他們做錯事了,誰打他們呢?孩子不服,但因為年紀還小力量不夠,等長大成人,可能會導致叛逆以及其他青春期成長問題。
另外,打罵孩子是一件特別傷親子感情的舉動。孩子可能不喜歡那位小夥伴,他打人,那爸爸媽媽打我呢?是不是也不喜歡我了?這些內心戲家長有沒有關照到呢?
家長一定要自我安慰的是,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是狀況百出的,不必要過分焦慮。孩子在幼兒園愛打小朋友,其實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家長首先以身作則,端正言行,再以正面管教的方式,提醒他這是不好的行為習慣,表態將與他一起誡勉,不再打他,相信孩子愛打小朋友的情況會有改觀的。
-
11 # 王甜甜就是個糖精
你打他也沒用 你打他 他就打別人 另外家裡要有老人的話儘量不要插手孩子的教育 我家是女孩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 和另一個小朋友因搶玩具打起來了 老師說我孩子把人家打了 我當著老師的面批評了我的孩子 並詢問是否打壞 。。講真 我遇到了一個好的老師 老師說 沒有打壞 她也不會通知另一個家長 她說 小朋友之間打鬧正常 作為老師不會讓孩子之間的矛盾升級到家長之間的矛盾 真要是打壞了 不是你的責任 是我們當老師的責任 我今天叫你 是想告訴你我懲罰了你的孩子 打了她兩個手板 讓她記住以後不可以隨便打人 真的從那以後我女兒再也沒打過小朋友 我很慶幸 遇到了一位很負責任的老師。
-
12 # 多樂幼教
時常有家長問:“孩子總是欺負別人怎麼辦?”對待“小霸王”,是暗自感到高興“欺負別人總比被人欺負強”,還是態度強硬“你欺負別人我就要打你”,亦或是讓孩子少出去惹是生非?這些不同的選擇對孩子性格的養成都有重要的影響,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成功的家長是如何對待家裡的“小霸王”的。
首先我們要明確孩子間的衝突是“正常衝突”還是“欺負人”。孩子間一時的推搡、爭搶、大腦是很正常的,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表現。如果家長時常將孩子間的摩擦想象得很嚴重,孩子也會受到大人的影響,將那些不是欺負的資訊解讀為欺負,這對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長遠的人格發展都沒有好處。而欺負通常是帶有惡意的、持續的、力量懸殊的雙方之間的衝突。透過簡單、粗暴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會使孩子慣於使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攻擊性增強,對孩子將來的性格發展和成年後的人際關係十分不利。
該介入時才介入如果孩子的衝突沒有嚴重的安全危機,那麼父母就可以不用介入,給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解決,這會使他們的社會協調能力朝著正確的方向有效發展。如果父母時常因為衝突剛開始,未經分辨就立即介入調停,雖然衝突解決了,但也剝奪了孩子寶貴的心理成長機會。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時常發生惡性的、持續的、力量懸殊的攻擊行為,那麼家長就需要及時介入,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
如何教育家裡的“小霸王”家裡的小霸王他們通常精力旺盛、活動量大、容易激怒、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這樣來做:
1、杜絕“以暴制暴”,採用“冷處理”
家長在遇到衝突的時候要放棄“以暴制暴”的做法,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可以立即制止他的攻擊行為,將其帶至固定的隔離地點,以此作為約束。隔離地點的選擇應該是讓孩子感到無聊、單調,但是不會感覺害怕的地方。隔離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按年齡計一歲一分鐘類推,在此期間不予孩子做任何交流。運用這樣的方法時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讓他呆在這個地方,同時家長要以平和的、溫和的方式進行教育,如果能配合鼓勵友善行為進行教育,效果更佳。
2、發覺孩子的閃光點並積極鼓勵
孩子充滿攻擊性,其家長通常對孩子的好視而不見,對於孩子不好的行為卻十分在意,並且常常採用打罵的方式進行處罰,這樣做不光事與願違,反而會讓孩子慣用充滿攻擊的方法引起家長的注意。如果家長能用積極。肯定的方式方法讓孩子明白不用激怒家長的方法也能得到家長的關心,孩子也會更有信心,被強化了的友善行為出現的機率也會大大提升,不友善的行為就會隨之減少。
等到孩子情緒平復時,家長就可以和孩子進行友好的討論,如果再次出現類似的情況是,有沒有不透過攻擊性的行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家長可以進行引導和給予建議。平時孩子給家長提出要求時,如果孩子語氣溫和,沒有攻擊行為時,家長也可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讓孩子明白不同過攻擊性的語言和行為,也能讓自己得到滿足,
4、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對孩子來說,任何的教育方法都沒有家長的“榜樣作用”效果好。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具有攻擊性語言和行為的孩子,其家庭氛圍往往也是伴隨哭叫、謾罵、爭吵、打鬧。因此父母之間如有什麼衝突時也應該平和地進行討論,解決問題,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孩子身上的“戾氣”也會慢慢地消退。
總之,採取正確的方法、方法引導、教育孩子的各種矛盾衝突,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長遠人格的發展至關重要。
-
13 # 最美幼兒緣7
上幼兒園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發生摩擦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裡老是主動打別人,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了,所以當孩子在幼兒園裡打了別人之後,作為家長千萬不要以暴制暴,也就是說不要用打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樣起不到任何一點教育作用,相反會引起孩子的反叛心理。
首先當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打人事件之後,作為家長一定要詢問孩子打人的理由,很多家長只要聽到孩子打人回來就直接教育孩子打人是不對的,或者是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暴打孩子一頓,讓孩子承認錯誤,也不問問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打人的情況。
其實說句實話,幼兒園的孩子本身年齡小,他不是社會上的孩子,他的心思沒有那麼壞,他去打別人的原因無非就是,孩子之間互相搶東西,所以才會出現打人的情況。
特別是當一個孩子自己玩玩具,玩得好好的時候,突然玩具被別人搶走了,這個時候孩子是生氣的,肯定就會出現打人的情況,所以如果孩子是這種情況下而發生的打人事件的話。
家長應該正確的教育孩子,可以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一件事情,如果其他人搶你的東西,你可以對他說不,或者是直接告訴老師,請老師來幫忙解決,但是千萬不能主動去打小朋友。
這種情況下孩子出現打人的情況是特別好解決的,因為本身就是其他人搶了自己孩子的玩具導致孩子生氣了,所以孩子才會去打別人。那麼你可以告訴他,讓他學會用另外一種方式來拒絕這個孩子,不要用打人的方式,相信孩子肯定會特別容易接受的。
並且可以教會孩子寬容一點,大方一點,如果別人特別想玩他的玩具,並且別人還詢問了他的意見,那麼他就可以完全的借給這個孩子玩具,或者是他們共同一起來玩這個玩具。
其次,孩子出現愛打人的現象,就是受到家庭的影響,受到父母的影響,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有什麼樣的表現,反應出他的父母就是什麼樣的行為習慣。
如果孩子經常打別人,說明孩子的父母在家的時候就會經常打孩子,或者父母之間經常打架之類的,那麼孩子耳濡目染的就學到了這種壞習慣。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家長對孩子說打人是不對的,他往往聽不進去,因為他見的父母就是經常打人的現象,為什麼孩子打人不對?父母打人就對了呢?所以這個時候身教重於言傳,一定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那麼孩子才會聽家長的教育。
第三,愛打人的孩子往往就是比較任性的,脾氣暴躁的孩子,這部分孩子打人的根本原因就是家裡的人對孩子太溺愛了,特別是老人照看的孩子,對於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會答應,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
那麼因為孩子從來沒有被拒絕過,所以如果他出現被拒絕的一次情況,或者沒有人順著他的心意的話,往往就不能接受了,就會哭鬧打人來讓大人達到他的目的。
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下造成孩子打人的,父母一定要給孩子設定好一個界限,無理的要求要對孩子說出不,要學會拒絕孩子,即使孩子再哭再鬧再打人也不行,等孩子情緒平靜了之後,再和孩子慢慢的談這個事情,讓孩子知道他的所有要求,合理的家長可以接受,可以滿足,但是不合理的家長有權利對他說不。
千萬不要在孩子哭鬧特別厲害的時候對孩子講這些道理,孩子根本聽不進去,並且這個時候孩子哭鬧,家長講道理,孩子又不聽,家長就容易脾氣暴躁,一言不合就會直接打孩子,那麼家長又給孩子做了一個錯誤的榜樣!
所以當孩子在幼兒園出現打人的情況時,作為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好好引導孩子說出打人的原因,並且根據具體的原因,再正確教育孩子。
那麼當孩子慢慢的控制他打人的次數之後,作為家長一定要及時表揚、鼓勵孩子,這樣孩子才會認為他不打人是對的,他得到了家長的表揚和認可,所以他就會更加努力的來改正他的錯誤。
兒子4週歲了,去年9月份上的幼兒園,上半學期雖然會出點小狀況,但是他不會去打人,推人,這半學期不知道怎麼了,總是欺負一個小朋友,還會有意無意的去打他。我給他好好說:不要再欺負那個小朋友啦,他答應的好好的,可是一到學校又犯同樣的錯誤,有時候他過分了我會打他,希望他吸取教訓,可是他還是不改,我該怎麼去管教他,怎麼去引導他,現在很迷茫。
回覆列表
對於打架的小孩子來說,家長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因此,各位家長要按照下面三方面去考慮這個問題。
1.弄清打架原因,從實際出發加以引導。有的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在外邊與同學打架,就是錯誤的,就要懲罰;有的家長只問打架雙方誰大,誰大就是誰錯。其實,僅就主觀認定,往往不會產生好的結果,只能造成孩子的不滿。因此,當父母為孩子解決打架問題時,一定要好好聽取孩子的申訴,弄清原因、情節、方式,然後採取雙方可以接受的方法,從實際出發加以引導。
2.各打五十大板是不對的。孩子之所以打架,多數是相信自己對。那種把打架看成是雙方都壞的態度是不正確的。所以要弄清原委和心理狀態,引導孩子站到對方立場上再看這場打架應不應該打。這樣才能使雙方心服口服。
3.怎樣對待特別愛打架的孩子。有的孩子打架成習,特別好動手。對於這樣的孩子首先要了解一下管教方法是否不當。其中一種原因是溺愛造成唯我獨尊,微不足道的事也可以大發脾氣,向對方動手。另一種原因是缺少父母之愛。沒有養成善良的心理。沒有父母之愛的孩子往往是以打架形式發洩自己的憤怒。
讓孩子減少攻擊行為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不利於攻擊行為的環境,家長必須注意自身修養,不在孩子面前講有攻擊色彩的語言,不要在孩子面前毫無顧忌地攻擊別人。不讓孩子看有暴力鏡頭的電影、電視,不讓孩子玩有攻擊性傾向的玩具。
還應教育孩子懂得渲洩自己的感情,煩惱、挫折、憤怒是容易引起攻擊行為的情感,對於自控力弱的孩子來說,它也是點燃攻擊行為的導火線。因此要教會孩子懂得渲洩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煩惱、憤怒透過適當的途徑渲洩出來,儘可能使孩子的攻擊行為減少到最低的限度。家長還要從各方面關心、愛護孩子,培養孩子豐富深厚的思想情感。可以陪孩子一起透過飼養小動物來養成孩子的仁愛之心和愛憐之情。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家長還可以進行冷處理。所謂“冷處理”,就是暫時不予理睬,用此“懲罰”他的攻擊行為。如把孩子一個人關在房間裡,讓他思過、反省,直到他平靜下來。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不會向孩子提供傾訴、打罵的攻擊原型。再問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後教給孩子相應正確的處理方法。很多時候孩子爭吵的原因經常可能就是為了爭搶玩具,這時大人應該出面進行調解,如“先讓弟弟玩一會,等一下我們再玩”。還可以引導孩子想像受害者在受到攻擊後的感覺和心情,然後,再讓孩子換個位置想像,如果別人這樣對你,那麼,你將會有怎樣的感覺和心情呢?讓孩子從本質上消除攻擊行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