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安回望品春秋
-
2 # 莫問青衫
歷史上有終生只有一位皇后的專情皇帝,同樣也有同時擁有多位皇后的博愛皇帝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現兩個極端,比如立皇后。有些皇帝至死不立皇后,比如說千古一帝秦始皇,而有些皇帝卻同時擁有數位皇后。比如北齊後主高緯廢黜皇后斛律氏之後,先立皇后胡氏,後又“拜弘德夫人穆氏為左皇后”,二位皇后並峙;北周宣帝宇文贇先立皇后楊麗華,“又立天皇后及左右皇后,與後為四皇后焉”,再加上稍後增設的“天中大皇后”,五位皇后並存;匈奴漢昭武帝劉聰,除立有上、左、右、中四位皇后之外,“佩皇后璽綬者七人”,也就是同時擁有十一個皇后。但他們與東吳末帝孫皓相比,在立皇后方面則是“小巫見大巫”了。
東吳末帝孫皓的多位皇后傳奇史孫皓是東吳開國皇帝孫權的孫子,但他的父親太子早被廢黜,按理說皇位輪不到他,但是由於當時北方曹魏的威脅,年長23歲的孫皓被推舉為皇帝。孫皓即位之初,頗有振作之象。他釋出優詔,撫卹人民,開倉放糧,賑濟貧民,又將後宮的宮女放出以配無妻之人,贏得朝野一片讚譽之聲。但是在權力的影響下,孫皓整日沉迷於美色無法自拔,除了之前擁有的一位的皇后外,竟強娶皇后的親妹妹,之後為了滿足自己的淫慾,孫皓下令,凡是二千石以上大臣的女兒,年齡在十五六歲左右的,他要逐一過目,看中的,立馬入宮;剩下的,才允許嫁人。即《江表傳》中記述的“皓又使黃門備行州郡,科取將吏家女。其二千石大臣子女,皆當歲歲言名,年十五六一簡閱,簡閱不中,乃得出嫁。”一時間,孫皓“後宮數千”,但他猶不知足,仍要“採擇無已”。此後,孫皓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後宮。
為了取悅寵姬,孫皓大肆向美女頒賜皇后印璽。對此,《三國志》稱孫皓“內諸寵姬,佩皇后璽紱者多矣”;《資治通鑑》也稱孫皓“諸姬佩皇后璽紱者甚眾”。璽紱,即璽綬,是古代印璽上所繫的彩色絲帶,借指印璽。皇后印璽,是皇后名位的象徵,這些寵姬雖然沒有接受正式的冊封儀式,但終歸是皇后。至於說孫皓究竟立了多少皇后?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但從他擁有34個皇子中,可以推測他的皇后數量不絕止兩位數,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同時擁有最多皇后的皇帝。而孫皓透過立多位皇后,使多家外戚相互制衡,防止外戚篡位。但這樣荒淫的多頭政治分化了國家內部實力,加速了國家的滅亡。
所以,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評》中批評孫皓“嫡庶不分,閨庭錯亂,遺笑古今,殃流後嗣”。時下,仍有不少人為了滿足淫慾,變著法子搞“一夫多妻”。不過,這種人多半沒有好下場,正如亡國皇帝孫皓。 -
3 # 文史十八拍
中國歷史上一帝數後的皇帝太多了,比如漢武帝、漢靈帝、漢宣帝、漢和帝、唐高宗、唐玄宗、宋哲宗、宋仁宗、明景帝、明憲宗、明世宗等。
中國的禮法制度規定一帝一後。可是事實上,中國皇后的數量要比皇帝的數量多得多。中國有不少的皇帝一生中有好幾個皇后。之所以有好幾個皇后,除了皇后早逝而另立新皇后外,便是廢掉原來的皇后,改立新皇后。皇帝廢掉皇后,多是因為失寵才廢,但卻不能把失寵作為廢掉的根據,昭告天下。這在禮法之至關重要的中國是說不通的。皇帝通常使用的手法便是找出皇后的違禁的失德行為。中國曆朝歷代被廢的皇后大多數和巫蠱案有關。
下面例舉一些一帝數後的皇帝:
1.漢武帝:陳皇后、衛子夫
(漢武帝金屋藏嬌的佳話,卻沒能延續到最後。)
漢武帝金屋藏嬌的陳皇后,因衛子夫的受寵而失去了漢武帝的寵愛。陳皇后苦苦求情漢武帝無果後,讓司馬相如寫下《長門賦》,試圖打動漢武帝。奈何枉費心機,陳皇后便求助於巫蠱,詛咒衛子夫,被人告發後被廢掉皇后位。衛子夫被立為第二任皇后,幾十年後,衛子夫因牽連進太子的一場巫蠱冤案,被廢后自殺。
2.漢靈帝:宋皇后、何皇后
(漢靈帝也是換了皇后的。)
漢靈帝的皇后宋氏,遭宦官王甫誣陷說在宮中秘行左道邪術,被靈帝下詔廢掉;漢靈帝后來把何貴人冊封為皇后,後來何皇后把生了皇子的王美人毒死,漢靈帝又準備把她廢掉,在眾宦官的勸說下才作罷。
3.漢和帝:陰皇后、鄧皇后
(愛美人,好像是皇帝的通病,漢和帝也不例外。)
美女鄧綏走進皇宮後,漢和帝被迷得神魂顛倒,不能自拔。漢和帝的皇后陰皇后因此失寵,陰皇后就求助於巫蠱之術,因案發被廢,鄧綏被冊立為新皇后。
4.唐高宗:王皇后、武媚
(武媚才是後宮高手中的高手。)
王氏是唐高宗的原配皇后,自從沉魚落雁的蕭美人入宮後,其受了很多的氣。為了打擊蕭妃,王皇后費盡心機引進高宗迷戀的已故太宗的才人武媚入宮。武媚入宮後製服了蕭妃,又誣告王皇后和其母親在宮中秘行咒祝法。王皇后被廢,武媚成了新皇后。
5.唐玄宗:王皇后、楊皇后、武皇后
(唐玄宗風流多情,所以皇后一定不能比別人少。)
唐玄宗風流多情,讓原配皇后王皇后無限痛苦。王皇后幫助唐玄宗登基了,但唐玄宗決定要把她廢掉,卻苦於找不到理由。由於沒有兒子,王皇后惶惶不可終日,最後求助於巫蠱之術,事情敗露被廢。其去世後唐玄宗很後悔,下詔又追復王氏為皇后。
楊皇后之所以當上皇后是因為她有個當了皇帝的兒子,她兒子唐肅宗給這位並不受寵的母親追封了一個皇后位。武皇后原來只是個皇妃,叫武惠妃,他攛掇唐玄宗費掉了皇后王氏,並殺了太子李瑛,但她並沒有因此當上皇后。她的皇后的名號也是死後唐玄宗給她追封的。
6.宋哲宗:孟皇后、劉皇后
(宋哲宗這身板,禁得住折騰嗎?)
孟皇后是兩位皇太后從百餘名女子中挑選出來的,為人尊貴、端莊、知書達理,是位不可多得的女子。但宋哲宗幾年之後就因情別戀劉婕妤,劉驕橫跋扈,屢屢挑戰孟的地位,後又誣告孟致使其被廢,自己被冊立為皇后。後來孟皇后在宋哲宗死後被宋徽宗重新立為皇后,之後又廢。
7。宋仁宗:郭皇后、曹皇后、溫成皇后
(在宋仁宗眼裡,原配郭皇后可沒有尚美人、楊美人好看。)
宋仁宗寵愛尚美人、楊美人,這兩位美人根本不把郭皇后放在眼裡。郭皇后抽打在宋仁宗面前詆譭自己的尚美人時,卻打在了宋仁宗的脖子上,因此被廢。廢掉郭皇后之後,便立了曹皇后。溫成皇后是宋仁宗的寵妃,死後追封為溫成皇后。
8.明代時中國廢后最多的一個朝代,有許多皇后有小過或無過久被廢掉。
明代的皇后都來自民間,出身寒門,沒有家族做後盾,向來逆來順受,聽天由命。同時,明代皇權日益加強,皇后的尊嚴和地位自然下降。明代廢立皇后較之以往並非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只是皇家的家務小事而已。
(明朝的皇帝,廢掉個皇后,只是家務事而已。)
比如,明景帝皇后汪氏,因不同意景帝改立太子,觸怒了景帝,景帝廢掉汪皇后,立杭氏為皇后。
明憲宗寵幸萬貴妃,萬貴妃橫行宮中,吳皇后杖責萬貴妃,希望她有所收斂,但卻惹怒了明憲宗,他廢掉吳皇后,改立王皇后。王皇后對萬貴妃聽之任之,才保留住後位。
明世宗性情乖僻,常服丹藥,喜怒無常,先後換了三位皇后,其陳皇后是完全無故被廢掉的。
9.需要說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絕大多數是沒有失德行為的,而真正有失德行為的皇后、皇太后往往是大權在握,誰也不能奈何的,但歷史上確實因失德被廢的皇后也有。如漢宣帝的第二任皇后霍皇后。
漢宣帝第一任皇后是許皇后,其被霍顯和女醫淳于衍毒死,霍顯便將自己的女兒立為皇后。霍皇后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幾次下毒要毒殺太子,都未能如願。事敗後被廢除後位。
-
4 # 高紅權先生
按照《周禮》的規定,天子只能有一個皇后,所以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的皇帝都是隻有一個皇后,如果皇后死了,或是因為某種被廢,這時才能另立新後。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好幾個皇后同時並立這種情況的。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歷史上有兩位皇帝就打破了這個慣例。
一個是西晉十六國時期前趙的皇帝劉聰。
劉聰殺了自己的大哥劉和當上皇帝之後,就把自己的三位寵妃統統都立為皇后,分別稱為上皇后、左皇后、右皇后。後來,又送給一位寵妃“中皇后”的稱號。如此一來,劉聰的後宮裡,同時存在著四位皇后。
後來,有的皇后去世了,劉聰又結下了新歡,新歡同樣獲得了皇后的稱號。結果,前前後後,劉聰的身邊一共有七個人獲得過皇后的頭銜。
還有一個是南北朝時北周的宣帝宇文贇。
宇文贇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一代雄主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為了培養接班人,對自己的兒子管教得十分嚴厲,宇文贇稍有過失就是一頓板子皮鞭伺候。結果把宇文贇管得起了逆反心理,表面上他老老實實、規規矩矩,一副好孩子的模樣。但是,宇文邕一死,宇文贇登上了帝位,他立刻就露出了本相,開始向他死去的爹發起了瘋狂的報復。
凡是親爹當年反對的,宇文贇都要拼命地去嘗試。你不讓我玩,我現在就拼命玩;你不讓我沉湎酒色,我現在就拼命地縱情聲色。在女色方面,宇文贇可謂是瘋狂發洩,竟然一口氣立了五位皇后。這其中包括權臣楊堅的女兒楊麗華。
宇文贇後來乾脆連皇帝都不想當了,年紀輕輕居然傳位給了自己六歲的兒子宇文闡,自己做了太上皇。五位皇后也順理成章地變成了五位皇太后。宇文贇自己則是胡天胡地一味的享樂。
最後,他終於玩大了,才二十一歲就把自己給玩死了。他死後,老丈人楊堅乘機篡位,北周結束,隋朝開始。
-
5 # 古城荼博士
原則上說,必須是一帝一後,但是實際操作上來說,你不能不准誰比誰先死吧!比如狗弘曆,就熬死了好幾個皇后,難道皇后死了皇帝也要給皇后守寡去嗎?顯然不合適。
再有就是廢后,比如六哥的那個郭皇后,不就太作了,然後被廢了,然後又娶了我丹姝妹子。這個,皇帝也沒說不準二婚啊……皇后,說白了也就是皇帝后宮中的女人之一,只不過是個小隊長而已,皇帝喜歡了,你繼續當你的小隊長,不喜歡了,當然就會換個人繼續當小隊長。當然,不論是禮法還是現實操作,不會出現一帝同時多後的局面,皇后的位置上只能坐一個人,這個走了那個上。至於你說的一帝多後的皇帝,我就不列舉了,下面的很多網友都羅列了!劉徹,李治,李隆基,趙禎,玄燁,弘曆基本上都是多位皇后的。
-
6 # 楊凌講歷史
一帝數後的皇帝多得很,就兩漢我都能扯五個皇帝出來,漢武帝起碼兩個皇后,阿嬌,衛子夫,漢宣帝也至少有兩個皇后,許平君,霍成君,漢光武帝也有兩個皇后,郭聖通、陰麗華、漢和帝兩個皇后陰氏、鄧氏,漢桓帝三個皇后梁女瑩、鄧猛女、竇妙。
你看,光兩漢就有這麼多一帝數後的皇帝。其他的朝代加起來絕不會少。
回覆列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們都說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事實上遠遠不止,據《禮·昏儀》記載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可見在諸侯時期統治者已經妻妾甚眾了!
以大唐盛世後宮等級為例,共分為九個等級,由下往上依次為:采女、御女、寶林、才人、美人、婕妤、九嬪(包括昭儀、昭容等)、四妃(包括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皇后!皇后在後宮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眾妃子之主,冊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詔告天下,普天同慶,同時還有一項正式隆重的立後儀式。可見能夠成為皇后殊為不易!
回到問題,歷史上的皇帝,有的沒有確立皇后,如秦始皇嬴政;有的一生只確立過一位皇后,如唐太宗李世民;有的卻曾先後確立過幾位皇后,如漢武帝劉徹、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等。
事實上,皇帝冊立過幾位皇后的情況非常多見:
西漢:漢景帝劉啟先後冊立過薄皇后、孝景皇后王娡;漢武帝劉徹先後冊立過陳皇后(金屋藏嬌的陳阿嬌)、孝武衛皇后衛子夫;漢宣帝劉詢先後冊立過恭哀皇后許平君、霍成君、孝宣王皇后三位皇后;漢光武帝劉秀也曾冊立過郭聖通、光烈皇后陰麗華兩位皇后。
唐朝:除去追尊的皇后,事實上只有唐高宗李治冊立王皇后和武則天兩位皇后。
宋朝、明朝皇帝先後冊立幾位皇后的情況比較常見,如宋太祖趙匡胤冊立過三任皇后、明宣宗朱瞻基也冊立過三任皇后。
清朝:康熙帝冊立過赫舍里氏—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鈕祜祿氏—孝昭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三任皇后。乾隆帝也曾冊立、追封過三任皇后。
回顧歷史,皇帝廢黜皇后的情況不少,但大多數出現幾位皇后的情況是上任皇后去世才冊立新任皇后。也有皇后去世後就沒有再冊立皇帝,如唐太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