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有趣聞
-
2 # 小哲說電影
規律的本質是什麼?客觀宇宙的規律與規律性是如何產生的?量子力學和混沌力學是不是否定了宇宙存在的規律性?
今天晚上我們一起思考規律的本質和產生原因,分析它和物質與空間的辯證關係,揭示出它在宇宙中的地位。而這一切,是我們理解物質、規律性與自由意志為什麼能夠相統一,我們的宇宙為什麼能夠造就具有主觀能動性與自由意志的人類,解決自由與自然律的二律背反的關鍵。
所謂的規律性,就是指具有特定本質與構造的事物必將以確定的形式存在與發展,而客觀規律,則是指具有特定的本質與構造的事物的必然的存在與發展方式。宇宙存在的規律性與客觀規律,產生於宇宙存在基礎的深刻的質的不變性,即物質的質的不變性與空間的質的不變性。
或者說,宇宙存在的規律性是宇宙客觀存在是什麼與其在一切存在過程中(過去、現在和未來)如何存在的絕對統一,這種絕對統一產生於宇宙存在的客觀基礎的質的不變性,即空間的質的不變性與物質的質的不變性。
一切存在的本質與存在形式,即它們是什麼與如何存在總是統一的,如果宇宙存在的客觀基礎的質不斷髮生變化,那麼相應的其存在形式也將不斷髮生變化,但是因為這些不同的存在形式對應於產生了質變的宇宙,它們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間發展中相互之間便表現不出絕對的完全的統一性,即表現不出規律性。
因而宇宙存在與發展的嚴格規律性,必然也必須產生於宇宙的存在基礎的質的不變性。
一切宇宙存在的規律性與規律,都最終根源於宇宙存在空間基礎的質的不變性與物質基礎的質的不變性。
空間的質的不變性是宇宙存在的規律性的必備基礎與產生原因之一。如果空間的虛空本性會發生變化,即它有時會轉變為具有力的實在效能改變其它物質存在形式的物質,那麼這種轉變必然會擾亂整個宇宙物質體系的存在形式,進而使整個宇宙的存在與發展表現不出絕對的統一性,表現不出規律性。
但是因為空間的虛空本性、完全連續性與無限性,只要它不產生質變,它自身的內在運動和它相對於宇宙物質體系的運動既對它自身的存在不產生任何影響。
回覆列表
在我們的認知裡,物體在宏觀層面有兩種狀態,一種是運動狀態,一種是靜止狀態。當然,物體的運動是一種相對狀態,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存在。原因就是當我們進入微觀世界之中,你會發現粒子是處於運動當中,而物體是由微小的粒子組成,既然粒子沒有絕對的靜止,那麼物體自然也就沒有絕對的靜止。
只不過,當我們以某一個物體為參照物,比如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就有了一個相對的運動和靜止狀態。在我們的視野裡,有的物體在運動,有的物體在靜止,這個時候我們自然感受不到地球的運動。
古時候的人們看天上的日月星辰,看到太陽和月亮在不停地變換位置,認為那是太陽和月亮在運動,而地球不動。可是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當我們走進科技時代之後,我們終於明白了,地球本身也在運動,而地球繞著太陽運動。
正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才有了白天和黑夜,才有了一年四季。當我們走出地球,站在太空中,可以直觀地看到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同時我們也發現,宇宙中的所有天體似乎都在轉動。於是有了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宇宙的天體都在轉動,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其實從運動是相對的角度出發,我們就能夠明白,世界上沒有絕對靜止的事物,宇宙的天體自然也無法違反大自然的規律,天體的運動也是相對的。
站在太陽系的角度,我們會發現太陽是不動的,可是當我們站在太陽系之外,你就會發現,太陽不僅有自轉同樣也有公轉,太陽的自轉週期為27天,公轉週期為2.3億年。甚至我們能夠看到,整個太陽系都在圍繞銀心在轉動。
當然,我們站在太陽系中,同樣也能夠觀測到宇宙中的其它星系,恆星的轉動。由此可見,整個宇宙其實都在一種運動狀態,這是最基本的宇宙法則,那麼天體為什麼會轉動呢?如果停止轉動會發生什麼?其實這個問題牛頓已經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萬有引力作用。
牛頓從一個蘋果掉落地下的現象中悟到了宇宙的基本法則:萬有引力,由此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只要是有質量的物體,它都會有引力的存在。天體自然都是有質量存在的,所以它們本身都有引力存在,而引力和引力之 間會產生作用。如果沒有其它的力來對抗引力作用,那麼天體就會互相吸引最終撞到一起。
而天體對抗引力作用的方式就是透過轉動,轉動產生的力抵消了引力,從而讓天體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運動狀態。星系的轉動同樣也是一樣的道理,銀河系有上千億個恆星系,這些恆星系都在運動,如果它們不運動,要麼相互靠近撞擊在一起,要麼被銀心的強大引力拉扯,最終被黑洞吞噬。
那麼天體的這種自轉運動是如何產生的呢?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從宇宙的起源和天體的起源說起。我們都知道,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大爆炸初期產生了大量的氫和氦組成的星雲。而在宇宙早期階段,是沒有任何天體存在的,有的也只是大大小不的各種星雲。
星雲中的組成粒子會相互發生碰撞,它們在相撞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個不為零的角動量。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整個星雲都在高速運動,隨著引力坍縮,星雲越轉越快,最終,恆星首先從星雲中心誕生,由於角動量守恆,恆星仍然保持著自轉運動。
恆星的誕生吸收了星雲絕大部分的物質,剩下的別角料繼續環繞恆星運動,然後在不同的位置形成了行星以及其它的小天體,這就是恆星系的形成。星雲由於內部電子碰撞產生了角動量導致整個星雲都在自轉,而誕生於星雲中的恆星,行星等天體也因為角動量的存在,它們也同樣有了運動。
宇宙大爆炸之後形成的各種天體中,恆星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原因就是恆星相當於一個核聚變反應堆,它能夠將大爆炸產生的大量氫元素透過核聚變不斷轉化為氦元素,而氦元素又會不斷轉化為鐵等各種元素。可以說宇宙中現在豐富的元素,基本都是由恆星的核聚變轉化而來。
某種意義上來說,恆星就相當於宇宙的提煉工廠,如果沒有這個提煉工廠,宇宙即使誕生了,也只會有基本的那些元素,而無法形成豐富多彩的元素。而豐富多彩的元素才是宇宙繼續演化的基礎,沒有這些,生命星球無法誕生,智慧生命更無法誕生。
恆星生命走到末期的時候,會透過超新星爆炸的形式將自身的大量元素物質向宇宙拋射。太陽系的形成有可能也是受到了上一代大質量恆星的爆發影響,才有了現在豐富的重元素。超新星爆炸給宇宙帶來了重元素。
雖然宇宙中天體以及星系由於運動的存在,基本都能夠保持一個相對穩定安全的狀態,但是當級別放大到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之後,星系的運動卻無法保持像天體運動那樣穩定安全。原因就是大星系的運動不是固定的,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它的公轉沒有固定的軌道,而是在不斷移動狀態。
正是這種不斷移動的狀態,讓銀河系跟其它大星系有發生碰撞融合的可能,比如現在科學家透過觀測達到發現,大約在38億年後,銀河系會跟鄰居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融合,形成一個更大的橢圓星系。由此可見,宇宙中的那些非常龐大的星系,有可能都是透過碰撞融合才形成的。
在人類的認知裡,天體透過自轉和公轉來保持一個穩定,從而能夠安全地生存在宇宙。那麼在宇宙中的龐大物體是否一定需要保持運動才能夠抵抗引力,靜止不行嗎?如果按照宇宙的自然法則,天體不運動它就會與其它天體發生碰撞。
可是萬事沒有絕對,有一種力量卻可以改變,它就是科技。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它凌駕於宇宙的法則之上。只要科技的力量足夠強大,我們可以建造出行星一樣大的飛船,可以讓飛船靜止於宇宙當中,而不像天體必須要保持運動才行。
同樣科技的力量也可以對一個天體進行改造,讓它自轉和公轉消失,還能夠保持絕對的安全和穩定。當然,要實現這樣的科技力量,需要人類漫長的發展時間,當我們將科技發展到終點的時候,人類就是宇宙的神,能夠改變制定宇宙的規則,這個宇宙就是人類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