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人的錢那麼重,都是放在哪裡的?
20
回覆列表
  • 1 # 時光印耀

    古人用的錢都是沉甸甸的“硬通貨”,徒手拿著不方便,自然也需要專門裝錢的東西,一開始都是用塊碎布包一下,沒有錢包,後來慢慢演變成錦囊、荷包等物件。

    一. 將布料製成錦囊用來裝錢。

    古代刀幣、銅錢等不易攜帶,最初人們都是用一塊布將錢幣包起來,但是用錢的時候需要一層一層掀開,而且錢幣容易遺失,於是有人開始用繩子將布塊紮起來,到後來就演變成了錦囊。

    錦囊應該算是古人最像錢包的裝錢物件了,最初的錦囊沒有那麼花哨,刺繡突然流行起來才添了各種花樣,香囊(裝花瓣,與香水的功能差不多)、福袋也是由錦囊演變而來的。

    “三國”裡面的“錦囊妙計”著實讓錦囊紅了一把,現代通訊那麼發達,估計只能用來裝點兒硬幣、釦子什麼的。

    二. 用繩子將銅錢串起來或者放到袖子裡。

    自貨幣統一以後刀幣基本退出舞臺,百姓手裡的貨幣多以銅錢為主,銅錢中間有個孔,於是人們用繩子串上直接掛在腰間或者放在衣襟夾縫中,所謂腰纏萬貫大概就是由這種放錢的方式而來。

    把錢放在腰間掛著顯然沒有安全感,一不小心就被扯走,於是很多人把錢直接放袖子裡,也算是錢包的一種吧。袖子那麼大怎麼放得穩?當然是有“機關”的,袖子通常是下垂狀態,在裡面縫一個開口與袖口相反的口袋,放點東西是可以的,但是不可能像電視裡一樣,動不動拿出幾大件來。

    三. 將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裝入木箱。

    分量重的金、銀錠子無法串起來也不能放在袖子裡,袖子畢竟是布料做的,放些碎銀子倒沒什麼影響,放幾個元寶進去可能一揮手袖子就沒了,於是有人用木料做成各種型號的箱子,將金、銀等貴重物品裝起來。

    古代官家存放銀兩也是用專門的木箱裝起來,除了上鎖還會在上面貼上封條,金、銀那麼重,木箱的做工及所用的木料也不會很差,一般人很難撬開。

    四. 把錢財放進布袋裡。

    用木箱裝錢財比較笨重,大箱子扛不動,小箱子也不方便拿,外出十來天帶幾個銅板顯然是不夠的,但是幾個大元寶放哪裡都不合適,只能放在行李裡面。古代是沒有行李箱的,人們出遠門都是用包袱,就是一塊布四個角交叉打成結挎在肩膀上,相當於現代的揹包。

    包袱結構實在簡陋,貴重的東西放進去豈不是很容易散?古人當然知道,於是直接將布縫到一起,做成一個布袋,多是將一塊布兩頭做成袋子,可以直接掛在肩膀或者放到馬背上,與現代的帆布包、購物袋還是有區別的。

    古人其實還有很多裝錢的方法,比如將錢換成首飾、銀票等,甚至有人將財物埋在地下,著名的成語故事“此地無銀三百兩”中的主角就是將銀子埋到地下,可見古代是流行這種藏銀方式的。

  • 2 # 張峰149764346

    在遠古時代,人們是沒有錢的,人們到市場上去都是以物換物。後來隨著鑄造技術的發展有了碎銀子,銅錢,金幣,這些硬幣都很重隨身攜帶都很不方便,古人的服裝都是長袍大袖,袖子裡有袖袋,這樣裝在裡面又安全又不容意掉。後來窮八把小碎硬幣做個小布袋挎在腰間,錢多一點就做個大布袋背在肩上很方便,而富人比較講究炫耀,用羊皮根據個人愛好做各式各樣的荷囊,“持囊”“挈囊”“旁囊”五花八門,才有錦囊之稱,在口部有一栓系的皮帶,以備掛佩掛在腰間裝零碎銀子。多錢富人都是馬馱,或放在車裡拉著。

  • 3 # 魏德雲

    古時候用硬幣,用布袋裝錢,系在褲子上。若是數量大,幾千幾萬的。裝在大布袋,用肩扛,用馬馱也。有意思的是小孩子存錢,用一瓦罐,留一小口,平日把零用剩餘錢放進去,若以後急需錢用之時,把錢罐打爛取錢也。若帶金磚金條,銀錠,碎銀子可以用布袋來裝。多數用箱子抬,用馬來馱也

  • 4 # 前山小牧童

    都是放在錢叉子裡,錢叉子是土名,就是裝錢的口袋,又叫褡褳,是過去中國民間長期使用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它用家紡的粗布製作而成,一條長布,兩頭做成口袋狀,搭在肩上,一頭放在胸前,一頭放在背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人脈,創業做什麼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