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兒童牙醫鮑斌
-
2 # 明月霓裳
父母是孩子最的老師,父母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對孩子產生著影響,言行舉止,待人接物,處事都直接的影響著孩子,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是孩子成長的榜樣。而父母教育的思維深度,直接決定了孩子以後發展的高度。
現實生活中父母的相處是溫和謙讓,相互尊重,溫暖有愛的家庭,,在這種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肯定也是溫暖有愛,活潑開朗的,他的待人溫文有禮的。如果父母互不謙讓,惡語相向,不關愛老人,不關心孩子的家庭,在這種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是缺乏愛,不懂得關心他人,對人也是粗暴無禮的。因為那裡父母對他的教育傳承,父母給了什麼他就傳承了什麼,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父母對身邊人的關愛就是對孩子愛的教育的最好的教材和榜樣,沒有什麼比父母的親身傳教更能讓孩子印象深刻,並去效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引路人。
-
3 # 遛街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按照我們的要求做的事,佔其行為的20%;而按照我們的行為做的事,要佔到其行為的80%。所以,為了孩子,我們不能太隨便地做人和做事。做事之前,要先反觀我們自身,然後,去思考教育需要加強些什麼、避免些什麼,教育就會達到更好的效果,那麼父母的哪些方面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呢?
1、有影響:父母的教育程度 vs 無影響:家庭和睦
父母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學生的成績越好。這並不令人奇怪。智商高的父母,其子女智商也往往較高。這是遺傳的影響。而家庭結構和狀況則不見得有什麼影響,雖然人們往往想法相異。
2、 有影響: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 vs 無影響:學生居住的社群環境
來自較高社會經濟地位的家庭的學生成績通常也會比較好。社會經濟地位是衡量成功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父母是成功人士,他們的子女成為成功人士的機會也較多。相反,社群環境的影響倒不大。
3、有影響:母親是在30歲或30歲以後時生下第一個孩子 vs 無影響:母親從孩子出生到上幼稚園這段時間當全職媽媽。
對於一個30歲或30歲以後才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女性來說,她往往因自己的職業發展,而且,比那些未成年的母親有更加充分的做母親的準備。(值得主要的是,ECLS 的資料表明,對那些未成年時生下第一個孩子,而等待30歲以後,生下第二個孩子的母親來說,她們的第二個孩子未必比第一個孩子更成功),而全職媽媽似乎沒什麼優勢 (這個結果也令我大為失望)。
4、有影響:學生出生時的體重 vs 無影響:學生參加發展計劃
早產對孩子的健康不利,也可能因為父母產期前的健康習慣,比如吸菸喝酒等。
至於兒童發展計劃,雖然意圖極好,卻沒有實際的效果。也許是因為當那些教育程度不高,工作強度大的母親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發展計劃的專案活動時,所教育她孩子的,可能也是一位教育程度不高,工作強度大的母親(還有一大群同樣背景的孩子們)。
5.有影響:學生家裡說英文 vs 無影響:父母帶孩子去博物館
如果父母語言能力不強,即使帶孩子去博物館,也效果甚微。
6. 有影響:學生是領養的 vs 無影響:學生經常被打屁股
研究表明,親身父母的智商對孩子的影響要遠遠大有養父母。而一個孩子一出生就送人領養的話,他的母親的智商也不會太高。另一個解釋的就是,如果母親知道要將孩子送人領養,在懷孕過程中也不會很好的照顧胎兒。而被打屁股對孩子的影響反而不大,這也和“傳統智慧”--“管教你的孩子,使他不至於去地獄”相吻合。
7、 有影響:父母經常參加家長會 vs 無影響:學生經常看電視
經常參加家長會的父母表示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參加的本身並不重要,父母的關心孩子的教育才有效。看電視的時間則沒有影響。研究表明,看電視並不能使孩子更聰明。
8、 有影響:孩子家裡有許多藏書 vs 無影響:父母每天給孩子讀書
書的數量的多少並非是決定因素,但二者的相關影響是間接的。這並非說,家裡藏書多的孩子,就一定成績好,而只能說有關聯。
一種解釋就是,有許多書的家庭往往是父母對教育重視的家庭。他們本身的學習習慣和勤奮傳遞給孩子。也正是因為他們關心教育,他們的藏書也多。
-
4 # 心遠育兒
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是孩子的標杆,是孩子的天,孩子的地。
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有著影響。所以,要孩子各方面都優秀,那父母首先應該自我反省一下,父母自身是否做得個好榜樣?
朋友孩子所在的學校搞了一個國際日的活動。因為比較特殊的情況,中國這個國家出現了三面旗子,一面是五星紅旗,一面是香港的區旗洋紫荊旗,一面是臺灣的區旗中華民國旗。由此引發一些爭議。中國大陸的媽媽覺得不應該出現香港和臺灣的旗幟,香港和臺灣的媽媽,覺得我就是香港人,臺灣人,孩子也是哭著鬧著只承認自己是香港人臺灣人,不願意走在中國五星紅旗列隊裡。。
由此可見,父母的任何一點行為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預想要養育出優秀的孩子,先要成長為優秀的父母。
-
5 # 萌媽故事小課堂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這話是不假的。智商、情商、能力在後期都可以彌補提升,唯獨性格一旦形成,終身無法改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性格和習慣形成至關重要。
1.太無私孩子反而自私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家長都是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很多孩子在家長的溺愛和保護下長大,並不能對父母所做的一切表示理解和感恩。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對他好是因為愛,並不是無緣無故,唾手可得的,告訴孩子愛是相互的,要學會去愛別人,學會付出和感恩。
2.太強勢孩子反而無能有的人看到許多家長強勢厲害,認為他的孩子也一定厲害,那就大錯特錯了。家長如果太厲害強勢,孩子就會顯得無能懦弱,因為家長把一切暴風雨都替孩子扛了,孩子不會遇到這類事,自然也不會懂得去處理。家長要讓孩子明白,這世界除了光明,也有黑暗,父母不能保護你一輩子,你要學著自我保護,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3.太自信孩子反而自卑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自信爆棚,表示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自己孩子也是充滿了自信,殊不知這會讓孩子變得不自信。孩子自知離父母口中的自己相差甚遠,努力向著目標拼搏又無法成功,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不自信了。父母應告訴孩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形象和思想理念,孩子才可能健康向上發展。
-
6 # 小棉襖乘以二
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在根本上就是說:父母是怎麼樣,孩子就會怎麼樣。孩子總是會受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個孩子從呀呀學語到長成人,陪伴最久,影響最深遠的就是父母。孩子發生的每一件事,從父母那邊得到的反饋,孩子都會記住。比如教孩子凡事要忍讓,孩子就不可能強勢!眾星捧月把孩子當皇上養大的,他就不太可能善解人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的認知格局說教就是在這白紙上作畫,育兒先育己,父母的自我成長跟教育孩子同樣重要。
-
7 # 英語老師育兒記
一個合格的父母,僅僅是提供溫飽給孩子嗎?我們都知道成為父母並沒有經過任何考試,因為他們有時候自己就還是個孩子,那麼大孩子帶小孩子,能帶得好嗎?帶不好的話,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首先,孩子不僅僅只是由一顆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動物,而是一生下來就成為獨立的人。作為孩子,有著自己最基本和不可剝奪的權利——吃飯、穿衣、住房、受保護。除了這些物質上的權利,他們還理應得到情感上的撫育——情感受到尊重。這在未來有利於自尊心的培養。
其次,孩子正因為有父母的監護和陪伴,所以也有權要求父母以適當限制自身的行為對自己進行引導(注意,這裡是屬於孩子的權利而非義務)。一個不加引導和管制的孩子有著他/她不受限制的想法和行為,有權犯錯,也有權在不受到肉體和情感虐待的前提下受到約束。
最後,孩子也有權成為“孩子”。他們有權利貪玩調皮,隨心所欲,不負責任地度過自己的童年。雖然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長的確也有權利要求孩子逐漸承擔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來適應未來的獨立生活,培養他們走向成熟,但這也決不應該以犧牲童年為代價。
-
8 # 清非
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家庭,尤其是父母對我們的影響,可不止你能想象到的那一星半點。
有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無論是性格、脾氣、處事方式,還是兩性關係、婚姻狀態,幾乎都與父母的如出一轍。
甚至虐待、家暴、出軌、精神疾病等等不良的品質,如果在父母身上出現過,那麼孩子一定也避免不了。
有時候,我們意識到了父母的影響,選擇刻意避免父母的影響,卻再一次次的重複他們的悲劇迴圈。
父母對孩子的最大影響,其實是一種家庭教育模式的代際遺傳,讓幸福或不幸一代代傳遞下去。這也是不幸的家庭悲劇一次次上演的根本原因。
那麼,父母的教育是如何對孩子產生影響的呢?
在英國兒童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奧利弗·詹姆斯的《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Not in Your Genes》)這本書中,總結了四種影響模式。
分別是:言傳、身教、身份認同和虐待。
在看完整本書之後,我認為奧利佛·詹姆斯說的不無道理。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下這四種模式,如何讓我們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言傳
有時候,父母會根據自己的價值觀,直接告訴孩子一些行為規則。有時候,父母則會從口頭上對某種行為進行鼓勵或反對,孩子就能根據父母的態度做出判斷,該如何迎合父母,避免讓他們失望。比如,孩子主動分享玩具給別的小夥伴,父母對此行為大加稱讚,那麼孩子今後就會變得樂於分享。
·身教
身教比言行更有影響力。孩子會近距離觀察父母,不加辨別地模仿他們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模式。比如,看到爸爸隨手扔垃圾,小孩子就學會了隨手丟垃圾。看到父母蠻橫不講理,孩子也會變成一個自私任性的熊孩子。
·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其實就是一種認定同類、尋找歸屬感的行為。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像父母
,孩子會將父母身上的某些特質複製到自己身上。比如,有一對脾氣暴躁的父母,孩子也會變得暴躁,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這種心態可能是出於對父母的愛意,“我愛你,所以我想變得像你”。或者是為了逃避來自父母的傷害,“你看我這麼像你,不要再傷害我了”。後者通常就是不良的性格、精神疾病代際遺傳的根本原因。
·虐待
我們都知道,父母健康的愛會讓我們成長為一個有安全感,有獨立人格且精神健康的人,而且我們也會把這份愛自然的傳遞下去。
而來自父母的虐待和控制,則會讓我們對父母產生不良的身份認同,並將虐待和控制傳遞下去。
虐待分很多種,既有身體上的虐待,言語上的打擊,也有精神上的虐待,比如冷落、忽視孩子、對孩子發洩消極情緒等等。這種傷害一旦產生就很難自愈,繼而變成自我的一部分影響孩子的一生,並在孩子的生活中不斷的重演。
也許你意識不到,但是虐待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無論是職場關係、朋友關係、情侶關係,還是親子關係中,你都能看到虐待的影子。比如,一個總是對你大吼大叫的上司,一個總是缺乏安全感的伴侶,這就是情緒的虐待。
可以這麼說,大多數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都來自於養育者的虐待。
而所有這些虐待的根源,都來自他們父母的養育方式。
父母的養育方式對我們的影響,是一次緩慢而持久的浸透。因而,想要擺脫來自家庭對我們的不良影響並不容易,而且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
不過,即使如此,我們也不應該只是抱怨和指責父母。因為虐待是遺傳的,父母也是從虐待中長大的。
對已經長大成人的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意識到這種後天的培養的影響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從而促使改變的發生。
弱者總是自暴自棄,強者總是尋找方法。
打破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的方法,就是從自己開始改變,來切斷這種惡性迴圈,創造一種新的養育模式,開啟一個良性的迴圈。
畢竟,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就是愛與幸福。
-
9 # 使用者8162558659506
如果你的孩子有厭學、叛逆、早戀、有網癮等的問題,而你又束手無策。那麼,你需要一個很好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樂趣,愛上學習;我看到很多家長對此頭疼, 就把兒子轉變的過程方法,在百度寫了篇文章 叫(陸簧暢的改變) 。可以去百度搜一下 肯定能幫到你們!可以緩解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
10 # knhlgfdcvbny
如果你的孩子有厭學、叛逆、早戀、有網癮等的問題,而你又束手無策。那麼,你需要一個很好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樂趣,愛上學習;我看到很多家長對此頭疼, 就把兒子轉變的過程方法,在百度寫了篇文章 叫(陸簧暢的改變) 。可以去百度搜一下 肯定能幫到你們!可以緩解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回覆列表
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人的脾氣都有互動性,你投射出去的脾氣往往會加倍反彈回來。如果你只會發火、發脾氣去對待,孩子從你這裡能學會什麼呢?除了發火、實施暴力外,沒有任何受益。
大人應多給孩子耐心、寬容和信任空間,雖然看著孩子犯錯而不馬上糾正,很考驗父母的承受力,但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糾錯的能力。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自我反省、自我糾錯的過程,我們應尊重孩子享受這個過程的權利。
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自我反省、自我糾錯的過程,我們應尊重孩子享受這個過程的權利。
二、改變壞脾氣的辦法
1. 把發脾氣換做溝通
隨便發脾氣就像到處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為。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與其發火動怒,不如好好溝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完,不要一上來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麼還沒寫?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會因此而好好寫作業嗎?當然不會,孩子會更不牴觸寫作業。
如果你想要達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這樣說:你不按時完成作業,我真的很難過。如果你能在半小時內把作業寫完,我會覺得很開心。
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和如果孩子這樣做,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讓家中充滿感情和溝通,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
看上去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
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
當我們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時
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就會觸手可及
2. 靜心思考,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情緒
一味的壓抑、剋制脾氣不是最好的辦法。情緒是無法壓抑的,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爆發。
真正的做法是,學會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情緒,認識到:我自己情緒管理不好,和孩子無關。
曾經做企業的時候,老太太處理自己脾氣時有一個成功經驗,就是凡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在辦公室對著電腦或筆記本,把心裡的想法敲出來。等把所有的怒氣、怨氣、壞脾氣一股腦寫出來後,心中也平息了許多。
這不僅是疼惜自己的一個舉動,也是高效率處理情緒的實用方法,能夠讓我們的思想騰出更多“記憶體空間”去幹有意義的事,效果非常好。
3. 學會真實的表達情緒,及時疏導
我有個同學是公認的好脾氣,做了媽媽後也從不發火。她說之所以從不發火,實際上是因為她會經常與家人表達情緒。
她說不管在外遇到什麼事,被老闆罵也好、被朋友誤解也罷,只要回家跟愛人傾訴一番,心情就會恢復平靜,從不擔心會把負面情緒帶到孩子面前。
當一個人生氣、發怒時,只要給她一個有力的擁抱,並用心傾聽、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夠給對方帶去力量和安慰,對方的情緒一旦釋放出來,表達出來,也就自然會平靜和溫和了。
對於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做錯了事、受了委屈後,不需要指責、埋怨和打罵,而是被理解、關愛和傾聽,當孩子把內心的垃圾倒出來後,才能真正裝得進你的良言和教誨。
四、教育孩子,就是在修自己的心
1. 讓孩子的脾氣打在空氣中
父母心中無怒火,孩子脾氣就發不起來。
記得有次孩子火急火燎的要吃菜,跟她說等爸爸洗好澡一起吃。可孩子不聽,不但用手去抓菜,還往菜盤裡噴口水、吐氣,正好被我看到,用眼睛瞪她、她也反過來瞪我。她的舉動令我非常憤怒,想吼她不聽話、沒教養,可我忍住了沒發火,繼續若無其事的打掃廚房檯面。
接下來孩子可能知道錯了。吃飯時,我對她剛才的舉動隻字不提,她反而比往常任何時候吃飯都要乖,不亂走動也不問這問那,吃完飯後還知道把碗放回洗漱池了。
看到孩子的反常表現,我突然感覺到剋制脾氣是對的。在如此有挑戰意義的事件上,能做到不發脾氣,很佩服自己。如果我當時忍不住,對著孩子的行為大聲呵斥或打罵,後果肯定不堪設想。
脾氣的對持就像拔河比賽,對方的鏗鏘有力是以你的堅持不懈為前提。 如果想讓對方放棄,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先放手:父母心中無怒火,孩子的脾氣就發不起來。
父母小小的改變
對孩子未來影響巨大
人的脾氣都有互動性
你投射出去的脾氣往往會加倍反彈回來
所以,我們要讓好脾氣不斷和我們相逢
不讓壞脾氣露臉
2. 與其發脾氣,不如傳遞正能量
和孩子較量中只要你動怒、發脾氣,就敗了。父母若不和孩子發脾氣、逞強,遇事有定力、會變通,孩子學到的也是這些智慧。
一次單位臨時開會,我把孩子送給鄰居照看。當看到鄰居阿姨對著自己孩子的淘氣大吵大吼批評責罵仍不起作用時,我家六歲孩子對阿姨說:“你不應該那樣無緣無故的批評他,他會很難受的,你應該跟他一起想辦法呀。”
鄰居忍不住的跟我說:“你這孩子真懂事,不僅嘴巴會講,還會出主意、善動腦筋,比我家孩子小兩三歲,卻比我家孩子懂事。”後來我家孩子又跟阿姨說:“我媽媽從來都不對我發脾氣。”鄰居問我是不是真的。
回想起來,我確實很少對孩子發火,即使她犯錯、頑劣淘氣,我多數情況下都忍著不怒,然後跟她一起動腦筋、想辦法。
正因如此,我的孩子也學會了用同樣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孩子遇到事情不是透過動怒、發脾氣來解決,而是擁有了解決問題的意識和想法,我很欣慰。
如果你只會發火、發脾氣去對待,孩子從你這裡能學會什麼呢?除了發火、實施暴力外,沒有任何受益。
3. 沒有脾氣的胸腔,才能裝滿愛的教育
記得有次喊孩子吃飯,她沒理我。而後又把畫好的畫展示給我看,我故作生氣狀扭頭沒看,她卻劈臉給我一巴掌。
雖然不疼,但這個行為讓我震驚。當時我雙目圓瞪,氣的想把她打回去,可是我忍住了。
而孩子卻忍不住了,她立馬就知道自己做錯了,三番兩次跑到我跟前道歉說:媽媽對不起,我沒有過來吃飯是不對的,那是因為我的畫還沒有畫完,我是想畫一幅漂亮的畫送給媽媽作為禮物。
是的,如果我選擇對孩子發脾氣、打罵的話,就永遠也不會知道孩子心裡的想法和滿滿的愛,給母女交流設定嚴重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