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思醫生
-
2 # 幸福六加一女性文化
從長輩的角度出發,為什麼年輕人不結婚或婚後丁克是自私的行為?我比較認同!自古就有兒孫滿堂這句話。
現在,走進幼兒園和小學,甚至初中教室,你發現男孩比女孩多很多!為什麼呢!因為每家每戶都想生男孩,傳宗接代,讓自家戶口本不斷掉。
這是做長輩的心願,生兒育女,期待他們成家立業,孕育後代,代代相傳,生生不息,這不也是人類生存的意義嗎?
如果不婚不育,只為自己當下的舒適和信念執著,考慮過父母的感受嗎?
父母被迫接受這些兒女的決定,心卻在滴血,卻又無可奈何!這不是對父母最大的傷害嗎?
前不久看到一位著名主播,選擇婚後丁克,父母帶著終生的遺憾離世,如今他47歲,深深感慨,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他一定早點生孩子!這些話,說給誰聽呢?
最想聽的父母已經聽不到了,為什麼要等到失去時才醒悟呢?
若真的愛父母,別隻顧自己的感覺,不婚不育有它的輕鬆自在。
結婚生育也有它的幸福快樂!!
哪些是父母需要的愛呢!
是的,我們不需為別人而活,但是自己的活法是建立在給父母帶來痛苦的前提上的,我認為就是“自私”,甚至可以說是“不孝”。
除非有些父母看破紅塵,兒女不婚不育他們也能接受,彼此都能輕鬆自在,那也OK!也是人生的一種選擇,也不稱之為“自私”,只是個人的一種人生態度,活好這一世足以。
-
3 # 使用者曦睿
縱觀歷史,古往今來,人生有兩大任務:一是用勞動創造物質財富支撐社會的生存和發展,試想,工人不做工,農民不種田,何來新的物質財富?社會是個什麼景象?一個肌體和智力健全的人白吃社會是可恥的。二是生養子女成人保證人類傳承,試想,斷子絕孫後繼無人,我們的奮鬥還有什麼意義?丁克族不可取。在社會群體中,各人能力有大小,貢獻也不同,但滴水成河,作為個人盡到了責任就無愧於社會,無愧於人生。
其實從長輩的角度來看,所有隻為自己心裡痛快而不顧別人想法的行為,都是自私。
小到你吃飯只顧自己吃,不考慮大家吃沒吃,這叫自私。
大到你做任何決定,都不顧家裡人的意見,一意孤行,這叫自私。
我有個粉絲,他的叔叔家有個女兒,一直不結婚,家裡長輩一直催婚。女孩呢,又不想這麼早就被束縛,更何況還不喜歡小孩,所以一直拖著。
他叔叔一看沒辦法了,就經常和我這個粉絲哭訴:“小娜不結婚啊,你說你們都成了家,孩子都抱上了,我和你嬸嬸天天盼著她早點結婚,可她還是不聽,還跟我們說一輩子不結婚,氣死人了。
我們也沒臉和親戚見面啊。別人都可以逗孫子玩,享受天倫之樂,我們呢?你平時多幫叔叔勸勸小娜吧。”
這位粉絲也嘗試和小娜溝透過,但是還是沒什麼用,因為小娜就用一句話回懟他:“你們的人生大事對我來說,不是我的人生大事,我的人生不只是生孩子,結婚。”
後來聽他說,他叔叔嬸嬸看起來很日子很冷清,經常會去別人家串串門,逗逗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在長輩的眼裡,人生的完整就是結婚生子,這是必經的道路,也是祖祖輩輩一直在走的路,從兩種心理來說,一種是怕被別人問起來的時候那種落寞感,一種是怕被人家嘲笑。
所以,在長輩眼裡不生孩子就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就像是叛離經道一樣,逆著正常生活行走,當然就不會理解。畢竟,哪個長輩不想抱孫子呢?自古都說,兒孫滿堂,是老人的一大幸福,你不讓他幸福,你說是不是叫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