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風緊扯乎

    千古牛人。在位時修建的京杭大運河,直到現在扔在使用中。開創了科舉,讓不同的階層流動有了更大的可能。沿著他爹的足跡繼續開拓了版圖。按古制改了度量衡。至於史書上說的楊廣驕奢淫逸,動腦子想想就知道了,《隋書》都是由李世民在位時編寫的,這個皇帝可是為了美化自己在史書上沒少做手腳啊,他跟他爹一起造的楊廣的反,對楊廣的評價還能有好?看看就得了。

    唯一的遺憾,我覺得就是三徵高麗了,太慘了。如果打贏了,估計也就沒有後來李傢什麼事了。

  • 2 # 方士的知識樂園

    聰明人,但是是個絕對自大自傲的人。

    驕奢淫慾對一個君王來說不算什麼,只是失敗了頂頂罪而已。

    但是一個君王,好虛名,聰明過度不懂的控制自己就是最大的罪過了。

    能把中國史上最會亂斂財的老子的家業,短短時間就敗光,不是聰明人還真做不到。

    修大運河利在千秋,徵高麗是每個中原君主在位都會去做的事情。但是正確的事情,是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情。

    如果強行在短時間內,將所有事情都想做好,不去考慮國力民力,那好事就是悲劇。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 3 # 第五玥璋

    中國有句古語,意思是對後人有貢獻之人,在當時可以稱之為暴政。煬帝廣徵工重稅、窮兵黷武,加速他的滅亡,但對後人的京杭運河的開發和利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形成運河兩岸經濟迅速提高。對高麗的懲罰也對邊疆安定起了一定的作用,至少在唐初高麗也沒有輕舉妄動,他們在三次被討伐中損失巨大,固然隋軍損失更多且造成國內內部矛盾十分尖銳,最後終於爆發了隋末農民起義;可是高麗由於土地和人口本來就不多,反抗當時強大的隋王朝完全是自不量力的,到頭來高麗人口極具下降,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已經無力再同隨軍對峙,巧合地是隋內部政權亦遭到瓦解,被迫修和。從另一方面看,煬帝固然罪大惡極,也不得不說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穩定了邊疆,為後來唐軍掃平朝鮮半島北部打下堅實的基礎。

  • 4 # 巴山夜雨涮鍋

    首先,是個很聰明,很有才能,很有魄力的人。

    其次,道德水平比較低下,不太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才能,以及自己擁有的巨大權力。

    他做的一些事情,有的純粹是勞民傷財的瞎折騰,例如大修宮殿,巡行江南,姦淫庶母,橫徵暴斂等。但另一些事情,諸如三徵高句麗,挖掘大運河等,其實從後世來看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最後,傳統觀點把他定位為一個暴君基本沒問題,不需要洗白。對於同時期人民他就是暴君。而且他的水平確實也不足以駕馭他自己的才能和野心。但是,對他的評價應該客觀和公允,功過分開。

  • 5 # 君宇子軒

    厚古薄今認為楊廣是壞人,

    博古厚今認為楊廣是功臣

    但楊廣不顧及民生這點不好,太耗民力,但楊廣絕不是昏君,最多是暴君,暴君很多啊,秦始皇,楊廣,曹操,但他們都有很大功績啊

  • 6 # 半畝仙客

    是個有作為的君主。兩項功績足可讓他名垂青史。一是開運河貫通南北,可惜急功近利,惹怒了百姓;二是開科舉以才取士,可還是惹怒門閥貴族。其實他沒有啥錯,失去天下挺可惜的。

  • 7 # 陌上花開mshkts

    開運河於後世來說卻是一件好事無疑,但是,與當時來說卻也是勞民勞力,所以我們評價歷史人物,確實是需要根據歷史背景來說的。

    隋煬帝楊廣(569-618)隋文帝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於604—618年在位。581年封晉王,589年任行軍元帥統兵伐陳,600年立為太子。604年即皇帝位,年號大業。在位期間,政績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運河、長城和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三徵高句麗,開創科舉。但是,他對人民奴役征斂十分苛重,濫用民力,使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巨大的工程和連年的戰爭使民生不堪重負,引發大規模的叛亂。在農民軍的打擊下,隋朝統治搖搖欲墜,618年隋煬帝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部將縊殺,隋亡。 無論從主觀動機或客觀效果上進行考察,隋煬帝都應是一個有所作為的帝王,絕不能因隋朝的短促而亡而否定他的歷史功績。

    隋煬帝楊廣,隋朝第二任皇帝,隋文帝次子,母獨孤皇后。581年封晉王,589年任行軍元帥統兵伐陳,600年立為太子。604年即皇帝位,年號大業,在位14年。《隋書 世祖本紀》中有記載隋煬帝:“上美姿儀,少敏慧。”政績和暴政都很突出,有人拿商紂王、秦始皇等與他相比,並稱暴君。即位之後,對於國政有恢宏的抱負,並且戮力付諸實現。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開創科舉,三徵高句麗等。大運河和科舉影響後世千年。

    結局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煬帝見天下大亂,無法挽回,命修治丹陽宮(今南京),準備遷居那裡。從駕的都是關中衛士,他們懷念家鄉,紛紛逃歸。這時,虎賁郎將元禮等,與直閣裴虔通共謀,利用衛士們思念家鄉的怨恨情緒,推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為首,發動兵變,宇文化及逼縊隋煬帝。死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由蕭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一個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唐朝平定江南後,於貞觀五年(631年),以帝禮改葬於雷塘(今揚州市北15公里雷塘南平岡上,南距吳公臺10裡)。

  • 8 # 書房記

    楊廣(569—618),一名英,隋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隋文帝楊堅的次子,隋朝的第二個皇帝。

    開皇元年(581),楊堅在登上帝位之初,就按照歷代帝王的慣例,立長子楊勇為太子。隨著年歲的推移,楊勇奢侈的毛病越來越顯露出來。而楊堅崇尚節儉,對楊勇的奢侈很看不慣。

    楊廣比楊勇有心計得多。儘管楊廣非常奢侈,妃子眾多,但他很會掩飾自己。在公眾場合,善於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在父母面前,裝得儉樸忠誠,討取歡心。凡是楊堅派到楊廣府上來辦事的人員,楊廣都熱情款待,盡心接納,贈送厚禮。這些人回到宮中,都向楊堅稱讚楊廣。

    開皇二十年(600)十月,楊堅下詔廢除楊勇的太子地位。同年十一月,立晉王楊廣為皇太子。仁壽四年(604)七月,楊堅在仁壽宮去世,楊廣矯詔賜楊勇死,不幾天,登上皇帝寶座。

    楊廣即位之初,就大興土木,營建東都洛陽。因為這裡位置適中,有利於進一步鞏固朝廷對全國的統治。在營建東都之前,他令調發男丁數十萬,自龍門(今山西河津西)東接長平、汲郡,抵臨清關,渡黃河至浚儀(今河南開封)、襄城(今屬河南),達於上洛(今陝西商縣),挖了一條長達兩千裡的弧形壕溝,沿溝設定關防,作為保護長安、洛陽地區的重要防線。接著在大業元年(605)春天,命尚書令楊素領營東京大監,於洛陽城西18裡處另建新城,名為“東都”。新城分為宮城、皇城和外郭城,洛水橫貫城中,周長有七十三里多。每月徵發民夫200萬人,星夜趕修,十個月就建成了。煬帝把舊城的居民和各地的富商大賈,遷到那裡居住,自己也常住洛陽。洛陽雖然不是國都,卻已成了全國政治、經濟的中心。

    隔了一年,到大業三年(607),隋煬帝為鞏固邊防,發男丁百萬築長城,西至榆林(在今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黃河兩岸),東至紫河(在今內蒙右清水河縣境),二旬告成。第二年,又發男丁20萬築長城,自榆谷而東,至榆林郡治。

    大業二年(606),隋煬帝命在隋文帝《開皇律》的基礎上,除去“十惡”之條,適當放寬,進行修訂。次年,頒佈新律《大業律》,共18篇,500條。在一些方面,較《開皇律》有所減輕。雖然隨著社會矛盾的加劇,法律上對人民放寬、減輕的部分並沒有得到落實,只是徒具空文而已,但在法律建設的發展史上,《大業律》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隋煬帝也很重視教育事業。他在即位之初的大業元年(605),就詔令恢復了被隋文帝撤銷的國子監(最高學府),依舊置國子祭酒(長官),並加置司業一人。同時把被隋文帝撤銷的四門學(小學)和州學、縣學也恢復了。

    隨著南北經濟特別是江淮、河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南北物資的交流成為迫切的需要;同時在軍事上為加強對東南和東北地區的控制,也需要一條貫通南北的運輸線。隋煬帝遂下詔,開鑿大運河。

    隋煬帝的殘暴統治,給全國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大業十四年(618)三月,虎賁郎將司馬德戡、元禮和監門直裴虔通等,利用驍果的不滿情緒,推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為首,發動兵變,用褲帶把隋煬帝勒死,時年50歲。諡號“煬帝”。葬於江都雷塘。

    隋煬帝楊廣上馬可揮刀殺敵,曾三徵高麗;下馬可賦詩作文,絕對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但是,隋煬帝殘暴的統治,加上連年戰亂,不僅拖垮了大隋王朝,而且還要了自己的小命兒,最終成了亡國之君。

  • 9 # 狐狸晨曦

    楊廣,不世之奇才,一時之罪魁,卻留下千秋功業,能遺惠於萬世。因此是中國歷史地位最重要的君主之一,談及隋唐盛世時永遠繞不過去的名字。

    楊廣的正確廟號諡號,是隋世祖明皇帝,可簡稱隋世祖或隋明帝。”隋煬帝“不過是反隋起家的李唐王朝對他的貶稱。他文武雙全,軍政全能,就和魏武帝曹操、梁武帝蕭衍、唐太宗李世民這幾人一樣,同屬於在政治、軍事、文學、詩詞、領域,均分別達到當世一流水準,同時配得上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之名的天才,而不是如清朝乾隆帝那般,留下幾萬首文白不通的帝王詩,也能勉強冠以“詩人”之名。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次子,初封晉王,美資儀,性敏慧,才華橫溢,得其父皇楊堅和其母獨孤皇后寵愛,二十歲時為南征伐大軍主帥,揮軍滅陳朝,結束長達數百年的南北大分裂。之後他主政江南十年,招攬士人,推廣文教,有效促進了南北混一,終於取代其兄楊勇為太子,即位登基。作為政治家,楊廣始建進士科,典定科舉制度、營造東都洛陽,修建大運河,開拓絲綢之路;每一項都是功在後世千秋的偉績;皮日休:【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胡曾: 【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過,惆悵龍舟更不回。】李利: 【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里地無山。】作為軍事戰略家,楊廣遣將出兵,陸續攻滅交趾、林邑、契丹、琉球、伊吾諸國,更親自率軍遠涉海拔數千米的高原,攻滅吐谷渾,征服了半個西域和整個青海,亦是華夏王朝首次將青海高原劃入版圖。至大業五年,隋朝國勢達到華夏史上空前未有的鼎盛時期,戶口數直到數百年後的唐玄宗天寶年間方始超過。作為文學家和詩人,楊廣在中國文學、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研究中國文學史繞不過去的人物;所謂「起六朝敝,風骨凝然一洗頹風;新聲競作,為後世戲曲之萌芽;律體大進,又有以導唐人之先路」;《煬帝集》55卷,《全隋詩》今存40多首,實為閎麗壯闊的唐音前奏,在整個中國文學佔有重要地位,足可與曹操曹丕曹植這”三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相比擬。歷代名家對楊廣在詩文領域的成就亦評價甚高,並不以其身死國滅、揹負惡名而淹沒。《飲馬長城窟行》“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一篇,雄邁高遠,千古佳句。

    然而,也正是這種骨子裡的文人浪漫,要了楊廣的命,葬送了煌煌大隋盛世。

    三徵高句麗之役,隋軍與其說是輸在戰場上,倒不如說是明明已幾次將敵方打得幾近亡國,卻輸在楊廣的虛榮心與荒唐決策上,才會屢中高句麗拙劣的詐降計,貽誤寶貴戰機。三十萬府軍精兵九軍盡陷,僅奔還二千七百騎,如此巨大的損失幾乎打斷了帝國軍隊的脊樑,才讓局面一發不可收拾。 楊廣的責任是怎麼也逃不掉的。

    當隋朝國內民怨沸騰再難壓制,天下皆反,聲討其罪狀“罄竹難書”時,楊廣卻帶著大軍躲到揚州去看風景,更是骨子裡傷春悲秋的文人秉性爆發出來,再無從前徵青海越朔漠的膽氣和魄力,“大好頭顱,任誰斬之”,只剩下自欺欺人的怯懦、和苟延殘喘的絕望。

    有為其此舉辯護者,說北方不可收拾,才力圖割據江南,坐觀群雄成敗,其亦不然。莫忘記長安洛陽兩大都城、無數庫存府藏積累尚在帝國手中,李淵和王世充皆得之而為一方強豪。

    楊廣將這些寶貴資源交於兩個年幼的孺子幼兒,猶如令小兒持重金於鬧市,直接放棄了自己身為帝國君主的尊嚴,甚至可說喪失了身為一個父親和祖父起碼的責任,沒有作為一個男人起碼的鬥志與毅力,眾叛親離為寵臣側近所殺,又何足道?

    雖然秦隋一貫並稱,但兩朝實際情況大不相同。即使沒有秦二世胡作非為,換了扶蘇即位,離開了秦始皇的高壓,關東六國群豪一樣會反。秦朝中樞操作得好,也無非是將有生力量退回函谷關,回到戰國時期;而隋王朝根本不該是個短命王朝,之所以二世即亡,與楊廣個人的施政缺失干係太大。隋文帝楊堅的煌煌文治、赫赫武功,已經給隋明帝楊廣留下了足夠豐厚的遺產。他接手了一個本該成就巔峰盛世的帝國,卻讓其短短十幾年便亡國,天下離亂,人口銳減四分之三。【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九》【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通典卷第七·食貨七》古往今來敗家到這種程度,雖胡亥趙高亦不能及。從這個角度說,楊廣因此被史官加以種種汙名、成為古今昏君暴君的著名代言人,亦絲毫不冤枉。帝王的祭臺正是如此無情和殘酷,若非自己治國無方,國破身亡,又怎麼會給後朝史官以修史汙衊的機會呢? 就如宋朝若也是二世而亡,所謂趙光義“斧聲燭影”殺兄篡位說也必會成為被廣泛認同的正史。史官或許黑了楊廣如何弒父篡位,或許黑了他如何荒淫無道,卻絕沒有黑他如何喪師辱國,如何面對天下大亂束手無策,如何接手一個盛世卻令天下戶口四減其三。他的水殿龍舟貫通南北的千古功業,又是如何急於求成透支民力國力,如何建立在千千萬萬黎民百姓的屍骨之上。只因這些皆是鐵一般的事實。當然,為楊廣的才華橫溢卻謗滿天下的一生唏噓不已時,亦不得不感嘆,

    若其在徵高句麗前便英年早逝,那該當是如彗星劃過歷史長空,短暫光芒無以倫比,留給後人無限遐想追思的何等天才帝王啊……

    蒙曼《大隋風雲》:【文質彬彬,威風凜凜。只道是併吞八荒,功蓋萬古;橫槊賦詩,笑傲前塵。卻不料,南征北戰竭民力,予雄予智失民心。

    眼看著,如畫的江山都喪盡,好頭顱也與那肝膽分。只落得,一代英雄歸黃土,幾行煙柳掩孤墳。這才是,運河悠悠連今古,載舟覆舟俱凡人。】

  • 10 # 南朝居士

    對於這個問題,你只要看看推翻他統治的是哪些人就知道了,有幾個是農民?幾乎都是豪門貴族吧?

    最先反叛的楊玄感,弘農楊氏,隋朝司徒楊素長子,絕對的豪門貴族

    李淵,門閥士族,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

    李密,門閥士族,曾祖父為西魏八柱國之李弼。

    其他也基本都是門閥士族或者原朝廷官員,比如王世充。

    為什麼都是朝廷官員和門閥士族造反?

    很簡單,門閥士族權力太大,嚴重威脅皇權,皇帝想透過科舉制,削弱門閥士族權力,於是門閥士族聯合起來,推翻楊廣

    李淵是透過造反的方式奪得皇位的,就必然摸黑楊廣了,給他加“惡諡”,也就是煬帝。其實他在位做過什麼跟“殘暴”有關的事嗎?只是推行科舉太過急功近利了,也太早了,楊家天下還沒坐穩,起碼要等幾十年,下代皇帝再做。

  • 11 # 天若有情十八子

    悟空感謝你讓我有發表個人看法的機會,很多朝代都把害民誤國的帽子扣在了未君的頭上,然後他們就有了殘暴,昏庸,好色,無道各種不光彩的光環,因為你被取代了。雖說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但卻掩蓋不了功績的光環。楊廣的昏庸你看到了嗎?楊廣的好色誰打電話告訴你了?而我看到並認知的是楊廣的科舉制到現在還在用,大運河利民於百世。楊廣和始皇帝何其相似,“焚書坑儒”不是為了文化和文字的一統?修建長城不是為了抵禦外族侵略?誰能說這些不是利民工程?但他們失敗了,敗在急和忘。急在急功近利,忘在民生利弊。國才始安又好利、勞民,人民的溫飽都沒解決的話別的都是空談。說他們是昏君但他倆在“民不聊生”的前提下卻完成了幾乎不可能的工程。個人認為楊廣該叫隋武帝。

  • 12 # 經典音樂線上聽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的第2個兒子。楊廣在繼承王位之前擔任隋朝在江南的最高長官,被封鎖禁王。公元591年11月23日,揚州總管府的大殿,香菸嫋嫋。一場隆重的受誡儀式正在這裡舉行,這場法事極不尋常,因為主持十五屆一世的正是中國佛教史上最重要的宗派之一天台宗的創始人志懿大師。而接受菩薩戒的正是隋王朝在江南的最高指揮官晉王楊廣。這一年楊廣21歲,作為隋王朝的皇子,為什麼要和僧人雜處呢?兩年之前的平陳之義完成了中國的統一,但是中國的南方並不平靜。江南各地爆發大規模的反隨鬥爭,楊廣又受命出任揚州。快樂隨快就被平息,但是怎樣能夠消除江南世人百姓對於新興王朝的敵視是擺在晉楊廣面前最重要的問題。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楊廣把目光投向了當時非常有影響力的佛教。楊廣透過佛教促進了當地的穩定,併為自己繼承皇位打下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

    楊廣登上地位之後,改國號為大業。面對著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帝國,新的君主即將拉開其波瀾壯闊而又譭譽不一的人生。在明代小說隋煬帝豔史中的描寫,隋煬帝下江南的場面更為細緻。從大力水手到這些美女和嫩羊,故事變得越來越香豔,隋煬帝下江南的故事也被妖魔化了。實際上楊廣是一位擁有遠大志向的皇帝,他以大業為年號。楊廣希望自己能夠達到秦皇漢武的功業,這也成為了他的人生目標。為了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成為歷史上的又一位千古一帝,他必須要有所作為。

    楊廣繼位之後,繼承和完善了隋煬帝楊堅創立的人才選拔制度。楊廣正式確立了後世所謂的科舉制。大業初年又創立了進士科,形成了秀才,明經,進士三科並列的常貢,體現了國家對人才不同層次的要求。楊廣在江南生活過很長時間,他深刻的認識到江南與北方在文化上沒有真正的融合,國家的統一局面並不牢固。為了加強對江南和北方地區的統治,他決定新建都城選擇了天下之中的洛陽。僅僅用了14個月,一座巍峨的都城拔地而起。東都洛陽城周長27.5公里,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建成這樣的都城也是難以實現的。動用數百萬人興建的東都洛陽,在完工之後也很快成為了當時最為發達的都城,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外國人來此經商。

    楊廣在興建洛陽城的同時,還動用數百萬人,同時動工了一項偉大的工程,這就是後人所熟悉的京杭大運河。那個時候江南的經濟非常發達,而北方人口和土地資源非常豐富,京杭大運河的開發能夠使發達的江南和人口眾多的北方密切聯絡起來,大大地促進了隋朝經濟的發展。大大的加強了北南之間的水路運輸,水路運輸是一個成本比較低的運輸方式。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全長約2000公里的大運河,一直到今天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大大地促進了沿河兩岸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運河連線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文明,使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經濟中心聯為一體,為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至今仍在造福炎黃子孫,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文明。

    楊廣不辭辛勞的在惡劣的環境下西巡張掖,為絲綢之路再次開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於戰火不斷,漢代開拓的絲綢之路已經為煙塵斷絕,曾經的繁華早已隕落。楊廣實行郡縣制管理,在絲綢之路沿線設定軍事重鎮,重新開啟絲綢之路。

    楊廣雖然死後被後人冠以殘暴奢靡的形象被一再貶低,事實上他推行的很多政策都是符合中國歷史發展的。營建東都,開鑿大運河,打通絲綢之路,西巡張掖,開發西域,攻打遼東,都是為了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陽光積極推行政治制度,改革完善了三省制與科舉制度。作為一位辛勞的帝王,楊廣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和制度成果。大業這個標誌著楊光遠大志向,力圖建立宏圖大業的年號,最終只走到了大業14年。後來的唐朝繼承了隋朝的物質和制度成果,並且進一步的完善,為唐初貞觀之治的開起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13 # 一葉扁舟3300

    楊廣跟一個人很相似,那就是乾隆,都是吃喝玩樂把老爹留下來的家底消耗殆盡得主,乾隆六下江南,楊廣三遊江都,乾隆平定回部,楊廣親征高句麗,不同的是乾隆打贏了,楊廣打輸了,楊廣玩的太過了,結果把自己玩死了。

  • 14 # 文蹤旅跡

    我覺得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要客觀,不能簡單地說正面或者反面。這不像稱重量,往天平上一方,幾斤幾兩就明明白白。一個人的功績再大,他也有為人非議的地方。一個人再無能,他也有閃光的地方。

    評價包括隋煬帝在內的任何一個人物,我們都要儘量接近史實。費正清認為,在隋文帝和隋煬帝的統治下,中國又迎來了第二個輝煌的的帝國時期。大一統的政權在中國重新建立起來,長城重新得到修繕,開鑿了大運河等,重振了帝國雄風。胡戟說,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遠的是隋煬帝和武則天,“可這兩位在歷史上卻是髒水被潑得最多的。”

    楊廣13歲為晉王,後來因為戰功被封為太尉。20歲完成統一大業,結束了上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面。公元600年,就被冊立為太子。 604年七月,他登基做了皇帝,605年改年號為大業。

    至今為人稱道的是他修建了南北“大運河”。“大運河”彰顯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代表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最高水平。一千多年來,大運河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至今,這條貫通南北的民生工程仍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見證,是優秀的文化遺產。

    隋煬帝楊廣發展了科舉制度,打破了世族門閥政治的老路子,拓寬了科舉取士的通道。這一改革,對後世人才選拔機制提供了基本支撐。

    隋煬帝楊廣結束了關隴仕族壟斷仕途的局面,重用虞世基、裴蘊等南方集團官員,有效化解南北方矛盾,實現了南北大統一。他開疆拓土,敢於征戰的功績為人所稱道。

    但是,他被人稱為暴君。有人評價他“是一個被個人英雄主義毀滅了的皇帝。”他狂熱追求自身的建功立業,不考量社會的容忍度和老百姓的承載能力。特別是在征討高句麗的時候,過分濫用民力,很快把國家和老百姓拖進了災難的泥潭裡。

    他是一個典型的“任性皇帝”,沒有保持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很快天下易主。

    他不但被後代史官的筆墨描成了一個昏暴之君,還永遠地背上了“煬帝”的名聲。

  • 15 # 安意如

    提起隋煬帝,還是需要提一下唐太宗李世民,一個是反面教材遺臭萬年。一個是模範皇帝流芳千古。

    在詩詞方面,說句公道話,比起他的表叔隋煬帝,李世民的詩才明顯要遜色許多,可以說不是一個級別的。猶記得當初第一次讀到楊廣所寫的《春江花月夜》時的驚動:“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若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一支詠歎調,恢弘而又深情。那楊廣的《春江花月夜》就宛如天人清歌一曲,驚鴻一瞥卻不能忘。

    撇開他的所作所為不談,他的詩真是值得欣賞,將他列為隋唐過度時期的重要詩人並不為過。可惜的是,這個人擁有發現美的能力,卻缺乏對美的珍賞之心。身為帝王之尊,他對萬事萬物的予取予奪之心,霸道到失去控制。

    在那個時代,他確實幹成了許多大事,隋朝一度國力鼎盛。隋煬帝自恃極高,他曾對大臣說:“天下人都說我是繼承了先皇的功業才領有四海之地,可是假設讓我與滿朝計程車大夫們以才學高下進行選拔,我也應當成為天子!”顯而易見,他的自負並沒有幫助他成為一個合格的執政者,反而促使他成為暴君。他剛愎自用,不聽人言,不恤民力。在他眼中,臣子只是執行命令幹活的人。這與後來唐太宗廣開言路,從諫如流是絕不相同的。

    在隋煬帝治下,君臣不以真心相見,大臣們多阿諛奉承。綱紀敗壞,動亂四起。即使他才能出眾,即使隋文帝開創了大好局面,他也未能守得住。

    隋煬帝的故事告訴我們,對才能甚高,自律甚差的人,最好的制約是不要給他至高的權力。許多在楊廣手上沒有完成的事,在李世民治下得以延續完善——比如對後世影響甚巨的科舉制度,在隋煬帝時期時開時停,在太宗朝卻成了常制。此舉吸納大量庶族出身的子弟和寒士文人努力進入官僚系統,參與帝國的管理和統治,效果非常長遠,正如後世文人感慨的“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 16 # 龍文說史

    這是一段苦難而有輝煌的歷史,這是一段偉大與罪惡並存的人,他短暫的人生,匆匆而逝的王朝如此生動而不可思議,如此輝煌而又傷痕累累。

    在歷史上,最短暫的王朝都是因為天災人禍,他們如湍急的激流一樣匆匆流過,留下的確是石頭上的深深的印痕,這印痕為什麼能被無形無色的水能在短暫一瞬間激打成這樣,肯定有股無名的力量,那力量是被無形間驅使用集中所有力量一招致命,到頭來成果有了,可所有力量最終用完了。 它急於求成,氣力耗盡最終毀了自己,那就是不知名的楊廣,他有雄心,卻被後世人以罄竹難書,不論在影視劇還是課本都說他是個陰險狡詐的人物,殺父除兄,急功近利,貪婪好色,大用民力致使國力耗竭。

    在中國歷史上暴君滿大街都是,一面比一面殘忍,像紂王,周幽王一樣,整天圍著女人轉,貪色誤國。楊廣在人們印象中確實也有這一面,花花綠綠的絲綢圍著沉醉的他轉,滿嘴大鬍子,戴著華麗的寶石的美女用石榴裙淹沒了他。但他最後萬萬沒想到這種最終結局確實逼宮自盡。 一大群叛將瞬時間包圍了他的宮殿,楊廣從夢中醒來,用手捋開禮冠上的珠簾,喊:“你們想幹什麼?” 宇文化及走出來說:“為民除害,只有殺了你這個誤國的皇帝,天下百姓才能平息心中的憤怒!” 楊廣說:“可我是皇帝,天下的主宰,誰敢動我。” 宇文化及說:“是讓我賜你死,還是我自己解決。”

    楊廣沒辦法,感慨自己一生,賦詩一首,草草了之。 一位生前輝煌,卻死後一切從簡,簡的連口棺材也沒有,葬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這就是楊廣的最後旅程。

    最近在揚州工地發現了一座普通墓,據說就是大名鼎鼎隋煬帝的墓,可惜只剩下幾顆牙齒。 作為臭名遠揚的他卻沒有像後來唐太宗一樣妻子一大堆兒子一大堆,而他卻只有兩個妻子,四個兒子,兩個女兒。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暴君這麼好色不如明君的多。後來又被唐朝冠以貶之意追封為隋煬帝。

    真正的隋煬帝難道是被後人杜撰錯誤嗎?唐人惡意抹黑前朝皇帝? 歷史上,隋唐帝國兩個深深的黏在一塊,一提起唐朝就知道有個隋朝,而且國都都在長安,隋朝雖然滅亡了,等於沒有滅亡,隋朝貴族奪取了政權,繼承了隋朝家產,家族換了,那一幫子人仍還在。

    唐太宗和隋煬帝母親都姓獨孤氏,姐妹關係,屬曾經大漠鮮卑族後代。按道理,唐太宗應將隋煬帝叫堂哥。兩個人經歷相似,兩個在兄弟群裡出類拔萃。首提楊廣吧! 他父親也很偉大,隋文帝,最近許多人對他有不錯評價,世界歷史一代偉人。

    開皇之治一統天下,還有先進的改革措施,而他的兒子卻要超過老父親,卻很難,楊廣年少就懷才華,寫詩對他來說就是他的生活養料,知識方面雄厚往往讓他永遠不滿足眼前現狀,他的太子哥哥一直擋著他的路,青年時的楊廣指揮大軍率領五十萬大軍消滅江南的陳國,活捉另一個曠世奇才陳後主。

    楊廣還在江南的舉措也效益不錯,按理說像這樣功績卓越精明強幹的人應該繼承帝國大統,而為什麼昏庸的楊勇是太子呢?他於是在宇文述(後來殺楊廣的主將宇文化及的父親)的煽動下,栽贓陷害他的哥哥,自己做了太子,本身生活不簡事情怕敗露被父親楊堅發現廢了他,於是先下手為強,提前登基做皇帝。

    一當皇帝后,他不聽勸阻首先將父親那一幫子女人有的納入妃子,玩起了母妃。 從那時開始,他的暴政漸漸顯露。可在他眼裡,他要超越秦始皇一統,漢武帝定邊,做千古一帝,他自稱要做鴻鵠而不是燕雀,那些燕雀哪安知鴻鵠之志。

    楊廣於是是年創立科舉,放開門閥制度,就是延續後世一千年科舉。大修運河,南北相通又是一創舉,從這兩件大事可以看出他不論如何也不是暴君,而成了雄主。接著他又開始極度對外擴張,親自率軍攻陷青海數城,青海納入隋版圖還有西南控制檯灣,這也是創舉。接著親遊西域和大漠,歷史上只有三位君王去過新疆算他一個,還有後來的鐵木真和以前的周穆王似有非有的西遊崑崙玉柱,這又是創舉。

    在東北,為了搗毀這個稱霸東北亞的高麗國,楊廣動用了舉國百萬大軍,幾徵高麗,殺入北韓半島,但都未奪回遼東,經過這一次,隋帝國病了,滿目瘡痍,農民揭竿而起,隋煬帝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在位這些年出了一件又一件奴役百姓的活兒,百姓累的叫苦連天,最終紙包不住火,燒到了自己。

    楊廣雖然是一個極具野心的政治家,為了很快達成目標事不敗休的他一時間拼命的完成,遲早也會拖垮自己的大廈。沒有做到輕重緩急,反而急政變成暴政。

  • 17 # MZ看世界

    先不說楊廣,說說他的老爸楊堅,千古一帝,雄才大略,可以與秦始皇齊名,把偌大的江山傳給他,既無內憂,又無外患,也不是王朝末年,軍力強大,經濟富庶,但到楊廣手裡不到十三年,二世而亡。

    可以說楊廣是中國歷史五千年最大的敗家子,

  • 18 # 不正經鳩摩智

    我們由一條運河開始,它叫京杭大運河。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隋煬帝被後世咒罵,這與秦始皇,境況類似,因為苛政,被後世儒家修史者罵得狗血淋頭。但我們罵完了,卻又尷尬的發現,他們做的某些大事,罪在當代,卻又是功在千秋。秦始皇我就不贅述了,你看看,隋煬帝,一條大運河,影響深遠,直到清代改漕運為海運,大運河才不再是中國的經濟大動脈,至今,仍在發揮他的作用:2002年,京杭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務部門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京杭大運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實現復航,計劃於2017年實現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大業二年(606年),隋煬帝增設了進士科,這個舉措更是開天下取士之先河,典定了科舉制度,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大影響極其深遠的大事。他在江南任揚州總管時還網羅學者來整理典籍,到他即帝位的近二十年間,共成書一百三十部,一萬七千多卷。還有,他還很喜歡藏書,還大建藏書殿,藏書堪稱歷代之最,他的這些舉措,對儲存中國古代典籍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看起來,還算不上昏君,至少,他還是有為的,有一顆做大事的野心,有做千古一帝的願望,從搞大運河,還有徵高麗這些事,可以看得出。徵高句麗這個事,出發點沒錯,高句麗確實是太跳了,你看,後來唐太宗都忍不住,出手了。壞就壞在,所謂的濫用民力和貪奢淫逸以及窮兵黷武都一起了。

    本來,皇帝,建宮殿,遊山玩水三宮六院算不得什麼,古來君王,比他會玩的多的是。你說窮兵黷武吧,漢武帝比他玩得狠,要不是輪臺《罪己詔》,估計大漢也得在劉徹手裡玩廢了。濫用民力,修個運河什麼的,出發點很好,但對於當代百姓來說,太過苛刻。

    他,有壯志,但急功近利。徒有雄心,而內聖不足。稱之為暴君不算冤枉,謂之昏君,太過牽強。死後諡號,又太過侮辱,唐朝吃著隋朝老本,還搞這一出,太不厚道!後世儒家修史,對隋煬帝,太過苛刻。

    再說了,隋朝的滅亡,哪是光因暴政民變而起那麼簡單哦…咳,都是政治,政治…

  • 19 # 在下古麒

    我打算從兩個方面來闡述這個問題。

    第一,從才能上看

    不得不說,作為一個皇帝,他確實雄韜偉略。

    他建立科舉制度,透過考試來選拔下層的優秀人才進入到官僚體系,這一點對於後世的人才選拔上影響頗深。甚至在現在,我們的一些考試都有著那時候的影子,這種相對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能夠讓階層之間的流動更加頻繁,也減少了“寒門無貴子”的現象。

    修建京杭大運河,渠貫南北,使得南方與北方的交流越發的便捷頻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南北的穩定,也推動了南北經貿往來。並且,他不遺餘力地全面地將江左文化藝術移植到北方,使得南北文化真正走向融合。

    開發西域,北方的契丹族侵擾營州,被隋煬帝派出的將領韋雲起擊敗,擊敗吐谷渾,將其領地建成四郡,派遣官員治理,保證了和西域的暢通。

    征伐高麗,儘管多次失敗,但隋煬帝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起到了震懾高句麗的作用。

    從以上看,隋煬帝不是一個無能的皇帝,至少和那些歷史上碌碌無為的皇帝相比,他有所作為,宣揚了中國的國威,也在人才的選拔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第二,從人品上看

    作為一個皇帝,他的光芒也被自身的黑歷史所覆蓋。

    在還未當上皇帝之際,他城府極深,可謂是十足的演技派。他極有野心,步步為營,將太子奪於手中。他前期韜光養晦,勤儉節約,卻僅僅是為了取悅於自己的父皇母后。

    當登基為帝后,他便開始釋放自己的本性,驕奢淫逸。雖然多次征伐宣揚國威,可是也正是因為這樣,過度的損耗國體,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為百姓帶來繁重的負擔,也最終以隋朝的滅亡而作為代價。

    總而言之,在我看來,隋煬帝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無德有功。

    注:在前面我也曾經答過類似的問題,那裡我主要談論了關於隋煬帝如何覬覦太子之位的所作所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翻閱。

    優質問答,等您關注~

  • 20 # 大本事君

    隋煬帝的一生可以說大起大落,在登基即位前,他堅持勤儉樸素的生活作風,同時還參加了隋朝北擊突厥,平定南方陳國的軍事行動。他在做為晉王和太子的這段時期內,讓人覺得他是一個真正肩負起天下興亡的宗室皇子,而且他在擔任晉王其間表現出了積極的進取心,節制自己對於物質享受的慾望,這也贏得了他的父母隋文帝及其皇后獨孤氏的青睞,而與此同時他的大哥太子楊勇則與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楊勇並不刻意掩飾自己的行為,他在平常生活中表現的率性而為,他更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喜好,但他的這些作為並不讓自己的父母理解和接受。崇尚節儉樸素生活作風的隋文帝夫婦對太子楊勇奢侈的生活習慣以及對物質享受的不加節制因為時間的累積逐漸由不滿演變為反感,這也最終導致了隋文帝晚年下定決心廢黜太子楊勇並改立晉王楊廣為儲君。楊廣在廢立太子這件事上不僅籠絡了楊素這樣的重臣幫助自己,而且他還在對隋文帝有重大影響的獨孤皇后面前偽裝自己,表現出積極向上、崇尚節儉的外在形象,因此楊廣在成為儲君之前,自己是頗下了一番功夫且吃了很多苦頭。

    如果說楊廣在做為晉王其間為隋朝的統一大業和穩定做出了極大貢獻,那麼他在登基成為皇帝后則表現的更加急功近利。首先他大興土木營建東都洛陽並且多次出巡外地,所到之處又修建了大量的宮殿庭院,同時徵集民夫開鑿京杭大運河建造龍舟,這些繁重的徭役增加了民眾的負擔,這些與他即位前的表現簡直判若兩人。

    在成為皇帝后他繼續自己的征伐事業,正如他的年號“大業”一樣,他希望透過不斷的軍事征服完成他的大業,因此他甚至親自率軍進攻吐谷渾,尤其是三徵高句麗,更是把楊廣好大喜功的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首次進攻高句麗徵集了超過一百萬人,而由於隋煬帝的指揮失誤,隋軍遭遇慘敗損失慘重。而在第一次出征高句麗前,河南和山東等地已經爆發了瓦崗寨和王薄等組織起的農民起義,王薄甚至還創作了《無向遼東浪死歌》來號召民眾抵抗隋朝徵集百姓去遼東服兵役。遠征高句麗不僅激起了底層群眾的民變而且也引發了上層貴族的叛變,在第二次東征高句麗其間,楊素的兒子楊玄感趁隋煬帝出征在外在後方發動了叛亂,楊廣被迫撤軍回師鎮壓叛亂。繁重的兵役、徭役讓人民奮起反抗的同時也讓許多上層貴族中的有識之士離心離德,李密投靠瓦崗寨,唐國公李淵直接攻入長安自立為大丞相,封唐王。

    楊廣在成為皇帝變成了國家的主宰後,他的心理出現了變化,天下至尊萬人之上的感覺讓他改變了自己的初衷,他透過大興土木、東征西討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和野心。但我們不能完全否定隋煬帝,他擴建貫通的京杭大運河成為溝通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開進士科為隋唐科舉制度奠定基礎。我仍然認為隋煬帝是一個企圖心很強的人,在做晉王時多次為國家領兵出征,一心一意希望擠掉大哥楊勇成為繼承人,在當上皇帝后,依然親自領軍征戰,但他不顧國家的實際情況和人民盼望穩定的心理,一門心思只顧著他自己開疆拓土的想法,最終導致了身死國滅,隋朝短命而亡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世界爬行者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