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只緣無事可思量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意指(觀)即(清淨心),(明)與(無明)皆屬(起心動念)。

    《觀》是(一法不立、一塵不染)的(清淨心),因為(自性~本來清淨、本具智慧)故。

  • 2 # 親近和緣

    直面意思理解,沒有十二因緣從無明到老死,自然也沒有十二因緣從無明到老死盡。十二因緣中一個沒有,自然其餘十一個也沒有。一空一切空,空亦空,何有之有,一破一切破,破亦破,何破之破。——心在哪裡?

  • 3 # 柒道友

    極簡回答。

    佛說“放下”,佛法已然說完。

    贅言幾句,

    連“放下”也要放下。

    即所謂空亦復空,並空亦空。

    何謂連“放下”也要放下?

    曰:提起。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無明,無無明,此二端也。

    有二,則能所對立,空之不盡。

    執著於無明,是執著。執著於無無明,同樣亦是執著。

    而佛陀,對有說空,對空說有。一法不立,亦一法不捨。

    故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離二亦非一,空空如也!

  • 4 # 哈灬哈66096005

    個人認為,心經,中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這二句,大概意思是,佛,識,認為宇宙萬物間,根本沒有能弄的明白的事,所以要想弄明的的事,是,沒有盡頭的!!!!!!!!

  • 5 # 願從無明夢中覺醒

    《心經》白話譯文:

      以般若智慧觀照自心而獲得解脫自在的菩薩,修行極深的般若智慧時,觀察洞見到集聚構成人我的肉體,感受,思想,意志,心識等五種要素,是因緣相依的生滅關係。他的本質是空,而非實體的存在。 菩薩因徹見這五種集聚的要素是緣起性空,所以脫離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體以及一切的物質現象,不是真實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緣相互依存的生滅關係,所以物質和空並無差別;而空和 物質二者在本質上也沒有不同,因此空不異於物質。 有人認為空是沒有,物質是有,而菩薩以般若智慧觀照徹見到物質就是空,空就是物質,猶如水和水波的關係,二者既是各別的,也是一體的。感受,思想,意志, 心識,同樣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這五種集聚的要素,從它緣起性空的本質來說,它既沒有生起或滅失,也沒有所謂汙垢或清淨,更不會增多或減少。所以,在緣起性空的本質上,物質,感受,思想,意志,心識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 人對外界的認識,需透過眼,耳,鼻,舌,身體,意識六種感官與物質,聲音,香臭,味覺,觸覺,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種外境,分別相對應而認知一切,這些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 人的一切認識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體,心識,物質,聲音,香臭,味覺,觸覺,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體,心識的識別作用共十八種,它們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

      不經由佛教導而獨自開悟的緣覺聖者,因觀照十二因緣而了悟,但菩薩以般若智慧照見十二因緣是緣起性空的,所以不論是導致生死輪迴的主因無明;或是滅盡無明, 甚至於生,老,病,死,或是因滅盡無明而脫離甚至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實體的存在。 親自聽聞佛說法而證悟得聲聞聖者,因觀照四諦而了悟,但菩薩以般若智慧見苦,苦的原因,滅苦而解脫,滅苦的方法這四諦是緣起性空的,不是實體的存在。

      菩薩所證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證悟得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證得的境界,因為菩薩徹見一切是緣起性空的,一切是不可得 的,心不執著於一切。 使自己及一眾生都獲得開悟的菩薩,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達空得真理,所以心中沒有一絲牽掛及煩惱障礙;因而不恐懼生死,遠離一切錯誤,不合理的思想,行為,妄想等等,終於達到寂滅無為的最高境界。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佛。 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有不可思議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痴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達成涅磐妙果無與倫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痛 苦,災厄,是真實不變的真議真議。因此,宣說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與眾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願迅速同證正覺,獲得大成就!

  • 6 # 西客6868

    因無無明所以正遍知。因亦無無明盡所以拈花微笑。故不著彼此二岸,實無中道可得。箇中滋味如《小馬過河》亦如人飲水。

  • 7 # 八字解說

    望文生義,“無明”許多人理解為“煩腦,迷惑”等等。這樣理解也對,佛學主要講的是去苦得樂,消除煩腦,了生死。這樣理解也對修行也有一定的意義。《心經》在不同的理解層次,不同的悟性,理解出來的意思有所不同,不管什麼理解,只要是使人積極向上,消除煩腦,去苦得樂即是正解。佛理不在文字上,佛學重在因材施教,不同理解層次的人,可說不同的含義,許多高深大德講《心經》並不說文解字,而重在說理。但作為初學者理解《心經》中各個原始名詞是什麼,會對《心經》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心經》上“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才是完整的一段,這一段略說了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的《十二因緣》中開始“無明”,與結束的“老死”兩個名詞,十二因緣包括:1.無明、2.行、3.識、4.名色、5.六入、6.觸、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十二因緣就是人的一生一世的十二個狀態與過程,前世從無明逆數也是老死,後世在老死後又從無明開始,這就是前世、今世、後世,三世輪迴。無無明,或無行,或無識……無老死,不管在哪一狀態了生死,就是不再進入輪迴,就是佛的狀態。用陰陽五行來說,就是不在五行內,已得道成仙之人。這就是學《心經》的終極意義,透過修行了生死而成佛。

    《心經》是佛經的濃縮版,許多都是簡略中間的重複,比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要完整的說也還可以說: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還有:“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也是省略,完整是:無眼界,無耳界,無鼻界……;無眼識界,無耳識界,無鼻識界……

    讀了《心經》只是一個佛緣,心經裡包含了許多佛學的知識點,順著這個思路去學佛學,知識無窮無盡,也美妙無窮。比如上面的“無明”,當您知道來自《十二因緣》,若再把《十二因緣法》看明白,對心經也會有更深的悟解。

  • 8 # 橋流水不流

    以大乘勝義諦,也就是諸法寂滅無生觀之,不僅無明是虛妄,就連以智慧破除無明亦是虛妄,無智亦無得!這就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之正解,請諸位不要執於名相瞎解釋,曲解佛法誤導眾生,恐損法財[祈禱][祈禱]

  • 9 # 心空及第歸339

    不要執著無明,也不要執著沒有無明。佛法是第一義諦,兩邊都不執著。無論什麼東西,什麼念頭,執著了就不是第一義諦,就不是圓滿的佛法。

  • 10 # 王糕工

    出世間法,無法用人間的智力來理解,需要證得智慧才能體悟。語言無法承擔起描述,傳達,理解佛法這副重擔。每日誦經,他日自然明白,推薦地藏經,把心扶正(入佛知見),後面努力下功夫,一定自在開心。

  • 11 # 無生無滅無相無為

    明,就是光明。無明,就是黑暗,就是愚痴!無明盡,就是愚痴沒有了,就是智慧!

    這句話的意思:真如實相里,既沒有愚痴,也沒有智慧。愚痴和智慧都是真如實相的妙用。愚痴和智慧的本體如如不動,無有生滅!

  • 12 # 思銘865

    A《心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沒有不能識破的無明,也沒有可被盡識的無明。換言之,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可以無窮盡地走下去,行者無疆!也可以這樣說,世出世間的任何問題,都可以無窮盡的探究下去,苦(有些眾生這樣認為)海無邊。

    1為什麼十方三世,佛國之數,量如恆沙?就是因為因地菩薩在體悟真如的路上,契入點很多;並且在每一個契入點上,無窮盡地深入下去,都可以造就莊嚴佛國。

    2 三大劫,無盡幽遠的時長,讓人不可思議。儘管《法華經》上有龍女轉瞬即佛的記載,流行於漢地大乘的修法,通常仍認為需要三大劫的時長,方可慢慢成佛。為啥修心之路這麼慢長呢?就是因為幾乎所有的大乘宗派,都強調一門深入不假方便,從而(若不轉變認識的話)在破識無明的路上,便要無窮盡地行進了下去,豈不知《心經》早有教言“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當然願無窮盡地行進下去的修心者,途中自能得識其它路徑上不會出現的綺麗風光。

    3 佛祖在各種經中明確授記,地藏觀音普賢文殊等很多菩薩,儘管心路各異,都終畢至佛。除地藏因“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外,以代表智慧的文殊的成佛之路最為慢長。為啥以慧取佛,心路最長呢?無它,就是因為慧攻無明,其路至永,若不轉心,無有窮盡。可見,慧路亦邪!

    4 文殊實佛師,般若乃佛母。證取真如的修心路上,以般若破識無明,毫無疑問路是對的,但真如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的真如路上,用來識破無明的般若能例外嗎?《金剛經》有教言“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震聾發聵警鐘長鳴。

    B 願益有緣

  • 13 # 問卜先生

    心經是佛教博大精深的經典之一。最濃縮的經典之一。

    開篇就提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密多時…這是觀察自己,照亮內心的開始,整篇經文都是講述放下,放鬆身心,寂靜無一物,和天地融化一體。達到真正的一塵不染的境界。自然就徵得菩提。自然三藐三菩提。整篇經文講述空性自在本來面目。六祖慧能那著名偈語,是對心經的最好闡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其中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更是提出了,連這個空性的思想都不見了,都沒有了,只當天地一片渾圓真正一體。無生無滅,無動無靜,還歸本源。六祖慧能之所以能成佛祖,自是悟透了心經真諦。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細細思量,堪稱經典註釋

  • 14 # 松生空谷5

    大道至簡,不可著相,不可說,非要說:就是沒有(無)不明白(無明);連沒有不明白也沒有了!(亦無無明盡)

    無明—無無明—無無明盡!修行的階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15 # 日月明rym1220

    "無明"就是佛法所說的愚痴、煩惱。因為貪嗔痴諸煩惱能使人失去智慧,從而不能正確認識佛法真理,猶如黑暗中看不見東西,故叫"無明";"無無明"就是無貪嗔痴、無煩惱。"無明盡"就是去除愚痴煩惱,"無無明盡"就是沒有所謂去除愚痴煩惱這回事。《心經》是去"有"的,不但"有"要去除,與"有"相對的"空",作為"有"的"負"存在,也是一種存在,也要去除,甚至"去空"本身 也要"空"掉,是一種徹底的"空"。

    《六祖壇經》曾經講到,與六祖同時代的神秀大師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認為不徹底,為什麼?只要"明鏡"還在,"時時勤拂拭",頂多只能少惹塵埃,只有將這個"明鏡"也打破了,"塵埃"無有立錐之地,何來塵埃?這才是真正徹底的"空",所以他又題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顯然,六祖比神秀大師"空"得更徹底、也更"空"!這裡的"空",正是《心經》所說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中國佛教六祖前,都奉《金剛經》為圭臬。自六祖後,則多受持《六祖壇經》,六祖也被譽為"東土小釋迦"。

  • 16 # 溫馨的藍天

    否認無明不等於沒有無明的顯現!而無明的顯現不等於無明真實實有,猶如夢和現實之差別。只所以如此說明,是因為我們把夢當成了現實,把事實看成了神話!

  • 17 # 燕返無心回

    無明去解釋明,在回到當初的無明,無明還是當初的無明。 意思就是不要去學佛看佛經,看了一定會深受其害,遇到事不能當機立斷,該殺生則殺生,眼睛才會明亮,才能真正遇到自己的內心。如果執迷佛,心智也就混沌了,離死亡不遠了。

  • 18 # 有覺覺痛0無痛痛覺

    叫我回答這一句,其他的不說。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這一句的涵義。

    無無明,這三個字去我執。

    亦無無明盡,這五個字去法執。

    無明,就是人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糊里糊塗的地方。無,佛給你開示佛法,教你方法,掃除無明。這就是:無無明,掃除我執。

    我執破了以後,這個破我執的方法也要放下,這就是無無明也盡。

    掃除我執怎麼掃的呢?

    觀身無我,觀察受,心,法,都沒有我。

    因為我們在意識中,認識上,認為有個我。

    或認為身體是我,或認為能感知的心就是我。

    事實是身無我,身是靈魂居住的房子,生時得之於母,死時散壞消入自然。是地水火風四大種色構成身體,一切物皆為四大種色構成,和金木水火土五行一個事。

    感知的心也無我,我們思想上的觀念,都是現實社會上有顯現的現象。如果社會沒有這種現象,我們的思想反映就沒有觀念。我們進入陌生領域一無所知,一片茫然,要去認知,透過認知以後,反映于思想觀念上,認為是什麼什麼,指導以後的語言行為。人動于思想,猶如車行於馬路。不幸的事,人的思想觀念如果不悟心經,不信因果,就是邪知邪見。

    種種罪惡都是出發於邪知邪見,和我執。

    若能破除邪知邪見就有正確的思想,然後破我執。想信因果,明理觀察一切法無常無我苦。

  • 19 # o王韜o

    無明就是十二因緣最始一個,而無明之上是無始無明,無緣無故的產生了一個念頭,無始無明,然後攀緣念生,如猿猴攀樹,一念一念不停,而有了精神與物質的交織,有了身體,有了山河大地,有了一切。無無明就是迴歸本源,靜,靜到極不生念,一念不生而又明明瞭了,但是又沒有一念不生這念,真正的境是本自無生,何以滅呢。佛法是不二法門,沒有能,沒有所才是不二,一念不生時,有能(誰,我呀)有所(怎麼了,一念不生呀),所以連一念不生這念也沒有,才是亦無無明盡,語言能表達的已經離真相好遠了。所以佛說他未曾說過一句法。佛法要悟的,自己真正見到了才是實相。能說出來的都非實相,因為實相無相而又無不相。

  • 20 # 臺灣孤臣孽子

    白話的說,就是想用嘴講"無無明",說即非,想要想像,想亦非,既然不能說,不能想,何不將是與非放下,自然沒有什麼無無明,也沒有什麼無無明盡,這才是自然的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超高解析度的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