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想念三五年
-
2 # 非白非黑
現在的智慧手機功能越來越多樣化,但依然滿足不了人們各種各樣的需求。於是乎,各色APP便應運而生了。
這時,你是想都不想就點“同意”,還是在考慮之後放棄下載使用?
以我為例,這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確實需要這種許可權,比如一款地圖App收集使用者的GPS位置,這當然可以接受;另一種是亂用許可權,比如手電筒、天氣App要求讀取使用者的通訊錄,那肯定有問題,當然點“不同意”。
以高德地圖為例,他們規定:當您使用高德接入的第三方服務時,可能需要提交您的個人資訊(部分情況下包括您的身份資訊、聯絡方式、住宿資訊、支付資訊等個人敏感資訊)。您授權我們將該資訊提供給為您提供服務的第三方,並授權我們間接向第三方獲取相關資訊。若您拒絕我們收集此類資訊,我們將無法為您提供相關功能和服務,但不會影響您對導航、定位及搜尋等核心產品和服務功能的使用。
然而,如果你點了“不同意”,就會發現無法正常下載使用高德地圖,使用導航、定位、搜尋等核心服務也就無從談起。
顯然,此類隱私條款相當於“霸王條款”(所謂“霸王條款”,是指商家利用資訊不對稱、供求關係不平衡,將不平等的消費條款強加給消費者)。像高德地圖這樣要求使用者一次性提供所有授權,就是利用自身的優勢地位對使用者的一種“綁架”。
可見,冠冕堂皇的“大資料時代”,其實就是個人資訊大公開的時代。為了爭奪使用者資訊,近年來,不少商家拼得刺刀見紅。譬如:菜鳥與順豐的糾紛,華為和騰訊的博弈……而我們這些提供了個人資訊的使用者,似乎成了事不關己的看客。
面對個人資訊的嚴重濫用,國家在去年11月通過了《網路安全法》,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規定: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資訊,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資訊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然而從現實來看,情況並沒有得到改觀。各種騷擾電話、垃圾資訊算是輕的,DCCI與騰訊聯合釋出的研究分析報告顯示,手機應用越界獲取個人資訊,已成為網路詐騙的重要源頭(所謂越界獲取個人資訊,是指手機應用在自身功能不必需的情況下獲取使用者的隱私許可權)。
報告發現,在安卓應用中,獲取使用者手機隱私許可權的現象較為普遍,佔比高達96.6%;而在各類隱私許可權中,讀取位置資訊、手機號碼和獲取裝置資訊的佔比均超過9成。iOS應用的情況稍好一些,但也將近7成。
這就是說,只要使用者使用智慧手機,就必須將自己的個人資料所有權轉移給服務商。更復雜的是,經過多重交易和多個第三方渠道的介入,個人資料的權利邊界消失了。
一旦這些手機應用越界獲取的使用者資訊被竊取和利用,將會帶來什麼後果?將很容易成為網路詐騙、惡意營銷的資訊源頭,給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騷擾和經濟損失。
在我們日常使用網路時,背後總有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在無時無刻地盯住我們的個人資料,透過我們的網頁瀏覽、網購偏好、網路社交、微博關注、手機位置服務等日常應用搜索我們的各種資料,進而對我們的工作單位、生活習慣、興趣愛好、職業特點、消費偏好乃至身份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推斷,並利用這些資料攫取商業利益。
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尷尬的局面呢?
從世界範圍來看,不少國家試圖從“去身份化”入手,規範個人資訊的利用。但是在實踐中,“去身份化”極易受到政策、業務和技術三個層面的衝擊,尤以技術衝擊最為深刻、猛烈!
首先,在政策層面上,手機和部分網際網路業務的實名制,使得終端和業務與個人身份繫結的基礎越來越牢固。
其次,在業務層面上,第三方支付等應用的興起,綁定了越來越多的銀行賬號,使電信和網際網路業務由形式實名迅速轉向實質實名。
更重要的是,大資料時代的海量資料和高度發達的資料分析技術,使得去身份化的資訊經過不同分析、對比、組合,能夠重新恢復身份化,並識別出更多的內容。
怎麼辦?周鴻禕提出了大資料時代保護個人隱私的三原則:
第一,明確資料的擁有權,即使用者的個人資訊雖然被儲存在不同的伺服器上,但是擁有權不屬於這些公司,而應屬於使用者個人;
第二,給使用者提供資訊服務的公司,應把收集到的使用者資料進行安全儲存和傳輸,這是企業的責任和義務;
第三,如果要使用使用者的資訊,一定要讓使用者有知情權和選擇權,所謂“平等交換、授權使用”,洩露使用者資料甚至牟利,要被視作非法行為。
回覆列表
現在越來越多的軟體都是這樣的,為了更大程度的獲取使用者的隱私。建議你不需要他的話,可以拒絕,現在手機都有拒絕的功能。
因為現在大資料時代,獲取你的資訊越多,對於以後的營銷也會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