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盤串大仙兒
-
2 # 青衫白褂
據說中國茶的歷史從神農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在古代茶一直都是中華的一張響亮名片,人們喜好喝茶的習慣已經延續了上千年。實際上中國不僅有茶,還有著非常深厚的茶文化,並不是種茶、飲茶就代表擁有了茶文化,還必須要有文化內涵方面的建樹。陸羽所著的《茶經》就足以證明,早在唐朝時期人們就已經把茶視作一種道德規範,來了客人敬茶是必不可少的禮儀,此後也是慢慢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礎。不過古人喝茶的方式和我們現代人一樣麼?現代人喝茶基本上都是泡茶,相對來說會比較方便,只要準備好開水和茶葉就隨時隨地都能飲用。但古人喝茶的花樣就比較多了,而且不同朝代的人們飲茶的方式也不同。例如有粥茶法、末茶法、散茶法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古人都是怎麼喝茶的,這裡面的講究可就多了。
粥茶法從西漢開始流行,當時人們煮茶還會加上很多配料,例如把茶葉還有蔥、姜、棗、橘皮等一起煮制,期間將浮沫乘出,煮開後就能飲用了。其實這種做法就和古人煮湯一樣,加上各種香料味道會更加濃郁,但茶原本的味道應該會被覆蓋不少。但也有人不太贊同這種做法,認為這樣做完全破壞了茶的本質,讓配料成了主角,茶卻成了配角,據說茶聖陸羽就吐槽過粥茶法,但在廣大民間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末茶法據說是在陸羽的提倡下,慢慢流行起來的一種飲茶方式。唐朝中期以後,飲茶之風盛行,而且茶在民間已經比較常見,家家戶戶都能買到製作好的茶餅。因為陸羽不喜歡在茶裡放入各種配料,覺得粥茶法太粗糙,所以就發明了一種將茶碾成粉末,然後用開水泡製的方式飲用。這樣就保留了茶最原始的味道,製作過程也更純粹、精細一些,此後末茶法在陸羽的帶動下逐漸成為主流的喝茶方式。
散茶法則是在元朝後期,隨著各個民族文化的交融,代替了精細的末茶。明朝已經很少製作茶餅了,從而替換成了散茶,散茶基本上就和我們今天買到的茶葉相同,採摘以後直接曬乾,不用新增任何配料,直接泡水。而且此後人們飲茶的工具也化繁為簡,很多精緻的茶具都被替代成了茶壺,在民間來說會更接地氣一些。
其實飲茶方式的變化,也證明了當時人們生活節奏上的變化。可能現代人已經沒有這個耐心和時間,坐下來慢慢品茶了,而是怎麼方便快捷就怎麼來。所以現代人和古人飲茶的方式會很不同,好在古代各種製茶的方法也都一併儲存了下來,可以供我們自己選擇。對於那些痴迷茶的愛好者,肯定還是會和古人一樣,抽出時間準備好茶具,細細品味每杯茶的香氣還有味道。
-
3 # 歷史停一秒
古人喝茶和我們現代喝茶要看時期,茶這個是一步一步演變的。
最開始我們喝茶都是煎茶,這個起因沒法考據。有記載可以查詢的就是在秦漢之後了,當時出現了一種半制半飲的煎茶法。
這可以在三國魏張輯的《廣雅》中找到依據;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
這種茶和我們現在喝的不一樣,更像是一種食物,而且當時製作的都是茶餅。路邊攤上的茶一般都是茶沫子衝的,都是製作茶餅之後剩餘的邊邊角角。
到了唐代的時候,就是茶聖陸羽的天下了。他的《茶經》一書也一直廣為流傳,書中記載喝茶也是以衝為主。不過少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不過也需要弄成沫子,然後加上鹽,這個似乎就簡單多了。
再往後演變才是沖茶葉的喝法,不過我們的茶一直在演變。煎茶卻傳到了日本,被日本發揚光大,現在他們的年青人也有喝煎茶的習慣。
-
4 # 實事求是
飲茶之風源遠流長,各朝所飲之茶亦大相徑庭,大致可分為粥茶法、末茶法、散茶法三個階段。一、粥茶法西漢到六朝時期,國人大多采用此種頗具喜劇效果的方法飲茶。首先要將茶葉和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物一同滾煮,其間用勺舀出浮沫,然後再盛出飲用,所謂“晉宋以降,吳人採其葉煮,是為茗粥。”一頓操作猛如虎,和煮菜湯相仿,再加上各種調料,想必入口味道格外酸爽。唐代茶聖陸羽便吐槽這種粥茶“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也!”六朝時期,這種粥茶在南方比較盛行,吳主孫皓常在宴會上以茶代酒,桓溫也曾用茶宴客標榜自己節儉。北方人民表示壓力山大,實在難以欣賞,普遍飲用牛乳類飲料,並嘲諷茶為“酪奴”。權貴宴飲時,僅有南方歸降士人方才飲茶,歸降北魏、官至尚書令的琅琊王肅酷愛飲茶,相傳每次都要飲茶一斗,得了一個“漏斗”的綽號。茶在北方的尷尬地位,可見一斑。二、末茶法直到唐代,飲茶之風方才盛極大江南北,“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曆遂多,建中以後盛矣”,中唐以後,茶已經進入民間,和米鹽無異。北方人逐漸放棄對茶的抵抗,一方面是因為盛唐開元年間,佛教禪宗一派於北方大行其道,學禪之人需要少睡參禪,古人又不吃晚飯,為了提神抗餓,北方人只好煮茶來喝,“從此轉相效仿,遂成風俗”。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時出現了改變茶葉命運的劃時代大師——茶聖陸羽。“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事學春茶。”陸羽著有《茶經》三卷,對茶道論述詳盡。《茶經》中提倡飲用的茶已不再是粗放的粥茶,而是逐漸向精緻的末茶轉化。陸羽提倡飲用以茶餅碾碎而成的末茶,茶末以米粒大小為宜,先將水在茶釜中煮至冒小氣泡,再投入茶末,用竹莢攪拌,等茶末鋪滿水面時,便可舀出飲用。《茶經》成書短短數十年後,陸羽便登上神壇,受到賣茶商人供奉。賣茶人將瓷質陸羽像供在茶灶旁,生意好賺錢時候用茶供奉,生意不好就上開水澆。晚唐時,唐人又興起一種“點茶法”,即將茶末放在茶盞中,再將開水注入衝飲。點茶法能發揮末茶特點,加上注水時對水流、水量、落水點有頗多講究炫技之處,在兩宋時成為飲茶的主流方式。宋人多將茶製成茶餅飲用,味道上追求“香甘重滑”,不喜茶中苦澀原味,並以茶色“純白為上真”。在這種獨特的要求下,宋人茶餅製作工藝可謂另闢蹊徑:首先精選原料,只取選中茶葉的茶心一處,用泉水浸漬,然後上鍋蒸,再用小榨榨去水分、大榨榨去茶汁,以求色白味甘;榨過之後,將茶放在盆裡研磨,好的茶餅一般要研磨一天以上,等到盆中膏狀物勻滑細膩後,再加入龍腦等香料,和上香米熬成的薄粥,一併揉成茶餅。這樣製成的茶餅因為有澱粉,樣似牛乳;因摻有香料,口味甘香,與之前粥茶法下的鹹湯茶味道大相徑庭。這樣複雜工藝製成的茶餅往往價格不菲,出自名家之手的更是天價。宋仁宗時蔡襄製作的“小龍團”一斤售黃金二兩,還極難買到,時人稱“黃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徽宗時,鄭可聞用“銀絲水芽”製成“龍團勝雪”,每餅售價四萬錢,備受推崇。宋人不僅茶餅製作繁複,點茶時也頗多講究。首先要將茶餅烤乾、錘碎,再用類似今天藥碾的茶碾細細碾做茶末,茶碾越小越好,大了會被嗤笑為蠢物;隨後將茶末倒入似今日篩子的茶羅中,篩取細碎茶末放在茶罐中,以備飲用。制好茶末後,為避免開水注入冷茶盞降溫影響口感,要先將茶盞烤熱,再用長柄小勺茶則從茶罐中舀茶末置於盞中,倒入一點開水將茶末調勻,再用長嘴茶壺注水,同時以筷子、長柄勺或是筅(圓形竹刷)攪勻。注入的水並不是“老不可食”的滾水,而是“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的初沸之水;調茶手法要求更高,須得“先攪動茶膏,漸加擊沸,手輕筅重,指繞腕懸”,達到“上下透徹,如酵櫱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茶麵上銀光翻湧,才算是點好了一盞茶。點茶手法繁複,技術含量頗高,正適合比試,宋人常“鬥茶”為樂。鬥茶主要考量茶和水的融合程度,攪動茶水轉動,先在茶盞上留下痕跡的算輸。茶色純白,比鬥時盛在在黑盞中最為明顯,位於今日福建建陽的建窯所出產的黑色茶盞因外形美觀、顏色純正、久熱難冷等特點大受歡迎,名品“兔毫盞”、“一碗珠”“金油滴”售價頗高,“曜變天目”盞更是價值萬金。然而茶盞精美的只是盞心,其外腹、足底因可以置於配套使用的漆製茶託中隱藏,往往做的頗為粗陋,漏胎、流釉比比皆是,可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三、散茶法元朝後期,隨著飲茶群體擴大和胡風浸染,精細的末茶逐漸隱退,原汁原味的散茶大行其道。明代洪武帝提倡節儉,下令禁止製作高階茶餅,由此,散茶徹底取代了末茶的地位。散茶飲用與今日飲茶相似,採茶後將茶葉焙乾,直接在茶壺裡沏茶喝,茶葉不再摻澱粉、香料,也不再製餅、碾末。隨末茶一併消失的,還有用來製作末茶的一系列複雜茶具,只有裝開水的長嘴茶瓶搖身變為茶壺,繼續笑傲江湖。曾風靡一時的吉水窯黑色建盞在元末停止燒製,明代“建盞”一詞轉而專指德化窯的白瓷茶盞。飲茶方式的改變,也使茶文化出現了轉變,明清文人往往難以理解宋人對茶的論述。如蔡襄在《茶錄》中談到“茶色白,宜黑盞”,元初依然以白色茶為貴,飲用本色散茶的明人則認為“茶色自宜帶綠,豈有純白者?”,並進一步認為試茶應該用白色茶盞,宋人用黑色茶盞乃是不知所云“宣廟時有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其色紺黑,似不宜用”。還把鬥茶時先粘上水痕一方失敗的評價標準改為“以水痕先沒者為負”,鬧了大烏龍。由粥茶、末茶到散茶,小小飲茶方式的轉變折射的正是古人生活方式的轉型。一杯清茶,初品清甘,漸至佳境,這也正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願淡雅雋永的文人意趣能透過塵封的時光,帶給忙碌的現代人一份清靜,一絲慰藉。茶在中國出現的較早,戰國時期的《爾雅》中,便有關於茶的記載,其《釋木》一篇,講到“檟,苦荼”,“荼”古音正是cha,湖南古縣荼陵(今茶林)正因產茶而得名。到了西漢,士人王褒在《僮約》中,寫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可見其時飲茶之風已逐漸興起。同時代的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一隻竹笥在其標籤牌上寫有“檟笥”二字,正是一件盛茶葉的器具。茶,這一片小小的葉子,一度成為古代中國的象徵。直到今天,茶依然是我國一張亮麗的名片。
-
5 # 懷愁不寐齋
古代對茶的講究要遠遠高於現代。
茶的進化史“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這是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篇首就提出來的。茶在成為可以飲用的“茶葉”之前,也不過是生長在一棵茶樹上的綠葉,只有經過一道道工序,才能變為人人皆愛的飲品。像我們今天熟知的製茶工序,以及歸納的六大茶類,已經成為愛茶之人津津樂道的談資,但自古而來,茶的進化之路卻很不尋常,和今天大相徑庭。
陸羽是茶文化的集大成者,茶的起源卻要早得多。根據《茶經》的記載: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楊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於國朝。”陸羽認為茶是發源於神農氏嘗百草之時,雖然這一說法難免有些缺乏證據,但根據他的敘述可以看出茶作為飲品的出現時間還是比較早的。反推一下,上述時代還只有區區幾位名人有飲茶的記錄,說明茶在當時並不盛行,到了唐朝,才是茶真正普及的時代。
茶的喝法,現在主要是泡著喝,古代則以煮為主。陸羽在《茶經》中就詳細介紹了茶的煮法,這一喝法從唐傳承到宋,直至明清時期才有泡茶喝的記錄。
要說講究,應該可以從茶具看出來,《茶經》裡有專門介紹介紹器具的一章,其中有“籝、甑、簷、承、芘莉”等等茶具,這些字不認識也不要緊,都是煮茶相關的,今天已經用不上了。
登堂入室茶的發展是先由一部分社會上層人士帶動推廣,逐漸普及成廣大群眾的普遍性飲品,又經過一些文人雅士的拔高發展,實現了雅俗共賞的渾然境界。
前文提到的唐以前的名士,算是對茶的發展做出了莫大貢獻,到唐朝有陸羽著《茶經》,到宋朝又有宋徽宗親自寫的《大觀茶論》,更反映了宋代茶業的發展。到明代有朱元璋之子朱權撰寫《茶譜》,都體現了當時社會對茶的重視。
茶能去油解膩,雖然生長在南方,但卻受到各地方人民的歡迎,尤其是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沒有蔬菜只有肉的飲食需要茶來調劑。久而久之,茶成為重要的交易品。在南方,出現了著名的茶馬古道,將茶葉送往東南亞、西藏等各個地區。在北方,茶葉成為兩國外交的重要手段,中原王朝常常用茶葉換取北方遊牧民族的和平相處。
在唐宋時期,茶葉能被用來交換戰馬。《宋史·食貨志》就記載道:
“宋初,經理蜀茶,置互市於原、渭、德順三郡,以市蕃夷之馬。”可見古人對茶的講究,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了。
-
6 # Luxiao0919
據說中國茶的歷史從神農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在古代茶一直都是中華的一張響亮名片,人們喜好喝茶的習慣已經延續了上千年。實際上中國不僅有茶,還有著非常深厚的茶文化,並不是種茶、飲茶就代表擁有了茶文化,還必須要有文化內涵方面的建樹。陸羽所著的《茶經》就足以證明,早在唐朝時期人們就已經把茶視作一種道德規範,來了客人敬茶是必不可少的禮儀,此後也是慢慢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礎。不過古人喝茶的方式和我們現代人一樣麼?現代人喝茶基本上都是泡茶,相對來說會比較方便,只要準備好開水和茶葉就隨時隨地都能飲用。但古人喝茶的花樣就比較多了,而且不同朝代的人們飲茶的方式也不同。例如有粥茶法、末茶法、散茶法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古人都是怎麼喝茶的,這裡面的講究可就多了。
-
7 # 鋼上開花
不一樣。
茶最早可追溯至上古神農時期,但喝茶真正成為一種文化則是唐代才有的事情。
“茶聖”陸羽的著作《茶經》曾對茶葉、水質、煮水步驟、喝茶過程等有過介紹,在當時或許是一部具有極高可參考性和實用性的品茶指南,但在現代人眼裡看來,或許只能束之高閣、悠然嚮往了。
一、古人的茶葉
“其名,一曰茶,二曰檟(音賈 ),三曰蔎(音設),四曰茗,五曰荈(音喘)。”
唐代的茶有以上五種叫法,然而並沒有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鐵觀音、大紅袍、龍井、碧螺春等等,因為喝茶在唐代剛剛形成一種文化風氣,很多茶種在那個時代並沒有被培養或開發出來。這是茶葉名稱的區別。
“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
陸羽認為,好的茶需要生長在陽面的山崖上和遮陰的林木下,紫色的茶葉相比於綠色的要金貴。
山崖之間的野茶自然獨具風味,種茶需要遮陰處理也是公認的方法。但紫色的比綠色的好,這個結論或許主要還是稀缺性所帶來的心理作用在作祟吧。
二、古人煮茶用的水
陸羽認為,茶湯的好壞取決於茶葉,更決定於水質的好壞。水質好壞的評判標準至關重要。在陸羽看來,好的水應該是清澈、乾淨、清冽、甘甜的。但這些標準都太主觀,每個人看到的、嚐到的、體驗到的都是不同的,那麼有沒有一個能夠讓人們普遍信服的標準呢?
重量。
準確來講,是同等體積的水的重量。取其輕者、即密度小者為優。“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由此而來。
水的密度小,某種意義可以理解為雜質相對少,但要拿來作為判定水質優劣的主要標準,在現代人眼裡看來或許就值得玩味了。
除了追求水的輕,還有部分品茶愛好者發明了一些近乎宗教膜拜的“淨水法”。
有人將特定時節的雨水、雪水收集來煮茶。有人用水缸貯水,月夜將水缸搬到庭院內接收月華滋養,白天則搬回室內靜置。淳樸的品茶愛好者或許會在筋骨的勞累後感受茶湯的額外香甜吧!
三、煮茶與泡茶
現代人用水泡茶十分簡便,古代人想喝一碗茶湯卻要經歷諸多步驟。
熱源、器具準備妥當。先得將水倒入鍋中煮沸,待水中產生魚眼大小的氣泡,用勺子將水面如同黑雲母的水膜去掉,這是“一沸”。加入鹽繼續煮,鍋的邊緣湧出珍珠般的小泡沫時,這是“二沸”。此時舀出一瓢水,用“竹夾”攪動沸水,用“則”量好茶葉從漩渦中心投下。等到水面如同波濤翻滾時,這是“三沸”了,加入此前舀出的水,使茶湯孕育成華。這才成為一鍋可以拿來享受的茶湯。
《紅樓夢》裡講,“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便是飲牛”。如果只是把茶當水來喝,自然不必有那麼多講究,但品茶的樂趣或許就難以感受到了。
古人雖受限於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即便在我們眼裡看來有些行為難以理解甚或啼笑皆非,但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依然是值得肯定的。
古代人與現代人喝茶的區別當然不只是這些,但我相信你已經從中領會到了物質體驗與精神追求的不同之處。
-
8 # 蘭新輝
古代人喝茶有時候是為了解渴!一部分高收入者是在享受生活!現在人喝茶大部分是為了接觸,交流、送禮!沒有之前的茶味了!
-
9 # 上堯村夫
古代人喝茶與現代人不同,現代國人喝茶方式是從明代開始的,以前是煮茶喝,包括唐代茶聖的茶經裡也和蘇東坡的一些文章詩詞也看到,那個時候也是煮茶,從出土文物看,茶是煮茶喝,當然如今一些個別人復古,也用煮茶,日本人韓國也有這種喝法,這種煮法,需要一定的時間耗費,茶的製作也不同。到了明代,製茶工藝改進,皇帝喜歡泡茶喝,而且具有表演性,逐步在貴族上流社會流行,茶的品味講究也不一樣。在這種趨勢下,江南宜興的制壺工藝改進與時俱進,適應了這種方法,紫砂的透氣性特別適合泡茶,新的茶文化開始流行,從此,紫砂在明代崛起,從皇帝到百姓,都喜歡。這種壺也便於攜帶,文人墨客喜歡,一直流行到如今。
回覆列表
中國喝茶起源幾千年前,但是喝茶文化大同小異,“中國茶史”的起源,到目前為止是眾說紛紜,爭議未定,大致說來,有先秦說、西漢說、三國說。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瀰漫朝野,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
飲茶,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由茶樹植物葉或芽製作的飲品。也泛指可用於飲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製的飲料,後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花、葉、種子、根泡製的草本茶,如“鐵觀音”等。
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它是古代中國南方人民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也是中國人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
喝茶步驟如下:
1、暖杯。用熱水沖洗茶具,讓茶具受熱均勻。
2、取茶。用鑷子取適量茶葉放入容器中。
3、醒茶。醒茶講究速度快,不需要將茶葉的味道泡出來,只需讓茶葉感受到熱度並喚醒茶葉的香味即可。
4、泡茶。將醒茶的水倒掉,並以高位沖水的方式將沸水倒入容器中,並蓋上蓋子。這期間,需要用開水淋泡茶的容器,次數最好為3次。
5、倒茶。將泡好的茶倒在公道杯裡,然後再將茶水分到小杯子裡進行品茶。
古代喝茶方式和現在大同小異,具體喝茶步驟如上所述,也並沒有什麼大的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