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依舊是儒家思想的代表?
21
回覆列表
  • 1 # Jnn樂天知命

    我是2018年才接觸到王陽明先聖的心學體系的,那年我買了2套王陽明的心學書籍,雖說我並沒有全部弄通,也沒有讓我投胎換骨,但是我也認識到心學的強大,讓我記住了陽明心學!

    從他的著作中得知,大部分是由他的學生們和後人撰寫的,當然也直接說明了他個人極具才華和極高的思想覺悟,他自幼聰明伶俐,長大後博採眾長,早年和道觀之人交往甚密,後來又迷上釋道,不過因為自小受到家庭影響,他父親是狀元,是傳統的儒家代表,生活的年代又是明代中期,當時程朱思想也比較吃香,還是以“存天理,滅人慾”的時代,當時王陽明還小,也正是在當時這種情形下去“格物致知”,格了好幾天竹子,最後沒有格出什麼道理,人倒是病倒了,認識到這個理論的不足,最後經過重重考驗,最終形成了當初的陽明心學,所以從骨子裡仍然是以儒家思想為重,因此他的思想包含了儒道釋諸多文化因素,這就不足為奇了。

  • 2 # 明貞

    歷史上真正在學術上有成就的人最大的共同點是真懇並歷磨難,老子是傳承是天賦且不論,孔子佛祖等有影響力的人,都是歷劫而來。以佛祖之秉賦都曾苦行六年,何況他人?王陽明用心真懇且堅毅,曾格竹七天,差點瘋掉,可見意志之堅。

    他的思想受儒佛影響深並有治國平下之實踐,說他儒學大師不為過!但個人以為他有點唯心:我未見此花時此花與我同歸於寂,見此花,則此花與我一時明瞭,有一定道理但偏於主觀!在器世界心物即私性物性皆是無明造作,自性湮於其中。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 3 # 中國好閱讀

    心學作為心性儒學,至明朝,由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心學最不同於其他儒學者,在於其強調生命活潑的靈明體驗。看似與佛學的心法修教十分相以,但佛學只求出世,但心學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正是儒學所說的“內聖外王”。

    然而心學的觀點就是:一切的道德觀念,善惡的評判,都應該從心出發,從當時的現實出發,而不是按照前人定下的標準來評判。心學的出現,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儒家原本很多荒謬的,不切實際的東西全部摒棄掉,只是實事求是地看問題,從人的靈魂深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儒家原本很腐敗荒謬的理論進行了重新的反省,和重新的打造,形成新的儒學。

    對於陽明心學的善惡良知,儒家跟佛家有一點是完全一樣的,相對的真善美和假惡醜是以“意”來分,就是後天的意識分出了真善美和假惡醜,這個是相對的真善美和假惡醜,那麼絕對的真善美和假惡醜誰來分?是良知來分,用佛家的話來說就是用般若來分,般若才能分出絕對的真善美和絕對的假惡醜。也就是說真善美和假惡醜的最終極的審判官根本不是我們常人的這個意識,而是超越常人意識的般若和良知,般若就是良知。而我們遠離真善美,遠離良知而獲得的空虛感,也叫做終極關懷缺失症,那些症狀就是良知的審判,在佛家就是般若的審判,在道家就叫“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的審判,是一個意思。這些審判,就是終極關懷缺失症,就是空虛感、無聊感、無意義感、無價值感、被拋棄感等等,除此之外,生老病死也是對終極關懷缺失症的審判。說到底就是對我們遠離真理,遠離良知的審判。

    王陽明應該是中國最後一個聖人了,他之後儒家就再也沒有聖人了,他是儒家的最後一個聖人,王陽明也是跟孟子一樣偉大的人,但是自他以後儒學也就衰敗了,再也沒有出現像王陽明這樣大手筆的一代宗師,再也沒有了,所以他的學問也就成了絕響,包括他的“四句教”也成了絕響。

  • 4 # 中華哲學原理

    王陽明按照“儒釋道”的方法“格物”失敗,說明王陽明的“心學”與“儒釋道”不同,王陽明的“心學”不僅要“破山中賊”,還要“破心中賊”,這不是“儒釋道”的主張!

  • 5 # 九諼草

    王陽明確實對宋明理學的思想改良了不少,但說儒釋道彙集就不恰當了。

    原始儒家思想至孔孟,以後就沒有把核心部分傳下來,至理學時期,儒家思想本質已經變了。只能說王陽明對理學進行了改良、變革,不能說他彙集儒家思想,佛家、道家更別提了。王對道家思想的理解,確切地說對道教,煉內丹一關就沒有透過。對佛法的認識,才摸到了意識的背面,比起禪宗的禪師來說,很多他都比不上的。

    王的心學,確實在當時有很大的積極意義,但弊端也很多的,人們都在談心性了,好像人人都能得聖賢了,為什麼?他那個良知把人們搞昏頭了。他的格物跟曾參的格物是不同的,他是借鑑禪宗的方法進行格物,最後是儒家、佛家各領會了一部分,形成了心學,兩面都不究竟。

    他的學說有個特點,跟程朱差不多,就是“理”那一部分沒有斷,雲裡霧裡的,一般人一學就偏,為啥?沒說明白唄。

    以上,王陽明仍然算作儒家有成就的人,畢竟人家還能達到一定境界,我們還差的遠,評價人家,懺悔!

  • 6 # 儒者讀書

    一、儒道從來不分家

    在中國古代思想發展史中,儒家和道家往往是並行不悖的。歷史上有多次儒法聯合滅佛的舉動,但從來沒有儒滅道或道滅儒的現象,這是因為兩者本就同出一源且契合度很高。

    在宇宙觀上兩者是統一的。戰國時道家的分支陰陽家認為世界是由陰陽二氣組成的,儒家很輕易地接受了這一理論,董仲舒更把“陽尊陰賤”作為自己獨尊儒術理論的基礎。至明代陰陽五行廣為流行,儒家同樣接受了這種解釋世界的觀點。

    在政治上兩者沒有矛盾之處。道家向來主張“無為而治”,而儒家則主張“聖天子垂拱而治”,如此一來道家與儒家各行其是,互不干擾。王陽明雖沒有明確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他一生的行為已經為自己的政治觀點作了註解。

    真正的大儒與真正的得道高人往往能成為知己。儒家入世修身,思考天道與人道,將生死、善惡納入一個體系中,希望創造一個“大同治世”。而真正的道家敬神卻不迷信,飄然於塵世之外,卻又閃爍在塵世當中,問天、問己,修成一顆“真心”。

    二、儒釋相愛相殺

    儒家與佛家向來就有很多矛盾,因為佛教徒熱衷於傳教但又不事生產,因而給儒家的政治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歷史上的“三武一宗滅佛”成為中國佛教史上記憶深重的“會難”。

    雖然政治主張不同,但是在宇宙觀上,佛家同樣說服了儒家。這並不是靠所謂的佛祖和菩薩,而是靠因果論和“空”。佛家認為萬事皆有因果,如此具有邏輯性的觀點為儒家所認同,只不過佛教徒修“果位”,而儒家的目的是成聖,所以因果論只是為儒家所接受的思想方法之一。

    而“空”的觀點就很特別。佛家認為真實的世界是虛無的,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幻想,我們需要看破世界萬物,求得真理,這就是“打破冥頑須悟空”。這與道家的“道”、儒家的“理”具有相通之處,道家需要以出世、修煉達到“真人”的境界,儒家需要以格物求得知識,進而達到完美的道德境界,三者的目標都在俗世之上,又都能相互印證。

    因此,王陽明的“心學”不單單是對程朱理學的突破,它同樣吸收了道家修煉“真心”的觀點,因為心學的目的就是將用知行合一的方法將去除雜欲,認識“良知”,即所謂“心即理”。它也吸收了佛家的“空”的思想,因為“心外無物”不是盲目地做一個唯心主義者,而是以一顆“真心”看破虛無的世界,掌握世界的真理,此即毛主席所謂“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 7 # 問古思塾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有點兒問題!

    和歷史上很多思想家相比,王陽明最大的特點是比普通的讀書人有修行的功夫! 這種功夫是讀十萬卷書,也不一定讀得來的。

    一、兩個關鍵問題

    王陽明年輕的時候到南昌去成親,結婚當天,因為在道觀裡面學打坐,居然都忘記了拜天地。

    除了向道士學打坐,王陽明,還有很多道士朋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位蔡道長,蔡蓬頭。

    這說明了他很早就學習了道家內丹的功夫,而且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響。

    另外,我們都知道王陽明是在貴州的龍場山洞裡打坐而悟道的。想想看,這和在山洞裡面壁打坐的達摩祖師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二、良知為何物?

    王陽明在龍場的山洞裡悟道,然後提出致良知的說法。

    那我們要問一下,王陽明提到的“致良知”和道家老子提到的“致虛極守靜篤”,以及佛家講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有沒有什麼本質的內在聯絡呢?

    只要是有過內觀經驗,並且有一定體會的人就會知道,王陽明的悟道和佛道兩家所說的明心見性應該是一回事。

    也就是說,他老人家透過打坐的功夫,已經進入了曾子在大學當中所說的“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境界。

    我們可以推測,王陽明達到了定靜,見到了生命內在光明,他臨終前說吾心光明也是一個例證。

    王陽明能夠明心見性,能夠看到生命的本質,自然也就應該明白中道的本質,而中道就是陰陽平衡,陰陽一體,陰陽互補,陰陽互化。

    這和老子講的萬物負陰而抱陽,反者道之動有本質區別嗎?這和佛陀的心經當中講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哦,本質上不是一回事嗎?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良知就是王陽明先生透過內觀見到的自性,我們生命最本質的存在,也就是佛家所說的心。

    只要是自己的心燈亮了,自然就能達到喜怒哀樂之未發居中狀態,待人接物的時候也能夠不勉而中,自然而然的能夠找到那個恰到好處之處。

    結論是我們不能夠被文字表述的表面現象迷惑住,應該透過儒釋道三家表面的差異,看到他們內在本質的相同之處。王陽明就是最生動的例證,就是用了儒釋道三家聖人都曾採用的方法,領悟到了那個可以超越時空限制亙古不變的力量和法則。

    三、自覺覺他

    佛家稱自己悟道以後又能去全力度化別人的人為菩薩。其實王陽明何嘗不是佛家說的那種大菩薩?

    他先是自我覺悟,然後願意犧牲自我去保護蒼生,去教化眾生,只不過是沒有剃頭穿袈裟罷了。

    王陽明被尊為儒家的聖人,但用道家和佛家的標準要求他,他何嘗不是一個大修行人呢?

    佛家談不二,道家談平等心,儒家談一陰一陽之為道。世上不就是陰陽一體,對立互補,相互轉化嗎?

    王陽明提到的知行合一,知行一體,知行互補,知行相互轉化。

    王陽明倡導的是心學,學是不能光靠讀傳習錄讀來的,心學只能讀心而悟到。

    我們要麼老老實實像王陽明那樣去打坐,去內觀,要麼就像他老人家說的那樣,讀生活的無字天書,在每一件事情上磨鍊心性,但終級都是要明心見性。

    如果鑽進故紙堆裡,整天忙著摳字眼,忙著雞蛋裡挑骨頭,非要對儒釋道三家的區別說得清清楚楚,又有什麼意思呢?

    如果沒有親口嚐到梨子,讀了再多梨子介紹的文章,看了再多梨子的影片和圖片,自己能替這個梨子寫100篇論文,就仍然不知道梨子是什麼滋味。

    悟道,是要讀無字天書的,是要讀自己內在的那本心書的,那些有有文字的書騙慘了。

  • 8 # 文藻巧翁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在明王朝曾做過兵部尚書,多次鎮壓農民和少數民族的武裝起義,被封為新建伯。因曾隱居紹興陽明洞,自號陽明子,故稱王陽明,他的著作後人編輯為《王文成公全書》。

    在宇宙觀方面,王守仁繼承和發展了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把自然和社會的一切事物都說成是“心”的產物,認為沒有我的心,便沒有世界的一切。他說:“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傳習錄》下)這是徹頭徹尾的主觀唯心主義和唯我論。

    在認識論上,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學說。他認為為人都有良知,都有生來固有的關於真理的認識。他認為,“天地萬物”、“萬事萬變”都已包含在“良知”之中,所以知識乃是“良知”的自我認識,不必透過外界事物來求得知識。並認為心裡的“良知”就是“天理”,把心中的“良知天理”貫徹到事物中去,使事事物物與我心中的“良知”相符合,就是“格物致知”。這是一條典型的從“心”到“物”的唯心主義認識路線。他與程朱學派“知先行後”論不同,認為知行不可分離。他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答顧東橋書》)又說:“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就是說“真知”就是“行”,“行”包括在“知”中。思想動機就是”行。完全取消了社會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這就是他唯心主義先驗論的“知行合一”論。

    王守仁從主觀唯心主義出發,把封建地主階級的道德觀念說成是一切人都具備的先驗原則,籍以壓抑、泯滅人民的反抗意識。他曾說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他的哲學就是以“破心中賊”為主旨的,所以受到歷代統治階級的賞識

  • 9 # 學悟禪

    王陽明生活在明朝,儒釋道在這個時期已經融合發展了很多年了,到王陽明出生可以說是到了巔峰了,王陽明生逢其時,心存大志,刻苦學習,終於博採眾家之長,創立心學,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

  • 10 # 護法天瓶

    因為人乘天乘解脫乘本身就有相通之處。人乘就是五條戒律叫做五戒,而五戒加上行十善就是天乘。天乘之後,看破解脫就是解脫乘,所以這三者都是有相通之處的。

    你看道家等的天乘,是不是都是有不殺生,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偷盜五戒。佛家也有十善業道經,講的投生人天乘應該包含的內容。

    當然,王陽明學說仍然以儒家修行方法,當然,內容主要是格物致知明德等等,所以仍然是儒學

  • 11 # 詩意地棲居246

    陽明心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儒釋道融會貫通的集大成者。陽明心學,其底色依然是孔門正法眼藏。

     

    究其原因:

    1. 儒家經典《大學》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之道,即大人,君子之道。明明德,通曉天理大道,存天理,滅人慾就是明明德;親民,即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把世間萬事萬物都裝在心裡;至善即達清澈良知,聖人無我利他的至高境界。

    這些是陽明先生及其門人畢生追求。是自孔孟以來,信奉儒家學說的入世之道。 《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君子聖賢利於天下的行動綱領。

    陽明先生“龍場悟道”, 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他倡導為學,立必為聖人之志,透過勤學,責善,改過等功夫,在自己心上著實用功。

    致良知是陽明先生晚年提出來的學說。“良知”,它就是人發自內心的一束光,如《大學》之明德,致良知,就是明明德。《大學》全部思想就可歸結為“致良知”。

    陽明先生波瀾壯闊傳奇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人生最後時刻都是拖著疾患,在奉旨剿匪的歸途中,“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他一輩子都在身體力行著聖人之道,把自己推向了儒家至善的境界。

     

    2. 陽明先生借鑑道之宇宙論,提出良知本源論,“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指出良知和天地萬物實為一氣貫通。

     

    3. 如果說儒家思想強調個人社會責任,而道家思想則強調人內心自然秉性。

    在擒寧王一役,陽明先生視百姓困苦和安危為念,運用超常心法,在無一兵一卒,糾合一班烏合之眾情況下,僅用38天就平息了寧王朱宸豪精心準備了10年的叛亂。擒寧王事成之後,他竟然跑到山上修煉去了,把在一般人看來是“至偉功業”的榮譽置之度外。這種超然物外,不顧一切譭譽得喪,一心為民的舉動,淋漓盡致地詮釋了《道德經》81章最後的這句至誠至純的聖人心境: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4. 王陽明視佛道為心(良知)本體之法用:“佛、老、莊皆吾之用,是之謂大道”。陽明先生立足儒家,涵泳佛道的境界和功夫。

     

    5. 先生告訴門人學生,為學需要相互砥礪,去除心上私慾和障蔽,時時關照這顆良知之心,是否光明清澈?陽明先生經常以鏡子為例,來關照我們自己這顆心。

    禪宗六祖慧能,有著名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禪宗之明鏡與塵埃,和陽明心學之清澈良知與私慾障蔽,暗合道妙,如出一轍!

     

    綜上所述,儒家和道家思想,如同陰陽兩極,在入世和出世之間達致平衡。 若萬物一體、淡泊寧靜等境界都是融攝儒釋道三教的產物。

     

    南懷瑾先生曾言:儒為表,道為骨, 佛為心。這三者已經融為一體,不可分割。是中國人的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 12 # 放的頭條

    00

    剛剛

    萬法歸宗,其實道理都一樣就是思想立場闡述方式不一樣而已。

    大道至簡,道法自然。其實就說明一切,即使宗派林立,經法千篇。都是以無開始,以有結束,先是宇宙萬物的關係,再到宇宙於自然的關係,再到自然與世界的關係,再到世界與社會的關係,再到社會與人的關係,再到人與人的關係,再到人與內心思想的關係。

    個宗個派加入自己的思想因對事物發展觀察思考角度不同,也就出現了各種解讀。

    看完中國神學,看看哲學,再看看西方神學和哲學,一定透過現象看本質在。在相通融合後你就明白了。

    你看到的一切其實都是假象,科技進步其實是在加速人類社會消耗的一個過程。人們總以為自己擁有一切,其實你才是過客。

    編輯

  • 13 # 二師兄逛娛樂圈

    釋家一部三藏,就要一個人畢生來讀,還不是精讀。

    道家老莊已經高不可攀,有如雲天之鷹。

    儒家最接底氣,中國人很多人能明白一些,但是要做到儒家聖人地步,也是太難。

    六祖慧能,學得佛教半部經典,就可以開山立派,少林禪宗。

    儒釋道三家已經個個是巨人,又有誰能站得三個巨人之上?又有誰敢?

    我看只有瘋子,傻子。

    王守仁不配。

    如果王守仁能夠圓融三家而出一部經典,派別,那才是了不得的事。

    風頭必須蓋過釋迦,老子,孔子。

    歷史的大浪淘沙過後,那三個人依然高高飄揚。王守仁偶爾有聞。高下立見。

    我的天!

    儒釋道三家有同有異。但是最終目標卻不一樣,怎麼融合?

    儒家是讓人一步步走向社會化的道德規範。把人塑造成一個個具有“人”的樣子的人。它壓抑了人的個性本心。成就人間規規矩矩的人。直至聖人。

    道家注重人的個性本心,崇尚在自然下來調適人的心,讓人的心舒服,不受外界干擾。甚至功夫好的,修煉自己的內心出了身體,迴歸天界。成神仙。神仙也在六道中,還是要輪迴的。

    釋家是徹底的解脫,它要人徹底洗脫人的貪嗔痴,讓心清淨重歸無的大海,極樂淨土。不再輪迴六道。世界任何的快樂都不及淨土之樂。

    釋家成佛的道路上,開始在人間的修煉,是要做個好人。這跟儒家可以同路一程。

    釋家在洗心的道路上,也可以同道家同一程。但是道家還有慾望,享受天界神仙之樂。

    對於“心”法。

    釋家最深刻,一部《心經》總領三藏浩如煙海的經典。其他所有佛教經典都是“洗心”的操練法。

    老莊自成一派。但是老莊的徒子徒孫卻偷了佛教的一些功法成自己的道法。 道家很多派別的氣功,很明顯是從佛教《觀無量壽經》上取來的。

    如果你只看王守仁,你會把他當神。如果你再看拼多多一點,你就覺得原來王守仁是個賊。 大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上天給你可以預知未來事的天賦,但要拿走你幾年壽命,你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