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大衛思想

    擲彈筒是二戰時期日本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裝備。

    建國後,在解放軍的裝備系統中,有大量的60mm迫擊炮成為制式裝備。60mm迫擊炮無論射程還是威力,均超過50mm口徑的擲彈筒,而且也和擲彈筒一樣可以近射,關鍵的是擲彈筒瞄準主要靠經驗,而迫擊炮有瞄準器,所以,無論從簡化後勤角度來說,還是從做戰需求來說,擲彈筒都成為“雞肋”的存在,只能棄之。

  • 2 # 玉宇澄清10

    也不能說淘汰,九十年代曾研發一款三無發射裝置(無光,無煙,無聲),可以說是擲彈筒的升級版,但沒裝備部隊,估計是精度達不到要求。

  • 3 # 司馬釗

    這些回答都不是主要原因,擲彈筒現代在步兵中的地位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了,當年出現擲彈筒主要是步兵的火力有限,機動性也很差,隨身攜帶的武器就很重要,因此擲彈筒大量出現,而現在步兵的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伴隨步兵前進的不僅有大口徑遠端火炮,還有團營屬的82.迫擊炮100迫擊炮82無後坐力炮甚至122火箭炮的配合,而且現代步兵機械化程度很高,步戰車上的武器也不少,同時射程比擲彈筒遠得多的槍榴彈也已經裝備到班,因此擲彈筒的射擊精度,打擊距離等等都已經完全失去了優勢,被淘汰是肯定的。

  • 4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因為老式擲彈筒這東西是真的不適合軍隊的發展了,不得不被淘汰。

    但是話要分開講,解放軍可沒淘汰擲彈筒這類武器,現在依然有裝備,並且發展出了新型號。

    上圖那個傻子不要學,會斷腿

    二戰中日軍的擲彈筒是種相當犀利的裝備,日軍步兵慣於攜帶這些不佔編制的武器,它們為前沿日軍部隊提供了遠端的面殺傷能力,被廣泛應用在拔除火力點、集中壓制敵方密集人群,以及作為塹壕、掩體後的曲射攻擊武器。百團大戰中,八路軍部隊的阻擊陣地屢遭擲彈筒殺傷,幾乎找不到剋制方法。而著名的關家堖血戰中,日軍依靠要點坑道組織的機槍加擲彈筒火力,簡直成為了我軍的封鎖線,386旅連衝上去發揮近戰優勢都做不到。

    擲彈筒這種武器填補了手榴彈和迫擊炮之間的面殺傷空白,這在當時的戰爭中是很難能可貴的,所以連美軍都為之垂涎。

    但擲彈筒的使用並非易事,它需要相當嚴格的訓練,也不具備迫擊炮那樣的標準刻度,多數時刻都是“憑著感覺打”,就算日軍裡面也不是人人都能操作好,這無異於為擲彈筒的使用蒙上了陰影。

    實際上,我軍在抗日戰爭時期非常看重擲彈筒,這種武器廉價、方便、戰鬥表現好,我軍自平型關戰役開始就有繳獲,但一直都苦於操作,根本就不會用。後來還是依靠感化的日軍俘虜進行了培訓,這才從懵懂中找到點門路。國軍在戰前1934年即已仿製擲彈筒,但戰爭期間用的也不好。

    抗戰時的太行軍工部工廠接到彭德懷“敵人有擲彈筒,我們也要有”的指示,在日軍擲彈筒的基礎上做出了仿製產品,這種仿製的擲彈筒其實是做輕型迫擊炮用,專門填補八路軍支援武器不足的缺陷,採用了自配的無煙火藥,身管更長,射程也更長,成為我軍重要的支援武器,這也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裝備自造擲彈筒。

    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擲彈筒都是八路軍重要的支援武器,它們甚至在特殊時刻被拿來反坦克,比在日軍手裡用的還頻繁。這點我們很容易理解,日軍當年裝備擲彈筒,其實就是為了彌補連排級炮火的不足,而八路軍裝備擲彈筒,是為了彌補幾乎所有的遠端火力不足。

    不過,日軍的擲彈筒並非獨一份,英軍在二戰時也擁有MK8 2英寸51mm迫擊炮,這種東西與擲彈筒無異,甚至可以掛在坦克上打煙霧彈,只是西方更習慣將之歸類為迫擊炮罷了,在對印時我軍還繳獲過這種武器。

    解放後就不一樣了,我軍換裝速度相當快,國家工業化的水平也是一路水漲船高,什麼SU-100、喀秋莎,區區擲彈筒很快就被丟到了腦後,尤其是經歷過抗美援朝的戰鬥後,已經罹患火力不足癌的兔子們哪還看得起擲彈筒,連60迫擊炮都喊著不要不要,口徑起碼80起否則沒用云云。等到部隊開始蘇式換裝後,擲彈筒這種“三無”產品自然被排除在了裝備之外,連發展的餘地都失去了。

    那時候留下來的擲彈筒本就是粗製濫造的東西,許多繳獲自日本的也使用過度或者年份太長,裝備軍隊吧太寒磣,數量吧也不夠分,乾脆就統統淘汰。正好越南不是在抗法麼?這些存貨擲彈筒很多就送給“同志加兄弟”了,它們在隨後的戰爭很是露過幾次臉。

    不過越戰時主要還是以榴彈發射器這類更輕便的武器為主,例如M79榴彈發射器,在叢林戰中表現的極為搶眼,其實也算是擲彈筒的發展。

    還有下掛式的步槍榴彈發射器,比如掛在M16突擊步槍下面的M203,相當的耍帥。

    當年還有種武器讓擲彈筒失了色,神教的教徒們都明白——RPG火箭助推式榴彈發射器,這種直射武器大行其道,超口徑彈頭可以具備各種不同的功能,從攻擊載具到打擊掩體都能勝任。

    不過美軍自己裝備的是M72火箭筒,這是種一次性的火箭,也不佔編制,殺傷力非常不俗。

    越南戰爭擴大後,人們重新對擲彈筒這樣的武器產生了興趣,美軍迅速恢復了自己60mm輕型迫擊炮的裝備,這讓許多類似擲彈筒的設計重新出現了。

    70年代初開始,法國已經開發出了4.8公斤的FLY-K-TN8111超輕型迫擊炮,此外還有比利時、西班牙、以色列都開發出了同類產品,它們用單兵拿著就能跑,雖然4.8-8公斤的重量遠高於二戰擲彈筒,但這也夠靈便了不是?

    比較著名的是美國的M224迫擊炮,它的身管叫M225發射筒,是可以拿下來杵地握持發射的,這類武器擁有擲彈筒類似的靈活度,又有不輸於迫擊炮的威力,用的好能炸得槍榴彈啞口無言。

    後來我軍也就順勢推出了相關的裝備,比如89式榴彈發射器,當年已經裝備了駐港部隊,並且在公開場合進行過民間展示。

    所以,你看這怎麼說吧,雖然這類裝置如今名稱五花八門,什麼超輕型迫擊炮、榴彈發射器、突擊型迫擊炮等等名稱多的很,但解放軍並沒有放棄一個有用的裝備。順帶說一句,我軍的榴彈發射器雖然也叫89式,但與日本當年那玩意可沒半毛錢關係。

  • 5 # 軍武吐槽君

    擲彈筒本質上仍然是一種輕型迫擊炮,雖然目前已經難見其身影,但在二戰中確實大放異彩,除了日軍大量裝備之外,英國和德國也曾經發展過類似的裝備。二戰中日軍之所以大量裝備這種超輕型迫擊炮,主要源於在日俄戰爭時期被打怕了。沙俄軍隊當年曾經使用頗具創新性的將小口徑山炮改裝簡易迫擊炮,在旅順戰役中大量殺傷戰壕中迂迴攻擊的日軍,日軍在旅順戰役中雖然勝利,但是死傷五萬餘人,無力再戰。也正是因為這次教訓,日軍特別重視發展輕型迫擊炮,為了彌補步槍和中口徑迫擊炮的火力空白,就誕生這種奇怪的擲彈筒裝備。▲日俄戰爭中,沙俄軍隊將山炮簡單改裝後用於曲射,誕生了最初的迫擊炮

    日軍一共發展過兩型擲彈筒,分別是大正十年型和八九式兩種,大正十年最大射程只有300米,並且安全性很低,在誕生後不久就被淘汰給了二線部隊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先進的八九式擲彈筒,這種擲彈筒的口徑為50毫米,有效射程可以達到500米,炮筒加上支撐板的總重量只有2.7千克,擲彈筒炮彈重量只有約0.8千克,在特殊情況下還可以發射加裝了發射藥盂手榴彈,非常便於單兵攜行。▲89式擲彈筒

    在侵華戰爭中,日軍面對缺乏重火力的中國軍隊,大量使用擲彈筒作為火力壓制,擲彈筒炮彈的射程遠超人力投擲的普通手榴彈,並且殺傷半徑可以達到5米左右。面對依靠簡單工事防守的中國軍隊,這種速射火力能夠很好的越過障礙而打擊戰壕內目標,而當時的中國軍隊沒有大口徑火炮進行反擊,損失非常慘重。不過擲彈筒這玩意兒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裝備,國共兩黨軍隊很快透過繳獲的日軍擲彈筒發展出了同類產品,雖然因為缺少膛線影響了射程和準頭,但也得到了基層官兵的青睞,很快普及開來。擲彈筒一直到抗美援朝戰爭中還大量出現,但是從1955年以後,隨著解放軍的制式換裝,很快就被淘汰了,這又是為什麼呢?▲日軍在進攻中使用擲彈筒

    這主要源於擲彈筒有兩大缺點:

    第一、擲彈筒出於成本的考慮,說白了就是一個炮管加一個支撐板的簡單組合,發射時依靠手扶炮管來調整發射角度,完全沒有可以依靠的機械瞄準裝置,而且擲彈筒的炮彈沒有尾翼,在空中飛行時彈道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而偏離目標。這種完全依靠個人經驗發射的武器準頭太低,沒有兩三百發的實彈訓練,很難打中目標。第二、擲彈筒的殺傷性太差,由於主要考慮便攜性,擲彈筒口徑多在60毫米以下,炮彈裝藥量太低,面對二戰後飛速增長的單兵火力和機械化水平,擲彈筒的威力已經完全壓制不住敵人,因此被大口徑輕型迫擊炮、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等取代也就成為了必然。▲40火不香嗎?

    二戰後,我軍全面向蘇軍學習,在蘇軍的大炮兵主義中,別說是弱雞的50毫米迫擊炮,就算是60毫米輕型迫擊炮都沒有存在意義。蘇軍認為60毫米迫擊炮的射程只有800米,炮彈重量也多在1千克以下,而連排級單位的進攻縱深可以達到3千米以上,經常要面對鋼筋混凝土的野戰工事,以60毫米迫擊炮的射程和威力根本不足以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也正是因為這個認識,我軍在五十年代並沒有裝備60毫米迫擊炮,而是選擇了口徑更大的82毫米迫擊炮。▲67式82毫米迫擊炮

    在後來的戰爭實踐中,我們發現82毫米迫擊炮的重量太大,並不適合南方叢林和水網環境,於是就研製出了63式60毫米迫擊炮,這門迫擊炮全重只有12.5千克,一名士兵完全可以揹負進行野戰行軍,而其射程是擲彈筒的3倍,威力是擲彈筒的5倍以上,擲彈筒自然更沒有存在意義了。在63式的基礎上,我們又先後發展了重量重量只有5.25千克的PP89式超輕型60毫米迫擊炮和射程達到5.5千米的PP93式重型60毫米迫擊炮。這樣完整的迫擊炮家族哪裡還有擲彈筒的存在意義呢?▲93式60毫米迫擊炮

  • 6 # 南閣水哥

    答:擲彈筒的別名又叫超輕型迫擊炮,主要裝備二戰中日本軍隊,口徑在50MM以下,單兵攜帶,不佔編制。日本擲彈筒口徑50毫米,有兩種型號。當然這種迫擊炮在抗戰時期在我軍手上也是大發神威。著名的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就是被迫擊炮擊中身亡的。

    擊炮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是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它能夠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一種火炮,多作為步兵營以下分隊的壓制武器。其最大本領是殺傷近距離或在山丘等障礙物後面的敵人,用來摧毀輕型工事或橋樑等,也可用於施放煙幕彈和照明彈。在海戰中也被用來作為深水炸彈投擲器使用。

    通常認為,迫擊炮的前身是古代的“臼炮”。是一種炮身短(口徑與炮管長度之比通常在1:12到1:13以下)、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線彈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彈丸威力大,主要用於破壞堅固工事。因其炮身短粗,外形類似中國的石臼,因此在漢語中被稱為“臼炮”。

    一戰爆發後,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展開了長時期的陣地拉鋸戰,雙方皆挖掘了大量戰壕,這一背景下催生了迫擊炮這種新式武器的誕生。1915年,英國發明家溫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發明了“斯托克斯式”戰壕迫擊炮,相比笨重的臼炮而言,戰壕迫擊炮有重量輕、可拆解、便攜帶等優勢。可以說,“斯托克斯式”的問世,也被認為是迫擊炮這一新式武器的開端。

    中國最早的迫擊炮是1922年由張作霖的奉天迫擊炮廠製造出的十一年式80毫米、150毫米迫擊炮。緊接著,上海兵工廠又在1923年以英國“斯托克斯式”迫擊炮為原型,仿製出“滬式”82毫米迫擊炮。

    到了北伐戰爭後,在戰場上意識到迫擊炮之重要性的南京國民政府,亦開始加緊對這種新式武器的仿製。南京金陵兵工廠結合了“滬式”82毫米迫擊炮的炮型與法國“勃蘭特式”81毫米迫擊炮的效能,終於在1931年仿研出了國造82毫米迫擊炮。次年,蔣介石親自下令在南京正式成立了迫擊炮廠,開始批次生產82迫擊炮,至1935年止,該炮產量已達180門。

    到了抗戰時期,82迫擊炮與60迫擊炮並稱為中國戰場兩大迫擊炮。國軍中央軍部隊每營設一個迫擊炮排,裝備2門82迫擊炮。每個團配屬一個迫擊炮連,裝備6門82迫擊炮。而地方部隊則要根據自身擁有的迫擊炮來按量分配。而八路軍的配置更差,在1937年平型關伏擊戰中,八路軍繳獲了不少日軍擲彈筒,並在報告總結中專門提及這一武器。到了1939年,彭德懷副總司令首次向八路軍後勤部發出了“製造50毫米小炮”的指示。這是一種適用於山區作戰的輕型簡易的迫擊炮,後被稱為“七一式解放區造50毫米迫擊炮”。

    1939年10月,八路軍最大的武器產地——“黃崖洞兵工廠”正式成立,隨後即開始了小炮仿製工作。不過在兵工廠成立初期,八路軍仿製的小炮主要以50毫米擲彈筒為主,到1941年開始仿製法式布朗德60毫米迫擊炮和美式M2式60毫米迫擊炮。至於著名的82迫擊炮則是在1943年才試製成功。從此這款迫擊炮也成了後期作戰的重要家底。

    擲彈筒的缺點也非常的明顯。

    擲彈筒雖然射速比較快威力也還可以但作為一種簡易的迫擊炮跟槍榴彈比起來打擊精度和射程並不是很理想。如果一些在戰爭時富有經驗的射手戰死的話新手的命中率會更低,而且現代的榴彈發射器發射的可程式設計彈藥不僅可以精確打擊2000米以內的目標,還可以設定成在敵方陣地的頭頂爆炸,殺傷精度和威力已不是擲彈筒可以比的。

    所以後來就逐漸被其他更加精準的武器取代了。

  • 7 # 國平軍史

    擲彈筒,這玩意不好打,關鍵是打不準,對於射手的培養非常麻煩,要靠平常特別是戰時經驗的累積,如同德軍著名的射速能達到每分鐘1200以上的MG-42通用機槍,由於沒有射彈調速器,培養一名合格的靠手感將射速控制在每分鐘500-600發機槍手,就顯得非常困難。

    老式的擲彈筒,口徑50毫米,其實,就是一門超輕型的曲射炮,單兵攜帶,不佔編制,且可以隱蔽在障礙物後發射,因此隱蔽性很強,常見於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步兵,屬於小隊(排)甚至分隊(班)的支援和攻堅火力。

    由於攜帶方便,有效射程通常在200-500米,擲彈筒手常伴隨步兵進攻,前衝或匍匐接近前沿,敲掉對方的輕重機槍火力點,有許多機槍射手死於日軍的擲彈筒打擊。

    抗戰老兵對日軍長度僅0.4米,重2.5公斤,有效射程500米,有效殺傷半徑10米的89擲彈筒印象非常深刻,將其稱為威力很強的“小鋼炮”,機槍手最怕日軍的擲彈筒。

    至於我軍淘汰戰時收繳的89式擲彈筒,關鍵原因是解放以後,在半島戰爭中,我志願軍裝備了大量蘇制60、82毫米迫擊炮,能方便地伴隨步兵作戰,威力射程都遠超日軍的擲彈筒。

    因此,缺乏瞄準裝置,對正就靠一條油漆白線,準不準全憑射手經驗的89式等老式擲彈筒,就不再被我軍所器重。

    迫擊炮技術水平的提升,軍方就不再需要擲彈筒這種缺乏瞄準裝置,對目標打擊全靠射手經驗的原始武器了。

    此外,60毫米迫擊炮必要時,照樣可以用手扶著打,就徹底封殺了老式擲彈筒在我軍中的地位,被步兵中無處不在的60毫米迫擊炮包括日後稍晚些時候裝備的40毫米火箭筒所徹底取代。

  • 8 # 戰鬥機解說家

    先不說PLA,哪怕是全世界範圍內,也只有舊日本陸軍有過大規模裝備擲彈筒的歷史。除了日本之外,也就只有國軍和共軍仿造並裝備過擲彈筒了。

    國軍是以日本的大正十年式擲彈筒為基礎仿造並改進的,把射程從150米提高到了250米,並命名為民國二十七年式擲彈筒,總計生產了40000多具。

    而共軍則是在1941年仿製了第一款擲彈筒“五零小炮”,並以此為基礎推出了一系列產品。但是產量並不高。

    然而除了亞洲戰場以外,擲彈筒在歐洲戰場是完全沒有應用的。

    (一個蘇軍的突破炮兵師的火炮總數就要比全日本陸軍的炮加起來都要多)

    原因也不難理解,畢竟英美蘇德的軍隊體系要完善很多,各種口徑的火炮門類齊全數量眾多,根本不需要步兵裝備擲彈筒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東西。

    日軍裝備擲彈筒是有很現實的歷史原因的。雖然在亞洲戰場日軍面對一票農業國對手擁有裝備優勢,但是這種優勢也相對有限,而與歐美國家比起來,日本的陸軍裝備體系更是非常差勁,除了步槍以外什麼都不夠用。

    我們來對比一下日軍以及蘇軍師級作戰單位的編制水平:

    以戰爭初期日軍裝備最好,規模最大的“甲種師團”為例,包括非戰鬥人員在內,一個日軍甲種師團總計28200人。師團部直轄的炮兵聯隊總計裝備48門75mm步兵炮,4個步兵聯隊擁有總計16門75mm或50mm步兵炮。

    而整個日本陸軍只有17個這種水平的甲級師團。

    再以蘇軍第235步兵師為例,該師是一個典型的“簡編師”(說白了就是被打的太慘裝備人員補不夠給縮編的師)

    該師下轄3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包括非戰鬥人員在內總計3670人,擁有36門82mm迫擊炮,12門120mm迫擊炮,34門76mm反坦克炮,11門122mm榴彈炮。

    說句難聽點的,28000人的日軍精銳師團,在支援火力的配置上都不敢說完全壓過3000人的蘇軍簡編師。日本陸軍這水平也就欺負下東亞這一票農業國了。

    日本人對他們陸軍支援火力極其匱乏的現狀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們也想了一些辦法來補救,也就是給步兵裝備擲彈筒。

    擲彈筒的成本很低,十年式擲彈筒的單價與38大蓋步槍的單價相當,前者97日元而後者90日元。對於一些步兵輕武器無法解決的目標,其他國家肯定要把坦克,突擊炮,各種輕重火炮乃至於攻擊機給搬上來。而日本窮嘛,就給步兵發個擲彈筒解決問題。

    更極端一點的,他們要求陸航飛行員能夠駕駛Ki-43戰鬥機精準掃射地面的步兵線列。由此提供微弱的前線支援能力。

    但是便宜歸便宜,擲彈筒的用途也非常有限,以二戰時期日軍主要裝備的八九式擲彈筒為例,口徑50mm,有效射程500米,單價244日元,它的價值與槍榴彈差不多隻是說擲彈筒的彈道彎曲能夠像迫擊炮一樣繞過打擊到障礙物後的敵人而已。然而受制於較小的口徑,對於一些簡單的加固掩體也很難有效殺傷。

    然而解放戰爭中後期土鱉已經是這個畫風了,在作戰體系上真不比二戰日軍差。

    大戰前的炮火準備。

    裝甲部隊準備作戰

    步坦協同

    土鱉喊久了你還真以為土鱉是土鱉了哈?不然你以為咱為啥能打贏聯合國軍?

  • 9 # 君子點兵

    說到原因其實也簡單,擲彈筒精度差,對炮手訓練要求卻很高,口徑小才50毫米,更主要的是威力也小,炮手容易暴露,這樣是淘汰的主要原因。

    當初,我們和日軍作戰,小米加步槍對於大多數只有步槍,更有甚者還有一些使用大刀長矛的戰士,因此在當時來說擲彈筒的確很好用。

    建國後我軍重視軍工發展,尤其抗美援朝後,我軍開始使用了六零迫擊炮,迫擊炮一般是100毫米甚至120毫米。炮彈的加大,意味著射程更遠,威力更大。

    迫擊炮所使用的炮彈是從炮口裝填,利用自身重量下滑,撞擊底火強迫發射,說到底迫擊炮就是一門小型火炮。

    既然我們有威力大,射程相對更遠的迫擊炮,誰還願意用鬼子的擲彈筒呢?所以,淘汰擲彈筒成了必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最近負能量好重,感覺自己有點抑鬱了,老是覺得我的直屬領導針對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