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馬班長

    二本學校喜歡招聘高階工程師到學校任教,一本學校很少招聘高階工程師。

    1.一本大學很少招聘高階工程師

    一本大學已經有多年的積澱,在教學方面,不缺老師。

    招聘的目的是保持科研優勢,大多招聘博士後或者海歸博士。

    這些高水平的博士或者博士後也不願意去二本大學,哪怕待遇很高,畢竟平臺才是最重要的。

    2.二本大學喜歡招聘高階工程師

    二本學校拼科研肯定拼不過一本學校,只能在教學上多下功夫。

    這類學校不是科研型大學,多為應用型大學,著重於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尤其重視雙師型隊伍建設,特別喜歡具有工程或者實踐能力的高階工程師。

    3.職稱可轉副教授或教授

    我學院曾經招聘過一名高階工程師,一名研究員。

    高階工程師入職後可以直接聘為副教授,研究員直接聘為教授。

    相比於畢業後直接進入高校的博士來說,高階工程師實踐經驗豐富,在帶領學生參加競賽,指導學生動手能力方面優勢非常大。

  • 2 # duqptzjs

    為什麼中考分流時大家都要上高中,高考分流的時候上985/211/一本,目前中職、高職、三本、二本的教學質量差。中職、高職老師本身動手能力就差,卻要教學生動手。二本、三本老師不具備科研能力,卻要教學生理論知識。所以在中職質量無保障的情況搞普職招生大體相當是禍國殃民之舉。高職,三本本身就不倫不類,儘快增加二本教師實踐能力,然後收編高職三本,培養應用型人才。

  • 3 # 手機使用者漢唐

    高階工程師或者教授級高階工程師不僅僅有淵博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有紮實的實踐經驗。用民間很普通的話說,就是他們“走過的路比過過的橋多,吃過的鹽比喝過的水多。”從大學的教學來講,特別是工科教學,要求教授不僅僅有淵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有豐富的實踐事例,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教學效果,有些例項可能會終身難忘,成為學生接受大學教育的經典。因此,大學老師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非常重要,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 4 # 不一樣的人ww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有深義。我本人就是經過15年的企業工作,先後從事機械產品設計和工藝,再到要求去產品銷售科工作,而又基本跑遍全國。2000年12月回到母校一一安徽工業大學(馬鞍山鋼鐵學院→華東冶金學院→安徽工業大學)工作。但當時因為我只是工程師職稱,所以只能透過招聘進入母校金工實習工廠→工程實踐與創新教育學院→創新教育學院工作。經過工程碩士學習,又經過多年艱苦的科研和課題的申報和研究,終於在2011年拿到了高階實驗師(副教授)的職稱。並一直追求無限,除了大學生工程實踐教學,還在2012和2015年分別開設了人文思政《與大學生的心靈對話》和工程類專業基礎普識《工程材料話今昔》兩門公選課。並在今年5月1日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了我花費7年時間寫作的新書《與大學生的心靈對話》。第二本《大學心雨話青春》(暫名)和第三本書稿(未定名)已與多家出版社接洽並基本談妥出版事宜。

    2000年,與我同企業的四名同事,因為他們當時的職稱是高階工程師,所以是被調動進入安徽工業大學機械系→機械學院的。從我們5人的教師21年的共同生涯來看,更從我們所擁有的知識結構、知識理解、業務實踐積累、講課能力、溝通能力和受學生歡迎程度等等方面,是比較強的。

    以我個人的多年教學工作體會而言,生活中1987年曾作為調酒師在馬鞍山市首家豪華夜總會晚上工作,又基本跑遍中國,從較內向的性格轉變為深接地氣的知心之人,與任何人都可溝通暢聊。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斷實踐、深悟、行動的多層多面積累,讓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異於絕大多數在校老師,深懂精通一屆屆學生的成長和心理變化,更透過真情交流,與每年各門課所教學的4千以上的大學生互動溝通,受到很多學生真心的敬佩和歡迎。不時有學生找我當面交流自己的學習成長與困惑等深刻都又現實的話題。

    2007年,因為擔任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的評課工作,被信任和邀請擔任其校的兼職帶課教師,主要教授機械類課程,並針對高職生的特點,不斷精進自己的教學和引導,並多年為他們的就業,參加他們的就業專場和大場招聘會,利用自己多年對社會的瞭解和深悟,為他們就業做深入細緻、切實可行又符合自己方向和特點的個性指導。正是因為我的主動態度和行為,同學們對我的溝通和交流的課業學習過程,以及對他們各種千方百計、深入心靈的教育和引導,十分信服。

    正是因為自己的成長、認識、深悟、積累等與在校大學老師的不同,讓我的學生開啟眼界、激盪心靈、開拓思維、豐富人生,而被引導從而有目標、有目的地長大自己,成熟自己,堅定而有信心地向下一個人生目標邁進!

    講到這裡,我並不只是在給自己擺好。因為我的父親也是一位大學老師,老教授,愛生如子,傳道授業,殫精竭慮,深有教書育人之德之行,卓有成就。對比父親,我不敢比肩,但我作為一名中年大學老師,又風行人生、深悟中國,懷有一個視生如子的博愛之心,我一定會以我的學生們的成長、改變、信念和成熟為信仰,為他們最重要的青年→成人的人生,做好他們的貼心人和引路者。

    腳踏實地,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是毛澤東思想的三大精髓之一。我感同深受,刻苦銘心。因為所有的受教育者,不論幼、小、中、大學生,他們學習的目的是積累自己、改造自己和充盈自己,沉澱和活化知識,最終塑成能力,用以建設“己家國天下”。立己,方為教之初,立家,方為家之根,為國,方為人之終!

  • 5 # 看看說明

    我還沒有聽說哪個大學這麼做了,不過這真的是好主意。尤其是非常專業化的工科大學,本來就應該這麼做。原因再簡單不過了,很多工科專業實踐性特別強,沒有在一線工作過的,就算不上合格的工程師。想想看,大學老師從校門到校門,能算得上合格的工程師嗎?有能力培養工程師嗎?

  • 6 #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1.學習知識是為了應用和實踐。教授乾的活過於超前,能落地的不多。學生幹活又總有大量的重複學習和短期行為。學校裡想做個工程又效率堪憂。工程師在實踐經驗更充分,也能幫學生構建一些實踐技能。

    2.學校的環境相對封閉,教授長期和學生下級打交道,思維處事方式和性格相對單一。社會工程師可以帶來一些新的變化,也能告訴學生什麼是職業化的處事方式。

  • 7 # 秦國上海人

    高等院校,是人生學習的最後一道門檻。如果你遇到的大學老師都只會紙上談兵,你未來的就業一定很悲催。因為企事業單位用人是使用學生的一技之長。沒有一技之長的畢業生,哪個公司都不要?

    現在的問題近幾年高校的教師,已經逐漸演變成一點工作經歷都沒有的學生級副教授。許多學校的本科及碩士畢業生,不存在公司需要的動手能力。所以,不要天天談大學生就業難,實際情況是用人企業已經很難找到有工作能力大學畢業生。

  • 8 # 天山網路

    高職院校非常缺有企業經驗和產品經驗的高階工程師。但是他們一旦去了很可能被埋到煤堆裡。你發光要必須掙扎很長時間,出來也是灰頭土臉了。

  • 9 # 萬古一聖

    學校的教授出企業會被虐哭的,當年某排名第一的名校建築系和土木系過年想弄點錢過年,接了一個建築專案設計,結果做得手忙腳亂的,後來老實了,知道自己賺不來這辛苦錢。呵呵

  • 10 # 長江放歌8

    過去我應聘過一個高校的教學崗位,主講金屬工藝,我在工廠幹了十幾年,對金屬工藝非常熟悉,那天學校通知我去試講,因為我在工地搞工程,工地離學校比較遠,那天沒有去試講,這件事情就黃了。

    但我的同事在高校上課,一個星期排五六節課,按課時給錢,不屬於高校編制,也不坐班,有課就去,課講完了就回家,課堂上和學生互動,課後學生基本上找不到老師。

    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學校節約了開支,在編教師隊伍短小精悍,二是代課老師實踐經驗豐富,理論聯絡實際給學生上課,對本學科的知識重點、難點把握得較好,講述的案例真實,豐富,有趣味,學生學起來不枯燥。

    我對機械加工,金屬工藝非常熟悉,當時我應聘的教學崗位就是金屬工藝,如果我來講述金屬工藝這門課,一定講得很生動,不照本宣科,乾巴巴地給學生灌輸概念,可惜我沒有從事教師職業,很遺憾。

  • 11 # 走村串戶看鄉村

    高校有多種分法,除了用985.211、一本二本三本這類常見分法外,還有一種外人<高校圈外的人>不太熟悉的分法,這種分法是高校辦學水平、辦學方向的自我定位。主要分為:

    1、技能型高校:強調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有“一技之長”。高職院校、應用型本科、很多層次較低的普通高校都屬於這一類。這是對辦學水平的自我定位。

    這類高校,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國家規定學校必須有一定比例的“雙師人才”:既有教師資格,也有技能資格證。

    2、教學型高校:二流三流普通本科高校,一般會把自己定位為教學型高校。主要是科研能力比較弱,但又不願與高職院校為伍,把自己定位為教書育人、傳道授業。

    這一類學校,缺乏高水平科研平臺,吸引不了高水平博士、教授到學校工作,但又急需高職稱老師撐門面、申請專案,因此容易吸引“養老型”教授級高工、高階工程師到高校工作。

    3、教學研究型高校:普通一本高校、一些211學校及一些二本高校喜歡把自己定位為教學研究型高校。教書育人為主,科研也還過得去,強調教學科研相互促進。

    這一類高校,對年紀偏大的教授級高工、高階工程師不一定感興趣,特別優秀的,高校可能會需要。需求中,高校說不上“喜歡”,但不一定完全拒絕。

    4、科研型高校:科學研究比較牛的學校,可能會把自己定位為科研型高校,強調科學研究為主,以科研促教學,以科研培養人才,這類高校,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比例比較大,本科生比例不高。

    這類學校,不會“喜歡”教授級高工、高階工程師,即使需要,可能也是放在實驗室、產業、後勤、基建之類教輔場所

    是否“喜歡”教授級高工、高階工程師這類技能型人才,與學校的定位和發展階段密切相關,不是所有高校都喜歡,到高校不一定搞教學。

  • 12 # 一刀哥工作室

    學以致用,本來就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何況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前都要實習。

    無論任何大學,如果沒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豐富經驗和能力,那真正就培養出了讀書工具的“書呆子”了,這就要得益於這些高階工程師們授人以漁。我們常見滿腹經綸的專家說得頭頭是道,一到實際現場就啞火,無從下手,無以言狀。

    中國是世界上的製造大國,正在從傳統的手工製作向人工智慧化轉型,更需要大學結合實際需求培養出大量的實用新型人才和工匠,試想想:如果沒有高階工程師和高階技師,也只會畫餅充飢了。

    當然,不同大學培養方向不一樣,但大部分大學是面向社會和市場需求的,中國大學動手能力與世界教育強國相比是短板,因此缺少發明家,諾貝爾獲獎者寥寥無幾,需引起高度重視,不能作井底之蛙。

  • 13 # 八桂晨跑歐

    一本與二本大學著重於理論教學,雖然現在也強調大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招收高工來校任教不多,而且限於理工科類專業多些。招收高工來校任教的主要是高職院校。

    為什麼高職院校招收高工多?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充實教師隊伍。大多數高職院校是從原來的中專、技校、專科或者從大學中轉制過來的,師資力量薄弱,師資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二、做好傳幫帶。高工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正是在校教師所缺乏的。透過引進高工,起到傳幫帶的作用。

    三、學生動手能力的需要。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必須有技術過硬的教師指導。同時,高職院校各類技術性比賽較多,要想取得好成績,學生的技術與動作必須熟練。

    現在國家為了使高職專業與社會接軌,採取了很多有措施。譬如教師到企業頂崗實習、聘請能工巧匠參與專業建設或者來學校兼課等,同時為招聘他們來校任教打開了方便之門。

  • 14 # 電氣分享小課堂

    1.經歷經驗到位,有實戰技術知識,這個是目前進入社會後最需要的知識點。

    2.講教方法會不同,由於有實戰技術經驗,在知識分享時會結合更多實戰案例或知識要點進行,這樣學得與社會用的比較符合,更切實情。

    3.真正的技能需要這樣培養才能走出去,並且符合社會。太理論化的在實際中應用是問題

  • 15 # 鮮明11

    這個問題提的太好了,這就是教育要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標誌!這種做法是毛主席早就告誡我們的,看來真理是永遠不會被埋沒的。知識分子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要與廣大勞動群眾相結合,這才是真正能把所學到的知識和本領應用到生產實踐當中的唯一途徑。在現代社會生產活動中,企業公司最喜歡的是能直接動手創造製作生產成品的大學生,而工程師或高階工程師就是這些大學生們即將走向生產實際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和本領直接應用到生產實踐中的開山老師。,他(她)們是教你們真正本領師傅!只有這樣,大學生們才能被最廣大的群眾所認可!

  • 16 # 社會小看點

    主要原因就一點:高階工程師或教授級高階工程師具有相當長的實際工作經驗,把這些經驗結合教學工作中去,學生懂得快,記得牢。同時這些高階工程師們知道實際工作中需要哪些知識,而這些知識書本上是沒有的,把這些知識叫給學生,這樣的學生到工作崗位後會很快就能上手。對學生個人和學校名氣都有好處。

  • 17 # 方圓互聯

    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從2006年開始,高校的招生人數是不斷上升的。有了生源就需要配備更多的老師,需要從不同層面招聘適合的老師。單從高校培養出來的教師遠遠滿足不了社會需求,所以,必須要從社會中擇優挑選,高階工程師或教授級高階工程師就成了香餑餑。這些技術人才的起點不會低,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也經受住了考驗,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經驗。對高校的師資隊伍是一種非常好的補充,這些高階工程師到了高校以後,會把工作中的經驗帶到學校,並傳授給學生,更接地氣。同時,他們本身的理論基礎也是可以的,在高校的學習氛圍的薰陶下,又有高校的專業實驗室等專業方面的硬體裝置,理論研究水平會進一步提高。所以,高階工程師和教授級高階工程師去了學校,能夠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可以幫助學校提升教學水平和提高學生的素質,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學校把他們招聘進來,還能提高高校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和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

  • 18 # 靜者心多妙

    企業的工程師既有實際工作經驗,又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講起課來會貼近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學生的理解,故有見識的學校當然喜歡這樣的老師來學校授課。

    現在的所謂大專院校,實不可取,說是學制三年,真正在校學習不足兩年。聘請的教師知識水平及師德均不理想。說到底還是一個"錢"字在作怪。

  • 19 # 流心雨3

    高校招聘高階工程師或教授級高階工程師,首先,會使高校增強科研實力,促進科研水平邁向更高層次;其二,高階工程師大多都來自生產科研一線,即有紮實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實踐研發經驗,可以彌補高校生產實際經驗欠缺的短板;最後,引入部分高階工程師們可以改變學校相對單一的理論知識氛圍,增強大學們們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學以致用,為未來進入生產企業單位對接開發能力……

  • 20 # 蘋果萃萃

    1.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需要高職稱高學歷人才佔有一定比例,事實上高學歷高職稱佔比越高越好(越牛)。

    2.高階工程師往往在專案時間上經驗更豐富,資源越多。有利於學生實踐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於校企合作的開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尼為什麼在曼聯沒這麼厲害呢,自身、環境還是教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