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四塊五
-
2 # 仙莊俠影
我也很喜歡歷史,個人覺得得看你想寫成什麼型別的了,如果是小說類的,自由度還是好多了,重點看二十四史,參考同時代其他稗官野史也可以,比如金庸和古龍的歷史小說就不一樣,金庸注重尊重史實,古龍一般只放歷史背景不在意細節。
如果是想寫正史書籍文章的話,那就有些麻煩,我一個哥是大學教授,我看他寫書之前先確定主題,即細分領域是什麼,然後圍繞這一塊去圖書館,網路等查詢權威研究大家,閱讀經典以後再逐步擴充套件到相關領域著作,與大的社會背景結合到一起,整個過程很注重學術的嚴謹性,也非常艱辛,一本歷史類書籍的完成需要至少兩年以上,好一點的就更長了。希望有用哈
-
3 # 記錄怪咖
【據實回答每一個問題】
這樣問,讓人不知道怎麼去回答,才能真正幫助到你。如果可以具體點,就比較好了。比如說,你想研究項羽為何會失敗的原因,要怎麼去搜集寫作素材?
我們要充分利用好百科類的網站,比如某度百科、某狗百科等等。如果只是新媒體式的寫作,一般來說,利用好這些百科類的網站,就足夠了。
當然,如果要寫的是學術論文,還是建議去大學裡的圖書館,去搜集相關的素材。大學的圖書館,它的圖書種類很多,甚至有很多的內容,都是隻能在大學圖書館裡才能找到的。
大學校園裡,也有專門從事歷史領域研究的學者,可以多多請教他們。
在這些話題的下面,都有很多的歷史素材。老爹平時沒事的時候,就經常逛逛這些地方,可以從中挖掘出很多的歷史素材。
03.蒐集素材的渠道之一:專家學者的著作書籍關於這點,也是老爹一直在堅守的創作原則:要有一顆責任心,尤其是內容創作,必須要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創作。不能胡說八道,信口開河。
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這點呢?
這樣一來,讀者也可以自主判斷,你所創作的內容,它的可信度有多少。
另外一點,專家學者的著作書籍,至少在權威性來說,是有一定保證的。老爹到現在,都還一直堅持著讀書的習慣。
總結:無論是歷史內容的創作,還是其他領域的創作,在蒐集素材的環節時,一定要找到那些可信度高的素材。也就是說,內容創作一定要在事實的基礎之上進行。
參考文獻:老爹自己平時都在用的方法。 -
4 # 小鄉說歷史
1、歷史典故:趙氏孤兒
有一出古戲叫《趙氏孤兒》,演的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其中就有兩個人以生命為代價信守諾言的情節。春秋時候,趙國有個忠臣趙奢,遭到奸臣屠岸賈的誣陷,被殺了。臨刑前,趙奢對他的兩個門客程嬰和杵臼說:“我死後,你們一定想辦法保住我的兒子,日後讓他為我報仇,除掉屠岸賈這一幫禍國殃民的壞蛋。”兩人鄭重地答應了。
趙奢被害後,他們兩人就歷盡千辛萬苦去實踐自己的諾言。趙奢的妻子是趙王的女兒,帶著兒子住在王宮裡。他們估計趙奢的妻子不會被害,但趙奢的兒子有可能保不住,就設法把他從宮裡偷出來。當時這孩子只有半歲。程嬰也有個半歲的兒子,就把他放在程嬰家一塊養。但是,很快屠岸賈發現孩子不在宮中,就到處搜查,查了個把月,沒有查到。這傢伙惱羞成怒,一定要斬草除根,命令全國搜查;若查不出來,就把全國三3個月以上、1歲以下的孩子全部殺光。
程嬰、杵臼看到這種情況,於心不忍,就商量出一個既要保住全國的孩子,又要保全趙氏孤兒的辦法,拿程嬰的兒子冒充趙氏孤兒,獻出去。由誰來獻呢?獻孩子的要受到正直之士的譴責,保藏孩子的則肯定活不了。最後杵白說:“讓我去死吧。我年紀大些,今後撫養的任務很重,時間也長,再說你能文能武,留下來也比我有用些。”於是杵臼把程嬰的兒子藏在自己家裡,而程嬰去“告密”,並帶人到杵臼家裡去搜,果然搜出個孩子,當著程嬰的面就摔死了。
大家想想,雖然是瞞哄了屠岸賈,但眼看著自己的親生兒子被摔死,心裡有多難受!而且這種難受還不能有任何表現,要裝出極力討好屠岸賈的樣子來。當時屠岸賈要賞程嬰一筆錢並給他官做。程嬰說:“您多賞點錢,我不做官,我出賣了朋友,人家會罵我,不如多拿點錢遠遠離開京城,找個地方隱居起來。”屠岸賈誤認為程嬰是跟自己一樣的勢利之徒,沒有多想就同意了,給了一大筆錢。程嬰帶著錢和趙氏孤兒藏在深山裡。一躲19年,不僅把趙氏孤兒培養成人了,而且調教得能文能武。程嬰這才告訴這孤兒19年來的事情經過,趙氏孤兒最後終於在程嬰的幫助下,報了仇,把屠岸賈一夥全殺了,把趙奢的案子也翻了。程嬰和杵臼真可謂“一諾千金”,是古代講信用的典型。
2、歷史典故:司馬穰直
戰國時期齊國的大軍事家司馬穰苴是一個信守軍規的軍事將領。有一次國君的親信莊賈視察軍隊,不按規定的時間到達軍營,司馬穰苴依軍令要將莊賈斬首。國君派人為莊賈求情,這個人未經允許就將馬車駛入營門。司馬穰苴就殺了此人的僕人和駕車的馬,以示懲戒。這種不畏權貴、信守軍令的作風,使司馬穰苴樹立了威信。打仗的時候,士兵們個個奮勇殺敵,最終打敗了敵人。
3、歷史典故: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讚揚。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后,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這時敬慕季布為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後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陰沉,話語多麼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麼能有這樣好的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麼不願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裡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後來,曹邱生又繼續替李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4、歷史典故: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那麼,李白是不是天生就那麼聰明?是不是他從小就懂得刻苦學習?都不是。李白小時候很貪玩,經常逃學。
有一天,李白在學的路上,看見一位老媽媽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鐵棒,李白很奇怪,不明白老媽媽磨這根鐵棒幹什麼,於是他就走上前很有禮貌地問:“老媽媽,您磨這根鐵棒幹什麼呀?”老媽媽頭也不抬,還在一個勁地磨:“我的繡花針丟了,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針!”李白一聽嚇了一跳,說:“這可太不容易了!”老媽媽抬起頭來:“鐵棒磨成針是不容易,可是,時間長了就可以磨成針了”。
從鐵杵磨成針,李白想到了做學問。只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做得到。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自己的學問就一定會有長進和建樹。以後,李白再也不逃學了,他每天苦讀詩書,終於成為中國詩歌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5、歷史典故: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他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麼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後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踉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著對他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麼好,既英勇,又有如謀,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後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後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讚人離開後不久,進步很快的意思。
6、歷史典故: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
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馬紹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輕氣盛,自以為博學多才,滿腹文章,經常在同僚面前賣弄自己,因此得罪不少人,皇帝對他的所作所為也時有耳聞。
這天,皇上把馬紹良召進後殿,閒聊幾句後拿出一首詩對他說:“聽說愛卿才學出眾,且看這首詩寫得怎樣?”
馬紹良不知道這是皇上的詩作,只草草看了一眼,見其中有兩句是:“明月上竿叫,黃犬宿花蕊”,他不假思索地說:“這詩不通!明月怎麼會上竿叫,黃犬怎麼能宿在花蕊中呢?”
“那麼,以愛卿高見,這句詩改如何改呢?”皇上不露聲色地問。
馬紹良說:“就改為‘明月上竿照,黃犬宿花蔭’。”
皇上聽了,微微一笑,說:“愛卿才學疏淺,不配在京為官。”於是,馬紹良被貶三級,發落到福建漳州做太守去了。
馬紹良自認晦氣,但也滿肚子不服氣,無奈聖命難違,只好帶著家眷到漳州去赴任。
一天,他來到閩南一座山嶺下休息,忽然看見山道旁野花團簇,爭奇鬥豔,便隨手摺了一枝花,他往花蕊中一看只見一條黃絨絨的小蟲兒在花蕊中蠕動,便問身邊的轎伕:“這是什麼蟲子?”
轎伕一瞧,笑著說:“它叫黃犬蟲,專愛往花蕊中鑽。”馬紹良一聽,一下子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
天很快黑了,馬紹良心事重重,無心趕路,便找了一個小店歇了下來,回想起白天的事情,他久久不能入睡,就到視窗賞月,這天晚上,碧空如洗,只見一輪明月照著在晚風中搖曳的翠竹,緩緩升上了天,正當月兒掛在半空的時候,不斷傳來鳥兒悅耳的叫聲,他聽了好長時間,似有所悟,叫來店主,問道:“這是什麼鳥在叫?”店主回答說:“這是明月鳥,這隻有在月亮當空時才叫,所以人們叫它‘明月鳥’。”
馬紹良聽了,心裡慚愧萬分,這時才明白皇上為什麼把自己貶到閩南做官。
馬紹良年逾古稀後,辭官回鄉,他特別後悔自己年輕時的狂妄淺薄,便時常對人們說:“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我生在北方,不知南方事,到了南方,才知天之高,地之厚,自己所知道的,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一個人最大的過錯,莫過於自以為是啊!”
從此,“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便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了。
-
5 # 歷史優選
歷史方面的寫作,首先應該從史書上來,知歷史才能寫歷史,你想寫哪一段時期的歷史就看哪一段時期的史書。其次,若是關於某方面的歷史,你可以查詢一些關於你想寫得歷史的文獻記錄和名家點評,比如一些關於歷史問題的論文,這是最權威的歷史佐證,可以去知網,維普等等去看看。
-
6 # 公子扶蘇蘇
歷史方面的寫作,還是參照歷史書籍史料為準,像是《二十四史》,《史記》之類的書籍,這些可到圖書館裡的歷史專區裡尋找,再者,如今網路發達,可以上網搜查一些話題,再找到一些專業學者的學術論文,結合自己的思考。
-
7 # ZzzC史談
其一、豐富的影視資源
其實,現在很多古裝劇的素材都是依據歷史改編而成的,它就會反映歷史,也會升華歷史。所以透過觀看影視素材,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一些我們需要的創作源泉
其二、借鑑他人
我們可以透過各種社交、自媒體app,去關注一些網路歷史領域的權威大咖,看他們發表的文章,從中提取自己需要的素材
其三、博覽全書,積累知識
俗話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透過觀看專業書籍,我們可以積累我們的知識儲備,豐富我們的視野,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讓自己在歷史領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能說
其四、收聽專門的電影片道
現在,為了讓歷史更好的親近民眾,許多電視臺就專門推出了關於介紹歷史的頻道,比如cctv10的百家講壇,這些頻道對於尋找歷史素材益處頗多
-
8 # 江東六郡
關於歷史方面的素材太多了,先說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漫延這麼久的年代,可寫的範圍、可寫的題材簡直多了去了。
不知道你想從哪個角度去寫?現下比較流行的很多網路玄幻小說很多就是以歷史中的“先秦時期”以前為切入點,比如我們現在歷史書上說的“神農嘗百草”當中的神農氏被有的玄幻書家寫為以提煉百草精髓來修真的“修真者”,穿插著先秦歷史以前的神話故事,變開始了跌宕起伏的玄幻故事!這是其一。
其二如果想以“正史”為切入點寫的話,那題材更是有的是咯。單是歷朝歷代的“宮鬥”題材就多的數不清,典型的有“唐代後宮才人武則天奮鬥逆襲史”、“清朝末期的葉赫那拉逆襲史”[摳鼻]……若是想寫王朝霸業建立史先說我們漢族的“漢高祖斬白蛇”、“光武草根成霸業”“一個和尚的完美逆襲--朱重八”[捂臉]。少數民族的
比如:“女真族的成長系列、衰敗系列”、“蒙古的興盛與衰落”。這又是一種選材。
其三還可以寫歷朝歷代的皇權爭鬥。這又是一種很寬泛的題材,如唐朝的“玄武門的定鼎”、宋朝的“燭光灼影”、元朝的“長子西征”、清朝的“九子奪嫡”光我們中華文明就已經寫不清了,再加上外國史呢?那就更多了,最主要的還是書家本人最喜歡哪種題材,還是要先定準題材、然後再鎖定朝代,再確定事件,最後決定是寫正史加正史解讀還是以史為崗開始玄幻[可愛],以上觀點供書家參考。[靈光一閃]
-
9 # 我是大大欣
如果你是大牛,那麼請你忽略這個回答。如果你是興趣愛好者,那我們可以聊一會兒。
正史這裡的正史是指二十四史加清史稿。上下五千年的樹幹和絕大部分的枝丫都在裡面。可以做寫作的基礎素材。
可信的古人文獻比如《續資治通鑑長編》就是研究宋代歷史的靠譜文獻,在寫作宋代相關的內容時,除了參考《宋史》、《遼史》還可以參考《長編》。
可參考的古人文獻除了正史和大家比較認可的靠譜的文獻之外,還有些古人寫的文獻能拿來參考佐證或者是提供思路,比如《契丹國志》和《續資治通鑑》。注意,《續資治通鑑》和《續資治通鑑長編》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清朝人寫的,可以作為參考,不如《長編》靠譜。
像是《宋會要輯稿》《建隆遺事》都可以看看。
其他野史旁印這部分純粹就是花邊新聞,可以看看,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發散一下。但是寫出來也只能做個引申探討而已。
類似於現在微博上天天寫的亂七八糟的事兒,真真假假都不好說。開頭就是“我朋友”、“我同事”之類。純粹是騙流量的,智商檢測的好方法。
今人論文今人的論文更多不是探討史實這塊,看的是他們對於歷史事件的分析結論和觀點。畢竟視角不同,掌握的資料豐富與否,都會產生的不同的視角。
這幾年有好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分析明清小冰期。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視角。也有人從貿易制裁的角度分析呂后對趙佗的制裁,這也很有意思。
論文獲取的渠道也比較多,比如知網之類,平時沒事兒可以看看,對豐富自己的創作會有幫助。
不建議以下面的一些內容作為自己的寫作素材比如電影、電視劇、網路搜尋標題黨等等。這種看看就行,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看也看他們的藝術表達手法。圖個樂。為的是讓自己的創作能夠用很好的方式,引人入勝。畢竟,創作一方面是為自己,另一方面也是給人看的不是?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你的歷史創作,也是本事。
-
10 # 醫道傳真陳皮
有一句話說得好“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 這也就是歷史的意義,可以讓後人借鑑學習。而對於做歷史領域的自媒體人來說保證文章的真實性也很重要,下面金招網就給大家說說在哪裡找歷史素材?
做歷史領域的自媒體人在哪裡找素材?
1、知道哪些著作、材料對歷史小說寫作有用,不知道從哪裡下載電子版本、找到紙質書,這一點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知網、微盤、百度網盤甚至是當地市級圖書館都可以解決。
2、不知道那些著作對寫作有用,哪些著作、材料含有有用的資訊。這個首先需要有較豐富的歷史知識,然後透過查閱不同史料記載,進行對比才能找到有用的資訊。
另外提醒大家想要寫好歷史領域自媒體,除了一些正史,還可以寫寫那些有趣味的野史。這就像看古裝電視劇一樣,正史往往難以吸引讀者,畢竟大部分讀者都不是學歷史的。
不過寫作的時候也不能犯一些邏輯性錯誤,讓讀者感覺純粹是標題黨,這樣的內容確實沒有多大意義。其實歷史也是人類根據文獻、考古發掘推敲的,只要有相關證據,並且邏輯合情合理即可。當然如果你能自己根據歷史文獻考證,再寫出自己的獨到觀點,這樣的文章更受歡迎
-
11 # 有時聊人文歷史
拋磚引玉,與諸位共勉。
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歷代官修歷史。瞭解中國古代史,無法繞開二十四史。每一個朝代的歷史都是一個大部頭。業餘愛好者翻閱,夠翻一輩子的。
劍橋中國史、劍橋東南亞史這是西方中國學者研究的大部頭著作。集結了諸多著名學者的研究。從多角度闡述了中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歷史。不過,裡面的一些觀點存在爭論。
圖書館包括實體書圖書館和電子圖書館,圖書館裡有海量的歷史資料,古籍善本。在圖書館裡查閱資料,俯身是手中書籍,抬首是莘莘學子,乃人生一大樂趣也。說不定還能遇上知音伴侶或其他歷史書蟲,不過書籍眾人傳閱,一般比較舊,要注意保護書籍以及個人衛生……
網路理論上網路可以查詢所有歷史資料。歷史這個東西,最重要的是資料積累。這一點要感謝網路時代,查閱變得十分方便。
歷史研究書籍找一些有名的歷史著作,薰陶一下。古今中外,暢遊一下,思路就有了。
出去旅旅遊涉及的地區,有條件可以砸錢親自走一趟,實地瞭解一下,風含情水含笑,沒有花錢的不對……
博物館各大博物館陳列了大量文物,也是一個瞭解歷史的過程。尤其是各種專題展覽,非常直觀,保證思如泉湧,基本可以說博物與歷史不分家。
中學生作文輔導書籍瞭解一下考點,讀者就是考試,寫作文不能不押題。
馬路思路沒有的時候,可以軋一軋馬路。軋馬路是一種文體結合的活動,有助於腰椎與頸椎之間建立和諧聯絡,如同古代聯絡現代,思路是否清晰與頸椎有很大關係。
李白斗酒詩百篇飲酒要適量,開車不喝酒。李白不喝酒也詩百篇,這是肯定的。抽菸不可取,中國歷史上抽菸的學者好像只有紀曉嵐……也許沒喝酒能找到的素材喝酒反而找不到了……
冥想充滿禪意,喬布斯經常這樣做,這招兒對於天才特別管用,可以試試。
回覆列表
看你想寫哪個年代的吧,遠一點的可以參考史書傳記野史,比如史記之類的,近代的就更好弄了,隨便一個網站都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