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老師課堂
-
2 # 超敏教育
即使老師不要求,家長也應該好好地管孩子。所謂:養不教,父之過。當一個孩子出生之後,他的父母不但要承擔起養孩子的任務,而且要負責好教育孩子。
有時候,養不教,不止是“過”,更是“害”。這“害”,不但是害了孩子,還害了父母。今日宣佈執行死刑的孫小果,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如果當初不是他母親和養父,尤其是他母親的寵愛、包庇、縱容,孫小果也不至於有今天這樣的結局,他的母親及養父也不至於深陷囹圄,孫小果也不會禍害那麼多人,那麼多的家庭也跟著倍受傷害與煎熬。
如果當初孫小果的母親,好好地教育孩子,現如今,應該是一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她正在享受天倫之樂。就生活水平而言,他們也應該是很多常人所不能及的。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影響,不能說是絕對性的,但一定是深刻的、深遠的。就像那位母親病危,也不願回來看一母親一眼的留美博士,看似無情之舉,他說的“清官難斷家務事”一句話,看似無情之言,但外人若真有過他的親身經歷,恐怕“無情”二字是說不出口的。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他人是無法與之相比的。所以說教育好孩子,不但是為了孩子好,也是為了自己好,不僅僅是老了要孩子孝順,即使孩子不在身邊,也可以安享晚年,而不會受孩子的牽連遭遇不幸。
老師要求家長教育孩子,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同時也是為了家長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該說一些家長存在認識上的錯誤,這也是因為受感情、親情所累,甚至可以說是被矇蔽。存在這樣的情況,也是“當局者迷”的一種情況。
老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雖然也算是當局者,但老師能夠跳出這個局,在很大程度上會作為一個旁觀者,來看待學生的教育問題,所以老師能夠看清楚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該怎樣教育。如果家長能夠聽信老師的話,及時地採用積極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雖然不能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棟樑之才,但他們都能夠成為一個正常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當老師明確表示讓家長管孩子的時候,孩子就真的該管了,再不管孩子就會滑向不可救藥的地步,等到捅了婁子,不可收拾的時候,家長再想起來教育,再後悔,又能有什麼用呢?
老師讓家長管孩子,真的是對孩子的關心,還有擔心——擔心一個好孩子成為一個壞孩子。
如果家長認為老師讓管孩子,是老師沒事找事,那就大錯特錯了。每一個老師都不會這麼自討沒趣。
如果有家長認為,管孩子是老師的事,那麼這個孩子管好的可能性很小。當管孩子完全成了老師的事,家長還有什麼用呢?這樣的家長往往不是和老師站在一起的,而是站在孩子的一邊,幫助孩子說話,挑老師的毛病,助長孩子的囂張氣焰。
家長接受不了老師讓管孩子的要求,同樣也接受不了老師管孩子。所以千萬不要說管孩子是老師的事,因為你心底裡從來就沒有認可過任何人管你的孩子。
-
3 # 哥們說
家長教孩子主要是從識人、識事、識禮、識時等方面為主;學校老師主要從識字、識文、識理、識法等方面教育孩子,不能讓各自的角色弄混了。
-
4 # 八卦之心人皆有之
與其說家長管孩子,倒不如說家長去引導孩子。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同家長一起度過。家長的行為,以及習慣,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家長作為孩子最好的夥伴,不僅有養育他們的責任,同時也肩負著教育他們的責任。
-
5 # 冷飯看盤
學生的教育本來就是學校、社會和家庭共同完成的,有一些老師教育的想法需要家庭的配合,所以老師要求家長做一些事情是無可厚非的。但家長做的事情畢竟是輔助性的,主要的教育還是由老師以及學校完成。
-
6 # 微風來襲天轉涼
原因其實很多,總的來說幾個方面:一是老師想管,可是力有不逮。孩子的教育是家校雙方共同進行的,老師要求家長配合管孩子也很必要。二是老師想管,可是不知怎麼管。部分老師經驗不足,想管孩子卻沒有方法,便會要求家長自已去管。三是老師怕管,擔心強勢管孩子會引起家長的反彈,不敢去管孩子,只好把孩子丟回家長去管。四是老師不管,認為管孩子是家長的事,自已只要把孩子的問題丟回給家長,家長就應該管好自已的孩子。
-
7 # 漫玉百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從孩子的身上就能折射出父母是個什麼樣子,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所以老師這麼做有他的道理。
-
8 # LcPaul
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家長孩子自己是老師,那就會明白當老師有多麼不容易,每個孩子在家長那裡就是天,但老師要公平公正的管好每個孩子,很不容易,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孩子的人生價值觀與各方面家庭因素很大,不能全指望老師去交!
-
9 # 全球地標
作為一名家長。其實感覺挺累的。因為自己小時候家長根本沒有管過自己。但是想想現在,一班學生六七十個。一個班主任確實很吃力。家長不管孩子也沒辦法。作為家長,也是必須要學習家庭教育這一課。形式所在。
-
10 # 玉鼎琥珀藝術精雕工作
幾乎所有學校的老師都會要求這樣做,包括學習,完成作業,這很大一部分是跟學校現有教學有關係的,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壓力山大啊!
-
11 # 徐源鍵
因為教育管教不止在課堂上,還在孩子的日常!
家子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對孩子影響很大,也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一個健康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守望、關愛與管教,這也是每位家長應盡的義務。
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老師不是時刻都在孩子身邊,孩子就像一盆成長中的綠植,父母要隨時根據生長情況修剪枝葉、澆水施肥,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教育的開端,影響伴隨一生。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連結才是最好的。
-
12 # 傳說欣欣
因為那樣的老師自己能力和責任心不夠強大,才依賴孩子父母。古代的皇帝以及一些官宦家庭的孩子都是由老師一手帶大,這足以說明一切問題。
-
13 # 淘影少年
第一,家長必須要有耐心,情緒穩定
因為孩子過去的基礎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學習搞好是不現實的。因此,做父母的千萬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因為孩子學習不好而指責孩子。
第二,父母應該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
交談時,父母應該對孩子抱著真誠關心和寬容體諒的態度,表示理解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挫折是難免的。同時,父母還可以談自己過去學習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教訓,給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氣。在此基礎上,再從以下幾個方面瞭解孩子的情況:在學習上是否盡了全力?你是否認為自己無法搞好學習?你需要什麼幫助嗎?
第三,應向老師、同學或朋友瞭解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所在
家長鬚儘可能地多瞭解孩子的問題,比如,孩子上課是否用心?做作業是否認真?能否按時完成?孩子平時喜歡與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沒有受到什麼消極影響?孩子的特長是什麼?興趣是什麼?能否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採取一些特別的措施,讓孩子恢復自信,培養其成功感。
第四,父母應該做到五點
1.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關心他、支援他、鼓勵他堅持不懈,頑強奮鬥。
2.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不依賴他人的良好習慣,不要過度干預、過度指導、過度幫助。
3.教育孩子正確對待失敗,告訴他要善於從失敗中找出成功之路。
4.以肯定任何大小成績的方法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體會到,無論成功或失敗,只要他盡了努力,父母都一樣愛他。
5.鼓勵孩子提出切合實際的目標,一步步地爭取,不要希望一步登天。
-
14 # 潮汐50
其實教育孩子家長必須要有義務的,教師在學校教的書本知識,育人等,但是家長需對其加以鞏固,特別是在做人的方面,家長是有特別大的影響的。
-
15 # 遠薇
老師要求家長管孩子,說明這個老師是認真負責的,一個不負責的老師,肯定不會對家長提出要求。
首先我們看看老師一天的工作,早晨七點老師到校要盯班,查看出勤情況,如果有沒到校的還要和家長聯絡,問問孩子為什麼沒來到校。如果是語文和英語老師還要早晨領孩子們早讀,或者跑操。八點開始上課,一個老師最少要兩節課,備課上課,是最重要的事,而且要站著進行。課完了,還有兩個班厚厚的作業要完成。老師不是不想管,是老師時間和精力有限,而且看到的都是孩子在校的表現,比如孩子在學校沒完成作業,老師肯定會和孩子談話,如果孩子出現打架現象,老師也會處理,看著孩子心情不好,老師也會談心,可是孩子在家的表現老師看不到,比如孩子寫作業拖拉,不講衛生,不愛勞動,這些家長看的最清楚,所以家長應該立刻糾正。老師讓家長管孩子就是因為老師深知教育不僅是老師的,應該是家校合一的,只有這樣立體的全面的教育才能把孩子管好,教育好,如果把教育只推給老師,就會出現教育死角。
所以我們要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是為了孩子好。
-
16 # 雪宇
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班裡四五十個孩子,我怎麼能照顧到每一個孩子,所以家長必須管自己的孩子。而家長經常說:孩子家裡不好管,就聽老師話,老師不管把孩子送學校幹啥呀。老師和家長都說的對,所以這個事沒有誰對誰錯,而是立場不同。
第一,人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上確實是起很大的作用,孩子很多的做人做事方法都是從父母那兒學來的。人生觀、價值觀很大程度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但是,現在很多的孩子都很有主見,不是很聽父母的話,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都有逆反現象,家長有時候真的是力不從心,無能為力。
第二,老師其實也很不容易,老師最主要的就是傳授知識,本來上課時間就很短,如果把精力都花在了教育孩子身上,那樣的話教知識的時間就很少了,完成不了教學任務了。況且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打不得罵不得,稍微一不注意,就會惹火上身,那樣可就得不償失了。
總之,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只有相互理解,相互促進,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
17 # 就是一個奶爸
步入小學以後,孩子的生活及學習環境就和以前不一樣了。每個孩子的性格是各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也不一樣。對於為什麼現在有些老師要求家長管好孩子,我們應該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近年來,網際網路的盛行。讓一些老師管學生的影片傳到了網路,然後放大,使得最後的結果是老師道歉,記過,甚至於開除。這種結果對於很多老師來說,他們害怕自己管孩子太嚴格而招來不必要的責任,對於老師來說,教書育人是重點,對於刺頭的孩子,現在很多老師都不敢管,不敢說所以只能要求家長多管管!
其次,家長教育的改變。記得小時候我們上學那個時候,父母是巴不得老師打打我們,教育得厲害說明老師負責人。現在呢,由於主力都是80後90後得父母,他們得家庭教育觀念和以前不一樣了,覺得應該說服教育,誠然,很多孩子聽話,懂事。這個有用,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從小被溺愛,覺得世界都是他的。上課不遵守紀律,下課動手打同學,搶東西,老師批評以後回家告訴父母,父母還覺得是老師太嚴厲!反而安慰起自己的小孩,在我看來,有這樣的家庭,老師剛好與他是對立面的!最終老師也懶得管!
最後,對於老師,我是心懷感激的,如果老師要求我管自己的孩子,那麼我自己會反思一下,為何孩子在學校老師都管不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家長與老師之間多溝通,在家裡父母能夠引導孩子的自律性,我相信您就不存在所謂老師求著去管理小孩了
-
18 # 噗噗的美食寶藏
在家學習期間,家長無疑是影響孩子最大的人物。教育自家孩子方面家長也是最有威懾力的。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走向正確方向,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孩子分辨是非對錯,有自己判斷能力。⚠️教會孩子獨立成長,不過分依賴身邊人。
當然,回到學校,老師和家長一起好好教育孩子引導孩子的成長,相輔相成最好不過。
♥️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到你
-
19 # 唐小懶媽媽
看到這個題目,覺得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
首先,家長管孩子是自己責任,也是應盡的義務。
自古道:養不教,父之過,家長的管理是否到位,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可以健康成長,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成長。
其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教勝於言傳,家長的言行舉止,是孩子無可替代的榜樣。
再者,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每個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如何把家長的個體化管理和學校老師的統一管理完美的融合起來,就需要每個家長去認真配合,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更加適時有效的促進孩子的正常成長。
最後,每個孩子既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又是組成家庭和學校乃至社會群體中的一分子。
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家長的精心培育和老師的悉心教育。
所以說孩子良好的早期教育的結果,都是每一個家長用心血澆灌出來的。
當然,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老師的無私奉獻。家庭和學校教育都跟上了,將來孩子走上社會,即使成不了棟樑之才,最起碼也能成為一棵能夠迎風斗雪的參天白楊。
-
20 # 宏方
因為教育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這三大類教育中,家庭教育最關鍵,老師在學校教孩子的書本知識,孩子能不能用心的去學習這些知識,能不能聽老師話,這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陽光的心態,正常的心理!比如家長如果對孩子太溺愛,就會讓孩子嬌生慣養,依賴性強,承受能力差,心理脆弱,這樣就給老師的教育增加了難度,
所以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家長的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點也是基礎,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牢固不牢固,決定了房子以後的高度,所以要求家長管孩子,不是推卸責任,而是和家長一起共同完成這個偉大的工程。讓孩子長大了不光有文化,而且有完善的人格。獨立的性格。陽光的心態!懂感動,有才又有德,這才是教育的意義所在。所以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把孩子教育成才。
回覆列表
因為一個孩子的學習成長需要家校合作一起來完成,老師負責傳授知識,家長負責督促做好生活上的工作。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