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的失戀》 (一) 我的所愛在山腰;想去尋她山太高,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二) 我的所愛在鬧市;想去尋她人擁擠,仰頭無法淚沾耳。 愛人贈我雙燕圖;回她什麼:冰糖壺盧。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塗。 (三) 我的所愛在河濱;想去尋她河水深,歪頭無法淚沾襟。 愛人贈我金錶索;回她什麼:發汗藥。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 (四) 我的所愛在豪家;想去尋她無汽車,搖頭無法淚如麻。 愛人贈我玫瑰花;回她什麼:赤練蛇。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罷。
10
回覆列表
  • 1 # 阿振觀像

    這首詩其實是為了反諷當時普遍流行的失戀詩,那真的太過矯情和做作了。從中,可見魯迅先生的愛情觀,他應該不喜歡那種矯揉造作、多愁善感、心細如髮的女孩,想要表達一種想法,要迂迴好幾趟才說出來,說實在作為女性的我,也覺得太累了。而是喜歡性情直爽,真誠堅強、直來直往的女性,正如他的妻子許廣平一樣的女子。

  • 2 # 木辛子的藏書館

    魯迅在理性上, 正如他自己所言是想借此來諷刺當時盛行的失戀詩。但從感性上來講, 魯迅在寫作該詩時, 必然不可避免地於無意識中融入了自己對於自身婚姻生活的一種情感體驗

    因此, 可以說, 《我的失戀》不僅是一首諷刺詩, 更是一首講述魯迅婚姻“失戀”的愛情詩。

    諷刺遊戲之作

    《我的失戀》是魯迅先生於1924年寫作的一首打油詩, 該詩發表於同年12月8日出版的《雨絲》週刊第四期上, 後收入魯迅的散文集《野草》中。

    魯迅在《〈野草〉英文譯本序》中說:“因為諷刺當時盛行的失戀詩, 作《我的失戀》。”

    對於這首詩歌的創作意圖, 絕大多數學者都習慣於接受並繼承作者自己的說法, 認為它單純是魯迅為了諷刺當時盛行的失戀詩而寫的遊戲之作。

    另有奧晦之處

    魯迅曾在《寫在〈墳〉後面》中說道:“我自然不想太欺騙人, 但也未嘗將心裡的話照樣說盡, 大約只要看得可以交卷就算完。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 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正如日本學者片山智行所說:“該詩先示以調侃, 深意未為傳遞, 另有奧晦之處, 難以理解。”

    婚姻“失戀”的寫照

    《我的失戀》並非一首簡單的諷刺詩, 在某種程度上, 該詩可以說是魯迅與朱安婚姻生活的寫照。

    全詩表達的對於愛情上下求索而不得的苦悶和惆悵可以說是魯迅對於自身婚姻狀態的無意識的流露。

    文中的“我”可以理解為魯迅自身, 而“我”的失戀正是魯迅自己婚姻的“失戀”

    《我的失戀》全詩共分四節, 每一節都表現了“我”與“所愛”始終難以相互溝通與理解的尷尬窘迫的境遇。

    詩歌選取了四個求愛的典型事例, 運用排比疊段的手法, 講述了“我”失戀的原因和經過。

    每節詩歌的前三句都是寫我求愛之難, 後四句寫我失戀的經過, 我與“所愛”互送禮物後換來的卻是愛人的“從此翻臉不理我”, 這“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糊塗”“神經衰落”, 最後“我”在無奈中選擇了“由她去罷”。

    愛人饋贈給我的是彩蝶群舞的“百蝶巾”, 是比翼齊飛的“雙燕圖”, 是頸上的“金錶索”, 是美好的“玫瑰花”。

    而我送給愛人的卻是可怕的貓頭鷹、普通的冰糖葫蘆、發汗藥和令人害怕的赤練蛇。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愛人”送我如此美好的禮物, 我卻要報之令人匪夷所思的禮物呢?

    許壽裳對魯迅的選擇做了解釋:“閱讀者多以為信口胡謅, 覺得有趣而已, 殊不知貓頭鷹是他自己所鍾愛的, 冰糖葫蘆也是愛吃的, 發汗藥是常用的, 赤練蛇也是愛看的。還是一本正經, 沒有做作。” 他所愛好的東西, 未必是別人所能瞭解。

    魯迅在寫作該詩時, 因兄弟失和, 已於1923年8月2日離開與周作人合住的西直門八道灣遷往磚塔衚衕, 後又搬往西三條衚衕。這期間, 他與朱安兩人共同度過了一年多的時日。

    魯迅與朱安, 一個滿腹才華、志向高遠, 一個胸無點墨、眼光狹隘;一個是啟蒙的先驅者, 一個是傳統的守舊者。《我的失戀》正是魯迅對於這種與朱安無法進行深層次的精神交流與情感溝通的苦悶情緒的流露

    《我的失戀》中, 我四次尋找我的愛人, 卻總是遇到重重的阻礙, 不是“山太高”“人擁擠”, 就是“河水深”“沒有汽車”。當“我”在尋到愛人後, 我自認為送愛人的禮物是我最珍貴的禮物, 而愛人卻不理解我, “從此翻臉不認人”,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糊塗”“神經衰落”。

    在這裡, “我”與“愛人”交換禮物的實質其實就是“我”與“愛人”情感的交流, 而愛人“從此翻臉不認人”, 則暗示我與愛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失敗。我所認為美好的東西是愛人所不能理解的。將這種感情還原到現實生活中, 就是魯迅與朱安之間情感交流的失敗。

    魯迅在作《我的失戀》前幾年, 恰恰是“五四”退潮期, 魯迅作為處於當時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和啟蒙先驅, 面對如此淒涼的社會狀況, 內心本就充滿著彷徨和寂寞。

    但是, 他的家庭並不能給他以安寧, 朱安無法給予他精神上的溫暖與理解, 更別說是愛的溫存。

    這時的魯迅, 在情感生活方面是非常孤獨、清苦、寂寞的, 他像汪洋大海中的一條小船, 經受風吹浪打, 卻一直沒有找到可供他停泊的港灣。

    人們常說,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與自己相愛的人“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那麼反推之, 人生最痛苦的事亦莫過於與一個自己根本不相愛, 並且也無法培育出愛的人朝夕相對, 糾纏一生

    他們兩人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 魯迅所需要的東西是朱安所無法給予的, 也是她所無法理解的。他們之間就好似兩條平行線, 永遠也無法產生交集, 他們的靈魂永遠都無法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那也就無怪乎, 魯迅要在其作品中喊出人之子的呼喚, 喊出“我的失戀”,正如加拿大學者李天明在其著作中闡述的那樣, “在更深的層次上, 它是詩人對自己不幸婚姻的自嘲。

  • 3 # 睡前一點光

    我從中讀前讀出魯迅先生鐵漢與柔情相互摻雜的性格。

    首先要看的是其中的意像貓頭鷹,冰糖葫蘆,發汗藥,赤練蛇。這些不著邊際的話,是讀詩的人一下有一種好笑的感覺,這其中帶著強烈的魯迅寫作氣息,嚴肅中帶著詼諧,詼諧中暗有諷刺。魯迅先生自己也曾說,“不過是三段打油詩,題作《我的失戀》,是看見當時‘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類的失戀詩盛行,故意做一首用‘由她去罷’收場的東西,開開玩笑的。”

    單從詩作來看沒有那麼驚才絕豔。但是如果聯絡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文壇氛圍,再來讀此詩就覺得頗有意味,甚至可以細細品味。

    個人讀這首詩時想象著魯迅先生坐於案前,看著自己剛寫下的詩作,淡淡的一笑。這是不為兒女情長所惑,心中有大義的超然。

    還有一點或許過度解讀,但確實是我的感受,透過男女雙方的禮物對比一下魯迅先生想表達的是,如果不管你身處什麼身份地位,我都會一視同仁或者喜歡上你。但是如果你不懂我內心的想法,不能接受我給你的一切,那麼就讓所有的東西隨風去吧。

  • 4 # 一粒孤塵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一說起魯迅,我們的腦海裡呈現出了他那冷峻的外表,手裡還夾著一支菸。還有他那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更加體現了他那冷峻,剛正的形象,如同戰士一樣。《我的失戀》確讓人猛然得感覺到他那冷峻剛正的面孔一下子變得那麼的幽默,憨態可掬了。

    《我的失戀》

    我的所愛在山腰;想去尋她山太高,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我的所愛在鬧市;想去尋她人擁擠,仰頭無法淚沾耳。

    愛人贈我雙燕圖;回她什麼:冰糖壺盧。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塗。

    我的所愛在河濱;想去尋她河底深,歪頭無法淚沾襟。

    愛人贈我金錶索;回她什麼:發汗藥。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

    我的所愛在豪宅;想去尋她無汽車,搖頭無法淚如麻。

    愛人贈我玫瑰花;回她什麼:赤練蛇。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罷。

    這是魯迅先生創作的一首打油詩,詩中由“所愛”點出了四個求愛的場景,分別是“山腰、鬧市、河濱、豪宅”,在這四個場景中求愛又遇上了困難“山太高、人擁擠、河水深、無汽車”,遇到困難了,魯迅先生失意的有放棄之意,然而困難是阻斷不了偉大的愛情的,這時候女子卻又透過相贈“百蝶巾,雙燕圖,金錶索,玫瑰花”主動送禮物又打動了魯迅先生,這是最為詼諧幽默的部分。

    然而愛人贈送禮物之後,魯迅先生的回送更是讓人捧腹大笑,魯迅先生回送的“貓頭鷹、冰糖壺盧、發汗藥、赤練蛇”這些物品無不顯的浮誇和不合適,讀到這回送的禮品語句時讓人無不發笑。

    讀完這首詩讓人總是回味魯迅先生的幽默風趣,如果把試拍成影片肯定是一部非常好了喜劇。

    其實魯迅先生作為一個文學作家,更知道愛情可貴,魯迅先生送的四樣東西也是魯迅先生最喜歡的物品,把自己最喜歡的送給愛人,這就是體現魯迅先生的真心。然而卻沒換了美好的愛情。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社會各個階層的男女對待愛情的真情流露,只是他們的三觀矛盾罷了。

  • 5 # 真實的恩典

    魯迅著名的失戀詩,初讀捂嘴笑,再讀捧腹大笑,卻忍不住一讀再讀

    魯迅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或許仍是那個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鬥士,但他冷峻外表下的強大核心卻是極致的幽默。近現代文學史上,並不缺乏以幽默見長的作家,但沒有一個像魯迅一樣,敏捷而不刻意,率真而不做作,將幽默詮釋得韻味十足。1924年,魯迅發表了一首現代詩,講述了自己四次失敗的戀情,堪稱魯氏幽默的最高境界。

    《我的失戀》

    (一)

    我的所愛在山腰;想去尋她山太高,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二)

    我的所愛在鬧市;想去尋她人擁擠,仰頭無法淚沾耳。

    愛人贈我雙燕圖;回她什麼:冰糖壺盧。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塗。

    (三)

    我的所愛在河濱;想去尋她河水深,歪頭無法淚沾襟。

    愛人贈我金錶索;回她什麼:發汗藥。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

    (四)

    我的所愛在豪家;想去尋她無汽車,搖頭無法淚如麻。

    愛人贈我玫瑰花;回她什麼:赤練蛇。

    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罷。

    這首詩是魯迅以東漢文學家張衡的《四愁詩》為指令碼,創作的一首打油之作,他選取了求愛的四幕場景,運用排比疊段的手法,講述了求愛失敗的原因和過程,極盡幽默效應,每一段都讓人笑得停不下來,我們不妨依次解讀,深挖魯迅的"失戀之苦"。

    四幕分別選在:"山腰"、"鬧市"、"河濱"、"豪家",四處截然不同的場景,為了求愛可謂是無所不至,然而卻都遇上了困難:"山太高"、"人擁擠"、"河水深"、"無汽車"。這四個困難看似都是小事兒,但魯迅實際是隱喻了愛情的四個阻礙:高不可攀,人情世故,深不可測,家門貧窮。

    遭遇這麼些困難,原本失意的魯迅已經放棄了,然而女子卻在這時被其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打動,主動給魯迅送禮物。接下來,這首詩最為詼諧幽默的部分出現了!

    女子送給魯迅象徵著定情信物的"百蝶巾",可魯迅卻反手送給人家一隻"貓頭鷹",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不詳的一種鳥,女子別說同意和你交往,不打你就已經很給面子了!

    女子送給魯迅"雙燕圖",即畫有兩隻燕子的圖卷,顯然女子有示好之意。可魯迅卻還送給她一串"冰糖壺盧",注意不是冰糖葫蘆,壺盧的配料更加豐富,有葡萄、山藥豆、海棠果、山裡紅等。好吃歸好吃,但當做定情禮物就會顯得輕浮。所以女子果斷拒絕了吃貨。

    女子送給魯迅"金錶索",金閃閃的貴金屬,可魯迅呢,一包"發汗藥"就把女子給打發了!發汗藥就是催汗用的,主治風寒表症、咳嗽氣喘、溫散寒邪,魯迅有咳症,因此常服用此藥。

    女子送給魯迅"玫瑰花",象徵永恆愛情的最美花束,可魯迅卻以"赤練蛇"投之!赤練蛇是一種擁有漂亮花紋的無毒蛇類,可雖然無毒,但尋常人看到都要嚇一跳,更不必說弱不禁風的女孩子了,所以女子選擇扭頭就走。

    一口氣讀完,不僅不感慨於魯迅的失戀,反而更覺得像是一出出喜劇。且不得不佩服魯迅的腦洞,他送出去的那些稀奇百怪的玩意兒,總感覺不是用來求愛而是拿去搞破壞的。這首詩給人幽默風趣的感受,卻不僅僅如此,因為它的背後隱含著深深的哲學道理。

    其實,魯迅送出的四樣東西皆是他所愛:貓頭鷹,敢於直面死亡,有徹底的叛逆精神;冰糖壺盧,是魯迅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零食;發汗藥,更是給予魯迅生活上莫大的幫助;赤練蛇,飽含魯迅的童年回憶,因為百草園中常見赤練蛇,魯迅不僅不害怕,還有親切感。

    魯迅把真正喜歡的東西送給心上人,沒換來美好的愛情,反而換來她離去的背影,這反映出他們三觀的矛盾。有時候就是這樣,好心辦了壞事,熱臉貼了冷屁股,真心的守候反而得到的是苦澀,那麼這樣的愛情不要也罷。

    文字是冰冷的,魯迅是熱情的。《我的失戀》有笑也有淚,在被魯迅極致幽默感染的同時,也要想想到他在幽默中給我們的深刻思考。想通了,或許愛情就不會再那麼難

  • 6 # 有本有末

    1924,那個本該憂國憂民的時代,卻在盛行失戀,魯迅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立即作了這首《我的失戀》。全詩詼諧幽默,最後一句“由她去吧”,話鋒一轉,點出主題。

    看完上面的解讀,我們再來讀一下原詩,會別有一番風味。

    我的所愛在山腰;

    想去尋她山太高,

    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

    回她什麼: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我的所愛在鬧市;

    想去尋她人擁擠,

    仰頭無法淚沾耳。

    愛人贈我雙燕圖;

    回她什麼:冰糖壺盧。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胡塗。

    我的所愛在河濱;

    想去尋她河水深,

    歪頭無法淚沾襟。

    愛人贈我金錶索;

    回她什麼:發汗藥。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

    我的所愛在豪家;

    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

    搖頭無法淚如麻。

    愛人贈我玫瑰花;

    回她什麼:赤練蛇。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罷。

  • 7 # 自在為懷

    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魯迅先生在我們的心裡都是一個嚴肅而又勇敢的鬥士形象。但事實上,那不過是我們的一種錯覺,或者說是某些人有意無意給我們的誤導。事實上,先生向來是不乏幽默與詼諧的。《失戀詩》,讓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不一樣的魯迅。

    我的失戀——擬古的新打油詩

    魯迅

    我的所愛在山腰;

    想去尋她山太高,

    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

    回她什麼: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我的所愛在鬧市;

    想去尋她人擁擠,

    仰頭無法淚沾耳。

    愛人贈我雙燕圖;

    回她什麼:冰糖壺盧。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胡塗。

    我的所愛在河濱;

    想去尋她河水深,

    歪頭無法淚沾襟。

    愛人贈我金錶索;

    回她什麼:發汗藥。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

    我的所愛在豪家;

    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

    搖頭無法淚如麻。

    愛人贈我玫瑰花;

    回她什麼:赤練蛇。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罷。

    魯迅當年寫這首詩,主要指模擬東漢張衡《四愁詩》的格式。不過呢,《四愁詩》是愛情詩,寫相思之苦。《我的失戀》卻一是諷刺詩,“是看見當時‘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類的失戀詩盛行,故意做一首用 ‘由她去罷’收場的東西,開開玩笑的。”(《三閒集·我和〈語絲〉的始終》)在《〈野草〉英文譯本序》中,他又說:“因為諷刺當時盛行的失戀詩,作《我的失戀》。”

    看看,先生明確告訴我們他不過是“開開玩笑”,但這玩笑之中,卻不乏強烈的現實性和積極的思想意義。這就是先生的高明之處。

  • 8 # 江湖浪子風情豪客

    雜文論壇:淺析魯迅的詩魂與創意(關於《我的失戀》註釋及解讀)。“嬉笑怒罵皆文章,匕首投槍好身手”。人類社會盤古開天,立足生存以來,愛與恨、是與非由始皆起源於主觀意識言行相對客觀條件彼此之間發生碰撞或關係之後,所引起人文理性的認知或共識。誠然,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愛與恨之階級立場,旗幟鮮明,是非曲直,一目瞭然。《我的失戀》,創意是在一場人生命運殊死博弈之中,刻骨銘心地求索或尋找著一個至愛源頭那種“魂牽夢繞”的人文理性浪漫情調的真諦。舉例如此“我的所愛在山腰,我的所愛在鬧市,我的所愛在河濱,我的所愛在豪家”這般排比、重疊句式的事由說明,魯迅先生早在一九二四年十月三日的歷時年間,人生的前進方向與奮鬥目標,依然故我處於傍徨、迷茫的投石問路的十字街頭。實話實說,這位辛辣尖刻的文學藝術大師,並非是在向一見鍾情的妙齡少女表白,自己朝思暮想的龍鳳良緣。他巧妙借用含沙射影的世俗風土人情,與此同時,又透過反問的倒敘章法,簡要闡述個人舉止言行的相互對立載體不可調合。請看:一是,“回她什麼,貓頭鷹。”二是,“回她什麼,冰糖壺盧”。三是,“回她什麼,赤練蛇”。且聽下文分解:一是,“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二是,“不知何故兮使我糊塗”。三是,“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四是,“不知何故兮一一由她去罷”。依據人文理論的邏輯思維與辯證方法科學推理,《我的失戀》的原創作者魯迅先生,是中華民族魂的文化傳承代言人。毛澤東主席生前曾經寄予極高的讚譽與評價。稱魯迅先生的骨頭是最硬的,他實至名歸為中華民族革命運動的主將和文化旗手。世界文豪、文學家、革命家、考古學家新年沫若同志,當年也在著書立傳文章中明確指出:“魯迅先生無意做詩人,偶有所做,每臻絕唱。”文壇良師益友郁達夫先生警示與告誡同仁志士或青年志向文學理想抱負的才郎秀女們:“魯迅的文體簡練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鐵殺人,一刀見血。重要之點,抓住之後,只消三言兩語就可以把主題道破”。綜合上述所言,魯迅先生的硬骨頭精神與創新意境的詩魂及風韻,觸景生情,借人物烘托文心雕龍的功力幾乎達到了爐火純青,一鳴驚人的現代版本經典醉美珍品。在當今天下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繼續長征創新奮進的金光大道上,深入淺出的學習與研究魯迅先生的人生風采,鑑賞和品味詩魂的無窮魅力及值得考量的時尚文化內含,具有著極大的現實教育意義與深遠的歷史影響。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結婚時要求男方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