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童顏面魔

    肯定多,但是新的行業肯定會起來,特別是疫情快要過去的時候,很多行業會大量需要人,睡得多,重新找工作也相對比較簡單一點

  • 2 # 真空泵維修小二哥

    今年因疫情影響,可能失業的人不在少數。有些中小企業,沒等來開工,就宣佈破產。還是要珍惜眼前的工作,好好工作

  • 3 # 火焰天的房產頻道

    每年失業的人都很多,但是每年新增就業的人也很多,中國的就業渠道很廣,可以去工廠打工,也可以送快遞,送外賣。還可以自己創業做電商,做自媒體等等,據資料統計,全國的就業人口構成中,只有30%多一點的人在企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穩定的上班,交五險。而40%以上的就業者是個體戶,靈活就業者,自由職業者,這個人群佔比是最大的。還有不到30%人群是在農村從事第一產業的人。所以中國就不存在絕對失業一說,只要肯努力,肯想辦法,總有一份適合你的工作。

  • 4 # 暖通大毛

    估計洗浴,餐飲,ktv,旅遊業會迎來事業潮,建築市場慢慢復甦,但是政府或者個人投資專案會更加理性,老百姓有工作的建議暫時前半年不要動了,下半年看情況再說。市場肯定會慢慢復甦,

  • 5 # 奮進不是激進

    1,失業主要發生在中小企業

    這次疫情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小企業,他們現金流不足、業務單一,受疫情影響較大,短期內會出現經營困難,進而進行裁員,但是主要的中大型企業整體受影響較小,他們資金雄厚、現金儲備充足,而且國家目前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支援中小企業度過疫情困難時期的政策,相信很快政策的落地效果會初現成效。

    2,絕大多數地區已經復工復產

    由於我們國強有力的疫情管控措施,目前疫情的蔓延在中國已經得到進一步的遏制,基於此種情況,各個省份除限制類行業以外已經開展了有序的復工復產,相信很快經濟會開始回暖,人們對疫情的恐慌也會逐漸消散,因疫情而失業的也會很快再次找到工作。

    3,因疫情而帶來的新機遇

    疫情雖然對中國經濟產生疫情的影響,但是也給一部分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井噴式的發展,如:製藥行業、線上娛樂、短影片、醫療健康等,這些行業在疫情結束後勢必會進行大規模的人員招聘;同時,疫情也會讓原有的企業對所處行業重新進行思考,任何一個企業主都會有風險意識,他們也會不斷的為企業找尋出路,相信經過疫情的沉澱,很多企業會出現新的崗位需求。

    4,個人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

    受疫情影響,絕大多數人不能出門,很多人制定了短期的學習計劃,難得的空閒時間更讓有些人對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些規劃,讓自己對未來的發展更加可期,也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綜上,雖然疫情短期內會對就業率造成一定影響,但是年內總體來說不會有很多人失業,相信很快會恢復到疫情之前到經濟狀態。

  • 6 # Visionstory

    任何一枚硬幣都有兩個面,任何事情也有兩面性。因此,關於今年就業預測,一季度總體不大樂觀,但後三個季度估計會觸底反彈,就業機會更多。

    首先,中國經濟發展快速發展四十年,底蘊深厚,韌性強。國家已計劃大投入基礎建設,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另外,疫情結束後,人們消費反彈,下半年餐飲娛樂為首的服務業會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其次,新經濟時代,新技術、新崗位層出不窮,彈性、柔性、網路就業增多。疫情之中,不少人實現居家辦公、網路創作、遠端營銷、協同設計、5G手術、騰訊課堂、Welink開會、線上培訓。疫情之後,很多工作仍可延續這些方式。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升級,醫療裝置、衛生耗材、居家健身產品的需求都會大增,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最後,國家釋出了鼓勵高校教師、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在崗創業,創新創業會上臺階。新常態下,經濟增量主要靠科技創新。如果有效激發了博士教授積極性,可以湧現更多的新松、華中數控、寒武紀、商湯、曠視,會帶來千萬級的高質量就業機會。

  • 7 # 木杉哥

    可以從幾個行業來分析:

    餐飲業。這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疫情的影響或許會讓一些規模型企業因資金鍊斷裂而倒閉。與此同時人們的消費習慣也會因疫情影響而發生改變,小型特色餐館的送餐業務或許隨之增長;只是流量發生了改變而已。

    建築業。因受疫情影響,很多專案的工期嚴重拖延,雖然從合同的角度被定義為不可抗力。但是建設方的需求沒有變,工期必然會透過增加人員來透過趕工來做彌補。

    製造業。與建築業相似也會出現趕工的情況,並且出口貿易不受影響。富士康提出新員工獎勵計劃足以證明終端需求依然存在,終端需求不變,訂單不變,產能不變自然企業的用工需求也不會變化。

    新業態。由於受疫情影響,人們觀念的變化必然會出現新的行業,比如恆大的售樓員不是工作崗位嗎?雖然只是副業!

    所謂的困難只是想拿疫情作為幌子偷懶罷啦!

    我是@工作型男and大白菜 追蹤時時熱點 共話職場乾貨 #今日話職場#下期我們不見不散^0^

  • 8 # 雨天沒傘

    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因此而倒閉或裁員。還有實體店,個體經營者也因為支撐不下去而關門,失業相對以往來說肯定會多點,但我認為這應該是暫時性的。因為畢竟中國經濟的體量還是非常大的,不用幾個月,這種情況就會逐漸恢復,再加上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也創造出了許多新的就業崗位,所以這個並不需要我們去過多的擔心。

  • 9 # 手機使用者68530500001

    在疫情不太嚴重的地區和二級相應地區該全面恢復生產了,商業也應全面全部開門了,再不回覆正常,今年的經濟怎麼辦,大量失業人員就業怎麼辦。現在到了疫情要防,經濟也要上的時候了。

  • 10 # 使用者7543612405289

    根據求職網站3月最新統計,目前已經開工的公司裡面:

    一、工資無法按時發放的佔比45.7%。

    二、工資減少的佔比43.5%。

    三、裁員的佔比30.5%。

    四、縮招的佔比24.4%。

    五、企業倒閉的佔比18.7%。

    而以上五種情況都遇不到的人僅有24.8%。

  • 11 # 記錄者阿鋒

    今年的話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的行業,比如說旅遊業飲食行業。小的工廠。建築業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的停工。到現在還有很多的公司機構沒有復工。所以說了很多失業的人口。

  • 12 # 使用者3883123502748743

    2020年,新年伊始,全球範圍內遭到了疫情的“攻擊”,這場疫情所帶來的危害很大,更影響了企業發展和經濟損失,因為企業出現虧損,作出了裁員的選擇,所以許多人面臨失業。那麼,2020年將有多少人失業?一起看一看。

    這次疫情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因為疫情很多人還沒有復工,國外的情況也是特別嚴重的,有企業宣佈停產,更有企業宣佈裁員。話說回來,2020年將有多少人失業?已經有資料分析出來了,全球有數百萬人失業。

    根據《2020趨勢》顯示,預計2020年失業人數將增加250萬。在過去九年裡,全球失業狀況總體保持穩定。然而,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一方面,就業人口增加,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新工作來吸收這些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約有5億人工作時間少於預期,或者缺乏獲得有薪工作的有效途徑。

  • 13 # 恆大地產雲海

    今年失業的人多嗎?

    受這次疫情影響,2020年出現鉅虧的幾大行業基本已經顯現出來,比如:餐飲、展會、房地產,旅遊、婚慶、影視院線等。

    這次疫情,透支了大量的中小企業,企業生存壓力大,最終走向裁員,這些群體怎麼辦呢?都要面臨著失業和工資降薪的風險。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大部分人群,都會成為大眾創業群體,或者說是自由職業群體,那麼,這些人還會首先想到線上下開實體店嗎?

      我相信這次疫情過後,會改變很多人的傳統投資創業觀點,不會選擇線下實體開店,所以自媒體是一個引爆的領域。人要線上,產品要上線,成交購買要線上,越是輕資產的越適合創業者和自由職業者群體。

    疫情階段,人們的消費及娛樂習慣,已悄然由線下轉為線上。

  • 14 # 2分鐘看世界

    好訊息!好訊息!2020一季度城鎮失業率下降!呵呵!呵呵!

    說到底以戶口為基準,

    你進城打工,

    戶口不在城市,

    現在你就不算失業,

    算農民,

    這個說法沒毛病吧?

    至於你回了農村幹什麼和我有關係嗎?

    山東高院:

    在疫情防控期間內,

    職工不宜以企業暫時拖欠工資、

    欠繳社會保險費用為由,

    請求解除勞動合同並主張經濟補償金。

    網友:

    一騙大好

    一季度失業率下降?這資料可信嗎?

    說假的總要有證據吧!發帖的有幾個沒工作的一個個都有工作為什麼不信統計局的資料。

    增長長年是6.8%,下降也是6.8%,就是喜歡6和8,沒辦法。預計增長6.8,就能增長6.8,就是這麼精確,老美老日老歐動不動誤差2、3個點,咱就最多誤差0.1個點,你又能乍地。

    都“返鄉創業”了,而且個個都創業成功了,所以大天朝哪有什麼失業率!!

    都成創業者了

    這都能下降,真是服了,說真話真有這麼難嗎?

    下崗工人不列入失業人員嗎?

    不算的,估計是在崗+增加的,只有這樣了辭退失業的估計也沒在基數里,不然怎麼增加,

    待業者,創業者,自由職業者,就是沒有失業者

    這邊有個外資的製衣廠,月底準備減員20%,然後工資高的降薪

    服務業整個完蛋!其中旅遊,電影院,網咖,歌廳,洗浴......基本都全軍覆沒!外貿訂單大量取消!然後統計局告訴你沒有失業人員!請問,你有什麼想說的?

    就我知道的很多廠都是放幾個月假,等待通知的,這個可能不叫失業,叫待崗!中國的文化真的博大精深

    這就是為什麼工廠倒班做三休三,也不裁人的原因所在。

    就看怎麼定義失業了,你可以沒事做,沒錢掙,但你想失業,兩個字:非常難!

  • 15 # 強哥聊職場

    2020年全球將有數百萬人失業。

    今年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行各地雖然都陸續復工,但復工不等於復產,而且國外的情況也是特別嚴重的,美國每天的確診成倍數的增加。而在國內有企業宣佈停產,有企業宣佈裁員。據調查,今年一季度,培訓行業和餐飲行業是關門倒閉最多的,還有就是影院。此外,因為原油價格暴跌,國內各大油田企業都開始壓縮產能,控制成本,目前石油企業已經在考慮減少二三線人員,裁員計劃正在積極的醞釀之中。

    更值得一提的是,受到影響最嚴重的可能是外貿行業。由於歐美國家爆發疫情,經濟近乎停擺,就連美國失業人口也接近2000萬。而隨著外貿需求急劇減少,國內外貿形勢也日趨嚴峻。有資料顯示一季度出口下降了11%以上。幾個外貿大省像廣東江蘇貿易資料都是兩位數下降,有外貿工廠剛復工一個多月,因為沒有後續訂單又要求員工放假。總之,今年就業形勢總體還是相當嚴峻的。

    根據《2020趨勢》顯示,預計2020年失業人數將增加250萬。在過去九年裡,全球失業狀況總體保持穩定。然而,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一方面,就業人口增加,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新工作來吸收這些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約有5億人工作時間少於預期,或者缺乏獲得有薪工作的有效途徑。

    而面對國內失業率的不斷上升,我們又該如何繼續打好“對抗失業”這場攻堅戰呢?首先,為了減輕失業人員的生存壓力,現在像武漢、上海等大城市,都向低收入市民群體發放代金券。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之前沒有人願意幹的,不起眼的,收入不高的工作崗位現在沒有人推卻,有人幹了。因為,失業者都認為不能坐以待斃,得去找份活幹,去掙錢,否則真的要餓肚子,因此誰都不想閒著了。

    今年,促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二—投資和出口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所以現在唯有加大消費了,透過內需消費刺激國內經濟的增長。銀行相比於去年同期的借貸也有所提升,這樣,市場上貨幣流通了,也是變向鼓勵大家去消費,這樣才可以真正啟動內需。

    2020年國內外經濟形勢比較堪憂,國內失業人口會有所上升,對於個人來講,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就算不錯了,或者再找一份副業做做,這樣不就怕失業了。而對於政府部門來説,先要穩定經濟,那就是靠基建投資來託底,再拿出寬鬆的貨幣政策,來鼓勵企業投資,還要給企業減稅降費,這樣可以促進國內就業。更關鍵的是,給民眾消費貸款一個比較良好的環境,估計未來幾個月國內消費類貸款將會上升。總之,目前失業困難是暫時的,等這輪疫情過去了,全球經濟復甦了,中國居民收入水平還將會不斷的上升,這是大的趨勢。我是大熊強哥,有著十多年HR管理經驗且目前正在創業,關注我,為你解答職場困惑。

  • 16 # 簡平職業諮詢

    【簡平觀點】一定會的。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構成了影響全球經濟金融波動的“黑天鵝”事件。在疫情衝擊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劇增,各項指標下行嚴重。

    據統計新冠疫情影響下受影響的最大的10大行業排名如下:

    第1個受影響的行業:電影行業第2個受影響的行業:餐飲行業第3個受影響的行業:交通運輸行業第4個受影響的行業:零售行業第5個受影響的行業:旅遊行業第6個受影響的行業:製造業第7個受影響的行業:原油及大宗商品。第8個受影響的行業:出口行業。第9個受影響的行業:地產業。第10個受影響的行業:銀行業。

    在製造業方面,3月21日,東莞一家鐘錶企業因美國客戶取消大單而面臨經營危機,不得不主動勸導員工另謀高就,並全廠放假至少3個月,波及至少600名精度表業員工。海外風險對國內企業經營的衝擊可見一斑。

    2.西北莜麵村事件背後:西北莜麵村董事長賈國龍的一則採訪,將餐飲業之憂暴露在Sunny下。原本應該是餐飲業旺季的春季,按照西北以往的經營資料來看,春節前後一個月營收可達7,8億,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西北400家門店不得不關停,賈國龍估算,西貝即使貸款發工資,也撐不過三個月。

    西北莜麵村董事長賈國龍的一則採訪

    3.截至2020年3月,全國共有2263家影院類企業登出。“春節檔所有電影宣佈撤檔的當天,一些下沉市場的小影院就直接宣佈倒閉了”,一位影院投資人向《財經天下》週刊透露,“有些連鎖大影院的現金流足夠撐到5月,但開業時間遙遙無期,只得裁員節流”。

    這些企業僅代表新冠疫情影響下芸芸眾生下企業的縮影。在疫情影響下企業迎來了業績寒冬,職場人面臨最難求職季,所以我認為會造成大面積的失業或停工。我是簡平,10年人工智慧行業人力資源經理,專注簡歷最佳化,面試輔導,職業規劃,關注我,我們一起玩轉職場。

  • 17 # 野風財經

    非常多,但是這樣回答好像又顯得很單薄。

    這麼說吧,按照專業機構的說法,今年以來,82.19%的企業有過裁員、降薪或者調整工資結構的舉措。如果你不在其列,又不是醫藥行業的,那麼恭喜你,你是不到10%的幸運兒。

    失業問題不是疫情之後才出現的事情,而是從19年就開始了

    19年整體來看,全國的就業形勢下滑階段,網際網路和實體企業頻繁倒閉,京東、騰訊、百度、阿里巴巴、華為等企業19年頻繁裁員,就業率頻繁下滑,很多企業出現資金倒掛狀態,欠薪、未上五險一金企業頻繁出現,人心惶惶。

    19年年底,國家又出臺政策,專項整合p2p平臺和縮緊銀行貸款,工廠也出現提前停工,剛一過元旦,就出現了大量返鄉大潮,19年大家議論最多的就是:今年公司出現緊張,公司裁員千萬別是我,公司報銷幾個月不發放問題,吃住上漲,賺取薪資不夠花銷,甚至很多身邊裁員下來的,或者裸辭幾個月找不到工作。

    19年全年全國大約裁掉多少人,京東裁員8%,騰訊裁員 10% ,蘇寧裁員 10%,keep裁員15%,滴滴裁員15%,知乎裁員 20%,科大訊飛裁員30%,網易裁員35%,美團上海裁員50%,ofo裁員50%,華為年底報道裁員7000人,還有許多沒有報道出來的裁員和倒閉企業沒有計算。

    中國本科生占人口比例持續提高

    1994年,適齡青年中,只有2.5%的人有機會獲得本科文憑,隨後不管經濟大環境如何變化,這個比例一直在穩步提高,到2019年,100個適齡青年,已經有41.1人能獲得本科文憑,這說的還是畢業人數。

    如果以2019年本科入學人數來計算,考慮到當年對應的出生人口還在持續下降,也就意味著這一代00後同齡人中,有一半以上都擁有本科文憑。這一方面意味著本科文憑變得不那麼值錢,大學生不再是什麼天之驕子,只是最普通的國民;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如果年輕人連這塊起碼的敲門磚都沒有,就更不可能找到什麼像樣的好工作了。

    疫情之後,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其實國家對於就業形勢的問題也是早有預估的,看看下面這些政策,你就知道目前問題有多嚴重。

    高校擴招

    5月6日,教育部已經安排碩士研究生擴大招生規模18.9萬、普通專升本擴招32.2萬。目前,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在第二學士學位進行擴招。為什麼擴招,大家都懂。

    地攤經濟

    鼓勵創業

    國家穩就業五大舉措之一就是支援多渠道靈活就業,幫助個體工商戶儘快恢復營業。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鼓勵農民工在鄉或返鄉創業就業。也就是就業難,大家自己想辦法吧,自己養活自己。

    租房市場冷清,大城市就業難問題凸顯

    深圳租房市場調查:降價1000元難出租,有地鐵房“空置了幾個月”,《2020年5月份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租房趨勢報告》顯示,5月北京平均租金為4592元/月,環比下跌2.3%,這其實還不包括那些多為房東直租的城中村平房,而且中介資料很可能摻水了,因為下降過多對他們不利。

    實際情況是很多房子空著都租不出去,沒有成交當然也就下降不明顯。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租房市場冷清直接反映了需求的減少,而需求減少的背後就是就業困難問題,何況,這裡面還有很多雖然沒有退租但是同樣面臨裁員降薪的普通人。

    八成以上企業受影響

    根據智聯招聘的調查,30.4%的企業表示將會減員縮編,還有29.68%的企業無法為員工按時發放薪資,無影響的企業僅佔17.81%。

    多的就不說了,只要你有心,你肯定能從身邊朋友中找到已經失業的人員,或者你自己很可能馬上就是其中一員,這不是危言聳聽,也無關國家政策對錯,這就是客觀的經濟規律,再加上突發的疫情,只能說,這個傷口只能透過時間來彌合。

  • 18 # 掌舵的魚146

    可以看一下獵聘的這個調查,有相當一部分人遭遇了裁員或降薪的情況。剩下的人可以偷著樂了,在這個不確定性很強的時代,工作選擇很重要,儘量選擇規模大一些質量高一些的企業,抗風險的能力會比較強。獵聘上有很多優質企業,大家接下來在求職的時候可以多看看,多比較。

  • 19 # 濟南永榮

    現在實體經濟艱難,失業率在增加,很多行業是半失業狀態,苦苦的掙扎著。想擺脫困境。可是情況越來越嚴峻。真正的失業潮應該在21年。很多傳統行業會在這幾年倒閉。房地產浮誇風拉高了所有產品成本。辛辛苦苦幹一年都給交房租了。搞不好就得虧本。中國帶動就業的主力軍就是中小企業。現在的企業面臨,環保,房租,材料的不可控上漲。大部分奄奄一息。要想恢復中小企業的活力。真正給中小企業降稅。放水養魚,減少小微企業的負擔。嚴格控制國企壟斷企業,控制材料成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子大喘氣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