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子靈均
-
2 # 隱者康司馬
當然是北伐失敗了,如果北伐成功,就把曹魏給滅了!滅了曹魏,東吳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夷陵之戰,諸葛亮是不法阻止的。因為劉關張在桃園三結義時,發了毒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關羽、張飛都被殺了,劉備是失去了理智。諸葛亮和趙雲等有遠見的大臣將軍們,怎麼苦苦哀求,都沒有阻止劉備率幾十萬大軍討伐東吳,結果被東吳的大都督陸遜用火燒連營的計謀打敗。幾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滅,從此蜀國原氣大傷。
-
3 # 黃蜂二師兄
我認為是夷陵之戰!實際上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把劉備的老本都拼光了!
諸葛亮長於戰略、心機和行政管理,出山時兩次火攻大顯身手一把,赤壁之戰以後劉備就沒有讓他再去攻城略地,而是把內部事物都交給他,因此後來的北伐看似有幾次差點成功,實際上是強擼之弓硬撐著打的,即使兵出子午谷,還有劉禪不把諸葛亮召回,街亭不會失守,諸葛亮也很難北伐成功。
反觀這一切的結果都源於夷陵之戰讓蜀國元氣大傷,大將損失嚴重,兵源匱乏,經濟遲遲難以恢復。當時諸葛亮也勸過劉備,而劉備就是不聽,諸葛亮沒有把厲害說清楚,也沒有勸劉備延緩攻打東吳,造成劉備慘敗病死於白帝城的結局。後來託孤時劉備腸子都悔青了
-
4 # 雪流星落
這個問題我們拆開來看,夷陵之戰是諸葛亮能阻止的嗎?他嘗試阻止,但是劉備高舉復仇大旗,再加上好不容易有固定地盤來施展抱負,豈是諸葛亮能阻止的?後來諸葛亮還是派趙雲前去接應!而且,夷陵之戰最大的受益者是誰?應該就是諸葛亮了,劉禪的無能恰恰給了諸葛亮最大的發揮空間!
既然不能阻止,而且自己還是最大受益者,諸葛亮應該不會太遺憾!
再看北伐,蜀國全國上下都是在諸葛亮的調動之下,種種失敗原因,也不是刻意拖後腿,失敗那麼多次,還可以再次北伐,不恰恰說明諸葛亮的威望嗎?所以北伐失敗應該是對諸葛亮滿懷抱負的一大打擊!引為一生遺憾!
-
5 # 博超講堂
我認為應該是沒能阻止劉備伐吳(夷陵之戰)是諸葛亮最大的遺憾。
關羽失了荊州,並被東吳殺害。劉備稱帝后立刻決定伐吳,以為關羽報仇。根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諸葛亮其實已經勸阻劉備伐吳,但當時關羽和張飛先後被殺,且東吳又奪取了荊州,劉備衝動之下沒有人可以阻攔,於是諸葛亮嘆曰:“可惜法正故去,否則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三國志•蜀書•法正傳》中還這樣記載: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總之,劉備要伐吳,連諸葛亮也勸阻不了,除了法正能夠勸阻,但當時法正已經死了。
劉備伐吳(夷陵之戰)公元221年7月,劉備發兵三萬,再加上沙摩柯的蠻夷軍隊,總計五萬餘人,水陸並進,氣勢洶洶向東吳殺來,劉備一路勢如破竹。孫權向劉備求和,被劉備斷然拒絕。於是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率五萬兵馬抵禦劉備。陸遜見蜀軍勢頭正盛,令將士堅守不出,消磨蜀軍銳氣。這樣雙方相持了約半年,正值盛夏,天氣炎熱,蜀軍士氣逐漸低落,為了避暑,劉備下令大軍在深山密林裡紮寨,連營百餘里。陸遜見狀決定用火攻,於是派兵火燒連營,四面圍攻,攻破蜀軍營寨四十餘座,蜀軍大敗,死傷不計其數。劉備趁夜突圍,在眾將士拼命保護之下,擺脫了追兵,逃往白帝城。第二年四月,劉備在白帝城病故。
伐吳失敗的後果
一、謀臣武將損失
軍師2死2降:馬良和程畿陣亡,黃權和龐林降魏。
武將損失:護軍馮習,被東吳名將潘璋部下所斬;前部督張南,臨陣被斬;別督傅肜,為救劉備斷後,戰死;別督趙融,臨陣被斬;胡王沙摩柯戰死。
二、軍隊損失
幾乎全軍覆沒,陣亡數萬人。
三、物資損失
因戰敗倉惶逃跑,一切糧草輜重都被丟下,盡歸東吳。
總之,這次伐吳,蜀國是傾全國之力來打的這場戰爭,夷陵之戰戰敗,可以說把蜀國的國力消耗殆盡,需要數年才能緩解。
諸葛亮北伐諸葛亮北伐曹魏從公元228年至234年,共五次北伐(《三國演義》中說六次北伐不準備,其中一次是曹魏主動進攻),全部以失敗告終。
其實蜀漢北伐曹魏的成功機率相當低,這點諸葛亮也清楚,但他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呢?我認為有如下幾點:
一、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劉備的一生夙願就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但他至死也沒能完成心願。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而且對他信任有佳,並給了他很高的待遇,劉備臨終前還託孤於諸葛亮,這些都是諸葛亮非常感激的。所以諸葛亮決定為蜀漢鞠躬盡瘁,盡力替劉備完成心願。
二、蜀漢不能坐以待斃
蜀地本身發展空間狹小,和曹魏根本沒發比,所以拖得時間越久,曹魏的實力壯大得越快,到時曹魏的實力將會對蜀漢呈碾壓之勢。諸葛亮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決定趁曹魏還沒那麼強大,主動攻出去,說不定還有生還機會,否則坐以待斃,蜀漢必亡。
三、緩解國內矛盾
蜀漢內部分為三大集團,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代表,東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益州本地集團以譙周為代表。明顯可以看出,蜀漢是荊州集團占主導地位,東州集團次之,益州本地集團地位最低。伐吳失敗後,三大集團的矛盾日益突顯。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漢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如果打下雍州、涼州,那麼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對穩定蜀漢政權有很大幫助。
伐吳(夷陵之戰)和北伐曹魏對比北伐是諸葛亮不得以而為之,或者說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伐吳實際是可以避免的,當初諸葛亮《隆中對》就對劉備說,東吳“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但由於劉備的一時衝動,夷陵之戰慘敗,使得蜀漢實力大減,最後只有諸葛亮來收拾殘局。
結語假如諸葛亮阻止了劉備伐吳,轉而聯合東吳共同伐魏,那樣消滅魏國的機會將會大很多,那時候可能會出現蜀吳爭天下的局面,劉備的夙願也很可能會完成。
-
6 # 隱居黃山
襄陽隆中是明代才開始建的諸葛亮紀念地!諸葛亮從來也沒在古隆中住過!
2013考古成果顯
司馬懿章也發現
臥龍寓居已不見,
襄陽多次把城遷。
現襄陽城是陰宅,
劉表族墳裡面埋,
對照陰宅找臥龍,
亮家不在古隆中。
-
7 # 大頭微記錄
事實上,諸葛亮是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他定會選擇北伐。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心中知道這次北伐失敗是已經註定的,但是諸葛亮必須要擔起北伐的重任,他是一個何等聰明的人,他怎麼會不知現在選擇休養生息,讓國力充分的恢復一段時間更好呢,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允許做出休養生息的選擇了,因為蜀漢內部矛盾已經到了激化的地步。直截了當地說“劉備留下了一堆爛攤子,諸葛亮一輩子都在收拾!”所以無論如何,諸葛亮必須北伐,
-
8 # 天唐Lii
就這兩者來說,遺憾肯定是北伐失敗,如果說最大的遺憾我覺得應該是錯用關羽守荊州,導致荊州失守,滿盤皆輸。
先說夷陵之戰,是在荊州失守之後,這裡誠然有劉備給關羽報仇的成分在,但我覺得更大的因素應該是劉備想急於奪回荊州,諸葛亮也沒有很明確的阻止這場戰鬥,阻止的只是劉備的親征,如果這場戰爭不是劉備親征而是由諸葛亮或者是其他將領出徵,或許是有變數,如果拿下夷陵之戰,蜀國的發展應該更好,所以諸葛亮應該沒有理由去阻止這場戰爭。
而北伐應該是諸葛亮親力親為的,從出師表就可以看出,諸葛亮對北伐的重視程度,北伐如若成功,就相當於當年劉邦從西川突入中原,進而奪回中原之地的第一步。所以在荊州失守之後,北伐就成了統一中原的唯一稻草,北伐成功與否,直接能展現出諸葛亮的能力,功成名就。所以說北伐的失敗應該是諸葛亮最大的遺憾。
-
9 # 火煮瑣事666
夷陵之戰與北伐失敗全是蜀漢滅亡的真正原因。
夷陵之戰,徹底使劉備與孫權的聯盟破裂,這是導致蜀漢敗亡的真正導火索。本來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你離不了我,我離不了你,唇亡齒寒,互相依賴,互相生存抱團取暖的兩大集團。到最後非要拼個魚死網破。
夷陵之戰,不管誰勝誰敗,得好處的都是曹魏。這個道理劉備懂,諸葛亮懂,孫權懂,曹操也懂。
但是這場戰役不能不打呀,關羽慘遭東吳的毒手,作為關羽的大哥,這仇必報,何以領導蜀漢群臣,這劉備的面子掛不住呀,自己的弟弟死了當大哥怎能不給報仇呢?
所以諸葛亮苦口婆心的相勸,也沒能阻止劉備,向東吳用兵,這是一場明知不可為卻不得不為的戰爭呀。
諸葛亮感嘆,若是法正在定能勸得主上回心轉意,其實即使法正復生,勸劉備,劉備也會一意孤行,因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呀,為二弟關羽報仇那是勢在必行的一件事,誰勸也阻擋不了。
北伐戰爭是諸葛亮的最大敗筆,也是一場為魏強蜀弱的戰爭,也是一場明知必敗卻不得不打的戰爭。
諸葛亮作為蜀國實際的掌權者,他一方面大力發展國力,一方面不斷向曹魏用兵。這是諸葛亮的忠君思想在作祟,因為諸葛亮感覺自己年事已高,身體越來越不行,如果不趁年輕,對曹魏用兵,等自己歲數再稍大一些,根本受不了軍旅之苦,所以只有趁自己年輕時率領手下,北代中原,向曹魏進攻,這才是上策呀。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件事情呀。
結語:
雖然夷陵之戰和北伐戰爭都是以失敗告終,結局都很慘,一個是劉備慘死於白帝城,一個是諸葛亮慘死於五丈原,二人都以死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兩場戰爭都輸得很慘,對諸葛亮來說都很遺憾,但最大的遺憾就是北伐戰爭。出征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這是諸葛亮的一生的悲嘆呀。
-
10 # 陌道流塵
從戰術層面來看,兩者均以失敗告終,夷陵之戰未取回荊州,北伐也沒攻入中原。
但從戰略層面看,兩者均滿足了發起者初衷,達到了鞏固國家政權的效果。
一、夷陵之戰,對於蜀漢而言,是一場“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戰爭。
雖然開戰前,諸葛亮等人曾表示反對。因為蜀漢剛經歷過傾全國之力的漢中之戰,且剛剛丟失荊州,軍隊人疲馬乏,急需休整,強行開戰很不理智。且蜀吳開戰,會兩敗俱傷。若是魏國趁虛出擊,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但就劉備看來,出兵攻吳,是“利大於弊”。
因為,重新收回荊州,可以奪取富庶的江漢平原,進取襄陽,推開進入中原的門戶(之前關羽就曾攻擊襄陽,引起魏國舉國震動)。
荊州據長江之險,佔據荊州就可順江而下,向下遊發展勢如破竹。(西晉大將王濬就如這樣滅吳的)
且與其他各州連年征戰不同,荊州在劉表治下,安心發展內政,擁有大量的人口及經濟資源。
隆中對中指出:“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更重要的,就是人心向背。劉備稱帝不久,需要支援。隨劉備入川的有不少人,他們逐漸形成荊州派,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荊州派在蜀漢中後期掌握了軍政大權,產生巨大影響,匯聚著眾多文臣武將,蜀國丞相多出自此派。
在蜀漢失去荊州後,為了自身利益,這些荊州派自然極力主張奪回荊州。
劉備剛稱帝不久,急需廣泛支援。出於穩固政權的考慮,也不能不考慮荊州派的主張。
所以,出於鞏固新生政權的需要,即使是失敗,夷陵之戰也不得不打。
二、北伐是疲弊的蜀漢擺脫“危急存亡之秋”的必然措施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
1、劉備託孤時,蜀國已是個內憂外患的爛攤子。
“益州疲弊”是一大隱患。從上來說,劉禪昏庸,無心政務。而從下來看,益州派大有抬頭之勢,本土人士居安一隅,不思進取。
短期看,這種疲弊之風無損大局。但長期來看,則有“溫水煮青蛙”的危險。因為“天下三分”,魏吳兩國勵精圖治,虎視眈眈。而此時若蜀漢僅滿足於安樂,將難免傾覆之禍。
此外蜀漢國內,元老、荊州、東州、益州四大派系之間衝突不斷。公元223年,益州豪強雍闓不滿益州派日益邊緣化,策動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孟獲等一起叛亂。長此以往,蜀國將面臨更大規模的內戰和分裂。
為轉移內部矛盾,讓國家高效運轉,向外開拓生存空間,蜀漢就必須進行北伐。
2、將戰火由國內引向國外
劉備死後不久,曹丕就派出五路大軍進犯蜀國。
時建興元年秋八月,忽近臣奏有禍事。
後主問其故,近臣曰:“今曹丕調五路大軍來取西川,第一路乃番王軻比能,起羌胡兵十萬,犯西平關;第二路乃蠻王孟獲,起蠻兵十萬,犯益州四郡;第三路乃吳王孫權,起精兵十萬,取峽口入川;第四路乃反將孟達,起上庸兵十萬,犯漢中;第五路曹真為大都督,起兵十萬,取陽平關。”
好在諸葛亮臨危不亂,派馬超守西平關,趙雲守陽平關,讓魏延阻止孟獲進軍,此外遣使分別遊說孟達和孫權。一番排程下,使蜀漢躲過了滅頂之災。
請注意,這次戰爭,是曹魏攻打過來,這對蜀漢的經濟產生了嚴重的破壞。要想改變這一個格局,就要將戰爭引到敵人的土地上去。
此外,曹魏政治軍事中心在中原,離諸葛亮出兵的漢中路途遙遠,且交通不便,每一次大規模用兵成本很高,對國力都是一次嚴重消耗。
透過北伐,這個效果是達到了:
曹植在奏疏裡說的又說”數年以來,水旱不時,民困衣食,師徒之發,歲歲增調,加東有覆敗之軍, 西有殪沒之將“。
曹魏的經濟遭受嚴重消耗,更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入侵。
結論:從戰術層面來說,不論是夷陵之戰還是北伐,都沒有達到目標,都算是一種失敗。
但是從戰略層面來看,它們都很好地鞏固了蜀漢的政權,達到“儲存自己、消耗敵人”的作用。因而,這兩者在戰略上都很好地達成了目的,都是成功的國家戰略。
-
11 # 黑帽小波
你好,我認為是沒有阻止夷陵之戰,因為夷陵大敗後蜀國元氣大傷,蜀國的名將也在這一戰幾乎喪失殆盡,加上劉備病重,劉禪年幼導致蜀國政權大有被顛覆的可能,雖然諸葛亮穩住了局面但在三國中蜀國的地位降到了最低,這也導致了後來諸葛亮北伐失敗的主要原因,如果諸葛亮阻止了夷陵之戰蜀國養精蓄銳再北伐勝算可能大很多。
-
12 # 輕擷棠梨
如果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俘身亡是蜀漢走向滅亡的開端,那麼夷陵之戰就是加速蜀漢滅亡的催化劑。
夷陵之戰是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幌子,實則目的是攻打東吳,奪回荊州而發動的戰疫。荊州是劉備統一大業的橋頭堡,是隆中對中提到的核心要地。荊州地處交通要道,而且距離曹魏都城很近,佔領荊州能夠對曹魏構成直接的威脅,使其不敢輕舉妄動。而荊州的失守就直接導致蜀國發展出現後繼無力的現象。
夷陵之戰是在蜀國大將折損嚴重的情況下進行的,取西川時鳳雛意外身亡,關羽,張飛的相繼被殺,蜀國大將折損嚴重,此時出兵討伐東吳,是極不明智的。諸葛亮作為劉備的“軍師”肯定不會不加干預的,但是劉備作為一個領導者,不會凡事都聽從手下人的,這次夷陵之戰,劉備不顧諸葛亮的反對,毅然發動與東吳的戰事。後來,夷陵之戰失敗,劉備大軍被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無奈退兵到白帝城,又有了劉備白帝城託孤之事。
諸葛亮出兵北伐,是為了完成先主統一大業的遺願,也是為了挽救蜀漢危亡的無奈之舉。“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所以諸葛亮出兵北伐是為了重新鞏固蜀國政權,擺脫當下的危機,而並不是戰略上選擇的錯誤。
或許對於劉備之死,蜀漢之亡,諸葛亮心中會有遺憾,但是單論阻止夷陵之戰失敗,北伐失敗來說,這並不是諸葛亮的錯,所以不存在遺憾的說法。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劉備之死,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蜀漢的滅亡,大概是上天註定的結果吧。
回覆列表
諸葛亮一生最大的遺憾應該是劉備中途而亡,而劉禪又昏庸無能,致諸葛亮才智難伸,屈死於五丈原。
諸葛亮少時自比管仲、樂毅,管仲為春秋時期一代明相,以其高超的治國才能,輔佐齊桓公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寶座,而樂毅為戰國時一代名將,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輔佐燕昭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
從諸葛亮以這兩位來比較來看,說明其胸懷大志,抱負遠大,不甘屈身於隆中,要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恰逢劉備三顧茅廬,隆中答對,深知劉備也是有遠大報負之人,非池中之物,所以把心中統一天下的計劃向劉備說出,劉備非常欣賞,兩人相談甚歡,有知音難覓,知已難求之感。於是諸葛亮決定出山一展胸中宏圖偉略。
劉備得諸葛為久旱逢甘雨,諸葛隨劉備則是他鄉遇故知。從此君臣同心,得荊州,取益州,兵進漢中,完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戰略規劃。
這時諸葛亮也是躊躇滿志,正準備進行隆中對的第二步計劃,進取中原之地時,荊州丟失,關羽身死,人們只看見劉備痛心疾首,誰又曾想到諸葛亮此時也百爪揉腸,悔恨交加。隆中對計劃隨著荊州的丟失宣告破產,你讓諸葛怎麼不恨,怎麼不痛,一時間諸葛亮好象蒼老了許多。
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劉備執意不聽諸葛之勸,興兵伐吳,損兵折將,大敗而歸。經此一敗,劉備憂鬱成疾,臨死之際,把諸葛叫至床前,誠懇的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以識人著稱,劉禪不成器,劉備早已瞭然,但其因次子年幼,只能用劉禪繼位,劉備何等睿智之人,深知此舉有愧於諸葛亮,讓其隆中理想難以實現,才誠懇地說了那番話。
諸葛亮此時萬念俱灰,以劉禪之才,以後隆中對的一切都成了泡影,可嘆自己雖有管樂之才,卻再無施展之機會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深知中原已不可圖取,但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天天做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事,心力交瘁,食不下咽,導致疾病纏身,藥石罔效,不治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