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量子科學論
-
2 # 科學探秘頻道
大便臭味源於一些含硫化合物、吲哚、糞臭素等物質。我們吃的食物經過腸道微生物的分解,逐漸轉化成為這些代謝產物,所以大便問起來就是臭的。
但其實有一個代謝產物十分特別,就是糞臭素,一聽名字大家就知道,這個東西肯定是糞便主要臭味的來源,確實如此。但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多香料裡面卻含有糞臭素。糞臭素的奇妙之處就在於:當它的濃度很高時,具有令人嘔吐的糞臭味。然而,當其濃度很稀時,卻具有茉莉花香的味道,所以很多茉莉花香的香料,說不定裡面就有這種物質,也就是說,我們使用的有些香水,居然含有大便裡面的物質,真的是不可思議。
不過這個糞臭素也告訴我們,臭味是相對的。糞便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臭的,但對於其它生物就不一定。比如屎殼郎和一些狗子,這些動物對此比較偏好,而糞臭味在他們的味覺感受器裡面,就是香味。
所以,決定物質香臭的關鍵,還是各個物質自身的味覺系統。其實,對於任何物種來說,基本上屬於食物的,都是帶有香味或者說至少並不反感。而我們不需要的代謝產物,多說都是不好聞的。進化出來這樣的味覺系統有利於物種簡單區分食物和廢物。
-
3 # 人魚先生
大便的氣味由細菌分解的產物所致,產生氣味的主要成分為吲哚、糞臭素、碳化氫、胺、乙酸、丁酸等。其中產生糞便惡臭的是吲哚、糞臭素。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香水、花(如茉莉)之所以香是因為含有少量的吲哚,但糞便中吲哚的濃度較大,反而就臭了。
食物在胃和小腸內進行消化、主要是各種消化酶的作用。結腸不產生酶,只有細菌起消化作用。結腸內有多種細菌,大腸桿菌70%,厭氧桿菌20%,還有鏈球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乳桿菌、芽胞和酵母。另有極少原生動物和螺旋體。腸細菌的重要作用是能產生生理需要的物質,如食物缺乏維生素時可在腸內合成維生素K、維生素B1、B2、維生素H、維生素B12、B6,葉酸和消旋泛酸。也能產生吲哚、糞臭素、硫化氫使糞有臭味。
糞便在腸內積存的時間長了就像食物在高溫環境下放久了會變質發出餿味兒一樣。腸內溫暖,大便就會很快“變質”,所以才臭臭的。
經常吃肉的人的大便也容易臭臭的並且易便秘,最好是平時多吃蔬菜,尤其是粗纖維蔬菜,這樣使腸道通暢,減少糞便在腸內堆積的時間,大便也不會很臭。
喝一些清腸的茶會有些效果,它會促進腸蠕動,讓糞便儘快排出,使之不在腸道內堆積。
總之平時最好養成多吃蔬菜的好習慣,比喝清腸的茶更好。
我們大便所產生的味道是由於我們消化道內所產生的消化酵素,及在消化道裡和我們共生的細菌所產生的.如果我們吃東西較刺激飲食不均衡,或身體狀況不正常消化道有問題時,大便都會特別的臭.
-
4 # 確定經典
確實,這一點毋庸置疑!在人類認識裡,任何動物的便便都是臭的,而且不管是從顏色、形狀方面辨識度非常高,我們人類看到這些都會避之不及。甚至是有時不小心踩上一腳,雖然跟我們沒有面板接觸,都會噁心好一陣子。所以在人類的主觀意識裡,便便這玩意是最汙穢的東西,不僅僅是臭、而且我們還認為它有細菌、沒有任何營養。
大便臭味源於一些含硫化合物、吲哚、糞臭素等物質。我們吃的食物經過腸道微生物的分解,逐漸轉化成為這些代謝產物,所以大便問起來就是臭的。。
臭沒有絕對的臭,例如:屎殼郎和蒼蠅,它們不僅不認為便便是臭的,而且還很美味,會把便便視為珍寶。我們從屎殼郎滾糞球時的興奮勁就能看出來,遇見便便的屎殼郎就像是人類找到了一座金山。而且我們人類認為的美味,例如水果、蔬菜,在純食肉動物眼裡覺得並不好吃,可能會有種厭惡的感覺,甚至是反胃。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雖然便便看起來有些營養,但是相對於其他原生食物來說,被動物消化吸收後的便便肯定是營養含量十分低的,不足以為一個大型生物的提供日常所需的營養需求,而且便便中含有很多的微生物以及細菌。這些生物可以導致很多動物致病,而且會造成病毒的傳播。
任何物種的進化都是趨利避害的,那些沒有做出改變的生物、一意孤行的生物,在競爭激烈的自然界很快就會被淘汰。那些保留下的生物,包括人類和目前自然界上的所有動物,都已經掌握了適合自己生存的法則,都已經佔據了一個對自己有力的生態位,都有自己穩定的、可靠的食物來源。因此,便便的臭是相對的,對於那些能以便便為食的小型生物來說,便便中富含的營養足夠它們生存,而其中的細菌和病毒不會對它們構成任何威脅。
而那些覺得便便臭的生物,也是進化出來的一種保護機制,告訴它們這玩意不能吃。這是祖先用生命實驗出來的結論。
-
5 # 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再看看蒼蠅,看看屎殼郎,它們會認為人類糞便臭嗎?因此,個人認為,問題應該改為“為什麼人類會進化出感覺所有動物的屎都是臭的”更為合理。
之所以人類認為幾乎所有的動物的屎都是臭的,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糞便對於人類來說是沒有任何營養的,糞便中許多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是有害的。
在漫長的人類進化中,那些認為糞便是香的並喜歡食用的人群,必然由於傳染病、各種中毒情況被自然淘汰,能夠生存下來並繁衍後代者,必然是那些感覺糞便骯髒,必須規避者,這就是自然選擇,它保證了人類能夠規避風險並得以一代又一代的繁衍。
-
6 # 使用者81206018707
可以設想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前,便便對人來說是無味的。人們在接觸便便的時候不會覺得噁心,甚至在餓得不行的時候還吃過。因為便便幾乎沒有營養而且還會傳染病菌,所以早期的人類中對便便沒有噁心感覺的人慢慢的就被淘汰了
-
7 # 該名字尚未註冊
臭這個感覺就是進化的結果。祖先進化出臭味感覺,臭味代表不能食用的東西。所以不宜食用的東西,聞上去就是臭的。
-
8 # OFFbb
首先要問一個問題:屎為何臭?糞便臭味來自吲哚類物質,硫化物等。這些物質的多少很大程度被腸道菌影響,也有發酵過程參與其中。歸根結底:臭味極大程度被食物和腸道菌決定,臭不臭得看它們臉色。
第二個問題:貓屎是不是天生臭?這答案是否定的。貓屎本身並不臭,何止不臭,甚至無氣味。圖一是Natascha wille女士的貓,野外捕獵後拉的糞便:
乾燥、易碎,氣味極低,很好的契合了貓的需求:最大化減輕氣味,利於捕獵,也利於避免被捕獵。
圖二:(前方高能預警)我家貓拉的屎。吃的是純粹的生肉,這一條大約出自一塊兔子肩胛,70g。因為沒有大量兔子毛,肩胛部位的骨骼也沒吃進去太多所以看起來細小許多,但是特點一致:乾燥、易碎,氣味低到靠近三釐米左右才可以聞到,也不濃烈。(不要問我三釐米這資料咋來的,嘔……)這不是孤例,全世界餵食生食,即貓自然飲食的飼主都有這樣的發現。
拉屎的傢伙如圖
你肯定會問:高蛋白食物經歷發酵產生硫化氫,人人吃肉多了拉屎臭,貓吃生肉怎麼會不臭?很遺憾,我不知道為何不臭,純肉食動物跟人確實不一樣。貓的腸道菌生態研究去年還在計劃,不知道是否已經展開,至少目前我們對貓的腸道菌群近乎一無所知,我們唯一瞭解到的:以目前的觀察看,自然界捕獵為生的貓科動物糞便氣味極低;食用最接近自然飲食(生食)的寵物貓同樣會拉出氣味極低的糞便。
問題三:那為何貓會拉臭屎?大膽推論:餵食的食物(貓糧、罐頭)並不合適貓的消化系統,也不利於其腸道菌群生態,產生了不自然的發酵反應。不良菌群因此更壯大,成為惡性迴圈。最明顯的後果就是放屁與惡臭的糞便。可怕的是,大家漸漸覺得:貓屎就這樣。
長期腸道菌群的紊亂和不自然營養成份的消化壓力似乎正是許多貓罹患慢性消化道道炎症、炎性腸炎和三聯體炎症的原因,這一理論被不少獸醫所接納,但無奈依舊停留在懷疑階段。希望今後有完備的研究去探究、證實這一點。
-
9 # 獵奇動物社
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跟大家一起討論屎,既然許多人多這個話題,咱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屎吧。首先,並不是所有動物的屎都是臭的,動物的屎臭不臭與它的食物有關係,我們舉兩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就是貓屎咖啡,貓屎咖啡是麝香貓吃下咖啡果後經過一系列的消化吸收,最後排除的咖啡豆製成的,這種“屎”非但不臭,還非常的香,並且價格還不菲呢。第二個就是嬰兒,還在哺乳期的嬰兒喝的是母乳,他們排出的便便也不是臭的(洗了3個月尿布的經驗)。
但是,相對來說,大多數動物排出的便便確實是臭的,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便便為什麼是臭的?便便是食物經由動物的消化器官分解和吸收後的產物,那麼決定它的氣味的就有兩個因素,一個是食物,一個消化。我們以人為例,人從食性上看,屬於雜食性動物,因為在我們人類講究的是葷素搭配。肉是由細胞組成的,而細胞中含量水、氨基酸、核酸、蛋白質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而植物,比如大米、小麥中含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一些微量元素。
這些食物進入人體後就開始在消化液下分解,變成對我們人類有益的營養成分被人體吸收,當然沒有一種動物可以對食物完全的吸收,剩下的沒有吸收的食物以及吸收後的食物殘渣就會被排除體外,形成便便。
由於食物和殘渣在身體中會停留很長時間,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這些食物就會發酵,蛋白質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在經過化學反應後,會形成帶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比如肉類中會含有少量的氮、硫等元素,經過化學反應後就出產生“臭味”。
相對來說,植物的成分主要是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所以即使經過化學反應後,也不會產生刺鼻的氣味,所以嚴格意義上說,吃肉的人比吃素的人排除的便便要臭很多。
便便是臭的,在進化上有什麼意義?其實所謂的臭,有著相對性,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覺得便便是臭的,比如在狗狗面前,一坨便便會成為不可多得的美味。當然,對於大多數的動物來說,便便確實是臭的,大多數動物都會“敬而遠之”。那麼,便便是臭的,在進化上有什麼意義呢?我認為有兩點。
01 生態鏈
動物的糞便雖然是動物排除的“垃圾”,但是它對於許多生物來說是賴以生存的基礎,比如植物、蜣螂等等,這些生物的營養大部分來自於其他動物的糞便。如果不是臭的,那麼,還有營養物質的便便就會成為更多動物的食物,這樣一來植物和以糞便為食的動物就有了更多的競爭者,而且如果將便便吃掉後,再次排出,它的營養成分就會變得更少。
這樣許多植物就會因為缺乏營養而消失掉,那些以動物糞便為生的動物也會受到影響。從宏觀上看,便便如果不是臭的,確實會影響生態鏈。
02 警示作用
便便被排出後會有許多的毒素以及寄生蟲,對於植物和一些以糞便為食的動物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畢竟它們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且有針對性的消化系統,這就像不是所有食肉動物都能吃腐肉一樣。而便便散發的臭味讓許多動物都沒有進食的慾望,這就使得這些對寄生蟲和毒素沒有抵抗力的動物不至於因為吃了便便而生病或者是死亡。比如,我們人類對大多數的便便僅從外形上就能識別,這會使我們遠離它。
因此,便便的臭味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都有警示作用。
總結總的來說,便便的氣味是來源於食物化學反應之後的特性,它就是一種味道而已,但是,我們之所以在感官上將它判定為“臭味”,就是因為它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已經失去了再次利用的價值。這恰恰是動物“趨利避害”本能下的一種反應。
-
10 # 曲奇味的氟西汀
我覺得大自然進化的結果,可能就是為了讓糞便帶有臭味,第一是用味道劃定領地。第二就是防止動物把自己的糞便當成食物。
-
11 # IT磚家
其實糞便就是一坨分子原子堆在一起罷了,本質上跟石頭、金屬沒有啥區別。所謂糞便的臭味,只是你的大腦對某種物體的嗅覺主觀反映罷了,是千百年的進化過程中,生物主動趨利避害,像糞便這種已經消化過一遍的物質,營養匱乏,且滋生細菌,愛吃大便的人都自然淘汰掉了,剩下人的基因裡都寫滿了對大便的深深厭惡,所以已一聞到味就犯惡心。但很多豬、狗或蒼蠅之類的,可能不覺得糞便很臭,也經常會有食用糞便的行為。
-
12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惡臭的糞便能讓討厭它的人或動物遠離,避免接觸或誤食。 但糞便也並非所有動物避而遠之,糞便裡面除了25%的水分,其他大多是蛋白質、無機物、脂肪、難以消化的食物纖維等,因此糞便在自然界中也有一定的用處,有些動物比如狗和食腐動物吃糞便,糞便可以為很多底層的生物和微生物提供營養,也可以當肥料。
疾病透過兩種方式從野生動物糞便傳播給人類和家畜,一種是透過食用被糞便汙染的食物或飲料,另一種是透過吸入糞便中釋放的孢子。透過吸入孢子傳播的疾病相當嚴重,包括漢坦病毒和鉤端螺旋體病,這兩種疾病都可以從流感症狀開始,但很快會變得更加嚴重。食用受汙染的食物和飲料會導致多種疾病,包括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和蛔蟲。糞便的臭味可以避免一些動物食用後不必要的麻煩。
-
13 # 享受生活的兔二哥
一、這本來就是新陳代謝的產物,吸收好的,慮去無用的才能更好的進化;
二、味道本身的定義也是基於人類的普遍認知,你覺得動物也認為它的糞便是臭的嗎;
三、舉個小例子,貓屎咖啡對於麝香貓本身也只是新陳代謝,對於愛喝它的人貌似還是很香的;
四、吸收、排洩,一進一出很好的完成了生物進化,多簡單。
-
14 # 長孫餘浩2019
香臭是人的感覺,不是客觀實際。
對其他動物來說,人感覺臭哄哄的屎,它未必是臭的。
屎只是有氣味。
那麼為什麼屎會進化成有氣味的呢?
這是因為動物是依靠糞便等排洩物的氣味來找到對方的,不同動物的排洩物氣味不同。雌性雄性動物的排洩物氣味也有差異。
動物依靠這些差異來尋找配偶。
如果屎氣味不明顯,那麼就很難找到配偶,就無法遺傳下去。
上面解釋為什麼屎是有氣味的。
下面再解釋,人為什麼會進化成感覺屎是臭的。
這是因為,人是雜食動物,本身消化能力又比較強,早期人類獲得食物比較困難,消化能力弱的,自然淘汰了。
這導致人類並不需要透過吃屎來維持生命。
所以覺得屎臭,這種基因並不是劣性基因,可以完美遺傳下來。
吃屎的動物大多是因為微量元素攝入缺乏導致。
覺得屎香的人並不是沒有,只是他不敢說而已。就像是我們正常人都不敢說喜歡穿乞丐衣服,喜歡長期不洗澡一樣道理。
-
15 # 七索文章
古代時一部分動物和人認為的屎是香的 一部是臭的 認為是香的整天吃屎營養不良漸漸滅絕了 就剩下認為屎是臭的了
-
16 # 世通27
有的動物拉的屎為什麼臭,這跟消化有很大關係。物動進食後,食物進入消化系統,使各種物質進行反應,產生碳水化合物便於動物吸收系統的吸收,而把一些廢棄物排出。廢棄物中含有流化物的存在,所以有味。
-
17 # 江湖人稱老頑童999
屎應該都是臭的(包括人)。但也不能絕對,據說熊貓的屎粑粑就有股清香味,竹子的清香味。據說有種咖啡就是動物肛門排洩出來加工的,味道好極了。
但是,有個問題很成問題,確定屎是臭的,為何狗狗喜歡吃呢?而且“狗改不了吃屎”。
-
18 # 雲端日子
因為你的腦子,把對你有害的東西判定為臭味,這是你進化而來的。。。。粑粑裡面都是代謝廢物,膽汁,有很多細菌,吃下去不僅沒有營養,對身體來說再消化這些是很大的負擔。。。。屍體腐爛的臭味也是,告訴你這個不能吃。。。。垃圾的味道也是,讓你趨利避害。。。告訴你臭味是有危險的,二氧化硫這類臭雞蛋味氣體聞多了會中毒。。。
回覆列表
確實,這一點毋庸置疑!在人類認識裡,任何動物的便便都是臭的,而且不管是從顏色、形狀方面辨識度非常高,我們人類看到這些都會避之不及。甚至是有時不小心踩上一腳,雖然跟我們沒有面板接觸,都會噁心好一陣子。所以在人類的主觀意識裡,便便這玩意是最汙穢的東西,不僅僅是臭、而且我們還認為它有細菌、沒有任何營養。
如果以上的這段話要是被你家的狗狗聽見了,狗狗還生氣的反過來問你:哪裡臭了?我怎麼覺得有點香味呢?我曾經還吃過....!感覺味道還行啊。狗狗吃便便當然不好了,因為它們並不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可是以便便為食的生物,例如:屎殼郎和蒼蠅,它們不僅不認為便便是臭的,而且還很美味,會把便便視為珍寶。我們從屎殼郎滾糞球時的興奮勁就能看出來,遇見便便的屎殼郎就像是人類找到了一座金山。
從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來,臭和香、美味可口和難以下嚥、營養豐富和毫無營養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也是一個生物主觀上的認識,也就是說臭沒有絕對的臭,只是人類認為所有的便便都是臭的、骯髒的。而且我們人類認為的美味,例如水果、蔬菜,在純食肉動物眼裡覺得並不好吃,可能會有種厭惡的感覺,甚至是反胃。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動物的便便裡都含有吲哚、糞臭素、硫化氫這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是引起人類厭惡的主要因素,但便便也並非一無是處,它裡面除了1/4的水分以外大多是蛋白質、無機物、脂肪、一些難以消化的食物纖維、脫了水的消化液殘餘,因此便便在大自然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它可以為很多更加底層的生物提供營養,而且可以當肥料來種地。
雖然便便看起來有些營養,但是相對於其他原生食物來說,被動物消化吸收後的便便肯定是營養含量十分低的,不足以為一個大型生物的提供日常所需的營養需求,而且便便中含有很多的微生物以及細菌。這些生物可以導致很多動物致病,而且會造成病毒的傳播。
所以在進化的過程中,便便對很多的生物來說都是缺乏營養的,甚至是有害的,在有其他食物的時候,肯定不會有動物選在去撿拾其他生物的糞便。但是在食物匱乏的時候,也許有些動物會這麼做。甚至也許在早期的地球上也有動物嘗試以便便為食,但那些願意吃便便或者不討厭便便的生物,會出現營養不良,甚至病毒在種群中傳播,造成競爭力低下,因此它們就會因為自己的食性而被大自然淘汰掉,而那些覺得屎不能吃的生物就就獲得了生存上的優勢。
大自然的進化就是保留有競爭優勢的習性,並且能將這些習性深深的刻畫在基因裡,在漫長的演化中這些動物就會開始對糞便的味道反感,在基因上排斥這些物質。我們人類就是典型的例子。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不僅在基因上排斥,而且在主觀的認識上也讓我們遠離便便。因為它對人類是有害的。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有毒的植物,或者根本就不能吃的東西,對人類和任何動物來說味道和口感都不好,難以下嚥,這也是進化上基因對動物的一種保護,因為在這之前覺得這些植物能吃的生物,或者嘗試吃這些植物的生物都已經被毒死和淘汰。這也就是為什麼,雖然野生動物在野外生存,但它們並會主動去吃這些植物,因為它們不能吃這種概念已經被刻進了基因裡。
任何物種的進化都是趨利避害的,那些沒有做出改變的生物、一意孤行的生物,在競爭激烈的自然界很快就會被淘汰。那些保留下的生物,包括人類和目前自然界上的所有動物,都已經掌握了適合自己生存的法則,都已經佔據了一個對自己有力的生態位,都有自己穩定的、可靠的食物來源。因此,便便的臭是相對的,對於那些能以便便為食的小型生物來說,便便中富含的營養足夠它們生存,而其中的細菌和病毒不會對它們構成任何威脅。
而那些覺得便便臭的生物,也是進化出來的一種保護機制,告訴它們這玩意不能吃。這是祖先用生命實驗出來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