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蕭硯歌
-
2 # 翰雅堂
黑色幽默,是一種荒誕的,變態的,病態的文學流泒,把痛苦與歡笑,荒謬的亊實與平靜得不相稱的反應,殘忍與柔情並列在一起的喜劇,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的文學流派
-
3 # 倚琴堂
黑色幽默是20世紀中後期美國興起的文學流派。是一種笑不得的幽默,悲喜交織的表現形式來表達對世界的荒誕、社會對人的不公平、理性原則破滅後的惶恐以及自我徒勞的掙軋反抗。以幽默的方式表現。
-
4 # 翰墨德馨
黑色幽默的含義:《大英百科全書》把它解釋為一種絕望的幽默,力圖引出人們的笑聲,作為人類對生活中明顯的無意義和荒謬的一種反響。
黑色幽默主要有以下特徵:
具有幽默的特質,能引人發笑。有黑色的特質,死亡,絕望,荒謬。
透過塑造反英雄人物形象嘲諷社會卡夫卡《變形記》裡,格里高爾變成了甲蟲,對格里高爾的描寫,用歐爾德曼的話來說,“產生這類病態的畸形的人物的土壤是病態畸形的社會”。在藝術形態上,它更像是一種“悲劇性喜劇”,它是反英雄主義,強調現實主義的一種格調,往往是笑中帶淚,透過滑稽、荒誕不經、耐人尋味的表現形式與現實結合。
“黑色幽默”中的“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觀現實,“幽默"是指有自由意志的個性對這種現實所採取的嘲諷態度,黑色與幽默加在一起,即是陰慘淒涼、悲觀絕望的幽默;它實際上是一種用喜劇的形式,表現悲劇內容的新的文學形式。
這一派的作家們在荒謬、醜惡、殘酷、陰暗等一般人要為之沮喪、為之驚懼、為之切齒、為之流涕、甚至面對就要套到自己脖子上的絞索等“黑色”的東西中,看出它們的喜劇性,並且以一種冷漠的、無可奈何的嘲諷和自我嘲諷的態度來對待。
“黑色幽默”在20世紀60年代初興起後,很快就躋身於美國乃至整個西方重要的文學流派的行列,它之所以能得到社會的重視,除了它的深刻的思想意義外,主要是因為它在創作手法上有獨到之處。
這一派別的代表作有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克特·馮內古特的《五號屠場》、《冠軍早餐》、約翰·巴思的《菸草經紀商》、托馬斯·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等。
綜合起來,它有如下5個方面的藝術特徵:
1、古怪的幽默風格,體現是一種特殊的審美主張和人生態度;
2、人物都是一些動畫式的、木偶式的、反英雄化的人物;
3、反小說似的鬆散結構與隨意的情節;
4、在修辭上,巧妙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與誇張手法;
5、採用區別於傳統小說的特殊題材。
我將結合具體作品,從這5個方面回答問題。
01 古怪的幽默風格,體現是一種審美主張和人生態度黑色幽默最主要的特點是有一種以冷漠的、無可奈何的、逗笑的嘲諷和自我嘲諷所表現出來的古怪的幽默風格,這是一種與傳統幽默風格不同的幽默。
它是深沉、濃郁、強烈而又玩世不恭的幽默,是企圖把內心無形的恐懼變成有形的大笑,把主觀的東西化成客觀的東西,把置身事物中的自己變成旁觀的第三者的幽默,這幽默既表現了對現實生活的憤恨,又表現了對現存社會的期望。
美國本是“幽默之鄉”,既有馬克·吐溫的“冷麵滑稽”,又有卓別林的“含淚的笑”;然而幽默雖然有著悠久的傳統,但馬克·吐溫的幽默和“黑色幽默”卻有許多不同之處。
馬克·吐溫的幽默比較明朗、非內向和針對別人,他對人生充滿信心,他小說的人物和事件在生活中大都能找到相應的原型,其幽默的物件是生活中的人和事。
“黑色幽默”則正好相反,它憂鬱、內向和嘲諷自己,黑色幽默作家不正面寫人,而是喜歡用一種令人心酸絕望的幽默筆調,表現出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里,人性在逐漸泯滅等主題,他們小說中的人物和事件幾乎都是荒誕不經的,是生活中不可能有的。
而且“黑色幽默”小說總是面帶笑容地講述在殘酷命運捉弄下的煩惱,用自我解嘲的幽默來反映百思不解的心理和人生渺小的意識。因此,黑色幽默最顯著的特點,就在於它比傳統的幽默更加殘酷,對比更鮮明,它是在用藐視輕鬆達觀的口吻來表現最無可奈何的心理和情緒。
它雖然在笑,但這是一種使道德的痛苦,發展到滑稽的恐怖,使事情荒謬到令人發笑的程度的笑,是最痛苦的笑,最恐怖的笑,是使對黑暗荒謬的現實的揭示更加入木三分的笑。所以“黑色幽默”的主要作家之一馮內古特說:
“黑色幽默是一種大難臨頭時的幽默,或者更傳神地說,叫絞刑架下的幽默。”這裡補充說一點,“絞刑架下的幽默”一說與美國民間的笑話有關:
在一個對死囚執行公開絞刑的日子裡,絞刑架旁聚集了大批觀眾,可是囚犯遲遲未見解來。監刑人、劍子手和觀眾都等得不耐煩了。終於,獄卒押著囚犯來到刑場,囚犯看到人們焦急貪婪的目光,不禁笑了,他得意地說:沒有我,你們什麼也幹不成。
面對這樣的場面,傳統小說中的描寫必定是情人淚如雨下,主人公從容悲壯,觀眾麻木不仁,仇人拍手稱快,而“黑色幽默”作家卻做個鬼臉,聳聳肩膀,看到聚集在絞刑架旁的芸芸眾生,不禁哈哈大笑,這種幽默就是典型的“黑色幽默”。
在這裡,“幽默”不只是一種藝術手段,而是一種審美主張和人生態度。作家們認為,死囚的命運就是現實人生的寫照,痛苦是其實質,死亡是必然結果,然而不妨把這些當作滑稽戲來看,在哈哈一笑中超脫人生的痛苦,這是黑色幽默作家對現實的體驗和他們所持的人生態度。
比如,海勒在著名的“黑色幽默”代表作《第二十二條軍規》中這樣描寫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傷兵:
“這個士兵從頭到腳都用石膏和綢帶裹著,雙腿和兩臂都毫無用處。……雙臂雙腿都被緊縛在吊索的一頭吊了起來,同肩部和臀部保持垂直,吊索上的另一頭則繫上了鉛砣,黑沉沉地掛在上面,一動不動,那形狀是十分奇怪的。在他胳膊肘兒內側的繃帶上面,每邊都縫著裝有拉鍊的口子,透過這個口子,清澈的液體從潔淨的瓶裡輸入他的身體,從腹股溝敷石膏的地方,另外伸出一根固定的鋅制的管子,接上一根細長的橡皮軟管,他的腎臟排洩就是透過這條管子一滴不漏地流入放在地板上的一隻潔淨的封口的瓶內。等地上的瓶子滿了,從胳膊肘兒那兒輸人液體的瓶子也空了,這兩隻瓶子於是很快地互換一下位置,使瓶裡的排洩物又重新注人他的身體。”作者用似乎是無動於衷的語言,像無感情地描述一件物品的詳詳細細地描述一個已沒有人樣的重傷員。特別是兩個上下互換的瓶子,把排洩液當作注射液重新注入他的身體——作者在這裡開了一個怪誕的、可怕的玩笑,但也是一個引人深思的玩笑。
《第二十二條軍規》劇照
這個重傷員早就被“第二十二條軍規”判了死刑,輸液還是輸尿對他還有什麼差別呢?對於傷兵的痛苦與不幸,作家用如此“殘酷”的欣賞性的筆調來描寫,確實是罕見而特殊的,但正是這種特殊的幽默筆調,起到了特殊的效果。
它在苦笑中揭示了二戰給人類帶來的痛苦和不幸,它在幽默詼諧中表示了作者的憤怒與厭戰的情緒。從戲謔的幽默中,我們可以體察到作家深深的痛苦和極度的悲觀失望,命運不可逆轉。世界不可改變,在無可奈何之際,作家才以“幽默”來對待人世間的荒誕、醜惡和不幸,來對待人的痛苦和悲劇命運,於是他們嘲諷世界,嘲諷人們,也毫不留情地自嘲。
黑色幽默靠幽默的怪笑來吸引讀者,靠幽默中浸透的人生痛苦和對世界的深刻感受來震懾讀者的靈魂。可以說,黑色幽默是用喜劇的形式表現悲劇的內容。悲喜兩種審美特徵交織融匯,喜劇的形式和悲劇的內容又形成強烈的反差,從而達到一種獨特的審美效果。
02 人物都是一些動畫式的、木偶式的、反英雄化的人物“黑色幽默”派的人物都是一些動畫式的、木偶式的、反英雄化的人物,他們與傳統小說中的那些理想人物、正面人物大相徑庭:
他們或天真幼稚,或狂妄自大,或卑鄙無恥。他們既不像神話中的那些人物一樣有超群的智力與體力,也不像現實主義作品的人物一樣有超過常人的對於痛苦的敏感性,他們的生命力在於他們在一系列必然的和可怖的事物面前的可笑的無能為力。
乍一看來,這既令人驚異,又荒誕滑稽,一些這樣的人物竟能在當今如此發達的文學領域裡擁有無可爭議的一席地位。
《第二十二條軍規》劇照
仍以《第二十二條軍規》為例來看書中描寫的幾個主要人物都與傳統文學中的人物相異。書中有個布萊克上尉為了抵制新任中隊長梅傑少校,他一夜之間發起了一個風風火火的光榮的忠誠宣誓運動,所有作戰的官兵到情報室領取圖囊時,都得籤一個忠誠誓約,到降落傘室領取防彈衣和降落傘時得籤第二個誓約,還得向管理摩托車的鮑金頓中尉籤第三誓約。只要轉身就得簽上一個忠誠誓約,甚至領餉,到軍中小賣部去買東西,讓義大利的理髮師理個髮等等,也都要簽上個誓約。接著,他又搞效忠宣誓,宣誓後還唱《星條旗》,唱一遍,兩遇,三遍,四遍,到後來等候簽名宣誓的官兵,排成了一堵堵人牆。
這段故事很滑稽可笑,布萊克卻是美國政治生活中的“原型”。在50年代初期麥卡錫主義的恐怖運動時期,可以說布萊克無處不在,但他卻又完全是虛構的,因為作者描寫的布萊克,並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時期。
書中的另一個人物米洛僅僅是一個小小的伙食管理員,可是由於他善於鑽營,後來竟然辦起了,一個跨國聯營公司,成為操縱國際性黑市組織的首腦。為了牟取暴利,他可以調動德國飛機,甚至用美國飛機去轟炸美國。他的這些叛國行徑和投機買賣,居然一路暢通,人們處處為他開綠燈,他的上司也在他的公司裡有股份。
這是一個“反英雄”的人物,同時也是美國社會腐敗現象的象徵。所以作者,在描寫這樣一個人物時是帶著辛辣的幽默寫的,米洛本人在做這些事時始終帶著一種忠厚老實,天經地義的神態。
這一方面,作者所刻畫的人物更加“荒誕”,同時也加強了“黑色幽默”感。書中的主人公尤索林則更加“黑色幽默”化了。
《第二十二條軍規》劇照
在傳統小說中,主人公總是作者和讀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與正面人物。但《第二十二條軍規》反其道而行之,尤索林是一個“怕死鬼逃兵”為了不再去執行轟炸任務,他裝瘋賣傻,裝瘋不成,便逃跑。在同事們的幫助下,他逃往瑞典去了。
但這個人物也是一種社會現象的代表。小說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事,其實,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並不是真寫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是藉此反映美國青年人對入侵東南亞的厭惡和恐懼情緒。他們不肯為那些“體面人物去賣命”,也不肯為“體面人物多撈幾張選票去送死”。
即使書中的其他次要人物,如“拼命忍住眼淚來表示自己的堅定信心”的克萊文傑,將全部黑市買賣的收入都花在純威士忌酒和下流畫片上的內特勒,逆來順受、不知痛苦的“妖怪”阿發則,有猥褻思想的奧爾等,都是一些特殊的人物。這些人物無不反映兩個特徵:
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卑微小人,二是社會某一側面的化身。
約瑟夫·海勒
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中的人物如此,其他“黑色幽默”作家作品中的人物也大都如此。
可以說,黑色幽默的這一特點是與其他現代派文學一致的。在人被社會異化,喪失自我變為甲蟲、毛鋃、打地洞的動物的時代,傳統文學中的英雄人物也就在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中消失了,代之以可悲可憐可笑的“反英雄”。
因此,“黑色幽默”作家筆下的主角多是瘋子、神經過敏者、怕死鬼、膽小鬼等被人捉弄的傻角色。他們行動怪異,性格乖僻,精神委瑣,在生活中自輕、自賤、自嘲,像一堆被生活的洪流衝擊得七零八落的廢物。
03 反小說似的鬆散結構與隨意的情節傳統小說一般有完整的故事結構、情節的發展,也有內在的邏輯聯絡;而“黑色幽默”小說因為受弗洛伊德思想與柏格森的時空理論和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在情節和結構的處理上與傳統小說有很大的差別。
它往往採用“反小說”的形式,打破時空限制,強調人內心世界,常常把片斷的現實情節和神話般的幻想情節拼湊在一起。這樣的小說不但全無完整的故事情節、而且結構也顯得十分鬆散。黑色幽默小說在結構上的特點主要體現為以下3個方面:
第一、片斷化、散文化“黑色幽默”小說往往沒有什麼首尾相接的故事情節,結構非常鬆散,好像由許多散文隨意組合而成。
馮內古特的小說既沒有故事情節,也不講前後連貫,隨興之所致放筆寫去,近乎隨筆式的散文,如他的《冠軍早餐》就是一部典型的“反小說”作品。
這部小說由許多隨感式的片斷構成,可以從其中任何一個獨立的片斷讀起而無損,於小說的內容,抽掉其中一些片斷也無損於小說的完整,對全書效果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第二、用重複和強化代替變遷和發展同樣一件事,可以在同一部小說中經常發生,而且作者並不說明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海勒曾經說過,人生是受某種非人的力量控制的,因而“黑色幽默”中人物情節的顛倒,也許正是對那種含糊的神秘力量畏懼的反映。
他在《第二十二條軍規》中描寫一個人死了又生,生了又死。這個人物為了證明自己沒死,竟大吵大鬧起來。他的妻子一會兒聽到他死了,一會兒又聽到他活了,以至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到最後不耐煩到了極點,根本不在乎丈夫是死是活了。這正如馮內古特所說:
“讓他人給混亂以秩序,我則給秩序以混亂。”傳統的作家能駕馭廣闊的社會畫面,把千萬件雜亂的事情梳理得有條不紊、形成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的有“秩序”的文章,“黑色幽默”作家則恰恰相反,他們本末倒置,給秩序以混亂,把滑稽幽默的東西和崇高嚴肅的東西,喜劇的因素和悲劇的因素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完全新型的文體結構。
第三、採用“時間旅行法”
“時間旅行法”是馮內古特提出來的,它是柏格森“心理時間”說的一個發展,也是現代派常用的打亂時間順序的做法的一個總結。
所謂“時間旅行法”就是故意把過去、現在、將來的順序切開打亂,隨意轉換,互相穿插,來回跳躍,前後交錯,而且沒有任何轉折和過渡。有時把三組時間交織在一起,同時向前發展,像電影中同時出現一組畫面。
用這種辦法,既可表現人物意識流動的瞬息萬變,又可使場景變換迅速,避免情節進展緩慢,還可使不同時間的場景構成對比、烘托、暗示和象徵,從而使事件變得離奇荒誕、令人眼花繚亂,引起讀者閱讀和思考的興趣。
馮內古特是這方面的大師,他喜歡藉助這種手法,把時間相對論與科學幻想巧妙結合。他在《五號屠場》中,讓主人公比利就寢時是一個衰老的鰥夫,醒來時卻正在舉行婚禮。他的活動是過去、現在和將來奇特交錯,瞬息萬變的。初看叫人眼花繚亂,撲朔迷離,簡直茫無頭緒。
但仔細讀來,會發現這種重疊式和多層次齊頭並進的結構,對於故事情節的迅速展開和深化主題都是有用的。
“黑色幽默”小說情節的隨意化和結構的鬆散化,其長處在於作家可以不受拘束,縱橫馳騁想象,隨意拓展作品的表現空間,擴大了作品的思想容置,使結構上呈現出大跨度的跳躍,顯得靈活多變,給人以新穎感,但用得不當也容易造成作品雜亂無章,晦澀難懂的弊病。
04 在修辭上,巧妙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與誇張手法“黑色幽默”自問世以來,一不具備獨創的思想,二不掌握驚人的材料,居然縱橫美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語言上善用比喻和誇張。
“黑色幽默”作家的語言特色各有不同,有人冷語驚人似淺實深(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有人海闊天空妮娓而談(馮內古特的《冠軍牌早餐》),有人艱深晦澀令人如墜雲霧(蓋迪斯《小大亨》),也有人零亂滑稽,使人莫測高深(如巴塞爾姆的作品),但在比喻和誇張方面,卻有一些共性:
1、比喻
“黑色幽默”作家們大量運用比喻中的明暗喻和借喻等手法來加強語言效果。
比如,馮內古特在《冠軍早餐》中常使用這種比喻方法:先用明喻與暗喻指出兩種事物的聯絡,當這一概念在讀者頭腦中建立起來以後就連篇累牘地拋開本體,單用喻體來達到喜劇效果,這種手法幾乎遍佈全書每一章節。
馮內古特
《冠軍早餐》的中心思想是:人是機器,意即人是物質的,在整個宇宙大運動中無可奈何,任人宰割。作者在應用明喻和暗喻闡明這一觀點之後,就鋪天蓋地般地用機器這一喻體代替起人這一本體來了。
比如他寫到的,一對吵架的夫婦是“打架機器”,打架的原因是女的想讓男的成為“造錢機器”,男的想讓女的成為“家務機器”,男的一怒之下趕走了女的,後者就成了“哭泣機器”,男的就跑去找他的朋友“喝酒機器”和“性愛機器”,後來男的悔悟成了“道歉機器”,女的受了感動成了“原諒機器”。
這一大堆“機器”表現了作者對人類主動性的不信任和對世界缺乏明確意義的絕望感,從而加深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2、誇張
“黑色幽默”作家慣用誇張這一修辭手段,放大或縮小人與環境不相適應之處,使荒誕之處更加荒誕,達到震動讀者的藝術效果。
“卡車進入市區,就緩緩駛行。快到市中心,歡聲更是雷動。學校裡的男女學生都放了假,穿上新衣服排列在人行道兩旁,手裡揮動著小旗子。大街上,人山人海,歡聲四起,街道當中高患著米洛肖象的巨大橫幅。……一排排精神抖擻的青年男女手挽著手,擠在後面蹦蹦跳跳,一面呆晚著雙眼,一面用帶點嘶啞的聲調敬慕地喊著”米——洛!米——洛!”這種使人聯想起歡迎國家元首的誇張場面,旨在暗示統治集團首腦人物不過是米洛一類的騙子而已,這種手法大大增強了諷刺的效果。
05 採用區別於傳統小說的特殊題材為了與“黑色幽默”的主旨合拍,作家們在選材上也與傳統的小說不同,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1、在科技領域裡發掘題材
“黑色幽默”作家大多受過完全的教育,他們的知識領域一般比較寬闊,他們喜歡把自然科學領域內的一些概念引進文學作品中來。
如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就是描寫導彈發射軌跡的事情;馮內古特在《貓的搖籃》裡認為鬥爭來自“動力緊張關係”,在《冠軍牌早餐》中認為鬥爭來自頭腦中有害的化學物質。
他在《艾皮凱克》中所描寫的主人公甚至是這樣一個人物:艾皮凱克有7噸重,佔地一英畝,他偉大、高貴、聰明,原來他是一臺機器。
2、“黑色幽默”作家喜歡選擇意義不明、搖擺不定、似夢擬醒、似大徹大悟又似隔霧看花的特殊場面
如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和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都是以二戰為背景。但作者其意,並不在寫一部戰爭小說,其意不在於描述戰爭,而是想以此給人以啟迪,讓人們從這些小說中看到當代社會的弱肉強食的情景。
綜上所述,“黑色幽默”派的藝術特徵與傳統小說形式大相徑庭,由於他們把周圍世界和“自我”的滑稽、醜惡、畸形和陰暗放置在他們獨特的哈哈鏡前加以放大、扭曲、延伸,使其更加荒誕不經,從而達到特殊的藝術效果。
正是這些特色,才使它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美國文壇上的一個重要的流派,不僅對美國,對其它許多國家的文學發展也都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回答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