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帶著夢想奔跑的青春

    秦國軍隊主要分三大類,一是主力野戰軍,一是郡地守備隊.

    各郡守備隊到底有多少確實不大清楚,但秦滅六國之後主力部隊大致分為三部分:

    1、北方軍

    重灌主力,約30萬-40萬,蒙恬兄弟領導,主要針對匈奴,並獲得了數次大勝,使其在中原大亂時不敢南下。

    2、南方軍

    輕步兵主力,約50萬,任囂等人領導,主要開發南方地區。當然,這數字肯定是有水份的,估計有大量家屬子女,奴工,行政文職人員等,但其正規軍不應少於10萬人,否則無法威懾現在福建、廣西、廣東、海南、越南北部、江西南部這麼廣大地區的少數民族。

    3、首都警備隊

    這部分軍隊只三至五萬人,卻是最精銳的。

    以上各部分主力野戰兵團合計下來也就不足60萬正規軍,這也符合秦華人口數字推算出來的兵力極限,即約55萬。

    蒙恬死後,北方軍處於不穩定狀態,士兵們常懷念蒙家兄弟的恩情導致後繼管理人無法控制,農民暴動後,多數軍官士兵拒絕回救中央政權,北方軍迅速崩解。

    至於南方軍...趙陀同樣拒絕回救,封關絕道,自立建國,至漢武帝時被西漢統一。

  • 2 # 雷克薩斯小老頭

    公元前230年,秦國大將內史騰率師十萬南下渡過黃河攻韓,一路勢如破竹,幾無抵抗,很快平定南韓。公元前221年,秦國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猝然攻入齊都臨淄(山東淄博),齊王投降,六國中的最後一國被納入秦國版圖。不到10年的時間,秦國的虎狼之師就橫掃六國,一統天下。

    秦統一中國後,秦王朝號稱擁有百萬精銳軍隊,分為三大軍團:抗擊匈奴、修築長城,擁有30萬兵力的北方軍團;南平百越、駐守嶺南,擁有50萬兵力的南方軍團;以及駐紮關中、拱衛京師的20萬精銳衛戍部隊。

    可是,僅僅10多年之後,當山東六國故地風起雲湧,秦王朝的統治危在旦夕之時,被用來解圍的卻是在驪山修築陵墓的幾十萬囚犯和奴隸,帝國的南北兩大主力軍團都沒有參加鎮壓農民起義,北方軍團在農民起義結束後才向關中撤回,但很快就在與項羽決戰的鉅鹿之戰(公元前207年)中覆滅。南方軍團則選擇了觀望,始終沒有回援,坐視秦帝國的滅亡。

    秦帝國的軍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卻始終看不到帝國主力軍團的身影呢?千百年來,歷史學家都對此大惑不解。

    不過,近年來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卻從另一面揭示了秦軍隱身之謎。原來,所謂的秦國南北兩大軍團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以訛傳訛。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秦國軍隊從來就沒有、也不可能達到百萬的規模。那些數字都是秦國自己吹起來的,其他各國軍隊的人數也是水分很大。

    從公元前260年開始的秦、趙長平之戰,據史料記載,秦軍先後投入60萬軍隊,趙國軍隊也有45萬之眾,大戰之後,趙軍大敗,秦殺趙降卒40萬。但今天的歷史學家根據當時秦、趙兩華人口基數和經濟實力進行估算,這些數字其實是被大大誇大了。

    按照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一國能夠服兵役和徭役的青壯年男丁大致佔總人口的1/3,考慮到農業生產、工程徭役等活動也需要大量人力資源,因此,一國的總兵力一般維持在總人口的1/10左右。當時趙華人口不過350萬,其總兵力約在35萬左右,在國內留守邯鄲等要地的大約10萬兵力,北部邊疆對付匈奴的15萬左右兵力,長平之戰出動10餘萬兵力,這才是趙國兵力的合理構成。

    秦國全國的總人口500萬,其全國總兵力大約50萬,參加長平之戰的有多少人呢?其實也只有10幾萬。據《史記》記載,在長平之戰最後的決戰時刻,秦出奇兵2.5萬人斷絕趙軍後路,又用5000兵力將趙軍分而為二,這說明交戰雙方兵力都很有限。

    那麼投降的40萬趙軍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趙國那些降卒中大部分都是運輸的民夫。古代交通運輸條件非常原始,如果要出動10萬軍隊,至少得要用30萬民夫運糧。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中,解放軍前線60萬人,動員的民工卻高達540萬,遠遠超過任何一次戰爭的民眾動員狀況,所謂“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在冷兵器時代,10~20萬的軍隊規模從管理學上看也已經是極限了,兩千多年後的拿破崙以其傑出的參謀機構和本人的細緻監督,指揮20萬法軍作戰就已經感到非常吃力了,而到了後來彙集60萬人遠征沙俄時,其組織管理上就已經陷入嚴重混亂了。因此,很難相信戰國時代的幕僚參謀體制就遠遠超過了拿破崙,可以輕鬆地指揮幾十萬人行軍作戰。

    秦國雖然一統六國,但此後的軍隊仍然保持在60萬左右,並沒有能力擴充到百萬大軍。因為六國之地的民眾都對秦朝充滿仇恨,所以秦朝不能把他們作為兵源來徵用,否則就會徵來一批隨時造反計程車兵。此外,秦滅六國後,由於嚴苛的刑罰和大量地徵用青壯年從事繁重的兵役、勞役,秦國的出生率並沒有因為統一而明顯提高,人口規模仍然是450~500萬。這就意味著秦國軍隊數量的極限還是60萬,所謂百萬大軍是子虛烏有的。

    那麼,在鉅鹿之戰中,秦軍將領章邯所率領的部隊究竟是囚徒和奴隸拼湊而成的雜牌軍,還是事實上的主力部隊?

    根據當時戰場上的實際情況來分析,章邯的部隊並非烏合之眾,而是地道的秦軍主力。這支軍隊曾在與陳勝吳廣起義軍的較量中,每戰皆捷,一氣呵成,僅九戰便將聲威滿天下的陳勝起義基本消滅。之後這支軍隊在征討此起彼伏的六國暴動時,屢立戰功,每戰都彷彿是急風暴雨式的拼死搏鬥,氣勢磅礴,儼然曾經橫掃六國之時秦軍那種勇猛兇悍、戰而能勝的氣勢,由奴隸和犯人組成的軍隊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如此高昂計程車氣的。

    另外,如若章邯軍主力真是從六國舊地拉來的囚徒和奴隸,在與六國義軍交戰的過程中,他們完全可以趁機逃跑,作鳥獸散。可事實上,章邯的軍隊凝聚力極強,即使敗退,也能井然有序,這樣的素質不是一般烏合之眾所能做得了的。

    至於所謂的南北“主力軍團”,其實根本是不存在的。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鉅鹿之戰中秦將王離所率的部隊是從長城一線回援的北方主力軍團,可實際並非如此。因為史書中就提到,章邯是“令”王離攻城,而並非是平級之間的“約”或者“會”,這表明王離並非是另一支秦軍的主帥,而只是章邯手下的一員戰將,所謂的“北方軍團”並沒有獨立存在過,只是隸屬關中的一支部隊而已。

    那麼,秦國的“南方軍團”又是怎麼回事呢?史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50萬大軍平定嶺南。由於屠睢強攻冒進,殘酷徵殺,激起越人的反抗,秦軍遭到沉重打擊,屠睢也被越人殺死。

    疑問恰恰在這裡,當時最先進的50萬軍隊,怎麼可能被原始、弱小的越人打敗呢?其主帥竟然還被打死?更可能的情況是,當初秦國雖然派出了50多萬人平定嶺南,但其中作戰部隊卻非常少,大部分都是為後勤服務的民夫,因為嶺南的交通非常不便,後勤供應占用的勞動力非常多。在後來的史書中,這些民夫卻被計算到戰鬥部隊中了,造成“南方軍團”實力強大的假象。

  • 3 # 都市外鄉人阿杰

    秦國軍隊主要分三大類,一是主力野戰軍,一是郡地守備隊.

    各郡守備隊到底有多少確實不大清楚,但秦滅六國之後主力部隊大致分為三部分:

    1、北方軍

    重灌主力,約30萬-40萬,蒙恬兄弟領導,主要針對匈奴,並獲得了數次大勝,使其在中原大亂時不敢南下。

    2、南方軍

    輕步兵主力,約50萬,任囂等人領導,主要開發南方地區。當然,這數字肯定是有水份的,估計有大量家屬子女,奴工,行政文職人員等,但其正規軍不應少於10萬人,否則無法威懾現在福建、廣西、廣東、海南、越南北部、江西南部這麼廣大地區的少數民族。

    3、首都警備隊

    這部分軍隊只三至五萬人,卻是最精銳的。

    以上各部分主力野戰兵團合計下來也就不足60萬正規軍,這也符合秦華人口數字推算出來的兵力極限,即約55萬。

    蒙恬死後,北方軍處於不穩定狀態,士兵們常懷念蒙家兄弟的恩情導致後繼管理人無法控制,農民暴動後,多數軍官士兵拒絕回救中央政權,北方軍迅速崩解。

    至於南方軍...趙陀同樣拒絕回救,封關絕道,自立建國,至漢武帝時被西漢統一。

    這令秦政權只能以沒什麼作戰經驗的郡兵對抗各路義軍,事實上使之逐步發展成熟起來,最終滅亡秦朝,否則一群烏合之眾怎可能推翻擁有近百萬大軍的秦帝國

  • 4 # Nancy南曦

    守長城有三十萬,南越的趙陀有四十萬以上,關中有二十萬,加起來已經有九十萬以上。加上全國其它地方,可以說總兵力高峰時不下130萬

  • 5 # 方城闕

    秦朝滅六國及南越時,總兵力上限八十萬。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時、秦軍應該在60萬至70萬之間。

    1.關中軍團5萬

    2.長城軍團20萬

    3.章邯軍團20萬(5萬關中軍十酈山刑徒15萬)

    4.各郡縣守備部隊10萬

    5.南方軍團10萬

    以上五部分兵力,合計65萬。

  • 6 # 藍藍的天天好

    秦朝在秦昭王時代和秦始王時代的軍事力量冠絕當時世界,並且後無來者,戰爭打的是不是一次戰爭,而是綜合國力。秦朝領先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農業的發達,都江堰、鄭國渠的建成,讓成都平原、渭水平原成為了秦國最大的糧倉,秦國動不動發動幾十萬的戰爭可曾聽說過秦國軍糧不足?後世多少朝代打得起?

    第二、軍工業發達,兵馬俑出土的武器,均是完整的,幾千年未曾氧化,經研究顯示,秦朝的弩箭已經放棄了傳統的箭頭,採用能將風力影響降低到最小的三菱箭頭,並且,所有的武器都是流水線上下來的產品,就這樣說,西方國家玩遠端,你投槍厲害,能強的過各種無限彈量的弩箭嗎?秦軍用的都是青銅武器,那時候已經有鐵了,但是秦國已經掌握了銅與錫的黃金比例,可以說秦國的青銅武器已經成為世界的巔峰之作,已經無法再繼續改良了,相對於半生不熟的冶鐵技術,誰更強?

    第三、軍功制度,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將士有多瘋狗不用再贅言了,每個人只盼著打仗,除了讀書,只有軍功,能讓底層人通往上層,而那個時候的知識有多難獲得,可以說軍功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六國畏秦如畏虎。這套制度下,最成功的產品便是戰國四大名將。王翦白起自己砍腦袋砍出來的,廉頗李牧是長期在抗秦的第一線,被高頻率的戰爭養出來的,沒有秦國頻頻出擊的高壓,李牧到死都別想進入趙王的視野。

    秦國的在軍事上的強大毋庸置疑,但是他跟後來那些武功赫赫的朝代最大的區別是在於戰爭的形式,強大如漢唐,可以說長時間都是處於以少打多,每次戰爭的發動人數都不多,而秦國長期進行的是大軍團作戰,動輒十幾幾十萬人的戰爭,考驗的不僅是單純的軍事實力,也是考驗綜合國力和士兵的素養。淝水之戰,苻堅就是因為一個後退放對方過河的細節,幾十萬軍隊讓謝玄揍得找不到北,這就是沒有大軍團作戰經驗的後果。同時期的國外,都還在玩什麼,幾萬人的戰爭都是大戰,跟秦國懟懟,腦袋都不夠分的,那種軍功制度下有的只有死戰不退沒有大潰敗的說,那點人,人頭最後都得秦軍自己人打架才搶得到。

  • 7 # 蜀楠小屋

    守長城有二十萬,南越的趙陀有十萬以上,關中有二十萬,加起來已經有50以上。加上全國其它地方,可以說總兵力高峰時不下80萬

  • 8 # 鄉下曹十一

    秦國軍隊主要分三大類,一是主力野戰軍,一是郡地守備隊.

    各郡守備隊到底有多少確實不大清楚,但秦滅六國之後主力部隊大致分為三部分:

    1、北方軍

    重灌主力,約30萬-40萬,蒙恬兄弟領導,主要針對匈奴,並獲得了數次大勝,使其在中原大亂時不敢南下。

    2、南方軍

    輕步兵主力,約50萬,任囂等人領導,主要開發南方地區。當然,這數字肯定是有水份的,估計有大量家屬子女,奴工,行政文職人員等,但其正規軍不應少於10萬人,否則無法威懾現在福建、廣西、廣東、海南、越南北部、江西南部這麼廣大地區的少數民族。

    3、首都警備隊

    這部分軍隊只三至五萬人,卻是最精銳的。

    以上各部分主力野戰兵團合計下來也就不足60萬正規軍,這也符合秦華人口數字推算出來的兵力極限,即約55萬。

    蒙恬死後,北方軍處於不穩定狀態,士兵們常懷念蒙家兄弟的恩情導致後繼管理人無法控制,農民暴動後,多數軍官士兵拒絕回救中央政權,北方軍迅速崩解。

    至於南方軍...趙陀同樣拒絕回救,封關絕道,自立建國,至漢武帝時被西漢統一。

    這令秦政權只能以沒什麼作戰經驗的郡兵對抗各路義軍,事實上使之逐步發展成熟起來,最終滅亡秦朝,否則一群烏合之眾怎可能推翻擁有近百萬大軍的秦帝國。

  • 9 # 吃著炸雞講歷史

    秦朝滅六國及南越時,總兵力上限八十萬。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時、秦軍應該在60萬至70萬之間。

    1.關中軍團5萬

    2.長城軍團20萬

    3.章邯軍團20萬(5萬關中軍十酈山刑徒15萬)

    4.各郡縣守備部隊10萬

    5.南方軍團10萬

    以上五部分兵力,合計65萬。

  • 10 # 影視分享點評

    公元前221年,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秦始皇一統中原,建立了第一個封建王朝,而他取了三皇五帝的稱號,成為中國第一位皇帝,就在秦始皇期盼著自己的王朝能夠延續千世乃至萬世長久統治的時候,僅僅十五年,這個讓他引以為豪的帝國就分崩離析。

    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強大的基礎,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有利發展的政策,完善的軍隊體系成為後來統一的先決條件,當時的大秦號稱虎狼之師,放眼整個世界都沒有任何勢力能與之匹敵。

    秦王朝遵循法家思想,實行嚴格的獎罰制度,在兼併六國的過程中幾乎投入了整個國家的力量,從秦孝公開始,秦國就顯現出了強大的野心,到了嬴政上位時所有的條件都已完備,整整150多年的時間內,秦國一直在發展,一步步蠶食了與他對立的國家,總計有一百五十萬人馬喪生在大秦士兵的兵刃之下,可以說秦國的統一是用鮮血和累累白骨堆積而成的。

    嬴政獨攬秦國大權之後,曾經無比強盛的六國都匍匐在他的腳下,經過一系列的殘忍爭鬥六國喪失了還手的信心和實力,各個國家都破敗不堪,合縱抗秦的希望早已破滅。

    此時秦國是唯一一個還在繼續上升的國家,擁有絕對優勢,六國面對強大的秦國已經沒有絲毫反擊的辦法,他們知道無論如何也無法改變秦國強大的事實,荀子就曾說過在未來的20年內,分裂的中原必將迎來統一。

    公元前230年,經過長時間的蟄伏,看到機會的秦國終於伸出了魔掌,在統治者的精心策劃之下,採取了合適的戰略手段,一次僅對一個國家動手,正是憑藉這種方式才使得秦國可以一步步蠶食六國,最終完成目標。

    為了完成這個壯舉,秦王下令將整個國家的成年男子都調往前線,拼上一切來對抗其他國家,這隻數量龐大的軍隊開始了它的偉大征程,史料中記載,起初在對抗韓、趙、魏等國家時,沒有遇到絲毫有效的抵抗,秦朝士兵如洪水猛獸般席捲了整個華夏大地。

    輕鬆地收拾掉了這三個國家之後,秦王又將目光轉移到了遠在南方的楚國身上,與前面三位不同,楚國疆域遼闊,有很深的文化背景,並且還曾經是春秋五霸之一。

    在其鼎盛時期,覆蓋了諸多省份,是戰國七雄中疆域最廣的一個國家,但是隨著秦國的崛起,這個曾經無比強大的國家卻走向了下坡路,不斷地丟失城池,甚至為了躲避戰亂數次遷都。

    公元前224年,秦國出動六十萬大軍直逼楚國邊疆重地,雖然楚王拼上了全力進行防守,無奈實力上的差距讓楚國一敗塗地,甚至就連楚王也成了秦國的階下囚,這點反抗在秦國眼中沒有絲毫用處,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哪怕是以舉國之力對抗強秦,也能難逃亡國的悲慘結局。

    在五個國家相繼納入秦國的版圖之後,唯一剩下的齊國所感受到的只有孤獨與惶恐。

    公元前221年,煎熬中的齊國終於做出了迴應,將自己的國內的兵馬全部調往西北邊疆駐防,秦王命令大將王賁領兵南下,繞過齊國的防線直接殺向都城臨淄,就這樣秦軍出其不意的佔領了齊國都城,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齊國,結束了四百多年的紛爭,天下回歸了久違的統一。

    滅掉了六國之後,戰爭戛然而止,老百姓們終於可以過上安穩的生活了,不用再擔心每天打打殺殺帶來的惶恐,對於他們來說誰當皇帝或許不重要,只要能平安的度過一生就是最大的心願。

    千古一帝秦始皇,憑藉自己傑出的軍事天分和不懈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霸業,完成了先輩們的的遺願,讓久經戰火的大地再度迴歸平靜。

    公元前221年,親王登基稱帝,成為了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一個開創了歷史的王朝誕生了,在位期間,秦始皇異常殘暴採取高壓統治,廢除了分封制,首創郡縣制統一度量衡,推行了大量有助於統一的政策,而他也異常勤奮,每天都要批閱大量奏摺,雖然將六國都視為自己的子民,但是對於其中的反叛勢力卻極力打壓,以免他們有朝一日會東山再起。

    公元前212年,秦國成立十週年之際迎來了它最鼎盛的時代。

    不過,讓秦始皇沒想到的是,他曾幻想千世萬世長久統治下去的秦王朝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抹流星,絢麗而又短暫,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外出巡遊暴斃而亡。

    不久之後,趙高掌權扶持秦二世上位,推行殘暴統治,各地紛紛揭竿而起,反抗這個曾經無比強盛的王朝,楚國貴族項羽帶領江東子弟來到鉅鹿,在這裡他將和秦軍決一死戰,楚軍來勢洶洶,即使是經歷無數戰爭洗禮的秦朝猛將見了也被這份氣勢所壓倒,短短三天,這些曾經一掃天下的虎狼之師被楚軍打的落花流水,九戰九勝,歷史就是這樣有趣,僅僅十餘年的時間內,獵物與獵手就互換了角色,秦軍大將在這一戰中死傷殆盡。

    無力支撐的秦軍轉入全面防守的態勢,次年六月退兵,不過他們回撤的路線卻被諸侯的聯合軍隊切斷。

    公元前207年,所有人都知道秦軍已經沒有了獲勝的可能,大勢已去的秦軍只能放下武器投降,章邯等人率領參殘餘與勢力歸順項羽。

    在解除了威脅之後,項羽毫不猶豫的殺掉了這些投降的秦兵,他們的先祖曾被大秦迫害致死,整整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內都活在秦軍的陰影之下,現在終於到了報復的時候,所以沒有人阻止這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同年十一月項羽進入函谷關,僅僅統治十五年的秦王朝徹底走向了陌路,大秦曾擁兵百萬,六國在他們眼中只是待宰的羔羊,如今僅僅支撐了三年就宣告滅亡,令人唏噓。

    項羽入關後,仇恨的怒火終於找到了發洩的地方,他對這個國家實行了殘忍的報復,秦始皇的後代被他屠殺至盡,縱容手下肆意搶奪,一把大火整整三月不滅,曾經無比輝煌的大秦伴隨著火光灰飛煙滅。

    現在看來,秦王朝成為一個短命王朝歸根結底還是政治上的失誤,秦始皇同樣是一個難以評價的人物,有人將他視作暴君,有人將他視作千古一帝,或許這兩方面結合起來才是最完整的始皇帝。

    而秦始皇稱自己是“始皇帝”,將自己視為千古一帝,以為帝業永固,他的基業會讓子子孫孫繼承到上千年,沒想到這麼快就滅國了。

    在所有的勢力反撲的時候,秦國抗過了不到三年,想來令人唏噓不已。

  • 11 # 能工能文

    戰國時期的秦軍數量大約也就是七八十萬人。秦國在消滅南方的楚國的時候,老將王翦提出要六十萬人,後來秦王政不得已派出了六十萬人。王翦當時就說過,自己幾乎把整個秦國的軍隊帶出來了。可見,當時秦國軍隊的總數不會比六十萬多太多,大約也就是七八十萬人左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落地價25-30萬左右的SUV,有什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