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極拳的修行之路

    六祖開悟源於金剛經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還有六祖的經典: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世界本是人心的投射,感受到的一切,皆因心動。

  • 2 # 娛樂小傻喵

    禪的智慧:讓自己具備一顆寧靜的心,才能看清世間萬事。  

    心如止水可以讓人心曠神怡,讓心平靜一些,就能感到一些久違的舒適。所以,我們要學會看淡一切。  縱觀歷史長河,空懷一腔熱忱的人,能流芳百世但不一定能成就偉業;一味淡泊的人,往往被他人利用而不一定能青史留名。真正成功的人,是兼激情與平靜為一體的。激情是年輕人共有的,然,又缺少平靜。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禪宗五祖弘忍將衣缽傳給了六祖慧能後,慧能一路南下到達廣州的一處山森隱居,直到15年之後才出山,來到了廣州法性寺。恰巧碰上印宗法師講《涅槃經》,寺前高高地豎起了幡旗。由於印宗禪師的修為遠近聞名,因此前來聽他講經的人很多,寺裡頓時顯得熱鬧非凡,善男信女席地而坐。正當所有人都在坐禪靜思時,忽然吹來了一陣風,把掛在門口幡旗吹得飄舞起來。這一幕被兩個和尚看到了,其中一個說道:“是風吹動了旗幟,幡旗本身並沒有動。”而另一個和尚卻說:“你說的不對,現在根本就沒有風,那幡旗是自己在動。”兩個僧人為此爭論不休,慧能禪師對他們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此話一出,四座驚起,皆認為此人修為甚高,兩位爭論的僧人也立刻恍然大悟,而慧能大師也被印宗大師請上升壇說法。  慧能禪師是個十分有作為的禪者,因此說出如此有深刻哲理的話不足為奇。如果那兩個和尚的心沒有動,他們怎麼會注意到幡旗在動呢?如果心沒有動,怎會為此爭吵呢?這絕非是他們的修行不夠所致,而是雜念所致。慧能所言,不僅道出了他們的爭論矛盾所在,也同時告誡他們應該做到心如止水,旁無雜念。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是這樣,喜歡以自己的“喜好”來看待事物,如因為某件事而喜歡某個人,但不久之後又因為某件事而討厭他。同樣的人,卻因為不同心的作用而呈現不同的面目,其實全是由於我們內心的妄想所產生的。  禪曰:“明鏡止水,以澄心;泰山喬嶽,以立身;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光風,以待人。唯有心如止水波瀾不驚,才能沉下心來致力所求;唯有信念堅定矢志不移,才能安身立命事業有成。”片刻的平靜容易得來,自始自終持有一顆平靜之心著實不易。平靜之心,緣於淡泊的心志,對待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把浮躁沉澱下來,保留一份平靜,靜靜的,淡淡的,做到寵辱莫驚。  守住平靜,獲得智慧  一個小鎮上,有一位賣瓜的王老漢,他身懷絕技:無論任何一隻瓜,只要他放在手裡掂量一番,就能很快說出瓜的重量,絲毫不差。為此,他在鎮上名揚四處。  小鎮上有一個小寺院,裡面住著幾個禪師。有一天,院裡的老禪師帶著一個小徒弟出來辦事,經過王老漢的小攤時,便挑了幾個瓜準備帶回去。王老漢將他們挑揀出的幾隻香瓜掂量幾下,便眯著眼睛說:“一共二斤六兩。”小徒弟見狀,不相信他有如此神力,便拿來秤一稱,結果令他砸舌:果真一兩不差。接下來,禪師又挑了一隻香瓜,並向王老漢說道:“如果你還能準確地估計出這個瓜的重量,那麼我便將隨身帶的一錠銀子送給您。”禪師拿出的那錠銀子,足有二兩重,王老漢看到那麼多銀子,便爽快地答應了。他小心翼翼地托起瓜,掂了掂後沉思一番,卻不說話。過了好一會兒,他又掂量一番,還是不語,經過旁人的一再催促,最後王老漢咬著牙說是一斤三兩,但用秤一稱,那隻瓜分明是一斤五兩。  王老漢之所以失手,就在於老禪師的二兩銀子,區區二兩銀子,卻徹底地擾亂了王老漢的心神,導致他難以發揮所擁有的真正技能。  作為一個平凡人,我們被許多雜念困擾是不可避免的。有人被錢困擾,有人被權困擾,還有人被虛名困擾,這些因素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想要讓自己不受影響,那麼就必須做到看淡一切,不為“所謂的事情”而莫名的高興或者憂傷,更不要為了高興而高興,為了煩悶而心煩。一切事物都有它存在的自然狀態,我們只有選擇去適應、超脫、坦然面對,內心才會平靜,才會專注於自己的事情,完成所追求的理想。  “平靜之心”是一種心境,一種淡泊心志,是由無數次挫折困苦歷練而來的,是由無數次事故災難賜予的,它需要一份對外界魚龍混雜保持一份清醒的認識;它需要對強大黑暗勢力保持一份頑強的抵抗;它需要在重重險阻前保持一份不屈的意志。漢朝的司馬遷為了維護朋友而得罪漢武帝,如果說這展示了一個文人的勇氣的話,那麼,太史公慘遭酷刑後幾十年如一日地撰寫《史記》的壯舉,就完全可以認為是對那顆平靜的心的詮釋。一顆平靜的心,帶給古人智慧、風度和毅力,在新時代,它帶給我們的將是更有價東西——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禪悟人生  情緒決定成敗,心態決定人生。茫茫人海中,要想做一個讓人過目不望的名流之人並不容易;做一個堅守通道,不為功名利祿所困擾的平凡之人更是難上加難。陶淵明掙脫世俗的利慾薰心,過著“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人生是如此的酣暢愜意。唯有“心如止水”、“清心寡慾”,才能守住人生的那塊寧靜之地,成就一番大事業!人的生活理念不僅僅取決於物質的多寡,更在於心靈的滋養,心靈的支配,更在於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對待一切,用冷靜的目光去看待人世。

  • 3 # 把一切碎為微塵

    我們看見的世界就是我們的妄想變現出來,1秒鐘一千六百兆個念頭生滅,念念成形,每個念頭就像一張張圖片一樣,都是靜止的。只不過是換圖速度太快了。只有八地及以上菩薩才有能力看見念頭的真相

  • 4 # ii小小孩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世界是一座無邊際的廬山,我們身在其中,又怎麼會不受限制識得廬山真面目呢?又怎麼會沒有疑惑各執己見爭論不休呢?所謂風動、幡動,都是山中人所見,都是片面之像;而心動,卻是局外人所得,直證根源。

    一個人專注於什麼時,比如沉思,比如進入小說情節,再比如如今普遍的現像:陷溺遊戲之中,他雖有耳卻不聞,雖有眼卻不見,別說什麼風動、幡動了,就是驚天霹靂,他們也毫無察覺,所以世界與我們的關係,不過是心的關係,能入心的便存在,不入心的,便不存在;當然這是指個體而言。只不過,我們所依持的,是一顆妄心。

    為什麼說是妄心?因為它是建立在眼耳鼻舌所得的資訊上,比如風吹幡動,比如季節變化……而這些資訊都是片面的,都是時刻變幻著的。這就是佛教所說的生滅法。倘若執著於幻相,就得不到外相蘊藏的本質,就會陷入各執一詞的爭論,對修行人來說就脫離了修行的正道,而對普通人來說,也會陷入認識的迷區。心動便產生了外相,外相又產生了迷惑,迷惑就發生了爭執。而證得了真心、識得了本質,就沒有類似的爭論了。

    《金剛經》說,如如不動,不取於相。這樣守住自己的心,才能識得廬山,才能不被迷惑。生在紅塵之中,想不心動太難了,有時沒有外界誘惑,內心仍幻想連翩,便是心動不已;或者有所牽掛,有所思慮,又或者憤恨埋怨,或者抑鬱哀傷,或者強烈祈盼……一顆心,正如心臟的跳動一樣也是歇不下來,其結果便是一個字:累!

    心臟要動,生命才得力;心靈要靜,真相才得現!正如霧散才得天日,水澄才得清澈一樣,心靈清靜,我們才能識得世界之真相,才能品得生命之真味。

  • 5 # 青島小曼搞事情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出自《壇經》,是說禪宗六祖慧能的一個故事。  其實意思是這樣的,風也動了,幡也動了,心也動了。風不吹,幡不動;幡動,有風。若離風與幡,則你心上怎麼知道有動了這個現象;若離風與心,則感知不到現象,誰能夠說幡動了;若離幡與心,則感知不到現象,但風真的存在,可是風吹向誰家,誰能夠知道。  這是用,風幡和心來比喻。心指的是本性。這正如佛家說空,很多很多人誤解為一切虛幻,都是空的,沒有的,不存在的。

    唯物主義學者說的我們感覺到的客觀存在的整個世界,包括我們自己的肉體,在佛說中概括為“色”。按照現代科學的實證,這一切都是可分的——分子、原子、電子、質子、。。。。。。,分的結果是,目前已知的基本粒子,均具有二重性:一是粒子性,另一是波動性。粒子的這二重性,也就是存在的兩種形態,還是不斷的相互轉化的——這完全符合量子理論。

    當基本粒子存在於離子形態時,它是實體,也就是佛說中的“色相”;當基本粒子存在於波動形態時,它是能量,它沒有實體,也就是“空相”。黃先生說,這些基本粒子就是經典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由這些基本粒子構成的整個世界包括我們自己的身體,當然也具有二重性。所以“色空”的概念是已經被科學證實的事實,完全不是什莫神秘的不可以理解的概念。黃先生還說,現在有許多基礎物理學家都在學習佛說,從其中尋找認識世界的啟示。色和空是這樣的關係,其它四蘊:收、想、行、識,和空也是這樣的關係。

  • 6 # 雕刻歷史

    這句話要放到六祖慧能的思想體系來加以理解。《壇經·般若品》:“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慧能認為“佛性”和“智慧”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故不重讀經、坐禪、禮佛、戒律等佛教修行形式,提倡“識自本心”。這就是禪宗宣揚的見性成佛、頓悟成佛。

    頓悟成佛體現在修行上就是慧能所謂的“無念為宗”。慧能說自己的教義是:“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在慧能看來,頓悟成佛在修行方法上就是心不受外物的誘惑,即無念。他說:“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認為要認識到“自性真空”,就要做到無念。但無念不是百物不思,萬念除盡,而是說在與外物接觸時,心不受到外境的任何影響,“不於境上生心”。這種方法,又叫做“無住”,即心不執著於任何外境,對任何事物都不留戀,念過即過。該方法又稱“無相”,即“外離一切相”,心不執著於外界事相。

    慧能認為,能做到這些,雖處於塵世之中卻無染無雜,來去自由毫無滯礙,精神上得到了解脫,從而到達“極樂世界”。與此相反,心受外境的影響,追求形色聲味,念念不忘相,必然無限煩惱,這就是地獄。由此他得出結論說:“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此岸與彼岸,凡夫與佛的區別在於一念之間,一念不著境,不著相,當下即成佛。

    因此,所謂“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其實是說修行者的心境未能擺脫外界事物的干擾,仍然執著於外在事相,因而心生無限煩惱。

  • 7 # 東海居士123

    所有的認識都是自心起意,因此一干個哈默雷特有一干種認識。如佛之教∶三界唯心,若沒有神明信仰而心有神主,無不會如動植物般的思維。禪宗明心見性之法長於認識論,而短於方法論,客容易執於意思之動而無法深入心底,看清自心才能認識世界。

  • 8 # myueccheng

    六祖慧能大師為兩位行者指明修行方向。

    幡在動,心明朗朗,萬物所映。

    風在動,雖有不見,因緣相連。

    心在動,迴歸本源,智慧觀照。

    兩位行者與慧能大師為後來者,以挑刺的形式揭示明理,您可有所悟……

  • 9 # 撲克牌分析師

    一個人有木有佛緣,就有看能否達到無我的境界。《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住就是我執法執,其實就是愚執。禪宗六祖惠能講,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人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一個我字,私心雜念傲慢偏見都是一個小我在作祟,佛教講色即是空,講萬古長空,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追求的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人性之五毒貪嗔痴慢疑緣於一個我字,源於一個私字,人性本私,聖人無私故能成其私,為什麼呢?因為誘惑能讓我們動心起念,然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佛祖釋迦牟尼說,只要有我,全是妄念。

  • 10 # 王涵玲

    顯見不動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捲。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泊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 11 # 王六金

    這句話的意思是風動,你不去感受風,幡動,你不去目視幡,即使他們千動萬動,與你何干,一切都只是你心動罷了。心猿意馬。你總想去體驗什麼。你想去體驗風,你想去看幡動的風景,似乎不去體驗什麼,你就不存在似的。然而真知如如不動,唯有不動才能體驗真正的真知。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如果你感受到了風,你可能會想這是微風,很舒服,不要產生這個想法,風就是風,你就是你,你旁觀它就可以了,如果你看見幡動,你可能會想這幡,我在哪裡見過呢,風吹著它,竟然讓我有一絲懷念的感覺呢?不要有這種想法,幡就是幡,你就是你,幡動只是有風在吹,和你沒有一點關係,你要做的只是不要有任何念。如果非得有念,那就是為什麼看見某個東西喲為什麼就要想起點什麼呢,以此觀之。

  • 12 # 嚶其

    六祖慧能大師肉身像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是我非常尊重的人,他也是令我開悟的老師。他是唐朝時候的人,差不多和去天竺取經的玄奘法師在同一時代,不知他們倆有沒有交集。

    當時五祖弘忍大師主持湖北黃梅東山法門,門下徒弟眾多,神秀大師是首座教授師,跟隨五祖多年,是最佳接班人。彼時五祖讓手下門人弟子,各做一首偈子,來表明自己對修行佛法的認知程度,以檢驗弟子們是否“開悟見性”,眾人不願意寫偈子,因為神秀是首座弟子,又是教授師。大家都認為衣缽必然要傳神秀,所以無人做偈子。神秀也懂大家心意,他絞盡腦汁,三番五次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終於憋出一首名揚天下的偈子: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日日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六祖道場曹溪寶林寺

    五祖看到偈子只是搖頭,對神秀失望透頂,就勸他回去再做一首。而此時的六祖腰間綁著石塊,艱難的在後院舂米踏碓。當滿頭大汗的六祖偶然聽到眾人傳唱神秀的偈子時,他有了想法,他要向五祖呈偈。就是那首膾炙人口的六祖的開悟偈:

    “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六祖竟然以居士身份得到禪宗衣缽,五祖擔心眾人加害六祖,連夜駕船將六祖送出避難。六祖在廣東四會等地隱藏於獵人隊中十六年。後來六祖感到機緣成熟就隻身來到廣州法性寺,碰巧聽到印宗法師講經。曹溪寶林寺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這是六祖慧能及其弟子所著《壇經》裡的一句話。《壇經》是唯一一部由中國僧人所寫的經。這是絕無僅有的事,佛經是由後世佛教信眾整理記錄佛祖生前所說的法,對其進行集結而成,如果不是佛祖說的法而流傳下來的語錄,就不能叫“經”,只能叫“律”或“論”。所以說六祖慧能大師非常的偉大,六祖慧能大師也是西方思想界公認的東方三聖之一(東方三聖是老子,孔子和六祖慧能),而且寫出這部不朽經書的六祖居然不識字。

    緣起是印宗法師在廣州法性寺登臺講解《大涅槃經》,臺下有倆個和尚,思想溜號不注意聽經,看到寺廟裡的經幡被風吹動,二人為此爭論不休。慧能大師一語道破天機,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不能安住,是你們的心在動,你們的心被外界事物的變化所左右,不能被降服。簡言之,討論風還是幡動,是毫無實際意義的,我們應該做更有意義的事。曹溪寶林寺

    當印宗法師聽到六祖慧能的高論時,他大發感慨!他問六祖道:“聽說禪宗衣缽傳人到南方了,請問是閣下嗎?”六祖答道:“正是。”於是六祖出示衣缽,寺眾見到衣缽,頂禮膜拜皆激動不已。印宗法師說道:我講經說法就像瓦礫一樣,一文不值;聽你論義漲了見識,就像得到黃金一樣快樂!

    就這樣,由印宗法師主持為六祖慧能大師在法性寺受具足戒。這個時候六祖慧能大師才算是正式剃度出家。

    說個“開悟”的小故事,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感悟:

    “某人問大師:如何才能開悟?

    大師答:吃飯睡覺。某人不解怨大師騙人。

    大師解釋道:我吃飯就是吃飯,心無雜念。

    你們吃飯嘰嘰喳喳,胡思亂想;

    我睡覺就是睡覺,一夜無夢,踏踏實實。

    你們睡覺千般不捨,輾轉難眠,心緒不寧。”

  • 13 # 鵜鶘心理

    前些天辦公室裡的一個八零後轉發了個帖子,說的是自己這代人是最苦的,什麼工作節奏快,沒有包分配;什麼一個人要管多少個老人;什麼現在還要生二胎之類等等,帖子通篇牢騷話。當然,這類帖子也不僅僅是見諸於八零後這代,七零後、六零後也有,我當時笑著對她說等他孩子長大,可能也會覺得自己是最苦的一代。為什麼社會進步了,物質條件豐富了,而當代人卻沒有感受到呢?本來人赤條條來到世間,得之則喜;而又赤條條離開人世,失之何憂?一簞食一瓢飲,人的基本需求應該是很容易滿足的,不滿足的永遠是自己內在的貪慾而已。山沒變,水沒變,人的基本需求也沒變,為何現在的人越來越多感受不到幸福呢?不是風動、不是心動、忍著心動了。從心理學上來說,外在的行為都是內在需求的一種反應。當一個人迷失本我時,不懂生活的真諦,失去生活了的方向,所以這樣也想,那樣也要,這樣要比人家好,那樣怕失去太多,眼睛裡都是覺得別人比自己生活得好。如此一來,怎麼會感受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佛家有句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我想我們中國最厲害的一句廣告語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這句話,每個家庭都使出十八般武藝,把孩子逼得恨不得如千手觀音化身十億,當然家長也是跟著焦頭爛額。有目的地忙倒也罷了,可是問家長,起跑線在哪?沒有一個人能回答。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社會個體,他們應該享有他們自己年齡段裡的開心與快樂。對於他們來說,快樂是件簡單的事,在社會風氣影響的家長壓迫下,快樂變成一種奢求,關鍵還是在愛的名義下,讓孩子無處可訴。是愛變了嗎?快樂的規律變了嗎?不是,變得只是“心動”的社會和家長。

    人一輩子最大的敵人是內在的自己,這一對對手猶如人在照鏡子,你不動它也不動,你動他也動,你動的花哨,它也跟著麻煩。所以,人們總是在說自己心累。心累是因為心動太多了。六祖慧能的對生活的另一個偈語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生本一過客,讓自己簡簡單單去享受和感悟蒼生的厚愛,或許就更快樂些。

  • 14 # 知常容

    慧能六祖大師這種境界,我們普通人是很難理解的,他說的風動幡動和心動與我們理解的風動心動和帆動是不一樣的。

    佛陀講究的是自悟,也就是說人人都是佛,你悟了就是佛。換句話就是說你迷失了自己,然後你透過不斷的修煉,找回自己。而不是說透過修煉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說心動,其實我們是沒有辦法理解的,我們沒有到那個境界如果你僅僅把它理解成說,因為你的心在動,所以帆在動這樣的話就是落入邪路。因為你依舊還是按照你目前的思維和方式去理解這個心動的意思。當然是錯誤的。這個跟帆動沒有什麼區別。

    但如果我們能夠到了那種境界,自然就能夠體會那種的話的意思。千萬不要再把它理解成因為我們的心動了所以帆在那邊動。

    所以說修行他認識字不認識沒有多大聯絡的,

  • 15 # 清風明月夜4

    此,佛弟子才能懂!是對修行者的忠告。若非要從哲學上理解,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只有理解“性覺妙明,本覺明妙”,“覺明,明瞭知性,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本無同異,真有為法。”此為更深層次的心動——有為,才有萬千物象。也就是心動產生風動,幡動的最終根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只喜歡看有關愛情的電影是思想淺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