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ongxialiang
-
2 # 封凌炫
張良已經看透了劉邦,他是不會去做丞相的,歷史上春秋時越國的小范,明朝的朱升都是懂得激流勇退的人,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主公是個什麼貨色,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所以懂得取捨的他們能夠善終。
-
3 # 惡趣歷史談
張良能做丞相,張良不僅是南韓的丞相,他祖上五代都是韓相,做丞相是張良家的老本行。
要說的是從漢朝開始大一統官僚制度才剛剛起步,對職權劃分並不是很明細。蕭何在早期總領漢朝行政大權,一國制度全由他領導建立,他的權力比後來許多丞相要大得多,這也是為啥後來蕭何要自汙避免劉邦猜忌的原因。在蕭何、曹參以後又分出左右丞相,使權力分散。一直到劉徹發展出外朝官和內朝官以後,丞相的權力才被全面消弱。
張良在西漢並沒有官職,只有侯爵,根據《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與劉邦隨從劃謀,其定位是帝者師,但帝師並不算固有官位。放到現在來理解就是老總的個人顧問,他的待遇怎麼樣都是老總和顧問兩人之間看著辦。至於帝師是否能理解為太宰、國師一類身份,難以定論。
張良不僅輔佐劉邦,也協助蕭何工作,還與韓信一同整理兵書,實際工作範圍相當廣泛。重點在於張良並不只管軍事謀劃的軍師,也不是隻管帝王教育的太傅,按照後來的官制理解,張良應該是“任太傅,錄尚書事。”
以西漢初期的情況看來,蕭何其實分去了劉邦一大半皇帝的執行工作,張良也分擔了許多輔佐工作。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西漢之初官僚制度雖成,但西漢群臣對帝王的尊重禮制還沒到位,大多數人對劉邦還有著咱倆是哥們的態度,君臣之間的距離並不遠。後來中央集權加重以後,皇帝與大臣不斷在權力上進行較量,丞相一職權力時高時低,帝師一職很少出現,太傅一職成為主流。張良雖然沒直接擔當過西漢丞相,他的工作範圍實則也接近丞相。
-
4 # 靖哥哥9654805
出將入相諸葛亮,張良也是可以的,出身相國世家,唐宋是兵家亞聖,文廟武廟皆受香火,郭子儀也出將入相,難道文上比得上張良嗎?如果做相,張良不一定比蕭何差,但是劉邦會看人,之後的丞相是曹參,王陵,蕭規曹隨,所以延續蕭何的政策,還是定了曹參,張良想做范蠡,劉邦也任它去吧,不以官職左右他,而且連蕭何都要懷疑,能讓張良文武全才的權利那麼大嗎?
-
5 # 新鄉小佰
其一,蕭何長於事必親躬,張良長於出謀劃策。其二,蕭何出身於小吏,一開始就是處理各中行政事務,張良出身於公子哥,一開始就是為了想法怎麼去學習一些推翻秦復興韓的東西。其三,蕭何一直跟隨劉邦,深得信任。張良只是半途而得某事畫冊而已。
-
6 # 狼騎白馬
張良當然可以做丞相,但是蕭何是更合適的人選。這從蕭何收集秦朝典籍、經營後方、張良功成後激流勇退等事例中都可反映出來。張良智慧在蕭何之上,蕭何從處事方式和行政能力上更適合做丞相。
-
7 # 新知傳習閣
一 人的才能分兩類: 一類叫守正 就是做些重要的基本工作 ,比如募兵、練兵、治理地方、徵糧、發現並培養人才等。另一類叫出奇,就是專業出奇不意,以創意致勝,比如打場具體的戰役,策劃一場事件等。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蕭何和張良的才能的差別在於前者能守正,後者不僅能守正而且能出奇。而劉邦差不多就是以無事取天下,垂恭天下,無為而治。
蕭何本來就是縣吏,對於政務比較精通,處理募兵、練兵、治理地方、徵糧這些活,就比較擅長。而對於出奇制勝打仗這些事就差的太遠,連諸葛亮也不如。雖然在三國志中評價說:
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用這個評價送給蕭何大體上也合適。
二
張良能做丞相。張良不僅是南韓的丞相,他祖上五代都是韓相,做丞相是張良家的老本行。那為什麼沒有做丞相呢?因為劉邦不相信他。劉邦重用的人是同縣同村的那些人。諸如張良、韓信呀這些外來的人,劉邦根本信不過。韓信身邊的副手都是劉邦的親信,並且劉邦給親信有臨時決斷之權,也就是如果韓信有造反企圖,可以當場處死不必回報。
因為蕭何是劉邦的故人,並且是知根知底的人,讓他做丞相是比較放心的。而象張良這樣絕頂聰明的人,根本無法取得劉邦的絕對信任,不可能把那麼重要的位置和事交給他去做。
也正因為如此,張良在天下平定之時,就退出朝堂,歸隱江湖。
三
如果張良出任丞想必做的不會太差。
秦國被滅亡後,張良並沒有馬上跟劉邦入漢中,而是回到南韓當了丞相。後來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張良才重歸劉邦帳下,擔當起重要謀士。
張良知道劉邦是一個流氓,但沒有辦法,他要為南韓國君報仇,必須依賴一股勢力才能完成這個任務。張良和劉邦註定是相互不信任和相互不喜歡的兩個人,也註定他們很難長期共事,因為沒有共同愛好,出身也不同。
以張良的大局觀和能力,做好一個丞相是沒有絲毫問題的。他出身貴族,也是丞相世家,可以類世有治國經驗。對於治理一個國家,當好一個丞相張良是有傳統的,天生就是一個丞相的材料。
但劉邦和張良只是相互利用的關係,劉邦根本不會相信張良,張良也不願意為劉邦當丞相。當張良幫劉邦打敗項羽後,韓王成的大仇已報,他就馬上退出漢朝中央。
如果張良不走,韓信和彭越的下場就是張良的下場。張良肯定對范蠡的故事非常熟悉,也明白這一點,功成身退,亦是明智之舉。
-
8 # 聽風戲小雨
張良是南韓貴族,他對劉邦的建議比較集中於外交、大戰略,人事制度,繼承人制度等傳統貴族學問方面,對於細節不如他人。蕭何是 世襲小吏的高層,對於錢糧,人事安排非常精通,代表了帝國的中堅力量,是真正不可或缺的人才。
-
9 # 書生中泉
回答這個問題要區分兩點,一是做漢帝國的開國丞相需要什麼樣的才幹,這涉及從創業到制度創設到維持創業成果一系列的問題,二是蕭何和張良二人才能各自的側重點何在,此外,還要考慮二人在創業集團中的權勢影響。
先說第一個問題。一個開國宰相需要什麼樣的才幹?首先必然是高明的戰略眼光,這個戰略眼光不單單是指決戰決勝的眼光,而是要能夠在統帥全心思考如何決戰決勝之際,輔助甚至主動承擔起統帥所無暇顧及的那些關鍵性、長遠性和基礎性的問題。比如,當統帥集中全力思考如何打贏敵軍的時候,如何贏得戰爭的時候——這是創業集團頭號任務,宰相必需考慮的是贏了之後如何善後的問題,必須考慮的是如何為打贏戰爭籌措必需的後勤補給、人員補給等等,這些相較於統帥謀劃的事情相對較次要,然而假如不做好這些事情,統帥的謀劃就可能要失敗。所以,宰相的高明的戰略眼光是對統帥戰略眼光的補充和延伸。其次是非凡的處理日常政務的能力。創業統帥不可能事必躬親,否則必然會像諸葛孔明那般“志決身殲軍務勞”。那麼創業集團的上層行政事務,就只能交給宰相去做,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培養行政管理人才,為戰爭勝利之後的國家管理儲備幹部等等。因此,創業中的宰相可謂統帥的“靈魂伴侶”,必需有精幹的才能去處理統帥無暇處理或者不屑處理的那些相對於頭號任務看起來“瑣碎”的事務。最後,對政權鞏固和發展而言,一個開國宰相還必須擁有高明的歷史眼光,要確保新政權的制度創設務實,並儘可能地長久管用。此外,也很可能是最核心的,是宰相必須擁有妥善處理自己與統帥、自己與其他創業者和高階官員之間關係的能力,必須從表面和實際上時刻保持對團體的最高的忠誠,要讓其他勳舊悅服,同時又不至於令統帥感到威脅,要做統帥和其他勳舊之間的橋樑與紐帶,當然,這很可能也包含了某種意思,即,當政治必需之際,宰相可能要根據統帥的命令,除掉某些功臣勳舊,除掉舊時的同僚。
根據上面的條件,我們來看蕭何與張良二人的能力差異。先說張良。史記說張良乃南韓貴胄,任俠。還招募大力士刺殺秦皇。可見這也是個想做大事的主。後來神奇地從黃石公那裡得到了失傳已久的神秘兵法,於是任督六脈頓開,一路開掛。他剛開始並不是劉邦的創業同志,陳勝起義之後,張良也起義了,也招募了幾百人。他本是想帶著這幾百人去投奔楚假王景駒的,途中遇到了劉邦,跟劉邦講兵法,劉邦這個人呢,我在另外一個問題裡提到過,劉邦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知道自己不行,所以敢於放手讓別人大膽去幹。張良跟劉邦說當如何如何,劉邦二話不說,立馬說,好,就按你說的做,還給張良派了兵馬,真讓他單獨去幹。——是不是劉邦這時候覺得張良說的真好呢?未見得。因為後來酈食其建議劉邦分封六國後裔,劉邦也覺得好,幸虧張良一番勸解,劉邦才發現酈食其說的似是而非。——張良在為別人效力時,出謀劃策一般不被採用,張良一看,好,沛公用我,沛公懂我,那你沛公就要得天下了。這是張良跟著劉邦幹革命的開始。但是後來,張良跟著沛公見了項王之後呢,又開始給項王出謀劃策,項王也採納了他的建議,於是張良就留在項王那裡了。後來有一段時間回到了劉邦那裡,但是不久又離開,回到了重新建立的南韓。可以說,在整個革命程序中,張良在劉邦集團中的時間是不那麼固定的,甚至可以說是飄忽的。但是呢,張良同時除了很多很好的謀劃,比如封韓信為齊王,比如鴻門宴為沛公救急;比如勸止劉邦分封諸侯後裔等等,應該說,戰爭年代中,張良的謀劃以兵法或者軍事戰略居多,而較少涉及其他方面。而且,根據史記的說法,張良這個人身體不好,面貌如婦人——這也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身體不好,貌似婦人,還很任俠,還搞刺殺,還搞造反,兩種完全相悖的精神特質,集中在這一個人身上,從機率上講,這就不能算是一個正常的人物了,這種人就是奇,奇特的奇,難得一見。所以呢,這也就決定了張良大概不大可能跟其他創業同志打成一片。所以司馬遷說,張良身體不好,沒有獨立的戰功,都是跟在劉邦身邊,出謀劃策,是個幕後人物。劉邦總結張良的功勞時也說,張良是運籌帷幄之內,決勝千里之外。這個運籌,顯然主要是在軍事方面,當然也有戰爭期間的外交決勝,當然也有政治戰略上,比如後來勸劉邦接受婁敬意見定都關中等。但總體上,張良的最優秀的才幹集中在戰爭戰略方面。對於如何治民,如何統領行政百官,我們是看不出他的本事的。當然從張良後來為呂后謀劃如何保住太子的位置這個事情來看,張良這個人非常懂得造勢,利用不那麼具有爭議的人群來實現非常重要的政治目的,哪怕這個目的是為了推翻他的君主的決定,哪怕這個目的是為了反對他的君主。
再來看蕭何。根據史記的記載,蕭何長於治民,自劉邦起兵之後,蕭何的任務主要是發現和推舉人才,如韓信;在劉邦征伐時鎮守後方,便宜決斷大小事務,保證前線之後勤補給;留意秦帝國的版籍圖書,為將來帝國治理儲備知識和人才;創設帝國律令制度等。從出身看,蕭何起自秦帝國的文筆小吏,秦帝國的文筆小吏是什麼特徵呢?那就是熟知律法,通曉制度。所謂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秦國的小吏如不懂律法,是要受非常嚴酷的刑罰的。因此,蕭何長於治民,是劉邦造反集團中為數不多的行政幹才,這個說法是立的住腳的。那麼蕭何與創業集團的其他人關係如何呢?我們且不說蕭何從造反開始就是領導集團重要一員,劉邦被推為首領實際上都可以說是蕭何的主意,我們也不說韓信,這個打下漢天下的三大功臣之一,是由蕭何推薦併力挺的,我們還不說蕭何宗族十餘人在前途尚不清晰之際全都實心實意跟著劉邦造反,是典型的勳臣家族,我們單說劉邦多次帶兵出征時留下蕭何鎮守後方,就可以明白,蕭何在整個造反集團中的領導能力。倘若蕭何未能贏得哪怕只有一半的勳舊的支援,他能很好地鎮守好大後方麼?還有一個小細節,天下已定,分封功臣,大家對蕭何的功勞是沒有懷疑的,但是究竟蕭何與曹參誰當第一,是有意見的。曹參是戰場廝殺的大將,身經百戰,功勞明白可見,蕭何重在理政,就打天下而言,功勳並不那麼明顯,這是有關內侯鄂千秋為蕭何說話,明白指出蕭何後勤保障方面對於決勝的重大意義,呼應了劉邦論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的說法,並使其他功臣無話可說。可見,蕭何在革命集團中是擁有強大的支援度的。而蕭何對誅殺韓信的態度及其參與謀劃這件事則正顯示了他作為宰相在處理政治必需問題時候的那種必要的“非道德”性。正是這一點,使得他不是一個個人道德上圓滿的“老好人”,而變成了一個政治道德上接近圓滿的“政治家”。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大概可以得出結論,帝國的開國宰相需要有特定的才能。對於張良而言,其戰略才能極其優秀,然而其治民理政幹才尚不明晰,很難說比蕭何更適合擔任帝國行政事務;而張良身體不好,很難說能夠高效率地處理帝國初創時期的那麼多繁雜事務;在一大群功臣武將中、一大群屠狗殺豬的五大三粗的漢子當中,他偏又貌似婦人,這也很難說氣場上鎮得住那些大老粗;他沒有獨立戰功,不曾單獨領導某一方面建立明顯可見的功業,這也很難說能夠令其他勳舊服氣;他並非創業集團的原始股東,並且與創業集團之間的關係在較長一段時間中若即若離,飄忽不定,這很難說他能在革命集團的上層中贏得真心的信任;而從他建國之後立刻退出政治核心,去修道修仙這點看,大概他也很清楚自己的情況與處境,同時也大致能從側面反映出他對行政管理事務的毫不熱心。如此說來,儘管題主認為張良的出身和閱歷比蕭何好,而且“好很多”,可是張良恐怕確實不適合擔任漢帝國的宰相一職。事實上,漢帝國初期的宰相某種程度上也有論功排序的意思。蕭何功第一,任帝國宰相(當然也可能是劉邦懂得這個新生的帝國必須蕭何做宰相,所以強烈堅持論蕭何功第一)。蕭何死後,與蕭何關係不好的曹參續任宰相,不是因為曹參有宰相之才,而是因為曹參在論功時居第二,自然而然代替蕭何。好在曹參這個人知道自己真不如蕭何,所以對蕭何的做法因循不改,這就有了“蕭規曹隨”的成語,而在某種程度上也正是如此,漢帝國才有了最初幾十年穩定、平和而快速的發展局面。
-
10 # 知音號13886140237
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蕭何兢兢業業,事半功倍。一個擅長於謀,一個擅長於實幹。
張良做丞相遊刃有餘,但高潔之士,不屑廟堂而已。
-
11 # 曉木曰兮歷史系
1、蕭何的才能,他的老闆劉邦說了,在楚漢相爭時,鎮守後方,安撫百姓,不斷供給前線的軍糧、士兵。蕭何相當於劉邦的副手,也就是劉邦集團的二把手,一直負責處理財稅、頒佈政令、安撫百姓、為軍隊供應糧草等後勤工作。除此之外,蕭何在識別人才方面也有極高的造詣,早先在沛縣見劉邦談吐不凡,覺得此人日後一定很牛,所以即使當時蕭何比劉邦職位高,蕭何依然佩服劉邦,跟劉邦的圈子混。後來擁護劉邦成為沛公直至成為漢高祖。還有一個蕭何發現的人才值得一提,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韓信,若沒有蕭何月下追韓信,使劉邦擁有這位攻必克,戰必勝的大將,以後還真不可能打贏項羽。蕭何在看人才方面也是很強,哈哈,畢竟在沛縣蕭何就是管人事方面的。蕭何的才能就是司法、行政、後勤方面。2、張良的才能,他的老闆劉邦說了,在楚漢相爭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就是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決定了千里之外戰場上的勝利。張良相當於劉邦的首席顧問,為劉邦出謀劃策,用自己的智謀幫助劉邦取得天下。張良早期從黃石公處學《太公兵法》,習得文韜武略,在跟從劉邦後,鬥智鴻門宴,使劉邦化險為夷;明修棧道,麻痺項羽;下邑之謀,構成了劉邦關於楚漢戰場計劃的重要內容,使劉邦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安撫韓信、彭越,令各路兵馬合圍項羽於垓下;勸劉邦定都關中。張良的才能就是出謀劃策,其他方面也不是不行,不過他腦子厲害,所以靠腦子吃飯。二、張良能不能當丞相這個問題。張良是能當丞相的,張良的祖父、父親輔佐了五代韓王,張良耳儒目染,也是會的,如果南韓不滅亡,張良就是下一位南韓的丞相了。秦末,韓王成被擁立為韓王,張良就是作他的司徒,相當於丞相,足見張良能當丞相,也已經當了。蕭何為丞相之後,當丞相的是曹參,陳平,周勃,曹參和周勃是武將,陳平是低於張良的謀士,他們三人都能當丞相,可見以張良的才智也能當丞相,不過張良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功成身退而已。
-
12 #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如果把劉邦的隊伍比喻成小銷售公司,
劉邦:總經理兼銷售經理。
蕭何:人力資源總監,行政總監,生產總監,物流總監。
張良:創意營銷總監。
韓信:片區銷售經理。
其他將士:銷售人員。
-
13 # 天宇的文史情懷
張良按今天的說法職務應該是軍隊總參謀長,而蕭何是後勤部部長,他二人的職位是不一樣的,如果讓張良和蕭何對換,那都不是他們所長,劉邦說的三傑韓信張良蕭何都是分工不同,如果放錯了位置就起不了作用了。
如果讓張良去當丞相,那肯定不如蕭何,這點張良很清楚,所以打敗項羽後,張良很識相,主動歸隱,因為張良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是助劉邦打江山,現在天下大勢已定,自己就沒存在的意義了,所以張良主動歸隱,而韓信不懂這道理,所以韓信下場很慘,三傑之中只有蕭何沒有受到劉邦猜忌,因為蕭何的長處是治國,漢朝建立後蕭何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
14 # 明天145801721
兩個人都可以互換,但效果大大折扣。陳平就是一例,做丞相,謀士都建樹不大,卻又不可缺,真是才能不一定能勝過酈食其,人家還說降齊國七十餘城呢。張良是戰略級人才,蕭何也是,一個完成西漢建國總體規劃,一個完成西漢制度建設。
-
15 # 周易天機
能不能做丞相不是由才能決定的,主要由人際關糸決定,張良才能肯定不亞於曹參,但曹參可以,劉邦曾沒考慮過張良為相,死前交代呂后,蕭l何之後曹參可以為相,就是沒有張良,因為張良不是沛豐集團的,如果劉邦還在,張良為相倒問題不大,沒了劉邦,張良鎮不住沛豐集團那些如狼似虎的功臣猛將,鬧出將相不和就沒人能擺平了。
-
16 # 邦房置業助
這個很難說,初漢三傑,韓信帶兵打仗,張良出謀劃策,蕭何管家後勤,分工明確各有所長,如果讓聰明才智的軍師張良當丞相那實權大增一旦造反後果不敢設想,韓信就是因為造反的罪名處死的
-
17 # 我很彷徨
蕭何是後勤,張良是前線,蕭何能力是有,但在高祖時期不高,雖然受重用,但絕對是二線,呂后亂政就可以看出。張良是一線,本意就是施展本領,只求用自身智謀力轉乾坤而不是貪圖富貴,所以效仿範陶翁,也免得被劉邦加害。
-
18 # 吃瓜群眾1129
其實由於近年小說的泛濫,人們對於謀士的概念看的比較籠統,我個人將謀士中的善於運籌帷幄的一些人稱為謀才,如張良,郭嘉等。一些人稱為佐才如蕭何,荀彧等。但並不是說善謀的人不會佐,善佐的人不會謀,只是相對於他們的才能來說,在佐或謀上更為突出。
言歸正傳,書回正題,從高祖對漢初三傑的評價“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中可以看出,在高祖的心目中,這幾個歷史上頂尖的人物中,也是各擅勝場的,在謀上,高祖認為張良更擅長一些,在佐上,蕭何更擅長一些。但是如果讓張良做丞相,我覺得他也是可以很好勝任的,但是估計不會比蕭何干的好。再者說,作為一個帝王來說,你會讓一個善謀的來幫你管江山,還是一個善佐的幫你管江山呢?想一想司馬懿哦
-
19 # 史學達人
張良和蕭何還是有區別的,張良主要是抓謀略,蕭何主要是抓政績。說白了張良能幹的事情,蕭何未必能幹,但是蕭何能幹的事情,張良肯定可以幹。
這就是兩個人最大的區別。
你看在楚漢爭霸的時候,張良一直陪在劉邦身邊,出謀劃策。蕭何主要是坐鎮大後方為劉邦管理一方百姓,輸送糧草,補充人馬。
張良每在劉邦比較困難的時候,他都能給劉邦指出一條光明大道。比如在劉邦彭城大敗的時候,劉邦真的是跌入到了人生的最低谷。
這時候張良告訴劉邦,其實你還沒有敗,要打敗項羽,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你必須要聯合三個人。一個就是韓信,一個就是彭越,還有一個就是英布。
那時候英布還是項羽手下的人,也就是說劉邦若是想打敗項羽,就必須要把英布給策反過來。
劉邦按照張良的指示開始行動,結果就是在這三個人的聯合下,劉邦打敗項羽登基當上皇帝的。
還有劉邦定都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叫婁敬的人,建議他要把都城建立在關中,也就是長安,劉邦拿不定主意。
這時候他就去請教張良了。
張良告訴他,關中之地確實是建立都城的最佳選擇。
因為關中四面環山,地勢險要,還有八百里秦川。所以,在這裡定都有天然的優勢,一旦遇到戰亂,攻可平定天下,退可拒守關中。是真真正正的進可攻,退可守的險要之地。
最後劉邦聽了張良的建議,定都在長安。
你看張良為劉邦出的計策,都是比較大的戰略層面的。
但是,在劉邦建立大漢之後,張良就主動選擇退出了朝野。所以,即使劉邦想讓他當丞相,他也未必願意。
這就給了蕭何機會,蕭何是處理政事的一把好手。劉邦打了七八年的仗,大後方基本上都是人家蕭何給治理的有理有條。
沒有發生內亂,對於劉邦來說,這就是蕭何的大功一件。
還有就是,蕭何是劉邦的老鄉。劉邦用蕭何當丞相,比用張良要信任的多。
這也就是,為什麼劉邦讓蕭何當宰相的原因。
只要是政事,事無鉅細,蕭何都能處理的妥妥當當。他在當丞相的時候,制定的一些策略。到了劉邦的兒子,漢惠帝劉盈當皇帝之後,曹參當宰相的時候,還在沿用人家蕭何制定的那一套辦法。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蕭規曹隨,就是這麼了來的。
所以說蕭何確實是一個難得的政治高手。
但是,蕭何做的這些事情。張良若是來做的話,肯定只會比蕭何做的更好,不可能比蕭何做的差。
首先張良的家室就不一般,他家四世三公,父輩祖輩,全部都是在南韓當宰相,輔佐韓王。只是到了張良這一輩,秦始皇把全國給統一了。張良失業了,所以,他沒有繼承父親宰相的職位。
還有一個,張良不想當大漢朝的宰相,是因為張良已經看清楚了劉邦這個人。劉邦是個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享福的人。
所以對於張良來說,遠離劉邦這種人,自己才會長命百歲。
總之,張良和蕭何各有各的本事,也在自己的職位上發揮了最大的作用。這就夠了。
-
20 # 歷史簡單說
我們來看看西漢初年的,前八個丞相,依次是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灌嬰,張蒼,申屠嘉。陳平與張良比較接近,是謀臣,而曹參,王陵,周勃,灌嬰這四個人完全是武將,是以侯入相的,也就是說是因為軍功成為丞相的。
這個也就回答了題主的問題,陳平、曹參,他們幾個人都可以成為丞相,那麼張良也自然可以做丞相了。
那我們再來看看蕭何和張良的出身與閱歷,張良的出身當然很好,他的祖父與父親做了五代韓王的宰相,是貴族出身,張良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是南韓被滅之後,張良就一心想要報仇。
所以花重金請了倉海君,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只可惜誤中副車失敗。後來,張良在圯水橋頭遇到了黃石公,黃石公就傳授了他《太公兵法》,張良就成了一個文武全才,懂得兵法與智謀之人,也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軍師。
那我們再來看蕭何,蕭何是沛縣的縣吏,本來就做得十分好,後來在不斷的鍛鍊之後,就成為一名內政人才,在安撫百姓,後勤保障上面,就做得特別的好,所以劉邦給漢初三傑的評價,是張良是軍師第一,蕭何是內政第一,韓信是軍事第一。
而劉邦,正擁有了這三個人才,他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而項羽有一個范增都不能用,所以他才能打敗項羽。
這三人,如果換一下位置,比如讓蕭何當軍師,張良去打仗,韓信去管內政,那麼結果,必然是誰也做不好,劉邦必然輸,所以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這才是劉邦高明的地方。
劉伯溫曾經說過,他當軍師,出出主意還行,要是讓他去管繁雜的政務,他肯定完全做不好的,跟李善長沒法比的,這個也就是荀彧是內政,荀攸、郭嘉是謀臣的原因。
以張良的聰明當然能去做內政,但是肯定沒有蕭何做得好,但是張良在劉邦成功之後,就歸隱山林了,那顯然說明他對丞相之位,一點興趣也沒有,那自然也是做不好的。所以呂后問這裡面蕭何之後是誰,劉邦根本沒說張良,而說是曹參。
不過,歷史上,到是有一個人,能將內政,軍師,軍事都做到一流的,那就是三國的諸葛亮,出將拜相,成為武廟十哲之一,另外三國時期的陸遜,司馬懿也是可以的。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張良並不是丞相的合適人選。作為丞相,要有良好的統御能力,充分團結各種人才,保證整個官僚體系的運轉,蕭何在後方,源源不斷的保證前線的後勤供應,充分展現他優秀的統御能力。而張良更易奇謀見長,如果張良做丞相,不見得能很好維持官場的良好運轉。陳平也以奇謀見長,不過陳平善宰啊,很會平衡各方利益,也是丞相的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