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卷珠簾jj
-
2 # 玉見沈華
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流傳下來的經典名句太多了,你要在這裡讓我們去說,可能有個三天三夜都不一定能說得完。
從個人收藏的角度來講,我最喜歡的是<<詩經>裡面這句話。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古人以琢磨玉器來比喻君子的自我修養和文采,無疑是十分貼切的。經過反覆切磋、琢磨的玉器,也一如古之君子,溫文爾雅,寶光內斂,不事張揚卻又攝人心魄。
-
3 # 璀璨星成
中國的古代名人名言有很多,今天我專門摘錄孔子,周易,劉備三位古代名師十一句名言名句,再加註譯展現給大家。不知大家是否喜歡。
中國古代經典名言:
一:天成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和事業,能這樣做,才能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職責和才能。
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章於別人的好事,不是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三: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的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的遠遠的。
四: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五: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是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六: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越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請多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八:當人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九: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十: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十一: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
4 # 江上俠chenxiliang
古籍中的名句實在太多了。正因如此,1986年就有學者分門別類編輯,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厚厚一本《中國古代名句辭典》,供大中小學生、愛好者閱讀。現將名句略舉一二。《千字文》:“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呂氏春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詩經》:“嚶其嗚矣,求其友聲。”《詩經》:“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周易》:“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交,指結交,交友。《論語》:“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禮記》:“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左傳》:“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史記》:“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唐杜甫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王陽明《傳習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做買賣不著,只一時;討老婆不著,是一世。”
-
5 # 閒看秋風999
名句名言猶如心靈雞湯,喝多了不容易消化;還是少來一些“高大上”,多一些接地氣的俗話俗語比較好,做一個普通老百姓最用得著。
《菜根譚》裡面就有不少這樣的句子;多了記不住,介紹一句吧——
高才不壽,奇葩晚放 。
這句話很簡單,沒有任何理解問題。那麼,它的真正內涵與外延在哪裡呢?
這句話是講述我們應該怎麼看待自己的事業發展的;《菜根譚》強調的是循序漸進、穩紮穩打;人的成功與否應該是“桃李雖豔,何如松蒼柏翠之堅貞? 梨杏雖甘,何如橙黃橘綠之馨冽?”
《菜根譚》主張“濃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
桃李芬芳, 豔麗奪目,但是四季常青的松柏呢? 梨子和杏子的滋味香甜甘美,但是比得上橙子和橘子經常飄散著清淡芬芳嗎?
同樣的道理,一個人早有才名遠不如大器晚成。不是有一句話叫做“天妒英才”好人不長命嗎?比如王勃,少年得志卻難以久留人世。
諸葛恪少時得志,其父卻責備他說:“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
年輕時不走運,那是因為時候不到,火候不夠,人的一生長的很,說不定天上哪一塊雲彩會下雨,時來運轉也是常有的事兒。
-
6 # 燕國術士虎胤空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首詩不算分享,只是感慨,讀好書確實能讓人心曠神怡。分享幾條我讀過的好文。
(一)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系若流風之迴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碧波。
——洛神賦
這是對洛神的一段描寫,也是洛神賦中最著名的一段文字,尤其以"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一句為人所熟知,《甄嬛傳》裡的"驚鴻舞"大概就是以這段描寫為藍本設計的,影視作品裡的"驚鴻、游龍"雖然不能說美輪美奐,但也足夠我們一窺管豹。
(二)
癸酉,天子命駕八駿之乘,右服華騮而左綠耳,右驂赤驥而左白義。天子主車,造父為御,為右,次車乘之,右服渠黃而左踰輪,右驂盜驪而左山子。柏夭主車,參百為御,奔戎為右,天子乃遂東南翔行,馳驅千里。
——穆天子傳
這一段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和驚豔的描寫,只是簡潔的敘述,乍看上去更像一個賬本,但就是因為簡單明瞭,卻能給予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驂(cān)、服、駕、翔",簡單的幾個字周穆王被儀仗簇擁駕八駿寶馬香車賓士的壯麗景象便躍然紙上。華騮、綠耳、赤驥、白義、渠黃、踰輪,盜驪、山子就是八駿的名字,與之相比現在的車名哪有這幾個好聽的?順便說一句,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一代軍師》,男主江隨雲的八名得力助手就是以這八駿命名的。
(三)
叔向問晏子曰:"人何以則可謂保其身?"晏子對曰:"《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不庶幾,不要幸,先其難乎而後幸,得之時其所也,失之非其罪也,可謂保身矣"
——晏子春秋
這段話是叔向問晏子人怎麼行事才能保護他自身。晏子的回答引用了《詩經》的一段,說知識淵博而且明理,可以明哲保身,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明哲保身本來並不是貶義詞,不庶幾意思是不要有不切實際的願望,不要幸意思是不要心存僥倖。這段話至今對我們仍然有很大的啟發意義,人不守法,根源就是有太多非分之想,並且往往心存僥倖,於是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我們的工作,特別是有志於創業的年輕人,很多都不明白先苦後甜的道理,也就是晏子說的"先其難乎而後幸",走了相應的付出,"得之時其所也,失之非其罪也"。保護好自己其實也很簡單,不是麼?
(四)
參透風流二字禪,好姻緣是惡姻緣。
痴心做處人人愛,冷眼觀時個個嫌。
野草閒花休採折,真姿勁質自安然。
山妻稚子家常飯,不害相思不損錢。
——金瓶梅
(五)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酔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一
之所以把這兩段放在一起說我的感想,是因為這兩段之間有點聯絡。
也許有人會說,《金瓶梅》裡能有什麼好詞?本身就不是什麼正經書,能跟《黃帝內經》有聯絡?你開什麼玩笑?!這麼說就錯了,這兩本書放到現代,也有很深刻的教育意義,前提是別把《金瓶梅》當做某一方面的教科書去看,也別把《黃帝內經》當成神棍教材去看。
曾經有一個說法叫"退休之前用命換錢,退休之後用錢換命",到今天恐怕是"三四十歲之前用命換錢,三四十歲之後用錢換命"了,到了用錢換命的時候恐怕大多數人都要面對"冷眼觀時個個嫌"的境遇。至於《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裡的這段話,看看有沒有感覺說的其實就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華人遠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認識到的問題,兩千多年後,我們依然在錯,這是讓人挺無語的一個事。
開卷有益,靜下心來讀一會兒書,其實不失為一個修養身心的好方式。就寫這些吧。
-
7 # 國學明志
正如你的介紹一樣,中國古籍品類繁多、浩如煙海,其中不乏有經典名句法人深省,下面我就將我之前整理釋出過的一篇古籍名句和你分享。
100句國學經典名句大全!建議收藏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4、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繫辭上》
5、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繫辭上》
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9、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11、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王勃
15、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16、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1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18、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20、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2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2、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4、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5、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2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27、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板橋·竹石》
28、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29、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30、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31、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32、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3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34、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35、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37、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3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39、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爭報恩》
4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4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4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4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4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45、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46、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47、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48、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49、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50、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51、吾日三省吾身。――《論語》
5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5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5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5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56、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57、去留無意,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幽窗小記》
5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5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60、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61、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62、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63、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6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6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6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6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68、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周語》
69、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70、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7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7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73、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74、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7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7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77、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7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7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80、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81、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82、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8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8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8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86、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87、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88、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89、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9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9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92、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9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94、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95、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96、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97、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9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9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00、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其次我釋出過的文章中有多類這樣題材的文章,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區搜搜。
回覆列表
水至深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出自:
《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第六十五。
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統絖塞耳,所以弇聰也。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釋義:
“古來帝王的冠冕上,垂掛著一串串的玉,正為著警惕自己,不可看得太明察了;用棉絮塞耳,是為著警惕自己,不可聽得太精細了。所以水太清澈,就沒有魚還能生存下去;人太精明,就沒有人跟你做夥伴了。”
多用此告誡人們指責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